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大山的诗

大山的诗

2015-12-27 03:24:0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大山的诗篇一《把心遗落在大山的诗人》 ...

大山的诗篇一
《把心遗落在大山的诗人》

把心遗落在大山的诗人

作者:陈正燕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17期

摘 要: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草根”作家,昭通作家雷平阳在中国文坛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经济基础,没有灯红酒绿的世界,他出身于大山中,成长于大山中,甚至是他的作品我们都能闻到泥土的气息。这样一位从大山中走出去却把心遗落在大山的作家,我们只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体味他们对大山的深厚情谊,了解这一位以大山为灵魂而创作的作家。他作品的源泉是生养他的贫瘠土地,大山便是他歌不尽咏不完主题。 关键词:雷平阳;大山;主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010-01

在中国,云南代表着偏远落后,同样,在云南,昭通也代表着偏远落后。素有“乌蒙高原”之称的昭通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是流放犯人之地直至今天这里仍是一片落后之地。这里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人们思想落后,但却有一群人在这里扎根、繁衍、壮大。他们用一亩三分地耕耘出了一片文学天地,他们以山为题把这片贫瘠之地带到人们眼前。按常理来说,这样一个闭塞的地方是不可能孕育出一群出色的作家来的,但就是这样一群以泥土、大山作伴的人在这里开辟了一片文学沃土,在这片不毛之地上他们进行文学创作并取得了非凡成就,一批优秀作家在此崛起,昭通作家群在中国文坛上占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在昭通作家的心中,大山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其中,雷平阳便是他们中的代表。

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在雷平阳的诗中这句话被完整的诠释。

在雷平阳的诗中他所成长的昭通,他所经过的每一座城市,所看到的景物都是他乡愁的缩影,是他心里一份长长的牵挂,剪不断,理不完。他的作品大多都是他生活的纪实,当然,这就离不开昭通这片土地,昭通这地方的山和特有的生活习俗。昭通是一个有着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地区。它地处云南的东北部,是云贵川三省的交接地带,是连接云南和中、东部地区的重要桥梁,是云南走出封闭的重要通道。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成长着热情而淳朴的劳动人民;这里养育了勤学而恋家的学子。这里的呢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土地养育了一群注定不平凡的人。而这些不平凡的人用他们手中的笔来记下这片土地的故事,把这些故事带到广大人民的眼前,让人们认识这片土地,了解这里的人民。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在外面人们只要一提起昭通,提起昭通人,人们那种深恶痛绝的恨让人不经毛骨悚然。甚至有些人不做昭通人的生意······

看到这些现象我不禁感到好笑,难道昭通人有这么可恶,可怕吗?我在昆明遇到一个同事说她从来不和昭通人交朋友,还一直在那说昭通人有多可恶,我回了她一句:“你怎么这么恨昭通人,有昭通人伤害过你吗?去过昭通吗?你了解昭通吗?你看过昭通作家群的文章吗?”她跟我说没有,但人人都说昭通人可恶,再说了穷山恶水出刁民,那样的地方有什么好人,有什么好了解的,看他们的文章干什么。我对她说:“你没去过昭通所以你不了解昭通,因此造成了你对昭通的误解,而你要尽快的了解昭通就先从昭通作家的文章着手,一个地方的文学代表着这地方的风俗和人民。”

2009年12月雷平阳以《云南记》获得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作为一个从乌蒙山区走上中国文坛的诗人,雷平阳一直把他的故乡云南省昭通市作为他诗性表达的对象。从身边的亲人到周围的环境再到昭通市的每个县甚至村庄而后扩展到他寄宿的云南省的每个州、市。用文字把他生活的地方刻录下来,用生命来记录这片土地。他写家乡的风俗,写家乡的土地,写家乡的回忆······

