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形容园林的诗句

形容园林的诗句

2016-02-23 12:51:1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形容园林的诗句篇一《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形容园林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形容园林的诗句篇一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拙政园

兰雪堂 :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 ,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缀云峰

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涵青亭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形容园林的诗句篇二
《园林诗文》

形容园林的诗句篇三
《关于园林的诗词

苏园六纪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

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

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

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横塘-苏州古镇,宋、贺铸 青玉案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首

楚辞《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苏州,沧浪亭取之意境。

陶渊明的住所意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稽康、白居易、柳宗元、倪云林、阮籍、文征明、李渔„„

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野,小隐隐于朝。

四大名石:

瑞云峰————苏州第十中学

冠云峰————苏州留园

玉玲珑————上海豫园

皱云峰————杭州西湖

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

太湖石:瘦、漏、透、皱。

文震亨《长物志》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计成《园冶》

高远、深远、平远,堆山叠石意境。

水底凿井,净化水体

宋,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之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不是惩戒而是尊重。

长倚玉人心自醉,年年岁岁乐于斯。

胧明春日照花枝,始是新承恩泽时。

辛弃疾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瑞鹧鵠(古鸟)

胶胶扰几时休?一出山来不自由。

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

先(通去)自一身愁不了,

那堪愁上更添愁。

辛弃疾《青楼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西江月》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行过处,

辨不出紫陌红尘。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断肠人。

赞会芳园 红楼梦第十一回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

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

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

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

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

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

绮穿林,倍添韵致。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四弱柳扶风。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寒塘度鹤影,冷月葬花魂。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女朱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

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歌德

凝固的音乐是建筑,流动的建筑是音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潜。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人类八种心理弱点

疑心病,寻赞许,争公平,至善狂,应该论,自封心,依赖性,内疚狂。

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由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打开这扇门,你将会感受生命由此而来的改变。

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华文明,

尼罗河流域为代表的古埃及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为中心形成巴比伦文明,

形容园林的诗句篇四
《植物在诗画园林意境中的表达——以梅兰竹菊为例》

形容园林的诗句篇五
《花草树木节日的各类诗句集锦》

花草树木节日的各类诗句集锦 描写桃花的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 描写杏花的诗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描写梨花的诗句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唐·岑参《送杨子》

描写兰花的诗句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宋·曹组的《卜算子·兰》 描写蔷薇的诗句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南朝梁·柳恽《咏蔷薇》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描写杨花柳絮的诗句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宋·晏殊《踏莎行》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宋·王令《瀹瀹》 描写牡丹花的诗句,描写荷花的诗句,描写芙蓉花的诗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 描写桂花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 《灵隐寺》 描写菊花的诗句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镇《菊花》

描写梅花的诗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唐·张谓《早梅》

描写葵花的诗句: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描写松柏的古诗名句 + 描写翠竹的古诗名句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汉·刘向《说苑·谈丛》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

描写杨柳树的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描写节日的古诗词和名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清·程允 描写桃花的诗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描写杏花的古诗 清明(原名:杏花村)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日日 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描写梅花的古诗 江梅 【王十朋】 园林尽摇落, 冰雪独相宜。预报春消息, 花中第一枝。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荷花的古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描写菊花的古诗 《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描写雨的诗句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雨欲来风满楼 雨过天青云破处 却话巴山夜雨时 好雨知时节 夜来风雨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千山

描写雪的诗句

1.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 白居易《卖炭翁》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咏青松》

描写春的诗句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描写夏的诗句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4、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描写秋的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描写冬的诗句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3、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形容园林的诗句篇六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诗画意境和文学韵味》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诗画意境和文学韵味

(重庆教育学院美术系)

摘要: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是一个多元的综合审美艺术。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是物化了的有深刻内涵的审美意识。中国古典园林以生动的形态,具体地传达出本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它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的文学、诗歌、书法、绘画、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争研究。

