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诗经中爱情

关于诗经中爱情

2016-03-28 10:58:0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诗经中爱情(共5篇)《诗经》有关爱情的名篇柏舟·鄘风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注释姑娘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一说姑娘爱恋一个男子,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髧:(音旦)头发下垂状两髦:(音毛)...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诗经中爱情》,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诗经》有关爱情的名篇》

柏舟·鄘风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姑娘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一说姑娘爱恋一个男子,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髧:(音旦)头发下垂状

两髦:(音毛)男子未成年时剪发齐眉

仪:配偶 之:到 矢:誓

靡它:无他心 只:语助词 特:配偶

慝:(音特)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编辑本段诗词注释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

题解:情人相思之词。一说朋友相念。

编辑本段诗词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击鼓

击鼓其镗⑴,踊跃用兵⑵。土国城漕⑶,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⑷,平陈与宋⑸。不我以归⑹,忧心有忡⑺。

爰居爰处⑻?爰丧其马?于以求之⑼?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⑽,与子成说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⑿,不我活兮⒀。于嗟洵兮⒁,不我信兮⒂。[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镗(tāng):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或役土功于国。漕:地名。 ⑷孙子仲:卫国大夫。 ⑸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⑺有忡:忡忡。 ⑻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⑼于以:于何。 ⑽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⑾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⑿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远。 ⒂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名称】《国风·秦风·蒹葭》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诗歌 【出处】《诗经》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 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升,高。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 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

关于诗经中爱情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关于诗经中爱情

【名称】《国风·卫风·木瓜》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诗歌 【出处】《诗经》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木瓜

投我以木瓜⑴,报之以琼琚⑵。匪报也⑶,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⑷,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⑸,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1]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摽有梅 摽有梅⑴,其实七兮⑵!求我庶士⑶,迨其吉兮⑷!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⑸! 摽有梅,顷筐塈之⑹!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⑺![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关于诗经中爱情

【注释】 ⑴摽(biào鳔):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 ⑵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 ⑶庶:众多。士:未婚男子。 ⑷迨(dài代):及,趁。吉:好日子。 ⑸今:现在。 ⑹倾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jì既):一说取,一说给。 ⑺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译文】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快开口莫再迟疑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⑤,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①喈(jiē 皆)喈:鸡鸣声。 ②云:语助词。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静。 ③胶胶:或作“嘐嘐”,鸡鸣声。 ④瘳(chōu 抽):病愈,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⑤晦:昏暗。 【译文】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1]

褰裳

子惠思我①,褰裳涉溱②。子不我思③,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④!

子惠思我,褰裳涉⑤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①惠:见爱。 ②褰(qiān 千):提起下衣。溱(zhēn 臻):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密县东北。 ③不我思:不思念我。 ④狂童:谑称,犹言“傻小子”。狂:痴。也且(jū 居):作语助。 ⑤洧(wěi 伟):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即今河南省双泪河。溱、洧二水回合于密县。 【译文】 承你见爱想念我,就提衣襟度溱来。你若不想我,岂无他人爱?傻小子呀真傻态! 承你见爱想念我,就提衣襟度洧来。你若不想我,岂无他男爱?痴小子呀真痴呆![

【名称】《国风·郑风·将仲子》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诗歌 【出处】《诗经》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将仲子

将仲子兮①,无逾我里②,无折我树杞③。岂敢爱之④?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1]关于诗经中爱情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①将(qiāng枪):愿,请。一说发语词。仲子:男子的字。一说,兄弟排行第二称“仲”,“仲子”犹言老二,指那个男子。 ②逾:翻越。里:闾,即里门。上古二十五家所居为里。 ③杞(qǐ起):木名,即杞柳。又名榉。落叶乔木,树如柳叶,木质坚实。树:种植。一说树桑、树檀,即桑树、檀树,倒文以协韵。 ④爱:吝惜。这里指舍不得。 【译文】 求求你,我的仲子,别翻越我家门户,别折了我种的杞树。哪是舍不得杞树呵,我是害怕父母。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但父母的话,也让我害怕。 求求你,我的仲子,别翻越我家围墙,别折了我种的绿桑。哪是舍不得桑树呵,我是害怕兄

