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2016-11-08 12:20: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共5篇)用花枝招展造句用花枝招展造句1、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2、姑娘们更是花枝招展,风采翩翩3、和几个姐妹,打扮得花枝招展拖着美美的旅行箱,到梦想中的购物胜地风光购物4、忽然一片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原是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踏着晨曦,沿着街心花坛,穿过厂前公园匆匆而来5、几个闪着绸光缎彩的...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用花枝招展造句
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第一篇

用花枝招展造句

1、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2、姑娘们更是花枝招展,风采翩翩

3、和几个姐妹,打扮得花枝招展拖着美美的旅行箱,到梦想中的购物胜地风光购物

4、忽然一片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原是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踏着晨曦,沿着街心花坛,穿过厂前公园匆匆而来

5、几个闪着绸光缎彩的长衫先生,臂上挽着花枝招展的女人,倚在栏杆上,眺望着园中景色,不住地指指点点,叽叽喳喳

6、她迈着蹒跚的步子扬长而去,看她那花枝招展的模样,真像个青春的小姑娘.

7、倪岫云打扮得花枝招展,面貌和以前完全两样了

8、市面上也差不多恢复原状,店铺已多数开门,路上行人也有了,不过还不见花枝招展的女人

9、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10、一位大婶穿的花枝招展的衣服,在我面前走来走去,我头好晕~~

11、我最近是邋遢了讨厌花枝招展,应该是过了那个年纪

12、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13、因之今年它显得分外精力饱满,一开春就花枝招展,笑得象一个刚出嫁的村姑

14、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搞恋爱,或者说是搞对象,总是同经常性的迟到、早退、工作中的走神,以及花枝招展的装束联系在一起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卷
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第二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起点弥足珍贵。今天,答题的你已经是一名中学生,在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时期,亲爱的同学们,你站上起跑线了吗?这里,老师真诚提醒你:请你认真审题、沉着答题,书写务必工整、规范。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整洁分3分。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古诗文默写。(12分)

①,志在千里。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咏雪》一文中用“”和“” 来比拟大雪纷纷的情景。

④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写上拼音。(8分)

① ②jiǎo huá③tān huà④qiáo cuì ⑤树杈 ⑥脸颊 ⑦沐浴 ⑧徘徊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4分)

(1)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 )

(2)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

(3)“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 )

(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

4.近年来,国花、国树、国鸟的评选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牡丹、梅花、丹顶鹤、 松柏都在候选之列。它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缘自中国古老文化赋予的象征意义。你能否在下列横线中为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呢? (4分)

(1)百折不挠 (2)雍容华贵

(3)益寿延年 (4)傲雪含香

5、你知道“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些有趣的故事吗?它们都出自《 》,这本书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你也一定读过不少其

他内容精彩的书,它是《 》。我喜欢的原因是: (4分)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课文《散步》中的选段,完成6-9题。 (10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来照顾母亲的意愿,表现“我”怎样的品质? (2分)

7.“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2分)

8.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9.请找出一处运用对称手法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10-14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选自《 由南北朝时期南朝组织一批文人编写。(2分)

1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 (2) 去后乃至( ) ..

(3) 尊君在不( ) (4) 太丘舍去( ) ..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元方“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2分)

1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的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

昂贵,男孩没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院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严肃地点头。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的神情 。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一切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⑧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的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他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我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的说出并做到呢。

15、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2分)

16、第⑦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何会放出了光彩?(3分)

17、文中的“男孩”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8、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具体描述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3分)【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19、你愿意为本文拟一个怎样的标题?(3分)

三、写作(30分)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65岁时还念念不忘8岁时的一次冒险经历,并认为那次经历中所获得的经验,使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应付一切。你有过难忘的经历吗?从中又获得过一种怎样的感悟、启示、经验或感受呢?

请以“我也能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并能具有完整的记叙要素和清晰的结构条理。记叙中结合点描写,语言要通顺,中心要明确,少写错别字。

春·同步训练

1.填空题

①《春》的作者是________,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①酝酿——

造句:

②花枝招展——

造句:

3.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 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 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湿润 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 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 寂静)而和平的夜。

5.按要求默写课文。

①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 胳膊( ) 抖擞( ) 应和( ) 支撑( ) .......

