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李商隐的情诗

李商隐的情诗

2016-04-28 11:57: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李商隐的情诗(共4篇)李商隐爱情诗浅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爱情诗浅论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第二初级中学 张斌岐【摘要】李商隐是晚唐抒写爱情的能手,他的爱情诗构思精妙,意韵丰富,深情绵邈,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从史的角度,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个性气质,以他的十多首爱情诗为例证,分析、探讨、揭...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的情诗》,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商隐爱情诗浅论
李商隐的情诗(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爱情诗浅论

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第二初级中学 张斌岐

【摘要】李商隐是晚唐抒写爱情的能手,他的爱情诗构思精妙,意韵丰富,深情绵邈,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从史的角度,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个性气质,以他的十多首爱情诗为例证,分析、探讨、揭示他的爱情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李商隐的情诗】

【关键词】李商隐 爱情诗 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李商隐的情诗】

晚唐是唐朝走向衰败的时期,也是唐代文学发展趋向衰落的时期,晚唐时局的动荡不安阻滞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晚唐诗文创作状况的最好写照。晚唐作家虽多,但并未出现成绩卓著的大家,只有“小李杜”的创作活动,才给晚唐文坛带来了几许生机,尤其是李商隐,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晚唐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

作为中晚唐之际诗歌的集大成者,李商隐的诗内容丰富,从题材来看,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政治诗,李商隐一生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命运、前途,所以他写了大量的直接触及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反映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第二类是咏怀诗,这类诗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占的比例最大。由于社会的没落,时局的动荡,政治上的失意,一生沉沦下僚,使他徒有壮志,怀才不遇,所以他的咏怀诗主要抒写了他的各种复杂思想;第三类是爱情诗,李商隐是唐代抒写爱情的能手,爱情诗在他的诗中占有一定比例,数量虽然不多,但以无题诗为中心的爱情诗却代表了李诗的基本艺术风格,而且极富特色,创造了大量的爱情名句,为后人所广为传诵。下面就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李商隐的爱情诗。

一、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内容。【李商隐的情诗】

纵观李商隐的爱情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表现他与妻子王氏之间的深切爱情。

如《赠荷花》中写道: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茶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几衰愁杀人。

【李商隐的情诗】

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婚前对王氏的倾幕之情,诗中以荷花来比喻妻子王氏的美貌秀姿,以荷之花叶长盛不衰,表示对妻子王氏的倾幕和怜惜之情。而诗歌《春雨》、《漫成三章》则写的是诗人与王氏婚后的爱恋之情,我们来看《春雨》:

帐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畹晚,浅宵犹得梦依稀。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诗歌通过春雨抒发对妻子的爱怜思念之情。因春雨而引发出许多怀思的情愫——也像濛濛细雨一样的连绵,有追思、有梦境、有挚情、有画意,极尽怜惜思念之苦,以至最后连情书都无法寄出,更可知这种怜怜的无奈而义无穷。

抒写与妻子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的,如《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又题为《夜雨寄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期将来,写得平易朴实,但令人一唱三叹,“巴山夜雨”(此夜)“剪烛西窗”(彼夜),

之凄苦,之甜蜜,都表现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这类诗还有《因书》和《夜意》等,都写得一往情深,表现了诗人与妻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诗中,悼念妻子王氏的诗更多,如《正月崇让里》、《暮秋独游曲江》、《悼伤后赵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均写得情真意切,悲戚动人,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

2、表现他与其他女子之间的情愫。

李商隐的爱情诗,除了表现他与妻子王氏之间的感情,还有许多是表现他追求、怀恋其他女子的,这些诗中,最著名的当推《无题》:【李商隐的情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歌前两句就把恋绪离情写得感人肺腑,颔联更是成为绝唱,极形象地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极写爱情之珍贵难得和爱情之坚贞不渝,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的爱情心理,带有浓重的感伤色彩。表露了诗人对情人刻骨的相思和忠贞的爱情。

又如《无题》二“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男女之心心相印;还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四首),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失落的痛苦。再如“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无题》四首)写情人之间的离别之恨。【李商隐的情诗】

3、表现他人爱情。

李商隐的爱情诗中还有一小部分是写他人爱情的,如《无题二首》其一“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李商隐的情诗】

诗歌描绘的是一少女相思的怅惘和苦闷。开头写深夜难眠还在缝制罗帐,接着回忆起当时偶遇他的情景,第五、六句写渴望和惆怅的心情,结句是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

