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日记 >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2016-10-06 11:09:0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共7篇)小学数学 比和比例小学数学 比和比例一、例题1 选择:一台电视打八折销售,原价与现价的比是( )。A 4:5 B 1:4 C 5:42 在2:3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学数学 比和比例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第一篇

小学数学 比和比例

一、例题

1.选择:一台电视打八折销售,原价与现价的比是( )。

A.4:5 B.1:4 C.5:4

2.在2:3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3.选择:在4:8=5:10中,如果第一个比的前项加上4第二个比的前项加上( ),这个比例仍然成立。

4.如果x:4=3:y,则x与y成( )比例;若甲比乙多20%,在甲与乙( )比例。

5.选择:一个零件长0.5厘米,画在图纸上长1分米,图纸的比例尺是( )。

A.20:1 B.1:20 C.2:1 D.1:2

6.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48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比是2:3,甲、乙两车平均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7.一间房间用边长为3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112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8.运一批苹果,第一次运走全部的20%,第二次运走17.6吨,这两次运走的与剩下的比是3:4,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吨?

9.圆珠笔和铅笔的单价比是4:3,20支铅笔共71.5元,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

10.甲、乙两个车间原有人数比为4:3,从甲车间调48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车间人数的比是2:3,甲乙两车间原各有多少人?

11.蜡烛每分钟燃烧掉的长度一定,点燃8分钟后,蜡烛的长度是12厘米,18分钟后蜡烛长度是7厘米,蜡烛最初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12.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56页,还剩16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二、作业。

13.张叔叔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小时加工40个,6小时完成,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几个20%,实际加工这批零件比原计划提前几小时?

14.某修路队修一条7.2千米的公路,前6天修了4.3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要几天修完?

15.果园里有桃树、杏树、苹果共80棵,其中苹果树占总数的

果园里有杏树多少棵?

16.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20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0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92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17.小明为了测量出一枚鸡蛋的体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底面直径是8cm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量得水面的高度是5cm;将鸡蛋浸入水中,再次测得水面的高度是6cm。如果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这枚鸡蛋的体积大约是多少cm?

18.有甲乙两袋水泥,甲袋重96千克,从甲袋中取出它的20%以后,甲乙两袋水泥余下的质量比是4:3.乙袋原有多少千克水泥?

31,桃树与苹果树的比是5:4,4

六年级数学(上)第三章 比和比例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第二篇

第三章 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3.2比的基本性质

一、填空题(每题3分,3×10=30分)

1.一个比的前项是10,后项是9,则这个比是 .

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3cm和1dm,则这两边长的比是 .

3.比的前项是23,比的后项是1,它们的比值是 . 74

4.15cm∶1.3m的比值是 .

6.把2∶0.25化成后项为100的比2

7 81

9∶5, 224.

339. 把连比化为最简整数比:

2∶4∶8= ; 111∶∶= ; 236

0.3∶0.15∶0.45= ;

10. 化简比:120分∶1.2小时∶1小时20分钟= .

二、选择题(每题3分,3×4=12分)

11.下列各数中,与3∶2不相等的是…………………………………( )

(A)1.5 (B)2312 (C) (D) 328

12.一段绳子,原长14米,一次用去了2.8米,余下的绳子长与原来的绳长的最简整数比是…………………………………( )

(A)5∶1 (B)1∶5 (C)4∶5 (D)5∶4

1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3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天完成,丙队单独做6天完成,那么 甲、乙、丙三队的工作效率比是………………………………( )

1

11(A)3∶5∶6 (B)1∶5∶2 (C)10∶6

∶5 (D)

∶∶ 356

14.若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2∶3∶1,则其中最大的角为 ……(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A)60 (B)90 (C)120 (D)150

三、解答题(满分58分)

15.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每小题4分,4×4=16分)

(1) 4∶36 (2)

2121(3) 1 ∶ 2 (4)1 ∶ 332211∶ 23

16.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每小题4分,4×4 =16分)

(1) 1g∶0.3kg (2) 30分钟∶1小时45分钟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3) 5天∶72小时 (4) 375毫升∶1.25升

17.利用已知条件,求a∶b∶c(每小题5分,2×4=8分)

