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2016-05-24 09:39:2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共4篇)飞的意象之“子规”子 规 [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一.“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二、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任选两个意象加以分析。(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飞的意象之“子规”》
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第一篇

子 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一.“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二、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任选两个意象加以分析。

(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以寄托游子的浓浓哀愁。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作者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此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

一、你能找出这首诗运用了几种表现手法吗?请分别举例加以赏析。二、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怎样表现的?

1“草似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这里借春草作反衬,把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视为对子规啼叫漠然无情的表现,想象之奇特,更胜过前面的泣花成血。

2第二联中,“他山”与“旧苑”对举,一热一冷,映照鲜明,更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3.白描,后半篇继续多方面地展开对子规啼声的描绘。不同的地方,持续的鸣叫,它就是这样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倾诉自己内心的伤痛,从晴日至阴雨,从夜晚到天明。这一声声哀厉而又执著的呼叫,在江边日暮时分传入船上行人耳中,不能不触动人们的旅思乡愁和各种不堪回忆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伤心欲泣。

二、这首诗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心情。诗歌借咏物托意,通篇扣住杜鹃鸟啼声凄切这一特点,反复着墨渲染,但又不陷于单调、死板地勾形摹状,而能将所咏对象融入多样化的情景与联想中,正写侧写、虚笔实笔巧妙地结合使用,达到“状物而得其神”的艺术效果。这是对写作咏物诗的有益启示。

子规 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注 “著”,附着,栖息。

一、本诗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简析。

这首诗,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同时抒发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子规》表面写鸟,实际是由鸟及人,托子规以抒情,将人间的冤屈之多且无处消解的现实尽收笔端。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有同情、有愤懑、有讽刺、有无奈,暗含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二、请赏析后两句的表达效果。反问。“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此二句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写历代冤魂之多,正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听子规 顾况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山僧后夜初入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该诗描写了杜鹃哀啼,僧人禅定这一组画面,以杜鹃的哀鸣衬托出了僧人六根清净、心无一物的禅者之风。

1

《《曹伯启》阅读答案及翻译》
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第二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弱冠,从东平李谦游,笃于问学。至元中,历仕力兰溪主簿,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伯启以无左验①,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累迁常州路推官,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诬伏,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迁河南省都事、台州路治中,御史潘昂霄、廉访使王俣交荐,擢拜西台御史,改都事。关陕自许衡倡道学,教多士,伯启请建祠立学,以表其绩,朝议是之。泾阳民诬其尹不法,伯启核实,抵民罪。四川廉访佥事阔阔木以苛刻闻,伯启纠黜之。

延祜元年,升内台都事,迁刑部侍郎。宛平尹盗官钱,丞相铁木迭儿欲并诛守者,伯启执不可,杖遣之。八番②帅擅杀,起边衅,朝廷已用帅代之矣,命伯启往诘其事。次沅州,道梗,伯启恐兵往则彼惊,将致乱,乃遣令史杨鹏单骑往喻新帅,备得其情,止奏坐前帅擅兴罪,边民以安。大同宣慰使法忽鲁丁,扑运岭北粮,岁数万石,肆为欺罔,累赃巨万。朝廷遣使督征,前后受赂,皆反为之游言。最后伯启往,其人已死,喻其子弟曰:负官钱,虽死必征。与其纳赂于人,曷若偿之于官。第条汝父所赂之教,官为征之。诸受赂者皆惧,而潜归赂于其子,为钞五音余万缗。出为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英宗立,召拜山北廉访使,时敕建西山佛宇甚亟,御史观音保等以岁饥请缓之,近臣激怒上听,遂诛言者。伯启曰:主上聪明睿断,是不可以不诤。乃劾台臣缄默,使昭代有杀谏臣之名,帝为之悚听。俄拜集贤学士、御史台侍御史。有诏同刊定《大元通制》,伯启言:五刑者,刑异五等,今黥杖徒役于千里之外,百无一生还者,是一人身备五刑,非五刑各底③于人也,法当改易。丞相是之,会伯启除浙西廉访使,不果行。

泰定初,引年北归,优游乡社,砀人贤之,表所居为曹公里。至顺四年二月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元史·曹伯启传》,有删改)

【注】①左验,证人。②八番: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元苗族部名。③底,到。

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 徇:巡行示众

B.命伯启往诘其事 诘:追查

C. 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尚:崇尚

D.非五刑各底于人也,法当改易 易:简易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伯启公平断案的一组是(3分) ( ▲ )

①俄得真盗,尉以是黜 ②伯启执不可,杖遣之【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③阔阔木以苛刻闻,伯启纠黜之 ④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

⑤伯启核实,抵民罪 ⑥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却诬陷自己的佃户,让佃户屈服认罪。曹伯启审得实情,定土豪杀人罪。

B.八番帅擅自杀人,引起边境事端。朝廷命曹伯启前往处理,为了大局,曹伯启只奏请惩办前帅擅杀之罪,百姓得以安宁。

C.御史观音保等因请求缓建西山庙宇而被杀,为此曹伯启弹劾台臣不及时劝阻,致使皇 上蒙受了杀谏臣的坏名声。

D.皇上诏令曹伯启参与修订《大元通制》,曹伯启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只是由于曹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他的建议未能实行。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伯启以无左验,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4分)

⑵第条汝父所赂之数,官为征之。(3分)

⑶丞相是之,会伯启除浙西廉访使,不果行。(3分)

《2012诗歌鉴赏译文汇总》
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第三篇

2012诗歌鉴赏原诗及翻译(炼字、句篇)