长。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但兄长的话,也让我害怕。 求求你,我的仲子,别越过我家菜园,别折了我种的青檀。哪是舍不得檀树呵,我是害怕邻人的毁谗。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但邻人的毁谗,也让我害怕。[1]

篇二:《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

1、《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郑风·女曰鸡鸣》

关于诗经中爱情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5、《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关于诗经中爱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7、《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8、《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

9、《齐风·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10、《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11、《郑风·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12、《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篇三:《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中的爱情观

关键词:《诗经》爱情观(纯真 美好 坚贞不渝 理智 道德 积极 健康)

前言: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爱情文学圣典,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诗经》中描写的爱情,感情真挚自然,质朴纯真,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

然而到了宋代,理学观念的深化人心,男女爱情的禁忌是越发的多了男女授受不亲。程朱理学的诸如“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种种贞操观念,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性”。它在人心理、尊严和自由上都造成某种程度的扭曲。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这也算是禁欲的一个标准了。

统治阶级为了深化自己的统治,愚弄压制臣民,制定了条条戒律。中国历史悠悠千年之长,封建社会的压抑沉重的枷锁,网住人的躯体,却不能遮住人的眼睛。然而爱情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不是因为社会有了制度才分出不同的爱情,爱情本身就存在,制度只制约了人们的表达方式。纯真的爱情自古就一直在被人们追寻„„

正文:

一、 关于《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 紧贴现实生活, 不作无病呻吟, 歌咏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自然和本性。 感情真挚自然, 毫不掩饰地歌唱了心中对爱情的渴望, 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强烈追求。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对爱情的表达既大方又泼辣,又不失含蓄和浪漫。

但正因为《诗经》中有太多对爱情露骨的直白,古代许多儒学家们,往往将《诗经》说成是“淫诗”,认为其内容有伤风化,从传说中孔子删诗以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对《诗经》中情诗的评价就有许多分歧,甚至到现在还是说法不一。古代认为《诗经》为淫诗的评论家声称是以孔子的话为依据,其实是他们歪曲了孔子的话,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孔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证篇》),这是他对《诗经》的总的评价。对于具体诗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说明他认为“诗三百”都是思想健康的作品。因此,孔子很重视《诗经》在教育、政治活动等方面的作用,所以其实孔子对《诗经》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南宋的朱熹则对《诗经》中的这些爱情元素予以了比较强烈的谴责,他为了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采取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态度来解说《诗经》。在他眼中,《诗经》中郑卫描写爱情、婚姻的诗几乎都是淫诗。他在《诗经集传里》说:“郑、卫之乐,皆为淫声”,如他评价《邶风·静女》:“此淫奔期会之诗也”。对《卫风·木瓜》,他则说:“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意思说它是淫诗。他虽然承认它是爱情诗,但又以淫诗否定了它。

明清以来,有些研究《诗经》的学者,他们虽然没有摆脱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桎梏,但他们开始对南宋时期那种把《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一概视为“淫诗”加以排斥感到不满。许多学者在研究《诗经》时,已开始把郑、卫之音与郑、卫之诗歌分开,从而给予了《诗经》中的情诗以肯定评价。由于他们世界观的局限,他们只肯定了其中的一部分描写爱情的诗篇,把另外一部分仍然归于“淫诗”之列,但相比前人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到现在,人们对《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的评价已经逐步趋于客观化了,逐步恢复了这些作品的本来面貌。

二、 从《诗经》的爱情诗中看古代人的爱情观

(一) 勇於追求爱情 对爱情的热切渴望与追求表现坦白直率

《国风·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声,以梅子成熟为喻,直率表达出自己想嫁的渴望。诗中的少女由梅树的果实黄熟脱落,日甚一日的变得稀少,以至渐渐所剩无几,联想到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正悄悄地飞速流逝,不禁激情难抑唱出一曲期待男子向她求爱,并娶她为妻的心音。这首短诗由触景(梅的变化)而生情(急于求嫁),由兴而赋,委婉细腻而又大胆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褰裳》中,女孩向她的情人隔河喊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看上去咄咄逼人,但却辣而不憨,是真情的流露,让恋人用“褰裳”涉水这一行动来证实爱情的真诚,坦率中带着一点纯真的野味儿,其实这种试探中也包含着对爱情主动、大胆的追求。女孩无论在举止或态度上都充满着个性张扬,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二)追求恋爱自由、要求自主婚姻

