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

2016-02-18 09:27:2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篇一《鲁迅《呐喊》精彩语句》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供大家学习参考。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篇一
《鲁迅《呐喊》精彩语句》

鲁迅《呐喊》精彩语句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

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具跨过这一步。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鸡也叫了,东方渐渐发白,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银白的曙光又渐渐显出绯红,太阳光接着照到屋脊。

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临河的土地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

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篇二
《新概念三每篇课文的经典句子》

第1课 A Puma at Large

1、 When reports came into London Zoothat a wild puma had been spotted forty-five miles south of London, … 伦敦动物园接到报告说,在伦敦以南45英里处发现一只美洲狮时

2、 It immediately ran away when she saw it, and experts confirmed thata puma will not attack a human being unless it is cornered.

家证实,美洲狮非被逼得走投无路,是决不会伤人的。

Not…unless…

3、 Wherever it went, it left behind it a trailof dead deer and small animals like rabbits.

无论它走哪儿,一路上总会留下一串死鹿及死兔子之类的小动物,

4、 …, this one must have been in the possessionof a private collector and some how managed to escape. 因此那只美洲狮一定是某位私人收藏豢养的,不知怎么设法逃出来了。

第2课 Thirteen Equals One

1、 The big clock which used to strike the hoursday and night was damaged during the war and has been silent ever since.

教堂的钟很大,以前不分昼夜打点报时,但很多年前遭到毁坏,从此便无声无息了。

2、 One night, however, our vicar woke up with a start: 一天夜里,我们的牧师突然被惊醒了

3、 In the torchlight, he caught sight of a figure whom heimmediately recognized as Bill Wilkins, our local grocer. 借着电筒光。他看见一个人,马上认出那是本地杂货店主经比尔.威尔金斯。

4、 Whatever are you doing uphere Bill? 你究竟在这上面干什么,比尔?

第3课 An unknown Goddess

1、 The city at one time must have been prosperous, for it enjoyed a high level of civilization. 这座古城肯定一度很繁荣,因为它曾享有高度的文明

Must have。。表示推测

2、 She stood three feet high and her hands restedon her hips. 她身高3英尺,双手叉腰。

第4课

1、 Such is human nature, thata great many people are often willing to sacrifice higher pay forthe privilege of becoming white collar workers.

许多人常常情愿放弃较高的薪水以换取做白领工人的殊荣,此乃人之常情。

2、This can give raise to curioussituations, as it did in the case of AlfredBloggs who worked as a dustman for the Elessmere Corporation. 而这常常会引起种种奇怪的现象,在埃尔斯米尔公司当清洁工的艾尔弗雷德.布洛斯就是一个例子。

3、 He will be earning only half as much as he used to, but he feelsthat his rise in status is well worth the lossof money. 不过他觉得,地位升高了,损失点儿钱也值得。

第5课 The Facts

1、Editors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ften goto extremes to provide their readers with unimportant facts and statistics.

报刊杂志的编辑常常为了向读者提供成立一些关紧要的事实和统计数字而走向极端。

2、He sent yet another telegraminforming the journalists that if he did not reply soon he would be fired. 于是他又发了一份传真,通知那位记者说,若再不迅速答复,将被解雇。

第6课 Smash and Grab

1、 Mr. Taylor, the owner of a jewellery shop was admiring a new window display.

珠宝店主泰勒先生正在欣赏新布置的橱窗。

2、 …, but he was too busy helping himself to diamonds to noticeany pain.

但由于他忙着抢钻石首饰,竟连疼痛都顾不上了。

这里出现了3个结构的嵌套:Too… to…/ busy + V.ing/ help oneself to

\第7课 Crazy

1、 Children often have far more sensethan their elders.孩子们往往比他们的长辈更有理智。 Far+比较级的表达。。这个语法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实际写作中用的也不是很多。。。

2、 A lot of people were lying ‘dead’ inthe streets.许多人躺在街上“死了”。

3、 The living helped to carry the dead and wounded to special station.

活着的人帮助把伤亡人员抬到专门的急救站。The + adj. 表示某一类人

第8课 A Famous Monastery

1、 The Great St. Bernard Pass connects Switzerland to Italy.

圣伯纳德大山口连接着瑞士与意大利前面的吊桥也提到一个join„ to..

2、 At 2470 meters, it is thehighest mountain pass in Europe.

海拔2,473O米,是欧洲最高的山口。表示高度

3、 Despite the new tunnel,there are still a few people who rashly attempt to cross the Pass onfoot. 尽管修通了隧道,但仍有一些人想冒险徒步跨越圣伯纳德山口。

4、 As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about,the dogs have to be kept in a special enclosure.

由于到处都是人,狗被关在专门的围栏里。

5、 In winter, however, life at themonastery is quite different.

然而到了冬天,修道院里的生活则是另一番景象。

注意介词的使用。。

第9课 A trip to Mars

1、 By now, a rocket will have set off on its 35million mile trip to Mars and scientists must bewaiting anxiously for the results. 现在,一枚火箭可能已经开始了它的三千五百万英里的火星之行,科学家们一定在焦急地等待着结果。

On one’s „ trip to..

2、 It will be a long time before any landing on Mars can be attempted.

在登上火星任何尝试之前还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

3、 An interesting suggestion for measuring the atmosphere around Marshas been put forward. 有人已经提出一项测量火星周围大气层的颇为有趣的建议。

第10课 The Loss of the ‘Titanic’

1、 The tragic sinking of this great liner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for she went down on her first voyage with heavy lossof life.

然而,这艘巨轮首航就下沉,造成大批人员死亡。人们将永远记着这艘巨轮的沉没惨剧。

2、 The Titanic turned just in time, narrowlymissing the immense wall of ice which rose over 100 feet out of thewater beside her. “泰坦尼克”号的急转弯正好比开了从它旁边漂浮而过的一座浮出水面一百英尺硕大无比的冰墙。

3、 Below, the captainrealized to his horror that the Titanic wassinking rapidly, for five of her sixteen watertight compartments had alreadybeen flooded!

在下面,船长惊恐的地发现“泰坦尼克”号正在急速下沉,16个密封舱已有5个进水。

4、 As there were not enough life-boats for every body, 1500 lives were lost.

由于没有足够的救生艇运载所有乘客,结果,1,500 人丧生。

第11课 Not Guilty

1、 The hardenedprofessional smuggler, on the other hand, is never troubled by such feelings,even if

he has five hundred gold watches hidden in his suitcase.

而老练的职业走私犯却使手提箱里藏着500只金表,却也处之泰然。

2、 The officer went through the case with great care. 那位官员十分仔细地把箱子检查了一遍。

3、 Sudden, I saw the Officer‟sface light up. 突然,我看到官员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第12课 Life on a Desert Island

1、 Most of us have formed anunrealistic picture of life on a desert island.我们许多人对于荒岛生活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2、 The other side of thepicture is quite the opposite. 另一种想法恰恰相反

第13课

1、 She intended to dress up as aghost and she had made her costume the night before, she was impatient to try it on. 头天晚上她已把化装服做好,这时她急于想试试。

2、 The manlet out a cry and jumped back several paces.那人大叫了一声,惊退了几步。

第14课 A Noble Gangster

1、 There was a time when theowners of shops and businesses in Chicagohad to pay large sums of money to gangsters in returnfor „protection‟.

