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

2016-03-16 09:42:3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共7篇)...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篇一)
《17梦想的力量》

17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瑞恩·希里杰克的资料。

2.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

(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

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象: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

③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有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信。

②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师总结:一个人拥有了梦想就拥有了翅膀,他就可以展翅飞翔,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板书设计】 瑞恩非洲孩子

梦想 自己挣、得到帮助

的梦想+行动=现实 力量 水泵挖井钻井机“瑞恩的井”基金会

元 2000元 30口井

【课后小结】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善良、执著和金子般美好的童心。同时,也使我们明白: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甚至创造奇迹,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备课资料

瑞恩·希里杰克 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篇二)
《梦想的力量》

17* 梦想的力量

教材简析: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 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著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本案设计从质疑课题入手,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然后通过读、思、议、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梦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使他们读懂并理解课文,在阅读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整理有关非洲地区缺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说说梦想,质疑课题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质疑课题。(梦想?实现?力量?)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小组接龙快速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一个怎样的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过渡:瑞恩为什么想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呢?}

学生汇报交流非洲缺水的资料,教师文字图片补充。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这些文字图片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读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瑞恩的梦想之路:70元—— 2000元——钻井机( 3000元)

2.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

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妈妈给了瑞恩怎样的帮助?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4.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像: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 ③练习想象说话:你仿佛看到了,当( 谁 )在( 干什么 )的时候,瑞恩在( 在干什么 )。还有谁来请瑞恩帮什么忙呢?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为筹集打一口井的2000元,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 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c.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打一口井的钱。

(3).瑞恩为了筹集买一台钻井机的钱,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

想象:瑞恩的老师和同学们是怎么帮助他的?又是怎样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的?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深入思考: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

六、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看了这些资料,加入瑞恩站在你面前,请你夸夸瑞恩。

七、作业延伸

写一写自己的梦想

板书设计: 17* 梦想的力量

梦想? 实现? 力量?

筹齐70元钱——筹齐2000元钱——筹齐买钻井机的钱

爱心 希望 贡献

资料链接:

1.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

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2.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篇三)
《催人奋进的句子》

催人奋进的句子

1、只有尝试过,努力过,坚持过,才能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了,才能绽放出成功的花朵。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只要我朝着这个理想努力奋斗,坚持不懈,那么,我就一定会成功!

2、人生没有停靠站,现实永远是一个出发点。无论何时何地,不能放弃,只有保持奋斗的姿态,才能证明生命的存在。

3、人生像激流中行驶的帆船,必定会有奋斗,为了战胜激流而奋斗,而“激流”代表的则是理想。

4、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坚强的忍耐、顽强的奋斗,才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晴朗的天空。

5、人们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理想,而这些理想合起来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生的最顶峰。世上每个人都有理想,而这些理想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好而定立的一个目标。为了理想而奋斗,因为奋斗而产生了理想。

6、生命不息,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之后,都掩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艰难的奋斗。

7、生命需要奋斗,奋斗与不奋斗,造就的结果截然不同。生无所息,保持奋斗的姿态,让世界变得如此灿烂,让你的人生绚烂多姿。千万不能满足小溪的平缓,否则你也就满足了自己的平庸,只有欣赏到山峰的险峻,才有机会欣赏自己。

8、十几年的奋斗,给了我崭新的生活;十几年的奋斗,给了我冲向顶峰的动力。正如富强的中国一样,我,与许多不计辛劳的人,一起跨入梦想的殿堂。

9、有人活着却没有理想,就犹如在地狱,有人活着却满怀理想,就犹如在天堂,没有理想的人就像行尸走肉,对生活的而感到不精彩,无味,而我是一个对生命充满希望,永不放弃,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10、梦想是夜空中的星,要想碰触,必须奋斗;梦想是高山之巅,要想抵达,必须奋斗;梦想是草原之垠,要想到达,必须奋斗。梦想虽远,却也有路可打,奋斗是实现梦想之路。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但,奋斗使得梦想成真,让骨感的现实变得丰满。

11、前人已为我们指明了实现梦想的道路——奋斗,我们怎可不走

呢?莘莘学子为了实现大学梦想,挑灯夜战,不懈奋斗;芸芸祖国建设者为了实现强国梦,舍己为国,不懈奋斗;碌碌大众为了实现富足梦,早出晚归,不懈奋斗。奋斗吧,追梦之路上不懈奋斗最终,展开双臂,拥抱美梦成真的曙光。

12、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人们为了取得成功都在不断地努力着,成功是奋斗的结果,而奋斗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13、真正的成功者总是敢于战胜自我,不断进取,有上进心的人,他们成功后,不会陷在荣誉的怀抱中,反而会不断寻求、不断探索更高的目标,并会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唯有这样的奋斗才是最有价值的。

14、只有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才能战胜人生中的激流,找到那条理想之路,跳过理想之门,找寻属于自己奋斗而得来的果实。

15、梦想的实现需要奋斗。袁隆平的奋斗实现了让国人吃饱饭的梦想;李娜的奋斗实现了捧回大满贯奖杯的梦想;航天工程师的奋斗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奋斗是翅膀,助你摘下夜空中的星;奋斗是登山杖,助你成功登顶;奋斗是动力,助你奔向草原之际。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吧!最终,登上梦想之巅。

16、奋斗与理想相辅相成。只有掌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才能向汹涌的激流中前进,努力战胜激流,激流的另一边便是理想。

17、辉煌者,成功的喜悦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而奋斗的过程却更值得我们去回味。

18、理想是指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我要为理想而活,为理想而快乐,为理想而奋斗!

