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舅舅去世了的伤感句子

舅舅去世了的伤感句子

2016-02-28 09:23:1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篇一:《经典美文--伤感得敬畏》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舅舅去世了的伤感句子》,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经典美文--伤感得敬畏》

怀念记忆,祭奠昨天

在我的方式里,亲人的离去除却泪水的挥洒,更该用文字铸一种永恒的铭记。——题记

我的姥姥,我母亲的母亲,在2012年10月1日,也是过完中秋节之后的第一天静悄悄地离去了。10月1日,这个如同梦魇一般的日子,终止了我和姥姥最后的约定。

2012年的春节刚过,即将赶回公司的我去姥姥家辞别,那时的她步履已经略显蹒跚,人也稍显消瘦,坐在座椅上拉着我的手,对我,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道,“也不知这把老骨头能不能熬到看到你对象,心里总也觉得缺点什么”。我笑着告诉她,“姥姥你没事啊,我十一放假就带来给你看„„„„”之后又说了些关心她的话,便又匆忙地离开了她。在公司的日子里,偶尔也会想起姥姥,只是终不得拿出一点喝酒的时间去给她打个电话,直到后来母亲跟我说姥姥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已经开始躺在床上,我才意识到事情得严重,忙给她打去电话。电话那头的她,除了知道是我正跟她通话之外,很难听出我对她的问候,只是在答非所问得告诉我,别让我担心她,她很好,让我专心工作之类的话,也没有再提让我带女朋友回家的事。母亲去姥姥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却又突然很少和我说起姥姥的事,我开始猜测这预示着什么。

又是一个家里的电话,在那个离“十一”还有一个月的一天,父

亲急迫地告诉我回来一趟吧,看看你姥姥。我的心紧紧得抽了一下,便风尘仆仆地带着萌赶回了山东。再见姥姥时,她已经躺在正房客厅的一张为即将逝去之人准备的床上,我实在不忍心用文字去描绘她的样子,看着这种情景下的姥姥,我趴在她的床前,拉着她的手哭了起来,而她静静地看着我,眼睛一动不动,只是在她的眼角我看到了那正缓缓留下的眼泪。母亲哭了,大声地对她说,“你外孙带着他对象来看你了,你看看她好看不?”姥姥像看我一般看着萌,然后费了很大的力气说出了“好„„看”,我把萌的手放在她的手上,那一刻我又仿佛看到了她嘴角荡起的微笑。舅舅告诉我,姥姥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没有力气再说出来。那时的姥姥已经不能吃饭,每天只是靠打点滴输一些营养,三天的时间很快,我不得不赶回公司上班,带着对姥姥的牵挂我再次离开了她。

在那漫长的一个月里,我曾不止一次得做梦,姥姥又可以吃东西,也不止一次得笑醒,后来也听母亲说姥姥竟然又喝了一小碗鸡蛋汤。我仿佛又从暮霭之中看到了希望中的光明,开始盘算着放假的日子,细数着越来越少的天数。中秋与国庆接踵的机遇,让我梦缘了提前一天回家的渴望。中秋的上午我便赶回了山东,和父亲碰头之后,备了些“十一”假期待客的货物和食品,不曾想中午时分就收到姥姥病情加剧的坏消息,在我们那边的习俗里讲,一个即将老去的人如果能熬过十五,老人还能多活好一阵子,我默默祝福着她。

十五的晚上家里很冷清,母亲在山下看护着姥姥,父亲满脸愁容,而我一直在忐忑着,不安的心乱成一团,八月十五的晚上第一次过那么慢。“十一”的早晨,母亲从姥姥家赶回,说姥姥已无大碍,母亲又放心不下店里的事情便回来了。我也算松了一口气,忙活着招呼陆续来到的游客,只是不到一个小时的光景,又传来电话,姥姥去世了,我的心骤然混乱,哽咽于那是人声嘈杂的喧嚣之中,父亲很沉着的告诉了我他的决定:他和母亲即可下山,让我留下照看饭店,店是关不得。我没有反对父亲的决定,毅然的撑起了没有了父母支撑的饭店,四天时间我除了姥姥去世当天的晚上去看了她最后一眼之外,我一直在饭店忙碌,甚至没有参加姥姥的葬礼。

姥姥走了,而我的心里却多了一个结,一个我无法解开的结,那

是我对姥姥的亏欠,是我的内疚,这种内疚越来越强烈,同时也唤起了我对她最初的回忆。

总是无意中听大人们讲起,幼时的我,懒得无可救药,每次姥姥

带着我和姨弟出去的时候,我总是要缠着她抱着,于是乎出现了一幅很滑稽的场面:年长的老人背着当哥哥的外孙,领着当弟弟的外孙,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比春天里的花儿还要美丽。我已记不起趴在姥姥背上时的那份舒适,却不能忘记她对我的那份心疼。

该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我的村子地僻人稀,教学资源紧张,只能转到姥姥所在的村庄学习,也就寄宿到了她家。那一年我自由得像只脱离了牢笼的小鸟,无需如在家里一般投身于家务,献身于学习,躬身于没有电视机的小屋。姥姥打点着我的一切,供应着我的衣食住

行,我可以放肆得玩耍,疯狂的飞翔。然而她给我的“溺爱”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成绩,我用优异回报着她对我的希冀。

