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孔子的诗句

孔子的诗句

2016-02-28 09:11:4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篇一:《孔子诗传》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孔子诗传》

孔子诗传

庄生序语

悠悠夏文明, 源远流水长。孔孟老庄始, 从此文学彰。 你饮孔孟酒, 我喝老庄汤。你做儒家事, 我讲道家章。 春下仁爱雨, 秋凝无为霜。九州儿女众, 朝暮受其飨。 血管流是血, 化为基因藏。山川吐灵气, 日月放光芒。 民族有灵魂, 国家同信仰。华夏藉以聚,风云气候变, 天空何苍苍。汲汲搞经济,戚戚忙政绩, 社会功利场。儒道人文地,孔孟在哪里? 老庄去何方?人生十字路,传统怎能丢, 祖宗岂可忘。形势有所转,孔孟老庄笑, 从此走康庄。我辈虽不才,

圣贤远祖

孔子之祖先, 上溯微子启。启为纣长兄,武王克殷后, 朝歌封武庚。武庚纣之子,管蔡与作难, 周公东征之。戮杀庚与管,封国名为宋, 迁殷之子孙。微子其无后,继承微子爵, 二微皆称公。仲生宋公稽,称公历三世,

直至宋厉公。

谦恭七祖

十祖弗父何, 本为嫡长子,明哲保其身,弗父何以下, 世代皆称卿,七祖正考父,受命每欲恭, 鼎铭记其行:一受而鞠躬,三命循墙走, 恭敬又节俭。

遭祸奔鲁

六祖孔父嘉, 历卿已五世。按法赐别姓,五世亲已尽, 沦为别公族。官至大司马,先朝宋穆公, 后仕宋殇公。朝中有奸臣,狼子怀野心, 欲篡殇公位,父嘉妻姣美,华氏散谣言, 陷害孔子先。权贵因而怨,强载美人归, 淫欲得以遂。殇公为辩护,嘉子木金父, 逃难来鲁国。从此立根鲁,万世不分扬。 国学抛其荒。 望去是铜矿。 呼唤两茫茫。 国学天微亮。 星火燎原旺。

母庶未能继。 使奉商汤祀。 使其代殷后。 其弟曰微仲, 为丘十三祖。 让位宋厉公, 辅佐戴武宣。 二命而弯腰,

遂得孔姓氏。 征战十一年, 名叫华父督。 狼子早垂涎。 借以杀司马。 索性弑国君。 氤氲圣人气。

父亲遂愿

父亲叔梁纥, 身高九尺余。官至陬邑宰, 勇力超常人。 逼阳城一役, 身托千斤门。名声震全国, 一时传美谈。 虽然美名扬, 无子仍遗憾。正妻生九女, 叔梁心郁闷。 其妾生孟皮, 无奈腿有疾。叔梁年已长, 心中仍不甘。 本为商汤后, 至己沦为士。士人也已矣, 而今尚无后。 自感愧先人,小女曰征在,身长武力绝,征在遂前往,祷告尼丘山,夫妇祷尼丘,因祷尼丘山,名取尼丘山,圣人亦如此,寡母携弱子,含辛茹苦母,少年小孔子,众儿齐参与,孔子年十七,其时墓不坟,感念孝子心,守丧未一年,阳虎截其门,父母俱不在,决意赴宋国,在宋两年许,宋人亓官氏,无颜见黄泉。于是婚颜氏,贞顺又贤淑。颜父问三女:三子孰为妻?二女莫相应,宗庙里相见。时已六十六,后果生仲尼。

孔子出世

圣母果有身。襄公廿二年,上有哥孟皮,取名为仲尼,圣首亦似丘。尼丘山奇特,奇人有奇貌。孔子生三年,搬家阙里巷。自此相依命,任劳任怨子。

母亲病故

聪明又好学。特爱玩游戏,演习祭祀礼。不忘志于学,母亲又病故。愿与父合葬,不封且不树。为寻父葬处,有妪明指点。父母终合葬,孔子的诗句

赴宋学礼

季氏宴请士。身着麻布衣,言语多羞辱。悲伤难自已,只有全靠己。男儿当自强,考察殷商礼。知识变命运,孜孜不倦求。终通小六艺,相中鲁青年。

颜父有三女。 纥为圣王裔, 征在从父命。 惧子不能得。 圣人横出世。 取字称为丘。 周高中间凹。 叔梁纥去世。 艰难谋生活。 常设俎豆器。 多做为鄙事。 不知父墓处。 置棺吾父衢。 得遂孝子愿。

