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映山红的诗词

映山红的诗词

2016-05-03 15:58:3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映山红的诗词(共5篇)杜鹃诗题元十八溪居唐 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远望明净的小溪上雾气茫茫,两岸树木密密层层。一路山水目不暇接,栏杆小窗依次迎面而来。秋叶间依然有红红的杜鹃绽放,初秋的花朵只看到洁白的芙蓉。倚枕...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映山红的诗词》,供大家学习参考。

映山红的诗词 篇一:《杜鹃诗》

题元十八溪居

唐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远望明净的小溪上雾气茫茫,两岸树木密密层层。一路山水目不暇接,栏杆小窗依次迎面而来。

秋叶间依然有红红的杜鹃绽放,初秋的花朵只看到洁白的芙蓉。

倚枕而眠,耳边似乎传来千年仙鹤的声音;举杯共饮,杯中竟然映出五老峰的影子。 更令人感动惭愧的是主人殷勤热情的留客心意:鱼肉鲜美,饭食精细,酒味醇香浓郁。 颔联是将视线推进到主人溪居的周围,是实写环绕溪居的近景。这一联通过杜鹃、芙蓉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时的优美境界。诗人很懂得作画构图敷彩的美学原理,选取红白两色入诗,对比鲜明,色彩效果十分强烈。同时分别用“尚开”“初结”来修饰,又造成此开彼落、绵延不绝的效果,似乎溪居永远有鲜花多情地围绕着。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题元十八溪居》中写道“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秋叶间依然有红红的杜鹃绽放,初秋的花朵只看到洁白的芙蓉。诗人通过描写杜鹃花的美来表达对这个环境的喜爱。

《本草纲目》,这样说:“羊食其叶,踯躅而死,曾有人以其根入酒饮,遂至于毙也。

山踯躅之名,也有来历的,翻了家里的清刻本《本草纲目》,这样说:“羊食其叶,踯躅而死,曾有人以其根入酒饮,遂至于毙也。”踯躅,就是徘徊。所以,杜鹃花也叫山踯躅,或者是羊踯躅。山踯躅花瓣入口酸甜,味道很不错,可惜只能尝个一两口,因为我想谁都不愿变成一头踯躅的羊。据可靠说法,山踯躅和曼陀罗花一样,也是古代蒙汗药之源。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古蜀国的国君杜宇,又称望帝,被逼退位,逃到山中,忧愤而死,化为杜鹃鸟,终日悲鸣啼血,溅到花上,变成杜鹃花。从此,一提起杜鹃,就会是悲痛的代言,含着悲伤。

杜鹃花开在春夏之际,花朵繁茂,花色丰富,花期久,开放时节热烈,妖娆富丽,如火如荼,是人们喜爱的花朵。它热情纯真,吉祥美好,已经失去了古时候的意义四川的少数民族地区把杜鹃叫做“索马花”,苗族叫“麻雅王”。朝鲜族人把它叫“金达莱”, 朝鲜语里的意思是“永久开放的花”。

自六朝、唐、宋,至明、清,文人骚客有关杜鹃的诗词、散文和谱志很多。唐代诗 人白居易在《山石榴寄元九》一诗中,称颂赞美杜鹃:“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 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西施为中国四大美人(另外三位是王昭君、貂 蝉、杨玉环)之一,嫫母为黄帝之妻,貌丑而贤惠,诗人借诗竭力衬托杜鹃花之美,将杜 鹃比作花中西施,从此杜鹃花便有了 “花中西施”美称。唐代杜牧赋诗《山石榴》:“似 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间。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鬓。”明代苏世让的 《初见杜鹃花》诗:“际晓红蒸海上霞,不崖沙岸任欹斜。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 树花。”洋溢着诗人对杜鹃花的热爱、仰慕之情。宋代杨巽斋诗:“鲜血滴滴映霞明, 尽是冤禽血染成,羁客有家归不得,对花无语两含情。”可见,杜鹃花是企盼团圆的象 征。历史上留下不少生动描绘杜鹃花的名诗及妙句,如“颜色胜曙霞”,“不似花丛似火 堆”,“风翻焰火欲烧人”(白居易),“清溪倒照映山红”(杨万里),“涧底红花夺 火烧”(李绅)等。这些都是对杜鹃花绝妙的写照。

