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2016-11-04 10:14: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共7篇)唐诗园林植物意境唐诗园林植物意境“‘生境’就是自然境界,就是清叶燮所说的本乎天然自有之美也,即大自然所固有之美。园林的‘生境’营造的是‘人化’的环境,它是通过人对自然的再【45】创造形成的,比自然更集中更理想,但又‘宛自天开’。植物是园林“生境”创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自然式园林中,花木除却讲...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有植物意境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唐诗园林植物意境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第一篇

唐诗园林植物意境

“‘生境’就是自然境界,就是清叶燮所说的本乎天然自有之美也,即大自然所固有之美。园林的‘生境’营造的是‘人化’的环境,它是通过人对自然的再

【45】创造形成的,比自然更集中更理想,但又‘宛自天开’。植物是园林“生境”

创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自然式园林中,花木除却讲求姿色彩气味,还可移觉声音,并通过姿色味声与园主的精神境界拟以人格,升成生动自然的知音朋友随时相互交流的意境。

1唐诗园林植物美学价值

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写园林植物特征举不胜举,如杜甫有诗《水槛遣心》描绘了临水而筑建的周围是竹林,水塘“叶润林塘密”的景致。 “从历史上看,

【46】 园林美从它的滥觞期开始,就和花木结下了不解之缘。”

1.1唐诗园林植物的色彩美

唐诗中的园林植物是唐诗中重要的景物描写表现,色彩是植物最重要的特征:“细叶犹含绿”、“村边杏花白”、“ 红叶半江船”、“ 桃艳红将落,梨华雪又摧”、“ 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色彩给园林赋予了生机,自然而多变的色彩美能使游览者赏心悦目,它构成了园林色彩的基调,增加了园林景致的自然天真。王维《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白居易《春尽日》:

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 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园林三两声。 这两首诗中,一首是春寒之暮时,草已萌生遍野,园林中渠水明亮,柳间红桃初成,高高的水车举过树端,隐者洒脱的形象与“白水”、“红桃”清快的园林环境形成交融;另一首春日将尽,暑气初生,一人醉对数丛红红的芍药花,手把一碗绿茶,若有所思,感叹时光如履,回忆和把握春光之时。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在这首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中,人在旅途,这种月凉风静远方的犬吠之

声形成空寂的意境,然而“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在夜色中有着鲜明的色彩,给人以活力和希望,所以“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1.2唐诗园林植物的形体美

在张谓的《春园家宴》中,张谓将春园的植物形态描述的非常细致,“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这对于在园林中进行家宴的人来说无疑起到助兴的作用。正如诗中的“大妇同行少妇随”而其中的天伦之乐可想而知:

南园春色正相宜,大妇同行少妇随。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 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植物的形体通常表现姿态美,它通常可为构成园林的生态景观,通过形和态表现出生命的蓬勃和生机。吴融《桃花》中的“满树”和“万枝”这样的枝繁

叶茂的形

态以及色彩让人联想“何当结作千年实”: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1.3唐诗园林植物的芳香美

薛逢中《春晚东园晓思》诗中写出“桃杏风飘不语香”的句子,通过植物的香气将桃杏不语人格化来突出园林特征:

剑外春余日更长,东园留醉乐高张。松杉露滴无情泪,桃杏风飘不语香。 莺恋叶深啼绿树,燕窥巢稳坐雕梁。也知留滞年华晚,争那樽前乐未央。 因植物能散发芳香所以园林中的“香”景在园林风景中倍受喜爱。园林之香,主要来自于植物。李端《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暮雨风吹尽,东池一夜凉。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

石竹闲开碧,蔷薇暗吐黄。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香。

旧笋方辞箨,新莲未满房。林幽花晚发,地远草先长。

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露馀清汉直,云卷白榆行。

惊鹊仍依树,游鱼不过梁。系舟偏忆戴,炊黍愿期张。

末路还思借,前恩讵敢忘。从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

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两首诗中的“摇扇引桐香”“ 荷风送香气”在唐诗园林中用量较多的,除了桐香、荷风外,芙蓉有“风散动浮香”、桃花有“迎风共一香”、菊有“风劲浅残香”,还有被称为冷香的梅花“清香更何用”,淡而幽的兰花“风传轻重香”。包括一些观形的植物,如松“香叶终经宿鸾凤”等等。所有这些作用于嗅觉的无形的景观信息,增添了园景的动人魅力。