昭通是1935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红军长征途经的地方,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尽管后来由于交通闭塞和地域条件限制等原因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但也使昭通成了云南中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崇尚读书、崇尚文化的传统也在这里一脉相承。杜宇传播先进的农耕文明演绎出“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千古绝唱,滇中瑰宝汉孟孝琚碑有“寰宇稀世之奇珍”、“海内第一石”之美誉,融佛儒道三教为一体的威信观斗山石雕群被称为“天下绝”。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为昭通文化产业的开发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资源和潜力,也是昭通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昭通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云南文坛,有一个重要原因难以回避,这就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昭通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上千年交通枢纽的地位,使得这个地方既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又有深厚的汉文化。

如果放在全国这一背景上来看,昭通作为云南的一个部分,属于边疆地区,但它又与云南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一地区多民族杂居,但以汉民族为主体民族,除了一些高寒山区外,昭通的世居少数民族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深。所以造就了昭通作家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他们以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在中国文坛上站稳了脚跟。

好的作品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只有用心感受生活的人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惊喜,才能书写出富有感情并且打动人心的文章。雷平阳以他独特的思维和细腻的观察书写他身边的人物,成就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也把昭通人们真实的生活情况和人物特色带到了人们面前。

大山的诗篇二
《可亲可敬的山里人——致行走在大山里的诗文作家》

可亲可敬的“山里人”

——致行走在大山里的诗文作家

你,一个平平凡凡的人

无悔地选择了那一座大山

倾情地为她谱写诗章

古朴,抑或奢华

字字珠玑,句句真情

你,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无怨地守候着那一座大山

执着地为她辛勤耕耘

困苦,亦有甘甜

默默无闻,孜孜不怠

你,一个不再平凡普通的人

无愧于大山的“山里人”

化为黄土融入了你钟爱的大山

定是欣然而笑了吧!

“站立是山,躺下是脉”

铮铮誓言,亘古传唱

大山的诗篇三
《大山小学诗歌朗诵比赛评分标准》

大山小学诗歌朗诵比赛评分标准

1、 仪表形象:10分

衣着大方、得体、自然

举止从容、端正

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2、上场致意、答谢:5分

安静、整齐有序

3、语言表达:10分

普通话标准,发音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洪亮,音色优美,语言流畅; 语气、语调、重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朗诵的内容; 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舒心悦耳,娓娓动听。

4、朗诵内容:10分

紧扣主题,内容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

5、朗诵形式:10分

表演者使用的诠释方式与众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朗诵形式富有创意。允许有适当的配音,或以其他富有创意的形式朗诵。

6、态势神情:20分

姿态、动作、表情、眼神能准确、自然、形象地表达朗诵内容和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

7、朗诵效果:20分

感情饱满真挚,丰富到位,表达自然。朗诵富有韵味、表现力和感染力,声情并茂,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会场效果反响好。

8、时间要求:5分

时间控制在2-5分钟内。

9、多媒体的使用:5分

符合作品风格,与朗诵内容、节奏协调,能增强朗诵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0、下场致意、答谢:5分

安静、整齐有序

大山的诗篇四
《关于山的诗句》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1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 检举 2011-6-5 17:24 热心网友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茅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1

|

山高水长流。

层峦叠嶂,层峦迭嶂!

毛泽东的十六字令(1934年)最精华,即: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占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玉山之巅 国有殇

作者:【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五年级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神CC《三国杀台词》

1

大山的诗篇五
《描写山的诗句》

描写山的诗句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3-8 21:45 | 提问者:千萬俄

要求格式:

——————,——————。出自《xxx》 朝代X 要3句

最佳答案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东汉·曹操《观沧海》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宋·范仲淹《渔家傲》

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眺》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东汉·曹操《短歌行》

13.蝉鸣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宋·王观《卜算子》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7.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9.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20.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

2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25.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北朝民歌《木兰诗》

26.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北朝民歌《木兰诗》

2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2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对我有帮助

70回答时间:2009-3-6 19:38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月染清风 | 一级