(映山红的诗词)

现代众多仁人志士都用杜鹃花歌颂革命先烈,李广源诗:“古今报国 捐躯者,魂化鹃花代代荣。”诗人刘云中:“瑶乡沃野杜鹃红,许是驱倭民众血。”何继 馨诗:“此花不是寻常物,尽是英雄血染成。”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小主人公潘冬子 的妈妈唱道:“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映山红就比如杜鹃花,中国人民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把对革命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杜鹃花开遍野,相信等到杜鹃花开的时候,人民一定会取得胜利。

杜鹃花融入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为中国的杜鹃花育种做出了贡献,杜鹃花开的争奇斗艳,把城市装扮的满园春色。江苏省的拙政园已经举办了6界杜鹃花节,花开的美不胜收。

传说一次舜帝南巡,来到了九嶷山一带视察;听闻这裏的姑娘都长得十分秀丽,就像红杜鹃花那般叫人喜欢,可是她们的命运却灾难重重,於是爱人民如子的舜帝便决定查个明白。 这天,风和日丽,舜帝沿著母河左岸走上九嶷山,只见桃红李白,柳翠竹绿,鸟雀呼晴,红色的杜鹃花遍野开放,舜帝看到如此景象,心里十分高兴。 可是,当舜帝过了凉伞坳,来到一个叫小桑塘村子里,到了百姓家裏访问,却只见百姓们吃的是麦糠饼,喝的是苦菜渴,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破衣裳,而沿途村落的情况亦是一样,他心裏便十分难过。 舜帝又走到小桑塘村隔壁的大桑塘村,来到一位老爹家,只见老爹沉默寡言,老婆婆双眼盲瞎,舜帝更又难过的问老爹:「怎麼没有人照顾你们呢?你们的儿女呢?」两老一听,随即老泪纵横。 舜帝一看,更加不解,於是追问原因,老爹只好呜咽的说出了始末。 原来,他们原本有六个秀丽聪明的女儿,女儿们都会织布绣花,养猪餵羊。但三年前,部落里的酋长来到乡间视察,见到了他们的女儿个个长得美丽,便强行逼婚,但她们宁死不屈,被凶残的酋长送到六个山头去餵了老虎。老婆婆伤心的足足哭了七天七夜,泪流成河;山神深受感动,便将那六座山峰变得高大奇秀,十足六位姑娘生前的风姿。老婆婆见到那些山峰,便大声哭唤著自己的女儿:「你是朱明峰,你是石城峰,你是石楼峰,你是箫韶峰,你是杞林峰,你是桂林峰。」叫唤完了,她的双目亦因流泪过度而失明。后来,这六座山峰老

是云遮雾蔽,只因六个姐妹不想看见母亲悲呼的惨象;这六座山峰又时常风声呼呼,正是六姐妹在控诉酋长的凶残。 舜帝十分难过,他一向爱民如子,知道酋长这样凶残,百姓的日子这样艰辛,实在心如刀割。於是他沿著母河右岸下山时,不禁放声痛哭,他的泪水洒落在杜鹃花上,花就变成白色了。从此,杜鹃花红白对开,人们便称这些杜鹃花为哭笑花。

传说二:在闵、浙一带的故事是这样说的:杜鹃和谢豹为结拜兄弟,谢豹因无意中伤了人被判死罪,关进死牢,杜鹃带了酒菜去看他,谢豹诡称要理发,让杜鹃代他坐一会牢,杜鹃欣然同意,哪知谢豹一去不回。杜鹃伤心地哭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就被推出去斩首。杜鹃死后变成一只冤鸟,从这山哭到那山,想找谢豹,却徒劳无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啼出的血泪洒在山间,滴到之处便长出小树,春天一到,更开出了血红色的花,这就是杜鹃花的由来。

另有一则故事则是这样说的:古时蜀帝杜宇,死后仍舍不得离开他的子民,其灵魂便化作一种鸟,名叫“杜鹃鸟”,常叫着“不如归!不如归!”直叫得口吐鲜血,血滴在一种树上,便开出血红色的花,后人为纪念杜宇便称此花为“杜鹃花”。 传说三:很早以前,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的黄鹤山里有座小村庄,庄前有条美丽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长江。村子里的人都靠种田打猎过活。

