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赠刘景文苏轼

赠刘景文苏轼

2019-04-27 10:57:21 编辑:zhangmi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赠刘景文苏轼,供大家参考选择。  赠刘景文苏轼 ...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赠刘景文苏轼,供大家参考选择。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苏轼翻译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苏轼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赠刘景文苏轼相关热词搜索:

1、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我眼中的苏轼 遭遇愤愤不平,难道他无与伦比的才气,也成了被祸害的理由?我想苏轼也是不明白的,为什么他自己一心为国 我眼中的苏轼(2015-08-11)

2、苏轼作文 苏轼的 【第一篇】:苏轼,我读懂了你  在唐宋八大家之一,我最敬佩的人就是你苏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我读到却是不一样 苏轼(2015-08-11)

3、篇一:如果你有一天到莫干山游览,也被他们的故事所深深感动,请你准备题写一副对联来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如果你有一天到莫干山游览,也被他们 苏轼给莫干山寺庙题的对联是什么(2015-12-15)

4、苏轼念奴娇篇一《念奴娇 苏轼》 苏轼念奴娇(2015-12-21)

5、卜算子苏轼主题篇一《卜算子 苏轼》 卜算子苏轼主题(2015-12-21)

6、有美堂暴雨苏轼译文篇一《有美堂暴雨 苏轼》 有美堂暴雨苏轼译文(2015-12-22)

7、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一《论苏轼诗歌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2015-12-26)

8、关于苏轼著名菊花的诗篇一《苏轼著名诗词句》 关于苏轼著名菊花的诗(2015-12-26)

9、心术苏轼篇一《《心术》》 心术苏轼(2015-12-28)

10、苏轼江城子篇一《苏轼《江城子》赏析》 苏轼江城子(2015-12-28)

11、苏轼的名句篇一《苏轼名句》 苏轼的名句(2016-01-01)

12、苏轼的江城子篇一《江城子苏轼》 苏轼的江城子(2016-01-02)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赠刘景文苏轼”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赠刘景文苏轼"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9393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