1.4唐诗园林植物的声音美

“听觉的声音感和视觉的窨感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有其相关的互补性。声音感能帮助人们确定空间感,并深化空间感,这又可说是一种感知心理上的同时正衬现象”【47】这首李嶷《林园秋夜作》写在秋夜,月色映照着露珠,而竹在风中的摇之声和着泉水潺潺,清风送怀,这时把酒一盏,赏心林间的快意告诉谁呢: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正如“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得愈觉其深。”【48】同样写着植物声音的下面诗,表现出另一种寂静的园林意境。赵嘏《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家有青山近玉京,风流柱史早知名。园林手植自含绿,霄汉眼看当去程。 处处白云迷驻马,家家红树近流莺。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声。 唐诗园林植物景观的声音美。除竹声,还有松涛、雨打芭蕉、残荷听雨等许多景观,都是突出的听觉空间,形成了植物景和风、雨合作而奏出的声乐景,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

2唐诗园林植物人格价值

王维的《春过贺遂员外药园》有句很有名的句子“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这种将传统人们所求的君子,长卿作以花草寄喻,反映出先人们的伦理道德精神生活同自然的“缘于人类早期的直觉思维,人们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乃至内在性格,观察细微,往往亦能得乎性情,并多与文人品性相互辉映,成为含

蕴丰富的文化符号和文人的情感载体。”【49】

2.1风入寒松声自古【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这首《岁暮归南山》是孟浩然在长安应举落第后求仕情切,鬓发已白,前途

渺茫

的诸般矛盾心绪的情况下写的,结尾处的“松月夜窗虚”匠心独运,衬托出了怨愤难解之情。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岁寒然后知松柏凋也”是孔子的著名格言,王勃也有“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的句子,松柏作为正义神圣的象征,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精神中永恒的审美意象。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里写的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清翠欲滴;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达到了诗与园林的意境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高度统一,衬托了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2.2竹色四时也不移

竹因空心有谦,不折有刚,凌云有志,生节有气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的审美与道德的意象之物,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郎咏竹》)。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的淡泊、清高、正直用竹可以得到最完整的诠释。岑参《范公丛竹歌》: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王维辋川别业的“竹里馆”他是进行禅思的地方,在《竹里馆》一诗中: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中的景致只“幽篁”、“深林”、“明月”三处,而作者只在“独坐”、“弹琴”、“长啸”。让我们看到的是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然而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意境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蕴涵很深的禅意,在一个远离俗尘的萧瑟静寂、冷洁但又身心自由的诗国园林之中。

2.3春风先发苑中梅

《荆州记》上有记载:“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熊皎在其《早梅》写出:

江南近腊时,已亚雪中枝。一夜欲开尽,百花犹未知。

人情皆共惜,天意欲教迟。莫讶无浓艳,芳筵正好吹。

王维《杂诗三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其中“昨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诗句,清空如话,固是诗家化境,不问他事,问梅花,更觉闲淡趣别,成为爱梅、惜梅之典故。梅花是天生耐寒植物为冬末开花,天孕花蕾于隆冬寒风之中,率万木之先开花于冬末,所以有寒梅、春梅成为春的信使。梅花的神清骨爽,娴静优雅、清贞人格,与遗世独立的隐士姿态颇为相契所以梅花与文人结缘很早,据传,晋武帝院中的梅花树,独爱好文之士,每当武帝好学务文之时,也是梅花盛开之时,反之则都不开花,因而,梅花有“好文木”之雅号。戴叔伦《题黄司直园》:

古文论文——古诗词中各种植物创造的意境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第二篇

论古诗词中由各种植物创造的意境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一章便写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依其所言,境界没有大小、优劣之分,他认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描绘出的境界并不比“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弱,“宝帘闲挂小银钩”也不逊色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解释“意境”的,他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一首诗的意境之美的塑造,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就是我们赏读一首诗时,看它怎样写景,看它怎样通过写景来把思想感情融会其中,这是古代诗歌创作意境的一种永恒的艺术追求。

我们中国人对花是情有独钟的,所谓“花开富贵”、“花好月圆”都是我们不变的向往,形容少女便是“如花似玉”,“姑娘好像花一样”,都是基于对花的热爱而产生的由衷的感叹。中国的花多,咏花的诗作多,状花的名句也很多,如:苏轼写牡丹“一朵娇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和述古冬日牡丹》);黄巢状菊花“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等等,其中也不乏由各种各样的花创造出美妙的意境来。 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花,在诗人的笔下也是各具风情,浅吟低唱,你会感受到诗人非凡的想象力及诗歌语言的魅力。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菊花

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

菊花在古诗中是不肯同流合污高洁的象征。晋代的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选择了归隐田园,在他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总是以菊花相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不钟情于功名利禄,整日与菊花为伴,这是何等的超脱!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同时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李清照在她的《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谅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里的黄花就是菊花,正值重阳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此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并不在她的身边,这让她感到孤独与凄凉,陪伴她的只有美酒与黄花,因为思念丈夫,李清照形容憔悴,整个人比黄花还要消瘦,李清照用一句“人比黄花瘦”,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然而出。

《西厢记》中也有关于黄花的名句,崔莺莺送张生进京赶考,在告别的时候,莺莺唱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化用了宋代词人范仲淹《苏幕遮》中“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句子,“黄叶地”被换成“黄花地”,黄花即菊花,在送别的场景里,黄花比黄叶更有表现力,莺莺送别张生,张生背负着中举的重任,这一别不知道何年何月两人才能再次团聚,在莺莺眼中落在红叶上的霜是离人的眼泪凝成的,而在西风紧,北雁南飞,碧绿广阔的天空之下,莺莺又何尝不是“人比黄花瘦”呢?“菊”与“聚”谐音,此时的莺莺更希望与张生有天长地久的相聚!菊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

梅花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

梅花的意象有三:一是象征志土、贞土;二是象征隐者、高土;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宋代,生活在龌龊尘世,志不得伸的诗人们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入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穷冬万木产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耐得寒冷,饱经霜打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宋初诗人韩维

眼中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绝俗,在严寒霜雪中保持铁骨芳姿。《劲谢》中还有描写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梅花:“自持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释显忠《石缝梅》)虽生长环境不好,但依然顽强自下而上,不随俗浮沉而保持真我。 梅花开在残腊初春之际,长于高山纲谷,水驿荒村,但它清香依旧,洁白无暇,给身处逆境的诗人以无限慰籍。“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王琪《梅花》)所表现的是一种平淡恬静的生活态度。“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征书未到家。”(张舜民《望子岭梅花方开用黄道韵》)“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吕本中《早梅》)“本来淡薄难从俗,纵入纷华亦绝尘。”(韩元吉《梅花》)含括了老庄的虚静淡泊,萧散自得的隐士襟怀,更包含着对个人志节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维护。

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早在柳宗元《龙城录》里已记载了一个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就是梅花所化。此后诗人就爱将梅花比拟“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使人不由得将其看作是<客来惊起晓妆匀>的女子,是忽然发现的惊心动魄的“空谷佳人”。

宋初诗人梅尧臣笔下的梅花是玲珑的小家碧玉:“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红梅》)在吴颐《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里梅花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处子:“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 绛罗巾„„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杂尘。”也有诗人将梅花描绘成一个冰肌雪肤玉骨霜心的仙子“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晁端友《梅花》)“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朱熹《次韵列秀野前树梅》)“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陆游《湖山寻梅》)在周必大眼中梅花既有仙子的袅娜多姿,又有邻家女子的娇涩可人“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次韵史院洪境卢简洋馆中梅》)更有诗人将梅花比喻为罹的爱人的:“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可见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高尚与尊贵。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下是由于诗中报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累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潮的心灵境界。