摇曳( ) 宛转( )傍晚( ) 抚摸( ) 嘹亮(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 rán (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⑵ 鸟儿将cháo ( )安在fán huā nèn yè( )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⑶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ǜn ( )的光,hōng tuō ( )片安静平的夜。

⑷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着,戴着lì( )。他们的房屋,xī xī shū shū ( )的,在雨里jìng mò( )着。

2. 填空。

⑴《春》的作者____ 原名____,号____,后改名自清,字____。原籍浙江绍兴,后随祖父、父亲定居____。 1927年写的《____》、《____》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________。

⑵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 )、( )、( )、( )、( )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3.默写志南的《绝句》

春学案
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第三篇

11.《春》学案

教师寄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扫清文字障碍;能欢快而有节奏的朗读全文,学习作者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讨论、赏析语言等手段,培养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通过朗读指导,训练朗读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赏析本文语言的步骤。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语言美,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2、学会赏析本文语言的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产生联想,学会赏析本文语言。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①《春》的作者是________,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①酝酿—— 造句:

②花枝招展—— 造句:

3.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 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 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湿润 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 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 寂静)而和平的夜。 5.按要求默写课文。

①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1.考考你的修辞知识:请指出下面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A.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B.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C.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 D. 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

E.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中静默着。( ) F.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 检查一下你的理解能力:请写出下面词意所对应的词语。 (1)高兴的样子。( ) (2)明朗润泽。( )

(3)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4)黄色的光圈。( )

(5)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

4. 积累精彩的句子,你会越来越有才华。请看下面的空,你会填吗? A. 侧面烘托花多的句子

B. “春花图”中想象的句子

C. “春雨图”中明写春雨暗写风的句子 D. “春风图”中引用的句子

E. 描写春雨的全景图的一句

三. 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 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作者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一个内容写得最详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 请带着感情读第一段,体会这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哪些词语最典型? 有何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3——7自然段“绘春”部分,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仔细体会作者的感情。

5. 体会最后“赞春”部分,分析其表达上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1.你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写“春”的总体思路吗?请写在下面。

2.文中描绘的图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换吗?请说出理由。

五、达标检测

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睡(shuì)醒 赛(sài)跑 蝴蝶(diã) 捉迷藏(cáng) B胳膊(bo) 抚摸(mō) 应和(hã) 鸟巢(cháo) C酝酿(niàng) 薄(báo)烟 黄晕(yùn) 抖擞(sǒu) D蓑(suō)笠 散(sǎn)落 润 (rùn)湿 眨(zhǎ)眼 2. 为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和( )( ) 薄( )( ) 散( )( ) 3. 修辞方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 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4. 阅读文章第三段,回答以下问题。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抓住了春天里花 的特点。 (2)文中的“闹”字用得好,下面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叫。 B. 写出蜜蜂之多,场面之大。

C. 衬托花朵繁盛和盛开的花儿的甜香。 D. “闹”字表现了花下蜜蜂、蝴蝶之多。

(3)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是因为( ) A. 野花多,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B. 野花多,而且有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C. 阳光照射下,明丽的花会反光,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 D. 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 5. 阅读现代文,完成文后练习。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1〉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2〉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①了,花工们说。

〈3〉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4〉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竟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5〉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6〉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7〉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8〉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9〉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10〉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11〉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注:①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著名的果树和花木。

(1)从文中找出两个能分别概括玫瑰花和白玉簪花色彩特点的词语,再说说这两种花各自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绽放的。 玫 瑰 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白玉簪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第〈10〉段划线句,从三个方面说说这栋楼“美丽”在哪里。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请你说说白玉簪花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8〉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要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B.本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白玉簪花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气质美。

C.白玉簪花不但能够美化环境,具有供人观赏的价值,而且能够消除天气燥热,具有清爽怡人的价值。

D.“粗粗”、“长长”、“硕大”突出了白玉簪花的健美;“羞怯”含蓄地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美。 6. 小作文

写一段文字,表现大自然的美好。角度自选。字数在300字以上。 11.《春》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略 2.略 3.C 4.闹逼 朗润 烘托 安静

5.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②像中毛,像花针,像细丝 二、自主探究

1.A.拟人 B.拟人 C.拟人 D.比喻、排比 E.拟人

3.(1)欣欣然 (2)朗润 (3)酝酿(4)黄晕(5)一年之计在于春 4. A. 侧面烘托花多的句子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B. “春花图”中想象的句子 闭上眼,熟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C. “春雨图”中明写春雨暗写风的句子

密密地斜织着 D. “春风图”中引用的句子

吹面不寒杨柳风 E. 描写春雨的全景图的一句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三.、 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提示: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绘春”写得最详细。因为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依次写了草、花、风、雨、人,通过写这些景物的特点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提示:这一段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和得知春来的喜悦。叠用“盼望着”表现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两个“了”似乎让人感到了东风,听到了东风的脚步,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那种喜悦的心情。

3.提示:第二段作者勾画了一幅春醒图。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了万物经过漫长的严冬后,蒙受了春的温暖、滋润得以复苏的神态。读后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4.提示:第3段描绘了一幅“春草图”,写出了草的嫩、绿、多。 第4段描绘了一幅“春花图”?/

