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玉石的诗句

关于玉石的诗句

2016-02-08 13:44:2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一《关于玉的诗词》 ...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一
《关于玉的诗词

1.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2.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3.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5.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6.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7.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8.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

9.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10.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11.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12.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13.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14.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15.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16.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1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8.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19.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20. 古有和氏壁连成,今有泰山玉振声。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二
《诗歌与玉石文化》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共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张。古人对宝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宝玉石的内容。在早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子,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人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如图所示:

先秦文学中,许多绚丽多姿的诗篇又给宝玉石文化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出现了更多有关宝玉石文化的诗歌,例如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宝玉石文化发展到高峰,当时灿若繁星的众多诗歌辞赋里出现了大量有关宝玉石的词句。例如,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特别是《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其中有许多关于宝玉石的诗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常金作马”、“东

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可为达到了中国宝玉石诗词的极致。

然而到了近代,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国宝玉石诗歌却显得不如人意,关于宝玉石文化的诗词少而又少,几乎难以看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遗憾。选载:和田玉网: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三
《以玉开头的诗句 1至100》

以玉开头的诗句

1、玉楼宴罢醉和春(唐·白居易·《长恨歌》)

2、玉容寂寞泪阑干(唐·白居易·《长恨歌》)

3、玉户帘中卷不去(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玉粉轻黄千岁药(宋·苏轼·《浣溪沙》)

5、玉勒雕鞍游冶处(宋·欧阳修·《蝶恋花》)

6、玉管声凄切(宋·欧阳修·《蝶恋花》)

7、玉枕纱厨(宋·李清照·《醉花阴》)

8、玉枕纱厨(宋·李清照·《醉花阴》)

9、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宋·晏殊·《浣溪沙》)

10、玉碗冰寒滴露华(宋·晏殊·《浣溪沙》)

11、玉碗冰寒消暑气(宋·晏殊·《蝶恋花》)

12、玉管声凄切(宋·晏殊·《蝶恋花》)

13、玉手轻弹水面冰(宋·苏轼·《鹧鸪天》)

14、玉颜醉里红潮(宋·苏轼·《西江月》)

15、玉童西迓浮丘伯(宋·苏轼·《菩萨蛮》)

16、玉笙不受朱唇暖(宋·苏轼·《菩萨蛮》)

17、玉殿何须侬去(宋·辛弃疾·《西江月》)

18、玉阶空伫立(唐·李白·《菩萨蛮》)

19、玉钗头上风(唐·温庭筠·《菩萨蛮》)

20、玉楼明月长相忆(唐·温庭筠·《菩萨蛮》)

21、玉纤弹处真珠落(唐·温庭筠·《菩萨蛮》)

22、玉骨那愁瘴雾(宋·苏轼·《西江月 梅花》)

23、玉关音信稀(唐·温庭筠·《菩萨蛮》)

24、玉钩褰翠幕(唐·温庭筠·《菩萨蛮》)

25、玉炉香(宋·晏几道·《鹧鸪天》)

26、玉笙声里鸾空怨(宋·晏几道·《鹧鸪天》)

27、玉笙声里鸾空怨(宋·晏几道·《鹧鸪天》)

28、玉炉香(宋·晏几道·《鹧鸪天》)

29、玉为容(宋·辛弃疾·《鹧鸪天》)

30、玉人好把新妆样(宋·辛弃疾·《鹧鸪天》)

31、玉人今夜相思不(宋·辛弃疾·《鹧鸪天》)

32、玉奴那忍负东昏(宋·无名氏·《鹧鸪天》)

33、玉座临轩宴近臣(宋·无名氏·《鹧鸪天》)

34、玉为鞭(宋·无名氏·《鹧鸪天》)

35、玉炉消息记钱塘(宋·无名氏·《鹧鸪天》)

36、玉搔头(宋·无名氏·《鹧鸪天》)

37、玉钩斜傍西南挂(宋·晏几道·《蝶恋花》)

38、玉楼深处绮窗前(宋·晏几道·《临江仙》)

39、玉钩斜傍西南挂(宋·晏几道·《蝶恋花》)

