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思乡思亲诗

思乡思亲诗

2016-02-06 12:17:3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思乡思亲诗篇一《我所喜欢的唐诗中的思乡思亲诗句》 ...

思乡思亲诗篇一
《我所喜欢的唐诗中的思乡思亲诗句》

我所喜欢的唐诗中的思乡思亲诗句

周利萍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春有怀》 8、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抱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9、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山寄京华亲故》 10、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11、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2、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 13、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1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6、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7、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1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0、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21、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曹松《南海旅次》

22、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旅怀》

2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李频《渡汉江》

24、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2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思乡思亲诗篇二
《思乡怀亲的古诗》

思乡怀亲的古诗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天净沙·秋思 (其一)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句意:枯藤老树昏鸦,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首句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索景象,恰与游子悲凉的心境相吻合。)

小桥流水人家,

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 (第二句的画面转为明净。这样生意盎然、充满人间温情的家的景象,会激起游子怎样的情感呢?是向往吧,但向往过后更添悲凉——因为他只是过客,这一切不属于他。)

古道西风瘦马。

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 (第三句这幅悲凉的画面,让读者可以想见马上的游子凄苦的神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第四句 收束中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悲凉情感。)

思乡思亲诗篇三
《思乡怀亲诗11首》

思乡怀亲诗11首

1、《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qǐ)窗前,寒梅着花未?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shù)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4、《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秋 思》 [唐]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1、《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思乡怀亲诗11首

1、《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4、《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秋 思》 [唐]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1、《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思乡思亲诗篇四
《思亲的诗句》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思乡思亲诗篇五
《古诗分类复习》

爱 国 诗 秋景诗

夏日绝句 示儿 望洞庭 山行

(宋)李清照 (宋)陆游 (唐)刘禹锡 (唐)杜牧

生当作人杰, 死去元知万事空, 湖光秋月两相和, 远上寒山石径斜, 死亦为鬼雄。 但悲不见九州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白云深处有人家。 至今思项羽, 王师北定中原日, 遥望洞庭山水翠,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不肯过江东。 家祭无忘告乃翁。 白银盘里一青螺。 霜叶红于二月花。

思乡思亲诗 冬景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泊船瓜洲 《咏梅》 江雪 (唐)王维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唐)柳宗元 独在异乡为异客, 京口瓜洲一水间, 墙角数枝梅, 千山鸟飞绝, 每逢佳节倍思亲。 钟山只隔数重山。 凌寒独自开。 万径人踪灭。 遥知兄弟登高处, 春风又绿江南岸, 遍插茱萸少一人 明月何时照我还。 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李白 (唐)李白 渭城朝雨浥轻尘, 故人西辞黄鹤楼, 客舍青青柳色新。 烟花三月下扬州。 劝君更尽一杯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 西出阳关无故人。 惟见长江天际流。 哲理诗 登鹳(guan)雀楼 乐游原 (唐)王之焕 (唐)李商隐 白日依山尽, 向晚意不适, 黄河入海流。 驱车登古原。 欲穷千里目, 夕阳无限好, 更上一层楼。 只是近黄昏。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宋)苏轼 (宋)·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 莫笑农家腊酒浑,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 山重水复疑无路, 只缘身在此山中。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景诗

游园不值 绝句

(宋)叶绍翁 唐`杜甫

应怜屐齿印苍苔, 迟日江山丽,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风花草香。

春色满园关不住, 泥融飞燕子,

一枝红杏出墙来。 沙暖睡鸳鸯。 夏景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 (宋)杨万里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泉眼无声惜细流, 风光不与四时同。 树阴照水爱晴柔。 接天莲叶无穷碧, 小荷才露尖尖, 映日荷花别样红。 早有蜻蜓立上头。

遥知不是雪, 孤舟蓑笠翁, 为有暗香来。 独钓寒江雪。

儿童诗

村居 所见 ( 清)高鼎朝 (清)袁枚 草长莺飞二月天, 牧童骑黄牛, 拂堤杨柳醉春烟。 歌声振林樾。

儿童散学归来早, 意欲捕鸣蝉, 忙趁东风放纸鸢。 忽然闭口立。

节日诗

清明 (清明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 (唐)杜牧 (唐)王维 清明时节雨纷纷, 独在异乡为异客, 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逢佳节倍思亲。 借问酒家何处有? 遥知兄弟登高处,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春节除夕)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宋)王安石 (皮日休) 爆竹声中一岁除, 玉颗珊珊下月轮, 春风送暖入屠(tu)苏。 殿前拾得露华新。 千门万户瞳(tong)瞳日,至今不会天中事, 总把新桃换旧符。 应是嫦娥掷与人。

边 塞诗 凉州词 塞下曲 (唐)王之焕 (唐)卢纶

黄河远上白云间, 林暗草惊风,

一片孤城万仞山。 将军夜引弓。 羌笛何须怨杨柳, 平明寻白羽,

春风不度玉门关。 没在石棱中。

咏物诗 墨梅 竹石

(元)王冕(miǎn) (明)郑燮(xie)