关键词:古典园林;意境;诗画;文学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文化内涵和含蓄的意境。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阶级逃避现实。寄情于山水。使私家园林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江南一带的许多私家园林就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设计经营的.这些园林反映他们的气质、情操和审美趣味是必然的。所以中国江南古典园林与文学诗歌绘画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它之所以富于诗情画意的神韵.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文学典籍的支撑,诗画的渗透、点缀、形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园名。建筑题名,几乎都出自文学典籍或诗歌。文学、诗歌、绘画的介入,为古典园林的美妙景致,增添深邃悠远的意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学意境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把文学的空灵境界融入到江南古典园林中。使文学与自然之间,文学与园林、山水之间相互融通.造就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他们把园林作为寄托心灵的场所。与园中花草树木、飞鸟野兽、亭台楼阁完全相通、相融。“恬然怡然,硕然悠然,园人合一,冥视六合”。人与园林完全融为一体。这样生活在园林中的文人士大夫就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寄托与超越。使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在审美观念和情趣上处处都有文学的痕迹。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人士大夫参与造园,融入了诗、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它文学介入中国古典园林.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万方数据

者产生情感交流并引起共鸣的感受.是设计者和游览者情景交融的精神境界。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虽只有只言片语,却像是一幅幅景色与心灵的写意小品.意蕴含蓄、隽秀,把各具特色的园林风光浓缩在尺幅之中.却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入浩如烟海的大自然,给人以游目骋怀的畅快之感。也是让园林景观在人们内心世界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匾联的题词,犹如绘画中的题跋。十分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加强园林景观的感染力。例如:网师园中的“待月亭”。横匾上题“月到风来”,左右楹联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游人在这月夜秋风里,对景品茗,充满了浓浓的诗意。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也是借宋朝诗人苏轼的诗。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使仅有一几两椅的扇面亭.散发出耐人寻味的文化氛围。拙政园的远香堂.其命名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就是所谓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由此看来,如果没有文字的依托和承载,要想让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是很难实现的。

古典文学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点取名.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这些名称大多旁征博引,意境深远,使心灵与美景产生共鸣,赋予园林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扬州的何园的本名为“寄啸山庄”.“寄啸”来源于著名的古典文学名篇陶潜的《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名句,园主人借此表明自己归隐决心。由于取名有典出,有文学内涵,使游览的人置身其中,漫步于回廊。近临清池,听鸟鸣其间,得园林之妙景。文字点景的另外一种形式是楹联,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诗词的精华,其语言艺术的表意功能,能唤起游人的形象思维,使人展开联想,从园林的一草一木中体验无限的意境空间,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中国古典园林。因有文学渗透其中而更加耐人寻味。

2.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意

中国文人造园的传统,由来已久,而这些传统文人大多诗、文俱佳。其对诗学意境的追求,对神思和韵味的注重。必然会影响园林景观的构建和营造。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了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味。可以说是诗与园林相生相长,共同发展.也可以说中国古典的造园艺术是以诗的创作原则作为依据.并致力于园林景观诗一般艺术境界的追求。以诗造园。以园作诗。园与诗文合二为一。这是中国古典园林。能在世界园林领域独树一帜的重要因素之一。清代钱泳就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其曲折有法。前呼后应,最忌堆砌……”。这充分证明,古人造园是从诗的意蕴中领悟造园法则,将诗的意境美,运用到园林景观的营造中。

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意

书画、文学、诗歌、集于一身的古代文人.在园林的构建上。必然也会把书画意韵融人园林的造型、布局之中。这种文

201

们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园林景观有了诗情画意的韵味。把江南古典园林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赋予了极俱东方特色的意境.这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区别与西方园林景观的重要标志。

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追求的是象外之象,渲染出园林景观的环境特色并抒发观者的心意。造园家、诗人、作家还经常借题匾额对联等这些具体而实在的文学符号来引导人们品味这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用写意的笔墨,渲染出园林景观的环境特色.使眼前有限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的大自然中去.创造出辽阔深远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即我们所渭的“意境”。意境在《词海》中的定义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思想境界”:园林中的意境可理解为:“造园中所设立的各种物象和场景与创作者及游览

