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回答句子 如何回答句子的表达效果

回答句子 如何回答句子的表达效果

2016-01-25 09:33:0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回答句子篇一《如何回答句子的表达效果》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回答句子 如何回答句子的表达效果》,供大家学习参考。

回答句子篇一
《如何回答句子的表达效果》

如何回答句子的表达效果初三语文

比如说。 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有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 我要的不是答案,是怎么得来的,而且以后碰到这种题目要怎么做。 提问者:李丽姗 01-22 16:56

提问者评价:5 老师的解答

参考答案:渲染了一种祥和宁静的幽谧氛围,为后文“我”悟月亮做了铺垫。

答好这种题目的关键就在于细读文本,不要忽视相关的情节,要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在这基础上,认真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哪些知识点,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寻求答案,再找准 切入点与落脚点。要把握住得分点,就必须积累语文术语、大量训练题型、反复揣摩参考答案。

切入点: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B.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4:“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邹韬奋《我的母亲》)

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C.结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

例句5:“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曲志红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寻梦园”》) 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注意点: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意,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6:“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7: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例句8: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

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9.2008盐城市中考阅读题《父子》中的题目(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

赏析:我们思考这个句子时,在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转化为“为什么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他对儿子某些品德的散失的不满。“扫把”代表着节俭、勤劳的品德,这些人类美好的品德永远有存在的价值,永远不会让人丢面子。进一步说,他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

例句10.2007常州市中考阅读题《风吹一生》中的题目(第16题):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明祖父老了,就如同自行车上的一样物体被风彻底的吹了下来,再也不能骑车了!如果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拟物修辞除去,用自己平实的话表达就是: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骑车了。

(三)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

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1.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描写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

例句11: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世间最美的坟墓》)

赏析:与这优美恬适的风景为伴的是埋葬于此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可看出与大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大自然一样永存,从而反衬出其伟大人格。

2.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例句12:“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

也像要睡了。”

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例句13:“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学生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例句14:“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湿润着房中的一切。”

赏析: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用“冲”、“粘”、“润湿”形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三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蒙蒙,是晓雾弥漫,还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且虚幻迷离的感觉,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分别描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以“细雨”、“朝雾”、“暮烟”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气”、“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句子赏析的落脚点:

每个句子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因此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落脚点却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例句15: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击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赏析:可从修辞(拟人)的角度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的内容。此句表现了大海愤怒时壮观的场景和磅礴的气势。

例句16:“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

赏析:可以选择艺术手法(直接抒情)作为切入点,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或文章的主旨。在惊涛骇浪面前,胆小懦弱的人会感到恐惧,勇敢坚强的人却感到愉悦。海潮激起作者的心潮,由此发出由衷的赞叹,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透过鲁彦热爱大海的感情,看出了他那积极进取、勇敢搏击的人生态度,至此,全文主题得以升华。

解答者:黄辅 01-22 18:00

回答句子篇二
《回答问题写句子(一)》

 

回答句子篇三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⑴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和_______的两种心情。 14.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2分)

①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___________”一句照应。

.“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④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文中赞美滕之京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代写作缘起的句子是_____ 2.3段写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两种感情,1段中体现由情入景而领出2.3两段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3段后面的议论段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且与2.3段所写的情感呼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段中从空间上总写洞庭湖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段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登楼览物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偶,借代修辞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记”是一种(文体)。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3.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4.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静影沉璧)。 ⒌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⑴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迁客、骚人)。 8.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居庙堂之高) 退(处江湖之) ⑵“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 9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略) 10.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11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2.滕子京的政绩;赞扬滕子京的语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3.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4.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15.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写尽湖光山色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8.“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哪句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0.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2.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3.

