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2016-09-29 10:15: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共6篇)李白咏侠诗侠的含义在中国文化中本身有一个逐步发展 的过程,因此对侠的理解也就处于一种不断变化 的过程,而用诗歌来颂扬古今侠士的行为事迹、高 尚情操、高贵品质的咏侠诗也就以相应的状态呈 现。从正式全面给了游侠一席之地的《史记·游侠 列传》开始,文人与侠士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咏侠 诗也逐渐地繁盛起来。曹植...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李白咏侠诗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第一篇

侠的含义在中国文化中本身有一个逐步发展 的过程,因此对侠的理解也就处于一种不断变化 的过程,而用诗歌来颂扬古今侠士的行为事迹、高 尚情操、高贵品质的咏侠诗也就以相应的状态呈 现。从正式全面给了游侠一席之地的《史记·游侠 列传》开始,文人与侠士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咏侠 诗也逐渐地繁盛起来。曹植的《白马篇》首先将幽 并游侠儿作为抒情的对象,塑造出了“扬手接飞

猱,俯身散马蹄”的侠士形象,抒发了作者“捐躯赴 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报国壮志。而此后的一些宫 廷文士甚至帝王将相也以一种欣赏的态度来关注 侠士作风和行为方式。如陈后主的《乌栖曲》“陌 头新花历乱生,叶里春鸟送春情。长安游侠无数 伴,白马骊珂路中满”;《洛阳道》“黄金弹侠少,朱 轮盛彻侯”则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王孙贵族的酗酒 纵欲的行径,从优裕的帝王生活中旁观游侠、侠少 的放纵冶游,在探询别样生活的同时获取一种精 神上的满足。唐人的咏侠诗内容则比较复杂,既

有承接陈后主《鸟栖曲》和《洛阳道》的衣钵,描述 贵家公子横行无忌、饮酒纵乐的放荡行径的咏侠 诗.如秦韬玉的《贵公子行》“斗鸡走马家世事,抱 来皆佩黄金鱼”;李益的《汉宫少年行》“相逢酒杯 一言失,回朱点自闻至尊。金张许史伺颜色.王侯 将相莫敢论”。也由吟咏舍己为人、行侠仗义、舍 身报国的豪杰侠客,如元稹的《侠客行》等。总体 来说,唐人咏侠诗中是将真正的侠士与公子王孙、 无赖少年和间里恶少是混为一谈的,这也表明.至 少在唐代,侠在人们的观念中还保留着这种无赖 气、匪气和富贵气混合在一起的状态。李白是中 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 量优秀的诗篇,热情洋溢的浪漫主义情怀通过 “侠”这种不循常轨的人物找到了寄托,表现出了 李白对适意人生、建立自我功业的渴望。由于文 化传承的影响,李白的咏侠诗中不可避免地要出 现“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 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白马篇》)这 类斗鸡走马、逞酒杀人等时人所谓的侠行描写。 然而,李白在很多时候对侠的理解又是超越同时 代人之上的,他对历史上侠客行为做了重新认识 和选择性接受,从侠义行为的外在表现转向精神 内涵的探索,他在对古代侠义人士事迹的理性分 析中,结台丁自己的立功报国思想,使侠在精神上 融人了文人的理想。通过对李白咏侠诗研究,可 以进一步认识李白对人生功业的渴望与咏侠诗背

后心理期待的相互联系。

一、李白咏侠诗的社会背景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各体

兼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咏侠诗便是唐诗迅速 发展过程中的一朵奇葩,李白的咏侠诗与这一时 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一方面,唐代侠风盛行并成为一种时代的氛 围,文人也往往以任侠为尚。无论是上层统治阶 级还是民间普通百姓,虽然本身称不上是侠士,但 都有一种对侠士行为方式的羡慕之情。初盛唐的 皇室及其子弟不少都有过一段任侠或交接豪侠的 经历。唐高祖李渊父子起兵争夺天下,依靠的就 是一支“侠少良家子弟”为代表的队伍(温大雅《大 唐创业起居注》);李渊之子李建成广招侠士“所从 皆博徒大侠”,女婿柴绍也以“任侠闻于关中”,唐 太宗李世民在起兵前广交豪杰之士,唐玄宗任临 淄王时也喜欢交结地方豪俊。正因为如此,一些 贵族子弟、皇子王孙争相效仿侠客的任侠尚气的 表面行为,放荡无度,嗜酒狎妓,肆行无忌。王仁 裕《开元天宝遗事》载:

长安侠少,每至春时,蛄朋联党,备置矮

马,饰以锦鞯金铃,并辔于花树下往来,使仆 人执酒Ⅲ而随之,遇好酒则驻马而饮。

正像罗宗强先生在《李杜论略》中所指出的, 这些任侠活动已经完全不是我们所说的侠义活 动,而仅仅是豪贵公子和市井无赖斗鸡走狗纵酒 狎妓的放浪生活而已。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唐代民间侠风也很盛行,有地方豪门少年驰马驱

犬.剧饮肆行,也有职业侠士,打抱不平,甚至有公 然对抗朝廷,劫富济贫的绿林豪侠。中唐诗人李 涉就记录过自己遇到侠盗的经历,所谓盗亦有道, 绿林豪杰在得知是李博士时,不仅无所侵犯,并请 李博士赋诗一首以证实身份:“暮雨萧萧扛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 是君”(《井栏砂宿遇夜客》)。时代风尚对人的影 响是巨大的,文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会以任 侠相尚,以逞侠使气相标榜,卢藏用《陈氏别传》称 陈子昂“驰侠使气”;《新唐书》称王翰“日与才士豪 侠饮乐游畋,伐鼓穷欢”;《唐才子传》称王之涣“少 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 纵酒”。

另一方面,唐帝国的繁荣兴盛使文人对侠的 期待成为功业意识的一种寄托。唐代文人普遍都 具有强烈用世之心,有着极强的建功立业意识。

科举制和以前的用人制度比较起来是一种进步, 为中下层地主阶级文人提供了参与国家统治和管 理的机会,但毕竟参与竞争者人数众多,而提供的 机会和职位有限。据王定保《唐摭言》载,进士科 得第的只占廊考人数的百分之一二,每年得第的 有时只有几人,有时十多人,最多也不过三四十 人,失意的文人占了绝大多数。“穷且益坚,不坠 青云之志”。功业难成,壮志不屈,失意不失志的 儒生文人在期待明主慧眼识才的同时,往往以侠

士的“一见倾心,意气相投”作为自己的交友期待, 更渴望通过古代游侠那种偶逢知音便平步青云的 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可以说整个社会风气如此,李白的好任侠也

就不足为奇了。《新唐书·文艺列传》称李白“喜纵 横术、击剑,好任侠”;刘全白在《唐故翰林学士李 君碣记》中提到李白“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 师”;魏颢的《李翰林集序》也说他“少任侠,手刃数 人”。可见,李白的任侠习气是同时代人所公认 的。李白好任侠有天性的部分,也有后学的部分。 他自述为陇右李唐王室后裔,因此不仅在精神上、 心理上继承了陇右尚武任侠的传统,而且“十五好 剑术”,是一个真正学习过剑术的诗人;李白成长 在蜀中地区,一个侠风盛行而律令相对松弛的地 方,这使他很容易受到地方习气的感染,他所说的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手刃数人”却可以不 受法律制裁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蜀中地区律令 松弛的缘故;李白本身性格豪放不羁,从小接受的 也不是严格正统的儒家教育,习剑、任侠、学道、求 仙的经历使得他的思想非常复杂。龚自珍在谈到 李白的诗歌时曾说过:“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 之以为气,又自自始也。”李白大量的歌颂锄暴安 良、重然诺、轻死生的咏侠诗不是单一的江湖侠义 精神,而是相应地体现出了其思想的复杂性。

二、李白咏侠诗体现的侠义观

作为观念的东西,有社会统治的导向,有社会 风尚的影响,也有历史传统的承继。在侠义观上, 李白的咏侠诗体现出的是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史

记》倡导的侠精神,对于司马迁提出的“今游侠,其 行虽不轨于大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 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 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矣”李自足持赞 成的态度。但是李白在继承前代侠义精神的同 时,能够将游侠不属于上层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文 人的家国功业理想结合起来,用咏侠诗阐释丁自

