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

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

2016-02-23 11:22:0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篇一《曹松《南海旅次》高考诗歌鉴赏》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篇一
《曹松《南海旅次》高考诗歌鉴赏》

曹松《南海旅次》鉴赏

古诗鉴赏

0118 0837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 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 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 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 年年争

发被春催。

曹松是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

治在今广东广州市)时的思归之作。

起的反响,来表现他羁留南海的万缕归

思。

免归思泛滥,不易裁断。如此翻新的写

唐诗》甲集),是说得不错的。

颔联“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南海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他收不到家书的沮丧心情。言外便有嗟怨客居过于边远之意。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清平乐》),是写见雁而不见信的失望;而曹松连雁也见不到,就更谈不上期待家书了,因此对句用“谁道有书来”的反问,来表现他的无限懊恼。

颈联“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展示了日复一日唤起归思的凄清景色。出句写晨景,是说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对句写晚景,是说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这一联的描写使我们想起唐诗中的有关诗句:“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武元衡《单于晓角》);“回潮动客

思”(李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看来,在唐人心目中,明月、晓角、残潮,都是牵动归思的景色。如果说,李白的《静夜思》写了一时间勾起的乡愁,那么,曹松这一联的景色,则融进了连年羁留南海所产生的了无终期的归思。

归思这样地折磨着,平常时日,还可以勉强克制,可是,当新春到来时,就按捺不住了。因为新春提醒他在异乡又滞留了一个年头,使他归思泉涌,百感交集。“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羁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对归思的抒写推向高潮。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归心,进而表现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泛滥,那就象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竞相怒放,不由自主。想象一下号称花城的广州,那沐浴在春风里的鲜花的海洋,我们不禁为如此生动、独到的比喻赞叹不已。这出人意表的比喻,生动贴切,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写到这里,的南海归思在几经婉转之后,终于得到了尽情的倾吐。

这首诗在艺术上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探索,它没有采用奇特的幻想形式,也没有采用借景抒情为主的笔法,而是集中笔墨来倾吐自己的心声,迂曲婉转地揭示出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细微的思想感情,呈现出情深意曲的艺术特色。(徐燕)

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篇二
《诗山中学古代诗歌鉴赏训练汇编》

诗山中学古代诗歌鉴赏训练汇编

南安市诗山中学 洪培欣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叹疆场 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到,妆梳对镜台。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5分)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6分)

1 .《叹疆场》 通过思妇听到远征的丈夫归来的消息时枝妆打扮与之前以泪洗面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喜不自禁的心情。《 到家》 通过对归家时的所见、所为、所感的描写,融情于景, 表达了诗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 答对一点给3 分,答对两点给5 分)

2 .山色依然,写出了喜悦之后的闲适。潇栖是拟人手法,山色潇洒地进入我的居室,写出来脱离世俗官场之后的欣慰。两句诗写的不仅是物境,而且是心境,写出了诗人尘劳尽除后,心情由喜悦而安适的转化。( 6 分,对具体词语的赏析2 分,拟人手法2 分,对两句诗总体的赏析2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颈联作一赏析。(5分)

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赏析。(6分)

1.(5分)颈联描写了早角、残潮、霜、月等最能牵动归思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来源:学科网]

2.(6分)比喻。把归思比作含苞待放的百花,被春风催开,不由自主竞相怒放,生动地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 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 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 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6分)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5分)

1.(6分)【参考答案】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2分)

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

2.(5分)【参考答案】①“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2分)②“影落”,写出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2分)③这也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离亭燕

张 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目无言西下。

[注] 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5分)

2.请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1.“浸”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水天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语意相近即可)(5分)

2.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是、朝兴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柳梢青 · 春 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从事著述。②辇下:京师。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词的上阙从哪些方面表现“城”之“愁”?(5分)

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5分)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作者的忧愁。(1分)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

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氛围(2分)。听觉方面: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2分)。