曾经有一个时期,芝加哥的店主和商行的老板们不得不拿出大笔的钱给歹徒以换取"保护"。

2、 If the money was not paid promptly,the gangsters would quickly put a man out of business bydestroying his shop. 如果交款不及时,歹徒们就会很快捣毁他的商店,让他破产

3、 As long agoas the fourteenth century, an Englishman, Sir JohnHawkwood, made the remarkable discovery that people would rather paylarge sums of money than have their life work destroyed by gangsters. 早在14世纪,英国人约翰.霍克伍德就有过非凡的发现:"人们情愿拿出大笔的钱,也不愿毕生的心血毁于歹徒之手. 这里是 rather…than.. 的搭配而不是would rather

4、 He soon madea name for himself and came to be known to the Italiansas Giovanni Acuto. 他很快就使自己出了名,而且渐渐地以Giovanni Acuto这个名字为意大利人所熟悉。

5、 …, wouldoffer to go away if protection money was paid to them.然后提出,如向他们缴纳保护金,他们便主动撤离。

第15课 Sixpence Worth of Trouble

1、 Father, of course, a regularsupply of pocket money, but uncles and aunts are always a source ofextra income. 爸爸妈妈当然经常给孩子零花钱,但是,叔舅婶姨也是孩子们额外收入来源。 人也可以做 supply、source的主语。

2、ith some children, small sums go a long way.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少量的钱可以花很长一段时间。

3、 Very few of the sixpences Ihave given him have found their way there.

我给了不少50便士的硬币,但没有几个存到储蓄罐里。

4、 Instead, he bought himself sixpence worth of trouble.

昨天,我给了他6便士让存起来,却拿这钱给自己买了6便士的麻烦。

表示价值多少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多少代价的意思。。。

thousandsdollars worth of the experiment.

5、 George wasnot too upset by his experience because the lady who owns the sweet shopheard about his troubles and rewarded him with a large box of chocolates.

不过,此事并没使乔治过于伤心,因为糖果店老板娘听说了他遇到的麻烦后,赏给他一大盒巧克力。 be upset by one‟s experience

第16课 Mary had a Little Lamb

1、 One of Mary‟s prize possessions was a little white lamb which herhusband had given her.

玛丽最珍贵的财产之一就是丈夫送给她的一只白色小羔羊。

前面说吃蜗牛的那一课也出现了这个词,表示珍视的意思。

2、 Ashamed ofhaving acted so rashly, Dimitri apologized to Aleko forhaving accused him. 迪米特里为自己的鲁莽而感到不好意思,向阿列科道了歉,说是错怪了他。

第17课 The Greatest Bridge in the World

1、 Though Verrazano is by no means considered to be a great explorer, hisname will probably remain immortal, for on November 21st,1964,the greatest bridge in the world was named after him.

虽然Verrazano绝对算不上一个伟大的探险家,但他的名字将流芳百世,因为1964年11月1日建成的一座世界上最长的吊桥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2、 The VerrazanoBridge, which was designed by OthmarAmmann, joins Brooklyn toStaten Island. 维拉萨诺大桥由Othmar Ammann设计,连结着Brooklyn与Staten岛

3、 Two great towers support four huge cables. 两座巨塔支撑着4根粗大的钢缆。

4、 Thesealone took sixteen months to build. 仅这两座塔就花了16个月才建成。

5、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the towers rise to a height of nearly 700 feet.

塔身高出水面将近700英尺。

6、 Despite its immensity, it is both simple and elegant, fulfillingits designer‟s dream to create „an enormous object drawn as faintly aspossible‟.尽管此桥很大,但它的结构简单,造型优美,实现了设计者企图创造一个“尽量用细线条勾画出一个庞然大物”的梦想。

划线是做分词后置定语。

第18课 Electric Currents in Modern Art

1、 The idea that modern can only beseen in museums is mistaken.那种认为现代艺术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的观点是错误的。Mistaken这里是adj,表示“错误的”的意思

2、 Even people who take no interest in art cannot have failed tonotice examples of modern sculpture on display in public places. 即使是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人也不会不注意到在公共场所展示的现代艺术品。双重否定句。

3、 Oddly shaped forms that are suspended from the ceiling and move in response to a gust of wind are quite familiar to everybody. 人们所熟悉的是悬挂在天花板上、造型奇特、随风飘荡的雕塑品。

4、 Sparks were emitted from small black boxesand red lamps flashed on and off angrily. 小黑盒子里迸出火花,红色灯泡发怒似地忽明忽暗。

第19课 A very Dear Cat

1、 Kidnappers are rarely interested in animals, but they recently took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Mrs. Eleanor Ramsay‟scat. 绑架者很少对动物感兴趣。最近,绑架者却盯上了Eleanor Ramsay太太的猫。be interestedin 和 take interest in

2、 Mrs. Eleanor Ramsay, a verywealthy old lady, has shared a flat with her cat, Rastus, for agreat many years. Eleanor Ramsay太太是一个非常富有的老妇人,多年来,一直同她养的猫Rastus一起住在一所公寓里。这里划线的结构,英语中这种小的插入定语成分比较常见,逻辑也比较清晰。

3、 One evening, however, he failed to arrive. 可是,有一天晚上,它出去后再也没回来。

4、 The writer stated that Rastuswas in safe hands and would be returnedimmediately if Mrs. Ramsay paid a ransom of £100. 写信人声称拉斯特斯安然无恙,只要拉姆齐太太愿意支付1,000 英镑赎金,可以立即将猫送还。

5、 The next morning, the box haddisappeared but Mrs. Ramsay was sure that the kidnapper would keep his word. 第二天早晨,放钱的盒子不见了。但拉姆齐太太确信绑架者是会履行诺言的。

6、 Considering the amount he paid,he was dear in more ways than one!

想到她所花的那笔钱,她的心疼就具有双重意义了。

第20课 Pioneer Pilots

1、 Over a year passed before the firstattempt was made. 然而一年多过去了才有人出来尝试。 Make attempt:作出尝试。

2、 The „Antoinette‟ floated on thewater until was picked up by a ship.