40、玉露凋伤枫树林(唐·杜甫·《秋兴八首》)

41、玉堂金马(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42、玉唾长携彩笔行(宋·辛弃疾·《破阵子》)

43、玉座金盘(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4、玉觞无味(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5、玉房金蕊(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6、玉指冰弦(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7、玉阶山立(宋·辛弃疾·《满江红》)

48、玉渊澄碧(宋·辛弃疾·《满江红》)

49、玉阶不信仙凡隔(宋·辛弃疾·《满江红》)

50、玉为餐(宋·黄庭坚·《鹧鸪天》)

51、玉陛听胪传(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2、玉燕纪呈祥(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3、玉润继汾阳(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4、玉成西爽(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5、玉?炝荚(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6、玉斧折丹桂(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7、玉果酌琼卮(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8、玉立诸郎秀(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9、玉果倾杯(宋·无名氏·《满庭芳》)

60、玉金*芦桔梗(元·无名氏·《满庭芳》)

61、玉人斜拈一枝看(宋·无名氏·《浣溪沙》)

62、玉英珠颗傍妆台(宋·无名氏·《浣溪沙》)

63、玉貌香腮天赋与(宋·无名氏·《临江仙》)

64、玉钩帘卷日偏长(宋·无名氏·《浣溪沙》)

65、玉梳云发润(元·无名氏·《临江仙》)

66、玉骨从来瘦(宋·无名氏·《菩萨蛮》)

67、玉步金莲细(宋·无名氏·《菩萨蛮》)

68、玉皇殿阁微凉(宋·辛弃疾·《水龙吟》)

69、玉容长笑花枝老(宋·欧阳修·《渔家傲》)

70、玉容不及花枝好(宋·欧阳修·《渔家傲》)

71、玉阶遥献南山寿(宋·欧阳修·《渔家傲》)

72、玉炉沈水袅残烟(宋·李清照·《浣溪沙》)

73、玉鸭薰炉闲瑞脑(宋·李清照·《浣溪沙》)

74、玉炉沈水袅残烟(宋·李清照·《浣溪沙》)

75、玉鸭熏炉闲瑞脑(宋·李清照·《浣溪沙》)

76、玉箸应啼别离后(唐·高适·《燕歌行》)

77、玉筋应啼别离后(唐·高适·《燕歌行》)

78、玉麟颁晓(宋·无名氏·《满江红》)

79、玉做小亭高树(宋·无名氏·《西江月》)

80、玉骢未解锦障泥(宋·无名氏·《西江月》)

81、玉杯温莹如脂(宋·无名氏·《西江月》)

82、玉柱斜飞雁(宋·晏几道·《菩萨蛮》)

83、玉容长有信(宋·晏几道·《菩萨蛮》)

84、玉纤初试琵琶手(宋·辛弃疾·《菩萨蛮》)

85、玉箸莫偷垂(宋·辛弃疾·《菩萨蛮》)

86、玉阶方寸地(宋·辛弃疾·《菩萨蛮》)

87、玉人浴出新妆洗(宋·李清照·《渔家傲》)

88、玉枕钗声碎(宋·贺铸·《菩萨蛮》)

89、玉纤匀面脂(宋·贺铸·《菩萨蛮》)

90、玉人飞阁上(宋·贺铸·《菩萨蛮》)

91、玉钩帘下香阶畔(宋·欧阳修·《玉楼春》)

92、玉漏催人街已禁(宋·欧阳修·《玉楼春》)

93、玉钩垂下帘旌(宋·欧阳修·《临江仙》)

94、玉辔红樱(宋·秦观·《满庭芳》)

95、玉叶迎风举(宋·周邦彦·《蝶恋花》)

96、玉帐鸳鸯喷兰麝(唐·李白·《清平乐》)

97、玉箫手汗错成声(宋·周邦彦·《浣溪沙》)

98、玉砧犹想纤指(宋·辛弃疾·《念奴娇》)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四
《诗歌与中国宝玉石文化》