2.(6分)“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再,表现亡国之痛(2分); “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现身在山中、报国无门的憾恨(2分);“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守节之典进一步表明自己守节不仕的志向(2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这两首诗所塑造的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5分)

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1.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绪。

2.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意象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绪,而是通过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等意象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诗的颈联上下两句写景各用了什么表现技巧?描绘出怎样的意境?(6分)

2.这首诗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 1(1)、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夜阑人静,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的静寂,(2分)“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烘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的孤身一人的情景。(2分)营造出孤寂、凄清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独处空园,与野僧为伴的孤苦无依。(2分)

2、(1) “独”与“久”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1分)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乡思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一“独”字写尽了他乡的孤独。(2分)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希望的渺茫。(2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散曲,完成下列试题。

前调·阊门①夜泊

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

鸟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①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1.作者在曲的前半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全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2.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有相似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6分)

1.【思路探究】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鉴赏诗歌的景物(意境),描绘景物的意象及这些意象的特点是关键。上片中的“风雨”“船”“潮汐”“钟韵”是理解的关键。而诗歌的情感,则要抓住有提示作用的核心词语,如“寒”“愁”“喜”。而综观全曲,就会发现,作者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变化的。上片抒发的是“愁”,而下片则是“喜”。【参考答案】这首曲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诗人表达的感情是:羁旅之愁及行人见到曙色的喜悦之情。 (5分)

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篇三
《南京盐城2012届高三三模语文附答案》

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2012.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泥淖

B. 缉拿

C. 取缔

D. 蝉连 掎角之势 繁文缛节 余勇可贾 文过饰非 与(yǔ)会 .锁钥(yuè) .处(chǔ)暑 .刊载(zǎi) .嗜书成癖(pǐ) .顺蔓(màn)摸瓜 .囿(yòu)于成见 .度(duó)德量力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经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

B.阿盟在对叙利亚的态度上分为两派,突尼斯和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坚持要求阿萨德下台,而伊拉克和黎巴嫩则坚决反对推翻阿萨德政权。

C.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

D.云计算将会对就业产生巨大影响,微软公司表示,“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云计算将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成本,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技能”。

3.阅读下面的图表,从两个方面概括其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4分)

(1) ▲

(2) ▲

4.为纪念“五四”青年节,校刊开辟了“‘五四’回音壁”一栏,请你在上面简短留言,不超过4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力求有文采。(5分) 答: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

[宋]范仲淹

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予尝经略.

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 .

初康定元年春,夏戎犯延安,我师不利。君时任鄜州从事,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凿地百有五十尺,始至于石,工徒拱手曰:“是不可井矣。”君曰:“过石而下,将无泉耶?尔攻其石,屑而.

出之,凡一畚,偿尔百金。”工复致其力,过石数重,泉果沛发,饮甘而不耗。万人欢呼曰:“神乎!虽虏兵重围,吾无困渴之患矣。”用是复作数井,兵民马牛皆大足。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 .

既而朝廷署故宽州为青涧城,授君内殿承制,知城事,复就迁供备库副使:旌其劳也。青涧东北一舍而远,距无定河。河之北有虏寨,虏常济河为患。君屡使属羌击之,往必破走。建营田二千顷,岁取其利;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暨军须城守之具,不烦外计,一请自给。.

使一子专视士卒之疾,调其汤饵,常戒以笞责,期于必瘳①,士卒无不感泣。王公尧臣安抚陕西,言君治状。上悦,降诏褒之曰:“边臣若此,朕复何忧!”

庆历二年春,予按巡环州。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君乃周行境内,入属羌.

聚落,抚以恩意,如青涧焉。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君遣人招之,不听。即出兵.

