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言志的古诗

言志的古诗

2016-01-29 08:30:0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言志的古诗篇一《托物言志的诗句》 石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言志的古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言志的古诗篇一
《托物言志的诗句》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顾炎武《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安石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陈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板桥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安石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陈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板桥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

言志的古诗篇二
《托物言志诗》

言志的古诗篇三
《托物言志诗》

言志的古诗篇四
《托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 导学案

命制人:于翠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全体成员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 了解咏物诗的特点及考试设题角度,把握其阅读方法、步骤 2. 能熟练地运用已学过的方法思路进行该类诗歌鉴赏 【学习课型】 新 课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咏物诗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 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二、课堂研读

(一)、读《古诗文知识与阅读》p133—p135,掌握咏物诗鉴赏必备知识: 1、咏物诗的特点:

① 题目特点:以物象为题, 咏(题、赠、赞)+物象 , 物象+吟 ② 所咏的对象:常常是动物(蝉、马、牛、画眉鸟、蝉、蜂)、植物(,松、竹、梅、菊、

柳)以及其他事物(石灰吟)。

③ 既然咏物,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形态的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

是托物言志。由物及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仅仅拘泥于物。 ④ 整体构思和表现手法:常常以物自喻,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双关、

借代等修辞手法。

⑤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2、咏物诗的阅读方法、步骤: ①“读清”全诗 ,理解诗意。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②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体味感情时做到“不即不离 ”。

④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诗的写作技巧。 3、考试设题角度:

①形象分析: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②所言之志: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③手法分析

(二)阅读《唐诗宋词》p22《房兵曹胡马》和p42《马诗》(其四)两首诗,回答问题. (1)两首诗都是写马,但感情基调不相同,第一首诗激昂向上,第二首诗满腔愤懑,沉郁悲凉。试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特点的异同。

相同:都抓住了马的外形特征,从“瘦”字入手;托物言志,是诗人的自况。 不同:

杜马,神清骨俊的胡马,写其骨相、双耳、奔驰之态;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形象。

李马:瘦(形)铜(声)。一是外形上的瘦骨嶙峋,二是瘦骨的铮铮铜声。这匹骏马是瘦骨铜声,“铜”的意象给人的感觉是坚、韧而且响亮。

(2)在杜诗中,你最喜欢哪一联,说说理由。

第一联:写马的出身不凡,勾勒出马神清骨峻的形象;语言凝练而形象。

第二联:以“竹批”比喻马耳之坚挺直竖,以“风入”形容马奔跑之迅疾轻快,一静一动写出马非凡的气概。用词准确形象。

第三联:运用虚写(抒情)表现马纵横驰骋,超越任何险阻,值得信赖的本领和品质。 诗人完全把马当作了生死相依的挚友,感情强烈而真挚。

第四联:“骁腾有如此”一句总括全诗,含义极为丰富,既是写马纵横驰骋的非凡本领,又是对房兵曹的殷切鼓励,也蕴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

(3)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诗中最后两句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的突出例子。请就此诗作分析。(不少于200字。)

(见新课堂p60)

- 1 -

(4)两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作业】

1、阅读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①理解诗意: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③这两

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②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

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道”“的”的含义,并翻译划线的句子。 【道】 有碑仆道(《游》)

成语:道听途说 / 任重道远 道芷阳间行(《鸿》)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 成语:一语道破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得道者多助(《孟子》) 道相似也(《师说》) 师道之不传也(《师说》)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说》) 【得】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 得双石于潭上(《石》) 自以为得之矣 《石》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得不偿失 / 动辄得咎 问焉以求一得(《问说》) 往往有得/此余之所得也(《游》) 成语:得心应手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 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问说》)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赤壁之战》)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 吾得兄事之(《鸿》) 【课后小结】

- 2 -

言志的古诗篇五
《言志诗》

言志诗

何晏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

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

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

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注释]

鸿鹄(hu):天鹅。(飞得又高又远)

戏(hui):同“麾”,古代指挥军队用的旗子。在这里暗指司马懿势力。

群飞戏太清:形容自己可能已在司马懿势力清除范围内。

夭:指司马懿势力。

常恐夭网罗:常担心被司马懿暗算。

一旦:副词,表示不一定哪一天。

忧祸一旦并:担忧不一定哪一天大难临头。

岂若:还不如。

岂若集五湖:还不如普通的水鸟游玩于湖河中。

唼(sha):形容鱼、鸟吃东西的声音。

何为怵惕惊:哪还会整天担惊受怕呢?