莲花 (荷花/芙蓉)

荷花是中国名花,古人在排十二个月的花时,将荷花作为六月之花。宋代周敦颐的《莲说》中赞美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赋予莲以不

凡的品质,给予莲以最高评价。古人咏荷花,或赏其花艳叶茂,或赞其品德之高,或借花喻意,或托物言志。如李商隐的《赠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菡,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与一般的咏花诗作不同,咏荷花的诗作往往不单就花咏花,只状花艳、花色浓,而是善于将花与叶联系起来进行赏析,以花之红点缀叶之绿,以叶之绿映衬花之红,互为衬托,相为辉映,给人优美的艺术感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情切才能景酣,荷之美,能够衬托出诗人一往情深。

莲花象征纯洁,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情窦出开的少女隐约觉得男子爱恋着自己,惟妙惟肖。

“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娉婷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佳子”般的绝代佳人。猛敛《怨歌》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打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 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漂游于西岳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芙蓉,凌空而行”。无论是用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废,或是赞美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桃花

桃花的花朵不大,其淡淡的粉桃红色,总是給人一种清新亮丽的感觉。自古以来,桃花象征阳春、愛情与婚姻。桃花命薄,却在短短的生命中灿烂非常,故此历史中不少骚人墨客,往往借桃花喻意,花开花落,其间的浪漫和伤情,令人陶醉,亦令人心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周南 桃夭》,诗中既以红艳的桃花来渲染姑娘出嫁时的喜庆气氛,又以艳丽的桃花来比喻美丽的新娘,可谓两相得宜。从此,诗人就常常以艳丽的桃花来比喻美人,其中最为有名的可能要数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 “人面”“桃花”交相辉映,花艳人更娇。

桃花以其艳丽而招人喜爱,可是在有些诗人眼中,桃花总带有几分妖冶狐媚之气,平添几分轻佻浮艳之态。唐代诗人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五中“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直接给桃花冠以“轻薄”的恶名,这对桃花来说真是太不公平了。然而桃花任人说评说,始终不改艳丽之姿,每到春来,桃花依旧烂漫开放,装点这满园春色,“人间四月芳霏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和“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清刘灏《广群芳谱》)两句便是最好的明证。

水仙

水仙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纯结、高尚的象征,诗人们吟水仙,多从“水仙”名字着眼,视它为下凡天仙、洛神湘妃、汉滨仙女、姑射仙、素娥青女等。水仙花具有朴素高洁的品格,赢得无数诗人的赞美。黄庭坚的《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中“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一句说水仙乃多愁善感的洛水仙子所化,“凌波仙子”一语,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水仙的风韵。自此诗一出,”凌波仙子”这一水仙雅号美称,便一直流传至今。宋代诗人刘邦直的《咏水仙》中的“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一句赞赏水仙在严寒冬季,仅凭一勺清水,亭亭玉立,那玉洁冰清的神韵和馥郁芬芳的清香,最令人赏心悦目。“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明 李梦阳《水仙》)和“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清 刘灏《广群芳谱》)两句赞颂水仙朴素无华的品行和高洁的气质,使人如见其美,如闻其香。

牡丹

牡丹花,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 唐代诗人徐寅称牡丹为“万万花中第一流”,宋代欧阳修则曰 “天下真花独牡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牡丹芳》“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一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牡丹花的瑰丽轻盈,摇曳多姿,如同美女,写得生动传神。白居易的《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一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已经抒发得淋漓尽致,至于花残之后的心情又如何,也就不难体味了。唐代诗人韦庄的《白牡丹》“昨夜月明浑如水,入门唯觉一庭香。”一句写得色相俱全,使人如入梦境。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时,李白奉诏作了《清平调词》三首,其中有一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诗人不露痕迹,把杨贵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

