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

2016-01-18 11:42:3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一《表示忧愁的词语》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供大家学习参考。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一
《表示忧愁的词语》

表示忧愁的词语

表示忧愁的:无精打采、顾虑重重、忧愁不安、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二
《诗词默写》

诗歌默写题:

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2、《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3、《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4、《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5、《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6、《池鹤》中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7、《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8、《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9、《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0、《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了散文句式直抒心中郁结,突出诗人忧愁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开怀舒畅的豪情的句子: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称誉李云文采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自信的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诗人想借逃避现实而不愿同流合污的激愤之词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诗人对现实不满,想超脱现实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渔家傲》中总写“塞下秋来风景”的特点的字眼是:“异” ,有关诗句: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9、《渔家傲》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四面边声连角起。

10、《渔家傲》中写出将士们生活艰苦而又思乡心切惆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

11、《渔家傲》中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而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句:燕然未勒归无计。

12、《渔家傲》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使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乡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无题》中渲染别离伤感气氛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论诗》中说明文学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句子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夜雨寄北》中想象他日相逢共话巴山夜雨情景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点明题意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无题》中设想离别后对方伤感久别的情景的句子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9. 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然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10.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三
《看古人是如何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忧伤情感的》

看古人是如何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忧伤情感的。

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 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 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 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 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 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 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 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 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 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 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 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四
《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阅读练习

1、阅读《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2鉴赏《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1分)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⑵ 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⑵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3、赏析《泊秦淮 》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用一个“ ”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笼 近酒家D

《己亥杂诗 》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诗开头两句,以“ ”修饰离愁,以“ ”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浩荡 白日斜或天涯D

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6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

(1)凄凉地,弃置身

(2)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

5、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又恐 何似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6、阅读《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23.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24.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五、22.B 23.D 24.D 25.B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 杨花,子规,

(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8、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饮 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16.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14.心远地自偏

15.“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16.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登岳阳楼 望洞庭

杜甫 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翠,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1)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3分)

同: ▲

异: ▲

(2).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

(1)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2)《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 》 这段文字中,

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

11、阅读《约 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2.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13.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12、阅读下面两首诗,

【甲】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

杜甫

①②③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甲诗中“ ”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 ”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 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

李杜 轻薄

甲诗 古今对比 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 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 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13、阅读《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

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14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答案B。B项中“律诗”应为“绝句”,主题灵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2分)

答题示例: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15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意近即可)

16、阅读《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2分)

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五
《诗词鉴赏2008071704212》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六
《(含答案)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

1

12、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展现秋天不同景象的名句,如杜甫 《登高》中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 ”描写了萧瑟的景物营造了深远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壮志 2

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郦道元《三峡》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描写出了三峡秋景的神韵。

18、古代文人善于借助历史人物抒发自己的感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借周瑜的意气风发衬托自己的落魄失意;李白的《行路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姜太公和商朝开国重臣伊尹的故事抒发自己对前途充满的自信之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借晋人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自己因人事全非、世事变迁而生的无限感慨。

19、徜徉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读《登高》,懂得了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落魄;读《渔家傲》,懂得了范仲淹“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月光与泪光中抚着白发彻夜难眠的悲戚;读《离骚》,懂得了屈原“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宁愿压抑委屈自己也要坚守清白的倔强;读《琵琶行》,懂得了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 3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劝解。

4

5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七
《稳冲2012高考语文——古诗鉴赏1关(含解答)》

专题10 第1节

1.(20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送人归京师

②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后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是说“故园即使没有战事,送人归时还是有一段忧愁”。结合背景资料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作者会有这种忧愁。当时作者的故园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身为爱国诗人的作者心系祖国,心系家乡,在送别他人北归故都之时,难免要生发出一段忧国之愁。

答案:(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2.(20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①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②③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③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考查炼字,“隔”的双重意蕴既指表面客观的阻隔,又指深层次情感的阻隔。第(2)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如选择上片作答:必须明确上片的前两句是实写眼前之事,后两句是想象中的梦中相遇。虚写内容反衬了实写内容。如果选择下片作答:必须明确下片前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后两句是想象中的秋雁传书。虚写内容烘托了实写内容。

答案:(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借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传书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3.(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浇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3)根据诗句内容和题干“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答案:(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4.(2010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①定 林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②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诗词的表达技巧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表达技巧可从四个方面分析,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手法。拟人是常见的修辞手法。(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回答题目时,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5.(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①岁 暮