己的侠义观。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轻财好施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侠”字为“轻财 者也”。如果没有别的附加条件,仅此一条李白自 身也十分具有侠士风范。“囊昔东游维扬,不逾一 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 白之轻财好施也。”(《上安州裴长史书》)这里面不 排除李白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但确实反映出了李 白在生活中具有轻财好施的侠义品格,而且李白 也颇以自己的行为自得。在咏侠诗中,李白多次 提到古今侠客的视钱财如粪土的节义行为,“鲁连 逃千金,圭组岂可酬。”(《赠崔郎中宗之》)“意轻千 金赠,顾向平原笑。”(《古风其十》)“鲁连卖谈笑, 岂是顾干金”(《留别王司马嵩》),诗中提到的主人 公鲁仲连向以“能设诡说解患于围城,轻爵禄,乐 肆志”而著称,事实上,只有轻财方能守义,只有好 施才能乐于助人,如果一心为个人谋利禄,是不可 能舍己为人而成为侠士的。可见任侠不会以聚敛 钱财作为个人的目的,义气相激,性命都可舍弃, 更何况身外之物的钱财?

(二)重诺守信

重诺守信可以说是儒家和侠士共同奉行的一

条准则,也是文人和侠士得以相互欣赏、相互理解 的基础。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 矣。”(<卫灵公篇》)子夏也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 信”。身为侠士,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言必信,行 必果”。李白身受的儒家教育和川地的侠风在他 那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使他对侠士那种“三杯吐 然诺,五岳倒为轻”的风采充满了景仰。因此,他 在咏侠诗中高声颂扬重诺守信的延陵季子或者将 具有侠士风采的朋友比作延陵季子。如《叙旧赠 江阳宰陆调》“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陈情赠 友人》“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 许故人身”。延陵季子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延陵季子与战国四公子并列为卿相之侠,重要事 迹之一即赠剑徐君一事: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

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 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佩刽,系之徐君 冢树而去。从者日:“徐君己兄,尚谁予乎?” 季子日:“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 。哉!”

重诺守信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侠义品

格,原本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但在封建社会

尔虞我诈的环境下,封建统治阶级倡导儒家的诚 信要求,而自身却在利害关系中相互欺骗,于是, 侠的重然诺就成为补救社会弊端的一种补充形 式,而李白自身的尚侠性格央定了他在社会现实 中更喜欢任侠的那种一诺千金的方式。

【三)利国利民

侠士通常是一个不能与统治者积极合作的群 体.在这个意义上不包括战国四公子等出身于上 层阶级的贵族,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的一 员。但是侠决不是破坏国家安定,损害人民利益 的人。相反,侠的表现常常是牺牲个人来救助国 家或者他人,特别是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做出个人 的牺牲。李白咏侠诗与初盛唐许多咏侠诗不同之 处就在于李白赋予了侠行为鲜明的目的性和积极 的社会意义。

唐人的咏侠诗中,很大一部分仅有任侠的表 面行为,而缺乏任侠的精神实质。如“花时经暖 酒,春服薄装绵。戏马上林苑,斗鸡寒食天。”所描 述的斗鸡走马之徒虽冠以侠少之名.实则膏粱恶 少,市井无赖。李白诗中并不乏对这类人物的描 述,如“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兰蕙 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少年行》),李白 自身作为封建文人,有着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一 面,他高歌的“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 边开,突如流星过”(《少年子》)也不过是侠少纵马 游猎的情景,明清的一些笺注多从为古人讳的主 观愿望出发,将其解释为李白对富家子弟的讥讽, 事实上汉唐人的侠观念中确有这方面的内容,他 们并不像后人那样鄙薄此类行为。

李白的好任侠,不排除他曾经有过浪荡邪行、 纵酒狎妓的经历,但他更看重的却是侠士们快意 恩仇、放任自为的处世方式,义气相激、知遇报恩 的朋友交往,特别是那种平交王侯、立抵卿相、一 匡天下风采。如果汉代大侠剧孟仅仅是因为其【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行大类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恐怕得不到 李白的青睐。剧盂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有着“力可 敌国”的影响力。《史记》载剧孟:

昊楚反时,紊侯为太尉,采传车将至河

南,得剧孟、喜日:“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剧孟, 吾知其无能为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 一敌国云。

剧孟以一市井游侠的身份而深得当朝公卿的

倚重,虽然《史记》并未记述剧盂在这场战争中究 竟起到了什么作用,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重要

唐诗里的侠客行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第二篇

唐诗里的“侠客行”