(1). a∶b=2∶3,b∶c=6∶5; (2). a∶b=2∶3,b∶c=4∶3

18. 甲、乙两人加工300个同样的零件甲10分钟内完成6个,乙在5分钟

内完成6个,求 :(1)甲、乙两人完成300个零件的速度比;(2)甲、乙

两人完成300个零件的时间比.(6分+6分)

19. 在一次植树活动中,甲组植树256棵,乙组植树320棵,丙组植树216棵.求甲乙丙植树的最简整数连比.(6分)

四、拓展题(每小题5分,2×5=10分)

20. 六年级有230人参加电脑、美术、健美操三个兴趣小组,已知参加电脑班的人数∶参加美术班的人数=2∶3,参加电脑班的人数∶参加健美班的人数=3∶4,问参加电脑、美术、健美操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各是多少?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21.如图是某公园的设计图,其中正方形的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方形与圆的面积比.

36是草地,圆的是竹林,求正47

3.3比例-3.4百分比的意义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写3. 写出外项是1和3,内项是6【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和的一个比例: . 2

.

5.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驶3.5小时,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千米

6. 养鸡场的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3∶2,已知公鸡有450只,母鸡有 只.

7. 在1.34,1.3,1

是 .

8. 把1化成百分数是25%化成小数是9. 比较大小::0.34 0.34%;0.24% 1. 243,13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1003410. 今年的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0%,今年的房价是去年房价的 %

二、选择题(每题3分,3×4=12分)

11.已知2

x5

y,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y5 (D)x5 x2y2(A)2x=5y (B)xy=10 (C)

12.下列四组数中,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2,3,4,6 (B)1,2,2,4 (C)0.1, 0.3 ,0.5 ,1.5 (D)1,1,1,1

2345

13.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0千米,地图上的距离是5厘米,则比例尺是( )

(A)5:500 (B)5:5000000(C)1:0000000 (D)1:100

14.在23、221%、2.2、2.5%中,最大的数是……………………………( )

8

(A)2

3 (B)221% (

C)

2.2、 (D)2.5%

8

三、解答题

15.(每题5分,满分20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

(1) x∶16=5∶12 (2)

(3)

16.将15本厚度相同的书叠起来,他们的高度为33厘米,将40本同样的书叠起来,高度是多少厘米? (6分)

17.如图,A圆的

(5分)【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18. 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6分) (1)100 (2)0.05 (3)25 8x5 15662 . (4) 2x∶3=(x-1)∶4 . x2321与B圆的重叠在一起,求B圆面积与A圆面积之比.54

19. 把下列百分数化成整数或小数: (6分)

(1)3% (2)150% (3)1.75%

比和比例数学小报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第三篇

一、比

1、 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各部分的名称: 前项:后项=比值

3、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二、比例:

1、 概念: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各部分的名称: a : b = c :

外项 :內项 = 內项 : 外项3、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

积。

一个工厂有三个车间,点一车间与第二车间人数的比是3:2,第三车间的人数占全场职工总数的1:3,已知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200人,这个工厂一共有多少人?

设:第3个车间5X人,工厂共15X人 因为点一车间与第二车间人数的比是3:2 所以第一车间6X,第二车间4X 6X-4X=200 X=100

所以工厂共15*100=1500人

关于买菜的数学日记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第四篇

篇一:关于买菜的数学日记

   今天我和姥姥去菜场买菜,来到卖鱼的摊位前,姥姥买了一条鲫鱼,一共6。6元,姥姥先付给买菜的人7元,接着又递给他1角。我奇怪地问:“姥姥为什么给他1毛?”姥姥说:“接着看下去。”只见买菜的人找给姥姥5角。关于买菜的数学日记。我恍然大悟,原来7-6。6=0。4(元)=4角,这样就要找4个壹角的硬币,比较麻烦;但是姥姥的方法就比较简单:7+0。1-6。6=0。5元=5角,这样就只要找1个伍角的硬币,这样在交易过程中就方便多了。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学以致用。关于买菜的数学日记