到了初中之后,一直对煎饼不感冒的我总想吃点食堂里的馒头,

无奈那时家境寒酸,父母一个星期给的六七块钱让我数次止步于食堂之前,而后失落的转身回宿舍啃煎饼,唯一的菜是咸菜,唯一的汤是白开水。后来听说,食堂可以用小麦换馒头票,可远在山区的我家又产不了小麦,姥姥听说后每到周日就会坐在自己村口的大石块上,等我回校经过,递给我十多斤小麦,我便美梦成真地吃上了馒头,吃上了真正的菜,喝上了真正的汤。同学都羡慕地对我说,你姥姥真好。每每说到此事,母亲总是对我说你初中三年吃掉了你姥姥家三缸小麦。

上了高中以后,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能回家待两天,跟姥姥的见

面便显得寥若晨星,时常听母亲唠叨,你姥姥总说想你,你回学校的时候路过她家去看看她,我总是N次答应母亲,却又N+1次承各种莫名的原因爽约于姥姥。只是等到过年的时候,连同父母去她家探亲,每次她都极力挽留我住几天,我都会以各种理由一一推辞,现在想想带给姥姥的肯定不会是快乐吧!

考上大学的时候,姥姥到山上来给我贺喜,这是我的记忆里她来

我家最明晰的一次,其余她来我家做客的时节真的是寥寥无几。到后来她身体略显微恙之时,她一直唠叨着要再去一次我家,可直到离去那天终没有如愿。前几日回家,听家里的长辈们回忆姥姥若干年前最后一次到我家的情景都感慨万千,而作为聆听者的我却早已泪湿双眼,我的眼前又出现了她那张饱经沧桑,而嘴角却永远挂着慈祥的笑脸。

姥姥的一生受尽了人间的苦难,费劲心力的拉扯着四个儿子两个

女儿。听母亲讲,年轻时代的姥爷,脾气坏的狠,姥姥没少挨他的打骂。大舅得子之时,当上奶奶的姥姥嘴乐得开了花,怎想孙子两岁多时还讲不清话,原来是落下病根,姥姥便加倍疼自己的孙子,却冷落了大舅母,不让她养儿子,所有的养孙重任自己承担。二舅年轻时误进一个类似传销的组织,一离家就是十多年,姥姥盼儿想儿哭坏了眼睛。等到二舅回来之时,人已接近不惑之年,整天酗酒,酒后闹事,把家里弄得不成家样,把四邻扰得不得安宁,姥姥操碎了心,受尽了气。三舅最显安分,一心扑在基督教上,四处传经、讲课、发展新教徒,甚至三舅母,表姐,表妹都虔诚得做着一个基督信徒,安分的他除了基督,仿佛已经忘记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生他养他的老母亲,在我看来,让姥姥伤心遭罪和不管不问姥姥都是不对的,至于算不算不孝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小舅和小姨家略显安静,倒是没有让姥姥操太多的心。还有一家就是我家了,以前父母吵架打架如家常便饭,规模大小不一,但情节严重的时候,母亲总会逃下山向姥姥倾诉,于是,有那么几年她总是担心自己的女儿又遭了女婿的“毒打”。姥姥一个人又当妻子又当妈还当奶奶,每天给姥爷、大舅、二舅、大表哥做着一日三餐以上的饭,接受着耍酒疯砸桌摔盘的亲人给与的磨难,担心着近处远处亲人的苦难。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我们这群姥姥最爱的亲人,一点点消耗了

她精神,透支了她的生命,当姥爷的脾气变得温和,对姥姥言听计从的时候;当言语不清的大表哥也结婚生子的时候;当二舅开始滴酒不

篇二:《描写过年走亲戚的句子(浓浓亲戚情)》

描写过年走亲戚的句子(浓浓亲戚情)

描写过年走亲戚的句子(浓浓亲戚情)

1、谁能说清亲戚的起源?又有谁能说清亲戚的归宿?不好说清楚。看似陌生的两个人,有人说,说不准500年前是一家,这话能说没有道理?能说是荒谬?人与人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经过若干年的社会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人与人之间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你我他可是素不相识,互不往来,迎面走照面连一句话也懒得说;说不定明天就因着子女的来往或者其他的事情牵连到一起来,说不定明天就成了顶顶关紧的亲戚,亲热得不得了。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谁也阻挡不了的。

2、我婆婆的小弟住在群山环抱的乡村,我们都叫他小舅,孩子们叫他舅公,六十多岁了,性格豪爽,健谈,人勤手巧,种田、养殖、管理果树„„都是一把好手。小舅妈干净利落,善于持家,他们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真觉得有农村亲戚非常好,城乡交流互通有无,拓宽了视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体会到人间无价的亲情友情,浓浓的人情味,心中充满了爱,其乐无穷,城乡携手并肩,共创幸福。