诛之,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暨牛羊赏诸有功。其僭受伪署者咸股栗请命。由是属羌无复敢贰。

君少尚气节,莅官,能摘恶庇民,青涧与环人,皆画君之像而享事之。及终,吏民暨属羌酋长朝夕临柩前者数日。

铭曰:呜呼种君,生于贤门。吾志必立,吾力是陈。宁以刚折,果由直伸。捍虏之患,乂②边之民。夙夜乃职,星霜厥身。生则有涯,死宜不泯。

(选自《范文正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瘳(chōu):病愈。②乂(yì):安定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 遗:埋没 .

B. 尔攻其石,屑而出之 攻:开凿 .

C. 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 易:代替 .

D. 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 署:委任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其子泣血请铭于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B. 请因其废垒而兴之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 ..

C. 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D. 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种世衡有勇有谋,他率军民筑青涧城坚守边塞,凿井以解无水之患,击败了隔河对峙的敌军。他恩威并施,收服了环州的属羌部落。

B. 种世衡视兵如子。他专门派一个儿子去探视伤病的士兵,负责他们的饮食治疗,到期没能治愈还要责罚儿子,士兵都大为感动。

C. 种世衡治绩卓著,上自君王下至百姓都一致推许。皇帝下诏褒奖他,长官大力举荐他。逝世之后,吏民百姓、外族酋长都来吊唁他。

D. 范仲淹认为,种世衡是名门之后,既立有大志,又努力作为,他捍卫边疆,安定百姓,日夜辛劳,忠于职守,但英年早逝,功业未成,令人叹惜。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4分)

译文: ▲

(2)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3分)

译文: ▲

(3)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暨牛羊赏诸有功。(3分)

译文: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为什么“不易裁”?(3分)

答: ▲

(2)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答: ▲

(3)请赏析尾联的妙处。(4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桑之未落,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氓》)

⑵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 。(《论语》) ⑶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⑷ ▲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出师表》) ⑸木秀于林, ▲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康《运命论》) ⑹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⑺ ▲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⑻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

舒婷

这是一个普通的夜,白天刚下过阵雨。风特别湿潮。犹如海的呼吸,轻悄地穿过荒芜的花园,抚摸了我一下,脸上一阵凉意。

是什么使眼睛发潮?为什么会想起你?窗外黑黝黝的屋脊,像几条卧鲸。深深浅浅的灯光,似乎要从万千人生故事中,泄露一点什么消息。好比一本书的封面,引诱你去翻阅。不料记忆能及的那一页,竟是老朋友你。

学生时代你的外号叫蚂蚱。你长得尤其高又非常瘦。凸额头,又粗又硬的头发编成结结实实两条辫子,撅在耳后。

老师提问你,你茫茫然站起来。你那对视得很厉害的眼睛在老师看来是一种有辱师道的挑衅,同学们则看作凶狠的搜索。你咕咕噜噜的回答虽然是正确的,但不耐烦的老师已从你的课桌里掏出一批罪证:精致的小鹿、花篮和水袖宫娥,全是用包糖纸编的。大家哄然大笑。我以为你会哭,会甩起书包回家。但一经允

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篇四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检测(附答案)》

专题检测九 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 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

杂诗二首(其二)

曹 丕

①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②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③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注:①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②飘风:暴起的风。③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东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

1.诗人开篇两句中塑造“浮云”这一意象的目的是什么?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送客还幽州

李 益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

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两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分别通过什么意象表现出来?

2.两首诗中有“送独归”“且送归”的相似用语,但二者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心境是有差别的,请简要说明。

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2题。

①燕子矶

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

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①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颈联作一赏析。

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送友人归

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试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尾联作简要分析。

七、(2012·山西山大附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闽中秋思

①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为例,试作简析。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满江红

柳 永

①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

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

②③④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注:①长川:即下阕中的桐江。②成底事:一事无成。③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④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这首词的上阕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阕加以分析。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子 规

① 吴 融

②③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②国:指故国。③委:舍弃,丢弃。

1.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1.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2.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泊歙浦