秭归一中 姜建发

金庸小说《侠客行》是以下面这首古诗来开篇的: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诗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谪仙人李太白。不矫情的说,李白不仅是诗仙和酒仙,还可能是剑仙。如果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暗示了他绝不是个本分的读书人,那么“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则证明他确实有过行侠仗义的行径。正因如此,他的《侠客行》才会写得如此虎虎有生气,那里面的侠客几乎就是他的理想化身。

李白的游侠诗有近百篇,约占他全集的六分之一。李白喜欢游侠,细想下来实不奇怪,但是有着诗佛之称的王维王摩诘居然也好这一口,就不禁出人意表了。这位早熟的乐界才子与画坛翘楚年轻时对行侠仗义也曾心向往之: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边柳。” 这首《少年行》的游侠实在是十分潇洒。细柳高阁,快马美酒,再加上风流自赏、英气逼人的少年健儿,那真是叫一个爽心悦目。至今读到,仍要令我拍案叫好。

游侠自当是年轻时好,所谓“少年心事当拿云”。因为少不更事,这些血气方刚而又壮怀激烈的年轻人才能够使气任侠,慷慨不平;才能轻财重义,浪迹天涯;才能重诺讲信,,敢说敢为;才能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于是,少年与游侠天然合拍,唐诗里号称“少年行”的歌诗,实则等同于“侠客行”(行均指歌行体古诗),其他同名诗作还有:

王昌龄: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高 适: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细数上述诗歌,我们或许就能发现,盛唐时期李白王维等人的游侠诗,更多的是在表现诗人自己“人在江湖而心系廊庙”的志向,所谓言及此而意在彼罢了。大唐王朝以武力开国,以太原李家为核心的关陇军事集团重视的是赫赫军功,对内芟荑群雄独霸天下,对外全线出击虎视外族。在这一背景下,整个社会流行的是建功立业、勇猛精进的思想浪潮,读书人不仅要知书,还要能舞剑,这样,明确表示要建功立业的边塞诗和含蓄体现事功心绪的游侠诗便同时驰骋在诗坛上了。

迨至中唐以降,朝纲不振,控制松弛,唐诗中侠的江湖意味才变得浓郁起来。

写过《游子吟》的诗人孟郊有一首《游侠行》:“壮士性刚决,火中见石裂。杀人不回头,轻生如暂别。岂知眼有泪,肯白头上发。半生无恩酬,剑闲一百月”,其中血腥之气十分明显。而大历诗人钱起的赠别诗《逢侠者》:“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则仰慕之情溢于言表。晚唐才子温庭筠也有一首《侠客行》“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读来总使人心情压抑,不及僧人贯休的《侠客》“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那样留下余音供人遐思。

有唐一代,虽然游侠诗贯穿始终,但游侠诗并非由唐人所独创,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了以歌颂游侠事迹及精神的乐府诗,其代表可推陈思王曹植的《白马篇》,而到了初唐,著名文人如骆宾王、陈子昂都有过任侠行为,他们为后来者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之作用。而游侠诗本身,其意义并非在于向整个社会宣传游侠思想,而是一方面以侠为理念来体现个人独立意识(追求自由,崇交尚义,轻财好施,言行必果),另一方面以游为形式来表明个人价值取向(重视功业而轻视名利,建奇功而不居其位)。所以无论是诗中的侠士还是作诗的文人,都想努力留给世人一种“人生留得丹青在,纵死犹留侠骨香”的印象。

侠客与隐士,是中国文学贡献给全世界的两类典型人物。隐士因为含有对功名富贵的弃绝与对平淡朴素的坚守,天然地占据了道德上的制高点,也就无一例外地成了我们歌颂与仰视的对象。然而侠客,因为一句“侠义武犯禁”而长久地被朝廷士林视为洪水猛兽,以致《史记》之后的史书再无《游侠列传》,而唐诗过后诗歌里也鲜有游侠之作。重品这些当日热血儿郎写就的热血之作,不禁使人“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

数卷传奇觅侠踪

姜建发

晚唐僧人贯休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这似乎暗示着歌诗里的侠客们难以窥探踪迹而只能品鉴精神。那么,侠客梦具体的行止何处可得呢?答曰:数卷传奇觅侠踪。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所谓唐传奇,简而言之,便是唐代的小说,其内容涉及到神怪、爱情、讲史、侠义诸方面,代表作有《南柯太守传》、《柳毅传》、《莺莺传》等。平心而论,侠义类作品不是唐传奇的主流,却可以视为清末以来勃兴的武侠小说真正的源头。它以不足千字的简短篇幅,讲述了一些动人心魄的离奇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批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唐代游侠人。