3、亲戚,靠走动,越走动也就越亲,走动勤了,原本不怎么亲的亲戚也变得亲热起来。春节,走亲戚看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在儒家文化浸染几千年的山东表现得更为明显。逢年过节,有长辈可以去看望,还可以享受做晚辈的快乐,还有自己仍然是个孩子的感觉。没有了这些至亲的长辈,表兄表弟的走动好的还可能多走动几年,走动懒的不几年也就销声匿迹了,俗话说的好:表兄表弟热乎一阵,意思很明确,有至亲的长辈牵挂着,逢年过节走动是必须的,没有了长辈,平级的表兄弟谁看谁去呀!大过年的,没有长辈可看的日子是凄苦无依的,只能在寂寞中怀念我那些见过或者没见过的至亲的长辈,愿他们在天国尽享他们的欢乐。舅舅去世了的伤感句子

4、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走亲戚基本上带的礼物都给了亲戚,一表真心实意,不像我们小时候,走亲戚,客人拿的东西,有时候大人们原封不动的给他们退回,眼馋得我们几个小孩子暗自生气。是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告诉现在的孩子们:“我们的童年生活是清苦的,与我们相比,现在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你们要珍惜父辈们为你们创造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只有国家富强了,你

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

5、走亲戚的习俗不知上溯到公元前什么世纪,走亲戚的涵义和方式也少见记载,但我们每个人都走亲戚。今年春节回老家就勾起了我很多关于走亲戚的思绪。-有人说没有闺女就没有亲戚,有一定道理。传统的亲戚就是娘舅家、姑家、姨家,以及派生出的表亲戚,而现代的同学、同事、战友、老乡、朋友等之间的相互走动似乎也在走亲戚的行列,兄弟间的相互看望或是给上司送礼托人办事,就实难算作走亲戚了。

6、谁和谁是亲戚,那至少表明两者关系不一般,比常人要有一种距离更亲近的感觉。人和人之间的亲戚关系,在世俗的眼光中,其实还表明因双方或很久很久以前的长者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而带来的亲属关系。人说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人啊,谁还没有几家或穷或富的亲戚?也就是说,亲戚的关系有远有近,亲戚的经济状况有好有差,亲戚的能力有大有小,不可强求,不可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去责备。

7、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万家团聚的日子。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剪窗花、贴对联、包饺子、蒸馒头、走亲戚、发压岁钱等,其中我最喜欢走亲戚。今天是大年初三,我和爸爸妈妈到姥姥家走亲戚。吃过早饭,我们坐上出租车很快就来到了关王庙街上。节日的大街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有的人在买礼物,有的人在忙着卖水果,有的人站在路边东张西望,好像在接客人„„车辆来来往往,像流动的小溪。亲戚越走越亲。我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只要有机会,都要回老家过年。走亲戚,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不管时间多紧张,我都要去看看那些一辈子都呆在大山里头的舅舅、姑姑、姨姨们。那无法改变也无法忘怀的亲情,值得我永远珍惜。

8、按照我们这里的习惯,新年那天,给别人过年的儿子和干儿子分别去他们认得爹娘或干爹、干娘那里去走亲戚,给他们拜年。初二那天,刚结婚第一年的女孩儿和新女婿一起去娘家走亲戚。初三那天是结婚超过一年的女孩儿去娘家走亲戚。初四到十六,走亲戚比较随便,没有什么规矩。平时,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学习、工作比较繁忙,亲戚、朋友间无暇来往。新年是团圆的日子,只有在春节才是人们调剂休息和走亲串友的最佳时间,走亲戚一方面使人们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联络感情,另一方面,

也保持了中国礼尚往来的传统,使节日既热闹又充满乐趣。

9、在走亲戚的接风宴上,父亲的一首老歌拉开了宴会的帷幕,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接着,一向不好表现自己的母亲在父亲的鼓动下竟也歌唱开来,听得出,母亲的歌是欢唱与大姨们的喜相逢之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歌。作为回应,我的姨兄姨嫂、表妹、表弟们也唱响了他们心中的歌,甚而载舞,既是欢庆长辈们的相聚,也是欢庆同辈们的相聚。歌声嘹亮喜气盈,人人脸上尽开颜。是否,我们分离太久?多少事欲说还休,一江春水向东流。值此良辰,且歌且舞,化解相思苦。“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置身美景,众人皆醉我亦沉醉,情愿不醒„„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论长幼,难得一聚,难得尽兴,聚在一起就是黄金,兴在一处亲情万丈。

10、俗话说:“亲戚亲戚,越走越亲。”言下之意,再近的亲戚少了走动便成了远亲。走动于亲戚,真可以说是纽带、是桥,似久旱的庄稼逢甘露,润物细无声。

11、小时候,我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走亲戚,特别是暑假去舅舅家,总是掰着手指头算呀算呀,还有多少天能去。去舅舅家有好多畅想——如果不是适逢过年,妈妈会给我买新衣服。可以吃上舅妈做的好吃的,特别是大头菜炒腊肉、豆腐哨子面、那一坛坛飘着香气的泡菜缸。可以和表哥、表姐玩,还有几个我新结识的小伙伴。舅舅家有好多好多的书,比较好的书,舅舅就把它们当知心爱人似的,锁在一个大柜子里面,平常不拿出来示人,我要去了,肯定嚷嚷着让舅舅打开柜子,要瞧瞧里面又添置了什么新宝贝。