方 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①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②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③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①此诗为杜牧在重阳日与前来拜访他的友人张祜到齐山登高而作。②客:即张祜,他诗才横溢,但因被排挤而不得见用,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深表同情,同时对自己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不得施展才能与张祜有同病相怜之感。③牛山: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而流泪。

1.诗歌颈联“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全诗内容看,诗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十四、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第1~2题。

山 歌

无名氏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①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疏要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东去九江途中的一个深夜,诗人细读元稹诗卷,写下这首诗。

1.这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2.这两首诗各表达了什么感情?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第1~2题。

白 梅

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高尚品质?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第1~2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1~2题。

夜泊钱塘

茅 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歌尾句在全诗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1~2题。

秋 日

高 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1.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1~2题。

①上太行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

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

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1~2题。

①②钱塘逢康元龙

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②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

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二十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1~2题。

浦口逢春忆禁苑旧游

杨 基

春冰消尽草生齐,细雨香融紫陌泥。

花里小楼双燕入,柳边深巷一莺啼。

坐临南浦弹流水,步逐东风唱大堤。

还忆当年看花伴,锦衣骢马玉门西。

1.诗中“坐临南浦弹流水”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二十二、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1~2题。

秋晚书怀

① 高士谈

肃肃霜秋晚,荒荒寒日斜。

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

②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

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

注:①高士谈:宋宣和末期任忻州(今山西忻县)户曹参军,出使金国,被留,官至翰林直学士。后因参与宇文虚中密谋南归而被拘,遭杀害。②断槎:槎,木筏。张华《博物志》记载,海边每年八月都有槎如期而来,于是备好食用之物,乘槎到天河(即银河)之上。因为槎断,自然无法归来。

1.诗歌颈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2.诗歌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二十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第1~2题。

①蝶恋花

纳兰性德

②③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

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①这首《蝶恋花》是词人为悼念亡妻卢氏而作的悼亡词。②昔:同“夕”。③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

1.细读开头画线句解答以下三个问题。

(1)突出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2)词人“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人要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纳兰性德词善于设色点染,就这首《蝶恋花》中选取的意象赏析其绘色。 二十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2题。

独游南湖

① 查慎行

②外吏无交旧,归人应简酬。

烟波宜独往,风雨感重游。

远影千帆暮,孤亭万树秋。

③多情天井派,日夜向南流。

注:①查慎行:浙江海宁人,清代诗人。曾任南书房编修,后受株连下狱,雍正时被赦还家。②外吏:指在地方衙门做官的人。③天井派:指济宁城南运河上的天井闸。派,水流。

1.诗的颈联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与解析

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篇五
《【名师辅导】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十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十 古代诗歌鉴赏

一、(2013·陕西长安一中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访中洲

[宋]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①相连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二、(2013·山西长治二中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①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2.词的下阕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2012·云南玉溪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夏日过郑七山斋

杜审言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注: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唐高宗咸亨进士,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此诗是杜审言任洛阳县丞时,到洛阳近郊郑七山斋访问时所作。

1.尾联中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2.颔联描绘山斋内外景色,情景交融。试作简要赏析。

四、(2012·河北唐山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概括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颈联作一赏析。

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送友人归

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试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尾联作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①题元十八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②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居在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全诗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请结合全诗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一句。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满江红

柳 永

①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

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

②③④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注:①长川:即下阕中的桐江。②成底事:一事无成。③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④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这首词的上阕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阕加以分析。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子 规

① 吴 融

②③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②国:指故国。③委:舍弃,丢弃。

1.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秋晚书怀

① 高士谈

肃肃霜秋晚,荒荒寒日斜。

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

②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

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

注:①高士谈:宋宣和末期任忻州(今山西忻县)户曹参军,出使金国,被留,官至翰林直学士。后因参与宇文虚中密谋南归而被拘,遭杀害。②断槎:槎,木筏。张华《博物志》记载,海边每年八月都有槎如期而来,于是备好食用之物,乘槎到天河(即银河)之上。因为槎断,自然无法归来。