[唐]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②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回答题目时,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时局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并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平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作答。(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本题的修辞手法还有对比和双关。如“岁暮”表面指的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了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等等。

答案:(1)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6.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①牧牛图

田 锡

②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

(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比如“干戈”“扰”“何日”等词语。(2)解答此题,第一步,要找出本诗中的主要意象,如长笛等;第二步,要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第三步,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或效果)特点;第四步,描述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给人的启示。

答案:(1)“似水流”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表达了对战乱现实的厌恶,对承平社会的向往。

(2)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与“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向往之情。

7.(2011年荆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商隐

①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②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③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注]①永巷:汉宫中幽闭有罪宫嫔之处。②岘首碑:西晋羊祜镇守襄阳,有惠政,死后百姓于岘山为其建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③青袍: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诗中用以指贫寒之士。玉珂:为贝制的马络头上的饰物,诗中借指骑着骏马的达官贵人。

(1)这首诗题为“泪”,诗中八句,没有一个“泪”字,可是读来句句都是泪。作者是如何写出泪来的?诗中写了哪几种泪?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程梦星在《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中云:“此篇全用兴体,至结处一点正义便住。”尾联有两字是全诗的关键,指出这两个字,并简要分析尾联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自伤身世的七律。本诗的写法非常别致,前面六句,一句一事,首句写

宫人失宠,次句写离别,第三句写娥皇、女英的故事,第四句写羊祜之事,第五句写王昭君之事,第六句写楚霸王项羽兵败之事。这六件事情况不同,性质各异,却都含着诗题的一个“泪”字,粗粗看去,好像只是一些故事的堆积,认真读完最后一联就会发现并非如此,人间一切伤心事,哪里比得上贫寒之士忍辱饮恨、陪送贵人的痛苦啊!为什么呢?因为迎送贵人必得强颜欢笑,这对才志之士,不是一种难堪的痛苦吗?而且痛苦的泪水只能往肚里流淌,这不是更甚于以上六种“泪”吗?诗到此,令人豁然开朗,原来诗的构思异常新奇独特:前六句都是铺垫,最后一联才是主旨。

答案:(1)作者运用六个关于“泪”的典故来写泪。分别写了失宠之泪,别离之泪,伤逝之泪,怀德之泪,身隐异域之泪,英雄末路之泪。

(2)“未抵”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末两句的意思是:清晨,我来到灞桥边询问不舍昼夜流逝的河水,才知道一切人间伤心事,哪里比得上贫寒之士忍辱饮恨、陪送贵人的痛苦啊!诗到此,令人豁然开朗,原来诗的构思异常新奇独特:前面六句,都是铺垫衬托,最后一联,才是本诗主旨。

8.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1)诗歌在写景时使用“渺渺”和“茸茸”,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解答此题,不仅要分析“渺渺”和“茸茸”两词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还要写出它们在全诗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感情的作用等。最后,从“诗”本身追求音律美的特点来分析它们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限定了鉴赏的角度,即“情景关系”。那么,解答此题时,考生首先要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景,通过对“景”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情”。最后再说诗中“景”和“情”的关系,如“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等。

答案:(1)“渺渺”写出了春江水面的辽阔,“茸茸”写出了花草的柔密茂盛,水面愈宽阔,花草愈繁茂,愈透露出作者的孤寂、忧愁之感。另外,这两个叠音词使整首诗音韵和谐,增强了表达效果。

(2)本诗采用以景写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篇无一字直接明写作者的心境,但通过春江、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渲染的苍茫迷离的氛围,无不渲染或反衬出作者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

9.(2011年河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寄韩潮州愈

贾 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②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③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①贾岛因著名的“推敲”故事,博得当时文苑巨擘韩愈赏识,与韩愈感情深挚。②指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③浪西楼:潮州的一座楼。

(1)第三联景物描写形象而生动,请从炼字的角度举两例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从开头到结尾,作者的感情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种深情的眷念和神往的心曲。作者说,我的心早与您同乘兰舟,水宿风餐,一直流到岭南韩江潮水的尽头了。两句笔力奇横,体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中二联直抒别后景况。“篇章”即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作者说,你这

一腔忠愤的“篇章”隔着秦岭传到京师(“华岳”指代长安),我怎能不内心共鸣,驰书慰问?当出关驿马驰过泷流,谪贬中的知友就可得到片纸慰藉了。这一联,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这是途中景况。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况。“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切心情。

