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浪淘沙李煜翻译

浪淘沙李煜翻译

2016-06-06 09:35:0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浪淘沙李煜翻译(共4篇)李煜词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浪淘沙李煜翻译》,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煜词
浪淘沙李煜翻译(一)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 一作:留人)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分享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吹箫之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我已年老,忧思难以承受啊。注释⑴虞美人:...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朝代:五代

【浪淘沙李煜翻译】

作者:李煜

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注释锁清秋:... 长相思·一重山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分享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注释(1)《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朝代:宋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分享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分享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分享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教坊...

清平乐·别来春半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分享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注释⑴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日》诗...

捣练子令·深院静

朝代:五代

浪淘沙 李煜
浪淘沙李煜翻译(二)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词牌介绍

注: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欢。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浪淘沙李煜翻译】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赏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

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浪淘沙李煜翻译】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这种真挚的情感源于后主的一片“赤子之心”(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五),“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七)。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所以王国维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四)

李煜
浪淘沙李煜翻译(三)

lǐyù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在汴京卧疾而卒(宋代笔记上说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早期经历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之所以字重光,大概与其一目双瞳有关。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次子。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惧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参与政事。在此期间,他曾给自己取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同时也表明自己无意与兄长争位。

公元959年,李弘冀杀死其叔父李景遂(李璟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终及弟),七分病情三分‚罪‛,在景遂死后不到3个月即不满三十岁暴卒。李弘冀死后,李璟欲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璟怒,找了个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登基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25岁时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开宝四年(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此时封郑王)。去北宋进贡。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乞呼名,从之。

李煜书法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开封,他托病不去,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 公元975年十二月,因沉迷于诗画不知宋军已攻至金陵城下。紧接着,曹彬攻克金陵。

宋军执行宋太祖"使自归顺,不须急击"的方针,包围金陵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才向金陵发起总攻,一举占领金陵。宋军破城,守将呙彦、马诚信、马承俊等在巷战中战死。李煜念完最后一首唐诗后,奉表投降,5000名南唐残兵放弃武器停止巷战南唐灭亡。

公元976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去世【浪淘沙李煜翻译】

宋代笔记记载,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太宗闻之大怒。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李煜最后因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在位总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死后,葬洛阳北邙山。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他的继后小周后也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浪淘沙李煜翻译】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话到沧桑语始工‛(清沈雄《古今词话》)。

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野史记载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望江南①[1]

其一、多少泪,

断脸复横颐②。心事莫将和泪说③,凤笙休向泪时吹④,肠断更无疑⑤。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②。还似旧时游上苑③,车如流水马如龙④。花月正春风⑤。

【译文】

我有多少的泪,纵横交流在脸上,我的心事不用将边哭边诉说,那笙萧不要在我流泪时吹起呀,我现在无疑已是极度伤悲了 注释

①这首词应与《望江南〃多少恨》同时所作,都是李煜亡国入宋后的作品。②断脸:《全唐诗》中作‚袖‛。意思是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断,擦断。颐(yí):下巴。全句是说,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但又横挂在下巴上,形容眼泪纵横交流的状态。 ③和:《花草粹编》、吴讷本《尊前集》中均作‚如‛。说:《全唐诗》、《花草粹编》中均作‚滴‛。和泪说:一面流眼泪,一面述说。④凤笙:相传秦穆公时,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爱慕他,穆公便将弄玉许配给他。后弄玉学吹箫,其声清脆悦耳,引动了凤,夫妇遂驾凤飞去。后人以凤笙形容美笙。唐韩愈《淮氏子》诗中云:‚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休:不要。向,朝着,在。泪时:伤心落泪之时。吹:吹奏。⑤肠断:形容极度悲伤痛苦。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之句,更,愈发。①此词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云:‚一名《梦游仙》、《梦江南》、《江南好》。‛《全唐诗》、《词谱》等均作《忆江南》。②梦魂:古人认为在睡梦中人的灵魂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唐代刘

希夷《巫山怀古》中有句:‚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③还似:《花间集补》中作‚还是‛。上苑:封建时代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④车如流水马如龙:意思是车子接连不断像流水一样驰过,马匹络绎不绝像一条龙一样走动。形容车马络绎不绝,十分繁华热闹。语出袁宏《后汉纪〃孝章皇帝纪》上记载:‚建初二年(马)太后诏曰:‘吾万乘主,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旁人无香熏之饰,衣但布皇,如是者欲以身率服众也。……前过濯龙门,见外家车如流水马如龙。吾亦不谴怒之,但绝其岁用,冀以默愧其心。……’‛⑤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花月正春风,意思是形容春天鲜花怒放,春夜月光明朗,春风微拂的情景,描绘春光的明媚。

其二、望江南①[2]

闲梦远②,南国正清秋③:千里江山寒色暮④,芦花深处泊孤舟⑤,笛在月明楼⑥。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翻译

昨夜的梦里存有多少恨意!

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

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

正是 百花烂漫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注释

①此词调名一作《望江梅》,又作《忆江南》。②闲梦远:闲,指囚禁中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心情。梦远,指梦见遥远的地方,也指梦长。③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唐杜甫《宿府》有‚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句。④寒色:指自然景物在寒冷时节的颜色,即秋色。暮:萧本二主词等本中作‚远‛。⑤芦花:芦苇花絮。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有‚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句。泊:停泊,停放。⑥笛在月明楼:全句意谓笛声发自于月光照耀下的高楼。月明:月光明照。 按:此首词《尊前集》、《全唐诗》、《历代诗馀》均分为二阕。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释义】: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阑珊:衰残。一作‚将阑‛。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一晌(饷)(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无限江山:指原属南唐的大好河山。流水落花:落花随流水而去。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喜。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定是天上一是人间。

相见欢①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③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⑤。[1]

注释

①这篇在《花庵词选》有‚凄惋哀思‛的评语。虽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凄凉的气氛,却融会全篇。如起笔‚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已摄尽凄惋的神情。[2]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③剪,一作翦。④离愁:指去国之愁。 ⑤‚别是一般滋味‛也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还可形状,这却说不出,是更深一层的写法。[3]

2 作品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原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①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③应犹在,只是朱颜改④。问君能有几多愁⑤,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⑥。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②了:了结,完结。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⑤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⑥王国维《人间词话》谓此句可作后主词的评语

翻译,,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宫女的年龄已经变老。问您能有多少愁?正像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_作者李煜
浪淘沙李煜翻译(四)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煜。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_作者李煜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时最好不要在高楼上依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_作者李煜。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鉴赏]
据<西清诗话>谓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相关热词搜索:浪淘沙李煜翻译赏析 浪淘沙令 李煜翻译
  • 1、浪淘沙咏莎滩张肯诗词翻译(2016-04-23)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浪淘沙李煜翻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浪淘沙李煜翻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5038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