梨花

梨花象征纯洁,美好的事物。“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

园林植物的意境美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第三篇

英语16043

园林植物的意境美

摘要:中国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意境的创造。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之所以能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是源于造园者创造园林意境的得道,以及对自然山水、植物等造园要素意境表现的得道。从中国园林意境的含义着手,阐述了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和园林植物意境美的表现方法。

关键词:中国园林;园林植物;意境美;创造;表现

中图分类号:B83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号:1002-2589(2010)30-0174-02

一、中国园林意境的含义

中国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渊源十分久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可见意境是在外形美的基础上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是情与景的结晶体,即只有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园林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的思想可以溯源至东晋到唐宋年间,随着当时崇尚自然的文艺思潮而出现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继而影响了园林创作的指导思想,园林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园林设计者寄情于山水,使得园林这样一个自然的空间境域内涵超出了构成造园要素的

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之实体及其构成的境域事物,给感觉者以余味和遐想的余

林植物与意境美

[ 来源 ] 《中国园林》1985年第4期 [ 作者 ] 北京林学院园林系 陈有民

植物是美的物质基础,是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是风景资源的重要内容。取植物材料用之于园林创作上,则可以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优美环境。对于无生命的建筑环境来说是极为突出的。园林之产生,也可以说主要是出于满足人们对植物环境的享受(当然也包括一小部分动物)可以说植物是美的物质基础。

园林植物具有优美的形象,人们从对景象的直觉开始,通过联想而深化展开,能够产生生动优美的园林意境,这是由于造园家倾注了主观的思想情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在诗中用“暖树”、“乱花”、“浅草”、“绿杨”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西湖春景。“竹处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用青竹与桃花带来春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独生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用深林、青苔、幽篁这些植物构成多么静谧的环境,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景色清新,色彩鲜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植物构成多么美妙的景色。而张继的“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所描绘的江枫如火、古刹钟声的景色,竞引得大批日本友人飘洋过海前来游访,这是诗的感染力,但诗的灵感源于包括以植物为主构成的景象。因此,对植物美的了解与运用,对提高园林的艺术水平至为重要。

园林植物的美即其观赏特性,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最易为人注意的是植物的形体美、色彩美及嗅觉美。近年来,许多城市园林界有雪松热。雪松树形优美,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公园树之一。但若配植于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即使生长良好,但从艺术效果看是非常不和谐的。同样,松、柏配植于中国的名刹古寺非常和谐,但若植于西方教堂等高大直式建筑前又不和谐了。所以,即使植物本身很美,但若运用不当,不但不能提高园林的艺术水平,反而会适得其反。植物的形象美、色彩美以及季相变化等都比较容易为人们所发现和了解,但是常为