19、理想为奋斗指引了方向,而奋斗为理想奠定了基础。只有努力奋斗,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变得充实,才能向理想之门出发。

20、刘备为了实现梦想,历经艰苦,不懈奋斗,虽未成真,也是光荣的;钱伟长为了实现梦想,克服困难,不懈奋斗,终为中国物理学奠基;李娜为了实现梦想,坚持训练,终于捧回了法网女单的冠军奖杯。梦想的实现需要奋斗。

21、漫天飞舞的轻盈可爱的蒲公英种子,左右摇摆随风起伏,在湛蓝的天穹下舞蹈,它们看似随波逐流,渺小瘦弱,实则理想坚定,为自己的未来而奋进

22、奋斗如火,潜力点燃;奋斗如舵,指引方向;奋斗如光,冲破黑暗……我们在学习的战场上,奋斗如一把枪,拿起手中的枪,去战斗

吧!

23、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4、不管怎样表达,我们都该知道;生命是渺小的,像沙漠上一粒金黄的细沙,一点也不起眼;生命更是伟大的,像一颗璀璨的夜明珠,珍贵无比。因此,我们应该让有限的生命,获得无限的价值。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篇四)
《17 梦想的力量》

17 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4.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篇五)
《那些触动心弦的句子》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篇六)
《17梦想的力量》

17* 梦想的力量

教材简析: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像: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

③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 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 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 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发情趣

感动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的心湖会不断地因一些人和事而荡起阵阵涟漪。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草地上的老班长为小战士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形象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而6岁的小瑞恩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决心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动容。

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他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观看电视公益广告)再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投影书中图片)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二、拓展思路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2.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感动。

3.小结:一切真善美的事情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颤。

三、互动交流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学生自由练说)

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清楚受感动的原因。(请个别同学讲述,教师作指导,属指导性讲述)

3.在小组里说说感动的故事,然后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参与集体交流,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畅。

4.集体交流,注意评价

四、教师总结。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揭题

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

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① 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② 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事。要求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三、指导构思

1.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2.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四、独立试写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五、讲评修改

1.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2.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

六、布置作业

将修改好的习作认真誊抄到作文本上。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16个成语。

3.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以便课堂上交流汇报,大家互相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朗读对话,畅谈体会

1.自由朗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2.指名分角色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3.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4.小结、归纳: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①把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描写中;②直接抒发感情;③借景抒情„„

二、联系课文,深化认识

1.从这一组课文中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直接抒发感情: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

(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再见了,亲人》) 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1)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可是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再见了,亲人》)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

寄情于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金色的鱼钩》) „„

2.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3.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

(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情景交融„„)

三、拓展课外,加深理解

交流课外书中自己发现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佳作欣赏。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一、日积月累

1.读正确

(1)自由读一读这些成语,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

2.解词意:

(1)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说给别的同学听。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借助成语词典加以理解。

3.加速记: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说故事: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鞠躬尽瘁”等。

5.巧运用:你能不能选用其中的几个成语说一段话?

二、成语故事

1.自由读故事,思考:“程门立雪”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程门立雪”的大意。

3.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4.速读全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时非常尊敬老师?

5.有感情朗读课文。

6.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

7.练习讲讲这个故事。

三、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

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篇七)
《五 17课梦想的力量》

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

旬 募 泵 筹 吭 颠

2.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六岁男骇为了实现“给非洲孩子挖一口井”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瑞恩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心。

(2)概括方法:根据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2.体会整篇文章的表达顺序

(1)文章的表达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

(2)找出表达顺序的方法:记叙、描写

(二) 本课重点问题:

1、自读提示思考题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2)瑞恩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学生质疑。

三、情感体验: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五 年级下册第 17 课《梦想的力量》预习提纲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分类写在下面。

二、理解运用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文本细读

细读课文,想一想:

(1)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课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上你感动的原因。试着把你的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瑞恩为什么要帮助非洲人民打水井?

(4)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5)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迁移运用

结合其他具体例子,说说梦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

1、 收集瑞恩的相关资料。

2、收集有关非洲缺水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预习评价。

(一)展示预习完成全面、书写认真的同学:

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二)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

三、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一)日积月累。

1.朗读:

(1)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师生正音。

(2)重点朗读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认读生字旬 募 泵 筹 吭 颠

3.词语积累

(1)展示某些同学分类积累的词语,齐读。

(2)展示老师分类积累的词语,齐读。

(二)理解运用

1.整体感知

(1)主要内容:展示某同学归纳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明归纳方法。

(2)文章结构:展示某同学总结的文章结构,并简要说明寻找的方法。

2.文本细读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①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②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③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3、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第一,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象: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

③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形容梦想的句子 梦想之路 梦想之路电影论坛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梦想之路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3020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