我家洗砚池头树, 咬定青山不放松, 朵朵花开淡墨痕。 立根原在破岩中。 不要人夸颜色好, 千磨万击还坚韧, 只留清气满乾坤。 任尔东西南北风。

思乡思亲诗篇六
《思亲怀人诗歌》

“思乡怀亲”类诗歌

1、了解思乡怀亲类诗歌鉴赏中的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亲:王昌龄《闺怨》

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翻译】月光映照着千山,在这清凉的夜晚,一个人孤独地在月下吹笛;路上一片昏暗,千百种花儿散落满地,把人的视线都给弄迷糊了。沉迷在棋局,等下完棋子后,一点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样;喝醉酒后,异乡作客的人思念起家园,心情更为惆怅无奈了。

【鉴赏】首句描写静夜,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簌俱寂中吹笛,周围显得格外恬静。次句却刻画的是另一种境界,此时的节令变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春夜的景色显得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晋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就置斧旁观。童子给王质一个像枣核似的东西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等一盘棋结束,童子催归,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经朽烂。既归,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这句反映作者超脱人世之想。末句写酒兴已阑,思家之念不禁油然而生。思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

这首诗最大的妙处是没有把这种感慨直接说出。全诗从感念时艰出发,借景抒怀,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又难能如愿的矛盾心情。诗的语言明丽新警。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翻译】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送友人上船后江风引来江雨感到了夜凉。好像看到了友人远远的在潇湘的月照下难以成眠,愁绪里听到两岸猿

啼一声一声而感到夜长难眠。

【鉴赏】本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含依依惜别之情。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诗人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起笔,运用侧显法,从对面生情,虚实结合,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翻译】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在山村中幽梦不断。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鉴赏】作者先是描写了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困扰。既然只是因为思念故土,而惆怅失意,当然要解除这一烦恼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乡。但摆在诗人面前的现实是: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送友归京,触景生情,心生忧国之愁。 这首诗当是陈与义于南宋建立之前的作品。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翻译】南陵的水面澄清,江水悠悠漫过,风吹得紧了,云变得轻了,秋天就要到了。正在客人内心孤寂回转的时候,那是谁家的女子在江边的楼上倚栏眺望呢?

【鉴赏】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焦躁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在客心孤迥之时,

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但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象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这一点,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翻译】日暮钟声从岳阳城里传来,“城里”应是灯火辉煌,美丽无比,而自己却漂泊城下,闲卧舟中。只见一轮皓月,悬于空江之上,可是江面云水茫茫,前路又在何方呢?夜深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其中感情体味不尽,只感觉轻舟短楫,疾去如飞。

【鉴赏】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写于被贬夷陵途中,隐含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思。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诗的开头融化张继和孟浩然这四个名句的意境。接下先写在空旷江面上,云水苍茫,连航道也分不清了。到了深夜,月辉千里,突然,水面上传来了一阵渔人的歌声,打鱼人唱着渔歌归家,可是诗人的家在何处呢?渔人的歌声划破月夜的宁静,也引起了诗人悠悠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翻译】 暮色苍茫,芦苇在风中飘荡,人在旅途,独自向四下眺望。 雪已残,雁飞尽, 新月初升,江潮暗涨。 水尽头是天,天尽头是水, 树梢摇摆在风中,小船飘转在江上。 离家时日已多,厌听船工歌唱, 那歌声打江上传来,怎不让人念起家乡!

【赏析】诗题为“江行”,突出了借“舟行所见”抒情达意的主旨。在暮色苍茫之时,诗人在舟中远眺,但见蒹葭苍苍,残雪犹存,鸿雁飞尽,新月初生,风吹树动等,为目之所见之景;“断雁”鸣叫、渔夫“棹歌”之声,为耳之所闻。这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了迷蒙凄迷的意境,有力地抒发旅途思乡之情。诗的最后两句,点明“离家”思乡之旨,借“厌听棹歌”这一反常心理,来突出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构思可谓新颖别致。

出 关① 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i):旌旗。

【翻译】: 古老的边州城背山面海,旌旗在戍防城楼上随风翻卷。座骑后的土地正是桃花盛开的春天,座骑前的关外却依然飘飞着雪花、寒威肆虐,出关的将士又怎能不回头留恋呢。

【鉴赏】首句写静,次句写动,诗人凭山所见,边州古城威武雄壮,城头旌旗随风翻飞,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写出了边关特有的景致,景物描写鲜明生动。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士兵们在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蕴含了对家乡无尽的思念之情。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翻译】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

【鉴赏】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但“路迢归梦难成”。“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萧瑟清寒的秋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的客子来说,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移情入景,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雨中”与“月中”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思乡思亲诗篇七
《思乡怀亲的诗句》

思乡怀亲的诗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思乡思亲诗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思乡思亲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思乡思亲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1417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