第二段文字中写洞庭湖全景的是哪几句?突出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壮阔浩淼). 24.“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 ,如果请你朗读,应分别读出(悲凉低沉)和(喜悦昂扬)的语气。 2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思想的人?你对这一思想有何理解? (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显示了一种博大胸怀). 26.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7.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8.“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29.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前人之述备矣) 30.①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 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②“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 (借代). 31.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改译成陈述句,并说说该句的作用。 (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应该有所不同。引起下文。) “政通

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33.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34. 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孟子,屈原,杜甫)。 35. ③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的鲜明观点. 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8.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议论 作用:点明主旨,竹筏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9.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4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2.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43. 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4.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5. 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回答句子篇四
《回答问题写句子(二)》

回答句子篇五
《完成句子》

学科网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

专题三十四 新题型——完成句子(湖北)

【考点定位】 2011考纲解读和近几年考点分布

完成句子题是湖北省2007年新增的高考题型,题干由三个部分组成:英语句子部分、汉语提示部分和英语单词提示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汉语与英语提示结合语境来完成句子。完成句子分值15分,占高考英语总分的10%。该题是一道以语法为主的综合性比较强的试题,也是高考英语试题中得分率最低的试题。

2009年湖北试卷结构有所调整,将完成句子调整为书面表达中的第一节,属于主观性试题,也是书面表达的一种形式,放在写作题区既符合该题区的特征,整体感也更强,也反映了高考试题设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趋势。本题型测试的重点为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具体内容为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等语言知识,能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两年的完成句子题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双基”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技巧上,并突出对常用句式和短语的考查,体现了较好的导向性。其中又以考查动词的用法为主,2007年有7题,2008年有9题与动词的用法有关,而2009年考查动词有7题,其中三大谓语动词(分词、不定式、动名词)各考1题,这是一大特点。2009年有几个备考完成句子的考点,没有考到,它们是:情态动词的用法(表推测),倒装句式,名词性从句,强调句式,特殊句式。但是2011年的高考很有可能在这方面增加设题量。

【考点pk】 名师考点透析

考点一、谓语动词的变化

谓语动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时态和语态上,这是处理完成句子的基本点。动词时态共计16种,常用的有9种,其中较难掌握的结构是(以do为例): be being done(被动进行时), have been doing (完成进行时), will be doing (将来进行式), have been done (完成被动式)等。

1. 谓语动词在简单句、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中的变化。

We _______ (起床) before dawn. It was still dark outside. (get)

解析: 答案是got up。考查谓语动词在简单句中的变化。本句的测试点是一般过去时。 The fact _______ (他失败了数次) makes him very upset. (he, fail)(2007年高考湖北卷)

解析:答案是that he has failed(for) several times。考查谓语动词在同位语从句中的变化。本题的测试点是同位语从句中的that不能省略及现在完成时。

2. 谓语动词在主谓一致中的变化。

谓语动词在主谓一致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称和数的一致上,当然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仍旧是不能忽视的。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这一语法现象。

With more forests being destroyed, huge quantities of good earth _______ (冲走) each year. (wash)

解析:答案是are being washed away。考查quantities of 修饰名词做主语时,谓语要用复数形式;以及被动语态。

E-mail, as well as telephones, _______ (起着重要作用) in daily communication. (play) 解析:答案是is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role。考查as well as在连接平行主语时,谓语要和前面的主语保持一致;短语动词play an important part/role in (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及现在进行时。

3. 谓语动词在倒装结构中的变化。

谓语动词在倒装结构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的选择上。

Not only _______ (要帮助) the disabled to find jobs, but also medical treatment will be provided for those who need it. (give)(2007年高考湖北卷)

解析:答案是will help be given to。考查Not only引导的倒装结构;一般将来时;以及被动语态。

Not until all the fish died in the river _______ (村民才意识到) how serious the pollution was. (realize)

解析:答案是did the villagers realize。考查Not until从句放在句首时,主句谓语要用倒装结构。

4. 谓语动词在虚拟语气和情态动词中的变化。

谓语动词在虚拟语气和情态动词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情态动词表示“推测”,情态动词与“完成体”及后接虚拟语气的部分动词。

