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风的赏析李峤

风的赏析李峤

2016-06-12 11:16:1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风的赏析李峤(共4篇)李峤风赏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 《风》赏析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

《李峤风赏析》
风的赏析李峤 第一篇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 《风》赏析【风的赏析李峤】

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剌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卢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赏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此诗为唐代李峤所作。李峤以“风”为题的组诗共有3首,此为其中一首。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

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兴、比、赋”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赋”意指“直赋”“赋陈”,由物即心,直面陈说,直接表白。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风的赏析李峤】

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综观本诗,诗人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让人真切地感受风之魅力与威力。以上“赏析”难免存有“就诗论诗”之嫌,如果能够结合李峤的另外二首关于“风”的诗文,再联系诗人的平生历练、生活背景与创作情况等,或许会有更为精彩而深刻的解读。

《风赏析》
风的赏析李峤 第二篇

风 唐代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及注释:译文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注释①解落:解散,散落。《淮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②解:分解。③ 二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二月,指春天。④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⑤过:经过。⑥斜:倾斜。

赏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的赏析李峤】

李峤 qiao 二声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5、风-李峤》
风的赏析李峤 第三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5篇第5篇【风的赏析李峤】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文赏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李峤:

【风的赏析李峤】

唐代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公司地址:中国广西·柳州市锦绣路1号

电话:0772-2605799 传真:0772-2605799

E-mail: 淘宝店铺:jucuixuan.taobao.com

《中秋夜翻译赏析_作者李峤》
风的赏析李峤 第四篇

<中秋夜>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峤。其诗词全文如下: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
寒冷的高空升起一轮圆圆的明月,人们都说每个地方的月色都是一样的。中秋夜翻译赏析_作者李峤。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骤雨暴风呢。
[鉴赏]
这首诗借咏中秋之夜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是存在着千差万别。有一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首诗也蕴含着这样的道理。作者李峤很注意观察自然现象,并用诗歌来描绘现象,阐明道理。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


风的赏析李峤相关热词搜索:古诗风李峤赏析 风 唐 李峤 qi o 赏析

1、走向成功 唐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绝心走向成功的唐诗(2015-11-26)

2、冬天雪花的诗唐朝篇一《冬天雪花飞舞的诗句》 冬天雪花的诗唐朝(2015-12-17)

3、最伤感的古诗词篇一《最伤感的诗句》 最伤感的古诗词(2015-12-19)

4、荷花的唐诗篇一《关于荷花的古诗词名句》 荷花的唐诗(2015-12-19)

5、最美诗句篇一《中国最美诗句(整理版)》 最美诗句(2015-12-19)

6、思乡唐诗篇一《关于思乡的诗词》 此文 思乡唐诗(2015-12-19)

7、经典古诗篇一《经典古诗词大全》 经典古诗(2015-12-19)

8、唐诗接龙篇一《幼儿古诗接龙》 第一单 唐诗接龙(2015-12-21)

9、最美的诗句篇一《中国最美的诗句》  最美的诗句(2015-12-21)

10、描写寂寞的唐诗篇一《关于形容孤单的诗句,描写孤独寂寞的好词好句子》 描写寂寞的唐诗(2015-12-22)

11、优美的唐诗篇一《最优美古诗词》 1 少 优美的唐诗(2015-12-23)

12、科举做官的诗人篇一《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 科举做官的诗人(2015-12-24)

13、中国最美诗句篇一《中国最美的诗句》 中国最美诗句(2015-12-25)

14、写景古诗大全篇一《写景古诗大全》 写 写景古诗大全(2015-12-26)

15、唐诗杜甫的自然风光的诗篇一《写自然美景的古诗》 唐诗杜甫的自然风光的诗(2015-12-26)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风的赏析李峤”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风的赏析李峤"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5812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