篇二:数学日记买菜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菜了。到了菜市场,我看到有很多人在买菜。菜市场里的菜真多呀!有胖胖的冬瓜、红红的胡萝卜、长长的丝瓜、水灵灵的白菜、圆圆的蘑菇、翠绿的蒜苔……
妈妈买了3斤西红柿、2斤丝瓜、3斤鸡蛋、2斤蘑菇。妈妈问我:“1斤西红柿是1元5角,我还帮妈妈算了其他的账:
   丝瓜:
   每斤2元5角,2斤是2元5角+2元5角=5元钱;
   鸡蛋:
   每斤4元1角,3斤是4元1角+4元1角+4元1角=12元3角;
   蘑菇:
   每斤3元,2斤是3元+3元=6元钱。
今天买菜总共花了4元5角+5元+12元3角+6元=27元8角。妈妈带了50元钱,最后剩了50元-27元8角=22元2角。
我能帮妈妈算账了,我觉得心里很高兴。妈妈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篇三:买菜数学日记

   今天是xxx号,天气特别晴朗,妈妈带我去包公湖早市去买菜,我高兴的从被窝里跳起来,赶紧穿好衣服和妈妈一起来到了菜场,哇!菜市场真热闹,人山人海,叫卖声、欢笑声,我想可能是快过春节的缘故吧。我看见了又圆又红的西红柿像苹果,看见了又细又长的豆芽,我还看见了紫色的茄子像弯弯的月亮,又像可爱的小船,还有许多绿叶的菜,生菜、青菜、白菜等等。
   听妈妈说:“大年初一,我的大伯、二伯、姑姑全家都要来我家看奶奶,和我们一起过年。”于是我和妈妈买了许多菜,如:买了二斤西红柿,每斤二元;冬瓜买了三斤,每斤一元;长豆角买了三斤,每斤二元;黄豆芽买了二斤,每斤一元。这时妈妈给我提出个问题,鑫鑫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把今天买菜需要花多少钱算一算。我笑了笑告诉妈妈,一共支出十五元。其算式
   (2×2)(3×1)(3×2)(2×1)=15(元)


篇四:买菜数学日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没有数学助你一臂之力,原来完美的生活却就是一团糟。
   就拿那天来说,我与同学一起去超市买菜,我们6人份成3组,每组2人。和我一组的同伴和我一同在超市溜达,经我们的挑选,在手推车中已经有:1个柠檬,1个石榴,1个芒果,1盒青瓜……我们看见东西已经买足够了,就拿着东西,回到与分散的同学约好的地点等待同学。过了一会,看到同学们都向我们招手。接着,我们走到收银台。陷入沉思的我,心想:一个柠檬1。6元,石榴3。2元,芒果2。6元,青瓜6。8元,那1。6+3。2+2。6+6。8=14。2(元),再加上两瓶水,14。2+(1。2+1。2)=16。6(元)。然后加上其他两组的买东西的价钱,就是……我望着天花板想着,20。8+15。4+16。6=52。8(元)。我和收银机算数的速度果然我比它慢许多。
   回到同学家后,我们开始动手,同心协力地展开6人的厨房。别看小小的厨房结构简单,其实内含数学。像炒菜,要知道按怎样的比例下调味料……等等这些简简单单的事情都有数学的存在,可见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是那样的必不可少,那样的重要。我感觉自己的数学还不行,必须得学好数学。不然对于任何事的成功率却得少20%,本来一件事的成功率就只有50%,现在50%-20%=30%,只剩下30%的成功率,要完成这件事就很难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篇五:买菜数学日记

   周末我跟着妈妈去市场买菜,妈妈先去买了4块6毛钱的“藕”。可是妈妈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交钱,他先给了卖菜的人5。00元,然后又给了卖菜的一毛钱,我奇怪的问妈妈:“为什么,要在给他1毛钱呢?直接找给你0。4不就行了吗”妈妈说:“你继续看下去。”卖菜的又给了妈妈5毛,妈妈就和那个人成交了。
   走的时候我问妈妈:“我还是看不懂,你能给我讲一下吗?”妈妈:“可以,这是因为那个人现去找4毛钱,很麻烦,我直接给他一个1毛,它在给我一个正好的五毛,不就行了吗。”他说完这句话后,我不觉为之一振,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疏忽了,原来是这样呀。
   看来我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是呀,以后我得多多尝试这种方式。