写到第三联,已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到绝顶,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宕开一笔,别开生面:“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疫的瘴气,总有一天会像风卷残云那样一扫而光。到那时,皓月东升,银光朗照在潮州浪西楼上,整个大地也将变成琼玉般的银装世界了。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愿;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深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均从丹田流出。

答案:(1)“悬”字,写盘山而上,望不到尽头的驿路,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际的峰峦上,将道路的险阻形象地表现出来。“浸”字,写海潮浸泡中地卑湮湿的城根,老树满是秋意,将处境的凄苦形象地突显出来。用景物烘托透露对韩愈的深切关心。

(2)心逐兰舟,直到岭南潮水尽头,写对韩愈的眷念和神往;读诗感慨,驰书驶过泷水,写对韩愈的牵挂和慰问;驿路艰难,到任地环境恶劣,写对韩愈的同情和关切;瘴烟尽净,皓月银光照在浪西楼上,写对韩愈的美好祝愿。

10.(2011年东北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菩萨蛮

舒 亶

注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

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惜别词。作者在词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劝住对方的眼泪,这种抒写伤离恨别心绪的表现手法,与宋词中写离别时常见的缠绵悱恻、肝肠痛断、难舍难分的情状有所不同。

这首词从送别的场面写起。捶鼓,犹言敲鼓,是开船的信号。船家已击鼓催行,而这一边却在楼上把盏劝酒。“催”,见时间之难以再延。“留”,见送行人之殷勤留恋。一“催”一“留”,就把去和住的矛盾突出来了,并且带动全篇。“去住若为情”,即由首二句直接逼出,欲去不忍,欲住不能,何以为情?这一问见别离之极度苦人。“西江潮欲平”的好处在于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由前面击鼓催客、高楼把酒的场面推出一个江潮涨平的辽阔场景。句中的“欲”字包含了一个时间推进过程,说明话别时间颇长,而江潮已渐渐涨满,到了船家趁潮水开航的时候了。

换头仍就江潮生发,潮水有信,定时起落,所以说“容易得”,然而它能送人去却未必会送人来。一旦南北分离,相见即无定期,故云“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这最后一结悠然宕开,颇值得玩味。“此樽空”,遥承上片次句“把酒留君”,“樽空”见情不忍别,共拼一醉。但即使饮至樽空,故人终不可留,所以结尾则由叹见面之难,转思它日再会,发出“知君何日同”的感慨。

词在“去住若为情”这样的思忖后,接以“江西潮欲平”,看上去是写景,实际上却把思索和情感活动带进了景物描写,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会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下片“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仍不离眼前景象,而更侧重写意念,以传达人物的心境。结尾二句虽然表现为感慨,却又是循上文意念活动继续发展的结果。所循的思路应该是: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八
《古诗》

是: ,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一)

1.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

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以动写静、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号学

题 答 得 不 名 姓 内

线 封 密 级班 密

校学

诗句是:“ , 。”诗中

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

比喻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

2、《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 3.《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写

“ ,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词中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

表达豁达胸襟、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的

第1页,共8页 , 。提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说明无论朝代兴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 , 。这一句也是主旨句。

6.《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能句做到“结庐在人境,而不车马喧”的原因

是: , 。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

是: , 。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表明作者想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

是: , 。

7、《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内心愁苦、无所适从的诗句是: , 。

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诗句是: , 。

借用典故的诗句

是: , 。

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

第2页,共8页

是: , 。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宽广胸襟的诗句是: ,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

是: , 。

2002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不必感叹:,。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 , 。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 , 。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

是: , 。写沙

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诗中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

是:,。 10.《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

是: , 。表现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

第3页,共8页

充满自信地赞美叔叔李云和自己的文学才华的诗句是:

“ , 。”表达对高尚理想追求的句子是“ ,

18.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描写神态动作,表达难言的孤寂凄婉之情的诗句是:

“ , 。”

借清冷秋景状亡国之恨的诗句是:“ ,

号学

题 答 得 不 名 姓 内

线 封 密 级班 密

校学

。”借眼前景象表达自己力图摆脱忧愁苦闷的诗句是:“ , 。”

写理想破灭、消极避世的诗句是:

“ , 。” 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诗句:

“ , 。”以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美景的是:

“ , 。”

1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以春花凋零比喻离别的无奈、痛苦的诗句是:

“ , 。”以比喻手法写出无尽煎熬的思念、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 。”后人借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写自己的思念之深和对爱人了解之深的诗句是:

“ , 。”

寄望于神灵,貌似希望更是绝望的诗句是:“ , 。”

第5页,共8页 。”以丝线比喻愁苦写难以言喻的亡国之痛的诗句是:

“ , 。”

19.《登飞来峰》中借朝阳写诗人胸怀大志、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表达“人不能只为眼前和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的哲理的诗句是:

“ , 。”

20.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写色彩斑斓的秋景的诗句是:“ , 。”借秋草写离愁的诗句是:“ , 。”写欲遣相思之苦反而更添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 , 。”

第6页,共8页

第7页,共8页 第8页,共8页

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篇九
《忧愁与快乐-中西方饮酒诗的文化内涵之比较》

忧愁与快乐

——中西方饮酒诗的文化内涵之比较

序论

从古到今,酒作为一种文化流传下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酒一直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而酒与诗的结合更为密切。酒后出杰作,诗成扬酒名。中国传统的酒文化的特色之一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文人饮酒作诗蔚然成风,可谓无酒不成诗,在文人看来,酒大都充当了一种情感消遣、排解之物。他们借酒吟诗,也借酒抒情,所作的饮酒诗大都散发着忧愁。而相对于西方人来说,酒则是他们追求快乐的方法,追求狂欢、狂醉的境界,饮酒诗大多是对快乐的抒发。

一、中国与西方酒文化的不同起源

在人类生活史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酒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酒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饮食中存在,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出现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作品中。要比较中西诗歌中酒文化的不同内涵,首先应从中西方不同的酒文化起源谈起。

(一)中国酒文化的起源

中国有很多关于酒诞生的传说,最著名的要数杜康造酒:相传杜康是位牧羊人,于放牧中不慎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竹筒复得,竞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杜康于是弃鞭停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售佳酿,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酒圣。杜康也渐渐成为了酒的代名词。

(二)西方酒文化的起源

在西方,希腊神话中认为酒是由狄俄尼索斯带到人世间的。传说狄俄尼索斯是众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密莉所生;天后赫拉出于嫉妒,用计烧死塞密莉。宙斯把狄俄尼索斯救出,缝在他的大腿里,从而使他获得第二次诞生,后由女神伊诺及山林仙女们抚养长大,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古希腊人为祈祷丰收和庆祝丰收,每年春秋两季都举行祭奠酒神仪式。在仪式上,人们扮成半人半山羊的样子合唱酒神颂歌,在树林里或荒野上沉醉、狂欢、游行等等。狄俄尼索斯也成为酒的代名词。

二.中国的饮酒诗缘于愁

(一)中国的诗人饮酒多为抒发忧愁

在中国,酒常常作为一种工具来寄托诗人的感情。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人们更多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以外的东西,中国的诗人饮酒多是因为要抒发内心的忧愁,所作的饮酒诗也就成了诗人表达内心忧愁的方式。

在中国的诗歌中,唐诗中的饮酒诗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全唐诗》收录的李白诗975首,出现“酒”字的有142首;杜甫诗1466首,提到酒字的就有160首,占全部比例的10%;白居易的饮酒诗达到800多首。可以看出饮酒诗在诗中所占比例之重。大部分饮酒诗都是诗人们为了抒发忧愁苦闷而作的。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决定着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而统治者对人才的不重视却又造成了大量的怀才不遇者。就连一代枭雄曹操,这位军事家、大诗人在手握重权也会感慨人生时,发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更别说是其他处在不同阶级的文人,像陶渊明处在晋朝的黑暗社会,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到了田园生活,以《饮酒》为题一口气写了二十多首诗,多是对于世俗的轻蔑或借酒来排谴苦闷。即使是在思想风气开放、政治开明的盛唐时期,,也有怀才不遇的文人常因不能实现理想抱负而借酒逍愁。在另一方面,政治黑暗也是文人们不得志的原因。在社会现实中不能实现人生抱负,就选择在饮酒中逃避现实,他们的忧愁无法解除,只能在酒醉后求得暂时的解脱。罗邺在《自遣》一诗中说到:“四十年来诗酒徒,一生缘兴滞江湖。不愁世上无人知,唯怕村中没酒沽。”道出了与酒的深情寄寓。