12、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在过年时跟随父母走亲戚,或者等亲戚来自己家。那时候的亲戚真是多,方圆十几公里内,仿佛到处都有亲戚。亲戚们错开时间,巧妙安排好相互探望的日子,你来我往,热闹非凡,那种欢喜团聚的气氛,能一直延续到元宵节过后。走亲戚,少不了的是喝酒。客家人善饮,也很会酿酒。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做酒,大酒缸里的米酒,早就酿得浓香扑鼻了,就等着亲戚们到来。各方亲戚及叔伯邻居们相继被邀到家中款待,必要尽醉而归,否则会被视为失礼。当女婿的,都要有些酒量。家乡人有逗女婿的习俗,尤其是新女婿,会被女方家的兄弟们轮番敬酒。不管能不能喝,反正得有几碗米酒的酒量。不会喝酒的,也得硬着头皮喝,决不能在老丈人家里说“自己不行了”的话。

13、走亲戚还是有一定的规矩或是格式的。规矩是有“走”也有“回”,“回”就是回节,一般亲戚收了礼不回节不礼貌,是要遭断亲的。走亲戚的节令主要有两个——春节

和八月十五(中秋节),春节原来是送果子,纸匣子装大薄脆,一盒一斤,看长辈是一盒果子外加一斤糖角儿或是白糖,糖角儿或是白糖是孝敬长辈留下吃的,果子要回节。由于要回节,一盒果子转几家,小孩子在路上还要抽出几片偷吃,走亲戚转到最后也就所剩无几了。八月十五送月饼,给姥姥家送的是母亲蒸的面月饼,好大的个儿,一层一层的中间还撒了芝麻盐,好看又好吃;看大姑二姨其它亲戚的是买的月饼,带青丝红丝冰糖花生仁儿的,要回节的。

14、所谓亲戚,你来我往,你瞧瞧我,我看看你,才是亲戚。连农村不认字的老大爷都知道,亲戚亲戚,你不来,我不去,就断亲了,就不是亲戚了。至于走亲戚,多长时间走动一回,拿多少礼物,拿多贵重的物品,世界上也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也不能规定统一的标准,都是因人而异,因亲戚远近亲疏,吃酒赌博量家当,由自己来决定的。有人说富日子好过,穷日子难熬。推而广之,富亲戚好当,穷亲戚也难熬。我从小在苦水中泡大,多年来苦苦挣扎,老也摆脱不了一个“穷“字,老也改变不了“穷亲戚”的身份,可谓深有体会深有感触。

15、过年走亲戚,自然少不了带上得当的礼物,这也是有讲究的。走亲戚时,要带上糖果、蛋、甘蔗等礼品,新亲初访还必须有鸡。有亲戚来了,还要回礼。这些过年用的礼物,都要在年前准备妥当。各家的女人们都会提前预备着,精心准备过年的礼品。看看自己家里养了多少鸡鸭,存下了多少鸡蛋,要到市集上割多少肉,买多少糖、饼之类的东西。待时日到了,便穿着一新,挎上装满礼品的竹篮,或者用扁担挑着,高高兴兴地上路探亲。亲戚家近的,一天可走个来回。远距离的亲戚,则往往要留宿。如今,家乡村村都通了公路,探亲再也不用走山路了。骑上摩托车,一会工夫就到了亲戚家门口。一些富起来的人家走亲戚,甚至还开上了小汽车,自是另外一番气派的样子。

16、穷亲戚不是永远的穷,富亲戚也不是永远的富。山不转水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下这时代,穷富的更替,应该说变化更快更频繁,应该说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还差不多。既是亲戚,就少不了经济来往利害冲突,就显得彼此之间更加了解、熟悉。于是,就有了恩怨情仇,有了长长短短。正因为如此,切不可相互相诋毁、互相拆台,也大可不必互相抱怨。既然是亲戚,不论穷富,更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更有义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互相拉一把扶一程。

17、穷人走亲戚,礼物重了你囊中羞涩,拿不出;礼物少了,当然比你条件好的亲戚要小瞧你三分,要背地里笑你。还有,逢年过节你走亲戚,本来很正常的亲戚之间的走动,会让比你富裕的亲戚心里充满不安和担心,担心你是否会张嘴向他借钱,会有求于他,担心你一旦张嘴借钱,让他为难——借吧,担心你长时间还不上;不借吧,又怕伤了亲戚的感情,怕人说三道四。

18、亲戚关系就像是一棵茂密的树,开满了枝丫,有的亲戚是主干,有的亲戚是旁枝。要想让孩子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家里有些什么亲戚,画个亲戚图谱最便利了。爸爸妈妈们可以按照右边的模板教孩子画。分门别类认亲戚有了一目了然的亲戚关系图谱,孩子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家里有什么亲戚。接下来,家长可以这么做:一定要告诉孩子,亲戚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无论亲戚有没有走动,这种血缘上的关系是没有办法去除的。把经常走动的亲戚用彩笔或者其他形状的图案标记出来,告诉孩子他们目前的状况,比如家在哪、年纪多大了等等。告诉孩子哪些是较少联系的亲戚,不常联系的原因是什么;同时让孩子懂得,无论是远亲,还是近邻,经常联系的要继续联系,疏于联系的应该加强联系。