《鄘风·柏舟》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追求恋爱自由、自由婚姻的迫切愿望。

(三)崇尚忠贞不渝的爱情

《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意思是:我的心不是石不是席,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

《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余不信,有如敫日”这是描写一位女子对男子的的坚贞爱情的誓言。如果把这句誓言翻译为白话文,那就是“活着如果不同住一室,纵然死了也愿意同埋一穴。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上天作证有太阳!”由此可见这位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

《郑风·东门》表达了一个男子情有独钟而矢志不移的忠贞之恋。虽然东门外美女“如云”、“如茶”,诗中男子不为所动,不被诱惑,依然挚着、坚定地爱着家中那位“缟衣綦巾”衣着朴素的人儿。应证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风·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此诗“言寡妇感时节而生哀思,次由哀思而至墓地悼念,由墓而归,夜寝哀之情”。最后以“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百岁之后,

归于其室。”表达自己愿百岁之后与夫同穴的决心,透出妻子那份对丈夫至死不渝的坚贞。

《邶风·谷风》一诗与《卫风·氓》一样,是一首弃妇诗。按理说弃妇对负心的丈夫的指责应是咬牙切齿的,但她仍“哀而不伤”,还念念不忘先前与丈夫的恩恩爱爱,这种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实在令人感动,

《关雎》的首句以雎鸠和鸣起兴,含义深刻。关于雎鸠,闻一多在《诗经通义》中说:“相传此鸟雌雄情志专一,其一或死,其一也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极笃于伉俪之情。”古人也认为这种鸟有固定的配偶,从不相乱。这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十分推祟那种情志专一的爱情,比之《诗经》中的爱情专一,现代人“爱如烟花,只开一瞬” “天亮以后说分手”,甚至“天不亮就说分手”“一场游戏一场梦”的爱情观不得不让人有些感喟。

(四)对爱情有着痴迷与执着的追求

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有魅力的花朵.正因为它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所以才引得人们不懈的追求。《国风·秦风·蒹葭》这首诗真实再现了热恋中的人所特有的因痴生幻的心态,一往情深而又可望不可及时,那份痴情,那份迷恋,那份落寞,那份失意,那份缠绵,那份执着,虽不着一字,却尽蕴于字里行间。《蒹葭》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其打动人心之处便在于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痴迷与执着的追求:路途的险远阻挡不了他,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使他退却,他上下求索,不畏艰辛。这首爱情涛唱出了人类永恒的理想与追求主题。人在不断的追求过程中经受着苦难与快乐,使灵魂不断升华。因而,爱情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如法国的罗曼.罗兰所言:“爱情是一种永久的信仰。

《关雎》一诗描写一位君子爱上一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羡与想象之中。这是一首美丽的情歌,唱出了君子对淑女的悉心爱慕和情志专一。诗中讲述的是一个男子的单相思,以河中荇菜“左右无方,顺水而流”的状态比喻君子对淑女的情思绵绵.荇菜参差错落,无拘无束,顺水漂摆,恰似君子追求淑女那忽忧忽喜、极不平静的思绪。“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写出涛人对姑娘的迷恋之深,渴求之切。无论白昼或是黑夜,姑娘的倩影都时刻占据着他的心,挥之不去。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初涉爱河的小伙子兴奋难耐,躁动不安,甜蜜憧憬的复杂心境。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己下定决心,要想方设法赢得姑娘的芳心,姑娘的爱。他要主动接近、亲近姑娘,用各种方法使姑娘愉快、幸福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五)在面对婚姻破裂的自主意识的体现

在男尊女卑的轻视妇女的价值观和束缚妇女的道德礼教观下,古代的妇人遭弃的情况时有发生。《诗经》中的弃妇诗占着较大的比重。其中以《卫风·氓》和《邶风·谷风》最为代表。

