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形容坎坷的诗句

形容坎坷的诗句

2016-02-21 10:27:4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形容坎坷的诗句篇一《描写人生的诗句》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形容坎坷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形容坎坷的诗句篇一
《描写人生的诗句》

描写人生的诗句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几度寻君君不遇,梦里依旧相眷顾。千言万语难再叙,向谁诉?同在茫茫人生路。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多少人生风雨后?多少慷慨不再有?多少壮举一场梦?多少盛情一杯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执手看歌敲金钗,笑语落珠明眸睐。忽然蝴蝶春风满,焉教冷镜瘦朱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思。

瑶宫寂寞锁千秋,九天御风只影游。不如笑归红尘去,共我飞花携满袖。 匣浅难羁宝剑锋,玉藏石中也玲珑。初试清啼长天破,云光凝碧远岚平。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翩翩白衣云端客,生死为谁一掷轻。 谁言别后终无悔,寒月清宵绮梦回。深知身在情长在,前尘不共彩云飞。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出口成章,英雄盖世本无双。才华横溢,多少年来惊天地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质天何人能晓我?万里愁云困星锁。人生能有几次搏?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莫要论人生,人生已是夕阳红。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

世情梦幻。复作如斯观。自叹人生,分合常相半。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人生自古一场梦,梦到天涯睡狮醒。踏平世间坎坷路,一路走来太从容。

人生自古多曲折,心内雪亮,身外雪亮,旧情一缕独难忘。

人生在世不满百,谁敢笑我鬓发白?三尺长剑提在手,白发一样杀强贼。 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描写人生的诗句

品味人生的句子

形容坎坷的诗句篇二
《语文诗词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

一、古文理解性默写。

1、《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2、《小石潭记》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诗中夜色的句子是:

, , 。

4、《记承天寺夜游》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 , 。

5、《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 ? 。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 , ”阐述了磨难的意义。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方面阐明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内外两方面阐明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

9、2008年5月23日,温总理来到地震灾区看望北川中学的师生,勉励大家用信心、镇定、勇气和力量战胜灾害。他说,对国家我们要记住四个字,然后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孟子的名言: , 。

10、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都经历了“ , ”的高难度、高强度的训练,才成为今天优秀的航天员的。(用《〈孟子〉二章》原句回答)

11、《曹刿论战》中能够体现“取信于民” 的观点的句子是:

, , 。

12、《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 。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性默写。

1、中国政府宣布,免除非洲贫困国家100亿人民币的债务。这种关注人间冷暖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 , ”的济世情怀。 2、2010年4月,国家出台了国策十条,要努力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3、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 , 。”的愿望得以实现。

4、安史之乱时,以博大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 , “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5、玉树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毁坏房屋数百万间,数百万人无房可居。面对受难的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杜甫的诗句是:“ , 。”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充分体现了一代诗圣的宽阔胸怀及其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7、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写出一联:

, 。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诗人急切地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以解除人民的痛苦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9、古代许多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博大襟怀令我们钦佩和敬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和崇高人格,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亦有所体现。杜甫诗中体现这种精神的诗句是: , 。

三、《过故人庄》《游山西村》理解性默写。

1、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美景(或田园风光)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 。

2、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传有大量写“柳(杨柳)”的诗句,请你写出与“柳”相关的上下相连的两句古代诗句。(课内外均可) , 。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山间水畔景色、寓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5、昆明西山龙门有一副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该对联的上联化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

6、辛弃疾的词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7、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8、五月,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家园顷刻被毁,生命遭受劫难。危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灾区人民在绝望中重见希望之光,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 。”

9、陆游《游山西村》中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境界的句子是:

, 。

10、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能会发现一个扭转局面的契机。从逆境中走出的人,常常会吟诵陆游《游山西村》中很富哲理的名句:“ , ”。

11、王安石《江上》中有“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陆游《游山西村》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 。

12、古代诗词中不乏描写农村的作品,请你写出与农村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 。

13、陶渊明《饮酒》于田园,享受着“ , ”的闲适;陆游《游山西村》,感悟到“ , ”的哲理。

14、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作者虽身处逆境仍乐观自信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15、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 。

16、古诗文中有很多表现民风淳朴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四、《渔家傲•秋思》理解性默写。

1、范仲淹在《》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 , 。

2、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运用典故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思乡与报国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4、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达了戍边将士思乡盼归,却又无法还乡之痛苦的词句是: , 。

5、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代诗歌中写“酒”的名句不胜枚举,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6、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五、《浣溪沙》理解性默写。

1、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老当益壮的豪迈情怀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2、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 , 。

3、白居易《醉歌》有“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的诗句, 苏轼在《浣溪沙》中反用其意的诗句是 。