再如《无题二首》其二“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源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首爱情诗,描写了女性的痴情和怅惘。诗歌写一位少女醒来后细细品味自己在梦中情景,而后又怅然若失,只有徒自伤感。第五、六句表示自己有蕙心而不愿听人摆布,决心追求幸福,结尾感叹相思了无益处,但又能甘愿为了爱而受折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写与妻子之间深切感情的,还是写与其他女子之间恋情的,或是表现他人爱情的,李商隐的爱情诗都是以自己的爱情体验为基础,精心创造特有的意境,细致刻画爱情心理,交织着希望、失望、绝望、追求、欢乐、痛苦等复杂的爱情体验,意蕴丰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李商隐的情诗】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成就。

1、生平遭遇为诗人奠定了创作的生活基础。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开成二年进士。他生

活在唐朝的衰败时期,幼年丧父,孤苦贫寒,加之瘦赢文弱,形成了他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振兴家道。在“悬头苦学”中他获得了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也锻炼了他坚韧执着的追求精神。但在求仕途中又卷入了“牛李”两党之争,他中进士得恩于牛党,而娶的妻子王氏又是亲近李党的王茂元的小女,李商隐便处在了“牛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有抱负、有才气,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人民疾苦。但由于党人的成见,加以李商隐个性孤介,不苟且攀附,使他一直沉沦下僚,仕途无大的起色,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始终不能实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晚唐社会局势,对他的思想性格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妻子王氏的不幸病故,又加重了他的精神痛苦。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复杂坎坷的人生遭遇奠定了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生活基础。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和心态。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发他丰富的感情活动。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造就了他灵心善感、丰富细腻的感情。“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送千牛李将军》),“多感”、“有情”及其所带有的悲剧色彩为他的爱情诗的创作和其它抒情诗的写作定下了抒情基调。

2、李商隐的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最为杰出的是他的无题诗,这些诗在李诗中不占多数,却是李诗独特的艺术风貌的代表, 代表了他诗歌的基本风格。他的爱情诗,构思缜密,情致深蕴,情挚意真,深厚缠绵,如《夜

李商隐及其爱情诗
李商隐的情诗(二)

李商隐及其爱情诗【李商隐的情诗】

古往今来,爱情永远都是诗歌的主题之一,缠绵悱恻的爱恋一直牵扯着人们敏感的心弦。爱,是一条不舍昼夜流淌的长河,是人类文化中永不衰谢的艺术主题。而李商隐,就是一位空前绝后的爱情诗“专业户”,甚至写政治讽刺诗、咏史诗、答赠诗,也往往以写爱情的方式来表现。李商隐用独到的目光去审度人情、世情、时情,写自身的感伤情绪,在创作上运用恍惚迷离的意象、别出心裁的意象组合以及大量的用典等手法,给人一种朦胧的色调,诗中有迷,迷中有诗,深沉绵缈,绮丽无比,形成一种独特的凄艳浑融的风格。李商隐的爱情诗写得缠绵哀婉、凄美蕴藉、多义朦胧,这恐怕与他坎坷的人生际遇和家庭背景密切相关。孟子曾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知人论世”之说。所以我们不论是读诗还是尚友,都应以世知人,由人知诗,再从诗知人。解读李商隐的诗,赏其诗美,我们还得从他这个人和他生平着手:从大的背景来讲,李商隐处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中统治阶级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诸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争斗等,动乱的年代使得诗人产生对唐王朝的忧思;在李商隐十岁时父亲卒于幕府。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就如他自己的诗中所写“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实同外来的逃荒者。或者正是由于家世的不幸,加之瘦嬴文弱,形成了他易于感伤的性格。在唐文宗时期,李商隐谒令令狐楚,受到赏识,聘入幕府,令狐楚惜才,亲自指点,其子令狐綯又助其取得进士功名。但是好景不长,令狐楚病逝,李商隐转入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其才,将小女许配给他。当时牛李党之争激烈,令狐楚父子为牛党要员,而王茂元属于李党,李商隐转入王茂元幕府,就被视为“背恩”,被令狐綯所不满,所以仕途不畅;在爱情上,年轻时与柳枝、宋华阳的爱恋都是无疾而终,与妻子王氏相恋多年,在中年时却要遭受丧妻之痛。时事、家世、身世,各方面就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内向型的性格和心态。他所秉赋的才情、他悲剧的人生,使得他灵心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因此,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自有一种哀感凄艳。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虽有“艳”,但是却不同于其他爱情诗作者,很多人写爱情诗是以一种玩赏的态度来对待女子及其爱情生活。而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比较进步的,他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来描写爱情和女性,他的爱情诗,情真意切,深厚缠绵。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首联就道出了与恋人的离愁别恨,第二句,写出了至死不休的感人绝句,情不自禁让人想起《上邪》中的那句“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将爱情比作春蚕吐丝和蜡烛之泪,至情至性,已经超越爱情而具有执着人生的永恒意义。第三句于细意体贴关注中见两心眷眷,两情依依。而最后一句更是在无望中的希望,更见情至深挚。李商隐把爱情纯洁化、升华得如此明净而又缠绵悱恻。在他的爱情诗歌中表现了美好的理想、情操,表现了人性中纯正、高尚的一面,李商隐侧重于感情领域的表现,摆脱了以满足感官欲望为特征的庸俗情调,用他的深情绵邈来把诗歌情感推向高峰。在李商隐另外的一首无题诗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的笔触是在一对意中人无法相守的情况下,却还是可以心意相通的,这点是多么的可贵,突出了恋人之间的契合,在无望中又有一种慰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胜过了一对“无情人”终日相守在一起,这就是李诗的高超之处。同时,也曲折地显示了他那个年代政治风气与士人的精神面貌。