音乐美学及其社会功能浅谈

吴与民

(内蒙古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说它年轻是因为“音乐美学”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十八世纪末:说它古老是由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战国之时.就出现了音乐美学理论专著。本文就音乐羡学及其社会的基本功能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艺术哲学;音乐美学:社会功能

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什么是音乐美学呢?简言之,音乐美学就是“研究音乐美的规律问题”的学同。其中包括音乐的起源、音乐表现的基本形式、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音乐的基本规律等多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生发形成.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和外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一个部分。它研究人对现实,特别是对艺术的审美关系。它要解决人类审美意识的特性、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在艺术中的各种体现。同时也要研究解决艺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美的本质、美的标准等问题。从这种角度来看。基本上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又有人称美学为“艺术哲学”。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

哲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而且还要改变世界。因此,音乐美学还应该负有指导艺术实践.使艺术充分发挥其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作用。并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的任务。

人们通常的观念中.研究理论尤其是音乐美学.是理论工作者的事,与普通的音乐教育者无关.特别是和广大人民群众更无关。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埋藏的美学原则影响着整个音乐史的发展方向.到今天对情感论音乐美学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在生活体验基础上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客观外部世界的主观反映。或多或少都会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个性特征以及审美理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加以表现.都离不开特定美学思想的指导。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如果对音乐美学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即使不能深人。也必将有助于对音乐的理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更自觉地与我国整个社会主义音乐教育事业融为一体。对普通听众来说.学一点音乐美学有助于提高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丰富自己的享受和精神生活.反过来也会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音乐课程标准》从感受与

人特有的书画气质.增添了园林浓浓的画意。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是诗画、园林融汇的典型代表。它运用山水画与诗文的创作法则和理论.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审美理念。中国画的最大特点是写意.写实是还原自然的原貌.不注重渗入人的主观感受.而写意.既要照顾到自然的原貌又要注入人的主观感受。它虽不是真实自然的反映,但却能传自然之神,所以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古代,画家、诗人游历了名山大川之后,要想把它们移植到有限的庭院空间.原封不动照搬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象中国画那样.把对于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内。计成在《园冶》中就曾说“……合乔木参差山腰,盘根嵌石.宛若画意”。由此可以看出,造冈一开始就是按照诗和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而这就注定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紧密联系.绘画理论与技法对于园林的营造起了很大指导作用。具有良好绘画修养的造园家将中国画的理论和技法融入园林的营造中,使园林审美意蕴含蓄而丰富。例如明代叠山名匠张南阳,绘画技艺出众.以绘画技法堆叠假山。使园林中的真山实水有了画意。清代画家石涛也是个堆山叠石的高手。扬州的片石山房的假山就是出自石涛之手。其形态虚实有致,层次分明,体现了“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的画理。

中国古典园林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反之.园林又成为画家们的绘画题材,园林和绘画就是这样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202

结语

文化是具有穿透力的.高度体系化的中国古代文化更是如此.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江南古典园林艺术在文学、诗歌、绘画的影响下,融入了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味,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景观意象.提高了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的情趣。这已构成中周园林艺术的独特灵魂。古典园林的这种特殊审美意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为我们今天的园林景观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1】卓刚.遣园的美学观【A】.建筑文化论集【q.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社1999。

【31温和.中国古典文学对园林的影响林业科技情报

2005.14。

250—256。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f41袁粤.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过程中的文学介入.山西建筑2006年7月。

f51邱德玉.试议我国古典园林与古典文学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

【6】6聂晓玲诗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河北林果研究2006

年3月。

f71杨京燕、黄琳.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文学艺术.园林论坛.