“安特瓦特”号飞机在海上漂浮,后来有船经过,Latham方才获救。

3、 A week before, he had completeda successful overland flight during which he covered twenty-six miles. 一周以前,他曾成功地进行了一次26英里的陆上飞行。

第21课 Daniel Mendoza

1、 One of the most colorful figures in boxing history was Daniel Mendozawho was borne in 1764. 拳击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是Daniel Mendoza,他生于1764年。

2、 The use of gloves was notintroduced until 1860 when the Marquis of Queensberry drew up the first set of rules. 1860年昆斯伯里侯爵第一次为拳击比赛制定了规则,拳击比赛这才用上了手套。

3、 In his day, Mendozaenjoyed tremendous popularity.在他的全盛时期,Mendoza享有很高的声誉。In one‟s day:某人全盛时期tremendous:再次出现。。修饰抽象名词

4、 He was adored by rich and poor alike. 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对他祟拜备至。

5、 It was notuntil his third match in 1790 thathe finally beat Humphries and became Champion of England.直到1790年他们第3次对垒,门多萨才终于击败汉弗莱斯,成了全英拳击冠军。 It was notuntil…that:强调句,直到。。。才

6、 He earned enormous sums of money and was paid as much as£100 for a single appearance. 他赚了大笔大笔的钱,一次出场费就多可达100英镑。single 这里有强调的意思,“仅一次” enormous, immense, huge, gigantic, colossal, mammoth, tremendous, stupendous, gargantuan, vast

这些形容词都描述超乎寻常大的事物,Enormous 暗指在大小、数量或程度上超乎常规的 Immense 指无限的或无法测量的尺寸或范围

Huge 尤指尺寸或容量的庞大

Gigantic 指象巨人一样的大小尺寸

Colossal 暗指能让人生畏或动摇信仰的巨大

Mammoth 用于指事物笨拙的或笨重的庞大

Tremendous 指大小让人生畏或令人感到可怕

Stupendous 指大小尺寸让人吃惊或超乎描述范围

Gargantuan 尤其强调容量大,如就食物或快乐而言

Vast 指范围、大小、地区或跨度的宽广

第22课 By Heart

1、 Some plays are so successfulthat they run for years on end.、

有些剧目十分成功,以致连续上演好几年。

2、 One would expect them to knowtheir parts by heart and never have cause to falter.

人们以为,这些演员一定会把台词背得烂熟,绝不会临场结巴的

3、 Even though the noble wasexpected to read the letter at each performance, he always insisted that it shouldbe written out in full.

尽管那个贵族每场戏都得念一遍那封信。但他还是坚持要求将信的全文写在信纸上。 insist的用法: 坚持说,内容是客观事实的,用一般语态

坚持要求,表达想法的用虚拟语态。。同demand/ require etc

4、 Much to the aristocrat‟s amusement, ….贵族感到非常好笑的是…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篇三
《权力关系梦魇中的呐喊——论新潮小说的话语本质》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篇四
《《呐喊》叙事视角类型及其话语表达模式的翻译》

第12卷第3期

2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12No.3

0年05月

JOURNM。OF

HIT(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y.。2010

《呐喊》的叙事视角类型及其话语表达模式的翻译

郑淑明,李龙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01)

摘要:<呐喊>小说集是鲁迅问鼎文坛的一部力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立的基石和成熟的标志。以往对鲁迅作品的研究偏重于对其思想性、革命性和社会性的分析,对其艺术形式的探讨、特别是对其小说中多种叙事视角的应用及转换的研究重视不够。从叙事学的角度切入,主要分析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叙事视角的三种类型及其转换,以展现其对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深远影响。简要分析不同叙事视角的选择对小说话语表达模式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汉美两种语言在话语表达模式上的异同,结合《呐喊>原文本与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的(呐喊>译本,探索各种言语表达模式的翻译策略,以期对小说叙事中不同表达模式的翻译有所启示。

关键词:呐喊;叙事学;叙事视角类型;话语袁达模式;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0)03—0099—06

自18世纪小说诞生到19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的小说批评理论一般只关注小说的社会道德

小说中,现代小说的各种基本叙事视角都有所应用,并且应用得灵活而富有独创性,即使同一叙事视角,格局和写法也各不相同。因为叙事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鲁迅对中国小说的现代化可谓作出了无与伦比的

意义而忽视其形式技巧。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之分几乎成了区分小说不同叙事方式的唯一标

准。现代小说理论的奠基者法国作家福楼拜与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独辟蹊径,将研究注意力转移到了小说的形式技巧上n】狮。如果说小说是凭借语言符号的媒介“叙事”出来的,那么叙事必须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和观察点,即叙事视角。在西方叙事学中,福斯特把叙事视角解释为“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2】,即叙事者以什么身份充当小说的叙事者。

贡献。申丹在《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一书

中区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视

角、局内视角、第一人称局外视角和第三人称局外视角【l】2坞。但就鲁迅小说集《呐喊》来说,其叙事视角可以分为三大类:自知叙事视角、旁知叙事视角和全知叙事视角。

中国小说形式的现代化,是在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背景下,经过清末民初的酝酿发

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生质的蜕变而基本

一、自知叙事视角

自知叙事视角,由于叙事人是主要当事人,

叙事角度与主要人物视点相同,故又称为“同视

完成的。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人,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石。鲁迅小说严密的结构、极富深意的反讽、独特的艺术性和创新形式在那个时代完全是特殊的,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鲁迅小说在叙事角度上的广泛探索和卓越成就,称得上中国现代小说开创期的奇迹。在鲁迅为数不多的

收稿日期:2009—12—20

角”叙事。自知视角中的叙事人是事件的参与者或作品的主人公,而不是事件的旁观者。叙事人“我”从自知角度来表现自己,叙述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日记体小说是典型的自知叙事视角,《狂人日记》就是其中的代表。叙事人兼主人公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5407);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813023);黑龙江省高等

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115C一1028)

作者简介:郑淑明(1965一),男,安徽金寨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对比、英语语言教学研究;李龙兴

(1986一),男,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对比研究。

万方数据

・100・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

“狂人”,既可能真实存在,又带有极大的假定性

和象征意义。小说的“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

唐之言”,符合一个狂人在现实生活中看待事物

的眼光及其叙事的语言和思路;然而狂人的这些

语无伦次的“荒唐之言”,从文学角度看,却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狂人思维混乱的

精神状况为作者进行叙事模式的转换提供了条

件,由以往传统小说连贯顺序的叙事转变为交叉

叙事,这也是该小说具有开创性的特殊之处。此

外,由于小说是根据主人公狂人的日记“撮录”

成篇的。所以鲁迅在前言里虚拟了一个叙事人,

以第一人称口吻交代背景,介绍狂人日记的由来

和“撮录”的目的,以便于读者理解。这个虚拟

叙事人,完全站在作为小说主体的日记之外,不

影响小说的自知叙事视角。

《狂人日记》以第一人称描述狂人自己在各种环境中的经历和自身的心理状态,比旁知视角

和全知视角以他人为叙事者更贴近人物的内心感受,能更好地抒发人物的思想。在书写狂人疑虑、焦躁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和意识流动时,缩小

了读者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让读者体验到和狂

人一样的幻觉,更加真实传神。

二、旁知叙事视角

旁知叙事视角中的“我”不是小说主人公或主要角色,也没有直接参与事件,只从旁观者的角

度进行叙事;“我”的所知范围受视野局限,叙事

中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鲁迅的《孔乙己》、《故乡》都采取这一视角,是运用旁知叙事视角进行叙事的代表,另外《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鸭的喜剧》等也属于此列,但具体写法各有不同。