诗歌与中国宝玉石文化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共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张。古人对宝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宝玉石的内容。在早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子,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人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 先秦文学中,许多绚丽多姿的诗篇又给宝玉石文化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出现了更多有关宝玉石文化的诗歌,例如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

个方面。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宝玉石文化发展到高峰,当时灿若繁星的众多诗歌辞赋里出现了大量有关宝玉石的词句。例如,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特别是《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其中有许多关于宝玉石的诗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常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可为达到了中国宝玉石诗词的极致。

然而到了近代,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国宝玉石诗歌却显得不如人意,关于宝玉石文化的诗词少而又少,几乎难以看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遗憾。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五
《玉瑾的古诗》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六
《玉石有关》

玉石有关

以玉喻人喻情

亭亭玉立,玉貌花容,玉洁冰清,温润如玉,怀珠抱玉,如花似玉,美如冠玉,洁身如玉,金相玉质,金玉良言,美玉无瑕,玉昆金友,金声玉振,香消玉损,金口玉言,金枝玉叶,金童玉女,怜香惜玉,精金良玉,金麒玉麟,金龙玉凤,冰心玉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以玉喻事喻物

玉润珠圆,玉斧修月,金帛玉珠,玉拉桂薪,金科玉律,兰摧玉折,金铸玉雕,玉马朝周,出玉生金,白玉楼成,金风玉露,玉燕投怀,投瓜报玉,切玉断金,灵壁护主,玉女香车,金波玉液,金龟玉兔,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

以玉喻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抛砖引玉,改步改玉,化干戈为玉帛,桃玉为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荒年谷,丰年玉;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鉴玉显学识,藏玉见真情,佩玉升情操。 以玉喻景

琼楼玉宇,金玉满堂,金马玉堂,玉树临风,喷珠溅玉,金山玉海,玉海碧波,蓝田玉暖,紫玉生烟,瑶席玉宫,翠帷玉帐,碧玉生辉。

形容玉的色彩、质地

据《逸论语》:"瑳,玉色鲜白也;莹,五色也;瑛,玉光也;琼,赤玉也;璿、瑾、瑜,美玉也;璑三彩玉也;玲、呛、净,玉声也"。此外,在《杨慎外

集》中,有许多专用词,对玉的颜色、质地、声音、光彩等,都有详细地解释。读者若有兴趣,可以作些了解。

《诗经》中和玉有关的诗句

①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这是《诗经》"鹤鸣"中的诗句。这里"错",作锋利的琢玉石头解释;"攻"作打磨、琢磨解释。

②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卉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诗经·卫风·淇奥》)

这是《诗经》的名篇"淇奥"的诗句,"匪"在这里作"斐"解释,即有文才的人。诗句解释为:那文采焕发的君子,如切磋、琢磨后的玉器一般俊美;那文采焕发的君子,耳垂上悬着晶莹的玉坠,鹿皮帽子上的缀玉如同星光闪烁;那文采焕发的君子,精神如同金锡,品格如同圭璧。

③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磋,佩玉之摊(《诗经·卫风·竹竿》) 这是《诗经》"竹竿"中的诗句,摊,举止优雅,行有节度。诗句解释为:淇水在右边奔流,泉源在左边流淌,美人巧笑时露出洁白如玉的牙齿,身上挂着配玉显得是那样的婀娜多姿。

④君子至止,蔽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经·卫风·终南》) 这是《诗经》"终南"中的诗句,敝(音福)衣:古代黑青相间的宇L服。诗句解释为:来到这里的那位君子,黑青绣衣潇洒宽敞,配玉铿锵悦耳动听,祝你永远长寿安康。

⑤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沟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

经·郑风·有女同车》)。

这是《诗经》"有女同车"中的诗句,我们似乎感受到,佩玉的铿锵增强了青春的活力,像芙蓉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在这美妙的铿锵声中翩翩起舞。

诗句解释为:与我同车的那位姑娘,美得如同芙蓉花一样。身体轻盈得像要翱翔,佩戴的美玉闪烁发光。美丽姑娘复姓孟姜,真是可爱娴雅不能忘。

与我同车的那位姑娘,美得如同芙蓉花一样。身体轻盈得像要翱翔,佩戴的美玉闪烁发光。美丽姑娘复姓孟姜,她的德行永不能忘。

⑥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级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阔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矜》)