1.诗歌颈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2.诗歌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野兴

马致远

①②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注:①风月:指大自然。②搭儿:地方。

1.简要分析“东篱本是风月主”在这首曲子中的作用。

2.赏析“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的妙处。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①[双调]折桂令 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曲也有“曲眼”,这首曲子的“曲眼”是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2.本曲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南吕]金字经

贯云石

泪溅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芳草萋萋人未归。期,一春鱼雁稀。人憔悴,愁堆八字眉。

1.说说“人憔悴,愁堆八字眉”中“堆”字的妙处。

2.这首曲子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的。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孙光宪

①②③蓼岸风多桔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

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注:①蓼岸:开满蓼花的江岸。②楚天:泛指今湖北、湘南一带。③杳杳:幽远。

1.词的首句“蓼岸风多桔柚香”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词的上阕情景交融,请找出其中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字眼,并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十六、(2013·宁夏银川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酬王昭仪

①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②③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④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④劲气:寒气。

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十七、(2013·辽宁鞍山一中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 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

2.“卧看天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的“卧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的,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 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①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注:①凌烟阁原本是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2.诗中的老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写真寄外

① 薛 媛

②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③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①写真:画人像。薛媛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梁取琴书等物。“善书画,妙属文”的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楚材内心愧疚,终与妻团聚。②丹青笔:画笔。③索寞:憔悴。

1.有人说,首联一“寒”字尽显诗人功力,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请联系全诗,说说尾联在全诗的作用。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南旺守闸

① 刘 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

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②③蔓草须句国,浮云少昊墟。

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1311—1375),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一、1.侧面烘托。诗人通过对“被访者”居住环境的描写,如他傍水而居,门前种有修竹,旁有荷花池,清香四溢,从侧面烘托出了被访者高雅隐逸的形象。

2.“访者”是一个格调高雅,充满意趣的清逸之士。他访友不择晴日,而是踏雨而来,来访本是为了和好友探讨“奇字”,这本已不是什么经世致用之务,可是还没来得及交流就先急忙走向水边去看那雨中出岫的茫茫白云,可见其清逸情怀。

二、1.词的上阕写了灯火、云、鹧鸪、村落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山村傍晚时分寂静寥落的生活画面。

2.词的下阕运用对比、用典,用昔日驰骋疆场和如今的憔悴疲惫对比;用诸葛亮挥羽扇整纶巾的典故(或用屈原《招魂》之典)表现了作者岁月蹉跎、英雄老去,壮志难酬、功业难成,失魂落魄、满腹哀怨,抚今追昔、漂泊憔悴的情感。(其他说法符合词意亦可)

三、1.“迟”字用得好。“迟”字既写出了诗人对郑七山斋风光的倾心爱慕、流连忘返,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与主人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时间虽晚而不愿回。这一“迟”字的运用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产生了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2.“薜萝山径入”写在通往郑七山斋的曲折的山路上,长满了茂盛的薜荔和女萝,隐隐传达出山斋的幽深和清静。“荷芰水亭开”写出进入山斋后的景象:水亭周围的池中,一望无际的荷、菱开放出清丽的花朵。从狭窄山路中穿行来到山斋后,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诗中“入”字和“开”字不仅实写诗人的行动,也透露出心情的变化。此联看似纯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对夏日山斋的喜爱之情。

四、1.描写的是一幅南宋时,江淮一带战乱后农村的残破景象。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着。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

2.(1)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带来破坏的痛心;(2)对侵敌的仇恨,对战争的厌恶。 五、1.颈联描写了早角、残潮、霜、月等最能牵动归思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2.比喻。把归思比作含苞待放的百花,被春风催开,不由自主地竞相怒放,生动地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

