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

2016-09-24 11:20:1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共5篇)...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一)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阅读答案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l.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得到——() 容易—— () 生存—— ()

2.用“____”画出描写地震后悲惨的景象的语句。

3.用“~~”画出中国救援队队员们如何搜救灾区伤员的语句,并说说他们是用哪些仪器搜救伤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就„„”的句式写一句话,不要忘了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失去困难死亡

2.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

3.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仪器:声波探测仪、液压钳。

4.“略”。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外国留学生心系汶川

宜昌市隆中路小学 朱庆祝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单元测评模块设计框架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单元测评模块

■目标能力

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2、学习并体会作者通过外在言行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表达方法。

3、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四字词积累。

外国留学生心系汶川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灾情分

分秒秒时时刻刻牵动着中南大学数百名留学生的心。作为在中国求学的留学生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为中国的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纷纷解囊相助,参加捐款捐物及献血

活动。

虽然几个人的力量很小,

但我们想要报答中国人民、中国政府,

我们要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因为中国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大灾有大爱,

此时,

没有肤色之别,

没有国界之分,

因为我们血脉相连、大爱无言!

——伊拉克留学生

■问题

Q1、结合图文,你从中体会到在中国求学的留学生有着怎样的美好情感?

Q2、 请你用“﹍﹍”在文中标出描写中国求学的留学生的实际行动的语句,从“纷纷”和“此时”这两个词说说你的理解。

Q3、用“——”标出文中的四字词语,不少于三个,并仿写一句。

■参考答案

Q1: 从图文中感受到在中国求学的留学生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对汶川灾区人民的无比牵挂与无偿帮助,体会到在灾难面前,无国界之分,大爱无言。

Q2:略

Q3:分分秒秒 时时刻刻 解囊相助 绵薄之力 血脉相连

■评价指标和标准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三)
28课作业设计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作业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语文义务教育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第28课

设计主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适合对象:三年级四班

设计者:王莉云 郑东新区白沙小学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作业设计内容:

(一) 课前作业

1、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跟同学们交流。

2、多音字组词

载╱ ( ) ( ) 挣╱ ( ) ( ) 兴╱( ) ( ) ╲ ( ) ( ) ╲ ( ) ( ) ╲( ) ( )

3、根据意思写词语。【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

1.很多人同时称赞。 ( )

2.竖的和横的交织在一起。 ( )

3.寻找的人或物所在地不清楚。 ( )

4.远近都听到名声。 ( )

(二) 课中作业

1、填空。

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在 (时间),发生了 地震,造成 人死亡, 人受伤。中国国际救援队 (时间)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在救援中,当时气温高达 摄氏度, (时间),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任务,载誉返回祖国。

2、修改病句。

1. 中国救援队圆满出色地完成了救援工作。

2.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愤的景象。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请从上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并用圆圈圈出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 细心—— 搜索——

3.用﹏﹏画出队员们进行救援工作的具体表现。

4.改写句子。

汗水把衣服浸透了。

(改为被字句) 。

5.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 课后作业

把你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叔叔说的心里话写一写。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叔叔们:

你们好!

三、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设计这些基础性习题由小组长自行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的设计能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课重点内容的理解。通过每个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清楚了解每个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针对这些情况及时查缺补漏,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后盾。

四、作业设计的意图:

1、通过预习课文,学生能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内容。

2、通过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教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理解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中国救援队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提示课题

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课题: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

3、师:你们想知道这篇通讯是怎样报道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吗?就请继续阅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讨论与交流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2、重点讨论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速度快)

思考:来到这个受灾最严重的城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

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不怕危险,

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

思考:他们在做哪些救援工作呢?

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方时不属于我国救援队负责的范围的。

如果你是那名小男孩,你会对中国救援队说些什么呢?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展示: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

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中国救援队的其他事情吗?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速度快 不怕危险 真棒! 援救技术高超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四)
三年级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稿

三年级《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稿

宝莲华双语学校:丁华娟

一、说教材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国际互助。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本文是一篇由通讯报道改编而成的记叙文,它既保留了通讯报道真实、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又彰显了记叙文生动感人的语言特色。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3、4、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救援的经过,并得到了当地人们的赞誉。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对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写得十分生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针对教材以上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会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初步了解通讯稿的写作特点,激发了解新闻时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重点词句突破法。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不同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基于三年级的学生,略读课文接触得还不是很多,自学能力有限,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就采用重点词句突破法,抓重点词句带领学生进行研读,悟得学法,并用所学的方法读懂课文,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学法:学生自读自悟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背景资料,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特色,阿尔及利亚地震的情况,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背景资料。

教师:要了解课文中许多专用术语的意思,搜集相关图片。

四、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打算一个课时完成。在本课时中我将分如下几个板块完成我的教学:

(一、)观看图片,激情导入

上课开始请同学们观看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的的照片,激发爱国情感。接着我用低沉而庄严的声音对学生说:“同学们,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请看当时的情景。”播放地震时的画面。接着我是分这样几步进行的:

1.说画面。让学生认认真真地看着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观察:①倒塌的房屋②哭泣的孩子③徒手救援的人们。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

2.引出课题。我又出示了这样一段背景资料:阿尔及利亚地震近1100人遇难 ,7000多人受伤,因缺乏工具,许多人只好徒手救援。此时此刻阿尔及利亚人们最需要什么?(预计学生会说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于是我就趁机引出课题:就在这时候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及时而快速地赶来救援,并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所以我们说:“(师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板书课题)。

3.读懂课题。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个课题和以往的课题有什么明显不同的地方?(预计学生能找出课题中有标点符号,尤其是在句尾加的是感叹号。)我们知道感叹号都要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那你认为这个感叹号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强烈的感情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读课文吧!

