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山水唐诗

山水唐诗

2016-03-02 09:29: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山水唐诗(共5篇)古诗词中的江河山水古诗中的江河山水诗中江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山水唐诗》,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古诗词中的江河山水》

古诗中的江河山水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2.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1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山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9.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山水唐诗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1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篇二:《唐诗园林山水意境》

唐诗园林山水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意境产生于具体的三度空间的境域的这一基础,园林以植物、地形、山石、水体、道路、建筑等为物质实体,其形象又随气候、时间、季节等因素而变动而影响作用于人的感觉感官,唤起游人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在游赏园林的过程中,人的欢乐、意愿、失望、忧虑等情绪不在客观对象上,其根本在于游人自我的内心活动,人的心理精神是可以突破身观局限,游于天地,以致无穷尽。造园者通过整体环境的创造,并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影响人的感官的因素以获得园林的意境,包括人的触觉、味觉、听觉、视觉,从而形成园林的一种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自然景观的美,不仅表现为外在形貌的雄奇幽旷,而且以它缤纷的色彩多样的姿态悦耳的声音和诱人的香气愉悦于人。”【36】唐代诗人对山水自然美的价值所特有的深刻认识与深切体验,使得唐代山水诗别具“畅神之山水”“感怀之山水”“人化之山水”三种自然生态的审美价值。诗人们寄喻山水,或体现个性,或感怀身世,或畅神适性,或抨击黑暗,或避世隐居,或陶冶情操,唐时期将山水诗的表现的发展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胜境,同时园林主人直接把这种山水素材和诗人自由往来的精神家园运用到园林建设和园林欣赏这中。表现出园林离不开山水,山水塑造了园林;唐诗离不开山水,山水孕育了唐诗;唐诗、园林、自然山水的丰富内涵,实即“天人合一”思想在唐代得到最为突出的体现。如孟贯《过王逸人园林》:

谷口何时住,烟霞一径深。水声离远洞,山色出疏林。

雪彩从沾鬓,年光不计心。自言人少到,犹喜我来寻。

“中华民族将与自然山水亲和统一感应交融视之为真善美的统一体,中华哲人很早就开始了对自然宇宙的观察” 【37】这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感应交融首先表现为山水的生态价值。如李约瑟说“在许多方面,风水对于中国人民是有益的,如它提出植树木和竹林以防风,强调流水近于房屋的价值。虽在其他方面十分迷信,但它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成份,遍中国农田,居室,乡村之类,不可胜收。”【38】这种山环水抱,重峦叠嶂、山青水秀、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的和谐风貌,形成良好的心理空间和景观画面,反映了中华先人的摄生智慧。同时也体现在文化价值时代意义上。“„„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它希求人间的环境与自然更进一步的联系,它求人为的场

所自然化,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39】

1负杖入山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孔子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儒家以山水作为志士仁人的精神拟态。山同时成远离人世喧嚣的象征,最初是隐士高人栖身的理想选择,正如贯休《题某公宅》一句“楼无一面不当山”一样,他的《山居诗二十四首》中我们选择其中几首中同样体现着山中居住的心理和意境: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幽深有径通仙窟,寂寞无人落异花。„„白石桥高吟不足,红霞影暖卧无厌。居山别有非山意„„五岳烟霞连不断,三山洞穴去应通。石窗奇支枕疏疏雨,水碓无人浩浩风。„„千岩万壑路倾奇支,杉桧濛濛独掩扉。劚药童穿溪罅去,采花蜂冒晓烟归。闲行放意寻流水,静坐支颐到落晖„„露滴红兰玉满畦,闲拖象屣到峰西。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古堑细烟红树老,半岩残雪白猿啼。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蹊„„石垆金鼎红蕖嫩,香阁茶棚绿巘齐。坞烧崩腾奔涧鼠,岩花狼藉斗山鸡。

文人在为自己创设的园林之中,磊山,借山,以拳石象征山林。山水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标志,几乎无园不山,无园不水。山水成为园林最基本的抒情性物质建构,园林山水写意色彩越浓,体量越来越小,但其所蕴涵的思想,却越来越丰富。齐己《闻尚颜上人创居有寄》:

麓山南面橘洲西,别构新斋与竹齐。野客已闻将鹤赠,江僧未说有诗题。 窗临杳霭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可想乍移禅榻处,松阴冷湿壁新泥。

齐己同样也写出“窗临杳霭寒千嶂”邻山借山之景,而储光羲 《安宜园林献高使君》更为直接地表述出“小山宜大隐”逍遥情怀:

直道已三出,幸从江上回。新居茅茨迥,起见秋云开。

十里次舟楫,二桥交往来。楚言满邻里,雁叫喧池台。

鱼鳖乐仁政,浮沉亦至哉。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所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在这些诗中强调了情,并把情体现在自然之中,形成对山的描写做到情景交融自然天成,这其中的意境自然显出。

2开畦分白水

水是生命之源,故园必有水。水的作用生活上藉以取水排水,生态上调节小气候,造景上可以养鱼禽、种莲藕,既能控制视距,又能如镜映景,给园林增添活力。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居易《泛春池》:

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

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

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

中国传统思想中提倡就是“上善若水”,我们从以上两首诗上看园林中“清泉石上流”、“ 莲动下渔舟”、“ 烟波六七亩”、“ 波上一叶舟”给人以清新平静,有沁人肺腑的美感,这种洁净、虚涵、淡泊、流动之美引以联想之后,还有水声潺潺,真水无香感觉升华。这些诗中真挚地把握水的尺度,促使每一个读者必须认真思考选择对待水的态度,影响着对意境的创造。“水是园林的血脉,无水不成园,它不仅具有形态美,虚灵美音乐美色彩美动态美等外在美,更重要的具有意境美。小小水面,象征的是十里风荷,悠悠烟水,寄托的是回归江湖之情。园林理水,水形有池沼溪涧泉源渊潭等,源于自然界的江湖,溪涧泉瀑,与真水无二” 【40】