六、1.“花落一杯酒”一句,实写分别之景:暮春时节,友人归去,唯有一杯酒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月明千里心”一句,虚写别后之情:分别之后,虽相隔千里,但可共享一轮明月,寄托相思之心。颔联由眼前之景想到别后之情,由实到虚,虚实结合,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朋友的一片真情。

2.尾联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送归友人后怅然若失、离愁满怀的情感。在友人的归帆渐远渐隐之际,诗人回眸凝望,只有烟雾缭绕的林木,昏黑幽暗,深不可测,诗人的离愁别绪已蕴含其中。

七、1.描绘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表现了作者对溪居优美宜人景色的喜爱和主客欢融无间的情意(或:对主人殷勤招待的感激之情)。

2.此句写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却能倒映在杯子中,溪居的明净便自不待言了。其中“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影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奇特,表现了溪居主人的不俗。

八、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衬托出环境的静寂。

2.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上阕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词人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词人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词人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下阕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

九、1.对比。作者将在“他山”(指异乡)啼血、飘荡的杜鹃与“旧苑”(故国)春来

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篇六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唐诗鉴赏100例(二)》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唐诗鉴赏100例(二)

5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感遇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公元661—702)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兰若:均为香草名。③芊蔚:花叶茂盛状。

1.整体感知这首诗,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4分)

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空绝春夏之间的兰若在秋风起时便枯萎调零的命运(2分),借以抒发自己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年华流逝而芳意无成的苦闷(2分)。

2.托物言志(2分)。前四句从形、色两方面赞兰若风采的秀美,突出其幽雅独特,后四句写兰若摇落,芳意无成,感叹其芳华零落,从而抒发自己对年华流逝,理想破灭的感慨(2分)。或答比兴(2分)。前四句着力赞美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四句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兰若凋零写自己年华流逝、理想破灭(2分)。

5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落花

【宋】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①。

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②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①半面妆:《南史〃后妃传》载梁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②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时用为妓院等地的代称。

1.两首《落花》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分析。(5 分)

2.咏物诗讲究人物交融,两首诗的颔联都突出表现了这一特征,请加以赏析。(5 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首皆有惜花伤春之情。李诗写满园缤纷落花,让人断肠不忍扫去,直接抒发了惜花之情;宋诗首联写花之自伤飘零,绸缪于青楼烟雨,一片凄苦迷离的景象,别有惜花伤春之意。

不同点:李诗有慨叹身世之意,写花朵用生命装点春天,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片芳心,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也寄寓了自己素怀壮志,屡遭挫折,报效无门的际遇之苦;宋诗三四联以沧海客归,珠犹迸泪,章台人去,骨尚遗香,喻落花的精诚专一,表现诗人忠厚悱恻之情(或九死犹未悔的精神)。

2.李诗:“参差”句空间着眼,“迢递”句从时间着眼,写落花纷飞,连接曲陌,连绵不断,无止无休,斜晖的点染又增添了整个画面的凄迷色彩。这种暗淡的色调,透出了诗人心灵的伤感和悲伤。

宋诗:两句从时空角度深入描绘了落花的全过程,出句描写落花飞动的舞姿,对句写花落地不甘香消玉殒,仍不失红粉佳人的美容,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感受,“更作”“犹成”加强了感情色彩,倍增了执着之意。

5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

赵嘏(gǔ)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净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

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长安景色,伴随着丰富的联想:清晨时分,云雾在缓缓飘动,仿佛汉朝雄伟壮丽的宫阙在眼前浮动。

B.第三句以“残星”写时辰,晨星寥落,曙光初现;以“雁横塞”点时令,南归的秋雁正在掠过北方的天空。

C.颈联写触目所见:竹篱旁边,一丛丛紫艳的菊花似开未开;水塘旁边,一朵朵凋残的莲花花瓣落尽。

D.尾联使用两个典故,言简而意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羁旅京城,思念故乡而又不能归去的惆怅情怀。