靠河边住着两家人,东边住着一个姓刘的年轻人叫刘鹄,每次出门都随身带着一样特别的东西,那是一支排萧。他一吹呀,就会引来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小鸟,在他头顶上盘旋。他经常捉一些虫子喂小鸟,小鸟也常衔来一些奇花异草给刘鹄,他们成了好朋友。这些奇花异草都是些名贵的草药,刘鹄经常把这些草药送给村里的穷人治病。

再说河的西边住着一家姓王的,母女俩相依为命。母亲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儿鹃子纺纱、织布、卖布来赚钱养家。鹃子聪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织出来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鹃子心地善良,经常接济一些比自己还穷的人家。鹃子还会唱歌,歌声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只要鹃子一唱歌,那黄鹤山下的一片片杜鹃花就会展苞开放,而且朵朵饱满,朵朵艳丽。 刘鹄和鹃子共饮一河水,同住河岸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他们经常一个吹萧一个唱歌,引来百鸟飞舞,引得杜鹃花开。

皇帝听说鹃子既会唱歌,又会织布,而且长得又漂亮,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道圣旨,指名要选鹃子进宫。于是,县大爷带了一大帮衙役直奔黄鹤山。一到黄鹤山,到处乌语花香,原来刘鹄和鹃子正在一唱一和。县大爷说明了来意,娟子不从,于是喝令几个衙役去撞开门,刘鹄急得从吹萧的地方跳下来要去保护鹃子。这时又有几个衙役冲上去,他们抓手的抓手,抓脚的抓脚,把刘鹄抱了个紧,刘鹄只能干着急。可怜体弱力小的鹃子,被那些如狼似虎的衙役,三下两下就抓走了。她一路走一路叫:“刘鹄救我!救我!……”刘鹄在一旁心急如焚,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鹃子被抓走了

自从鹃子被抓走后,刘鹄天天愁,夜夜愁,鹃子妈天天哭,夜夜哭,眼睛就更瞎了。刘鹄心里想:就算是赴汤蹈火,我也要把鹃子找回来,于是他帮鹃子妈安顿好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他心爱的排萧出发了。他翻过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淌过了九九八十一条河,绕过了九九八十一个湾,终于到了皇城。

(映山红的诗词)

再说,鹃子被抓到皇宫后,皇帝就死皮赖脸,胡搅蛮缠,动手动脚,鹃子恨

死了这个皇帝老儿,不管皇帝说什么,鹃子都不理不睬。是他派人闯进了自己的家,是他拆散了自己和刘鹄,想到这她操起凳于就往皇帝头上砸去。皇帝一点便宜没沾上,反倒被砸了个头破血流,吓得抱头就逃。鹃子从此不吃不喝,渐渐地瘦得不成人形,容貌也枯槁憔悴了。这时,皇帝连看也不看她,更不管她的死活。鹃子就这样躺在床上等死了。(映山红的诗词)

刘鹄来到了皇宫前,他不知鹃子在哪里,更不知鹃子病得快不行了。而且到处都是卫土,到处都是高墙,没有一点机会可以让他进去找鹃子。正着急间,他突然右手无意间摸到了排萧,这下他有主意了。他赶紧扎了个风筝,把排萧绑在风筝后面,接着他把风筝放上了天。随着风筝在天上飞起来,他把线放得越来越长,凤筝就在皇宫的上空飞舞,这排萧的声音一直传到了鹃子那里。鹃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一听到熟悉的萧声,知道刘鹄来找她了,便挣扎着坐起来,唱起了家乡的歌,那是刘鹄熟悉的歌。刘鹄听到这凄楚动人的歌声后,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鹃子知道他来找她了,难过的是他和鹃子被重重宫墙所阻隔。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受折磨而不能救鹃子脱离苦海,刘鹄的心像刀铰一样难过。

