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

2016-02-16 09:15:5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篇一《山亭夏日等古诗》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篇一
《山亭夏日等古诗》

山亭夏日 (唐)高 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客中初夏 南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篇二
《《山亭夏日》》

博爱学校2015-2016年度分层教学尝试教案模板

学科: 经典诵读 年级: 二年级 任课教师: 崔艳丽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篇三
《山亭夏日51》

山亭夏日

活动目标:

1、熟读成诵本首诗。

2、理解诗歌大意。

3、认识诗歌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咸阳城西楼晚眺》。

2、今天学习《山亭夏日》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了解诗歌大意。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6、小组内背诵。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篇四
《小学古诗试题和答案》

小学古诗试题和答案

二、春回大地(在扩号内填上带“春”字的词语)。

1、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 )水暖鸭先知。

2、(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春色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 春风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数字天地(在扩号内填上数字)。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一 )片日边来。

2、死去元知( 万 )事空,但悲不见( 九 )州同。

3、( 一 )道残阳铺水中,( 半 )江瑟瑟(半 )江红。

4、南朝( 四百八十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 )开。

2、( 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菊花 )。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花 )别样红。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杏花 )村。

五、古诗七彩园:(填色彩)

1、山外( 青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紫 )千( 红 )总是春。

3、春风又( 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 碧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绿)丝绦。

六、古诗动物园:(填动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 )立上头。

2、江上往来人,但爱( 鲈鱼)美。

3、两个( 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

4、两岸( 猿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鸭 )先知。

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 河豚)欲上时。

7、柴门闻( 犬 )吠,风雪夜归人。

8、牧童骑( 黄牛 ),歌声振林樾。

七、把下面题目补充完整。

1 、《别董大》作者( 高适)( 唐 )朝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 ,__天下谁

人不识君___ 。

2、《凉州词》作者( 王翰)( 唐 )朝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____醉卧沙场君莫笑___ ,___古来

征战几人回__ 。

3、《鹿柴》作者( 王维 )( 唐 )朝

__空山不见人___,____但闻人语响____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送元二使安西》____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___。

___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 。这是( 唐 )诗人( 王

维 )写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

八、默写。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寒雨连江夜入吴 日照香炉生紫烟

平明送客楚山孤 遥看瀑布挂前川

洛阳亲友如相问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一片冰心在玉壶 疑是银河落九天

九、阅读下面几首诗,完成练习。

1、《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___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__。不知细叶谁

裁出,___二月春风似剪刀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贺知章_唐___朝的 。在这

首诗中,作者赞美了____春天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春光_____的无限热

爱。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___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 ,___每逢佳节倍

思亲___。__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 ,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中的九月九日

就是农历九月九日,即____重阳____节。诗中表达了作者_____思乡、思念亲

人______的感情。

3、《赠汪伦》_____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_____忽闻岸上踏歌声

______。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是__唐__朝的___李白____。

十一、按要求写古诗。

1、你能写出两首关于春天的诗吗?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写出一首赞美母亲的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

三春晖。

3、你能写出二首与节日有关的古诗?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4、你能写出二首描写夏天的诗吗?

山亭夏日 高 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六言 陆 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5、请你写出二首反映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1请你运用所学的诗句为我们出谋划策,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

书房挂上

22提起伟大的母爱,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

子身上衣。

“当局者迷。”

27《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篇五
《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古典诗文

07-21 1255

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的高骈简介

高骈(?~887).唐末大将。字千里。高骈之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为唐宪宗李纯时名将,世代为禁军将领。

《山亭夏日》赏析鉴赏

《山亭夏日》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山亭夏日》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明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扬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曰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山亭夏日》第二句“楼台倒影人池塘”写诗人高骈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人”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山亭夏日》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艳,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刚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高骈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采的,此时看到亦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高骈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高骈精神为之一振。《山亭夏日》的擐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山亭夏日》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台。

《山亭夏日》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高骈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高骈的这首《山亭夏日》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篇六
《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古典诗文

07-21 1255

唐诗《山亭夏日》鉴赏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的高骈简介

高骈(?~887).唐末大将。字千里。高骈之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为唐宪宗李纯时名将,世代为禁军将领。

《山亭夏日》赏析鉴赏

《山亭夏日》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山亭夏日》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明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扬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曰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山亭夏日》第二句“楼台倒影人池塘”写诗人高骈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人”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山亭夏日》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艳,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刚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高骈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采的,此时看到亦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高骈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高骈精神为之一振。《山亭夏日》的擐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山亭夏日》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台。