人们在读李商隐的诗歌时总是有种错觉,似乎他是个多情者,他的很多诗歌当中都可以看出爱情的痕迹,皆因他将政治讽刺诗、咏史诗、答赠诗,往往也是以爱情诗的形式抒情,他不像其他的一般诗人,把情感内容的强度、深度、广度、状态等等,以可喻、可测、可比的方式,尽可能清晰的表达出来,也许是人世的坎坷,世态炎凉,他想掩藏自己内心的惆怅

和无奈,于是他才会把心里的想法以一种朦胧的意象表现出来,所以读他的诗中有种恍惚迷离的感受,而那些意象究竟象征什么,又难以猜测,李诗将每个朦胧的意象结合成一首诗,也就造就了读他的诗如雾里看花的诗境。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记得当时自己学这首诗时,语文老师是把它当成了悼亡爱情诗来解读的,可是现在再去研读这首诗,诗中似有爱情又似乎在感叹着韶华易逝,郁郁不得志,也许这就是像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所说这首诗真是“一篇锦瑟解人难”。这首诗呈现的似有而是实无,虽然实无却又分明可见种种朦胧的意象: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泪珠、良玉生烟。这些意象所体现的都是惆怅、感伤、寂寞、失望,似有希望但是失望之情又似乎浓烈,就是让人朦朦胧胧体会到似有而无的境界,既有朦胧的希望又有虚无缥缈的情思,令人遐想不已,在这首诗中似乎作者在暗示着什么,但有朦胧得难以确定。至于是否是一首爱情诗也许连作者自己都不得而知,也许想隐瞒什么又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才会采取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造成诗歌情感的多层次,常常是一层情思套着一层情思,表现得幽深杳渺,才会意境如此朦胧多义。总而言之,李商隐借着似乎是爱情诗的诗来表达他孤独、飘零、惘然、无奈、寥落、伤感的情绪,使得他的诗风格凄艳,而又艳而不靡。

李商隐的爱情诗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通过想象,借助典故,把实情实景转化为一种扑朔迷离、朦胧隐约的意象,把自己苦闷沉痛的心声,埋藏在深曲婉转的诗境中,从而使作品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李诗大量用典,虽然在古诗词中用典是很常见的一种手法,但是李诗的用典却不同于一般诗人,超脱了典故原有的意义,李商隐擅长于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值改造,他用典往往是不用原典故的事理,而是着眼于原典故所要传达的或者喻示的情思韵味。如在《锦瑟》中“庄周晓梦迷蝴蝶”,原来的典故意思是世间万物原本是无差别的齐物我的思想而已,而李商隐却大胆的抛却原来庄周梦蝶的寓意,由此典故生发出人生如梦,引入一层更为深重的怅惘之情。“望帝春心托杜鹃”,也是由原来想表达的是哀痛之情而引申为伤春的惘然。在李诗中这些典故并不是用以单纯的表达具体明确的意义,而是李商隐想借这些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伤之情,他要表现的不仅是一段往事,而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空灵飘渺的但却可以把握的意境。用典正好可以带给人一种朦胧孤冷一种永恒的寂寞感,这是李商隐爱情诗独有的意境。李商隐一生命运多舛,爱情、事业皆是不得意,所以他肯定会认识到事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且有自己深切的感受,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就会常常把典故演化成为与原典故相悖的姿态,而这也就是能产生诗词的多义从而也就增添了李诗的朦胧感。