于是,刘鹄便倚在宫墙上哭,他不吃不喝只是痴痴地望着天,渐渐地支持不住了,后来就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的小乌。小鸟振翅飞起跃过高高的宫墙,一直飞到鹃子身边,对鹃子“吱吱喳喳”地叫,鹃子伸出手来抚摸小鸟,说:“乌儿,鸟儿,你要能带我飞出去该有多好啊!”说完就吐血了,吐出来的血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鹃子的身体也慢慢地变成了一朵杜鹃花,小鸟衔着这朵杜鹃花,飞出了宫,一直飞到了黄鹤山下,把这朵杜鹃花栽在了鹃子家门口。从那以后,那里就开出了一片美丽的杜鹃花,但最美的一株还是鹃子变成的那株,这株花有五个瓣,花心有一颗碧绿的珠子,叫“五宝绿珠”,它是杜鹃花中的珍贵品种。 过了许多年后,这里造了一座庙宇,叫做鹤林寺,庙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花台叫杜鹃台,杜鹃台上种了许多杜鹃花,各式各样,那株“五宝绿珠”也被移植到这杜鹃台上了,它在那花丛中,花开得更加娇艳动人。每当清晨和黄昏时,总有一群五颜六色的小鸟在花台上空飞舞,其中有一只总喜欢绕着那株“五宝绿珠”转,而且这只乌的叫声特别凄楚,就像排萧吹出来的一样,据说那就是刘鹄变成的。

有些诗人把杜鹃鸟啼血染红杜鹃花的故事,写入诗文里。唐代诗人李白身居宣城写了《宣城见杜鹃花》的七言绝句诗: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映山红的诗词)

李白原蜀国人,做此诗是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在宣城(安徽)写的。“子规鸟”即杜鹃鸟,因呜叫悲哀,谐音是“不如归去",所以又叫“断肠鸟"。,它每叫一声使人肠断一次,“三春三月"指春天三个月,“三巴”是巴郡、巴东郡、巴西郡的总称,泛指蜀中。“忆三巴”是忆故乡。唐代成彦雄《杜鹃花诗》: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怨艳"是说杜鹃鸟怨,杜鹃花艳。凄凉的“寒食”夜里“一声”啼,旷野寺院旁边“数朵”开。“谢豹”即杜鹃鸟。太阳西斜,杜鹃鸟时而从林中飞出又飞走,残阳之光照在杜鹃花上,夕阳景色美如画。

映山红的诗词 篇二:《童谣《映山红》教学设计》

童谣《映山红》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这是一首根据苗族儿歌改编的童谣苗歌。该童谣适应性强,可以集体唱、小合唱和个人唱,该童谣表达了苗族儿童的纯真情感。

教学目标:

1、该童谣以朗读为主,以高亢、整齐的声音朗读。

2、加入衬词,感受苗族儿童的纯真感。

3、从中感受儿童天真可爱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苗语诵咏《映山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话

1、我们学过很多的苗歌,你们会唱吗?我们学会了哪些?请同学们唱一唱。

学生唱学过的童谣……今天我们又来学新的童谣诗词。

2、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

3、学生感受诗词。

二、标书课题:

《映山红》

1、指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口授诗词,译文。

映山红,

长在高高的山坡,

生在荡漾的河边。

开在清清的小溪旁。

我们手拉着手,

爬上山坡,

来到河岸,

走进溪旁。

我们,

采啊折啊,

一束束火红的映山红,

把她送给亲人,

送给同伴,

献给心爱的祖国。

3、教师授诵,注意音准、押韵、整齐。

4、学生自主学习。

5、评价。

三、知识拓展

1、小组讨论。

2、指名朗诵,试读作品。

3、分享《映山红》。

四、总结

映山红的诗词 篇三:《古典诗词创作的三个关键(白璧畅昌)》

古典诗词创作的三个关键

新邵八中 白璧(映山红的诗词)

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她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引领着一代又一代文学青年踏入文学的殿堂。高中生学习鉴赏和创作诗词,对提升我们的文学欣赏和写作水平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开始诗词的创作呢?在这里,我提出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一、诗贵有意

这里的“意”,既指意象,也指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而意象是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读王维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时,常被其吸引,不知不觉就陶醉其中,得到了美的感染。这就是意境的作用。一首诗是不能没有美的意境的。

意境并不玄妙,它其实是一首诗情和景的交融统一,诗人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融入到了具体的意象当中。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因情而造景;“画中有诗”是景中寓情。前者要善于选择和描绘适合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后者是借生动的画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

要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就不得不说说意象。意象有物象,有景象,有人象,物象的彼此融合构成景象,而人象在诗词中则表现为抒情主人公或是作品所刻画的某个人物形象。一首诗具体选用怎样的意象,要根据诗歌创作的意图和需要而定。