六、《观刈麦》理解性默写。

1、自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在烈日下田间艰辛劳动的诗句是: , 。

2、“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 。

3、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如果没有农民伯伯“ , ”的辛勤耕耘,就没有我们的盘中美味。

4、写出古诗中表现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 , ”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6、《观刈麦》中,表现农夫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7、“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出古诗词中能够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 。

七、《赤壁》理解性默写。

1、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 , 。

2、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

3、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 。

八、《过零丁洋》理解性默写。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 。

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 。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 。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 ? ”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气势写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 。

7、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样的“ , ”,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8、《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的诗句是

, 。

9、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千古名句是:

, 。

10、文天祥“ ? 。”的诗句表现了他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谱写着民族“正气歌”。

11、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 , 。”(《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12、鲁迅说:“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在你所掌握的古诗文中,哪位爱国者的话打动了你?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是: , 。

13、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激励着无数的热血青年奋发有为。请你写出能激励思想和鼓舞斗志的古诗文句子: , 。

14、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把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当作人生的座右铭,把杜甫的诗句“ ,一览众山小”作为理想的追求,把文天祥的诗句“ , ”视为千古绝唱。

15、诗言志。曹操在《观沧海》中表达了“ ,志在千里”的心声,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 , ”的心志,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了“ , ”的心愿。

16、人们历来崇尚英雄,请用两句相连的古诗文来诠释英雄气概。

, 。

九、《己亥杂诗》理解性默写。

1、“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了落花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 , ”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 。

3、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的写照。

4、龚自珍辞官后,应好友之邀来到镇江。在丹阳云阳书院,他呕心沥血,培育后生,直至病逝。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中的诺言:“ , 。”

5、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

7、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 , ”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 , ”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8、现已76岁高龄的钟南山,曾在抗击非典中主动请缨,无私奉献。当甲型H1N1流感来袭时,他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我们可以用“ , ”

这样的古诗句来赞颂他。

9、人生是什么?人生是杜甫“ , ”的忧国忧民; 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人生理想;是龚自珍

“ , ”的奉献精神。

10、古人常借各种美好的事物表白心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自喻“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红明志:“ , ”。

11、奉献是什么?奉献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的坚贞不渝;奉献是龚自珍“ , ”的人生态度;奉献就是文天祥 “ , ”的英雄气概;奉献就是范仲淹“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今,奉献就是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12、生命是什么?生命是“ , ”(杜甫《望岳》)的雄心壮志,也是“ , ”(龚自珍《已亥杂诗》) 的无私奉献。

十、《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性默写。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 。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 ,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

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练习参考答案

形容坎坷的诗句篇三
《诗歌》

形容坎坷的诗句篇四
《古诗中的各种描写》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一、唐人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二、 宋人送别词

《雨霖铃》[1]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

【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仄韵.

[2]骤雨:阵雨.

[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7]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8]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9]经年:一年又一年.

[10]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

柳永在词史的地位:柳词在题材方面不局限于士人的情感,时见市井气息,在词的描写内容方面有所拓宽;柳永在词调使用方面多有尝试(宋词调880,柳用百余),尤致力于慢词,善在文字转折处用强有力的仄声字,用来承上启下,成为语气转换的枢纽,让人有"潜气内转","摇曳生姿"之感,整部作品浑然一体,丰富了词的形式体制;柳词长于铺叙,白描,语言清新自然,在写作技巧方面都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传情自然真挚.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侯馆,能远望之楼.熏,香气.平芜,平坦草地.

【简析】:欧阳修的意义:一代儒宗(诗文言志)而致力于娱宾遣兴的小词(词以抒情),有开创风气之功;欧词成花间词之余风,于词艺提高有贡献.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师虏

●陈亮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注释】:谩,无理,轻视.北群空,谓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当场只手,犹言独挡一面.篙(gao稿)街,汉时长安城内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者居住之所."尧之都"三句谓中原地区是尧舜禹传下来的神圣疆土.壤,土地.封,疆域.磅礴,指浩大的正气.赫,火赤貌.

【评析】:此词为送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送章德茂使金作.这是一首通篇都洋溢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抱有必胜信心的诗词.不见南师久两句-长久不见南宋北伐,不要以为宋朝就没人(才)了.当场只手两句-称赞章德茂能独当一面,是个杰出的使节.自笑三句-以黄河之水不变东流方向来勉励章德茂为国争光.且复穹庐拜两句-现在姑且向金主低头,他们早晚会被宋朝消灭.藁街-长安城内,外国使者居住地.陈汤斩郅支单于,奏请:"悬头藁街蛮夷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于中两句-其中一定会有以向异族称臣为羞耻的志士.万里一句-感叹金人占领地域的广阔.千古英灵-泛指古代缔造祖国,保卫祖国的英雄人物.