去赴季家宴。 愤愤而离去。 淬炼乃成钢。 孔子自先行。 又结连理缘。

昭公送鱼

当初一人往, 如今两人归。归来传喜讯, 亓氏生一子。 昭公闻此事, 派人送鲤鱼。孔子何其乐, 荣以君之贶。 为记君恩情, 取名曰孔鲤。在宋之所学, 六艺成专家。 一展己所长, 前途有可望。

孔子年二十,起初做委吏,行年二十七,也曾学子产,于时办私学,三桓有孟氏,二子皆受命,夫子教不倦,国小志却大,多年孜孜求,孔子办学校,自感有所缺,爱徒南宫氏,颠簸马不停,走遍郊设所,聪明深察死,回鲁弟子问,仲由字子路,头戴公鸡毛,子问汝所好?受绳木则直,斩而制成箭,此箭一出手,其后三五日,经由其门人,学生兼保镖,

入仕办学

初次入仕途。受邀季平子,出纳计量平。期年为剩田,拜学郯国君。了解古官制,盛赞其四德。子产得病死,授予德与政。门徒有平民,临死有遗志:次子南宫叔,师学必孔子。贵族入私学,渐有师生群。齐侯晏子来,重用百里奚。齐侯洗耳听,三十终有立。

赴周学礼

教以治国道。小学只成器,欲去周学礼。只因无赞助,言于鲁昭君。昭君爱人才,南宫随相伴。访乐于长弘,考察庙堂度。临别老子送,博辩广大危。在周之所学,惊呼天上龙。自周学礼回,

招收子路

小孔仅九岁。粗鄙好逞勇,身佩公猪牙。初次见孔子,对曰好长剑。尔愿学礼乎?受谏人成圣。我是南山竹,可穿犀牛皮。箭头装上镞,不亦更深乎?子路闻此言,张罗去拜师。身着儒生服,求做孔子徒。孔子得子路,谁人敢叫嚣。

遂为季家臣。 牲畜茁壮长。 皆因禽兽名。 泪称古遗爱。 亦有官二代。 长子孟懿子, 名声与日增。 问秦何以霸。 听后颜面喜。 大学方君子。 路远未成行。 赐给马和车。 学礼于老聃。 仁者赠以言。 孔子受教深。 门徒日益多。

刚强又率直。 侮辱甚无礼。 学礼有何益? 不揉自且直。 箭尾装上羽, 立拜敬受教。 手托拜师礼。 声扬腰板直。

一逐于鲁

权臣季平子, 僭越周礼制。歌雍撤祭品, 八佾助祭祀。 昭公率师来, 三桓齐联手。失败奔于鲁, 落难居乾侯。 有国不能回, 客死七年后。孔子受恩遇, 常怀感恩情。 是忍孰不忍, 以此表心声。此时国无君, 季氏把朝廷。 为主行辩护, 得罪季权臣。鲁国不可留, 去以见齐侯。

去鲁路漫漫,孔子轼车听,舅夫皆死虎,何不离远去?孔子来齐国,齐侯有嗜好,齐侯露喜颜,巧辩不可法,齐侯从其言,曾学齐韶音,适有齐大夫,磨难几十年,孔子回鲁国,常解众人惑,内中有一物,派人物询问,山中怪为夔,夫差讨伐越,吴使问仲尼,禹怒杀防风,周游至陈国,箭头石制成,隼是远方鸟,肃慎献石矢,次箭为陪嫁,

客居齐国

车马经泰山,妇哭墓旁边,中有几重情。使由上前问,吾哭甚悲苦,今子又因死,答曰苛政无。孔子诫众徒:齐侯心中喜。他日问为政,家中有千驷。间或又问政,欲封孔子田。晏婴阻止紧,高傲难为下,厚葬使破产,受封已成难。在齐与乐官,三月难为肉。他日齐侯曰:欲害孔仲尼。齐侯不能止,清楚识世事。四十而不惑,

百事精通

不久定公立。见多又识广,惊呼百事通。桓子深挖井,貌似羊一只。人皆不能知,谎称得一狗。孔子闻如说,水中怪为龙,土中也有怪,攻破会稽城。城毁得人骨,长骨属于谁?大禹盟会稽,陈尸于市场。众人皆有见,隼鸟陈廷落。有箭穿其身,箭长尺有咫。众人不曾见,箭为肃慎矢。武王克商后,后分女大姬。大姬配胡公,应在府库中。陈公派人查,孔子的诗句

哭声甚哀怨。 哭声几重深。 悲苦更有余。 苛政猛于虎。 君臣又父子。 答曰在节财。 历数儒者病: 游说求官衔。 共同论音乐。 不能以季氏。 接淅而去齐。 何事有不知?