我们不能说某首诗写了某些物象,这首诗的意境就优美了。物象 指物体的具体形象,在诗词作品中就是指生活中的实物,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如树木中的柳、樟;草本植物中的荷、兰花、芦苇;禽类的乌鸦、鹰、鸡、鸭、鹅;兽类中的虎、狼、犬、兔;天上的风、云、雷、电、雨、雪、日、月;地面的山、河、湖、海;人工制造的桥、楼、绸缎、汽车、飞机等等。而意象是一种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它属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比如说,“马”“白马”是物象, “烈马”就是意象。为什么呢?因为一匹马的烈与不烈,是靠人的感觉加上大脑的判断来完成的。同样, “山”和“水” 是物象,“青山绿水”就是意象了。物象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具体,要清晰具体,就必有加上人的感觉和判断。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是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的,是经过作者经过思考、筛选才用进诗歌里面去的。所以选择恰当的意象进行表达,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之一。

我们来看看杨敏亮老师的一首词:

浣溪沙﹒睡莲

着露凌波发几枝,含羞似睡缀清池。风来欲醒懒娇姿。 偶过归鸿惊倩影,闲飞彩蝶乱相思。无言开合意迟迟。

这首词作者先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助秋露、水波、清池等意象,展现了睡莲的慵懒和脱俗的美,然后通过归鸿和彩蝶等意象,侧面烘托睡莲的美姿带给人们的震撼。整首词意境优美,字里行间蕴含着对

睡莲的爱意和赞美。当然这首词意象的使用也有瑕疵,比如 “彩蝶”为夏物,似不能出现在秋露之中,且“归鸿”在古诗词中意蕴丰富,而出现在本词中也似乎有损意境的营造。当然,一家之见,仅供同学们参考。

二、诗贵含蓄

我们不妨先看几首诗。

其一 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大地换新颜。

沧桑古国龙腾起,美丽中华展世前。(映山红的诗词)

其二 中秋(映山红的诗词)

中华传统节,万户喜洋洋。天上圆明月,人间聚一堂。

其三 中秋感怀(彭曙花)

皎皎月轮孤,清辉满碧虚。嫦娥怜只影,隔树到幽居。

其四 五一游南岳(邓雯)

衡山抱木碧葱茏,掠影惊鸿步履匆。

幸我独知莺语媚,静观一树映山红。

对这几首诗,我们读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前两首诗意不够,回味不永,难以引发读者美的联想,激发不出读者的再创造。后两首则充分发挥了拟人的作用,通过意象的选用,写出了作者特定的感受,形象具体,富有诗意。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首诗采用了形象思维来作诗,所以含蓄而不直白。诗贵含蓄,忌直白,这是我们在诗词创作时须牢记的。

形象思维也称“艺术思维”,它是一种依附着客观具体的形象所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是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诗人离开了形象的感受,激情便无从产生;离开了形象的捕捉与表达,就难以写出栩栩如生的感人的好诗。形象思维既离不开比、兴,又需要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形象思维的本质是一种意象性思维,其目的是营造一种情景相融、融情于景的艺术境界。

形象思维是一切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诗词创作的本质特征。离开了形象思维便没有艺术创作,当然也就没有诗。没有形象思维,作品便不可能有韵味和意境,而没有韵味和意境的韵文作品就不是诗词。现在有不少人津津乐道于写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口号式的所谓“诗词”,充其量只是一些“格律溜”,是“打油诗”,根本就谈不上是真正的传统诗词。这与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形象思维、不懂得怎样运用形象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使用形象思维来创作诗词,借助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诗词才会含蓄,才有诗意,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诗是用描绘山、水、月、城的情景,来表达凭吊古迹,感叹时代的变迁,寄寓对兴亡变化无限沉思的。

一首诗如果没有了形象化的语言,又无高尚的思想和饱满的激情,全是叙事与议论,是很难写出动人的诗句的。

三、诗贵有韵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要体现音乐美的,中国古代诗词十分重视语言的格律,在诗词写作中我们要过好格律关。要写好诗词作品,就要将格律思维和形象思维同时结合运用好,二者缺一不可。这样才会产生既符合传统诗词格律,同时又具有意境的诗词作品。