参考答案A

【解析】

“仿佛汉朝雄伟壮丽的宫阙在眼前浮动”这句是眼前所见实景,不是联想。

5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边愁

崔湜①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②。

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

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①崔湜(shí),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②腓(féi):枯萎。

1.本诗一、二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最后一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胡天九月,草木枯萎折断,风尘四起,霜雪渐浓,令人生畏(1分)前两联描写了边地凄凉的景象(1分),渲染苦寒的氛围。1分)烘托了后两联的客思之“愁”。(1分)

2.描写了一个闺中思妇,殷勤伫望的形象。(2分)前三联实写,最后一联虚写,(1分)由“边书驿骑”而引发的悬想,家中的亲人一定在巴望着“我”,准备迎接我在来年的春色中归来(1分)

5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两首诗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哪一种共同的情感?(2分)

2.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所用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思念故乡之情。

2.不相同: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5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

曹松①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诗人简介

曹松,唐代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而卒。曹松为诗,学贾岛苦吟。“平生

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崇义里言怀》),是其自我写照。工五言律诗,炼字琢句,取境幽深,也有点接近贾岛,但尚未流于怪僻,而自有一种清苦澹宕的风味。“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秋日送方干游上元》)、“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正代表他的这种诗风。题材狭窄,不外乎叹老嗟卑,旅思离情,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而《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却历来传诵不衰。有诗1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收录时,编作《曹松诗集》2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注】曹松是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颈联作一赏析。(6分)

2.请结合全诗主题,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5分)

参考答案

1.(6分)颈联初句写晨景,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对句写晚景,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描绘了一幅羁留之地日复一日的凄清画面。(3分)颈联通过描写早角、残潮、霜、月等最能牵动归思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归思之情。(3分)

2.(5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归心,每到春天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泛滥,就象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竞相怒放,不由自主。(1分)生动贴切地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至此,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思归之情由上文几经婉转,终于得到了尽情的倾吐。(3分)

5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琴茶

白居易

兀兀①奇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③,茶中故旧是蒙山④。

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注】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②陶陶:和乐貌。③渌水:琴曲名。④蒙山:茶名。即蒙山茶。

1.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2.诗中描写了诗人辞官后的“琴”“茶”生活,但全诗却表现出矛盾的思想,请对全诗的思想感情做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一二句总起全诗,①第一句交代了辞官的原因,因性情孤高而与官场风气相悖。(1分)②第二句交代和乐开朗的天性。(1分)③这两句直接抒发感情(1分),引出二三联对辞官后悠闲雅致生活的描写(1分);与尾联相呼应,为表达心系朝廷、壮心不已的情怀做铺垫(1分)。(只写“总起总用”没有分析不给分。意思对即可。)

2.①首联表达了作者因与官场格格不入而产生的孤独,另一方面表达了一生保持的开朗旷达、洒脱乐观之情。②二、三两联写作者与琴茶相伴的生活的闲

适、惬意之情,但又隐含了作者对“抛官”闲居的无奈与郁闷。③尾联作者一方面表达了看透“穷通行止”的豁达,另一方面却又表达了依然希望能重返朝廷施展抱负的心志。(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5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4分)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 “挂僧衣”的细节,一是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二是巧妙暗示了友人不在禅室里;“溪鸟飞”的细节,只听见溪水潺潺,溪上的各种鸟儿飞来飞去。分,共2分)②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反衬出山寺的环境的清静。(2分,意思对即可)

2.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②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③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注: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理解,并能自圆其说,也当酌情给分。

5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磷①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①。

【注】①裴磷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②把火:手持火把。

1.裴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4分)

2.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裴诗主要塑造了白牡丹超凡脱俗,幽雅高洁的形象。(2分)诗中通过富贵之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的对比,正是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从侧面衬托出一株冰清玉洁,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孤独凄清的白牡丹形象。(2分)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旅次王冕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南海旅次古代诗歌鉴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5721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