19、古人见一稍远一点的友人,爬山涉水,几经颠簸劳顿,少则几日,多则几个月到一年,甚是辛苦,可相逢一笑,风尘仆仆都荡涤在相见的喜悦当中。如今,放眼国内,走亲访友,距离不是问题,飞机一日即可到达。日常,也可用电话、视频、微博、微信,时时保持联系,非常方便。但便捷之余,也有一丝缺憾涌动,我们失去了过去那份久别的思念、相见时的感怀,沉淀在心底的念想,还有书信往来的期盼欣喜。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小时候走亲访友的快乐,如今却成了时代标识的底片,黑白无声,隽永悠长„„

20、对小孩来说,过年最高兴的要数走亲戚了。因为妈妈是独生女,姥姥去世得早,我们走亲戚只去姥爷家和姑姑家。在他们那里,我们不仅有好吃的,更重要的是有压岁钱。还有,在去走亲戚的路上,我们有时可以偷偷地吃几个果子,吃几根麻花。尽管很累,但是,我们谁也不说累,都乐意走亲戚。每次,我们得到的压岁钱在回家的路上遇着小商店就会变成平时大人们不准买的零食,玩具等。当回家后,大人们吵吵我们两句,也就罢了。舅舅去世了的伤感句子

21、不知道为什么,已过不惑之年之后,对往事的记忆是那样鲜活,特别是过年走亲戚的经历,如在眼前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走亲戚不仅仅是串门拜访,送礼问好,其间蕴含的亲情和关爱,除了让我们体验到情感的互通慰藉,更是一场家族文化、传统习俗的传承盛宴。我们常高喊着口号说要带孩子走出家门、了解社会,指着书本和电视机向孩子隔靴搔痒地描述外面的世界,却忽略了身边孩子能亲身参与、真切感受到的琐碎小事。也许,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就应该从认识自己的家人们开始,从学会与亲友沟通交往开始,从找到自己在家族中、社会中的位置开始,从这个春节热热闹闹的走亲戚开始„„

篇三:《语文经典考试卷》

超越永无止境,拼搏铸就辉煌

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舅舅去世了的伤感句子

考前模拟训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酒文化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酒本身,更多的是因酒而生发种种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与‚情‛,显示出东方传统文化的一道异彩。在酒文化的‚礼‛与‚情‛中,杯作为一种饮酒器,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过,古代的酒杯名称很多,造型各异。最初,通称为‚爵‛,后常称为‚觞‛,再后‚觞杯‛同称,到了唐宋,则将饮酒器多称为‚杯‛了。

酒文化中的‚礼‛,往往表现在祭祀和宴饮,这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最为突出。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有爵、觚、觯、角等,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还有严格的尊卑区分。如在宗庙举行祭祀,由于祭祀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也。在饮时,重视仪礼,要等主人先饮,客人才能动杯;主人喝干了,客人才能干杯。所谓‚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公卒爵,然后饮‛,礼也。在进食之礼中,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臵。《礼记〃曲礼》要求‚酒浆处右‛。如果桌上有酒又有浆,则酒在左,把饮酒器(或觞或杯)放在左边。《管子〃弟子职》称:弟子事师,饮时进食,陈膳毋悖,其中也有‚左酒右浆‛的规定。古人分食,一人一份,所以陈膳能够定下常规。现在已不讲究这一套,但在宴席上,杯筷盘碟仍需摆臵有序;客人动杯总在主人敬酒之后,而主人敬酒,每每先干一杯,这些,还能看出千年酒文化的遗风。在汉字里,有些字是特用于祭祀和宴饮时某种行为和动作的,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很有意思。例如古人把斟酒叫做‚寿‛;满杯以后,持杯一饮而尽,叫做‚釂‛。这些特指的字义,现已生疏,却每见于古籍。《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侯娶燕王女为夫人,设宴,‚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已魏其侯为寿‛。寿,即上酒。这是记席间,主人(武安侯)和宾客(魏其侯)先后为大家斟酒入杯。《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解姐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釂,尽爵也。这是记郭解姐姐的儿子仗着舅舅势力,强迫人家喝干杯中酒。如今,斟酒已不用‚寿‛,偶言‚上‛,犹有古意;釂改称‚干‛‚干杯‛了。

酒文化中的‚情‛,文人借杯流露得最为透彻,尤其是其中的闲情和苦意,闲情之时,握杯享受,自有一番乐趣。这中间,不需渲染,才显逸致自然,陶渊明‚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一觞虽自进,杯尽壶自倾‛,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不缠琐事,不涉流俗,确是凸显了闲情。不过,白居易的《问

刘十九》同是一个‚杯‛字,似更胜一筹,诗句中更见闲趣,耐人寻味: 诗句平淡,却透着一股深情。残杯,指尚余剩酒的杯子。这剩酒或为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用一‚残‛字,多有伤感之情,几乎成为命运多舛、坎坷人生的倾诉。诗词中的残杯,也往往生动地体现出当时凄楚的情景。酒文化中的‚情‛,多半在残杯中感人至深。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悲剧诗人,他曾在长安困守10年,其间写下多篇求人援引的诗篇。《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直抒胸臆,

把误身受辱的遭遇和创伤写得极其悲慨,却又无可奈何。其中两韵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只杯,与白居易雪夜邀饮的杯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苏东坡、李清照等人写到残杯,有窘况,有怀念,却不像杜甫那样实实在在,使人难堪,而情感的起伏,则比杜甫深沉得多。这又是酒文化中另一种回荡人心的‚情‛,杯成了当时情景的见证,凄之,惨之,怜之,惜之,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1.下列各项中,对中国酒文化中“杯”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饮酒器,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杯中承载的因酒生发出的“情”