博闻又强记。 喜得一陶器。 齐说问孔子。 确定其为羊。 乃为雌雄羊。 与车齐等长。 防风姗姗迟。 其骨如车长。 箭为楛木做。 急忙问孔子。 索贿百蛮夷。 胡公封在陈。 果然已尘封。

快乐达人

私学日益盛, 门徒日渐多。十哲八贤至, 尽得英才教。 朋自远方来, 不亦快乐哉。常与谈志向, 子路总是先。 孔子亦有对, 方见高境界:老者有所安, 朋友有所信, 小孩有人爱, 是谓大关怀。有乐师生间, 有乐在人寰。 君子终身乐, 而无一日闲。常常定礼乐, 时时删诗书。 诗经三百五, 篇篇皆有谱。琴瑟伴奏唱, 以求合韶武。 有人路唱歌, 拽着共切磋。强要唱三遍, 直至自能弦。 曾学师襄子,有间已习数,有日若所思,其目闪灼灼,其学亦如此,季桓之宠臣,赖主益骄矜,自此虎轻狂,孔子不愿仕,定公立八年,子路甚不悦,行年已五十,鲁国政稍安,子贡亦着急,如今无善贾,路不拾遗货,期年为司空,旋即大司寇。市场不抬价,鲁国用孔子,阴谋盟夹谷,文事必有武,坛台三阶等,十日不进学。襄子催换曲,回曰未得志。有间已习志,高望有远志。其肤黑黝黝,统治四方国。非为周文王,感叹谁可比。学中亦有乐,

阳虎为乱

名曰仲梁怀。与虎有仇怨,虎怒执拘禁。桓子与盟约,势凌鲁君上。陪臣执国命。阳虎请以礼。拒以婉言辞,公山以费叛,使人招孔子,何必公山氏。答曰兴周道,天命自己知。顺天从人命,

天下无贼

国人望青天。孔子不出山,巧妙欲打探:美玉有一块,我心在等待。俄而定公命,男女分途载。贤人各得所,土地分五从,农业全发展,天下无贼欺:奸商不敢诈,懦夫有立志。国家蒸蒸上,

挫齐阴谋

齐国心不安。鲁强而我弱。乘机使就范。公欲无备往,武事必有文。欲赴两国会,揖让二君登。齐使莱人鼓, 习曲未得数。 答曰未得人。 其身高巍巍, 如此还有谁。 其乐有谁知。

阳虎欲逐远。 梁怀方得脱。 孔子叹国情。 专心修书诗。 孔子跃跃试。 最终未能适。 贞固无不利。

天下苍生难。 珍藏抑或卖? 封为中都宰, 诸侯学习来。 因地制其宜。 流氓皆奔离。 面貌全然易。

迟早起祸患。 子曰不寻常。 必让司马随。 乱中劫定公。

篇二:《从孔子说诗看孔子教学》

教育随笔

从孔门说诗看孔子教学孔子的诗句

《论语》有一段关于孔子和弟子谈论《诗》的记载: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子夏)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子夏所问的诗,前两句原保存在《诗经·卫风 ·硕人》篇①,原诗描述一个美女的形态和神采。子夏长于文学,这几句诗对他来说,应该不难理解,子夏却 要追问这首诗是什么意义(何谓也)。孔子告诉子夏,这诗的意思是说“先打好白底,然后再在上面彩画”( 绘事后素)。子夏由此又推衍出“礼节仪式的重要性不是第一位的”(礼后)的结论。抛开原诗的字面涵义, 探求更深的言外之义,驰骋联想,尽情发挥的解诗方法,在今天大学中文系也未必会得到教师的认可,却得到 孔子的赞许,认为子夏得到读诗的诀窍(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里看出孔子的教学方法的一些特色。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善于启发学生 去独立思考,要学生举一反三,反对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各人的创造性。

师生问答涉及范围相当广泛,讲如何做人(仁),如何

做这(为政),如何对待父母(孝),都是一些大 题目。没有发现孔子如何教学生识文断句的记载,孔不对学生讲授文化启蒙识字的初级课程。孔子以“文、行 、忠、信”为教,都是比较抽象泛的大题目。

