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2016-10-26 19:08:3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共4篇)同步练习第四第五单元答案同步练习第四第五单元答案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积累与运用 1.jí hào dì qì zī qiâ 2.行之有效 孜孜不倦 一事无成 3.⑴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不轻易放弃。造句略。⑵不需解释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简单、明了。造句略。 4 ⑴...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同步练习第四第五单元答案
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第一篇

同步练习第四第五单元答案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积累与运用 1.jí hào dì qì zī qiâ 2.行之有效 孜孜不倦 一事无成 3.⑴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不轻易放弃。造句略。⑵不需解释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简单、明了。造句略。 4.⑴汲取学识 创意 ⑵素材 创造性 5.D

6.略(提示:自选话题仿写,发挥的空间很大,但要选好描述的对象。句式很明显:„„虽„„,但„„;其实,换个角度也可看作:„„虽„„,但„„ ) 理解与鉴赏 (一)1.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2.由于看图像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3.“生活中大部分事物不像数学题那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4.“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5. 示例我不同意张力同学的观点。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如1+1=2难道还有其他答案吗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难道还会改变吗二1.最具创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协作 2.③ 3.总分或总论—分论 举例或事实列举事实 4.先提出本段论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回答“先提出本段论点然后加以论证”的也对 5.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独出心裁、自出心裁、独树一帜别树一帜、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独辟蹊径等等。 拓展与提高 示例我赞成第三种观点。因为钱不是万能的赔了钱并不代表他从心里认识了错误。只有心存内疚道了歉才能得到心灵的安慰今后才能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损坏东西要赔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必须赔钱。只要说出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14 *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积累与运用1. rú yōnɡ pánɡ huánɡ lún 2. ⑴格 致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⑵袖 旁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⑶为 动 不被打动。⑷帆 顺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3.(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诗》《书》《礼》《易》《春秋》 ⑶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 4.(1)探测 (2)探索 (3)探察 (4) 探讨 5.C 理解与鉴赏 1.中国学生念功课成绩很好,但面临主要的研究工作时常常不知所措。 2.只、单 副词 3.不能偏向于单纯的理论而轻视实践 4.反 5.实践 A.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B.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6.略 拓展与提高 举国上下积极行动支援灾区的钱物越来越多。

15 * 短文两篇

积累与运用1xiá jiã zhì jiâ kōu 2.筹 嚼 当 疵 豁 曲 3.1五柳先生传 喜欢读书但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工夫每次领悟到书中的要旨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2 培根 英国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4.略 5.1BCA 2BCA 3CBAFDE 理解与鉴赏 1形容专心、注意力高度集中。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乏味。形容过分斟酌字句。 2.不必完全相信书上的话,因为毕竟是作家的一家之言,有时也是偏颇甚至是错误的寻章摘句有时会肢解文章原意理解片面也有可能与原意相悖。“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甲文分别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书指出应采取的读书方法。乙文指出“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4.甲文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乙文主要运用道理论证。 5.“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是特别喜欢读书但不是读死书。一般性的文章了解大意即可决不咬文嚼字浪费时间而好文章要“有会意”就欣然忘食地去读读出别人没有的特殊感受汲取精华。我们学生用的教科书、有些名人名著、自己喜欢的作品都应采取欣然忘食的方法去读而针对一般的报纸、杂志、生活娱乐的作品都可采取“不求甚解”的方法去读。这不仅能扩大我们的视野还能扩大我们的知识信息量。 拓展与提高 示例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积累与运用 1fï mǒ jǐ chá xǐnɡ zhī jī wū 2.1古 2请 3拜 4舍 5仆 6博 3. 蔑 仆 茫 4. D 5.《且介亭杂文》《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花间集》《二心集》《坟》 理解与鉴赏一 1批判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谬论确立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正面观点。 2.1毕升 发明活字印刷术 2陈胜 吴广 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大泽乡起义 3杜甫 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4屈原 为追求正义、真理而献身