李商隐的爱情诗总是令人读完之后让人交织着希望和失望的惘然,觉着百感茫茫,一时都交集在心头,也许他真的是想借用用爱情诗来传达他对自己坎坷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所以李商隐的爱情诗写得最好的很多是写失意的爱情,这大概与他沉沦的身世遭遇有关,自身失意的际遇,使其对青年男女失意的爱情有特别的体验。李商隐的诗歌达到凄艳浑融的境地,皆因内心深处有一股郁结很深的沉潜之气,他将这种沉潜之气藏在内心,内在浩浩渺渺,无涯无际,扑朔迷离,铸成了李诗特有的韵味。

李商隐情诗与仓央嘉措情歌比较
李商隐的情诗(三)

龙源期刊网 .cn

李商隐情诗与仓央嘉措情歌比较【李商隐的情诗】

【李商隐的情诗】

作者:岳成龙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5期【李商隐的情诗】

摘 要: 李商隐与仓央嘉措的爱情诗歌是民族文学的精华,他们在诗中表现出的对爱情的真挚坚贞,对爱情中求不得与爱别离之苦的缺失性体验,对爱情的哲理升华和意象中的爱情表达,皆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显现与同而不同的反映。

关键词: 李商隐 仓央嘉措 情诗比较

李商隐一生,善作情语,在科场困顿与漂泊幕府的几十年里,先后与柳枝姑娘、女冠宋华阳、妻子王氏留下三段线索可查的情事,另有一部分恋爱对象不明诗,整体造就了义山近百篇的爱情绝唱。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生在山南门隅一个信奉宁玛教的家庭,十五岁坐床之前,一直享受着民间的自由气息。当上格鲁派法王之后,正处青春期的他受不惯每日的研法修佛及形同政治傀儡的禁宫生活,于是选择叛逆,私自到宫外享受恋情的滋润,回宫后一边回味怀念,一边用诗笔记录。他的约六十首情诗里,多是恋爱对象不明之作。两位相隔八百多年的诗中情圣,异代共鸣,广泛流传的情诗皆“其事奇,其词丽,其意哀,其旨远”[1]。关于二者,笔者从以下四个维度论析。

一、真挚坚贞的爱情观

李商隐爱情诗,品格高,情意纯。他以平等意识,设身处地地为情人着想,表现出对爱情的真挚坚贞之心怀。在《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中,其代宫女说话:“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同情的口吻一表对宫女追求真挚爱情的肯定。为了打破“恐两情相隔,此恨绵绵”的藩篱,义山在《碧城三首》里突发奇想:“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谓对方若能化作明而又定的珍珠,则愿将其置于水晶盘里一生长对,这与白头偕老的誓言可谓异曲同工。两情之间真挚不可少,而要做到坚贞并不易,他在《无题二首》中言:“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即使相思全然无益,也不妨抱痴情怅恨终身。更令后世动容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爱之坚贞,不惜殉情,境界甚高。

义山入王茂元幕,娶其女王氏,以致身陷牛李党争,但从不后悔,乐与妻子同甘共苦,虽婚后聚少离多,但彼此牵念慰安。他在《临发崇让宅紫薇》中借物言志,表达夫妻共患难的决心:“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两地分居,义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绵绵不断,有时对面着笔:“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进而愿化作一缕阳光照临家中之妻子:“东南一望日中乌,欲逐羲和去得无。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钟情又重情的义山,对所爱之人的真贞相待,于此可窥一斑。

仓央嘉措不以法王为重,不以女友为轻,而以平等的身份,追求真心实意的爱情。因此,他对真爱再三致意:“用手写下的黑字,已经被雨水浸掉。心中没写出的情意,怎么擦也不会

李商隐的爱情诗
李商隐的情诗(四)

1、<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的爱情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4、<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李商隐的爱情诗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5、<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6、<落花>

高阁客竟去,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7、<>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8、<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9、<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10、<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11、<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红烛赏残花。

12、<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13、<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14、<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5、<>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6、<赠刘司户>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後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17、<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8、<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19、<齐宫词>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20、<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相关热词搜索:情诗绝句 英文情诗
  • 1、关于送花的情诗(2016-10-10)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李商隐的情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李商隐的情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8039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