人忽略的是植物的美,尚包含有一种比较抽象的、却极富于思想感情的美,可称为含蓄美、寓言美、意境美,正所谓景外之景、弦外之音。这种美与民族的文化交流,风俗习惯、教育水平、地域和社会的历史发展等有所不同。这种融汇了人们的思想情趣与理想哲理的精神内容既有传统,又随着时代而发展。它对提高园林艺术水平,对培养精神文明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具有悠久的灿烂文化,人们在欣赏大自然植物美的同时逐渐将形象美人格化。比如视松柏耐寒,抗逆性强,虽经严冬霜雪或在高山危岩,仍能挺立风寒之中,即《论语》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叶细长成针状,经风吹拂易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是为松涛,有万马奔腾,翻江倒海之势。园林中就运用这个特点而创造出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的景区。松树寿长,故有“寿比南山不老松”之句,以松表达祝福长寿之意。因此,以松树而言,在园林中可以创造出许多园景,表达出多种思想感情。试想当你攀登黄山,迎客松以婆娑之姿和阵阵涛声相接时,有何感受呢!首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的绿化是运用松树意境美较成功的例子。竹被认为是有气节的君子,有“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之誉,又有“群居不乱,独立自峙,振风发屋不为之倾,大旱乾物不为之瘁,坚可以配松柏,劲可以凌霜雪,密可以泊睛烟,疏可以漏霄月,婵娟可玩,劲挺不回”的特色。苏东坡曾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梅亦被誉为傲霜雪的君子,习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目为清客。北宋诗人林和靖(公元967~1028年)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近千年来传为名句。荷花被认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有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君子的象征,它有“荷香风送远”“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的美化效果。李白的“鉴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写出了优美动人的意境。桃花在公元前的诗经周南篇有:“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誉其艳丽;后有“人面桃花”句转而喻淑女之美,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使桃花林给人带来和平、理想仙境的逸趣。在广东一带,春节习俗家中插桃花表示幸福。李花繁而多子,现在习称“桃李遍天下”表示门人弟子众多之意。紫荆表示兄弟和睦。含笑表深情,木棉表示英雄,桂花、杏花因声而意显富贵和幸福,牡丹因花大艳丽而表富贵。白杨萧萧表调怅、伤感,翠柳依依表情意绵绵。兰有幽香为清高脱俗的隐士。过去北京城内较考究的四合院内的植物配植,讲究“玉堂春富贵”,听来虽感俗气,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这也是一种风格,即在庭院中对植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或盆栽桂花,有的又讲究摆设荷花缸。如果改为桧柏、黄杨绿篱或草坪,则失去了传统的风格。在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中又分为几个等级,较一般的居民则常采用枣树、槐树、臭椿、榆树、偶而亦有藤萝架的配置方式。

对于园林植物特别是各种花卉的鉴赏,从形式美升华到意境美,这种美感享受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是非常丰富的,两千年来咏花的诗词之多是无法以数计的。

再看看小说《聊斋》里的不少人物,都是花鸟鱼石的化身,如荷花三娘子、寒月芙蕖、石清虚、鸽异、粉蝶、香玉、绛雪、耐冬、种梨等等,其形象思维变化万端。《红楼梦》里的葬花词、桃花行、柳絮词、芦雪庭、红梅诗、海棠社、菊花题、风雨词、螃蟹咏,也都是在联想意境上较为深邃。

郭沫若同志的《百花诗》联想广泛,其中有些首的艺术性也是好的。十二月花候所记,其措词之浪漫与恰当,味道是很厚的,如杏饰其靥、木笔书空、海棠朝睡,柳絮化萍,莲思脱火、牡丹王,芍药相于阶,杜鹃啼血,荼醾香梦,芙蕖泛水,艳如越女之腮,萍藻飘风,影乱秦台之镜,榴花烘天,葵心倾日,蝉噪凉柯影入机中之鬓,蜂愁蝶怨,凤仙降于庭,玉簪搔头,芙蓉冷,芦雪飞„„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自己喜爱的植物,例如朝鲜族很喜爱“金达莱”(北方产的一种野杜鹃Rhododenron spp.堇色花),视为幸福和平;蒙古族很喜爱干枝梅(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视为驱祛邪恶保平安的花草;汉族很喜爱牡丹、梅花、桃花与菊花;回族喜爱沙枣。至于夹竹桃虽然各地均较喜爱,但福建一带则颇鄙视。中国对园林的花草树木有意境美的传统,西方国家也有这方面的传统,在互相交往之中常与花来表达语言感情。

例如:

紫萝兰 Matthiola incana 忠实、永恒的美。

百合类 Lilium spp. 纯洁。

牵牛花 Pharbitis nil 有情、喜悦。

郁金香 Tulipa spp. 名誉。红色:爱情的表白;黄色:希望之爱、相思;白色:失恋。 勿忘草 Myosotis scopioides 勿忘我。

植物的意境美,多由文化传统而逐渐形成,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会转变。例如白杨萧萧是由于旧时代所谓庶民多植于墓地而成的,但今日由于白杨生长迅速,枝干挺直,翠荫匝地,叶近革质有光泽,为良好的普遍绿化树种,即绿化的环境变了,所形成的景观变了,游人的心理感受也变了,用在公园的安静休息区中,微风作响时就不会有萧

