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边塞诗句

边塞诗句

2015-12-30 05:02:5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边塞诗句篇一《描写边塞的诗句》 描写 ...

边塞诗句篇一
《描写边塞的诗句》

描写边塞的诗句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就给你这些很经典的吧。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广为流传,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想你需要知道一下的还有几个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并称“高岑”)王之涣诗歌5首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

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四)塞下曲高适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五)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边塞诗句篇二
《边塞诗》

边塞诗句篇三
《边塞诗》

边塞诗句篇四
《古代边塞诗》

《从军行》之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之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之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如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博克达山 》 宋伯鲁

月窟通天柱,神池戴地灵。 水分双派碧,山带百峦青。 松雪留仙蜕,莲花入帝瓶。 三峰绝依傍,终古插苍冥。

发二台 洪亮吉

看山不厌马蹄遥, 笠影都从云外飘。 一道惊流直如箭, 东西二十七飞桥

〖出塞〗作者: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 葱岭秋尘起, 全军取月支。 山川引行阵, 蕃汉列旌旗。 转战疲兵少, 孤城外救迟。 边人逢圣代, 不见偃戈时。

〖嘲雪〗作者:李贺(790~816)中国唐代诗人。

昨日发葱岭, 今朝下兰渚。 喜从千里来, 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 凤扇迎秦素。 久别辽城鹤, 毛衣已应故。

〖登单于台〗作者:李士元,唐代诗人。 悔上层楼望, 翻成极目愁。 路沿葱岭去, 河背玉关流。 马散眠沙碛, 兵闲倚戍楼。 残阳三会角, 吹白旅人头。

〖执契静三边〗作者:李世民,唐太宗。 霜野韬莲剑, 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 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 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 春冰弥轸虑。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作者:温庭筠(约812~866)中国唐代诗人。

百尺青崖三尺坟, 微言已绝杳难闻。 戴颙今日称居士, 支遁他年识领军。 暂对杉松如结社, 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 葱岭唯应见宋云。

胡无人 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 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

将军兼领霍嫖姚。 ( 兼领一作谁者 ) 流星白羽腰间插。 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 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 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 旄头灭。

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 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 汉道昌。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 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写戍边征人,劝世上少年。

《塞下曲·其二》 作者: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 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

《古意》 作者:李颀

男儿事长征, 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 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 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 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 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 使我三军泪如雨。 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拟古诗。首六句写戍边豪侠的风流潇洒,勇猛刚 烈。后六句写见得白云,闻得羌笛,顿觉故乡渺远,不免怀思落泪。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军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 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 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 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 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 今见功名胜古人。 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 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 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 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 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 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 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淫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 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 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 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葡萄入汉家。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 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 穆

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 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 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书边事》 作者:张乔 调角断清秋, 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 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 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 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 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 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

《苏武庙》 作者: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 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 这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晚 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祖国的时代的需要。

《塞下曲·其一》作者:卢纶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这组诗,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诗是歌咏边塞景物。第一首写将军动员 出发时的声势。

《塞下曲·其二》 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第二首写将军夜里巡逻边境高度警惕。 《塞下曲·其三》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

《塞下曲·其四》 作者:卢纶 野幕蔽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第四首写凯旋归营,设宴劳军的欢乐场面。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细吟 组诗,军营之生活,守边之艰苦,胜利之欢腾,无不历历在目,令人感奋。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 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 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 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 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 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 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 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 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

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渭城曲》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 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 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出塞》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

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

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 要,境界孤危。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为边塞诗的绝唱。

边塞诗咏红柳精选 1.红柳 【清.邓鑚先】

长榆浅草遍天涯,废垒荒营一径斜。 紫塞萧萧秋去马,丹枫点点暮归鸦。 玉颜秋黛飘香粉,羌笛悲声怨晚霞。 瀚海阑干多少恨,襟痕烛影隔窗纱。

2.红柳花 【清.祁韵士】

自生自长野滩中,吐穗鲜如百日红。 最喜迎人开口笑,却羞卖俏依东风。

3.红柳 【清.纪晓岚】

依依红柳满滩沙,颜色何曾似绛霞。 若与绿杨为伴侣,腊梅通谱到梅花。 注:“通谱”,指可把红柳和腊梅、梅花一样的顽强高洁品性歌咏。

4. 红柳 【清.纪晓岚】

茸茸红柳欲飞花,歌舞深处看柳娃。 双角吴童真可念,谁知至竟不辞家。 注:“柳娃”,《历代西域诗钞》注解:“红柳娃产于深山中,色泽肤理,无一非人,明秀端正如三四岁小儿,每折红柳为圈,戴之而舞,其声呦呦。或至行帐窃食,为人掩得,辄涕泣拜跪而求去,不放之则不食死,放之则且行且顾,俟稍远乃疾驰。颇不易见,亦无能生畜之者。邱县丞天宠云,顷搜驼深山,曾得其一,细谛其状,殆僬侥之民,非山兽也。”由此可见,纪晓岚也有幸见到过这样一个煞是可爱的侏儒红柳娃。

边塞诗句篇五
《边塞诗经典》

边塞诗经典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凉 州 词 王 翰

蒲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送别诗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边塞诗句篇六
《边塞诗》

边塞诗句篇七
《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句篇八
《边塞诗》

边塞诗句篇九
《边塞诗欣赏》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诗鉴赏

课 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归纳法、研讨法、演练法

教 具:投影仪

预 习:复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复习高适诗《别董大》、王维诗《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诗《塞下曲》名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引导归纳以上诗句给人的感受

二、简介“大唐盛世”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三、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 边塞诗派 举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归纳特征

(1) 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

家乡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2) 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四、赏析方法

1.词句分析法

2.形象分析法

六、常用词语(略)

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胡 羌 羯 夷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雄奇 奇丽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

豪迈 豪气 豪情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昂扬精神

七、常用典故

五、分析举隅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象----景物: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

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六、课堂演练: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写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全诗虚实结合。

七、课时小结

第二教时

一、 复习上课内容

1边塞诗的特点

2边塞诗的感情分析

3感情分析题的文字表述

二、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一、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争论。有人说它低沉、伤感,是首反战诗,也有人说这是一首赞美边防战士英雄主义气概的诗。关键在对诗中“马上催”三字有不同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的?对于这首诗的主要思想,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板演

四、 师生共同评点板演情况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的鉴赏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国的一朵奇葩。当然,我们寻常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可归为这一类。要理解、鉴赏这类诗歌,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

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工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


边塞诗句相关热词搜索:边塞诗 边塞诗大全 描写边塞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边塞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边塞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966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