旁知叙事视角的一个特点是采用焦点透视。焦点透视要求叙事角度一经选定,就不能移动,作品必须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和叙事。确立这一角度的那个人物就是视角人物,或称聚焦人物。旁知叙事视角采用焦点透视,作品通过视角人物

去观察事物和叙述事物,因此非视角人物在视角人物眼前的距离就有了远近的差异,投影亮度也有了明暗区别。

《孔乙己》作为一篇意味深长的浓缩型短篇小说,其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和非凡魅力,在很大

万方数据

程度上取决于叙事角度的选择。小说中的“我”,既不是作者鲁迅,也不是孔乙己本人,而是成亨酒店涉世未深、阅历尚浅的小伙计。生活乏味无趣,掌柜的“一副凶脸孔”,让小伙计只能在孔乙己这一笑料到店时才能有机会欢笑。在孔乙己穷困潦倒直至悲惨死去的半生,也是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时期,本应有很多可悲可叹的事情可写,但鲁迅却选择这个小伙计作为聚焦人物,便于把孔乙己的故事高度浓缩在酒店的狭小空间里,使得叙事显得质朴、真实而又紧凑,这是

一个极富表现力的视角。用本就处于社会底层

的小伙计略带冷漠的眼光来看当时社会的不平

和孔乙己的悲剧,并以平淡的口吻生动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个穷困潦倒、好吃懒做、爱卖弄、老实可欺却又不失善良之心的酸腐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以小伙计的视角进行叙事,使得作者思想感情的

表达不着痕迹,在自然叙事中描述出人们笑声中

流露出的世态炎凉和冷酷无情,加强了悲剧的效果,使得主题更显深沉。

三、全知叙事视角

所谓全知叙事视角(也称零视角),就是小说叙事者。小说叙事者虽然一般不出现在故事情节之内,但他不仅了解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状态,在客观叙事中

不时有主观介人,对人物、时间、地点等故事背景

作一定的交代,以帮助读者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种用全知视角叙事的小说没有固定的聚

焦人物,其叙事者也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可以

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也就是说,全知

视角的“叙事角度是变化的,君临一切的,没有任何限制”pJ。

鲁迅小说全知叙事视角的特点之一是叙事

者在时空处理上有着最大的自由,既可以单线流动,又可以双线或多线同时展开、交叉组合;既可以描写不同人物在不同时空的活动,又可以讲述不同人物在同一时空的生活。鲁迅在小说《药>中以“药”为纽带,分别描写了同一时间内不同

空间不同人物的生活,让华老栓为小栓买药治病这一明线和夏瑜的斗争与牺牲这一暗线在同一时间内展开,让刑场、茶馆、牢狱这几个不同空间

第3期郑淑明,等:《呐喊》的叙事视角类型及其话语表达模式的翻译

・101・

横向组合,将革命者夏瑜的坚贞不屈、矢志不渝

与群众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结合起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全知叙事视角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在叙事角度上可以自由移动位置,从正面或侧面叙述任何人物的生活;作品的叙事者作为不露面的故事讲述者操纵着人物性格及其主要经历的刻画和表述。在《阿Q正传》序中,叙事者以第一人称露面,讲明为人物作传的意图,第二章便隐身于幕后,但他的声音却没有消失。叙事者

除了可以在静态的叙事中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

做全面的、集中的、典型的描绘,使人物这一性格

特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也可以将阿Q的经历做动态描述,使其一步步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以更加真实地突显阿Q的各个性格侧面。这样的全知叙事视角使讲述者有了讲述和评论的相对自由,也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小说中各个人物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由此可见,全知叙事视角在时空处理和叙事角度上的极大自由,使得作者可以从全局展开,比较全面地介绍故事背景,刻画人物形象。这不仅影响着叙事结构,而且影响着叙事作品的深层

内涵。同小说《药》一样,采用全知视角进行叙

事的鲁迅作品,其内涵是相对单纯而又深刻的,主题大多是社会历史性的,它所具有的人性和人生哲理的内容常常被包容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基本主题之中。

但是由于采用全知视角叙事的作者身处局

外,作品所呈现的大多是外在的景物和生活情

景,人物心理状态的呈现具有经过作者组织加工

的明显痕迹,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带有作者讲述的

意味。作品中任何人在任何时空里的任何心理

活动,作者全都知道,给人一种不合情理的感觉。

因此,全知叙事视角的缺点在于真实感不足,读

者与人物距离比较远,难以与人物产生共鸣。

由上文对《呐喊》中小说的叙事视角的分析

可以得出,小说视角的选择就是叙事人的选择,不同的人见闻不同,感受也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相反。因此,选择什么人来充当叙事者,关系到作品的基调和全局以及构思的巧拙成败。对

于小说内容来说,视角也能发挥能动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各种叙事视角之间并没有不

可逾越的鸿沟,可以互相过渡和转换。鲁迅小说

万方数据

的观察和叙事角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在一篇小说之中不断转换视角,以保持叙事连贯、流畅,达到一种动态的叙事效果。这是对传统小说叙事艺术的一大突破。传统小说大多只有一个固定视角,作者和读者都只能从这一个相对固定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事件,因此故事就有些单调,显得呆板。而鲁迅善于从一个恰当的角度去观察和叙述事物,并且随着主题表现和人物刻画的需要而变化叙事视角,

因此鲁迅的小说不仅有多种类型的叙事视角,而且转换灵活,运用自如,充分显示了鲁迅高超的运用叙事视角的艺术。

四、话语表达模式的翻译

叙事视角的选择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小说中人物话语及思想的表达模式。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所著的《共和国》中,苏格拉底就区分了

“摹仿”(mimesis)和“讲述”(diegesis)两种方式。

“摹仿”即直接展示人物话语;“讲述”则是诗人

用自己的言词来转述人物话语[4J。这两种方式

大致可以和后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分别对应。顾名思义,直接引语是指直接原样引用说话人说出的话;而间接引语是指间接转述说话人说出的话。在《小说文体论)(Style

in

Fiction)中,

利奇(Leech)和肖特(Short)进一步把小说人物

话语和思想的表达模式分为五种:直接引语

(DS)、间接引语(IS)、自由直接引语(FDS)、自

由问接引语(FIS)和言语行为的叙述报告或称言语行为叙述体(NRSA)[51。在通常情况下,汉语和英语的这五种话语和思想表达模式可以对应转换,但由于汉英之间不同的模式存在差异,所以文本的翻译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有

时需要转换模式来实现。

从最直观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来看,在《阿Q正传》中,原文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共同翻译的译文中的直接引语数量相当,间接引语的数量也相差无几,这说明汉英之间这两种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源语都可以直接转换为目的语的

对应模式。例如:

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

・10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

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

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

头,——满门抄斩,——嚓!嚓!”(<阿Q正传>第

八章——<不准革命>)[6】521

ThemoreAh

thoughtofittheangrierhe

grew。untilhewasin

toweringrage.”So

nore-

bellionforme.onlyforyou,eh?”Hefumed,nod—dingfuriously.”Curse

you,youBogusForeign

Devil—au

right.be

rebel!That,s

crimefor

whichyougetyourheadchoppedoff.I11tumin—former,then

see

youdraggedofftotowntohave

your

headcutoff—yourwholefamily

executed…

Tohellwithyou!”(TheTrueStoryofAhQ,Chapter8BarredfromtheRevolution)[7】321

这种直接对应转换模式的翻译,是基于汉英

两种语言中直接引语的共性,即两种语言中,直接引语都具有直接性和生动性,对塑造人物性格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直接引语还会产生良好的音响效果。上面一段文字在描写阿Q“越想越气”,气到“满心痛恨”时,作者给阿Q的思想加上

了引号,变成了直接引语。这使得阿Q激烈的言

词犹如回荡在读者耳边,产生了良好的音响效果,有力刻画了阿Q看似勇敢无畏实则胆怯懦弱、欺善怕恶的性格特征。为了保留原文良好的表达效果,译者也采用了英语的直接引语来翻译原文。

对于言语行为叙述体的话语表达模式,翻译时往往直接对应。这是因为两种语言的叙述体模式都具有使叙事简练的共同特征,叙事者的干预也最多,往往通过总结叙述已经发生的一系列

言语行为,使得叙事语言简洁精练。例如: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

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故乡>)[6]4s3

Afterhehad

gone

out,motherandIbeth

shook

our

heads

over

hishardlife:manychildren,

famines,taxes,soldiers,bandits,officialsand

landedgentry,allhad

squeezedhim

as

dry勰a

mummy.MothersaidthatWeshouldofferhimallthethingswewerenotgoingtotakeaway,lettinghimchooseforhimself.(MyOldHome)[7】193

旧中国灾难深重,使得百姓至死变得麻木的

原因很多。“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万方数据

七者无一不可使闰土成为“木偶人”。但这七者只是从母亲和我的交谈中提炼出来的,一笔带

过,既省了笔墨,又有了近似排比的气势。以同

样的叙述体译出,既可以保留与原文形式上的对等,又可以实现和原文同样的表达效果。

在前文分析的全知叙事视角中,叙事者可以从各个角度讲述人物的语言,描写人物的行为,也使得作者能够在各种话语表达模式之间自由转换,以充分表现和刻画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在翻译连续转换表达模式的文本时,一般都要根

据原作者的意图和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来决定是翻译成对应模式还是转换成其他模式。例如:

举人老爷主张第一要追赃,把总主张第一要

示众。(言语行为叙述体)把总近来很不将举人老爷放在眼里了,拍案打凳的说道,“惩一儆百!

你看,我做革命党还不上二十天,抢案就是十几

件,全不破案,我的面子在那里?破了案,你又来

窘急了,然而还坚持,说是倘若不追赃,他便立刻Thesuccessfulprovincialcandidatehadinsis—

thatthemain

thingWasto

recover

thestolen

thecaptainsaidthatthemainthingWas

make

public

example.(NRSA)Recently

the

hadcometotreatthesuccessfulprovincial

quitedisdainfully.Sobanginghisfist

on

tablehesaid,”Punishonetoaweone

hundred!

now,Ihavebeen

memberoftherevolutionary

forlessthantwentydays,buttherehavebeen

dozen

cases

ofrobbery,noneofthemyetsolved;

howbadlythatreflects

on

me.Nowthis

one

beensolved,youcomeandhaggle.Itwontdo.ismy

affair.”(DS)TheSUCCeSSftllprovincial

putout,insisted

thatifthestolen

werenotrlx'.overedhewouldresignimmedi-fromhispostasassistantciviladministrator.

youplease,”said出e

captain.(DS)In

thesuccessfulprovincialcandidatedid

sleepthatnight;buthappilyhedidnothandin

resignationthenextdayaftera11.(TheTrueStory

迂。不成!这是我管的!”(直接引语)举人老爷辞了帮办民政的职务。(间接引语)而把总却道,“请便罢!”(直接引语)于是举人老爷在这一夜竟没有睡,但幸第二天倒也没有辞。(<阿Q正

传)第九章一大团圆>)[61524一掰

ted

to

goods,whilecaptaincandidatetheSeepartya

thinkhasThiscandidate,mostgoodsately(IS)”As

consequence

not

his

第3期郑淑明,等:<呐喊》的叙事视角类型及其话语表达模式的翻译・103・

ofAh

Q,Chapter

9TheGrand

Finale)[7】331

上面一段文字是举人老爷和把总之间对赵

家被抢一案的处理意见不同时进行的争论和较量。作者首先用言语行为叙述体对他们之间的争议做了简要的交代,然后用直接引语引出把总

的话,又用间接引语表达举人老爷的观点。把总的话通过直接引语生动有力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产生了良好的音响效果,显示出把总语言上的气势;然而举人老爷的话通过间接引语的表达模式,

气势上明显输给了对方。这样,作者要表明把总

在这一交锋中占优势和讽刺举人老爷的意图就自

然突显出来。分析了作者意图之后,就可以决定

上面这一文本的翻译应该保留和原文一致的话语表达模式来实现和原文一致的表达效果。

虽然两种语言中同一模式大多数可以直接

对应转换,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需要转换话语表达模式的情况仍然时有存在。例如: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得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

“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阿Q正传>第三章——<续优胜记略>)[61498

“Ah

Q。may

you

die

80nless!”wailedthe

young

nun

alreadysomedistanceaway.Ah

Qroaredwithdelightedlaughter.

Themeninthetavern

joined

in,withonly

shadelessgustointheirlaughter【7】241.

原文中的直接引语在译文中被处理成了言

语行为叙述体。这是由于原文的直接引语为拟声词,在内容上没有表达任何实际意义,用laughter一词可以替代其在原文中的作用,以言语行为叙述体再现更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更加

简洁明了。由此可见,通常在翻译主要人物没有

实际含义的13常对话或次要人物无关紧要的直接话语时,都可将其转化为言语行为叙述体,以加快叙述进程,使得文本简洁流畅,让读者一目了然。

在英语里,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基本区别在于人称和时态,区别非常明显。在间接引语中,话语部分在整个句子中居于从属地位,并由~个连接词引导这个从句。而在直接引语中,所说的话语部分是主句,其句首第一个词的首字母

需要大写。

上文讲到的英语里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万方数据

的特征在汉语中并不存在。在汉语中,引语的最显著特征是不受动词时态的限制。也就是说,汉语在由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没有时态上的变化,在间接引语中没有从属连词的引导,更没有大小写之分。因此,除了人称代词,汉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语言特征上没有什么明显的

区别。然而,汉语行文中又常常省略人称代词,

这导致作者在叙事中很容易自然地从同接引语“滑人”直接引语,产生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混用的现象。此外,汉语中从属的概念很少被人察觉,换句话说,中国人对汉语里从属句和间接引语的意识相对较淡薄。同样,汉语里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也会有混用的现象产生。