《氓》自诉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到被虐待、遗弃的经过情景。控诉丈夫的无情,发出自己的深切感受:“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邶风·谷风》一诗与《卫风·氓》一样,是一首弃妇离开夫家时倾诉自己不幸遭遇的诗。《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在危难时期,相依相靠,但在安乐时候,却将她抛弃。当初丈夫与她一起发出 “及

而同死”的山盟海誓,新婚之时“宴尔新婚,如兄如弟”的欢乐与幸福,结婚之后丈夫变得无情无义“既生既育,比予我毒”(日子慢慢好起来,丈夫厌弃我好似毒虫) “有光有溃”(朝我动武暴怒)。这位弃妇实在令人同情,

诗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很具有代表性,揭示出了古代妇女所遭受到的欺压和凌辱,反映了男尊女卑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不合理的现实。

从这些弃妇诗中我们看出,封建社会的女性在婚姻制度上没有有效的保障,她们随时都可以遭受丈夫无情的抛弃,只能承认这种命运。但是,她们并不是忍气吞声的承受,没有顺从和屈服,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发出内心的控诉,控诉丈夫的暴行,控诉社会的不平等。这是当时女性在面对婚姻破裂的自主意识的体现。

(六)真挚淳朴,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中的爱情, 感情真挚自然, 摒弃了世俗偏见, 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诗经》中的爱情诗,无论是写爱情之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写喜忧得失还是离合变化,都具有“正”的特点,也就是这些爱情诗感情都是诚挚热烈,淳朴健康的, “风”最善于描写人之性情,最能感染读者起教化作用,《诗经》中的“风”中的诗歌能像自然春风吹动万物而发出的“万籁之声”那样感染打动人心,因此能起“正风俗”的作用。譬如《周南·关雎》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周南·关雎》这首诗中热情地表达了一位君子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

诗中君子爱上一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羡与想象之中,这位“君子”的追求是失败了,但这位君子的心理和行为都是积极健康的。但当他“求之不得”之时,虽然为想她而“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但他能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他觉得只有用自己的才华和品德才能赢得姑娘的芳心。而君子追求淑女时采取的也是一种比较健康、积极的态度,他希望用自己的一片诚心来打动姑娘的那颗芳心。于是他采用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文明之举去努力打动吸引姑娘,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当时民风之淳,人性之正,声气之和。

因此孔子评价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是说这小伙子对姑娘的追求行动在欢乐之时并不过分(没有违背道德准则),在“求之不得”之时也不过于悲伤(能自制而没有自卑自残或图谋不轨),因此它具有“正风俗”的良好的教化作用。“君子”那“求之不得”(失败了)却仍坚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君子风度和高尚的品格确是值得赞赏。

这首诗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两个青年男女美好的形象,而且表现出积极而健康的思想感情.全诗着意抒写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与追求,给人的感受是:“情深而不淫渎,热烈而不轻狂。”正如孔子中肯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广大人民对于于婚姻恋爱的正确认识和严肃态度。

(七)重视伦理道德,循礼而行,淑女以配君子的观念

《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而且是一首婚恋诗,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家庭的组成是由男女之结合为夫妇。而在我们中国人际关系的五轮中,以夫妇为人伦之始。婚姻不是儿戏。男女成家之后,就要有各种义务和责任。不止是为了子孙的繁衍,更要促进社会的进化。所以良好的婚姻家庭观是很重要的。而古代的婚姻家庭观是极重视伦理道德,基本上是循礼而行的。

《郑风·将仲子》:“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中女主人公委婉地劝告自己的情人不要采取“逾墙”“逾园”“折杞”“折桑”等不文明的行为,要注意她的父母、兄弟以及邻里社会舆论的影响。有人评论说这首诗歌中的“人言可畏”是写父母兄弟邻里以及社会对姑娘有压力,妨碍了她的恋爱自由,反映了自由恋爱受到礼教限制,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笔者却不以为然。因为这位姑娘所要强调的是谈情说爱应遵守道德规范,不能越轨,要注意社会舆论的影响,循礼而行。从这首诗歌中可见当时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对人还是很有约束力的。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中男女爱情那含蓄多情的传统也是在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的约束之下而逐渐形成的。