篇六:买菜数学日记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就在我睡在暖洋洋的被窝里时,就被已经练成了揪耳功的老妈给叫醒了,还对我说:“你这么大了,竟然不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还在睡懒觉。”“那不就等于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可我妈哪会听我说的话,还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任务——买菜。
   来到菜市场,我按照妈妈说的白菜一斤:一斤4毛6,瘦肉一斤:一斤3块5,辣椒半斤:一斤4毛4,牛肉半斤:一斤11块,怎么加呢?先算44÷2=2块2,11÷2=5块5,4、6加4、4等于9毛,2、2加5、5等于7块7,7、7加0、9等于8块6。哈哈,我真聪明。回到家妈妈直夸我棒。


关于购物的数学日记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第五篇

篇一:购物

   进入二年级下学期闹开始学习重量单位,也学会了计算使用钱币,下面就是闹的数学日记,平时放学都是闹爸陪着,爸爸们带孩子总是和妈妈们不一样,很放手所有的事情都让孩子参与,这也是作为妈妈该学习的。
   放学路上我和爸爸来到陇海市场,爸爸说:“咱们买五千克的鸡蛋,七元一千克,共需多少钱?”我马上说:“三十五元。”爸爸惊讶地说:“算对了,不错!”我们又来到菜摊儿前,这次我主动地问卖菜的阿姨:“黄瓜一千克多少钱?”“三元一千克。”我说:“我要两千克,给你六元。关于购物的数学日记。”然后我们提着菜继续往前走,爸爸突然说:“家里没有盐了,咱们得买袋盐。”说着我们来到干菜行,   爸爸今天又花了不少钱呀!一共花了八十二元六角,将近一百元。


篇二:关于购物的数学日记

今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发联超市购物。到了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首先我们来到食品区,我选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鲜奶干吃片,妈妈挑了一瓶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关于购物的数学日记。接着我们又到了电器区买了一台润信复读机,最后我们来到生活用品区买了一支三笑牙刷。
这时妈妈想起来了,她身上只带来一百元,也不知道够不够。我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鲜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29。9元、润信复读机62元。接着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赶紧告诉妈妈钱不够。我们便把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放回原处。这次多亏我学会了计算,要不然还要出丑呢!


篇三:购物

   妈妈在厨房烧菜时发现酱油没了,便叫我去楼下的超市去买一瓶,另外又给了我六个空瓶和两元钱。
   我到了店里,先问了问这6个空瓶能换多少钱,阿姨接过看了一下说:“有两个空瓶不能兑换的,一个空瓶是1角钱”我算了一下6-2=4,可以换4角钱。接着我去找酱油,看到酱油有好几个品种,最贵的要8.50元,如果买贵的我手中就2元再加上兑换的0.4元也就是(8.50-2.40=6.10),不行钱不够,换别的,我又挑了一瓶便宜的2.50元一瓶,我计算了一下(2.50-2.40=0.10),还是不够,这时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阿姨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说“小妹妹,酱油先拿去,缺的1角钱下次给我好了”我连忙说谢谢阿姨。
   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下次买东西我可要把钱带够了。


篇四:购物中的数学

   放假这几天,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们准备出去春游。这几家人加起来有9个人(6个大人,3个小朋友)。我和妈妈为了做好准备工作,就到了超市去购物。
   妈妈为了考考我,到了卖小面包的货架旁,问:“这一包8元钱,每包有8个,3个小朋友每人一包,一共有多少个小面包需要付多少钱?”我想了一下,回答:“3*8=24(元)8*3=24(个)一共有24个小面包需要付24元钱。”接着我们来到了卖优酸乳的货架旁,妈妈又问:“一盒优酸乳3元钱,我们有9个人,每人一盒得多少钱?”我说:“妈妈这太简单了,3*9=27(元)一共需要27元钱。”最后,我们来到卖火腿肠的货架旁,妈妈再次问我:“1包火腿肠20元钱,每包10根,我们每人发2根,我们一共要买多少根,每根多少钱,一共需要花少钱呢?”我说:“这可难不倒我,9*2=18(根)20/10=2(元)18*2=36(元)每根2元,需要买18根,共需要36元钱。”该结账了,妈妈给了我100元钱,说:“你去结账吧,最后再考一考你,看看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这100元够不够,够得话还需要找回多少钱?”我想了一下说:“够了,24+27+36=87(元)100-87=13(元)一共花了87元,还得找回17元钱。”妈妈夸我真棒,说我会算账了,我真高兴啊!