萧的伤感之情,而会感受到由远方鼓瑟之声,产生“万籁有声”的“静的世界”的感受,收到精神上安静休息的效果。又如对梅花的意境美,亦非仅限于“疏影横斜”的“方外”之感,而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具有伟大理想的精神美的体现了。在蓬勃发展的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对传统上的植物的形、色、声效果注意较多,如粉墙为纸,植物山石为画,以及漏窗、洞门的中堂画幅框景、对景、雨打芭蕉、听松涛、观树影等,发扬这些传统手法都是好的,但是今后能加强对植物意境美的研究与运用,对进一步提高园林艺术水平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广大游人受到这方面的熏陶与影响,使他们在游园观赏景物时,在欣赏盆景和家庭养花时,能够受到美的教育。

植物是美的物质基础,是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是风景资源的重要

内容。取植物材料用之于园林创作上,则可以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优【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美环境。对于无生命的建筑环境来说是极为突出的。园林之产生,也

可以说主要是出于满足人们对植物环境的享受(当然也包括一小部

分动物)可以说植物是美的物质基础。 园林植物具有优美的形象,人

们从对景象的直觉开始,通过联想而深化展开,能够产生生动优美的

园林意境,这是由于造园家倾注了主观的思想情趣。“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荫里白沙提”。白居易在诗中用“暖树”、“乱花”、“浅草”“绿杨”描

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西湖春景。“竹处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用青竹与桃花带来春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独生幽草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用深林、青苔、幽里这些植物构成多么静谧的环境,杜甫的“两个

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景色清新,色彩鲜明;陆游的“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植物构成多么美妙的景色。而张继的“月

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

景观意境的研究

邹维娜

【摘要】: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正在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形成,发展和深入。在这个各种文化急剧碰撞、熔铸的开放时代,有意识地促进传统理论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复合、变异将是一条非常有意义而且可行的道路。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深深扎根于各项古典艺术门类里,沉积于民族文化心理中,也和园林景观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舍的联系。在这样的前提下,景观意境的研究必然会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首先结合对景观审美的研究,通过对意境理论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和分析,定位出景观意境的内涵,认为景观意境是景观审美的终极目标;然后通过研究景观意境审美的五大基本心理因素即感知、情感、理解、联想和想象,分析它们单独和协同作用的机理,归纳出对于景观意境审美最关键的心理规律,总结出景观意境审美的作用机理,来作为景观意境创作所依据的内在原理;随后通过研究景观意境审美过程中景观的信息传递和信息的载体——景观符号,深入探索景观符号的双层意义,即物质形式的意义与精神意义,来作为景观意境赖以产生的物质和精神