【作者小传】:陈亮(1143-1194),字同甫.他具有积极的处世精神,一生没做过官.他对写作的意见是:大凡论不必作好言语,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磁,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待制,皇帝的侍从官.新州,治所在广东新兴县.神州,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此指中原地区.画角,号角上涂了彩色,故称画角.底事三句谓:为何会天崩地塌,洪水泛滥,万落千村,狐兔成群呢 九地,九州之地,意谓遍地.狐兔,此以喻敌人.天意句: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难诉,一作"如诉".耿斜河,明朗的天河.斜河,一称斜汉,即天河.万里江山,胡铨受贬的远方.回首,不堪回想.白居易《招张司业诗》:"能来同宿否 听雨对床眠."此指与胡聚会的往事.雁不到,谓书信难通.相传北雁南飞,止于衡阳.怀今古,怀古伤今.金缕,【贺新郎】词调的异名.

【简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赞曰:"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作者小传】:张元干(1091-约1170),也作张元干,福州人.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词风豪放,为辛派泀人之先驱.著有《芦川词》,《芦川归来集》.

【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剑指三秦:指刘邦占领三秦事.追亡事,指萧何追韩信事.一编书是帝王师:《史留侯列传》载张良在下邳圯(移)上老父出一遍书《太公兵法》示张良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小试去征西谓,张仲固西行任兴元帅只是小试其技.车轮四角,陆龟蒙《古意》:"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指盼望车子把行人留下的意思.带减腰围,《古诗》:"思君令人老,衣带日已缓."

三、咏史怀古诗词论析

咏史

●(西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释】:郁郁:草木茂盛貌.离离,下垂貌.世胄(皱):高门贵族的子弟.金张:匈奴人金日磾(低),张安世均为刘彻贵臣,其后代数世为官.珥,这里作插解.貂,冠上作装饰用的貂尾. 燕昭王

●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释】: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徒署军曹.作者有感于燕昭王招贤振兴燕国的故事,写下了这首诗歌.燕昭王,是战国时并国的君主.公元前三一二年执政后,广招贤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并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的当进的强国-齐国.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

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直人太不平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 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 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这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悄一顾的地位,从而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

形容坎坷的诗句篇五
《诗歌》

形容坎坷的诗句篇六
《六下古诗》

七步诗

词句注释

⑪持:用来。

⑫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⑬漉:过滤。

⑭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⑮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⑯釜:锅。

⑰燃:燃烧

⑱泣:小声哭

⑲本:原本,本来。

⑳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⑴何:何必。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

鸟鸣涧

注释

①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②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③桂花:一种春桂,木犀的通称。一般在八月开花。

④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⑤月出:月亮升起。

⑥惊:惊动,扰乱。

⑦时:时而,偶尔。

⑧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⑨山鸟:山中的鸟

注:“春山”和“春涧” 都是地名。

译文

月光下的山谷寂静无声。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时不时的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芙蓉楼送辛渐

词语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直译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一说山西太原人。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边塞诗很著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有《王昌龄集》。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1400首诗词流传至今。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

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①独步:一个人行走,这里指的步指散步,全意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②寻花:赏花

③蹊(xī): 小路。

④留连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⑤时时:时常。

⑥自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

⑦娇:婉转动听的。

⑧啼:(某些鸟兽)叫声。

⑨江畔:江边

⑩戏:嬉戏。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舍不得离开嬉戏着的不停飞舞的彩蝶,自由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和谐,动听。

石灰吟

词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诗句译文

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竹石

诗词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诗句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词语注释

⑪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⑫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⑬涕:眼泪。

⑭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⑮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⑯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⑰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⑱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⑲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白话译文

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一带,高兴得连泪水都沾湿了我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随意地用手卷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我忍不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纵情高歌,开怀畅饮,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乡了。我准备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又直下襄阳回到洛阳。

·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己亥杂诗

词语注释

1.浩荡: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3.天涯:指离别京都的距离,亦可翻译成天边,形容很远的地方。

4.落红:落叶。

5.化作春泥:变成春天的泥土。

6.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7.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8.恃(shì):依靠。

9.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10.天公:造物主,这里指皇帝。

11.己亥:时间。

12.降:降生,降临,出现。

作品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伤。

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泥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龚自珍(1792年(壬子年)8月22日~1841年(辛丑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浣溪沙 词牌简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布谷鸟。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相关热词搜索:形容命运坎坷的诗句 形容人生坎坷的诗句 形容道路坎坷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坎坷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坎坷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520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