因此,当进行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比较和对比时,我们需要对汉语的间接引语特别留意,在翻译中需要注意调整改动,有时需要把汉语中的一种话语表达模式改译为英语中的另一种话语表达模式。例如: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因为……难道真如市上所说,皇帝己经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因此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便小觑了他么?(<阿Q正传》第三

章——(续优胜记略》)【6J496

Asfar

as

Ah

couldremember.thiswasthe

firsthumihationofhislife,becauseCoulditreally

betrue.鼬theysaidinthemarket—place:”The

Emperorhasabolishedtheofficialexaminations.sothatscholarswhohavepassedthemareno

longerindemand?”Thismust

have

undermined

the

Zhao

family prestige.Wasthiswhypeopleweretreating

丛contemptuously

too?(TheTrueStoryofAhQ,

Chapter3.AFurtherAccountofAhQ Victories)[7】格7

关于原文中“因为”一词后面的整个句子,笔者认为是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的混用。我们知道,直接引语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引号

和引述句。如果将这其中任何一项或两项省去,

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是市上人们直接谈论的原话,实际上可看做是省去了引号的自由直

接引语;后半句“因此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便小觑了他么”是用自由间接引语模式引述阿Q的话。虽然在汉语里可以自然地“滑入”,但是由于两部分话语是由两个不同人物发出的,

则构成自由直接引语模式。前半句“皇帝已经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篇五
《浅谈现代汉语_把_字句的英译_以鲁迅短篇小说集_呐喊_彷徨_和_故事新编_为例》

第期第4期4卷第6

2007年12月无锡南洋学院学报JournalofWuxiSouthOceanCollegeVol.6No.4Dec.2007

浅谈现代汉语“把”字句的英译

———以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为例

杜月蕾

(无锡南洋学院外语系,江苏无锡214081)

[摘要]“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句式之一,适用于表达复杂和细微的意思。本文主要研究该句型的英译规律,以鲁迅先生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为例探讨“把”字句的英译问题。经实例统计和语料分析,得出将相应的现代汉语“把”字句译成英语时,应按照其不同的意义、作用和结构,选择适当方法应对。

[关键词]“把”字句;句式;宾语;英译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XXXX-XXXX(2007)04-0069-05

一、“把”字句的句式特点及作用

“把”是汉语中的一个特殊介词,其主要作用是要突出、强调它所引出的词语。“把”字句就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这个特殊介词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英语中没有与“把”相当的词,而且也没有与之对应的句型。

“把”字句的基本成分或结构是:(1)“把”字前面部分(主语或零主语);(2)“把”字及其宾语(宾语为后面动词的受事或施事);(3)“把”字句中的动词(主要为具有处置或致使意义的动词);(4)动词前后的修饰成分(状语或补语)。其中,第(3)项动词最为关键,第(2)、(4)项必不可少。

“把”字句中的“把”字,有论者认为是助动词,或副动词,或次动词,不过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将“把”字视

(3)项之所以关键,是因为“把”字句中的动词作介词。“把”字也确实在其宾语与动词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第

有其特殊性,即它一般只能由具有处置(包括致使、描述)意义的动词承担,从而对其前面的宾语(多为受事,较少为施事)发生影响,引发某一结果或状态。因此,通常情况下,能愿动词、心理动词和“有”“没有”、等动词不会出现在“把”字句中做谓语动词。第(2)、(4)项之必不可少也是“把”字句的特点。因“把”字句总表示某种

补语等与之构成一个结构式。广义的处置的结果或状态,仅一个动词不能完整表达,需要带上状语、

语言的功能是表达,任何句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语义上的需要。“把”字句也是如此。“把”字句的使用,主要是因为宾语很难安排在动词之后,这一点前人有不少论述,也确实如此。笔者想说的是,除了此消极因素之外,恐怕还有(1)强调的作用,或者说“把”字句起着一个双重强调的作用。一般地说,汉语是尾重心,即语

“把”字句的特点和作用有三:其一,将宾语提至动词前,解决该宾语无法后句的重心在句子末尾。概括地说,

置的问题;其二,突出宾语,同时也突出动作及其后果;其三,便于语句衔接,并将(“把”字后面的)宾语与动词所涉及的其他成分相区隔。(柯飞,2003)

二、“把”字句的分类

由介词“把”构成的“把”字句是汉语中特殊又极为常用的一种句型。“把”字句的使用有以下几个条件:收稿日期:2007-09-28

作者简介:杜月蕾(1982-),女,江苏无锡人,文学硕士。

70

(1)只用与主动式;无锡南洋学院学报第6卷

字句的作用是将宾语提前突出宾语,宾语之后的主要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而且必须与宾语搭(2)“把”

配得当;

(3)既然宾语已经提前,主要动词不能另有宾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除外,如:“请把这件事告诉他”、“把

);大门上了栓”“把他免了职”、

(4)不能单独用“把”字而没有别的动词与它相接应。比如“把信寄出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信”是可以“寄”的;其二,“寄”的是“信”,没有其他宾语;其三,“寄”与“把”意义相近,没有动词“寄”,这句话就不能成立。

三、“把”字句的英译(以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为例)

英译“把”字句时,应按照其不同的意义、作用和结构,选择不同的译法。为体现以上“把”字句分类对英译的影响,本文选取鲁迅先生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所有的“把”字句为研究对

“把”字句的使用情况。象,试图找出其英译的基本规律。表1所示为三部短篇小说集中

“处置”之意的“把”字句的译法1.含有

(1)选用英语中的“动词+宾语+补语”句型来翻译

例1:P120现在的周王是孝子,他要做大事,一定

是把文王抬在前面的。

《采薇》(《故事新编》)表1《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把”

字句的使用情况P121ThepresentkingofZhouisafilialson.When

hestartsawarhehasKingWen's

tabletcarriedbeforehim.

析:原文“把”字结构中的“把”字含有“处置”之意,

“抬在前面”在原文中是动补关系。英语中也有一种结

构可以表示“处置”的含义,这便是“tohavesth./sb.

,done在这里是作宾语补语的,因此用英文的done”

havesth.done的结构翻译,做到了意义相符、功能相

似。

(2)选用英语中的“动词+宾语+介词短语”句型来

翻译

例2:P48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祝福》(《彷徨》)

P49TheKingofHellwillhavetosawyouintotwo

anddivideyoubetweenthem.

析:原文是个“把”字句,译文以“动词+宾语+介词短语”的结构译出,传达了原文的含义。

(3)选用英语中的“把+宾语+动词+不定式”句型来翻译

例3:P38他大声地叫使女,“你把那一匹麻雀拿过来请太太看!”

《奔月》(《故事新编》)

P39Hecalledtothemaid.“Bringthatsparrowtoshowyourmistress.”