在文人中,李白是一位让人羡慕的酒徒,追求着醉乡的真与美。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不仅活化了李白的酒仙形象,而且描写了其留恋诗酒、傲视权贵放荡不羁的个性。李白生性豪放满怀雄心壮志,在赴京之前,李白“高歌取醉欲自慰”借酒助兴,流露出诗人的自豪感,李白在“赐金还山”后因政治抱负得不到伸展而积郁很深,常借酒解忧。《将进酒》是李白最为典型的饮酒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毕有用,千金散尽还应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1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

酒》

《将进酒》是劝酒时唱的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酒留其名。”是酒中之歌,也是酒后吐真言,表现了激愤之情。李白自命不凡而且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在现实中屡屡受挫处处碰壁,因此,用“古来圣贤皆寂寞”的话聊以自慰,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愤概语,是借古人的杯酒来浇自己的块垒。接着说“惟有饮者留其名”写有《酒德颂》的刘伶有什么大功大业,但他不是以饮酒扬名当时、传名后世的吗?这也是一种愤概语,因为现成的句子,在愤概中又显雄放慷慨之气,“主人何为言少钱”六句,再次劝酒,酒兴更高,豪兴更壮。最后以“与尔通销万古愁”作结,将借酒消愁写得激情澎湃。历史上的竹林名士痛饮酣醉,谁也没有获得真正的解脱,所以李白也终于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哀叹。

(二)中国的诗人在歌舞伴奏下饮酒吟诗仍为忧愁

中国的诗人在平时饮酒吟诗中多数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忧愁,在管弦之乐中饮酒吟诗也多是为抒发内心的苦闷,用管弦之乐来衬托更显得内心的忧愁。中国的诗人在饮酒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太多的清醒,对政治和国家始终带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以致于他们的饮酒诗也带有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大多唐代诗人喜欢在管玄声中饮酒赋诗,这是他们的一大乐趣。本来有歌舞的伴奏,来饮酒吟诗,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但这只是诗人们在苦中作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叙述的是军中置酒,众乐齐奏,却是为别后准备,用作别后寂寞的对照。“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账置酒饮别,并列三种乐趣而不写音乐本身,从中仍能间接传达出一种急管繁统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的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凉洲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的是战士在沙场的饮酒取乐,内心却极为痛苦,只有将忧愁抒发在诗中。

将酒与乐和诗发挥到极致的诗人是白居易。史书记载白居易:“性嗜酒,弹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白居易“把饮酒与作诗当作了自己生活与人格的最大标志”。“少时犹不犹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狂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等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徳沽酒闲饮却约后期》)这边提到了有酒有管弦之乐。但在漫漫人生,宦海浮沉,世情冷暖。以酒解忧,唯有杜康,醉乡沉酣,其乐融融。白居易在漫忆一生,艰难苦恨,虚幻莫测,老大徒悲,只有与朋友饮酒吟诗来聊慰人生。这首诗看似闲适的在聊人生,其实却不然,更深的来说,可以触摸到诗人

一腔深藏的郁愤和悲苦,他只是用酒与诗来抑郁内心的愁闷。诗人就如冷却了的火山口,没有了火山爆发时的激请。又如白居易的另一代表作《琵琶行》就有提到了饮酒是需要音乐来伴奏的,同时也是借酒和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举杯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而琵琶女则是用琵琶声来诉说生平往事,身世之悲。诗人也道出了饮酒没有管弦之乐的苦楚。“住进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需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同仙乐耳暂明”(《琵琶行》)虽然在这里写的是音乐,其实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所发出的不平,诗人和琵琶女,一个是怀才不遇,一个是飘零憔悴。在诗中音乐就是倾诉哀肠的方法,也是引起失落之感的媒介。饮酒需要的是音乐的伴奏,而在这音乐声中,引发了诗人的沦落之感,蕴涵着对社会不公正的控诉,也是诗人借琵琶女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受到了打击的抑郁悲愤之情。

三.西方的饮酒诗多为乐

(一)西方的诗人饮酒多为寻求快乐

中国的饮酒诗多是诗人借酒浇愁的产物,与此不同的是,西方的饮酒诗则是表现诗人对快乐的抒发。古希腊悲剧起源于名间酒神祭祀的歌舞,酒神狄俄尼索斯交给人类酿酒技术,象征丰收和兴旺,是欢乐的赐予者。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尘世遭受苦难,这其中蕴藏着很深的悲剧精神。虽然说酒神精神蕴含着很深的悲剧精神,但这种悲剧精神所指的悲,不是那种个人忧愁的小悲,而是面对痛苦甚至死亡仍然能放声大笑的英雄主义精神,是对人生悲剧深刻体认后的 一种超越。因此在酒神祭祀中,人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体验快乐,实际是希腊人在认识到人生会遭遇到不可抗拒的命运之神之后采取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将这样的态度融入酒中,体现出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是真心实意的快乐。西方人在饮酒中进入到一种狂醉的境界,所作的饮酒诗也都在追求着快乐,洋溢着喜庆。在西方的饮酒诗、饮酒歌里我们能体会到那种最原始的、最本能的欲望。