万方数据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诗画意境和文学韵味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涂强

重庆教育学院美术系时代文学

SHIDAI WENXUE2009,""(10)0次

参考文献(7条)

1.卓刚 造园的美学观 19932.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1999

3.温和 中国古典文学对园林的影响[期刊论文]-林业科技情报 20054.袁粤 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过程中的文学介入 2006(07)

5.邱德玉 试议我国古典园林与古典文学的关系[期刊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9)6.聂晓玲 诗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林果研究 2006(03)7.杨京燕.黄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李劼刚 我国古典园林与诗画艺术意境之比较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中,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以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它同中国诗画艺术密不可分,在其创设艺术意境上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诗词绘画在古典园林艺术意境的创设与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园林艺术的意境创设和诗画艺术比较亦具有自身特点.

2.期刊论文 刘婉华 文心与禅心--中日古典园林审美意境之比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

中日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审美意境既有相似性和继承性,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其审美意境分别体现为书香与禅意、乐感与物哀、中和与枯淡的不同特征.

3.学位论文 朱仪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当代建筑中的缺失以及启示性研究 2009

“意境”这一概念,在我国文艺史上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境”作为美学范畴的提出标志着意境说的诞生。意境说在中国关学史和艺术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早已成为艺术创作与评论的主导思想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品。它凝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社会审美意识的精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它既体现了自然山水的优美姿态,又涵盖了包括古典建筑艺术、花木栽培、堆山叠山、理水造池及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

追求意境的优雅和深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在崇尚自然式山水布局的同时,中国古典园林的独到之处,就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创造出令人神往的美的意境。同时古典园林的意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也是我们在继承传统时所追求的核心内容,古典园林中一切的物质手段都是为实现意境而服务的。也正是由于对意境的追求,使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独树一帜,著称世界。

中国古典园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当代的建筑和环境设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和营造手法的研究,目的在于:

第一,指出这正是中国当代很多建筑及其环境设计中所缺失的东西。

第二,结合当代建筑设计在传承古典园林意境方面堪称典范的事例来突出“意境”——这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核心。

第三,将古典园林意境营造手法的精华融入我国当代建筑及其环境的设计理念之中,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之路。并且指出在继承的基础上应推陈出新,相信仍是众多建筑师苦苦思索、甚至终其一生都在探索的课题。本文就是基于古典园林意境在当代建筑中的缺失以及意境对当代建筑的深远意义展开研究的。

4.期刊论文 项锡黔.XIANG Xi-qian "意境"表现与"意象"召唤--古典园林与少数民族村寨的审美文化比较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和少数民族的村寨是两种不同类型而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前者讲究"意境"的表现,后者意在"意象"的召唤.每种文化内部最核心和最高的哲学理念都可能通过建筑表征出来.古典园林的意境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胸臆中天道体会的投射.侗族村寨的环境安排和建筑营建亦体现了该民族悠远的文化记忆和该民族的宇宙论.侗族村寨的风水、鼓楼、风雨桥、民居的整体奇妙地隐喻和象征着龙的意象.总之,作为一种最物质性的建筑其内在理念却是该文化中最核心的精神.

5.期刊论文 李辉.LI Hui 妙处难与君说--试论古典园林意境在大众旅游中的消褪 -艺术百家2005,""(2)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中心,然而在当代大众旅游的背景之下,园林的意境正在逐渐消褪.本文从欣赏主体、欣赏客体和欣赏过程三个方面的变化来探究意境消褪的原因,最后提出定位、存真和活化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6.学位论文 董晓璞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 2007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它文化一样,辉煌灿烂,绚丽多姿,而且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园林中蕴藏之意境更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及审美情趣进行了阐述,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并分析中国传统园林中意境形成的原因及表现方法,可以获得对其更深的认识,以期给现代设计师以启发和思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走一条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古典园林既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园林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两个层面。园林中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构成了园林物态文化的主体,而透过园林物态构成要素所反映的心理意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审美特征等原则是园林心态文化的具体内容。

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作品很多在设计思想上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询问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这一点在中国园林中又被诠释的淋漓尽致。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必能为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以指引。