第5段描绘了一幅“春风图”,作者运用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写出了风的柔和和给人带来的愉快。

第6段描绘了一幅“春雨图”,写出了春雨的润泽。

7段描绘了一幅“迎春图”,由景及人,颂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5.提示:这部分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赞美春天,贴切而富有表现力。它从三个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春天刚到人间的“新”的特点,又漂亮又活泼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希望的“强”的特性,把春之活力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深化了文章主题。

四、拓展延伸

1.盼春(总写)——绘春(分写)——赞春(总写)

2. 不能,它们在时间上有着一定的先后顺序,由花草到天气到人更符合逻辑。 五、达标检测

1. B 2. 略 3. D 4. (1)繁多 (2)C (3)B 5. (1)答案:姹紫嫣红 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松软的花坛湿土中生长 洁白如雪(雪白 白花花) 在没有阳光,潮湿、阴凉、肮脏的环境中生长

(2)答案(要点):①(空间)楼前楼后开满鲜花 ②时间(白天晚上都有花开)③色彩(色彩纷呈) (3)答案(要点):①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不怨天尤人 ②努力奋发向上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4)答案:C6.略

那雪夜中的炭火 (台湾)王禄松

当千林啼诀,当运命的暮夕使生活的视野昏茫,是什么引我旅步稳健,不至于荒野悲歌?哦,那野地的爝焰。

当千村寥寂,当凛冽的冰风横过皑白的雪原,是什么使我心灵解冻,不至于肢身僵仆?哦,那炭火的温情。

那炭火的温情,那人性的芳香,那同情心灵盛开的花束,那怜慈胸怀燃喷的火花,像荒漠里的葩盏,奇妙而灿烂,像夤(yìn)夜中的火树,灿烂而辉煌。那是天涯的至宝,那是苦海的慈航,那是绝岸的援手。哦,当我背井离乡,当我茕孓(qióng jíe)彷徨,当我步履蹒跚而泪痕狼籍,当我蜀道孤征而前路方遥,迢迢远路中的倦旅、茫茫人海中的独泳时节,是什么,拯救了我的忧伤?

淡忘得了漫天的霓虹,却忘不了风雪夜原的送炭的粗糙的双手;淡忘得了舞池中的婀娜的腰肢,却忘不了那危桥断崖处救助的援手;淡忘得了盈耳笙歌,如虹笑语,但夜色无边、四荒无辨时,忘不了那一声召唤,那爱顾的召唤;淡忘得了美酒热饮,如兰香息,但荒漠迢递、昏渴欲死时,忘不了那一道甘泉,那澄澈慈冽的甘泉。

世态炎凉,人情浅薄,在“万事如转烛”的无常运命中,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落井下石易,狂流引渡难。花开时蜂蝶争先,花落时节春不管。“人情如水,抽足复入,已非前流。”岂是哲人空言?

汉代下___(guī)人有个名叫翟(zhái)公的,做过廷尉,曾因罢官闲居,因而门客渐形星散,亲朋日益疏远,几至门可罗雀的寥落之境。但后来再复官职,又是春风得意,贵客亲友,几成门庭若市。他因而极为感慨,遂在门旁贴上一纸,上书: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雨后晴光,多有彩虹斜挂;雪垢冷意,还少炭炎相赠人。《菜根谭》中说:“水暖水寒鱼自知,失意事休向人言。”君不见,朱门宾客的手,常携火腿;寒风乞儿的碗里,还少残羹。然则人性芳馨,代代所见,十步之内必有芬芳可录。

清代,临川有个叫李太翁的,穷愁潦倒,只带了一把雨伞,形单影只地到广西去谋生,那时他已50余岁,多方奔走谋求,都不得志。直奋斗到64岁,才积聚了8000金,娶了老婆回故乡。途中遇到旧友某通判,他因亏空公款,被拘押问讯,悲不自胜。李太翁以一生所积赎回旧友,自己又变成空无一物的倦旅了。可不到3年,那位旧友又复官并升至粤西总管,恰好盐埠乏人任职,便请李太翁前往,并开藩库,舒借给李太翁5万金做资本。李太翁奋力经营,无往不利,80岁时,已赚金300万,活到95岁,生前还见到孙儿入翰林。该翁60岁前,早衰多病,70岁后体格转健,齿落复生。而在广西、江西,凡是慈善事业,没有一件没有他的份。

笛肯生说:“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个创伤,或者令一只离巢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

《渑(shéng)水燕谈录》:曹州有位百姓叫于令仪,为人忠厚,老年时家中很有钱。有一天晚上,有盗贼进入他家,被他儿子捉住,原来是邻人的儿子。令仪对他说:“你平日规规矩矩,怎么突然做起盗贼来?”盗者说:“为了衣食,没有办法。”令仪问他需要多少钱,他说一万钱。令仪便照他希望的数目给了他。盗者出门后,令仪又把他叫了回来,说:“你家很贫穷,夜里拿着这么多钱,恐怕人家会盘问你。”便留他到天明才回去。这盗者非常惭愧,最终成了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

巴黎市政厅建筑大厦的时候,有两位工程师上架勘察,脚踏处突然崩折,两人同时攀在一根木条上,幸好还没有坠下。可是木条终究难以承担两个人的体重,木条悬荡不已,势将同归于尽。其中一个发出了哀声说:“比尔,我是一家五口所托命的人呀!”“当然!”