与“礼”与我国的酒共同使我国的酒文化举世闻名。

B.自古至今,酒杯在我国有爵、觚、觯、角、觞、杯等多种不同的称呼,它们造型各异, 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

C.杯在文人笔下反映出来的闲情和苦意成为中国酒文化中“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杯” 在众多场合里被频繁使用,成为了酒文化中的重要情感寄托。

D.残杯指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之后存留剩酒的杯子,诗词中的残杯往往体现出当时的

凄楚之景,倾诉着人生命运的坎坷崎岖,其情往住感人至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原思的一项是

A.酒文化中的礼,常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商周时地位尊贵的祭祀者使觯,地位卑微的 祭祀人员用角。而贵贱长少饮酒有先后之分,都是“礼”的体现。

B.《管子·弟子职》中有“弟子事师,饮时进食,陈膳毋悖”的说法,这与古人有一人

一份的分食传统,在进食时要求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有关。

C.《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起为寿”中的“寿”是指斟酒祝福,而《汉书·游侠 郭解传》记载的“使之釂”中的“釂”则是指满杯以后持杯一饮而尽。

D.陶潜“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以及白居易的《问刘十九》都是闲情时握杯的享受, 它们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情趣完全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文化中的“礼”主要表现在古代祭祀和宴饮之中,其中讲究酒器有别、饮酒先后有 序、酒食摆置有序,今天一些宴席上我们还能看到酒文化的某些遗风。

B.有些汉字特用于祭祀或宴饮时的行为动作,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如 “寿”“釂”等 字,“釂”字,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干”“干杯”。

C.杜甫用“残杯”写出了困守长安10年期间,追随权贵而误身受辱的遭遇,将实实在在 的难堪与伤痛写得极其悲概,情感的起伏,比历代诗人都要深沉。

D.苏轼和李清照等人写到的残杯是当时情景的见证,令人为之凄惨,为之怜惜,同样成

为了我国酒文化另一种回荡人心的深沉情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滑,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野彘卒.入厕 卒:最终。 B.上目.都,都不行 目:以目示意。 C.已倍.亲而仕 倍:通“背”,离开。 D.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

上 谢:谢罪。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

莫能中/

B.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

莫能中/

C.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

莫能中/

D.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

莫能中/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B.郅都是著名的酷吏,孝景帝时期曾被称为铁面无私的“苍鹰”。“酷吏”一词具有褒扬之意,代表着对皇帝的高度忠诚、对社稷的绝对维护和对犯罪人的严惩不贷。 C.秦汉时期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太守”。郅都被汉景帝任命为济南郡太守后,雷厉风行地打击济南豪强,影响极大,周围十几郡的百姓都对他敬服,视他如上司。 D.郅都执法不阿,不避权贵。临江王在中尉府受审时请求郅都给他笔墨,想要给汉景帝写信,郅都不许。临江王自杀,郅都也因此遭窦太后记恨,最终被处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5分) (2)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漂泊,漫游 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矰zē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8.这首诗全篇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6分)

9.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将蚯蚓和螃蟹进行对比,写螃蟹虽有六跪和二螯,然而

“ , ”,论证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 成功的道理。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

死不悔的语句是 , 。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以自责的方式表达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批判的两句是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头牌 王宝国

银铃是黄河口剧团的头牌,也是‚绕梁腔‛的唯一传人,能像磁石一样吸来爆棚的观众。每当听到‚白娘子我上舟船更换衣衫‛,观众便立时屏住气息,竖起两耳,将头后仰,仿佛看到一根锃亮的银丝从云端直贯而下。

团里的台柱子谁不宠着?剧团驻地向南有一片银杏林是银铃吊嗓儿的地方。早晨不论多忙,伙房的老周都会准备好两个鸡蛋候着,看到银铃吊完嗓儿回来,便把鸡蛋打在一只白地青花的瓷碗里,再用刚烧开的水一沏,明白亮黄的一大碗。银铃接过咕咚咕咚喝完,用手抿一下嘴,朝老周一笑。 别人看着眼馋,可也白搭。直到小甜瓜进了团。小甜瓜是戏校毕业的,坐念唱打倒也不差,只是‚绕梁腔‛偷偷练了一年仍不得要领。到了高音区,嗓子便裂了似的败下阵来。

小甜瓜不敢再练了,发誓要拜银铃为师。每天天不亮她就早早候在银铃宿舍门口,等银铃起床,便抢着倒尿盆,打洗脸水,晚上又抢着给银铃倒洗脚水。有一次,小甜瓜倒好洗脚水就顺势将银铃的两只白莲藕样的小脚捉住洗了起来。 真想学?银铃问。 小甜瓜说,想。

想学的话,你得答应一件事。

行,只要师傅肯教‚绕梁腔‛,就是十件八件也成。 你要起誓。 行,我起誓。

第二天,小甜瓜被带进了银杏林。每天周而复始练习吸气屏气,一练就是一年。等小甜瓜能屏气五分钟时,银铃这才正式教她‚绕梁腔‛。原来学习‚绕梁腔‛的决窍全在一口丹田气。那四绕八弯的声音盘旋上升,到了顶峰又盘旋而下。唱完,屏住的那口气仍游刃有余。小甜瓜悟性好,又有基础,学得很快,不到三个月便唱得娴熟自如。