首先要引入的是《虬髯传传》。此文中主要人物有三位,满脸火红络腮胡须的虬髯客,英气勃发而面如文士的李靖,以及出身卑微却不甘沦落的俏佳人红拂女,这便是后人所谓的“风尘三侠”。文虽短小,情节之曲折扣人心弦:布衣李靖面折杨素,红拂女私归李靖,旅舍三侠结义,太原城二访李世民,虬髯客远走海外。整个故事中,既有美人英雄的奇遇,又有豪侠倾财的壮举;既有美人识英雄而大胆私奔的选择,又有虬髯客退出中原逐鹿而转战扶桑的旷世豪举,一读即

能引人情绪高亢。而李靖的沉着冷静和才智不凡、红拂女慧眼识英雄而敢于奔就的胆识,尤其是虬髯客的雄大气魄和爽直慷慨,足可谓鲜活生动,光彩照人。 无疑,《虬髯客传》还不能算是严格的武侠类型小说,它的政治成分过于突出——李靖是将相之才,虬髯客则颇具帝王之才。那么,让我们来看下一篇——《红线》。

这篇传奇选自袁郊所撰的《甘泽谣》,故事的背景则是晚唐军阀割据互相争斗。红线身为潞州节度使薛嵩的侍婢,却是剑术高超的女侠。当薛嵩与另一位军阀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发生冲突时,她凭一己神术潜入戒备森严的田府,巧妙地从田的枕旁盗得其供神的金盒,将它交予薛嵩,薛嵩随即遣人送回。这一较为斯文的恐吓行动,立刻迫使田收敛其狂妄气焰,回书表示悔过自新,由此两方交好。如果说红线盗盒的经过使人心驰目眩,那么她的功成身退就不免引人唏嘘感概——只为报恩,不图名利,红线,委实是乱世之中奇女子也。

《红线》全篇文情思骀宕,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表述上骈散结合,文采馥郁,成功地塑造了红线智勇兼备的侠女形象。而唐传奇中的侠女不止红线一人,其中足以与之颉颃的是《聂隐娘》。

聂隐娘本是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十岁时被一女尼偷去,教以剑术,五年之后回到家中,此时身怀绝技的聂隐娘自行择婿,对象竟是一个仅会磨镜、别无他能的少年。等到聂父死后,魏博主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和,命令聂隐娘去搞暗杀,孰料聂却转投至刘麾下,并先后两次挫败精精儿、空空儿的暗杀。后来也是飘然而去,难觅踪影。

而说到男侠客,我想到的是描写异域高手的那一篇——《昆仑奴》。昆仑奴是个黑人,名叫磨勒。他的主人崔生与当朝宰辅郭子仪的歌妓红绡一见钟情,却无法结成良缘。崔生回到家中害起了相思病,昆仑奴知道后决定促成这桩好事,他于三更天拿链子锤击毙郭府中凶猛如虎的看家狗,背着崔生越过十重高墙和红绡见了面,黑人又同时背着二人越过重重高墙跑回了家,其间还裹挟了不少钱财。文中昆仑奴固然武艺高强,但严格的讲故事较一般,诸如歌妓红绡在人品上不及红线更遑论红拂,崔生被拿住后将全部责任尽数推给昆仑奴等等,都不免使人感到不足。

如前所述,侠义题材的作品并不是唐传奇的主流,但它们无疑是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寄托着作者对于改造现实所寄托的理想,更能够引人重视的是:它们,切切实实地对后来的武侠小说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往事越千年,当年侠踪已杳然,却幸有这些文字留给我们作悬想,这正是:“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

七下古诗词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第三篇

十五从军征

朝代:两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遥看 一作:遥望)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饮马长城窟行

原文: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首诗是写思妇怀念在远方行役的丈夫的。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比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处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全诗语言简短质朴,通俗易懂,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其一(两汉)

原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其一

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玄都观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分类标签:讽刺诗