《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 是一首感情单纯而真挚的恋歌。这首诗展现了一对雎鸠鸟在河中小洲上关关地鸣叫求偶, 此情此景, 触发了主人公对河边采荇姑娘的爱慕与追求。“鱼的外形是女阴崇拜的象征, 鱼的多子是生殖崇拜的象征, 这是古人性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鸟口中有鱼就不再鸣了, 男子有妻就不用再求了, 这正是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直接比照。这种觅偶、择偶的过程, 也反映了周民在两性关系上有了质的飞跃,它不仅有一夫一妻的婚姻法制, 而且表明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诗中男子择偶的标准是貌美( 窈窕) 且心美( 贤淑) , 说明周人的爱情观中不仅有审美观, 还有道德观。

《诗经》中的有些恋爱诗,不仅表达了上古时代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态度,而且还透露了他们的择偶观念.如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心目中的“好逑”是一位淑女,而且是幽闲、贞静、举止安详稳重的淑女,正如汉末的《毛诗序》中说:“《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男子是当认为“窈窕淑女”是自己心目中好的配偶时(君子好“逑”),才大大方方地去追求爱情,而不是象大家口中流行的简单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此“逑”非彼“求”。

再者,《诗经》在表现真挚感情、健康情爱同时,突出男女主人公对高洁道德的追求主旨。除了《周南》中的《关睢》提倡以淑女配君子、《葛覃》着力表现女孩子的勤俭孝顺、《桃夭》中希望新娘子宜室宜家外,《国风》中多主张女子应贤德。如《郑风.有女同车》中的小伙子对迎来的新娘——孟姜,不仅“颜如舜华”,走起路来“将翱将翔”,态度大方,而且贤惠高洁,十分赞叹,小伙子对其“德音不忘”,充满了对她的爱意。在《小雅·车辇》中,前往宋国迎亲的诗人也对娶了贤德的新娘感到欣慰,好象手中的六根缰绳都成了弹琴的琴弦,表达了诗人的择偶价值观。可以说,汉民族对那种出乎自然、内蓄外发的风度美和品行端淑的内心美是同样重视的,要求两者达到完美的统一。

在《召南·行露》中,通过一个不畏强暴的女子,在法庭上对仗势欺人的男子据理力争,使之受到应有惩罚的描述,表明了道德观念已在先秦时代普遍化。《庸风·鹑之奔奔》以一个有见识、明事理的女子之口,谴责了她平时视为有德有义的君子、实为无礼的男子;而在《庸风·君子偕老》中,对清扬红颜、仪表威严而行为不端的宣姜斥之曰:“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在《齐风·敝笱》、《齐风·载驰》中,对齐姜与其兄齐襄公的乱伦行为极尽讽刺、揭露,表现了汉民族在感情生活中重视伦理道德的特点。

(八)含蓄多情

《诗经》中的传统爱情往往是以男才女貌为美,以含蓄多情为美。无论是少男还是少女,无论是役夫还是少妇,他们表达爱情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含蓄多情 。

《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兰兮” “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首诗歌描写一群青年男女在溱、洧水旁游春之时相赠以兰草(大泽兰)与芍药之花,他们又说又笑,互

篇四:《诗经中的爱情诗》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中的爱情诗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雎鸠图>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诗经中的爱情诗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3、<卷耳图>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桃图>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5、<方图>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6、<鹊图>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7、<草虫图>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8、<梅图>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
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9、<麇图>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10、<舟船图>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求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11、<葑图>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2、<荑图>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13、<舟图>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4、<方图>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
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
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15、<衣裳图>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怨情人不来相聚。

篇五:《诗经关于爱情的诗句》

1、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关于爱情的诗句。——<诗经·小雅·采薇>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6、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7、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8、月出皎兮。诗经关于爱情的诗句。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9、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10、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11、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1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4、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6、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相关热词搜索: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中的爱情故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诗经中爱情”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诗经中爱情"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2863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