[写作背景]

曹丕死后由曹睿继位,曹睿死后由曹芳继位,曹芳继位时15岁,年号正始。

曹芳继位时,主要由曹爽和司马懿辅政,朝庭势力分为2派,即曹爽派和司马懿派。

在中国帝王史上,曹芳只是一颗小流星,一闪即逝。而他所处的正始年代且划出了一道彩虹。

在中国思想史上,“魏晋玄学”大放异彩。

在中国文学史上,“正始文学”独树一帜。

在中国名人史上,“竹林七贤”傲然屹立。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种思想伴随。

正始年间,儒家思想奄奄一息,到了崩溃的边缘。

孔子主张忠孝,到了西汉董仲舒又加了“君权神授”,更加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

西汉后期的“王莽篡汉”和东汉后期的傀儡皇帝,打碎了“君权神授”这块玉牌,原来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能被下马,尤其是“曹丕代汉”把儒家们手中的最后一根稻草连根拨掉。

儒家在现实面前羞涩地低下了头,另一种思想顺利占位,就是“老庄”(老子、庄子思想)。

人在迷茫和挫折面前,难免有消极思想,老百姓愁眉苦脸,哀声叹气,学者们就会去翻书本,找出“老庄”。

我读“老庄”,感觉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辩证法和消极思想。

时尚风标大多由城市率先盛行,倡导者又大多是文化人,何晏走上了历史舞台。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又是南阳,真出人才。

何晏是何进的孙子,汉灵帝时何进任大将军。

何晏父亲早逝,曹操将何晏母亲纳为妾,也就是说何晏是曹操的养子。但曹操特别喜欢何晏,没有丝毫歧视。

何晏长相帅气,风流倜傥,而且面肤特别白,不是一般的白,像抹敷粉一样,有绰号“傅粉何郎”之称,典型“小白脸”。

而且何晏特别爱美,常穿女人衣服,走起路来顾影自怜,有一副飘飘若仙之神态。这样的人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会超过100%。

不怕帅,就怕你帅还有文化,何晏对于“老庄之道”极有心,于是何晏粉丝无数,趋之若骛。

曹丕也是个阴天就想写诗,下雨就想喝酒的性情人物,心里有点嫉妒何晏,所以何晏没得到好脸,并不待见他,在曹丕当政期间,何晏只有人气没有职权,是一个高级闲散人员。

何晏并不孤立,和他一样同好“老庄”的还有夏侯玄、王弼两位大将,尤其是王弼,成就超过了何晏。

何晏们在“老庄”的基础上,节外生枝,开辟了新天地,史称“玄学”。

“老庄”以“道”为世界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等,“道”代表自然规律。

玄学家们认为世界本源是“无”,由“无”生“有”,提倡“贵无”而“贱有” 。

由“道”转为“无”,不再提倡自然界存在规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人也无所作为了,这种思想让人轻飘起来。只有贵族阶层才能滋生出这样的土壤。

在玄学家们的感召下,“玄学”蔚然成风,上上下下无不谈“玄”,无“玄”不谈,好像不谈“玄”就代表你没文化、没品位,人们把这叫做“清谈”。(类似高级扯蛋)

如果就这么“玄”下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终归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并没妨碍统治阶级利益,可是何晏依付了曹爽,他的人生轨迹发生的错位。

曹爽也是个俘夸子弟,2人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何晏不自觉涉及了政治。

凭何晏与曹家的关系,与曹爽亲近也算正常,终归都是一家人,只能说何晏有哲学头脑但缺乏政治眼光,他看不出曹爽是块白薯。

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佐曹芳,起初2人还没矛盾,司马懿忍让曹爽,这给了曹爽一个错觉,以为司马懿不敢犯他这个“上”,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放肆,最后被司马懿剪除,何晏无处可逃。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高平陵政变”。

这次政变受牵连的不仅何晏,还有好多人,尤其是很多名士也被卷了进来,杀人太多,当时有“名士减半”的说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司马懿最后玩了一把阴,把何晏结结实实地戏弄了一把:

曹爽是大哥,司马懿还要挖出同党,这个工作恰恰安排何晏来完成,于是何晏为了保住自己在悬崖边上的这条命,努力工作,一丝不苟,把司马懿想杀的人都揪了出来,最后满怀兴奋地向司马懿汇报。

司马懿:“一共几个?”