《山亭夏日》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高骈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高骈的这首《山亭夏日》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篇七
《2013年衡阳市八中高三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衡阳市八中高三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伉俪(kàng) 饿殍(piǎo) 跻(jì)身 间(jiān)不容发

B.打烊(yàng) 晕眩( yùn) 褶(zhã)皱 畏葸(xǐ)不前

C.沉疴(kē) 蕈菌(xùn) 诤友(zhâng) 不容置喙(huì)

D.弓缴 (jiǎo) 忖度(cŭn) 档(dàng)案 改弦(xuán)更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胳膊 挖墙脚 墨守成规 卑躬屈膝

B.坐阵 莫须有 囤积居奇 以逸代劳

C.振辐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

D.彗星 吓马威 星罗棋布 两全齐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第一艘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B. 1月4日河南兰考大火发生后,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爱心妈妈”袁厉害再次走入公众视野,其收养是否合法、是否会“入刑”等问题一度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

C.电影《一九四二》让更喜欢津津乐道历史辉煌而不喜欢翻看沉重记忆的中国人在享受苦味的同时,去思考怎样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

D.南方没有集体供暖企业,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的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山亭夏日》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_____________,满架蔷薇一院香。

A. 夕阳川上浩烟波 B. 纵使晴明无雨色

C. 花明柳暗绕天愁 D. 水精帘动微风起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上梅直讲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

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卒:完毕,结束

B.亦何以易此乐也 易:改变,引申为替代

C.非左右为之先容 先容:宽容

D.从车骑数十人 从:使„„随从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 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援引史实说明虽周公、孔子这样的圣贤也会有困厄不遇之时,而孔子身处逆境却能知足常乐。

B.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表示自己对梅尧臣的感激之情,也抒发了“士遇知己之乐”。

C.苏轼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样写表明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

D.文章直叙苏轼早有仰慕欧阳修、梅尧臣之心,后受到他们的赏识。于是一到京城苏轼就登门拜访求教。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3分)

(2)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3分)

(3)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4分)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下列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黔敖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B.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C.昔虢太子死/扁鹊治而生之/扁鹊曰/我非能生死人者/我能治可生者耳/然不遇扁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病/虽医和不能治矣

D.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鹤林寺僧舍

李 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注:①李涉,中唐诗人,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

(1)从抑扬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的表达技巧。(4分)

(2)诗的末句“偷得浮生半日闲”有的版本作“又得浮生半日闲”,你认为用“偷”字好还是用“又”字好,为什么?(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杜牧《阿房宫赋》)

(2) ,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

(3)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简答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13.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14.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寂 寞

龙应台

⑴我曾经坐在台北市议会的议事大厅中,议员对着麦克风用狼犬似的声音咆哮,官员在挣扎解释,记者的镁光灯闪烁不停,语言的剑道在政治的决斗场上咄咄逼人,刀光夺目。我望向翻腾暴烈的场内,调整一下自己眼睛的聚焦,像魔术一样,“倏”一下,议场顿时往百步外退去,缩小,声音全灭,所有张开的嘴巴、圆瞪的眼睛、夸张的姿态、拍打桌子的扬起的手,一瞬间变成黑白默片中无声的慢动作,缓缓起,慢慢落„„

⑵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死静,这时,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流动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⑶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

⑷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⑸冰箱永远是空的。好朋友上山探视,总是带点牛奶面包,像一个社会局的志工去探视独居老人。真正断炊的时候,我黄昏出门散步,山径边有农人的菜田,长出田陌的野菜,随兴拔几把回家,也能煮汤。

⑹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⑺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

⑻有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十一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五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篇八
《2013届高考语文专题达标测评精选题:古代诗歌鉴赏2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专题复习测评精选—古代诗歌鉴赏2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离亭燕

张 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整首词,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日射。

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注】①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②日射:太阳光的照射。

(1)《山亭夏日》和《日射》所描写的景物环境各有什么特点?

(2)请结合诗句,简析两首诗中的“蔷薇”各自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 贺

寻章摘句①老雕虫②,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③?

【注】①寻章摘句:写诗文时就典籍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②雕虫:指写诗作文本为小技,这里指轻视辞章。 ③哭秋风:悲秋作赋。

(1)分析前两句诗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及所表达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1)有人认为上片写愁“从淡笔轻写到暗笔意写,再转为明笔直写,最后又加以浓笔重写,层层递进,层层渲染”,请结合上片内容简要说明是如何“淡写”“暗写”“明写”“浓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着重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矛盾?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秦楼月

向子 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边的问题。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1)这首元曲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哪一句起到了反衬作用?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山亭夏日阅读答案 山亭夏日的阅读答案 山亭夏日古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山亭夏日,古诗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3456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