不过,小甜瓜从没在人前唱过‚绕梁腔‛。演出前,总是仔细为师傅准备好戏装,沏好润嗓的菊花茶。

人们第一次听小甜瓜唱‚绕梁腔‛,是在全区的汇报表演上。本来,还是银铃唱《水漫金山》,可是,临上场,银铃的嗓子突然哑了。眼看戏就要开演,团长急得直跺脚。剧务说,小甜瓜跟银铃学过,要不,让小甜瓜试试。那天晚上,小甜瓜虽是临时上阵,却将‚绕梁腔‛发挥到了极致,还将原来的两个八度改成了三个八度,那声音像一串金铃直冲云端,立时博得了碰头彩。

观众赞道:真是个金铃铛。自此,金铃成了小甜瓜新的艺名。渐渐的,金铃上台的机会多了起来,也无暇侍候师傅了,剧团的头牌慢慢转成了金铃。

银铃自然带了一口气:天下没有这样忘恩负义的。在剧团那幢二层小楼上,人们常听到金

铃银铃比赛似的扯起嗓子唱‚绕梁腔‛。那声音尖利刻薄,像一把把挫刀挫得人耳鼓难受。一次,叫阵刚罢,银铃嗓子急剧肿胀,到医院一查,竟然是甲状腺瘤,已经压迫到声带,若再延迟后果不堪设想。经此变故,银铃再也不能登台了,改做剧务,每天默默地准备戏装道具,直到退休。

金铃一直没有带徒的意思。团长委婉地提过几次,金铃都说,还早呢。

这年冬天,金铃外出演出,路上翻了车,送到医院已经奄奄一息。金铃急切地要见师傅一面。当银铃匆匆赶到医院,金铃已经说不出话,只是用手遗憾地指着天花板。

后来,有人说,当年银铃和金铃是有过约定的,让银铃再唱五年,便把头牌的位子让给金铃。只是金铃不该那样着急抢了师傅的头牌。还有人说,那晚银铃突然哑嗓,是因为金铃在茶里做了手脚。

银铃明白金铃的意思。她一个人悄悄去了银杏林,试着唱了一下,可嗓子像一面破锣,除了呜咽的嘶鸣再也留不住声音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银铃早已是耄耋之年,而且搬离了县城。闲了便跟几个老太太在门洞里摸纸牌。摸着牌,几个老太太说起了当年黄河口极富盛名的‚绕梁腔‛,说起了剧团的头牌。 可惜,早失传了。一个老太太惋惜地说。

银铃听了满眼泪水。她又记起了师傅玉白菜教她‚绕梁腔‛时说过的话:心要净,气要清,不争名,不冒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写了一种民间戏种“绕梁腔”的失传过程。民间戏种“绕梁腔”失传并不是因为没有人来学这种技艺,而是因为两位头牌之间的争斗。

B.银铃当头牌时,每天早晨到剧团南边的一片银杏林去吊嗓儿。伙房的老周不管多忙都要准备好两个鸡蛋候着,等她回来给她沏一大碗鸡蛋汤喝,表现了老周对银铃的溜须奉承。

C.小甜瓜到剧团后,虽然基本功不错,但是高音区不行,于是她想尽一切办法向银铃拜师学艺。学成之后为了争得在剧团的头牌,她在银铃的茶里做了手脚,导致银铃突然哑嗓。

D.小甜瓜成为剧团头牌后,艺名为金铃。银铃与她互相叫阵,结果银铃嗓子变坏不能登台。金铃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没有带徒,结果因车祸死去,导致“绕梁腔”失传。 E.已是耄耋之年的银铃在门洞与几个老太太摸纸牌,听到几个老太太议论因头牌之争导致极富盛名的“绕梁腔”失传时,感到愧疚,后悔当年传授金铃“绕梁腔”,最终导致她因车祸丧生。

(2)小说为什么以“头牌”为题?请简要分析。(6分)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银铃的形象特点。(6分)

(4)小说为什么以银铃师傅的话为结尾?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爱书之人范用

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

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此文激起巨大波澜。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巴金的《随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巴金也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这其实并非易事。要知道,直至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自由化的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

多年来,范用挨过不少批评,他常被批评的一点是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做人也不行。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爱好和志趣。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搁臵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高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坤造化之心。‛

相关链接 ①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种传统。(吴丛丛《书痴范用》)

②范用1985年被‚一刀切‛退休,不过风采依然,见过范先生的人都知道,范用很有范儿,喜欢戴顶深色贝雷帽,穿红毛衣,戴红围巾,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为‚最爱美的出版家‛。(黄离《我和范用的“缘”》)