作品赏析

[注释](1)玄都观:观,道教庙宇。玄都,观名。(2)紫陌:京城的街道。红尘:大路上扬起的尘埃。(3)刘郎:作者自己。

[译文]京城的大街上无数行人扬起的尘埃迎面扑来,个个都说是看花归来。玄都观有道涉江采芙蓉 朝代:两汉

士种了千株桃树,满城的人都去观赏,而这些桃树都是我贬官离开长安后栽种的。(作者把玄都观里的千棵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而这些新贵都是靠阿谀奉承,趋炎附势才爬上去的政治爆发户,作者对他们表示了极端的鄙视)。

再游玄都观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译文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 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注释

⑴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玄都观赏花诗写后,刘禹锡又被贬出京,十四年后重被召回,写下此篇。

⑵百亩庭中:指玄都观百亩大的观园。苔:青苔。

⑶净尽:净,空无所有。 尽:完。

⑷种桃道士:暗指当初打击王叔文、贬斥刘禹锡的权贵们。

卖炭翁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长相思⑴

白居易 唐代

汴水流⑵,泗水流⑶,流到瓜州古渡头⑷。吴山点点愁⑸。

思悠悠⑹,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1]

注释译文编辑

词句注释

⑴长相思:词牌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⑵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⑶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⑷瓜洲古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北岸。瓜洲本为江中沙洲,沙渐长,状如瓜字,故名。一作“瓜州”。

⑸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此处泛指江南群山。

⑹悠悠:深长的意思。[1] [2]

离思五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原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注释

①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②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③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④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⑤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⑥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⑦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⑧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剑客

唐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2。

今日把示君3, 谁有不平事?[2]

词句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把示君:拿给您看。[3]

淮中晚泊犊头

宋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词语注释

⑴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⑵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⑶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⑷古祠:古旧的祠堂。 ⑸满川:满河。[1] [2]

白话译文【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

潮水。

城南

朝代:宋代

作者:曾巩

原文: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⑴

清代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⑵。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⑶。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⑷。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⑸。[1]

注释译文编辑

词句注释

⑴木兰花:词牌名。柬:给„„信札。

⑸“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

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2]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宋代 晏几道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①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②直须③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1] 词句注释

①艳粉娇红:指娇艳的花。

②金盏:酒杯的美称。

③直须:只管,尽管。[2

剑客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第四篇

<剑客>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贾岛。其全文诗词如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
[前言]
<剑客>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全诗率意造语,直吐胸臆,语句简捷,感情强烈。剑客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十年磨一剑”之“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花了十年的功夫,这剑自然非同一般。“霜刃未曾试”,即非常锋利的宝剑还没有用过,便有“跃跃欲试”之意。“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即今天把它拿出来给您看,目的是如果您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我就可以仗剑扶危。此处的“剑”,用的是比喻象征意义,托物言志,[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风寒光闪闪,十分锋利。剑客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
把示君:拿给您看。
[翻译]
用了十年工夫磨制出一把宝剑,剑刃寒光闪闪却还没有试用过。今天,把它拿给您看,请告诉我谁有不平的事要伸张。
[赏析]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而此剑是“十年磨一剑”,可见其制作精良足可与传说中的龙泉宝剑比肩。开篇先侧写一笔,已显示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颜色如霜雪,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虽说“未曾试”,而跃跃欲试之意已流于言外。此剑一出,定会使人“咨嗟叹奇绝”的,这里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充分自信。这位剑客经过潜心修养,苦练多年,身怀绝技却还没有机会一显身手,便不禁跃跃欲试,期盼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两句咏物而兼自喻,意在以宝剑未试来比喻自己抱负和才华不得施展。诗人未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未正面写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然而通过托物言志,已可洞悉诗人的心理。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为何铸剑十年却从未露过锋芒呢?只是因为能识此宝之人尚未出现。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怀才不遇者正如抱玉的卞和,如果赏识自己的人始终不出现,岂不是要活活哭死。幸运的是,韬光十载,而如今终于得遇知贤善任的知音——“君”,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于是今日剑客便毫不犹豫地亮出了宝剑,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此句将剑客的豪侠之风表现得痛快淋漓,仿佛剑鸣于匣,呼之欲出,读之使人顿感血脉喷张,怒发冲冠,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同样以咏宝剑言志的诗还有唐代郭震的<古剑篇>,此诗化用古代著名的龙泉宝剑的传说。诗中有“虽复沉埋无所用,渊能夜夜气冲天”的句子,与贾岛的这首<剑客>一样,在借咏剑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不遇感慨的同时,表现了一种虽然身处困顿之中,却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终究不会被埋没,终将破壁飞腾而去的强烈自信。
这首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自然而巧妙。由于这首诗是借咏剑以寄托理想,因而求鲜明,任奔放,不求技巧,不受拘束。诗人所注重的是比喻贴切,意思显豁,主题明确。其艺术上的突出特点在于语言平易,诗思明快,诗句短小精练,更有一种干练豪爽的侠客之风,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全诗感情奔放,气势充沛,读来剑中见人,达到人剑合一的艺术效果。实际上,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形式技巧,而在丰满地表现出诗人的形象,体现为一种典型,一种精神。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发了兴利除弊、实现政治抱负的豪情壮志。