何晏兴奋的眼睛放光:“共7个。”

司马懿摇摇头:“不对,还缺一个。”

何晏小心不解:“没了吧?”

司马懿眯起眼:“不”

何晏手脚颤抖:“难道还有我吗?”

司马懿慢慢地说:“是”

何晏瘫软在地。

其实何晏早有思想准备,在这次对话前的10多天,在他拼命揪曹爽同党时,就有这种预感,在忐忑不安中早就写下了这首诗。

当何晏与曹爽同党一同站在刑场上时,他有怎样的感想?

司马懿这事办得绝对不地道,他的名声不好是有原因的。

虽然是养子,但曹操特别喜欢何晏,想让何晏改姓曹,当时仅7岁的何晏,画了一个方圈,站在里面说:“这是我们何家的房子。”(何氏之庐也。)

曹操打住了这个念头,何晏仍然姓何。

曹丕讨厌何晏,常叫他“假子”。

何晏肤色不是一般的白,魏明帝曹睿怀疑他涂粉,一次,在大夏天,让何晏吃热汤饼,何晏没办法,只得从命,吃得满脸是汗,曹睿瞪大双眼,就想看他擦汗后的模样,没想到的是,擦汗后,脸不但还是那样白,而且还白中泛红,更好看了,何晏起身,笑了笑走了。

何晏当时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物,该药由张仲景发明。

这种药不但能治病,还能使人“神明开朗”,当时很多玄学名士都吃。

现代研究表明,这种药还有壮阳效果,副作用挺大。

何晏被抓起来后,要灭三族,其夫人带着孩子找司马懿求情,要求放过这孩子,司马懿点头答应了。

司马懿很少有心软的时候。

正始时期的“玄学家”,第一阶段为何晏、王弼等,第二阶段由阮籍、嵇康等领衔。

如果没有阮籍、嵇康,“魏晋玄学”的名头不会这么响。

“玄学”在何晏身上表现得有点不着调。

“玄学家”的清谈对后世影响极大,晋朝尤为明显。

何晏的夫人是金乡公主,是何晏同母异父的妹妹。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为“比兴”,更确切地说是“比有中兴”。

整首诗用“比”,并没有直说自己,而“比”中又用了“兴”。

何晏好“老庄”,但没有“老庄”的行为,仍游离于世俗间,是典型的“说到做不到”。

言志的古诗篇六
《托物言志诗》

言志的古诗篇七
《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

墨梅[mò méi]

背景

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体裁

七言绝句《墨梅》为题画诗,有三位诗人作过《墨梅》诗,其中最著名的是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另外两首的作者是宋代的张嵲与居简。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版本一、王冕原版、苏教版六年级)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人教版六年级、鄂教版四年级)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三)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四.古诗书)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五)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3)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1

(4)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5)池头:池边。头:边上。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五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重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

(8)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这里也指清高的节气。

(9)满乾坤:(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之间。

[1]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1] 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用墨笔勾勒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看末句,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

2

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1-2] 竹石[zhú shí]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郑燮【音xiè】,又名郑板桥(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清代著名诗人、画家。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后来因为为民众请赈得罪权贵,于是辞官不做,寄居扬州,靠卖画维持生计。他画竹子十分有名,是“扬州八怪”之一。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原文

竹石①

清 郑燮

咬定②青山不放松,

立根③原④在破岩⑤中。

千磨⑥万击⑦还坚劲(jìng)⑧,

任⑨尔⑩东西南北风。

字词释义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破裂的岩石。

3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定强劲。

⑨任:任凭。

⑩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

无论你刮的是东西南北什么风。

主题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

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诗人爱国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4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

郑燮,又名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后来由于为民众请赈而得罪了权贵,于是辞官不做寄居扬州,靠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石灰吟[shí huī yín]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石灰吟①

千锤万凿出深山②,

5

言志的古诗篇八
《古诗精华》

说明:

所选古诗多为咏物诗、哲理诗与怀古诗,可作为欣赏的材料,以开阔眼界。

1、赏 春

芳草如烟处处青,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检点人间事,惟有春风不世情。

罗邺:晚唐诗人,屡试不第。因诗人韦庄上奏朝廷,死后得追赐进士出身。

闲门:贫家。检点:查点。世情一一世俗之情,此处意为"势利眼"。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赞芳草和春风来讽喻世态人情。头两句说,芳草如烟,不管是贫家陋巷还是权门要路,处处长得青葱一片。后两句转入春风,点明主旨。以拟人手法,写春风年年都来查点人间万事,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春风身上看不出人情的冷暖与世态的炎凉。

2、涧松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南园桃李诚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

崔涂:字礼山,唐僖宗文德年间进士,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作客,诗多羁愁别绪之作。干霄:冲天。争奈:怎奈。

这是一首涧底小松的赞歌。首句是说,小松长在山涧底部,生活条件恶劣,成长缓慢,"长劲条"极不容易。次句是说,因为长得又小又慢,所以遭到过路人的讥笑,说它这么长下去,哪年哪月才能直上青云呢!三、四两句陡转,说南园的桃李,花开似锦,倒是值得人们艳羡,可是,怎奈它一当春光老去,又要残花委地,复归于寂寥呢!

3、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高蟾:晚唐河朔人。本为寒士,屡试不第。本诗 他再次落第后写给高侍郎的。作诗后第二年,中进士第。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芙蓉:荷花,作者自喻。

这是一首借物咏怀的诗。前两句说,碧桃、红杏靠着甘露滋润、太阳煦照开出娇艳的花。"天上"、"日边"象征中第者地位陡然上升,"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

"和露种"、"倚云栽"比喻这些人凭恃靠山,特获宠遇。三、四句转过来写他自己,说江上的芙蓉却不具备这些优越条件,只能在秋风中迟迟地绽放,但它清冷自甘,既不怨天尤人,更不肯趋炎附势。

4、退居漫题(七首选一)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

司空图:字表圣,唐成通年间进士。山西永济人,后隐居王官谷,自号知非子。所撰《诗品》颇有影响。

诗中写的是暮春光景。首句说,燕语呢喃,栖居梁上,曾经前来做客。次句说,春光烂漫,催着百花盛开,转眼又将纷纷谢去,与赏花人告别。二者一是已经过去的事物,一是即将过去的事物,总之,春光来去匆匆,令人感到惋惜。诗

歌如果就此为止,那实在是调子太低沉了。三、四两句陡然峰回路转,说不要愁着春天已过,眼看新的春天就将到来。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规律,使人心胸为之豁然。

5、月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触处明:触照之处一片光明。藏人带树:月中有吴刚和桂树。虚惆怅:空自感伤,这里含有没必要伤感的意思。

诗中说,一轮满月自是令人欣喜,但面对初生暂缺的新月也不要为之怅惋,并非圆即有情而缺则无情。这不仅因为圆缺都在互变,新月总要变圆,而且,缺也有缺的情致,此即所谓"缺陷之美"。

6、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杜牧:字牧之,长安人。唐太和年间进士,著名诗人,向有"小杜"之称。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

无媒:没有引荐的人,比喻进身无路。云林:隐者遁迹之地。市朝一一争名逐利的市场、官场。饶:饶恕,放过。

前两句的意思是,由于没有人引荐,你只好遁迹云林,远离争名逐利的市朝,结果门庭冷落,径路上杂草丛生。后两句荡开一笔,由叙事转入议论,说世间最公道的事,就是任何人到了老年都要生长白发,包括公伯王侯,谁也没有例外。言下之意是,云林隐者与当朝显宦地位高低不同,看似有霄壤之别,可是,在老、死面前,却并无根本的差异。

7、讽山云

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

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

施肩吾:字希圣,唐元和年间进士,后隐居洪州。西山,世称华阳真人。

赖:仰赖。乾坤:象征天地。通篇作的是讽喻文章。

首句说,滚滚腾腾的闲云有叶无根,实际是讲,混淆是非真相的"闲云"一般的流言蜚语,说得天花乱坠,却是全无根柢的。这里的"闲云"也可以理解为拨弄是非的奸人。次句说,山云叠叠重重,常常掩闭了石门。这是倒装句式,即"石门常被重重蔽"。实际是说,尽管游言无根,但常常也能得逞,正路往往为之蔽塞。三、四句说,多亏大风把它刮得一干二净,眼前现出满山晴日,朗照乾坤。这里表达了对铲除害贤妒能、蒙蔽视听的奸人的期望和谗言终会被揭穿、是非真相总能得以廓清的信念。