Had he worked harder, he _______ (通过了考试). (get)

解析:答案是might/could/would have got through the exam。考查虚拟语气的用法。 It _______ (一定下雨来着) last night. The playground is still wet. (must)

解析:答案是must have been raining。考查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运用。must用在肯定句中,语气最强,表示对过去事情的推测时,谓语动词用完成体。

考点二、非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的变化包括主语、宾语(表语)、补语、定语和状语的变化。

1. 非谓语动词用作主语的变化。

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都可以用作主语。其逻辑主语的构成及否定形式也是考查的要点。 ________ (他的粗心) caused us so much trouble. (his, be)

解析:答案是His being careless。考查动名词做主语及其逻辑主语的构成。动名词的逻辑主语一般使用所有格形式。

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for _______ (我们掌握一门外语和电脑技能). (master) 解析:答案是us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and computer skills。考查动词不定式做主语及其复合结构(逻辑主语)。

2. 非谓语动词用作宾语(表语)的变化。

_______ (只有降低成本) will Power Data hold its advantage over other companies. (keep)

解析: 答案是Only by keeping down costs。考查动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动词短语keep down “降低”。

He claimed _______ (遭受了虐待) in the supermarket when he was going shopping yesterday. (treat)

解析: 答案是to have been badly treated。考查不定式的时态和语态。从语境判断本句是完成被动体用法。

3. 非谓语动词用作补语的变化。

When you hang wet clothes near a fire, you will see steam _______ (从潮湿的衣服上升起). (rise)

解析: 答案是rising from them。考查在感官动词中非谓语作补语的用法。一般结构(以see为例): See + n. + doing/done/do/being done (主动);be seen + doing/done/to do/being done (被动)。

My advisor _______ (鼓励我参加) a summer course to improve my writing skills.

(encourage)

解析: 答案是encouraged me to take。考查不定式的双宾结构。动词allow, advise, encourage, forbid, permit, ask等都可以接 sb. to do 结构。

4. 非谓语动词用作定语的变化。

规律: 被动的完成的动作用过去分词;进行的动作用现在分词;未来的动作用不定式The computer centre _______ (去年竣工的) costs lots of money. (build)

解析: 答案是built last year。考查非谓语动词用作定语的变化。被动的完成的动作用过去分词。又如: being built now“正在建造的”; to be built next year “明年将要建造的”。

I’m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Do you have anything _______ (带到那)? (take)

解析: 答案是to be taken there。考查不定式作定语。当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句子的主语时,常用主动形式,如果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不是句子的主语时,则用被动关系。如: I’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this afternoon.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buy?

5. 非谓语动词用作状语的变化。

All these gifts must be mailed immediately so as _______ (收到) in time for Christmas. (receive)

解析: 答案是to be received。考查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及被动语态。

_______ (穿着白色制服), he looks more like a cook than a doctor. (dress)

解析: 答案是Dressed in a white uniform。考查过去分词作原因状语。

考点三、连词及其从句的变化形式

以连词为给定词引导的各种从句主要包括:名词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

1. 名词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In front of the whole class, he made his promise _______ (他一定要获奖). (that) 解析: 答案是that he would win the prize。考查同位语从句的连接词。在同位语从句中连接词that不能省略。

These wild flowers are so special I would do _______ (尽力挽救他们). (whatever I) 解析:答案是whatever/what I can to save them。考查宾语从句的连接词及习惯用法do what/whatever/all one can to do sth.。

_______ (她将出席会议) has excited every one of us. (that)

解析:答案是That she will come to the conference。考查主语从句的连接词。在主语从句中连接词that不能省略。

The question is _______ (我们怎样才能脱离困境). (how, we)

解析:答案是how we can get out of trouble。考查表语从句的连接词。

2. 状语从句中连接词的变化。

_______ (他们一听到) the shout for help, they rushed out. (immediately)

解析: 答案是Immediately they heard。考查运用immediately, directly, instantly等形似副词实则表达连词效果的词,意为“一……就……”。

