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

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

2016-04-14 10:15:4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共5篇)描述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诗句描述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诗句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赵瑕 《江楼感怀》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描述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诗句》

描述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诗句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赵瑕 《江楼感怀》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宋·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唐·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黛玉《葬花吟》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 《江楼有感》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腾王阁》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篇二:《物是人非的诗句》

物是人非的诗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黛玉《葬花吟》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 《江楼有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李白)

雕栏玉砌应由在,只是朱颜改。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杨慎)

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咏乌衣巷 孙元宴)

今年花开颜色改,明天花开复谁在.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年还对落花风.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 《江楼有感》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刘禹锡)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短歌行 曹丕 借此事表达对已故的魏王的哀思)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子夜歌》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浪淘沙》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黛玉《葬花吟》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 崔颢)

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浪淘沙》

篇三:《课外诗词10首练习》

课外诗词10首练习

【阅读训练】

(1)第二联中的“布”和最后一联中的“徒”,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布:散布;徒:空)

(2)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___”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恐)

(3)诗歌从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_____的思考,最终得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 (人生价值)

理解:“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古诗文阅读]王绩《野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倚。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答案:

13.(1)首联点明躬耕归隐身份,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2分)尾联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2分)

(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4分)

(2)两联运用动静结合(或“远近相映”、“光色相融”)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2分)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3.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参考答案: 13.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14.“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14.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

练习2:

(1)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3分)

参考答案: 10、(1)尽:用完,没有;(1分)思念家乡的泪水已经在客乡流完(1分);一个“尽”字道出了作者离家之远,飘零之久。(1分)

(2)阅读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诗人描写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1分),异乡漂泊的境遇(1分),抒发了旅人怀乡,思归不得的悲戚(1分)和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落寞(1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1. 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

2. 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临渊羡鱼__,现在的意思是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答: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4. 这首干谒诗(“乞仕诗”)借景抒情,表达了_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以下是2004年湘高中理科实验班招生题)

5. 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例举一首与其写景手法相同的诗。

答: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结秋霜

6. 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犹想出仕而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

(以下是2006年自贡巿中考题)

7.解释下面的词句。(2分)

①太清:指天,天空

②端居耻圣明: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4分) 8.A√,B√,C×,D√。

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 )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 )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 )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 )

9.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从_视__和听___觉的角度展现了洞庭湖波澜壮阔_的景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10.这首诗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试举一例加以品析。

10.示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触景兴怀,巧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却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苦衷。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相关试题及答案

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3分)

答案: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完整2分,语言生动1分。

2.本诗表达了2分)

3.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答:岳阳楼、滕王阁

(4)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寂寞、惆怅

(5)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

6.解释下面的词浯。(2分)

①历历: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 ②乡关:故乡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7、A.√,B×,C×,D×。)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参考答案: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二: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7.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静,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1、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横”和“绕”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横”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东城而过,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副寥廓秀丽的图景。

2颈联用了什么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偶,情景交融。天空的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缓缓西沉,似乎不忍离去,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9.(1)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6分,每点2分)

(2)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4分)

(2)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漫长孤独旅程和未来命运深切关怀。(4分,每点2分)

秋词阅读答案

1.默写《秋词》这首诗。(16分)

2.历代文人为了抒发“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4分)

答:落叶、悲鸿、衰草、枯木、银霜 。

3.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的什么迥异态度?(6分)

答: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4.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8分)

答:这两首诗最可贵的是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5.你是如何理解第一首诗中的“鹤”的?(8分)

答: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

6.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8分)

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7.结合具体形象简要说说最后两句诗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8分)

答:属主观题,可从虽遭遇人生坎坷,仍要不屈不饶,具备奋斗精神这个角度阐述。

8.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8分)

答 :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10.“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8分)

答: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诗人看来更易激发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诗中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11.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8分)

答:诗人抓“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1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8分)

答: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13.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10分)

答: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鲁山山行①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 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①鲁山,一名露山,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西南边境。仁宗康定元年(1040),梅尧臣知襄城县,作此诗。

(1)有人说,颔联的“改”“迷”二字下得妙。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4.(8分)

(1)“改”,即变化,(1分);紧扣了题目“山行”(或:点明诗人随峰同路转,欣赏不断变化的美好景色的愉悦心情。)(1分)。“迷”是沉迷,沉醉。(1分)表现作者行走山间独享美景的陶醉和喜悦。(1分)

篇四:《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1、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其物如故,其人不存。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7、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8、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

9、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0、今时鹦鹉洲边过,唯有无情碧水流。

11、同来玩月人何在,12、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4、连环情未己,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15、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16、庭前花谢了,行云散後,物是人非。