7、题兴化园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贾岛:唐代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后还俗,屡试进士不第。其诗喜写枯寂之境,多寒苦之辞。兴化园亭:唐文宗时,裴度进位中书令,大兴土木,修建兴化寺亭园。桃李:古籍《韩诗外传》上说,春种桃李者,夏得荫其下,秋得其实;春种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此诗取其意。

诗中说,达官贵人为怡悦耳目于一时,不惜令千家 荡产,凿池养花,却又不栽春华秋实的桃李,只种多刺的蔷薇,结果秋风一起,花叶凋零,剩下了满亭棘刺。这种后果,你这个园主是应该晓得的。诗中以家常语、眼前事,提炼出讽嘲权贵、抨击聚敛、讥刺奢靡的重大题旨,于浅淡中见深意。

8、点额鱼

龙门点额意何如,红尾青鳍却返初。

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

龙门:山西河津禹门口,称龙门。古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大鱼群集龙门下,跃过者化为龙;否则,点额而还。点额一鲤鱼头额触撞石壁。李白诗:"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后因以点额喻仕途失意或应试落第。这是一首比体诗。构思巧妙,寄意深远。

诗人说,没有跃过龙门的鱼,额触石壁而回,依旧是青鳍红尾,返本还初。(其实,也用不着懊丧,)化为龙以后,在天上要嘘云行雨,那也实在是辛苦无比,(还真不如嬉戏江中自由自在。)看来,化龙也未必就比当鱼强多少。

9、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苟鹤:字彦之,安徽太平人,晚唐大顺年间进士。

诗人借咏小松,批评那种不重视新生事物,不注意发现和培养尚未崭露头角的"隐性"人材的现象。说,松树自小一头扎在深草里,而今渐渐地钻出了蓬蒿。人们不懂得再大的树也都起干毫末,只是对着凌云巨木才承认它高。

10、咏泉州刺桐

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始年丰。

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

丁谓:字谓之,宋淳化年间进士。

泉州:在今福建。刺桐:落叶乔木。忧民切:对民间疾苦深切关心。

作者说,我一到泉州就听当地人讲,刺桐树如果先吐叶后开花,这一年收成就好。我本来是想赏花的,但是,由于忧民之心深切,祈望年丰之心深切,所以,也就只爱青青绿叶而不愿欣赏红花了。

11、书扇示门人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入在后头。

书扇示门人:写在扇子上给弟子看。作者教育门人要用历史眼光分析事物,处理问题,要懂得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更迭、变化着,莫以暂得的利益为喜,应该把目光放得远一些。

12、杂 诗

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

他时若向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

遇贤:宋初长洲东禅寺诗僧。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情用心思考,久久不决。

诗人说,面对着涛深浪恶的扬子江头,无论谁都会认真对付,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是希望,将来到了风平浪静的地方,也都能像在情况险恶的扬子江头那样仔细、用心。言浅意深,颇富哲理。

13、小 桧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韩琦:字稚圭,河南安阳人。宋天圣年间进士, 曾任枢密使、宰相。

桧(音贵):柏类常绿乔木。隆栋:大材。轩:几面有大窗便于赏景的房子。怜:爱。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作者说,我把这棵小桧移近曲栏的用意,并非着意让它快快地长成隆材巨栋,应该说,这也并不是很难的;也不是为了欣赏它的苍苍翠色。我只是要让人们从它那种"耐岁寒"的高贵品格中得到有益的启迪。这里有自诩,有抱负,也有感慨。

14、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宋嘉裙年间进士。以散文著名,列在"唐宋八大家"里。解:懂得。

这是一首讽喻诗,通过柳枝乱舞、飞絮颠狂的性格化描写,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诗中说,柳枝倚仗着东风的吹拂回黄转绿,作势张狂,它只懂得扬花吐絮,遮天蔽日,可哪里知道,还有严霜飞降,枯叶凋零那一天!出语冷峻,足令得意忘形者惕然深思。

15、咏史

自古边功缘底事?多因嬖幸欲封侯。

不如直与黄金印,惜取沙场万髑髅。

刘咏(音班):字贡父,宋庆历年间进士,著名史学家,曾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边功:在边疆建立战功。缘底事:因何事。嬖(音蔽)幸:皇帝宠幸的亲信。直与:直接付与。髑髅(音独娄):死人头骨,这里指代无辜被难的战士。