(上好一节语文课,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这堂课中,我从观看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照片,地震发生时的悲惨景象的图片引入,开课始便使学生的心灵为之一颤,为文本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背景资料中国国际救援队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请看大屏幕,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

2.初读课文

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划出生字新词。想一想整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检查词语

(1)认读本课生字,注意“阿尔及利亚、布迈尔代斯”两个词语的读音。

(2)理解“里氏、叠饼状、搜救犬、废墟”的意思。

(3)理解并积累词语“、纵横交错、闻名遐迩等。

(这篇课文中的新词多而生僻,引导学生读通词语,理解词语,为以下的课文学习扫清阅读障碍是十分有必要的。)

4、争当“小主持人”,用简练的话语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在今后课前演讲中可以练习播报新闻时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篇课文是一篇通讯报道,通讯报道往往在开头就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主要内容。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教给学生读懂通讯报道的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并在平时阅读报纸时,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精处悟情

(略读课文,关键在“略”。略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讲得更少、更精到。但是,自主阅读还需要教师的引领,应体现阅读的层次性。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段或几段文字写得特别精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精妙之处当浓墨重彩,细细咀嚼;浅显易懂之处则鼓励学生自悟自得。)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从行动迅速、工作认真、救援能力强,三个方面写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救援情况。表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卓越的救援能力,以及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感激之情。三言两语出神韵是通讯报道最为显著的特点,作者在描写中国国际救援队工作认真的时候就采用了细节描写,字字入骨,句句感人,在表现队员们行动迅速,救援能力强的时候语言简洁准确,真实明了。因此整篇文章张弛有道,极富感染力。因此,我顺应了本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安排了如下的教学设想:

1.精读悟情,重锤敲击“工作认真”

课件出示: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1)反复诵读,把句子读懂

①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②初步体会。请学生初步谈谈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我初步设定让学生在句子中感受到队员们的工作认真。)

③抓重点词体会。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工作认真?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一口气用了三个近义词:仔细地搜索,细心地捕捉,搜寻,三个词语意思相近却搭配不同,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队员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另外每一条缝隙,一根根钢筋,纵横交错,废墟下的幸存者等等词语,无不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可谓是字字达意,句句传情。这样的细节描写就值得我们引导学生认真揣摩,细细品味。) ④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句子。(理解充分了,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2)联系上下文,把句子读厚

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队员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如此认真地工作呢? 预计学生能找到以下两点:

① 抓住“天气热”把句子读厚。

A课件出示: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B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这句话,我决定采用联系生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夏天热吗?说说最热的那几天你穿什么样的衣服?据老师了解,我们这儿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就34-36度,这样的天气我们穿着短袖都热成那样,可我们的队员却在34度高温下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工作,你说他们会有什么困难呢?

(预设1:他们热得口干舌燥,很想喝点水解解渴,但是为了救援工作,他们忍住了。

预设2:防护服太热了,有的队员甚至会中暑,有生命危险。......)

C第一次交流:是呀,尽管天气这样炎热,队员们工作的环境这样恶劣,可是——他们仍然坚持搜救遇难的人们,他们是抑制钢铁般的队伍,我们应该对他们充满敬佩之情.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读这一段:

生读: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② 抓住“工作难度大”把句子读厚。

A课件出示句子: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B说说队员们会碰到什么困难?

(预设1:队员们干着干着,突然会有瓦片、石块掉下来,把队员们砸伤了。 预设2:队员们救人的时候,余震发生了,快要被救出来的人又被埋下去了,队员们也有可能被倒塌的房屋压住。

预设3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的臭气,这种臭气也许会使队员们中毒......) C第二次交流:是呀,尽管工作的环境这样危险,可是——

生读: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小结:难怪阿尔及利亚人们会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阿尔及利亚人们会竖起大拇指说他们是在夸赞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我们听到这句话,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骄傲、自豪、激动、那让我们带着自豪、激动的感情再读一次课题师生大声齐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略而不简是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色。略读教学中,教师要重在深入浅出,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注意整体求略,部分求精。)

2.略读得法,自读自悟“行动迅速,搜救能力强”

在学生的交流中随机生成两个层次

第一层:交流队员们的搜救能力

学生也许对这个句子会特别有感触:课件出示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五)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中国际救援队 真棒
  • 1、好句大本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016-09-21)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我们感受到夸国际的大爱。世间的爱,像什么比喻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6511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