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庭前经过,孔子问他学过《诗》没有,又一次孔鲤从庭前经过,孔子问他学过《礼》没 有。孔子不知孔鲤学过什么课程,可见他不参与初级班的教学工作。汉末马融设帐授徒,不亲自为初级班讲授 ,命高年级弟子为低年级弟子讲授。这种办法或来源于孔子,也未可知。 孔子教学方式类似大学的讨论班(西明纳尔或称读书班),而不同于今天大学的课堂讲授,先生讲、学生 听;先生说、学生记。《论语》还记载: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出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孔子以后,孔子的传人孟子也不主张死记书本知识,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 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孔孟开创的借题发挥,多方引伸的学风,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后来汉儒的 “家德”,即所谓学派。《汉书·儒林传》所列的都是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孔门说诗的精神在于即兴阐发,因人因事而异。后来学者扣住诗的一章一句,给以固定的解释、注疏,都 不符合孔子的精神。《诗经》三百篇,孔子提出解释的总原则是“思无邪”。诗经分明有男女相赠答的爱情诗 ,也有男女幽会的描写,不能说它“无邪”。孔子曾明确批评“郑声淫”。淫,当然是“邪”的。孔子的“思 无邪”,指的是孔子对《诗》的诠释原则,阐发诗的微言大义时,即使对那些男女爱情诗,淫奔之诗,也不能 按照原诗的“邪”思去阐发。“像“巧笑倩兮,美目分兮”描写美人的诗句,孔子要联系上“礼仪”这些大道 理,从文句以外阐发出新义。这种解诗法,在当时具有革新意义,是个创举。孔子开创了阐发微言大义的诠释 学。孔门说诗新义,为解诗开了新生面,新义世代相传,形成文字,记录成册,有齐、鲁、韩等众多流派。《 毛传》也是一派。所谓讽刺××,歌诵××,都是诗经的阐发义,诠释学,不能当作诗经的经疏来理解,它本 来不是用来解释诗经的文句的。 北宋的几位诗人(如欧阳修等)和南宋的朱熹,对《诗经》进行重新估价,力求恢复《诗经》的本来面貌 ,取得了不少成绩,他们功劳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应指出,《毛传》说诗,是孔门说诗的正统。这种学风直 到清代王夫之,还恪守不渝。

《毛传》作者比朱熹更接近《诗经》流传的年代。朱熹凭直观,一眼便能看出《诗经》的那些男女爱情诗 ,幽会诗,

而《毛传》作者反而看不懂,这是不可能的。说《毛传》作者有意曲解,也没有根据。《毛传》继 承孔门的传统,它讲的是《诗经》“发挥义”。时代不同,年代隔久了,后人把《诗》的“发挥义”当成《诗 》本有义,与《诗》的原文对不上号,强为解释,就显得支离难通。所谓歌诵××,讽刺××,本来可以因时 、因地、因事而异,不是固定不变的。后人忘记了,或者不理解这种孔门说诗方法,把记录的文字看死了,僵 化了。这样,既不能联系当前发生的“实际”,进行讽刺或歌颂,又无助于了解《诗经》的本来意义。为读者 着想,要求恢复《诗经》的本来面目,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确的,近代学者如闻一多、胡适、郭沫若,沿着 朱熹等人的方向继续探索,利用近代社会学、民族学的成果,把《诗经》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他们对恢复《 诗经》本来面目做出了贡献。

我们也应看到,汉代经学又有汉代的特点,它善于联系实际,发挥微言大义。起过积极的社会作用,后人 忽略古今社会的差别,也没有考虑到古人说经与今人研究《诗经》用意的差别,于是产生汉学与宋学的对立。 “知人论世”,做到并不易。

下注:

① 后一句不见于今本《诗经》,可能孔子所据为另一版本。

篇三:《孔子 铺展诗意的人生画卷》

孔子 铺展诗意的人生画卷孔子的诗句

高方

说起孔子,我们的眼前经常会交错出现一个双目炯炯神采奕奕的智者、一个手执卷帙语重心长的精神导师和一个蹙额凝眉的政治失意者的形象。这些无疑都是孔子,可哪一个又是真正的孔子呢?