3.因为“我们从古以来„„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这些事实足以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 “脂粉”比喻美化、伪装“脊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等“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的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5.不能。因为“简直”一词表现了作者对错误论调的强烈愤慨。去掉后不足以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 6.如举例论证。“我们从古以来„„有舍身求法的人”。 二1人类征服自然的说法是可笑的。2B 3深刻揭示人类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表达了作者对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的痛恨和惋惜。4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拓展与提高 1. 略 2. 如历史上明朝时期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清朝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前段时间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断地反华、骚袭中国驻日领事馆事件、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日本出版掩盖侵华战争教科书等。

17 智取生辰纲 积累与运用 1. zǎn chēn nân îu wù guō qù 2. 1寿礼 2责任 3明白4强盗 5计策 6打搅、对不起7互相望着发愣 3. 1北宋宋江 白话 2杨志 吴用 晁盖 公孙胜 刘唐 3杨志等人“智送生辰纲”而丢失了生辰纲吴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 4. 略 理解与鉴赏 1写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经过。 2又产生了买酒的矛盾军健们要买酒杨志阻止买酒。杨志急于押送怕被蒙汗药麻翻八好汉决心智取巧下蒙汗药。这两组矛盾交织一体。 3杨志对新的矛盾极其敏感。他机警地监视贩枣人提防酒中有毒不准买酒他还责骂军健们。直到看见贩枣人喝了一桶酒不出问题又看到另一桶酒也喝了半瓢才同意买而自己只喝了一点点。尽管他最终失败但在这样尖锐的矛盾斗争中精明能干和处事谨慎的性格却表现得十分鲜明。4⑴扮成枣贩麻痹和稳住押送队伍⑵挑酒故意不卖激化押送队内矛盾增强诱惑力⑶贩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⑷故意抢吃另一桶酒清除杨志疑虑⑸白胜再装赌气不卖贩枣人调解卖与众军吃使杨志的思想没有反复的余地。 5着力刻画杨志的精明干练可是他却偏偏身不由己地钻进了八条好汉设下的圈套这就起了反衬作用衬托出起义英雄的多谋善断机智勇敢比杨志棋高一着。 6

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拓展与提高 1. 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丢掉了生辰纲无法向提携自己的梁中书交代本想自杀被梁山好汉救起真是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不得不上梁山。 2.1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 拳打镇关西 2豹子头 风雪山神庙

18 * 杨修之死 积累与运用 1lù zân huī chāo 2. 厨师 出征的军队回朝 造谣中伤陷害 指挥军队 3.1“记”改为“计” 2“猿”改为“辕” 3“账”改为“帐” 4“炸”改为“诈” 4. 1“分付”是通假字。“分”通“吩”“付”通“咐”。 2“当”通“挡”。 理解与鉴赏 1.《三国演义》 罗贯中 2.假装 罢了 白天 3.恐人暗中谋害己身。 4.虚伪、狡诈。 5.曹操并不是在梦中稀里糊涂地无故杀人反而被杀者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冤死鬼。

6. 事件 结果 传令“鸡肋” 修被斩首 改阔花园门 操心甚忌之分吃一盒酥 操心恶之 道破梦中杀人天机 愈恶之 吴质事件 愈恶之 教曹植出城门 大怒 为曹植作答教 有杀修之心

7. 以上四条原因以第四条的说法较全面且符合小说的叙述以第二条的说法较为简单、片面不可取。第一条是直接原因第三条是次要原因。所以第四条更有说服力。如果同意

第一条、第三条的分析强调这两方面的原因的重要性也不为错。 拓展与提高 略评价以史料为依据

19 范进中举 积累与运用 1. xiù zuàn zhāi tiǎn wǎn chuài yī xǐng 2. 秀才 挺着 连连答应 妻子 家乡 高大、宽敞 3.儒林外史 清 吴敬梓 4.⑴C ⑵C ⑶