贾岛:剑客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第五篇

作者:贾岛

原文: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释:

1、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2、霜刃:形容剑风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3、示:给……看。贾岛:剑客

翻译:

花了十年的功夫磨出一把宝剑。
剑刃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
今天把它拿来给您看看。
谁有冤屈不平的事?

赏析:

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贾岛:剑客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读水浒传有感1500字
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第六篇

今年寒假,老师推荐我们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书中宋江、林冲、武松等好汉梁山聚义、行侠仗义、杀富济贫、除暴安良的英雄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不,征得了雅儿姐姐的同意,我就广发英雄帖,召集梁山好汉到呼笑山庄来聚义。雅儿姐姐还安排我做主持人向山庄的兔子们介绍到场的嘉宾呢!

嘉宾no。1:及时雨??宋江

宋江,原是山东郓城县的押司,是一个具有双面性的人物,也是<水浒传>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读水浒传有感1500字。他喜欢结交、救济绿林好汉,得了一个?及时雨?的美名,当他知道好朋友晁盖等人因智取生辰纲将被官兵追拿时,就私自向晁盖等人通风报信,使得晁盖等人顺利上了梁山。晁盖等人上了梁山后,派?赤发鬼?刘唐给宋江送了书信和黄金感谢宋江,嘉宾no。2: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俗名鲁达,原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官,因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救了金翠莲父女,并打死了郑屠户而被官府缉拿,无奈逃到五台山出家为僧。读水浒传有感1500字。又因无法忍受佛门清规,屡次喝酒闹事,醉酒后毁坏了哼哈二将金身闯下大祸,被方丈又介绍到东京相国寺看菜园子,期间他大打偷菜毛贼,倒拨垂杨柳,名声大振。鲁智深在不醉酒时他是个很明白事理的人,勇于认错。他还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有时还能有些小智谋,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在宋江攻打方腊时也立下战功。

嘉宾no。3:智多星??吴用

吴用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与?托塔天王?晁盖同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从小就是好友。他协助晁盖等人,智取了?青面兽?杨志押送的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成为梁山的机密军师。后来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臣当道,容不下他们,就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墓前自尽,后葬于宋江墓侧。

嘉宾no。4:豹子头??林冲

林冲本来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因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就设计陷害他,骗他误入白虎堂,把他充军到沧州。他原本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在发配的路上,虽受到百般陷害和折磨,却依然隐忍不发,惟命是从,幻想服刑期满与家人团聚。直到?火烧草料场?之后,方才逐渐觉悟,杀死了解差和陆虞候,到梁山落草,和秦明、卢俊义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

嘉宾no。5:黑旋风??李逵

李逵为人粗鲁率直,忠诚仁义、因受了宋江的恩惠从此对宋江忠心耿耿。李逵又非常孝敬母亲,在接母亲上山途中因为粗心大意,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心中愧疚,一怒之下连杀了四虎。被招安时,李逵因不愿招安,大闹东京城,后和宋江一起喝毒酒而死。

??

经过1个多小时的红毯仪式,梁山好汉终于聚齐了。雅儿姐姐准备了丰盛的酒席招待了他们。酒席中谈到当年?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武松打虎?,?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英雄事迹时,好汉们都意气风发,心潮澎湃;但当提到被朝廷招安后的悲惨遭遇,好汉们都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为了调节气氛,我灵机一动,对好汉们说:?今天是元宵佳节,我们去看焰火表演吧!?李逵听了,拍手叫道:?好呀好呀!要让我看见高俅那小子,非砍了他!?雅儿姐姐连忙制止:?现在是法制社会,可不能随意砍人呀!?我边笑边说:?我们现在的人受到冤屈,可以到?法院?去起诉,?法律?会公平解决,再没有人被逼上梁山了!?