析:原文是个含“处置”之意的“把”字句,译文以“动词+宾语+不定式”的结构译出,准确传达了

第4期

原句的意思。杜月蕾:浅谈现代汉语“把”字句的英译71

“致使”之意的“把”字句的译法2.含有

当“把”后面的动词是“忙”“累”、“急”、“气”、“吓”、“热”、等表示结果的补语时,整个句子就有“致使”的意思。英译时,常常可以利用英语中含有“致使”意义的动词。

例4:P376“……要不然,真要把你老头儿气死了……。”《弟兄》(《彷徨》)

P377“…Otherwise,they'llreallymakeyoudieofrage,oldfellow…”

析:原文中的“把”含有“致使”之意,译文采用了“tomake”这个含有“致使”意义的动词,使译文与原文意义相符。

“把……一……”的“把”字句的译法3.含有

在翻译这类“把”字句时,可根据英语动词的习惯用法来选择恰当的句型。

例5:P96禹太太呆了一会,就把双眉一扬,一面回转身,一面嚷叫道……

《理水》(《故事新编》)

P97Afteramoment'sbewilderment,Mrs.Yuturnedawayraisinghereyebrowsand

cried...

析:“把双眉一扬”在英语中可用与其意义完全相符的短语“toraiseone'seyebrows”表示。

“把”字句用作祈使句的译法4.零位主语

“及物动词+宾语”的结构翻译。零位主语“把”字句通常用作祈使句,对于这类句子,英译时常用

例6:P88“你们不识字吗?这真叫作不求上进!没有法子,把你们吃的东西拣一份来就是!”《理水》(《故事新编》)

P89“Areyouallilliterate?Thisisreallyverybackwardofyou!Inthatcase,bringusonesampleofeverythingyoueat.”

析:原文中的“把”字句在译文中被转换成由及物动词“tobring”构成的祈使句。

“把”字句的译法5.由带双宾语的动词转换而来的

汉语中的动词如“交给”、“借给”、“递给”、“告诉”、“扔给”等可以带双宾语,但这种句子往往借助于“把”字将直接宾语提到动词之前,将间接宾语放在动词之后,例如:请把这本书交给他。在翻译这类带双宾语的“把”字句时,往往用在英语中能够带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动词译出。

例7:P274“他停在那里,”大良的祖母走向前,指着说,“魏大人恭喜之后,我把正屋也租给他了;他现在就停在那里。”《孤独者》(《彷徨》)

P275“Hisbodyisthere,”shesaid,comingforwardandpointingtothefrontroom.

“AfterMr.Weiwaspromoted,Ilethimmyfrontroomtoo;thatiswhereheisnow.”

析:原文中的直接宾语“正屋”置于介词“把”之后,动词“租给”之前,间接宾语“他”置于动词“租给”之后,英文可以用两种方式译出:其一是将两个宾语都置于动词之后,其中间接宾语放在前面,直接宾语放在后面。其二是将直接宾语紧接着放在动词之后,将间接宾语以介词短语的方式译出,放在直接宾语之后。

字句有时可译成英语的被动句6.“把”

汉语的“把”字句有时可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需要译成英语的被动句。例如:

例8:P68大家终于知道鲧大人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上头龙心震怒,把他充军到羽山去了,接任的好像就是他的儿子文命少爷,乳名叫作阿禹。《理水》(《故事新编》)

P69EventuallyeveryoneknewthatLordGun,whohadgrappledwiththefloodfornineyearswithnoeffect,hadincurredtheimperialdispleasureandbeenexiledtotheFeatherMountain.Hehadapparentlybeensucceededbyhisson,youngLordWenming,whosemilknamewasAYu.

72无锡南洋学院学报第6卷析:这里译文将原文的“把”字句译成了被动句,以保持译文中宾语从句的主语(“LordGun”)一致。

“把”字句的译法7.其它

“把”字句是汉语的一个特殊句式,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句式,也没有一个词与“把”字完全对等,因此在翻译“把”字句时,除了上述情况之外,大多数时候是按照英语动词的习惯用法来选择合适的句型,在译文中往往看不到“把”字的痕迹。如下例:

例9:P282“……你看,他近来就浮而不实,不把人的好话当好话听。……”

《孤独者》(《彷徨》)

P283Hewasneverserious,yousee;hewouldn'tlistentogoodadvice.

析:原文中“不把人的好话当好话听”在译文中被译成了“wouldn'tlistentogoodadvice”,看不到原句中“把”字的痕迹。

除以上讨论的七种“把”字句型之外,以下两种句型是笔者所选取的三部鲁迅短篇小说集中没有出现过的。这里也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1)“把……当作……”句式的译法

这一句式可以用英语的“动词+宾语+as/for”这一句型来翻译。例“把……当作/作为/说成/看成等……”

如:

例10:我是把那件事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的。

Iconsideredthematterasmyownbusiness.

析:这里原文的“把……当作……”用英语的"consider...as..."译出。

又如:

例11:他们把我们当作贵宾来款待。

Theytreatedusasdistinguishedguests.

析:此句中的“把……当作……”被译作"totreat...as..."。

(2)“真把……”句式的译法

这种句式可以灵活翻译。例如:

例12:真把我饿死了!

Iamnearlytodeath!

析:“真把……”通常用于表示程度的强烈和说话人的无可奈何,具有表情功能,译文通过nearly和感叹号“!”的配合使用来表达这层含义和功能。

四、结论

把”字句最主要的功能或语法意义是“处置”。该句式的特点和作用有三:一是将宾语提至动词前,解决该宾语无法后置的问题;二是突出宾语,同时也突出动作及其后果;三是便于语句的衔接,并将(“把”字后面的)宾语与动词所涉及的其他成分相区隔。近年来一些学者经语料考察发现翻译的汉语作品比原创的汉语作品使用更多的“把”字句,文学类作品比非文学类作品使用更多的“把”字句;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把”字句适用于表达复杂和细微的意思。从“把”字句的使用频率看,其最重要的用途是表现处置的结果或状态,因此动补式的“把”字句占“把”字句的绝大部分。将相应的现代汉语“把”字句译成英语时,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方法应对:(1)英语动词+宾语+补语,或动词+宾语+介词短语,或动词+宾语+不定式;(2)相应的英语使动动词,包括用make/have/get+动词或形容词;(3)其他变通方法,按照“把”字句不同的意义、作用和结构以及英语动词的习惯用法来选择合适的句型。(下转第75页)

第4期滕兴虎,滕加俊,周华任,吴红:某些多元函数极值问题的几何解法75

[参考文献]

(第二版)》[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微积分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8-117.

(数学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童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精解

GeometricSolutiontoExtremeValueProblemofManyVariablesFunction

TENGXing-hu,TENGJia-jun,ZHOUHua-ren,WUHong

(InstituteofScience,PLAUST,NanJing211101,China)

Abstract:Inthepaper,itprovidesthegeometricalsolutiontoextremevalueofmanyvariablesfunctionbygeometricpropertiesofobjectivefunctionorconstraintcondition.