C B B ⑷C B B A 5.D 6.B 理解与鉴赏 1.行动 语言 外貌 侧面 2.跌倒、大笑、飞跑、踹、挣、跌散、淋淋漓漓。 3.①昏迷 ②疯跑 ③跌倒 ④疯走 揭露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深深毒害 4.1说明众人也因科举制度而趋炎附势表明世态的炎凉。2前倨后恭、欺贫敬富。5.说明中举发疯在当时不是个别现象。安排这一情节表现了作者对这类读书人的无情鞭挞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切痛恨和无情批判。 6. A 7.示例幸运范进终于考中了从此飞黄腾达可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不幸范进几十年醉心于功名把考举作为唯一的人生目的却无任何生活本领使生活贫困妻母受累

最后又喜极而疯是封建科举的受害者。拓展与提高 1B 2关门是轻还是重、接过考官递来的考题说没说“谢谢”、怎么搬椅子、坐姿如何„„仅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良好的教养更能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成为外宾判断中国文明程度的一个依据。

20 * 香菱学诗 积累与运用 1chuǎi zhōu zēng pín 21茶饭无心 2精血诚聚 3揣摩 4地灵人杰 31运气、福分 2取笑 笑话 3兴冲冲的样子 4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4曹雪芹 贾宝玉 林黛玉 贾王薛史 理解与鉴赏 1如痴如醉 废寝忘食 2律诗押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看古人的诗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黛玉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3不是黛玉这样讲是有前提的一是先细心揣摩透了王维的五律一百首再是读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然后再读李白、陶渊明、应、谢、际、庾、鲍等人的诗加上香菱又极其聪明好学有了这些条件方说“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4且把 然后 再 次再 然后 5不罗嗦字面同内涵却不相同。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是教者的询问是亲切、温和的笑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这里的笑既有亲切又流露出读完书后的轻松。 6陆放翁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王摩诘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老杜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青莲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7有志者事竞成只要努力肯付出就会有收获。 拓展与提高 1黛玉 宝玉 2略

八年级上册成语解释及例句
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第二篇

八年级上册成语解释及例句

成语积累200个(有答案)
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第三篇

意思: 造句:

2、【唉声叹气】【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意思: 造句:

3、【按兵不动】【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意思: 造句:

4、【黯然失色】

意思: 造句: 5【慷慨激昂】

意思: 造句:

6、【飞扬跋扈】

意思: 造句:

【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7、【纵横捭阖】

意思: 造句:

8、【略见一斑】

意思: 造句:

9、【有口皆碑】

意思: 造句: 10【并行不悖】

意思: 造句:

意思: 造句:

2、【筚路蓝缕】

意思: 造句:

3、【刚愎自用】

意思: 造句:

4、【鞭长莫及】

意思: 造句: 5【明辨是非】

意思: 造句:

6、【按部就班】

意思: 造句:

7、【别出心裁】

意思: 造句:

8、【层出不穷】

意思: 造句:

9、【为虎作伥】

意思: 造句: 10【得不偿失】

意思: 造句:【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意思: 造句:

2、【纵横驰骋】

意思: 造句:

3、【相形见绌】

意思: 造句:

4、【川流不息】

意思: 造句: 5【穷奢极侈】

意思: 造句: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意思: 造句:

7、【措手不及】

意思: 造句:

8、【披星戴月】

意思: 造句:

9、【虎视眈眈】

意思: 造句: 10【赴汤蹈火】

意思: 造句:

【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意思: 造句:

2、【穷兵黩武】

意思: 造句:

3、【出尔反尔】

意思: 造句:

4、【流言蜚语】

意思: 造句: 5【发愤图强】

意思: 造句:

6、【破釜沉舟】

意思: 造句:

7、【肺腑之言】

意思: 造句:

8、【名列前茅】

意思: 造句:

9、【重蹈覆辙】

意思: 造句: 10【言简意赅】

意思: 造句:

意思: 造句:

2、【如鲠在喉】

意思: 造句:

3、【沽名钓誉】

意思: 造句:

4、【事必躬亲】

意思: 造句: 5【蛊惑人心】

意思: 造句:

6、【顾影自怜】

意思: 造句:

7、【阴谋诡计】

意思: 造句:

8、【短小精悍】

意思: 造句:

9、【引吭高歌】

意思: 造句: 10【一丘之貉】

意思: 造句: 成语积累6

1、【老奸巨滑】

生死攸关的意思及造句
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第四篇

生死攸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攸:所。攸关:跟--有关。即跟生死有关(的时刻)。生死攸关的意思及造句
成语结构及用法:生死攸关是主谓式,主要用作谓语、定语。用来形容事情的紧急性。
近义词:生死存亡    反义词:无关紧要
生死攸关出自:1、柯灵<墨磨人•回首灯火阑珊处>:[因为强调生死攸关的战斗,又要求急速反映紧迫的现实,产生了速写和报告文学的新形式。" 
              2、<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3、 <最后的姿势>:[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苏教版六上第6课)
造句例子:1、这是公司生死攸关的事情,需要公司全体同仁全力以赴,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2、企业只有不断开发研制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新产品,才能永葆生命活力,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产品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生死攸关的意思及造句。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对他们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5、当我正处于生死攸关之际,他别出心裁地回答挽救了我。
跟生死攸关的同名电影简介:
<生死攸关>分别上下两部,<生死攸关>上部讲述了医学不仅与消毒的实验室及白大褂有关,它还和那些治疗方法有关--治疗方法与疾病一样可以致人死亡!
<生死攸关>下部则讲述了现代医学vs不治之症,揭开致命绝症神秘面纱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内容[生死攸关、绝妙、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抓住母子三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沉着、机智、勇敢。从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解题:[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烛光为什么会导致生死攸关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认读词语:盟军  档案  揉皱  灯芯  俘虏   厄运  
生死攸关   不堪设想
说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补充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什么地点?都有谁?学生说出,指导读一读地名、人名,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伯瑙德夫人保护的是一份怎么样的情报?为保护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想了一个怎样绝妙的办法?  
  指名读课文
学生默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3、这支小小的蜡烛,这微弱的烛光已经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紧密相连,那么,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表现情况危急的语句,认真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指导朗读,读出紧张、恐怖的气氛。范读。
母子三人分别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画出描写伯德瑙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并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抽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并相机板书。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下。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
4、重点指导阅读:伯诺德夫人为了换蜡烛,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学生找出[连忙"、[轻轻"、[吹"等词语,体会夫人的机智和勇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请学生读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请大家认真读读,看看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伯瑙德夫人表现怎么样?体会镇静和急中生智。
      指导朗读描写儿子和小女儿的语句,抓住[慢慢"、[从容"、[娇声地"、[镇定"等词语,认真体会他们的机智和勇敢。
从描写雅克的段落中体会雅克的从容镇定和冷静。
多了不起的雅克呀,带着这份感动和钦佩把句子再读。教师渲染: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她娇声对德国人说:--           
 重点体会[娇声"一词。杰奎琳利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指名读杰奎琳的话。范读
       师生合作读。
5、教师:同学们,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又扣人心弦的战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升华情感
         总结:有时候,仅有勇敢是不够的,还必须机智。杰奎琳的机智就在于她成功地唤起敌人身为父亲这一身份的[柔情",并获得他的喜爱,最终化险为夷。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一度窒息和感动,就让我们共同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在二战中为正义而斗争的平凡伟大的人物。
   五、拓展练习
         想象以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点燃        伯瑙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重新点燃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
夺回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蜡烛熄灭――保住情报
                  机智       勇敢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寻章摘句的意思 寻章摘句是什么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寻章摘句的意思和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71029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