有意境的现代诗12首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第四篇

<正月歌>
这是出生我的地方
白玫瑰纷纷而下
所有的植物都飞翔成白鸟
他们灵魂的吟唱
和我昼夜的啼哭
高过蓝天
道路洁白而宁静
独坐于水和水之间
仿佛一切早已就序
这些娘胎里就会歌唱的生灵
漫过永久的柔情
入地三尺
从天国返回
有什么比我们的乳名更加响亮
此刻  我以最最的洁白
站在你的面前
融化是全部的语言
----------------------------------------
剪不断的情愫 
原想这一次远游 
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剪断 
丝丝缕缕的情愫 
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谁曾想 到头来 
山河依旧 
爱也依旧 
你的身影 
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 
是否 
是否 你已把我遗忘 
不然为何 杳无音信 
天各一方 
是否 你已把我珍藏 
不然为何 微笑总在装饰我的梦 
留下绮丽的幻想 
是否 我们有缘 
只是源头水尾 
难以相见 
是否 我们无缘 
岁月留给我的将是 
愁绪萦怀 寸断肝肠
----------------------------------------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有意境的现代诗12首。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如同所有的事物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从所有的事物中浮现,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好像你已远去。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一只如鸽悲鸣的蝴蝶。 
你从远处听见我,我的声音无法触及你: 
让我在你的沉默中安静无声。 
并且让我借你的沉默与你说话,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你就像黑夜,拥有寂寞与群星。 
你的沉默就是星星的沉默,遥远而明亮。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遥远而且哀伤,仿佛你已经死了。 
彼时,一个字,一个微笑,已经足够。 
而我会觉得幸福,因那不是真的而觉得幸福。
------------------------------------------------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一切, 
都在意料之中 
--------------------------------------------------
<季节>
叶子已经慢慢变黄
手指如同蛇一样蜕皮
在寒风和阳光中
总找不到季节的方向
如果我也能像小鸟
那般悠闲地漫步
那我就不必歌唱
这让人发抖的世界
我只要站在树梢
看得清这里,看得见远方
在这个深浅变化的季节里
谁都会想要一份清醒,一份宁静
----------------------------------------------------
怀古。江南
我的天空又下起雨,心如水乡,潮湿阴凉
没有撑纸伞的姑娘,悠然雨巷,无尽彷徨
我低下头望着村庄,渔歌唱晚,船火昏黄
偶尔传来几阵叮当,炊烟飘荡,随河流淌
半醉之间复以琴觞,指尖轻弹,缕缕悠扬
烟雨似雾迷朦舟上,泼墨江南,思绪徜徉
且再细满一觥佳酿,且歌且饮,且咏且唱
凭栏遥寄希文辞章,宠辱偕忘,墨香满江
-------------------------------------------
    千年。蝶
将生命萦绕在你的花香
月光下独自悠悠飞翔
千年孤寂逐渐淡忘轻狂
静静的在轮回中守望
每当阳光照在我的翅膀
总耀出超脱尘世的光芒
每当黑夜走过我的身旁
花儿般的脸庞闪着泪光
我停在枝头笑望人世沧桑
看一壶浊酒饮尽几代荣光
佛前的我褪下千年的衣装
换来今生与你走一趟
请来我的世界做客
这里有一条缠绵于林中的小河
河水无比清澈
河面上泛着鳞波
是我的爱在闪烁 
岸上盛开着迷人的花朵
花儿的清香
让我们忘记了岁月的蹉跎
让我们化做一对鸟儿在林中穿梭
不必顾及什么
这里只属于你和我
请来我的世界做客
但请你要小心
我会爱上你迷人的酒窝
---------------------------------------------
<日记>(海子)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最有意境的诗句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第五篇

1、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诉衷情>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摸鱼儿>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最有意境的诗句。——<无题>

5、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

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

9、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11、两情若是久长时,12、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1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

14、山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盘中诗>

15、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摊破浣溪沙>

1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词>

17、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山亭柳>

1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1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2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22、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2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秋风词>

2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

2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26、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27、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28、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吟>

29、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旧题苏武诗>

30、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鹧鸪天>

31、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遣悲怀>

3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3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34、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花月痕>

3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36、深知身在情长在。——<暮秋独游曲江>

37、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长相思>

38、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题春绮遗像>

39、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

40、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国风·唐风·绸缪>

4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4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4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声杨柳>

4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意境唯美的诗句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第六篇

1、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如果说,世上最了解你的人莫过于你的敌人!或许,我可以找到个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的红颜知己……读懂你自己的不是你自己的爱人又舍其何人?除非你不爱她……不对她敞开心扉……

3、蝶恋花苏东坡花褪残红青杏小。意境唯美的诗句。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5、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顾,沉吟至今。最是那一抿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意境唯美的诗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7、路住似水流年,逃不自己更了解我自己且徐行。竹杖芒鞋我一些关于这的唯出现关于爱情的、曾经。…是瞒曾经。…唯美凋花谢花无悔,人美句子,给你意境蓑烟雨任平生。

古诗江南春的诗意_江南春原文赏析_作者杜牧
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第七篇

<江南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全文诗词如下: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言]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古诗江南春的诗意_江南春原文赏析_作者杜牧。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江南春>以轻快的文字,[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古诗江南春的诗意_江南春原文赏析_作者杜牧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翻译]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
<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相关热词搜索:很有意境的诗句 唯美有意境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植物意境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植物意境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72198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