【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一、四川卷

子规

〔元〕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翻译】:杜宇魂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年年啼鸣,声声沥血。不管是厌倦了杜鹃的啼鸣,还是第一次听到子规的哀怨,客居他乡的游子无不低眉惆怅、寸断肝肠。春已残,花飘零,锦水春景黯然失色,乱红如雨。春夜难寐,举头望月,清光如霜。声声子规啼鸣,好像在催远行的游子快快回家,这里东郊的农事正忙,可是此时却难以归去,心思凄凉。

二、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翻译】: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

三、福建卷

望江南

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①,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②,图画若为工③。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④,欢笑有儿童。

【作者介绍】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宋高宗时,曾拜尚书右仆射(丞相),兼中书侍郎。

【注】①“江上雪”二句:化用柳宗元《江雪》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②箬,箬竹,竹子的一种。箬笠,用箬竹编制的斗笠。散,同霰,冰霰,小雪子。玉花,像白玉一样的雪花。③“图画”句:意谓此等雪景.图画怎能画出。若为:怎么能。这句说,若把这景象画出来,将是一幅绝妙的图画。④屿,小岛。鳊,一种淡水鱼,肉味鲜美。缩鳊,缩着项的鳊鱼。鲫,鲫鱼,一种淡水鱼,肉味也很鲜美。

【翻译】:老渔翁独自在冰天雪地中垂钓,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若把这景象画出来,将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在烟雾迷蒙的傍晚时分回去。小岛上的竹篱茅舍是渔翁的家,他钓满一篓鳊鱼和鲫鱼归家后,听到的是一片儿童的欢笑。

四、辽宁卷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翻译】:作者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他的情怀有时能得到短暂的开豁。日暮时分,北风将雨吹走,几座清瘦的山峰才从云中出来。

五、江西卷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翻译】:西城的杨柳轻轻的逗弄着春天,这勾起我离别忧愁,止不住热泪盈眶。还记得你深情地为我栓归来的小舟,还有那绿色的原野红色的小桥,我们当年离别的情形;如今你不见,只见水空流。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停留。悠悠离别恨,何时是个头?柳絮飞舞,落花满地的时节我登上楼。即便春江水都是泪水,也流不尽我心中的忧愁。

六、江苏卷

梦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翻译】:心中有千万的遗恨,遗恨绵绵无极至天涯。苍山上空悬着的明月不知道我心中的愁事却照样青、照样圆,水面上低吟的风吹落水旁花瓣朵朵,飘落眼前,远空摇曳的碧云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斜行。

七、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翻译】: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他深居简出,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

八、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关门。

【翻译】:四月里的杭州,天空晴朗,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绿树上挂着红樱桃,红艳欲滴,青豆配着琥珀色的美酒,爽口宜人。村头田外,满眼的绿草铺成垫子一般,白鹅就在上面嬉戏。简直就是画。春涨水满,船行水上,轻快如飞。微风轻拂,薄薄的衫袖翩翩起舞,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影子。面对如此怡人的美景,人的心情也飞起来了吧。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养蚕,为防外人冲犯,门户闭得紧紧的。

【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九、湖南卷

度破讷沙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翻译】:凯旋越过破讷沙沙漠的队伍惊飞了大雁,在鸊鹈泉上战胜了敌军的将士们刚刚归来。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

鲜明夺目。

十、全国卷

落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翻译】: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自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翻译】: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

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着砚石研成泪墨。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

十二、天津卷

野菊 杨万里【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译文】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十三、重庆卷

鹧鸪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译文】秋天深了,落叶已要飘尽,在关塞看见了大雁南归。晓云散去后山峰清秀,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我已经老了,不再有机巧之心了,哪怕与沙鸥相对沙鸥也不会被惊飞的。家乡父老应怜“我”了,溪南头钓鱼的地方,很久没有去钓鱼了,都荒却了。

十四、浙江卷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译文】:(未展的芭蕉叶好像)冰冷的绿烛没有烟雾没有泪,(卷起的焦心好像)少女的芳心害怕春寒依然卷起,一封书信里藏着怎样的心事?会被东风偷偷地拆开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十五、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译文】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我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天既已黑尽,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

《文言文北人食菱阅读答案_北人食菱翻译赏析》
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第四篇

文言文<北人食菱>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文言文北人食菱阅读答案_北人食菱翻译赏析。”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文言文北人食菱阅读答案_北人食菱翻译赏析
[鉴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子规 曹伯启 赏析翻译 子规余靖 翻译赏析
  • 1、子规吴融赏析(2016-04-20)
  • 2、关于践行、践行、践行、践行的诗句(2016-04-22)
  • 3、赞美啼血杜鹃花的诗句(2016-05-11)
  • 4、周笔畅两项的歌词(2016-08-28)
  • 5、论诗作者简介及赏析(2016-03-25)
  • 6、听筝,柳中庸翻译(2016-04-06)
  • 7、田家翻译及赏析欧阳修(2016-04-08)
  • 8、洛阳道翻译赏析,作者储光羲(2016-04-13)
  • 9、金陵晚望翻译(2016-05-05)
  • 10、赠郭给事翻译及赏析(2016-05-16)
  • 11、岁暮海上作翻译赏析(2016-05-17)
  • 12、候馆梅残翻译赏析作者欧阳修(2016-06-04)
  • 13、浪淘沙李煜翻译(2016-06-06)
  • 14、杜甫蜀相音调赏析(2016-06-07)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曹伯启子规翻译及赏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2755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