17、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

18、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19、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2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篇五:《描写物是人非的句子

1、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2、岁月的变迁,自然的复始,春,夏,秋,冬,依然照旧投入了四季的轮回。时间就似一位不会作弊的裁判,四季轮回里,一切成长的痕迹都被刻成年轮。描写物是人非的句子

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踏过斑驳的岁月,怀念那些曾路过的风景;曾唱过的歌;曾流下的泪;曾爱过的人;曾放弃的事。怀念那随风渐远的过去,当残留的怀念落幕时,回眸间已物事人非。

5、往事终究得变成现实的记忆,而记忆的深浅,是否意味着在每个人的心里刻骨铭心。你曾经是我生命里的过客,也曾经带给我美好的憧憬,所以,我无可逃避,我必须承认,我丢掉了原本手心里的那些爱。

6、我揉了揉双眼,眼前什么也没有。只有那只鸟儿和伏在窗檐沉默的我。一切都结束了。描写物是人非的句子。我无法看到的彼岸那头,你和风景已让我渐次陌生。流年往事,物是人非。

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8、几时辗转、路依在,只是岁月模糊了我们的背影,或许我们的爱情就如鲜花般的绽放,只不过是一季的美丽,最后陪同枯萎的鲜花一同逝去。

9、如果一开始就没有那么炙热的眼眸去追随,那么繁华的落幕也就不会有这么浓淡的失落,可时间终究不会为了谁而倒流,它只会无情的去呈现那泛黄的回忆,去试着改变一切的一切;如今变得人已是非,还能拿什么去换回你那个甜甜的微笑,去续写我们还没有完成的一切。

10、不见去年人,景物却依旧,物是人非。泪满春衫袖,既是脆弱的渲泄,也是坚韧的自强。愿留在春衫袖上的满满的泪,换来的是明日的安宁与灿烂。

11、流年带走了谁的物是人非。

12、回眸间,总会忆起曾经那彼岸的花开花落,面对渐远的时光,岁月从不绕道,怀念落幕已是物是人非。当怀念只是怀念,摒弃感伤。岁月教会我们的是:珍惜现在的点点滴滴。仅此而已!

13、当时间点点滴滴的流过,我和我的爷爷渐行渐远。()这时间真是一种过错,可以让爱越来越难说出口。

1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5、所谓朋友,不过也是物是人非的代名词。

16、斑驳的岁月,却让一颗忆旧的心依然停留在昨天那清晰而感动的世界里。

17、日子从指间无声地滑过,岁月空白,了无痕迹。但我清醒地知道,内心仍渴望拥有一角桑榆之地,可以聆听偶尔落下的雨,吹过的风。于是,常常回来翻看从前的文字,只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开。

18、时间终究不会为了谁而倒流,它只会无情的去呈现那泛黄的回忆,去试着改变一切的一切;如今变得人已是非,还能拿什么去换回你那个甜甜的微笑,去续写我们还没有完成的一切。

19、但风雨归风雨,这几天,我也得到了太阳。我真的喜欢上了雨甜,一个大雅又不失淑女气质的你,我自信你也喜欢上了我。无论完整还是碎片,始终与你相依。物是人非,我心仍甜。

20、我还是守着自己的土地,寂寞地冷暖自知,回味记忆的味道。这也许就是专属雨季的忧伤,是时光留下的斑驳印记,承载着我们一路走远,渐而陌生。

21、太多的人从身边匆匆而过,无缘再见;太多的事就在念念不忘中渐渐忘却了。

22、回忆是一种伤痛,是一种无形的毒药,当我走进他的房间,坐在那张床上,房间里的每个摆设都那么熟悉,只是拥有它的人已经不在了。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物是人非的诗句 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 1、有关物是人非的诗句(2016-03-01)
  • 2、伤感物是人非诗句(2016-03-03)
  • 3、物是人非诗句(2016-03-05)
  • 4、关于一首物是人非的诗句(2016-03-15)
  • 5、叹息物是人非的诗句(2016-03-16)
  • 6、讲物是人非的诗句(2016-04-05)
  • 7、回家乡追忆家乡却物是人非的诗句(2016-04-25)
  • 8、描述物是人非的诗句(2016-05-02)
  • 9、关于物是人非的诗句(2016-05-23)
  • 10、有一句描写物是人非的诗句是什么(2016-06-01)
  • 11、表示时间物是人非的诗句(2016-06-14)
  • 12、形容物是人非,变化很大的诗句典故(2016-10-18)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表现物是人非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554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