比尔答道,应声放手自高空摔下,横尸于地。实际上,这两个人平素还常闹意见,极不相容。而在紧要关头,面临生死抉择,比尔慨然捐躯,成全朋友,他的爱心已升华到人性的巅峰,他对人的宽容也达到了理性的极致。

纪伯伦说:“当给予你的财产时,你只给了少许。在给予你自己时,才是真正的给予。”像比

尔,他已化生命为炭火,献给了雪地中的友情,其奉献的功效,已突破了冷暖的界限,使其面向生死抉择的狭道,勇往直前走向道义的雄关。比尔的牺牲,已不仅是对一家五口生命的拯救,更是对辉煌坚固的人性之美的讴歌。

岁月不居,旅苦途长;人生当有履雪原的际遇,雪夜里或有赠予炭火的温情。炭火殷红,像雪夜里盛开的人性金色的花朵;炭火炽热,象征着不涸竭的人性的暖流。同情者的热泪融化了大地的积雪,慈善者的灵心,创造出暖冬里的春光。

青史的长河,流过我 心胸的绿野;温情的花朵,开遍了我记忆的山冈。我感念我曾获得的炭火的势情,我冀望我前路中会出现无数可爱的援手,而在绝岸、危桥、狂流、急滩处,我也会向需要者将援手慷慨伸出。

哦,朋友,在我如锦的园林中,可以不必添花。 哦,朋友,在你生命的雪夜里,我要赠你炭火。

于漪老师教学实录:《春》(上)

教学目的

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巢 应和hâ 酝酿yùn niàng 晕yùn 第一节 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 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 歌颂春天。(第三段) 四、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第二段: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 and 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用花枝招展造句
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第四篇

1、一位大婶穿的花枝招展的衣服,在我面前走来走去,我头好晕。

2、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3、忽然一片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原是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踏着晨曦,沿着街心花坛,穿过厂前公园匆匆而来。

4、姑娘们更是花枝招展,风采翩翩。用花枝招展造句

5、因之今年它显得分外精力饱满,一开春就花枝招展,笑得象一个刚出嫁的村姑。

6、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7、她迈着蹒跚的步子扬长而去,看她那花枝招展的模样,真像个青春的小泵娘。

8、在有些人的心目中,9、倪岫云打扮得花枝招展,面貌和以前完全两样了。

10、我最近是邋遢了讨厌花枝招展,()应该是过了那个年纪。

11、春天象小泵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用花枝招展造句

12、我也要把我家打扮的花枝招展……

13、在南京花枝招展美女如云不能自已。

14、和几个姐妹,打扮得花枝招展拖着美美的旅行箱,到梦想中的购物胜地风光购物。

15、市面上也差不多恢复原状,店铺已多数开门,路上行人也有了,不过还不见花枝招展的女人。

16、几个闪着绸光缎彩的长衫先生,臂上挽着花枝招展的女人,倚在栏杆上,眺望着园中景色,不住坟指指点点,叽叽喳喳。

赠别・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
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第五篇

<赠别·其一>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牧。古诗全文如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赠别・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鉴赏]
文学艺术要不断求新,因陈袭旧是不会有出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贵独到。从这个角度看看杜牧的<赠别>,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做诗的“天才”。
此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赠别・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也不沾一个名词,却能给读者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的歌妓。所以第三句写到“扬州路”。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繁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这里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不如谁,谁不如,诗中都未明说,含吐不露,但读者已完全能意会了。这里“卷上珠帘”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气象一并传出。诗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众星拱月的效果。<升庵诗话>云:“书生作文,务强此而弱彼,谓之‘尊题’。”杜牧此处的修辞就是“尊题格”。但由于前两句美妙的比喻,这里“强此弱彼”的写法显得自然入妙。
杜牧此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真俊爽轻利之至。别情人不用一个“你(君、卿)”字;赞美人不用一个“女”字;甚至没有一个“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尽得风流”。语言空灵清妙,贵有个性。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用花枝招展造句 花枝招展的意思和拼音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花枝招展的意思和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7303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