这是《诗经》"子拎."中的诗句,女子等待爱人时的焦急心情,跃然纸上。 诗句解释为:你赠给我的青青佩玉,牵动着我的悠悠情思,纵然我不能到你那里去,为什么你就不能快点来?来来往往一趟接着一趟,我独自在城楼上眺望。一日见不到你的身影啊,就像过了三个月那样漫长。

⑦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诗经·秦风·渭阳》) 这是《诗经》"渭阳"中的诗句,表现的是外甥送别舅父时的晴景。

诗句解释为:我为舅舅送行,常常思念我的娘亲,拿什么赠送他呢?只有美玉才能表达我的心意。

⑧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这是《诗经》"丘中有麻"中的诗句,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这里讲留氏之子送的佩玉,成为了女子思念的寄托。

诗句解释为:山丘中长满了李树,李树留住了我的爱人。李树留住了我的爱人。他赠我美丽的玉佩表达爱情。

⑨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这是《诗经》"女曰鸡鸣"中的诗句,反映了夫妻以玉相赠,互相爱悦的情景。"杂佩",是当时常用的一种玉佩,用多种玉石串成。

诗句解释为:知道你对我好,送你玉佩作为纪念;知道你对我很体贴,送你玉佩表达心意;知道你对我恩爱深,送你玉佩以为报。

⑩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据。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诗经》"木瓜"中的诗句,反映了男女相爱,以礼物互相赠答时的心理活动。诗中的"琼"为赤色玉,泛指美玉,"据"是佩玉;"瑶"也是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玖",指浅黑色的玉石。

诗句解释为:你送我以木瓜,我回送你美玉,美玉哪能算报答,但愿我们永远相好!你送我以红桃,我回送你琼瑶,琼瑶哪能算报答,但愿我们永远相好啊!你送我以酥李,我回送你琼玖,琼玖哪能算报答,只求我们永远永远地相好!

常见的与玉有关的诗句、对联等

1.国运兴则玉业旺,国运兴则玉运兴。―民间谚语

2.每临沦海觅珠玉,遍借金针绣凤凰―对联

3.隋珠和璧,明月清风―对联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李商隐诗句

5.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诗句

6.玉在山而木润,玉祖石而山辉。―前人句

7.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唬角光。―唐·李白诗句

8.赞日之异月之恒,喜国之瑞玉之祥―对联

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诗

1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李白诗

11.凤至金风舞,柳拂玉堂春―对联

12.知其是玉疑非玉,谓此非真孰为真。―清·乾隆诗句

13.磊落光明其人如玉,慈祥岂弟与杨皆春―清·曾国藩联

14.璧十五城方得价,树三千年一开花―近代·梁启超联

15.家家抱荆山之玉,人人所握灵蛇之珠。―现代·徐迟句

16.清思握珠玉,虚怀学古今。―仿于右任联

17.净瓶甘露年年盛,紫竹玉果岁岁青。玉面洁净清世尘,禅心慈悲渡众生。―袁嘉联·咏观世音菩萨

18.明珠还合浦,宝辉耀东南。―喜庆香港回归

19.历史上的两首《玉赋》在历史上,有不少人为玉作过赋,在这些歌赋中,以唐代仲之元、晋人傅咸所作的《玉赋》有一定的影响,在此恭录于下,以供赏析:

《玉赋》一

五色相宣,千名竞出。振鹤羽以益鲜,耸鸡冠而增焕。匪蒸果之足件,何纯漆之能乱!乃坚以守正,妙以通微;烘炉不能易其色,厚地不能蜷疼其辉。乍腾虹以白气,或见女以青衣。山林孕之而含郁,川读育之而涟漪。―唐·仲之元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七
《诗词_玉_境——从唐诗宋词看中国玉文化的内涵及唐宋之际玉文化的发展》

