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的意思

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的意思

2017-10-20 15:47:28 编辑:huantt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其创作背景是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 ...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其创作背景是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的意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的意思

  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译文] 梧桐树上飘下一片片走完生命历程的黄叶,细雨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苦泪滴在心头。

  [出自]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指秋天的天气。

  息: 休养,调理。

  敌:对付,抵挡。

  极。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情形,光景。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译文1:

  我苦苦地寻觅着,在这孤独的世界中,满心悲戚这将要转暖的寒冷天气,最令人难以休息。三两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这寒风?看到雁飞过,更让我伤心,这大雁是以前的相识呀。

  曾经那么繁盛地开在枝头的菊花,如今已憔悴不堪,谁还有兴致把它摘来戴在头上?守着窗户,独自一个人如何熬到天黑?梧桐树上飘下一片片走完生命历程的黄叶,细雨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苦泪滴在心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此情此影,哪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呀!

  译文2:

  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

  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译文3:

  如同是丢了什么,我在苦苦寻觅。只见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使我的心情更加愁苦悲戚。忽冷忽热的气候,最难保养身体。虽然喝了几杯淡酒,也无法抵挡傍晚时秋风的寒气。正在伤心的时候,又有一群大雁,向南飞去。那身影,那叫声,却是旧时的相识。

  满地上落花堆积,菊花已经枯黄陨落,如今还有谁忍心去摘?守着窗户独坐,梧桐叶片落下的水滴,声声入耳,令人心碎,此情此景,又怎是一个愁字概括了得?

  【译文4】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调养休息。喝三杯二杯淡酒,怎能抵得住晚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憔悴,如今还有谁采摘?冷清清守着窗儿,独自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能用一“愁”字了结!

  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创作的作品再不复当年的清新可人,风格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这首词就是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抒写了词人在漂流境遇中无限伤感、落寞的情怀。

  上片以景写情,境界凄凉。起首开篇起句便不寻常,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中评道:“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这七组叠词中,不见一个“愁”字,却让人读来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之感,余味无穷。“寻寻觅觅”,词人好像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她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十四个字一气而下,笼罩全篇,定下了凄苦的感情基调,使以后逐次出现的景物都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乍暖”二句,写天气冷暖不定,让人难以调养。这是从外部的天气以及身体的感觉来暗示词人内心的愁苦。“三杯”两句紧接上文,写词人以酒驱寒,但这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淡”,怎能抵挡得了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更别提为她排遣心中烦忧了。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因词人心中忧愁太深,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以致酒力难压愁情,因而会觉得酒淡无味。“雁过也”三句,写天上飞过的大雁惹起了词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词人颠沛流离之苦,借雁得抒。就在词人举杯独伤之际,忽抬头看见天上有一行南来秋雁,细目一望,这不正是往昔在北方替自己和夫君传书寄情的翩翩飞鸿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词人与夫君却早已阴阳相隔,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句写得有形有声,渲染出了一种哀怨、凄苦的氛围,让人心痛,心酸,心碎!

  下片承接上片,由秋日高空的远景描写转入对自家庭院的近景描绘,将词人的愁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以雁过长天的仰视镜头收尾,下片则以黄花满地的俯视镜头开篇,过渡巧妙、自然。“憔悴”二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这是词人从花的凋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人的衰老。词人本是爱花之人,看着满地菊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从前丈夫为她撷取暗香的那些甜蜜往事。只可惜故物虽依然,人面已全非,她怎能不心生酸楚,黯然泪下?此刻,就算她惜花将谢,也怎能有那摘花、赏花的雅兴?人不摘花,花当自萎,院中的那些菊花,就只能在萧瑟的秋风中日渐憔悴,殒化成泥了。这花儿的结局如此悲凉,不正是词人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吗?这里既透露了词人惜花将谢的情怀,又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笔意深远。“守着”两句,直白朴素,把自己的心事娓娓道出,极具感染力。词人独对寒窗,望着那“旧识”的大雁残菊,不免感到这凄苦悲凉的漫漫白日实在难熬,她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这样就看不到窗外那些使人伤心的东西了。可老天偏偏与人作对,越发觉得时间漫长,真真是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等到黄昏,可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景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三句进一步烘托氛围,把梧桐、细雨、黄昏三个意象有机结合,视觉和听觉交映,尽显词人此时的无限感伤。虽然此处写景,但我们不难理解到词人写雨打梧桐叶的用意之所在。“细雨”的“点点滴滴”,是只有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才能听到的。对一个伤心的人来说,它们不是滴在耳里,而是滴在心头。“秋风秋雨愁煞人”,更何况这如泣如诉的秋雨是打在梧桐叶上,又是“点点滴滴”一直到黄昏呢!这就自然逼出结句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的结尾妙就妙在通篇写愁,直到最后一句方才道出,这样的情景,岂是区区一个“愁”字所能道尽的?至此,词人的情感达到高潮,词境陡升一步,孕育出无限广阔的空间,交给读者去想象,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的看来,词人用直白的语言、铺陈的手法,融情于景,委婉含蓄地表现出了一种多侧面、多层次、深刻细腻的感情。前人评价这首词:“声声含泪,物物关情;一字一泪,满是悲愁。”非常有见地。词人不直接说愁,这愁情是在含蓄蕴和的表情方法和环境景物的烘托渲染下表现出来的,因而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梧桐更兼细雨的意思

  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的意思相关热词搜索:梧桐 细雨 意思

1、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 梧桐更兼细雨(2016-12-03)

2、  《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 梧桐更兼细雨介绍(2017-09-20)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的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的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8865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