看着美丽的烟火晚会,看着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梁山好汉们羡慕地说:?如果我们能生活在这么安定和谐的社会,一定不会到梁山落草!?听了他们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读水浒传有感1500字(二)

<水浒>是本老少庸雅皆爱的巨著。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形象。个性之鲜明,在中国文史上首屈一指。但在这些英雄豪杰的斗争之中,却隐藏着施耐庵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你只需随好汉们?齐发威,一齐狂笑,一齐叫骂,在无拘无束的痛快淋漓之中,便能发现这一百零八个人,每一个都是作者精神追求与内心情感的寄托。<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文学上的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就连我也不例外。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

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

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八军机

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

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宋江等众多好汉,共108人,

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逼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

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贪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

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李逵

他是一团火,一团抗争的烈火。在他身上,永远体现着性格的彻底自由与无拘无束。他不是神化的孙悟空,他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现实中桀骜不驯的人。一切的封建束缚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要用他那两把板斧砍尽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将自己对于社会、制度、正义不得伸张的不满淋漓尽致地挥洒在李逵身上,同时又寄托了作者对反抗和自由的热切向往。我想,李逵未免是激进的。但在社会文明的今天,人们是否被处处是规条条是律的社会磨光了个人主体思想的棱角,在其中个性不也是被磨平了吗?我对李逵的赞扬,并非赞颂他处处违规犯律,而是欣赏他在严酷的社会中依然保存着人心最底处的激进思想,他没有成为时代的奴隶,没有套上社会的枷锁,他要反抗时代的不平,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可现在的人们,精神与思想的无拘无束似乎被条条框框束缚了,被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所消磨。社会的文明,人的精神与思想理应进入更为人性化的深层境界。人的社会不能没有规定、条例,人们理应遵守,但人们本应在叱咤千里无拘无束的思想境界中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让精神理想超越古人,却没想到反让古人当了自己的模范。()李逵反抗与自由的思想精神永远都昭示着人的行为可以有所依托、管制,但人的精神与思想决不可消沉、低迷与戴上世俗的枷锁。

鲁智深

他是忠与义的化身,他寄托了施耐庵对于侠义的热烈歌颂。金氏父女正是由于素不相识的鲁提辖而逃出镇关西的魔掌。林冲正是由于萍水相逢的花和尚才在野猪林幸免遇难。这一切,都是鲁智深的忠义表现。忠与义在<水浒>中,是作者所竭力唱颂的,更是贯穿这一百二十回章节的无形骨架。但忠义,在现代社会中似乎已成为了古董。它能够直接产生效益的一面,被人们保留着,而它的忠诚与义气、人们长久相处肝胆相照的一面,却被丢弃了。而此时的忠义,已成为信誓旦旦的一句空话,不经世道的人天真的想法。又有谁想过,它是友谊的最高境界,是古人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特有的一种高贵品质。它既是精神,又是品德,更是古人为人处事的标范。但现在呢,似乎已烟消云散了。我常常羡慕古人思想的纯洁。是他们,才有了生死与共的真挚情谊。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也许会讥笑他们的幼稚,但我们丢掉了多少真挚的、纯粹的情谊呢?我们的情谊中有多少是与利害直接相关的。这些真情实谊是否随着生活的紧迫而逐渐消失呢?忠与义,体现着古人多么诚挚的追求与向往。忠诚与义气,是它们得以让天南海北分散的人而在梁山八百里水泊拧成一股扯不松,砍不断的绳。在他们心中,这是高于一切的。在发达的今天,商品经济狂潮的冲击下,诚实、信用在人们心中已摇摇欲坠,大家尔虞我诈,得到的是大把钞票,而丢失的却是我们民族思想的精髓。人们拥有了一切可拥有的物质,却将真情挚感、中国人做人的原则锁入内心深处,何时才打开呢?

在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每一个都是一个不同的哲理人生,他们昭示我们无限思考。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它永远都在闪耀着精神世界的光辉。它也永远给我带来了关于思想与情感的启迪和力量。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行侠仗义5 剑三行侠仗义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行侠仗义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66194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