诗{司‘‘玉”境文史纵横

诗词“玉"境

——从唐诗宋词看中国玉文化的内涵及唐宋之际玉文化的发展

杨瑾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1“玉”在唐宋诗词中的出现频率极高,诗词中隐含着深厚的玉文化内涵。依靠这些诗词能够清晰把握唐宋时期中国玉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唐宋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关键词】唐诗宋词;玉文化

唐宋的诗词含概了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士大夫阶层和广玉门关。”可见这条沟通西域和中原的经济要道几经战火硝烟。已经开大市井社会的方方面面。虽然诗词有很多艺术渲染和铺陈夸张,但从始走向衰落,唐朝盛世已渐渐没落。《子夜吴歌・秋歌》中说“长安一片一个侧面还是足以反映出社会真实的存在。而“玉”在诗词中的出现频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率极高,有专门描写玉的诗词,“瑶,佩,琼”都是玉的别名;有用“玉”对征!”体现了百姓厌战的情绪。家人对将士的思念化作家书千里迢迢美人才俊的形容:玉容、玉颜,玉骨,玉肤、玉树临风等等;也有对玉产地“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战争局势却始终是“岁岁金河复的记述和采玉、卜玉的诗句。诗词中隐含着深厚的玉文化内涵。同时,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可见当时战争持续时间长,征战频繁,百姓生依靠这些诗词能够清晰把握唐宋时期中国玉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唐宋时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西域作为沟通中原和东方商贸的经济纽带和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守卫中原的边疆防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对玉门关的坚守,对中

一、“玉”与玉产地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条“玉石之路”的关隘见证了西域和中原政对于玉的界定《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者”。宋应星《天工开治、经贸、文化交流的全过程。

物》卷18说:“凡玉入中国贵重者,尽出于阗”。除此以外,自古以来中三、“玉”与美人

国有不少地方亦出产美玉。“如《禹贡》载梁州玉,《韩非子》载楚山(即玉在中国人的审美观中代表了美丽洁白。珍贵难得。用玉来形容荆山)之玉,淮南子载钟山之玉,此外又有岷山之玉,蓝田之玉、太行碧美人的诗词不胜枚举。古人情有独钟用“玉”来描写美人,“旧时月色。玉、会稽之玉、余姚之玉、南阳之玉……多不胜举。”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易挑锦妇机中的根髓,只有了解了玉文化,才能对整个中华文明进行更好的把握和理字,难得玉人心下事”、“有玉人伶我,为簪黄菊”、“马嵬坡下泥土里,不解。见玉颜空死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玉颜不及寒鸦

李商隐《锦瑟》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杜甫的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玉容安知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翠叶《九日蓝田崔氏庄》谓:“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中提到的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岂能将玉貌,“蓝田”和“玉山”都是指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的蓝田山,因产玉而得便拟静胡尘”,美丽洁白的女子亦或风流俊美的才郎,皆用“玉”来形容。名。尤其是面容的清秀俊朗用“玉”来形容实在是贴切而令人遐想。这应该

李白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之诗句和李贺的“忽忆是一种玉文化在审美中的具体体现。玉的美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上占据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马刍辞凤苑,赤骥最承恩”。刘禹锡“忆君初得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刘驾《昆山》“昔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四、“玉”与礼仪

所指皆为昆仑山。《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会见居住在瑶池的西王母,《周礼》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六器亦称“六瑞”,即玉登昆仑山赞许“惟天下之良山,宝石之所在”,“天子取玉版三乘,玉服,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既而又对用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分于是载玉万只也”。昆仑古之认为是最高的山,黄河发源地,群玉之山。了尊卑、定了等级秩序。如《礼记・玉藻》说“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所以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玉、大夫佩水苍玉、世子佩琦玉”。自古中国人重视“礼”。礼是法度,是河乱注?”说明昆仑中流砥柱的作用。方千《题君山》中说“元是昆仑山法律,是尊严,是用礼乐的形式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严格固定下来。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借以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李贺《李凭箜篌统治阶级内部尊卑高下也用礼乐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即便是小到服引》用“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采形容声音如玉碎山崩之惊饰器用,~旦僭越,便构成非法。能够佩玉,必是上流社会的象征和标心动魄。由诗词可见一斑。和阗玉和蓝田玉在唐代应当是享誉盛名。志,玉器形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导向。玉冠、玉杖、玉玺是具有至高历史文献记载也能够证明这点。玄奘《大唐西域记》曾记载瞿萨旦那无上皇权的象征,玉琮和玉璧,既是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礼器又代表了(和田)产“白玉”。贞观六年(632)于阗国“遗使献玉带”。五代时期玉统治阶级的特权。《游宦纪闻》卷五记载宋代“国朝礼器及乘舆服饰多器贸易更加兴旺。宋代时使用和田玉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唐代。据《宋是于阗玉。”