本文深入和细致了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各造园要素的文化内涵和古典园林营造意境生成和营造的独特方法,结合现代园林的造园理论,得出了一些能指导当今园林景观建设中对于文化内涵和意境营造较为有效的结论和方法。

(1)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应以生态学的观点指导设计施工,即以营造一个合理的、协调的、稳定的园林环境。 (2)园林景观设计应表现出对原有自然环境和场地的尊重。

(3)古典园林中利用诗、词、匾、联和刻石等来点景,表现内涵,引导游人,现代园林则可以近代的诗词、散文帮助游人感悟和领会。 (4)在园林的空间处理上,采用引导、掩藏、曲折、暗示等手法来丰富园林空间,提升文化意境氛围。

(5)利用园林中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和文化符号,进行园林的植配置和小品设置,以丰富和扩展园林的文化和意境。 (6)借助视觉以外的其他感官,如听觉、嗅觉、味觉;以及利用春夏秋冬时令,雨雪雾晴等气候变化,表现园林意境。

7.期刊论文 陈海峰 从山水画论看江南古典园林意境美的表现 -文教资料2006,""(4)

文章以传统山水画论原理对江南古典园林特有的美学意境进行分析和阐述,主要从造园史、园林设计遵循的透视原理、体现出的色调风格、意境营造手法等角度,阐述江南古典园林所具有的那种参差自然、藏漏互补、恬静淡雅、虚实相生,诗画般的美学意境.

8.期刊论文 李云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意境的成因 -热带林业2008,36(3)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风格成因、象征意义以及塑造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意境的探讨使人们能从更深层次的层面上来对古典园林进行欣赏,同时也表达出设计师自我内心深处的审美感受.

9.学位论文 文静 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灵魂 2007

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伟大中国,其园林景观艺术也有着享誉中外的成就。我以为中国园林有今天的辉煌发展,并早已在世界上扬名,它以其蕴涵丰富的中国文化,已成为值得人们品评、鉴赏,甚至迷恋的“宝贝”。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园林又是如何将中国文化包含其中,又能含蓄、质朴的表现出来的呢?《园冶》说:“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可以说是对中国古典园林最确切的评价。

而且匠师们通过摹仿自然来组合布景,通过诗话艺术来烘托,表现出本于自然,且高于自然的理想生活空间。在里面,游憩者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融入其中,并寄托情感,达到情景交融境界是其目的。这样的过程就是营造“意境”。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的说来,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此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与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正由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意境蕴涵的如此深广,中国园林所达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远非其他的园林体系所能媲美了。因此可以说“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灵魂”。 意境的灵魂是通过有血有肉的四大造景基本元素:建筑、山石、水和植物组合创造可以融合的空间体现出来。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是利用四大构景元素来进行组景,而且,他们又各自在景观意境的创造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现代园林也应如此。 同时,中国风景式园林历经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鞣;诗情画意,意境蕴涵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却应该也有可能加以继承和借鉴,把我们祖国源远流长的园林艺术在新的时代下发扬光大起来。就此意义而言,新型园林的创作可以利用新的材料,追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情景交融的意境,探寻造园和文艺的结合点。因而,今天景观设计就不仅是的造园家,建筑家的事业,也是画家,雕塑家甚至文学家所应共同探索的伟大事业了。

10.期刊论文 陈咏淑 古典园林旅游解说系统探讨 -社会科学家2008,""(4)

解说系统是景区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景区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解说系统对于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古典园林来说更显重要.古典园林面积不大,游程短,但景观要素多,空间变化曲折;众多的匾额、楹联与刻石带给园林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其欣赏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过程.针对古典园林的上述特点,本文提出建设古典园林解说系统,对人员导游,匾额、楹联与刻石解说,牌示设计和导游图等方面要予以特别重视.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洛阳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wflskd),授权号:9871f41c-70c6-422f-8170-9df40093aea3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7日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形容园林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园林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园林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598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