篇五:购物

   过节时,我们一般都要去超市购物,每次去都会看到一些放在醒目地方的特价商品,以前我去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一些,后来看电视上<师爷说新闻>讲这些特价商品不一定是便宜的,我就长了一个心眼。
   到了超市,我看到那个丝滑德芙巧克力盒装促俏价写着36元,原价是42元,整整便宜了6元,一盒里面有21块,每块是14克,我看到妈妈顺手拿了两盒就放到篮子里去了。我就跑到散装的巧克力那里,同样的14克一块我问了服务员,却只要1。5元一块,我心里算了下,如果是21块的话,那21*1。5=31。5元,也就是说加了包装后这一盒巧克力也要比不加包装的贵4。5元。我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想了下就告诉我因为包装了以后成本就增加了,所以无论如何盒装肯定比散装的贵,散装的呢比较适合自己吃,盒装就适合送给朋友亲戚吃。
   最后,妈妈笑着说我也懂得生意窍门了,会省钱啦!


篇六:愉快的购物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欧尚超市购物。
一走进超市,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妈妈给了我50元钱,让我自己去挑选喜欢的商品。
起首映入眼帘的是“世界食品展销”。我看见了外公平常最爱吃的“海太苏打饼干”,我看了看了价格,每盒8元8角,便赶紧拿了一盒放进篮子里。
接下来,我要向文具区前进喽!在那里,我看到了铅笔盒,忽然想起自己的铅笔盒破了,想买一个新的。可一看,太贵了。妈妈便建议我买一支强力胶,把破了的地方粘起来。于是,我买了一支2元钱的强力胶1979322abcd。
后来,我又买了我喜欢的、我需要的商品:芭比铅笔芯1元、防水姓名贴6元;头扎10元;蕃茄酱6元5角。
这时,我和爸爸妈妈感到口渴了,便每人买了一瓶饮料,每瓶2元1角,我算了一下,2元1角*3=6元3角。
现在我们来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吧!8元8角+1元+6元+10元+6元5角+2元+6元3角=40元6角。哦,原来50元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还能剩下9元4角呢!
愉快的购物结束了,今天真是满载而归啊!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第六篇

篇一:有趣的测量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天,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篇二:巧解几何难题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篇三:有趣的二十四点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篇四:地瓜用处多

   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现在是地瓜收获的季节”,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地瓜又丰富了”,我说:“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妈妈说:“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
   妈妈知道我学了百分数,就问我:50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对妈妈说:“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么呢?”奶奶说:“我们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时就少不了它,我们一家三口人吃一顿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们10斤,可供我们做几次咸米?”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对妈妈说:“能做25次”。妈妈说:“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够吃一年吗?”我说:“还吃不完呢,过年时还可以加餐一次。”妈妈说:“你还真能算,其实它还可以做成茹粉汤、茹粉条、茹粉结。”


篇五:大树有多高

   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妈妈反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便是大树的高度了。妈妈和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呵地想:数学真有用!


篇六:利用除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今天阳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比较1111/111,11111/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顿时,我来了兴趣,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同分子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1111。解完之后,我高兴极了,自夸道:“看来,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了。”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听了我的话,看了看题目,大声笑道:“哟,我还以为有多难题来,不就是简单的比较分数大小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刻生气起来,说:“什么呀,这题就是难。”说完我又讽刺起妈妈来:“你多高啊,就这题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啊!”妈妈笑了:“好了,好了,不跟你闹了,不过你要能用两种方法解这题,那就算高水平了。”我听了妈妈的话又看了看这道题,还不禁愣了一下“还有一种解法。”我惊讶地说道。“当然了”妈妈说道,“怎么样,不会做了吧,看来你还是低水平。”我扣了妈妈的话生气极了,为了证明我是高水平的人我又做了起来。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第二种方法出来了,那就是用除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你看,一个数如果小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是真分数,同理,一个数如果大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大于1。利用这个规律,我用1111/111÷11111/1111,由于这些数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相乘,于是我又把这个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假设有8个1,让你组成两个数,两个数乘积最大的是多少。不用说,一定是两个最接近的,所以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篇七:难题