斐多菲的诗歌<我们喝吧>:“谁若是没有情人,就把这酒喝掉,他相信每个姑娘,都在为他燃烧。谁若是没有金钱.把这酒喝掉酒,世上的一切财宝,统统属于他了。谁若是心怀哀愁,就把这酒喝掉,哀愁就会迅速地,从他心中逃跑⋯⋯”姑娘、金钱、快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无所顾忌,无所担心,在醉中体会为所欲为的畅快。

普希金的《饮酒歌》:“欢声笑语,为何静息?响起来吧,祝酒的歌曲!祝福爱过你们的各位妙龄妻子,还有那些温柔的少女!把一个个酒杯斟满!......祝福缪

斯,祝福理智万寿无疆!你,燃烧吧,神圣的太阳!在 理智的永恒的阳光下,骗人的聪明明灭无偿,如同在灿烂的朝霞中.这盞油灯暗淡无光。祝福太阳永在,但愿黑暗消亡!”

在这里,生活是美好的,到处是幸福,人们忘掉了愁苦,在饮酒中尽情享受。酒承载着人们的欢乐,传达出人们的喜庆,也有 人们色美好理想,表达出来的只有对快乐的追求。诗人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部倾注在这饮酒的享受过程中,人们的欢乐尽情地挥洒在这香醇的葡萄酒中,洋溢着金色的欢乐。

(二)西方的诗人在音乐声中喝酒纯粹为了得到欢乐

在西方,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着醉境状态,代表音乐艺术的兴奋,是酒与音乐的结合。在每年葡萄成熟的时候,希腊民族都载歌载舞的用酒来宣泄心中的激情,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只为了尽情的享受快乐。

在古希腊时期酒神祭祀仪式上,让酒与音乐结合的方式之一就是抒情诗。“抒情诗人本身就是音乐家,他们模仿太一而制成音乐。而这一过程又是在酒的作用下进行的。尼采在其作品《悲剧的诞生》中曾用形象文字表述了抒情诗的诞生:现在,梦神走过来,用月桂触了他一下,于是睡诗人的酒神音乐的魔力便发生如画的火花,这就是抒情诗。”西方的饮酒诗就是在音乐声中的氛围下产生的。无论是冷峻的理智还是严酷的现实,这些一旦碰撞到酒和音乐,都将被冲撞得淡然无存,所有的激情将会随着燃烧,追求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极度快乐。所以西方人在喝酒的时候总是需要音乐来伴奏,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完全享受到真心实意的快乐,从西方的饮酒诗就能体会到那种最本能的快乐。

古希腊诗人巴克基利得斯在《饮酒歌》中唱到:“弦琴。你莫再守挂钉,任七弦清音停顿。快来到我手上。我欲赠亚历山大以缪斯——羽翎,添第十天宴会雅兴,为此时,杯杯美酒魅力,使贵族青年心燃烧,爱情的希望胸中荡漾,爱神和酒神的馈赠,激起男儿豪情万丈,要将各城邦雉堞摧垮,自称天下唯一君王,辉煌宫殿以黄金象牙,满载小麦洲舻越过晴朗海面,从埃及运来大批宝藏,她一边饮酒一边筹谋思量.”

这是诗人在宫廷宴会间即兴而作的一首饮酒诗,诗人弹起弦琴,高吟低唱,为酒宴助兴,并赞美亚历山大.在这里,酒在宴会上与爱是一样激励男儿的馈赠,黄金象牙之类的都成为了现世的追求,成了大家追求现世欢乐和幸福生活的共同目标.

四.中西方饮酒诗不同的文化内涵

酒从诞生的那天起,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酒就作为一种文化出现在诗歌作品中。在中国李白最爱的就是酒,这位酒中豪杰在酒给的灵感下,创作了大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忧愁迷茫的古诗词 忧愁的诗词 忧愁古诗词
  • 1、表达忧愁烦闷的诗词(2016-01-20)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表达痛苦忧愁的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499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