史》和《宋会要辑稿・蕃夷四》的记载,西域经常向宋贡玉。李商隐《隋宫》“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玉玺,用玉

二、“玉”与“玉门关”而非金,作为传国之宝,自秦朝以来作为王权的象征,一直沿袭到清代。玉门关得名至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来自英籍学者斯坦因所说因古代男子佩玉多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又融入了儒家的道德观。和阗玉输入中原而得名。玉门关之得名始于和阗的美玉,和阗玉自古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佩玉成为一种最为容易识别的身份标志。杜甫至今是塔里木盆地输入中国的一宗重要货品”1;另一种是李正宇、李树《哀王孙》“腰下宝块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壬维《酬郭给事》“晨若提出的“玉门”最早的古义为“玉饰之门”,即“边关”,亦即“国门”,新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中可见宫员执玉佩上朝。高适《别韦的引申义日“君门”。《周易》“乾卦”为“西北之卦”,言其卦象又有“为参军》“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千明主”、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玉为金”之说,“金性坚刚,玉质温润”.内含仁德,外施润泽。故有玉门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王勃《滕王阁诗》“滕关之称。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除了《哀王孙》中指出人物皇族身份,

唐宋诗词中,玉门关成为边疆的泛指,其中流露的多是对远征故人其他诗中未直接指明身份自9人物其实都从礼法上体现出来了。这里的的思念和征战在外的思乡之情。从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块、砜、白璧代表着权贵,代表着上层社会,诗词中用玉采修饰和渲染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到了王涣之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下转第127页)《新西部))2008.16期一135—

简牍所见秦律令文史纵横

张家山汉简:“令:所取荆新地多群盗,吏所兴与群盗遇,去北,以儋条文,且在律、令、法律答问、廷行事、程、课、封诊式七种类型当中秦法乏不斗律论。¨"以律、令的形式使用最为广泛。这在现今大量史料无法查证的情况下

里耶秦简:1、“令曰: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和《秦律》遗矢的背景下,现有的简牍资料中出现的大量秦律、令还是具偾。急事不可留,乃兴徭。[s]’’有一定客观说服性。它不仅说明律、令在秦法中是客观存在,且证明

2、“令日:恒以朔日上所买徒隶数。【,"律、令是秦法中最常用的两种形式,而以“令”为名的追加法应该追溯到3、“令日:移言o[t03”秦统一以前或更早。

发现于睡虎地Mll的《文书)14简条文中也多次以令的形式出现:

……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娇端民心,去其邪避(辟),除其恶俗。I参考文献】

法律未足,民多诈巧。故后有间令下者。……而长邪避(僻)淫失(佚)[1]晋书・刑法志[z].

之民,甚害于邦,不利于民,故腾为是而修法律令、田令及为间私方而下[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文物出版之,令吏民皆明智(知)之,毋巨(炬)于罪。社.1978.

腾的文书对立法的目的作了明确的宣示,“主”指秦始皇,而且还规[3](日)大庭修.秦汉法制研究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定令公之于众之后还将派人检查,兑违法抗者依法惩处,鼓励良吏执[4](日)大庭修.云梦出土竹书秦律研究[C],关西大学文学论法,对不廉之吏还将“致以律”。集,1977.

……凡良吏明法律令,事无不能翳(也);有(又)廉絮(洁)敦憨而[5]张建国.秦令与睡虎地秦墓竹简相关问题略析[J].中外法好佐上;以一曹事不足独治翳(也),故有公心……恶吏不明法律令,不学。1998.6.