3身依片石休

爱石、品石、咏石、赋石于人格,以石为友,是文人风雅之所在,石是文人寄情抒情之物。刘商《画石》有“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之说, “石令人古”,具有太古的历史意蕴,中国文人对石的崇拜,实际上反映了文人们对史前文化的一种恋旧心理。喜为五律,刻意求工以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诗人姚合用石置于山建成庭,并有诗《题金州西园九首石庭》:“布石满山庭,磷磷洁还清。幽人常履此,月下屐齿鸣。药草枝叶动,似向山中生。”唐诗中有“穿池叠石写蓬壶”的句子,白居易是最善理石的诗人,在他的《北窗竹石》: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筠风散馀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羊士谔《永宁小园即事》:

萧条梧竹下,秋物映园庐。宿雨方然桂,朝饥更摘蔬。

阴苔生白石,时菊覆清渠。陈力当何事,忘言愧道书。

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

胚浑何时结,嵌空此日成。掀蹲龙虎斗,挟怪鬼神惊。

带雨新水静,轻敲碎玉鸣。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萦。

近水摇奇冷,依松助澹清。通身鳞甲隐,透穴洞天明。

丑凸隆胡准,深凹刻兕觥。雷风疑欲变,阴黑讶将行。

噤痒微寒早,轮囷数片横。地祇愁垫压,鳌足困支撑 „„

“怪石虽是大自然的产儿,但经过人工改造以后,就带有社会的印记,特别是经过园林艺术的点化以后,就富于艺术美的风采,成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41】山水唐诗

4风泉有清音

李中在《宿韦校书幽居》 “溪上高眠与鹤闲,开樽留我待柴关。园林月白秋霖歇,一夜泉声似故山。”泉是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水源,不单用于生活饮用,岑参《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先生近南郭,茅屋临东川。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山水唐诗

有时著书暇,尽日窗中眠。且喜闾井近,灌田同一泉。

还可飞泉观瀑,流泉听琴。裴迪《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韦应物《蓝岭精舍》: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

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绿林含萧条,飞阁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清夜还独往。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泉可给人视、听、触、味等综合感觉,使园林在静态之中体现出动态之美,鸟儿歌唱,泉水叮咚,无论是心闲落照,还是嗟累已成,都可洗涤心灵,静气养生。

篇三:《山水古诗词

山水古诗词 《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韦应物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哲理古诗 《放言》(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让时间证明一切。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尾联顺着颈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戒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二、《琴诗》(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山水唐诗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

三、《过沙头》(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这首诗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离情别绪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第四节 宋人送别词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侯馆,能远望之楼.熏,香气.平芜,平坦草地.

【简析】:欧阳修的意义:一代儒宗(诗文言志)而致力于娱宾遣兴的小词(词以抒情),有开创风气之功;欧词成花间词之余风,于词艺提高有贡献.

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风花雪月古诗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江 雪

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

独 钓 寒 江 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 暮 苍 山 远,

天 寒 白 屋 贫。

柴 门 闻 犬 吠,

风 雪 夜 归 人。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植物古诗

杨柳枝词(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买花(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写牡丹)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战争古诗

王翰《凉州词》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篇四:《关于山水的古诗》

1、<泉水>

先秦·诗经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关于山水的古诗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2、<巴水>

唐·白居易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麴尘。关于山水的古诗
软沙如渭曲,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苹。
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

3、<大水>

唐·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木世)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4、<湖亭晚望残水>

唐·白居易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5、<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6、<澄水如鉴>

唐·崔颢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7、<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8、<引水>

唐·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9、<登楼望水>

唐·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10、<>

唐·韩溉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
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
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
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11、<海水>

唐·韩愈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余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
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12、<春水>

唐·李建勋

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
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
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
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

13、<四水合流>

唐·李沛

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
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
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
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
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
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

14、<浔阳观水>

唐·李群玉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
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嶮巇来。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

15、<观汉水>

唐·梁洽

发源自嶓冢,东注经襄阳。
一道入溟渤,别流为沧浪。
求思咏游女,投吊悲昭王。
水滨不可问,日暮空汤汤。

16、<御沟水>

唐·卢肇

万壑朝溟海,萦回岁月多。
无如此沟水,咫尺奉天波。

17、<流水>

唐·罗邺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
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漂花下白云。
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
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

18、<水帘>

唐·罗邺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19、<咏水>

唐·骆宾王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20、<远水>

唐·马戴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
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
势引长云断,波轻片雪连。
汀洲杳难别,万古覆苍烟。

21、<看水>

唐·齐己

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
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
故国门前急,天涯照里忙。
难收上楼兴,渺漫正斜阳。

22、<望水>

唐·司空曙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
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
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
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23、<远水>

唐·项斯

渺渺浸天?一边生晚光。
阔浮萍思远,寒入雁愁长。
北极连平地,东流即故乡。
扁舟来宿处,仿佛似潇湘。

24、<蜀江水>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25、<>

唐·徐夤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
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
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26、<大水>

唐·薛逢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
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
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27、<>

唐·郑谷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
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
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28、<咏水>

唐·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
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29、<山下水>

唐·周濆

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
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篇五:《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绝句>

宋·李清照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8、<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9、<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3、<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20、<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4、<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25、<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山水唐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唐诗山水田园诗大全 关于山水的唐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山水唐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山水唐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7472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