孔子生活在周王室衰微的时代,虽然系出高门是名将之后,但早年丧父导致他幼年时期的生活极为贫苦。好在孔子自幼聪慧好学又对礼仪情有独钟,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成为名士,引起时人的广泛重视。孔子博闻强记才识过人,又有一腔治国安邦的人生理想,但在那个礼崩乐坏的特定时代,他对“礼”的推崇与遵崇却几乎成了他不能受到重用的全部原因,虽周游列国十四年,他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得到实现。

几十年的坚持不懈的人生追求让孔子吃尽郁郁不得志的苦头,前路已无知己,但孔子仍旧一往情深地走下去,满怀憧憬地期待着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那一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以说是孔子终生行事的鲜

明写照,而这一执着甚至可以说是执拗的处世原则也成就了孔子卓而不群的诗人气质。

我们经常可以在《论语》中读到孔子对无意出仕的弟子的嘉许,那么孔子真的是对政治持无所谓态度,甚至充满抵触情绪吗?可我们分明都知道孔子一生最大的遗憾也是最大的悲剧就是政治上的失意,是自己治国方案的无处施行。“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是孔子的原则,所以他从不曾阻止子贡等人的出仕,自己也会因为鲁国自大夫以下都不守礼法就不再继续在鲁国做官,也会因为灵公的无道而离开卫国。

孔子讲求为政以德,他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选拔官员时要选取正直的人。孔子认为礼在于内心,礼仪产生于仁义之后,人没有仁爱之心就不配讲礼乐,就连“入太庙,每事问”也多不是因为不够渊博,而是出于谦逊有礼的礼仪需要。他赞成周朝的制度,于是对许多眼前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如他在季氏那里观八佾之舞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之叹,对季氏越礼祭祀泰山颇有微辞,对管仲仿照国

君立照壁、设反坫都提出过自己的批评。

孔子在世界上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孔子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1可以说“礼”的意识在孔子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从小时候做游戏经常学做祭祀的礼仪动作起,这个概念就已经深深地贯注在了他的生命之中,后来他在许多国家都受到排挤和打击也大多因为这一点。当齐景公赏识孔子向他问礼、问政时,晏婴以繁琐的礼仪不适合齐国的国情为由使景公疏远了孔子;卫出公想请他出来执政,他却要“必也正其名”;在陈绝粮是因为楚要聘请孔子,陈和蔡的大夫们担心他的才干会危急自身;当楚昭王想封七百里地方给孔子时,令尹子西进行了看似合理的阻挠,他说当年文王武王的封地都不足五百里却成就了大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

因为致力于“礼”和“以礼治国”,孔子的学说在濒于乱世的时候得不到各国君主的采纳,但人们的相关评价却也证实了孔子的才干。在楚国之得比文王、武王,一方面在于子西想使自己的说服更有力量,另

一方面也说明他真正看到孔子的实力。而鲁定公任用孔子做大司寇的时候,齐大夫也曾意识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事实的确如此,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中都长官后治理效果很好,孔子被提升为司空,又被任命为大司寇。《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不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2

但这个时候孔子的诗人意气又占了上风,当鲁接受了齐国所馈的女乐疏于政事又没有按礼法将祭祀的肉分给大夫之后,孔子立刻了开了鲁国。这样的绝决也许是残酷的现实让孔子对鲁国的政治彻底失去了信心,更也许是十分理想化的孔子对所谓的“邦无道”缺少了几分抗争的勇力与气度。

无论一度在多个国家的“政治出走”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政治理想的不得施展在事实上都使孔子无比苦闷,而苦闷中的孔子甚至两度差一点出任叛乱之臣的辅政者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蓝图。

公山不狃叛乱季氏时召请孔子,急于施展抱负的他竟意欲出山,想依据费在东方建立一个像周那样的

王朝,并因此引起了子路的不悦。孔子此次虽然未能成行,但性格深处的急迫与天真却可见一斑。到了中牟宰叛乱时使人召孔子,他竟也想过前往。子路以孔子曾说过的“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进行劝谏,孔子却说:“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政治抱负无处施展的急躁的孔子,也不难看到一个内心满是怀才不遇之感的怨愤的孔子,而“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的豪言壮语似乎也因之带上了些咬牙切齿的味道。

总之,面对政治的孔子是一个诗人般矛盾的孔子,他一方面承受着重重打击,一方面又热衷并相信可以以一己之力改变天下的状况,并且为之执迷不悔。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开启了官学之外个人创办私学的先河,可以说是中国教育体制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改革家。而作为以才德著称于当世的大贤,孔子又的确颇具开馆课徒的资本。孔子少年习《易》,一生勤加钻研,曾有韦编三绝的故事传于后世;

篇四:《关于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关于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关于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本文由<> 负责整理首发

篇五:《孔子的名言名句》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名言名句

4、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的名言名句。”

10、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6、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8、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9、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31、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3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5、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6、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3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相关热词搜索:赞美孔子的诗句 关于孔子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孔子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孔子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6897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