智(知)事,不廉絮(洁),毋一佐上,偷惰疾事,易口舌,不羞辱,轻恶言[6]蔡万进,陈朝云.里耶秦简秦令三则探析[J].许昌学院学报,而易病人,毋公端之心……故如此者不可不为罚。……2004.6.

这是一则由秦政府发布的具有代表性的律、令文书,发布时间秦始[7]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蓦竹简(二四皇二十年。据《史记》载,这时秦已并巴蜀、汉中,但还没统一天下。说明七号墓)[M].文物出版社,2001.

秦在这个时候已开始使用“令”这种法律形式,并且“令”这种形式出现[8][9][10]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在政府正式颁发的文书中,说明令这种法律形式在始皇二十年的政府[J].中国历史文物,2003.1.

行文中已正式通用。

三、小结【作者简介】

从现有的简牍资料中我们发现秦以用律、令的形式颁布很多法律张军(1968一)男,陕西临潼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员

(上接第135页)

器物人品必定是清高而持重。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学说。《礼记・聘仪》中记载了孔子的玉十一德之

韩愈《谒筏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中“手持杯玟导我掷,云此最吉馀说;玉成为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社会道德的象征。难同”的诗句中“杯玟”是指用玉雕制,用以占卜吉凶之物。关于用玉占在宗教方面,用玉制造礼仪祭祀之器,并制定了严格的规定。

卜吉凶由来以久。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中关于“取玉”、“征玉”之b辞所金玉结缘,令诗词文学生辉添彩。在研究上,还有待深入。表现出的玉在国家政治中的重大作用;此之谓“以玉事神”,盖因玉是事总之,玉的美对中华民族来说已成为一种共识,玉文化不仅影响着神之物中之神圣者,最能代表神灵之形象。玉在人们的心目中衍变为文学领域而且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伦理到经济,从政治到军事,无所不能的通天圣物。玉能够向鬼神世界表达人间的意愿。唐宋之玉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在政治方面,玉作为权力的际,人们仍然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占卜,可见这—传统得到沿用和继承。象征,是身份的标记、财富的体现。国家之宝,皇室之珍,连城之璧,皇

五、“玉”与“金”帝之玺,都离不开玉。同时玉又是友谊、和平的象征物。几千年来,玉最为有特色的是金玉的关系在唐诗宋词中的完美体现。金玉同时联结了各地区、民族的友谊。在中国语言文字中,玉成为美的同义语。出现的诗句近三十首,与中国古代文化密不可分。《周易・说卦》云:玉还被蒙上了各种迷信色彩,佩玉以求辟邪除凶,食玉以求长生不死,“《乾》为天…为父,为玉,为金”,“乾”,为天,是太阳,所以佩玉是阳气服玉衣以求尸体不朽。总之,人们以玉为美、以玉为荣、以玉为贵,玉成旺盛元气充沛的象征。《管子》言:“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为人{门习俗生活的一部分。诗词中体现了玉器的地位和玉文化在屠宋布为下币”。即“黄金有价,玉无价”。而无论是玉还是金都代表了珍贵盛世的发展脉络,有待继续研究。

而持重的价值,因此也可以演化为贵族阶层和上流社会。而金玉配合

以诗词的押韵,处处体现了金玉的贵气和奢华,成为唐宋诗词一大特【参考文献】

色。[1]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注.中华书局,1982.

金玉在唐宋诗词中同时出现的主要原因:[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1、金玉都有其经济价值,玉贵金轻,确是一种中国文化特色。玉最[3]宋词三百首释注.编著郭勤.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开始为祭天的礼器和通神的陪葬品,随后成为进贡的宝物和商业买卖[4]宋词选.胡云翼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的货品,最原始归因于它的稀有和耐用适合作为财富的象征。[5]和田春秋.李吟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金玉同样有它的政治价值,《新唐书・舆服志》中记载了“以紫为[6]玉门关名义新探——金关、玉门二名互匹说.李正宇、李树三品之服,金玉带挎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玉带挎十一;浅绯为五品之若.敦煌学辑刊,2005.1(总第47期).