所谓格律思维,就是作者在创作诗词作品时自觉运用诗词格律中的平仄规范、协韵规范、对仗修辞〔有的词牌的词谱中还有“倒装”、“叠字”等规定的修辞要求〕规范及句式〔例如词中的“领字”、断句〕等规范,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艺术构思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本质是一种创作规范性思维。

格律思维具有约束性、模仿性、习惯性三个方面的特征。约束性是指格律思维的排他性,规定写格律诗词,就只许严格按诗词体裁中相应的格律进行创作,而决不允许出律;模仿性是指诗词作者以大量的古今同类作品的格律思维写作为范例进行写作,这方面,同学们可以参看《平水韵表》《词林正韵》《中华新韵》等工具书;习惯性是指当诗词作者学习按格律写作进行到了一定阶段,也就是运用格律思维写作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以后,就会根据他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形成一种主动、迅速地按与所选择的体裁相应的格律要求进行写作的思维定势。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能够比较自如地驾驭格律本身,由“自然王国”进入到了“自由王国”,写出来的诗和词也有一定的意境,不再是“四不像”了。

映山红的诗词 篇四:《描写杜鹃花的诗句》

1、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2、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描写杜鹃花的诗句

4、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5、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6、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7、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8、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9、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描写杜鹃花的诗句

10、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1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2、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13、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14、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15、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16、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17、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18、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19、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2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1、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2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3、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24、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25、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映山红的诗词 篇五:《描写杜鹃花的句子

1、杜鹃花那咖啡色的枝干上长满了细细的旁枝,枝上长满了绿绿的、椭圆形的叶子,真像是一把撑开的绿色小伞。我一洒上水,叶子就更绿了,绿得油油的、嫩嫩的。我想摸一摸叶子,却又怕伤了它。

2、杜鹃花,她朴实没有牡丹的富贵;她清新没有荷花的娇贵;她平常没有菊花的金贵;她普通没有梅花的稀斌。描写杜鹃花的句子。她盛开时象燃烧的火,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和诚挚的友谊。

3、我爱杜鹃花,因为它与松柏为邻,与寒梅为友,虽然杜鹃没有松柏的枝干,没有寒梅那柔美的枝条,可它勇于拼搏,勇于奋斗,敢于张扬的品质绝对可以换来她应有的荣耀。

4、一丛丛,5、杜鹃花已经长出来花苞了,隐隐约约已经看出颜色了。这一枝是白色,那一枝是红色、还有一只是紫红色。描写杜鹃花的句子。我觉得的真是太神奇了!一盆花里面竟然能开出几种颜色。

6、杜鹃花五颜六色,有红色、有青色、有兰色、有紫色,远远望去,就像一道道彩虹,还有他们的香味,我和爸爸妈妈从十里外就闻到了,正如游客说的“百里杜鹃,十里飘香”。

7、窗台上的杜鹃花开了。白得像雪一样纯洁,红得像火一样热情。朵朵花儿娇艳欲滴、争相开放,好像在比谁最漂亮。藏在绿叶后面的几朵杜鹃花,好像害羞的小仙女,想展示自己却又不敢出来。

8、那是山上的花朵,可以驰骋想象,山间一片紫红色,都成红霞了。片片落红,抢走绿意了。多么美啊!绿叶当做底色是戎毯,晃动间那红色夹杂在成了绣花,天然雕琢的被子。映衬在阳光下,如蝶儿翩翩飞,采着花蜜。那不是山丹丹花开,却也是一片织造锦缎的样子。

9、杜鹃,在众目睽睽之下,舒展着身姿。层层的叶子中间,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卷儿的。艳红的五片花瓣向外卷着,喇叭似的。中间有许多嫩黄色的花蕊围着一条比较粗大的花蕊,花蕊顶上都有一个比芝麻还要小的黑点。那条粗一些、长一些的花蕊俨然像一位端庄典雅的皇后,如众星捧月般使唤着她的丫环们。杜鹃花底下则有七片左右碧绿的叶子。通过墨绿色的茎小心翼翼地捧起杜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幽幽的,很淡很淡。