今天晚自习的时候,我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拿出一本课外书做起来,没想到上面的一道题却难住了我。
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牧场长满青草,每天青草都均匀的生长,这片牧场可供八头牛吃10天,可供6头牛吃20天,可供多少头牛吃5天?我左思右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于是我就胡乱的翻弄着桌上的一本数学课外书,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这本书上居然有一道题和这道题类似,下面还有关于这道题的解析。于是,我就对照着解析仔细思考起来。
原来这个问题叫:“牛顿问题”,这道题最初是牛顿提出来的,因此而得名。根据这道题的解析,我做出了那道题。下面我在此讲解一下:由于这片草地草的数量每天都在变化,关键应找不变量——原有的草的数量,总的草量可以分为两部分:原有的草与新长得草,新长的草虽然在变,但由于是均匀生长,因儿这片草地每天新长出的草的数量是不变的。假设一头牛一天吃一份草,那么8头牛10天就吃80份草,此时新长的草和原来的草全吃光,6头牛20天就吃120份草,此时新长的草与原来的草也全部吃光。而80份是原有的草的数量与10天新长的草的数量的总和,120份是原来的草的数量和6天新长的草的数量的总合,因此每天新长的草的份数是:(120—80)÷(20—10)=4份,所以,原有的草的数量为80—4×10=40份,这片草地每天新长草的4份相当于可安排4头牛专吃新长的草。设可供x头牛吃5天,于是可以列式为:40÷(x-4)=5。解得x=12,当我写完这道题的解法的时候,交给老师看了看,老师满意的点了点头。
今天,我真很高兴,虽然这道题不是自己做的,但我为自己的探索精神而感到高兴。


篇八:奇妙的数学

   今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对小区感兴趣,有四个问题困扰着我。小区有多大?一栋楼有多少户?总共有多少户?除楼以外占地多少?
   为了解决问题,我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发现小区南北长200米,东西宽80米,200*80=16000(米)这样一算,小区占地面积就解决了,大约是16000平方米。第二个问题每栋楼的户数,就拿我家住的6号楼来说吧!楼高25层,两个单元,两户一个单元,户数是25*2*2=100(户)。7号楼和6号楼一样也是100户,4、5号楼是17层的,每栋楼应有17*2*2=64户;1、2、3号楼是小区最矮的楼了,每栋楼只有11*2*2=44户。第三个问题把刚才算的数加起来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户)。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小区绿化、停车场、健身器材、道路一样不少,小区绿化高达30%,平均楼间距40米,银杏树20颗,梧桐树15颗——小区中间还有一个鱼池,每天都有鱼儿在里面游动,可以让人放松身心。说了那么多,回到正题上来,我计算过了,平均每栋楼占地570米,七栋楼加起来570*7=3990(平方米)。除楼以外面积应是16000-3990=12010(平方米)。
   数学真是太奇妙了,还有许多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关于统计的数学日记
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第七篇

篇一:统计

   这周我们学习了统计知识,所以在周六的晚上我把一天的时间简单总结并统计了一下,结果是:语文用了30分钟,数学用了40分钟,英语用了45分钟,弹钢琴用了2小时,看电视用了1小时,一共用了295分钟(4小时55分钟)。
   下面我对自己统计的结果做一下分析:
   1。如果我做作业的时候在精神再集中点儿,速度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儿,我想写作业的时间会更短。就是因为自己做作业不细心,所以周五的数学测试我丢掉7分,现在再看那张试卷,觉得非常惭愧。关于统计的数学日记
   2。看电视的时间用的较长,对眼睛不好,   3。弹琴用的时间最长,因为钢琴的作业留的多,而且我平时练习较少,所以只能在周六好好突击一下,否则周日到老师那儿就该挨批啦。


篇二:分类、整理和统计

我早就想数数我的存钱罐,可是妈妈不同意,她说太麻烦了。可是今天妈妈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又说让我数,真奇怪。不过,我特别高兴。关于统计的数学日记
可是钱都倒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天啊,这么多,要数到什么时候啊?”有一元的,五角的,还有一角和五分,二分的。我很认真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可是每当我数到一半时,就数不清了。怎么办呢?
就在我特别着急的时候,妈妈说:“孩子,咱们想想别的办法吧,这么数下去,你什么时候能数对啊?”
可是用什么办法呢?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妈妈这时候说:“我教你六个字:分类、整理,统计!”
妈妈告诉我说:“要先把它们分分类,然后把每一类别的整理成容易数的小堆,比如10元一堆或是5元一堆,然后用统计的方法看看,你不是才学过统计吗?要学有所用啊,你试试看会有什么收获?”
于是,我按妈妈教的方法,把钱分了类,又整理成小堆,每10枚堆成一小堆,每10小堆排成一行。
   然后,又在妈妈的帮助下,做成了一个“统计报”。
这下子,我知道怎么算了。看看表里的计算吧,我算的对吗?
   最后,我把所有的钱加在一起:
426元+101元5角=527元5角。
527元5角+42元2角=569元7角。
569元7角+3角5分=570元5分
570元5分+1角=570元1角5分。
   哈哈,我真的好高兴啊!我终于知道自己存了多少钱了。