③范用对‚文革‛极为反感,‚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造反派‛把他看做眼中钉,在社领导中,他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毫不屈服,被说成死硬顽固,十足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有个美编还在大字报上画了一幅漫画: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里面坐着长了个大鼻子的刘少奇,轿子上一个很大的‚资‛字,范用扛着一根哭丧棒,用毛巾擦着满脸汗水,气喘吁吁的在轿子后面紧紧跟着,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范用对这张漫画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收在自己的一本书里,让大家观赏。(张惠卿《〈叶雨书衣〉和范用其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巴金以“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赞美范用甘做泥土为他们铺路的精神,不仅因为范用完整出版了《随想录》,更因为范用把一生献给了出版事业。 B.范用创办杂志、出版书籍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这使他一生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还被下放,被批斗,受尽了折磨。

C.面对市场化浪潮,范用认为,出版社不应该顾虑读者的好恶,而应慎重选择高质量的图书出版,出版工作者也应坚守正当的道路,这跟他的人格和一贯的出版思想是一致的。

D.文章直接或间接引述了多个人对范用的评价或描述来突出他爱书如命的特点与鲜明的个性,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和内容,目的是为了表现范用名气之大。

E.范用从出版社的打包、收发等杂务工作做起,最后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工作70年,造就了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

(2)为什么范用敢于在出版界“屡吃螃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范用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魅力?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6分)

(4)本文标题为“爱书之人范用”,范用“爱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

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2)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

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能力。

(3)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人们一直对此 ,即使是同一个观

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关于高考改革,有评论者认为,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平与否,改革最应捍卫的目标也是公平。社会关注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教育公平的关切。

B.昨晚,2014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在深圳海上世界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佳丽经过激烈角逐,杜暘最终摘得桂冠,徐聪聪和闫婷分获亚军和季军。

C.广州恒大足球队首次参加“世俱杯”比赛,与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冠军同场竞技,在收获自信的同时也看到了与世界的差距。

D.近年来,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的工业园区将污水排进腾格里沙漠深处。专家透露,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想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唐代狂草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 , 。 , , 。唐朝狂草书风的出现,其原因是多元的。随着狂草书势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狂草书势的内涵将更为丰富迷人。

①如果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②最具抒情性,是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艺术样式 ③也是中国写意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④是世界造型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⑤张旭、怀素的狂草可说是书法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致 ⑥那么狂草就是这个核心的金字塔尖,是‚王冠上的明珠‛

A.③⑤④①⑥② B.④③⑤②①⑥ C.③④①⑥⑤② D.②④⑤③①⑥ 16.请对“亲”这一网络语的流行,发表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分)

‚亲‛即‚亲爱的‛一词的简称,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买家的称呼,后逐渐在网上走红。2011年高考结束,南京理工大学用‚淘宝体‛发出了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此后,8月1日外交部微博上出现这样的招聘广告:‚亲,你大学本科毕

业不?‛……可见‚亲‛字火到了什么程度。

17.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校“健康与生命”研究小组做了“居民禁烟支持度”调查。

阅读下面的调查数据统计图,回答问题。(6分)

居民禁烟支持度调查数据统计表(%)

吸烟者

100

90

不吸烟者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学校 医院 酒店茶楼 公交工具 办公场所

(1)概括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不超过30字)(3分)

(2)请你任选图表中的一个场所拟写一条禁烟提示语。(不超过20字)(3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等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篇四:《关于亲人去世的句子 整个世界突然变暗》

1、整个世界突然变暗,视线模糊了,心脏也变得异常沉了。脑子里一片迷蒙,身体开始失重,似乎要飘起来。一种掉入黑洞般的感觉变化成泪水从眼中夺眶而出。我猛然发觉,他(她)不在了!
 
2、他不觉得悲,但心中又不知是什么滋味,然而他忽而明白了:他现在心里早就麻木了!他嚼着口中的菜,却觉得那菜似是泥做的,但要真是泥做的,也应该有些泥滋味吧!
 
3、他忽而死死盯着那水果搅拌机,好象他自己的心在那儿搅拌、流血,再把那破碎的心植回胸膛,却也只剩一摊死水。关于亲人去世的句子 整个世界突然变暗
 
4、他觉得他的心像是被一把钝了的锉刀残忍地割开,悲痛从伤口流出,

篇五:《优美哀伤的句子 哀莫过于心不死》

哀莫过于心不死。
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渐渐知道了,太在乎别人,往往会伤害自己;渐渐知道了,对自己好的人,会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少;渐渐知道了,很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东西只能拥有一次;渐渐知道了,真心对一个人好不一定有回报,哀莫过于心不死。当我们顿悟了自己的自私,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只能够爱另一个人爱得好点。
这些日子,仰望天空,脑海中会浮现许多人的样子。一些人离开,没有归期;一些人离开,永不再会。好像只是我一个人留在原地。等待,或者怀念。怀念离开的人留在掌心的记忆,等待未来的人给我新奇。常常分不清楚,到底是物是人非了,还是人是物非了。优美哀伤的句子 哀莫过于心不死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习惯一个人听着那忧伤的旋律,习惯一个人默默地看着那伤感的文字。夜那么静,静的让人有点想哭。生活那么苍白,苍白得让人有点无力。现实那么残酷,残酷得有点让人悲伤。感觉那么清晰,清晰得让人有点虚伪。
我如伤花,在你的视野之内娇羞绽放。然后在你七步之后始然知晓,花之盛放,原来也不过开到荼蘼。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舅舅去世了的伤感句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刚去世亲人伤感的句子 狗狗去世了伤感的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舅舅去世了的伤感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舅舅去世了的伤感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693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