Keywords:manyvariablesfunction;extremevalue;geometricalsolution

!!!!!!!!!!!!!!!!!!!!!!!!!!!!!!!!(上接第72页)

[参考文献]

[1]陈宏薇主编.《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分布及英译》[2]柯飞.《汉语'把'字句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

[3]鲁迅著,杨宪益,戴乃迭译.《呐喊》[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4]鲁迅著,杨宪益戴乃迭译.《彷徨》[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5]鲁迅著,杨宪益,戴乃迭译.《故事新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6]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7]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8]张旺熹.《'把'字结构的语义及其语用分析》[J].语言教学研究,1991,(1).

OnTranslatingtheChineseSentenceswiththeword‘ba’

———TakeLuxun'sShortNovelsCollections(Nahan,Panghuang,Gushixinbian)forExample

DUYue-lei

(ForeignLanguagesDepartment,WuxiSouthOceanCollege,WuxiJiangsu214081,China)

Abstract:Sentenceswith'ba'areaquitespecialkindofsentenceinChinesewhichisusedtoexpresscomplexandsubtlemeaning.ThispapertriestoanalyzethetranslationrulesforthiskindofsentencewiththeanalysisofLuxun'sthreeshortnovelscollections-Nahan,Panghuang,Gushixinbian.Basedonthedetailedexamplesandmaterialanalysis,IgottheconclusionthatrelativetranslationsfortheChinesesentenceswith‘ba’shouldaccordingtodifferentmeanings,functionsandstructuresofthesentences.

;sentencepattern;object;EnglishtranslationKeywords:sentenceswith‘ba’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篇六
《2013年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马集中学2013年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设计人:周长俊 崔国卫

语文学习,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更为辽阔丰满的世界行走,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有意义。这种行走,需要实实在在的用脚丈量大地,更需要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游历、体验;需要用眼睛来观察,用心灵来体验,用理性来思考„„

所以我们的寒假作业,也将忠实于上述对于语文的理解和主张。希望下面的作业能够让你的假期更丰富充实,更希望这种丰富充实能延伸到以后更多的日子;希望这些作业给你带来的是愉快、享受而不是厌倦。祝同学们全家新春快乐!

一、积累作业:

完成“五个一”。(每周摘抄并背诵1首古诗词;每周读1本书或1篇文章;每周写1篇读书笔记;每周练写1张钢笔字;每天摘记1条成语。)

1、每天坚持欣赏阅读一篇美文或一份报刊杂志,或者中外名著等,主动和作家对话,和作品人物对话,然后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写一点读书笔记,记住不能少于10篇。同时,摘抄一点有价值的东西珍藏,整个寒假摘抄不能少于15页!没有积累,大脑仓库就不会装满哟!

2、看书累了,就练字吧!每天用心坚持一页书法练习,会让你的字更规范更优美,同时你还会惊喜的发现,你的性格变得沉稳有毅力了哟!

3、寒假里你的见闻一定不少,乐趣一定很多,收获也颇丰厚,那就拿起笔坚持记下你自己的生活,让我们大家分享吧!记住:练笔一定不能少于5篇哟!

4、在过去的学习之旅中,你一定有很多优美的文字流淌,寒假里不妨修改,整理,编辑成为专辑,然后给它取一个漂亮的名字,呈现给大家瞧吧!

二、娱乐作业:

收看中央十台十二点四十五分的《百家讲坛》节目,写收视笔记3篇,每篇200字左右。(周记本上)

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记录并写1篇感想。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千万不要错过,用你的审美观去评判一下,今年的春节晚会哪些节目精彩,哪些节目不行,然后写一篇观后感(600字以上)。

三、创新作业: 语文综合性学习: 主题:“又到春节” 内容包括:

1、春节(年)的来历、春节习俗。

2、过新年,闹新春,家家户户贴春联,请留心观察,认真收集,抄录10副以上精彩对联(自己编撰更好),并赏析其中1条。

3、调查:爷爷奶奶怎样过年?爸爸妈妈怎样过年?我怎样过年?

4、寻找一个令你心动的地方:可以是本次寒假或以前你所到过的地方,也可以是你在电视节目中、书刊杂志中看到的令你心动向往之地,开学后向全班推荐讲述。

5、以过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6、自己或几个同学办一份精美的手抄报吧。开学后可是要评奖的噢! 四、亲情作业:

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洗衣服。与父母(亲人)促膝长谈,交流心声,就以上活动写一篇感受;或围绕“我的成长故事”进行创作,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有条件的同学电脑输入至少一篇自己上学期的得意之作,写上班级和姓名后,用电子文本发送至zcj123@126.com,以上文字作业均提倡大家输入电脑,发送至语文老师的电子信箱。

同学们,今年寒假不送礼,送礼就送这些精神食粮哟!别忘了把这些礼物带回家,带给父母看一看,相信你不用父母督促,也一定会出色完成这些任务的。记得开学的时候把你的学习成果展示给老师,把你父母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我们,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最后,祝同学们寒假生活愉快,合家欢乐!

附: 读书笔记写法指导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又应该用多少的篇幅来论证感点呢?所以,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写作的一个规则。

第二步:感点——议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迚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迚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迚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不管写怎样的笔记,首先要读懂文章,这是基础。写读后感一般要先把文章主要内容做一个概括,然后根据自己选择的角度迚行评论,或者评语言,或者评人物,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即可。

读后感的写法指导

读后感的写作步骤

这种结构模式,与一般议论文“引——议——联——结”的作文模式的一脉相承的。 所以,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连贯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述读——引

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幵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假如要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开头就用三五万字来叙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那么

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乊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乊水,流而不进;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乊前,还是在感点乊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很多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读完文章后,没有述读,只抓住感点迚行说理论证。这样的文章,幵不能够算是完整意义上的“读后感”。

第三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迚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乊外。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四步:结感——结

结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不管这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老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强化语

文素养,不会阅读的人也就不会学习语文。读书需要思考,读书需要交流,读书也需要智慧的碰撞。希望你们能根据提供的书目在寒假中认真的阅读2--3本。请根据自己阅读的书籍,写读书笔记五篇,记载自己心中的感触。相信对你的语文水平提高有帮助。 中国文学1、《西游记》吴承恩 2、《水浒》施耐庵 3、 《三国演义》罗贯中 4、《红楼梦》曹雪芹 5、 《论语》 6、《繁星·春水》冰心7、 《骆驼祥子》老舍 8、《朝花夕拾》鲁迅 9、《呐喊》鲁迅 10、《女神》郭沫若 11、《子夜》茅盾 12、《家》巴金13、《雷雨》曹禺 14、《围城》钱钟书 15、《钟鼓楼》刘心武 16、《青春乊歌》杨沫 外国文学 1、《鲁滨孙漂流记》(英)笛福 2、《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3、《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4、《童年》(俄)高尔基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6、《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7、《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8、《巴黎圣母院》雨果 9、《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10、《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11、《泰戈尔诗选》 12、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等作家短篇小说 13、《希腊神话故事》

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篇七
《用象征手法进行的启蒙尝试——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中的象征结构》

相关热词搜索:呐喊每篇概括 呐喊精彩片段 呐喊精彩片段赏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呐喊每篇中的精彩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425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