篇三:统计

   “哇——哇——”,数学王国的统计学校来了一个新的统计成员——扇形统计图。
   “这是新的成员——扇形统计图,请大家以后多多指教了。”精灵老师说,”
   扇形统计图在班上有优秀的成绩,然而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也不甘示弱,成绩也很好,大家每天都在你追我赶很少来往。
   一个月过去了,一天,精灵老师说:“同学们,明天就是期末考试了,请大家做好准备。”第二天考试时,试题中出现了复杂的表示总数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的题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一看,傻了眼,呆呆望着试卷,只有扇形统计图没有傻眼,它想了想,立即写出了答案。考试成绩出来了,扇形统计图得了第一,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心里很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统计图,我们却解不出表示总数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的题目?”于是它们一起去问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笑着说:“我和你们不同,我的特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你们也有特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呈现数量的增减变化。”
   听了扇形统计的回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恍然大悟,原来每种统计图都有自己的特点,从此三个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班集体也显得更和谐了。


篇四:统计与可能性

   今天中午,妈妈叫我了五年级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可能性。
   妈妈说:“两个队打篮球,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开球公平吗?”我说:“我不知道。”妈妈说:“当然公平了,因为几率都是50%对50%呀!”
   接着,妈妈又问道:“桌子上摆着两张扑克牌分别是黑桃a和红桃a,小李和小军分别摸一张,谁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大?”我不假思索的说:“因为只有两张扑克牌,所以,可能性是50%对50%,因此,他们俩摸到的几率是一样的。”妈妈高兴的夸奖我说:“孩子,你真厉害呀!”
   然后,妈妈又问道:“口袋里有5个白球和六个黑球(它们的形状、大小相同)。任意摸一个,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我思索了一小会,说:“因为一个是5,一个是6,几率就是50%对60%,所以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妈妈一听,又高兴的说:“孩子,你学的还真快呀!”
   最后,妈妈问我:“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抛出三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又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有6分之1的可能性。”妈妈又一次夸奖我:“孩子,妈妈不会的题你都会了,你太厉害了。!”


篇五:我与统计图

   刚接触“统计”这个词时,我觉得它很好奇,后来因要“画统计图”又感到对它有点厌烦,再到最后认识到“统计图”在生活中很方便,转而开始喜欢上了“统计”。
   不仅是课本上,生活中没有统计图也是不行的。社会调查要用条形统计图,想看自己学习成绩是否提高用折线统计图最方便,了解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要看扇形统计图……把统计图画在纸上,各种情报一目了然。试想一下,假如没有统计图,用文字表达将会多么麻烦。
   扇形统计图是我们这个学期才开始学的。起初当我一看到“扇形”这个词就想了扇子,以为它是扇子形状的,后来才知道扇形统计图的整体是圆形的,因为它的各部分形状是扇形,才取名叫“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上各部分与总量之间的百分比加起来都等于100%,它表达了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圆上的角合并起来是一个周角一样,不只是扇形统计图,其他统计图都有自己的优点,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它们的帮忙。
   不要把统计图看作应付考试的一次性工具,认真地对待它,对自己的学习一定是个提高。


篇六:统计与可能性

   最近,我们学习了“统计与可能性”,通过学习,我们能初步掌握预测结果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袋子里有20个球,其中有15个黄球、5个白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为甲胜,摸到白球为乙胜,甲胜的可能性就大于乙,这个游戏就不公平了。如果黄球的数量与白球相等,他们胜的可能性就一样,游戏便公平了。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比例的数学日记 比例数学日记大全
  • 1、比例的应用数学日记(2016-04-18)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比和比例的数学日记"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riji/67226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