擅长领域: 生物学 化学 小说 动漫 院校信息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

相关内容

2010-9-20 描写山的诗句 4 2009-10-1 专门描写山的诗句 104 2009-7-24 描写山的诗句 最佳答案 25 2009-5-12 描写山的诗句(4句就可以) 40 2009-4-25 描写山的诗句,不带山这个字 50 更多关于描写山的诗句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描写 诗句

其他回答 共2条

《山行》 唐朝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唐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望岳》唐朝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唐朝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归园田居》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大山的诗篇六
《描写山的古诗词

大山的诗篇七
《义山诗》

大山的诗篇八
《写山的诗句(3)》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1、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2、 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3、 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4、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5、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6、 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7、 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8、 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9、 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10、 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11、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12、 诚实是上策。

13、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

14、 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15、 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16、 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17、 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18、 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19、 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

20、 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那友谊的阳光。

21、 诚信,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诚信,是填补人类间隔的碎石。

22、 诚信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品质,不是通过一篇文章或一句话就能检验得出的。

大山的诗篇九
《描写山的古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钱塘湖春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送桂州严大夫》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庐山五》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早秋单父》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双调》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描写山的古诗

大山的诗篇十
《山水与诗歌》

山水与诗歌

山水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解之源。山水养育了文化,文化增添了山水的灵性。没有山水的养育,文化便缺少了根基与源泉;没有文化的滋润,山水便缺少了精神和韵味。山水与文化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诗文使山水变得灵气飞动,绘画使山水变得形象传神,宗教使山水变得深沉含蓄,传说使山水变得温馨浪漫……今天我只谈谈山水和诗歌的关系。

自然界蕴涵着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哲理。人们在自然界中辛苦劳作,繁衍生息,领受自然的恩泽,感悟自然界的真谛。许多的文人都会寄情于山水,因为山水的启迪,他们性情清灵,文思泉涌。陶渊明归隐田园,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受;王维夜居山间,才有了“明月山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名句;白居易江边看春日初升,才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古流传……

我国古代写山水诗歌的诗人很多,而最出名的当属王维和孟浩然。

诗歌中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孟浩然则主要是将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结合在一起描写的。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既写出了空寂之境,也显示了自然界的韵味。

在诗的意境上,王维擅长唯美悠远、似有似无、若即若离、恍恍惚惚境界的创造。

王维的山水诗,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清寂空灵的山林和光景明灭的薄雾,淡淡诗情和浅浅的画意,他的山水诗中的禅意,也是我们当今匆匆社会的值得体味的东西……

关于孟浩然的山水诗歌,我们非常熟悉的就是《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洞庭湖水,浩浩荡荡,湖上水气蒸腾,看去迷茫一片;湖面波涛汹涌,惊涛拍岸。分不出哪是水哪是岸,辨不清哪是地哪是天。面对此情此景,孟浩然想到的是仕途的艰辛,于是写下了此诗。将洞庭湖的浩瀚之景展现的淋漓尽致。

水动,山静;水阴,山阳;水谦逊,山高傲;水依偎大地,山向往天空;水容纳游鱼,山呼唤飞鸟。山与水相互依靠,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正因为山与水永远在一起,才使得文人永远都在对比着它们。在文人眼中水有着阴柔的美,而山则代表着刚强的一面。当你焦躁时,你可以来触摸水的妥帖;当你忧郁时,你可以来汲取山的耿介。山与水都是有灵魂的,而这些灵魂也只有那些靠近它们的文人才懂得。

山与水靠着文人的笔墨,向世人述说它们的感知。从动到静,从有到无,真正的文人似乎都只爱山与水。他们要的是一种清幽,而这种清幽却只能在山与水间寻得。于是许多文人会在有山有水的地方结庐居住,只是种花理草,不问世事。也许,他们认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完全融入山水之中,体味其精妙!

简朴的季节,简朴的风物,在充满慧心的诗人手上略加安排,就可以充满灵气,焕发出动人的诗意。山水草木之中,处处不缺诗情画意,关键在于你要有一双发现诗意的眼睛和一颗灵动的心。


大山的诗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山的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山的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888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