服,金带挎十……”说明金玉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就是这样靠礼制把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分明的分裂开采,并作为维护统治的手段之一。【作者简介】

3、金玉还有其道德赋予、宗教礼仪功能,这些都对中国文明有着深杨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远的影响。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君子佩玉”,儒家的道德观念认为玉有

《新西部》2008.16期・--——127・--——

诗词"玉"境——从唐诗宋词看中国玉文化的内涵及唐宋之际玉文化的发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杨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新西部(下半月)NEW WEST2008(8)

参考文献(6条)

1.李正宇;李树若 玉门关名义新探--金关、玉门二名互匹说[期刊论文]-敦煌学辑刊 2005(01)

2.李吟屏 和田春秋 2006

3.胡云翼 宋词选 1978

4.郭勤 宋词三百首释注 1997

5.唐诗鉴赏辞典 1985

6.喻守真 唐诗三百首详析 1982

本文链接: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八
《中国的诗词歌赋中的玉文化》

中国的诗词歌赋中的玉文化

富有魅力的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石文化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诗词歌赋的文学形式记录和抒写了对宝玉石的审美感受,以玉描述人自然的美妙景观,描述人的美貌,描述人的美德,这说明珠宝玉石文化在华夏民族的心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据考古资料证实,1975年在云南省呈贡县龙潭发掘的一批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中,就已发现有用水晶、玛瑙和玉髓制作的器物。从原始艺术的角度看,这些出土文物已证实我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具有较高的珠宝审美意识了。

中华民族对玉总是怀有一种传统的敬意。常言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先秦时期,美丽奢华的玉饰品很早就作为民间礼尚往来之物了。如《崧高》中:“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从中可见玉具有别具一格的审美价值。又如《卷阿》中:“颙颙昂昂,如圭入璋,令闻令望”,这是写君子仪表堂堂,如玉器一般威武壮美,可见玉的独特地位。

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对玉的认识是宽泛的,也是朴素的。诗经作品常称赞人物是:“彼其中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此外,他们还把玉作为喻人、喻物、喻事的最重要组成成分,君王的出场是:“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君子的赠物是“琼瑰玉佩”,“报之以琼瑶”;对君子的祝福是“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等等。先哲们还用玉来说明事理:“伯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教育君子要执身如玉,言行举止谨慎从事。

屈原是我国在诗赋中撰写玉最早的诗人,他在《离骚》、《天问》、《九歌》中有关玉的描述俯拾即是。在《楚辞.离骚》中描述到:“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岂颙美之能当”,“颙”就是一种美玉。《楚辞•九歌》中有更丰富的玉石审美感受。如在《大司命》中:“便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这里诗人写出了玉饰品七彩杂踏“光怪陆离”的审美感受。

魏晋以后,出现了灿若繁星的玉文化名作与名家。如,隋朝孔绍安的《别徐永元秀才》:“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唐朝李白的《赠瑕丘王少府》:“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北宋王安石的《欲韵子履远寄之作》:“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古代人对玉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对玉赋予了社会文化理念,西周以后,玉的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过程业已完成,并成为道德、习俗、神灵、财富、权力的象征物。不仅认为人如玉一般的美丽,还认为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也要如玉无瑕般的洁净。他们用玉作为参照物来描写一些具体的事物,如自然风光、人体美、人的美德等,说明对玉的审美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关于玉石的诗句篇九
《中国宝石文化与诗歌》

中国宝石文化与诗歌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共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章。

古人对宝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宝玉石的内容。在早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句子,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时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

先秦文学中,许多绚丽多姿的诗篇又给宝玉石文化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出现了更多有关泰缅汇翡翠宝玉石文化的诗歌,例如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宝玉石文化发展到高峰,当时灿若繁星的众多诗歌辞赋里出现了大量有关宝玉石的词句。例如,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特别是《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其中有许多关于宝玉石的诗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常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可为达到了中国宝玉石诗词的极致。


关于玉石的诗句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玉石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玉石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188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