10、不久,无数个花骨朵被蜜汁浸泡得渐渐发胀了,慢慢地张大了粉嫩的嘴唇,如睡醒了的婴儿发出甜滋滋的微笑。笑得一个个花骨朵欣然怒放、争奇斗艳。()火红火红的杜鹃花就像一盆熊熊燃烧的烈焰,映红了阳台上一块小小的天地。

11、杜鹃花是我喜爱的花,不仅是因为她热烈、奔放,不争艳,不娇贵,更为令人赞叹的是杜鹃花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只要到一定的海拨高度,无论土质肥沃或贫瘠,有无人类的施肥除草,她都能茁壮成长,迎寒怒放,且漫山红遍,灿似彩霞,绚丽动人。

12、来到了杜鹃园,那美丽的景色再次进入了我的眼帘,我好像沉进了美丽的花海。有的杜鹃花白的像雪,粉的像霞,还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迷人、灿烂的“笑脸”。有的才展开几片花瓣,羞答答,娇滴滴,还有的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要破裂似的。

13、默默地看着杜鹃花,那遒劲的枝干,铭刻着杜鹃花一路走来的风雨;那墨绿的叶片,渗透了杜鹃花饱经霜雪的苦难;那柔美的花瓣,演奏了酸辛旅程的胜利乐章。杜鹃花的每一次怒放,都显示出生命的奇迹。

14、过了几天,娇小玲珑的花骨朵吐出一枝细细的、如针样的花蕊。好似襁褓中的婴儿调皮地把粉嫩的小手举了起来。我猜想着,花儿莫不是要在小手儿上开放吧。花开了再伸出小手儿,小手儿再开花骨朵,花骨朵又伸小手儿……

15、杜鹃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或带斑带点,或带条带块,粉红的、洋红的、橙黄色的、淡紫色的、黄中带红的、红中带白的、白中带绿的,真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浓妆艳服,有的淡著缟素,有的丹唇皓齿,有的芬芳沁人,真的各具风姿,仪态万千。

16、那时候,我很小,看见外婆家一个大缸里种上了一棵树。有一天,开出了鲜艳的紫红色的花朵。我问外婆,那是什么?外婆告诉我说,那是杜鹃花。杜鹃花就是那样的,我总觉得有点像红蝴蝶,尤其那中间的蕊像蝶儿的触角。那红色把绿叶都点缀了,那是荡漾着一种热情和盎然。

17、到了开花时节,茂盛的枝叶上开满了红色的花朵。从远处看,它们三个一团,五朵一簇,像一团团尽情燃烧、跳跃的火苗。从近处看,有的花朵含苞欲放,有的半开半合,有的全开了。那绽开的花瓣,娇艳得就像绸缎,花瓣边弯弯曲曲的,犹如仙女的裙边。花是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花瓣围着几条黄色的花蕊,那点点的嫩黄点缀着红红的花瓣,真漂亮啊!一些淘气的小花朵藏在叶子底下,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18、五朵杜鹃花已经露出了圆圆的脸庞。姹紫嫣红的花瓣层层叠叠,涟漪出一圈圈的波浪,露出开心的笑靥。椭圆形的树叶肥肥厚厚的在阳光下泛着绿油油的光彩。繁密的枝叶丛中还有多得数不清的花骨朵,象一粒粒满含着蜜汁的小红枣放在了一个翡翠色的盘子里。又象我平时非常喜欢吃的小小的巧克力咖啡豆。

19、桃红、水红、粉红、紫红、玫瑰红、胭脂红。连成一片的红色云霞轻轻漾开涟漪,满城满城地绽放,挤开了漫天的灰霾。压弯了枝的勒杜鹃在风里晃晃荡荡,宛若一串丁冬作响的细碎的铃兰花,那样夺目辉煌地楔进了阴色的天穹里。

20、万亩杜鹃花仪态万千,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杜鹃花花瓣完全展开了,嫩绿的叶子中长出一朵朵杜鹃花,绿中有红,更衬托出杜鹃花的美丽;有的杜鹃花还在孕育中,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蕾给人一种希望,给人一种期待,闭上眼睛想一想,仿佛那些花蕾已经完全绽放一般。你看那花儿,有粉红的,有深红的,有淡粉的,还有接近白色的,各是各的颜色,好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花海里举行选美比赛呢!

相关热词搜索:映山红简谱 映山红盆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映山红的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映山红的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8891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