作者说,自古以来为了什么要去建立边功?大多是由于皇帝的幸臣要把侯封。哎,看来真不如直接付与他们黄金大印,这能免去千千万万的无辜生灵死于战争!作者以"善诙谐"著称,从此诗中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但诙谐中有愤激,有谴责,也有泪痕。

16、天津感事吟

水流任急性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不似世人忙里老,生来未始得开颜。

天津感事吟:在洛阳天津桥上因事有感而吟。任急:纵然急,即使急。意:意态,情绪。未始:从来未有。

作者借助流水、落花的自然形态,从哲学高度揭示仕与隐、忙与闲、动与静的矛盾与对立。流水纵然急遽而其本性总是平稳、澄静的,繁花零落虽然连续、频繁,但它的意态却是闲适的。不像世人那样,从生下来就没有一笑颜开的时候,最后在奔波、劳碌中老去。

17、瞑 目 司马光

瞑目思千古,飘然一烘尘。

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

首句说,闭着眼睛沉思千古。次句说,个体生命在时间长河中像烧过的尘灰一样渺小与短暂。两句说,历经千古,自然界看不出太大的变化,而生民已经传递了无数代。

作者体悟到自然界的永恒和人间世的递变以及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诗中富于哲理性的思索。

18、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陂(音卑):池塘,水岸。花影:树上杏花及其在池中的倒影。各占春:花和花影各占一分春光。纵:纵然,即使。绝胜:绝对胜过。"胜"读阴平声。陌:泛指田间小路。

通篇都是对杏花的赞美。头两句写花开,后两句写花落。花开时繁英缀锦,分外妖娆;花谢后,随风飘散,宛如雪片纷飞,即使落入陂池,也胜过飘零南陌,碾成尘土,遭人践踏。诗中寄寓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时宁受贬逐也不改变志节的高尚情怀。

19、辱 井

结绮临春草一丘,尚残宫井戒千秋。

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沉亦可羞。

辱井:陈朝的景阳宫井,俗称胭脂井。隋将韩擒虎攻入建康(今南京),骄奢淫佚的陈后主与宠妃投入景阳宫井藏匿,随即被俘。结绮、临春:陈后主所建宫殿。前王:指后主陈叔宝。龙沉:帝王投井。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说,繁华富丽的结绮宫和临春宫,已经坍塌破败,成为荒草一丘,那警戒千秋万世的辱井,至今却还残留。哎,骄奢淫荡自当是陈叔宝的耻辱,不等他投井被俘,早已经堪憎堪羞!

20、鱼 儿

绕岸车鸣水欲干,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溟去,汝死那知天地宽!

车鸣:水车车水响个不停。挈(音窃):提带。沧溟:大海。汝:你,你们,此处指鱼儿。

诗中说,伴随着水车声响,塘水眼看就被抽干,可鱼儿还醉生梦死地只顾贪欢。如果没有人把你们带人大海,可能是到死也不知海阔天宽!诗人借鱼儿的悲剧,恻然致慨于那些眼界狭窄、昏懵无知的人。一番深刻的哲理隐现在黯然悯怀之中,手法十分高妙。

21、题西林壁

言志的古诗篇九
《咏物言志古诗》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④不怕,

要留清白⑤在人间。

【走近作者】

于谦(1398.5.13-1457.2.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古诗今读]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疑难全解]

②千锤万凿:锤,锤打。凿,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等闲:平常。④浑:全。⑤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人的高洁

品格。

[快乐赏析]

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诗中借咏石灰,表现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民众的利益作牺牲的高尚精神。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说明石灰从出世时即经受磨练。次句写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煅烧,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鲜明对照,更衬托出石灰的顽强。后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诗中运用了拟人、借喻等手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诗意拓展:

诗中的石灰有什么象征意义?你知道石灰的产生和使用过程吗?查查有关资料了解一下,增加自己的自然科学常识。

竹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走近作者: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疑难全解: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古诗今读: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快乐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

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知识链接:

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即将 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疑难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古诗今读】: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快乐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走近作者: 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言志的古诗篇十
《托物言志古诗总汇》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言志的古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咏物言志的古诗 托物言志的古诗 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言志的古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言志的古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875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