The American Civil War lasted four years _______ (北方才最终取得胜利). (before) 解析: 答案是before the North won in the end。考查before的运用。全句意为:美国南北战争持续了四年北方才最终取得胜利。

3. 定语从句中连接词的变化。

The film brought the hours back to me _______ (我受到很好照料的) in that far?鄄away village. (when)

解析:答案是when I was taken good care of。本句的测试点是关系副词的运用和动词的

被动语态。

This is the third book he has written in the past five years,_________ (我还是喜欢读第一本). (which)

解析:答案是the first of which/of which the first I still enjoy reading。本句的测试点是“介词 + 关系代词”型的定语从句。

考点四、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 及其句子成分的变化

1. 名词及其句子成分在句中的变化。

She has an excellent _______ (对名字的记忆力), which helps her write a lot in her work. (memory)(2007年高考湖北卷)

解析:答案是memory for names。考查名词结构作宾语。

You must get there within an hour. There should be no _______ (延迟传递信息) to him. (delay)

解析:答案是delay in sending this information。考查名词结构作表语。

2. 形容词/副词及其句子成分在句中的变化。

The factory’s output of cars this year is _______ (大约是去年的三倍). (as, great)(2007年高考湖北卷)

解析: 答案是about three times as great as that of last year。本句的测试点是程度比较结构的运用。

You can take as many as you like because they are ________(免费). (free)

解析:答案是free of charge。考查形容词作表语及短语free of charge“免费”。

3. 介词及其句子成分在句中的变化。

For miles around me there was nothing but a desert, _______ (看不到一颗植物或树). (without, sight)

解析:答案是without a single plant or tree in sight。考查介词短语作状语及复合宾语结构。 Sorry, Madam. You’d better come tomorrow because it’s _________(过了拜访的时间). (beyond)

解析: 答案是beyond the visiting hours。 考查介词短语作表语。

考点五、特殊结构

1. there be 结构的变化。

_______ (据说有) a secret tunnel beneath the building. (there)

解析: 答案是There is said to be。考查there be结构的变形。

_______ (毫无疑问) that tomorrow’s meeting will be put off. (there)

解析:答案是There is no doubt。考查“There is no + 名词/动名词”结构。

2. 强调结构的变化。

What he wanted to know is _______ (究竟什么时候) that I could finish writing the report. (it)

解析: 答案是when it was。考查表语从句中强调结构的语序。

_______ (是我) who made a terrible mistake in the meeting yesterday. (it)

解析: 答案是It was I。考查强调主格代词的运用。

3. 分割句式的变化。

The theory, form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which people believed in, _______ (现在证明) to be wrong by many scientists. (prove)

解析: 答案是now proves。考查主谓分隔现象。本句的测试点是句子结构和prove一词的用法。

We might keep in mind when we pass a big building or see an airplane or a car we are

looking at ________ (人类的劳动成果) in this tradition. (fruit)

解析: 答案是the fruits of man’s labour。考查动宾分隔现象。本句的测试点是对名词宾语结构的考查。

4. 结构对称句式的变化。

Man _______ (而不是自然) can save the earth. (than)

解析: 答案是rather than nature。考查主语的对称结构。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this school can _______ (唱歌跳舞). (as)

解析: 答案是dance as well as sing。考查谓语的对称结构。

虽然考的语法点较多,但总的看来,最容易出错的无非是以下几点语法现象:

1. 时态问题(对整个句子关注度不够);

2. 动词搭配中介词的用法(对基础结构的记忆不牢固);

3. 被动语态(没有分析清楚句子的内容)。

因此,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中重视以上三点。对于完成句子来说,除了考语法之外还要考心态:对于所见到的句子无论长短,都应理清自己的思路,做到:

1.结构正确(通过给定词和基本中文意思写出关键词);

2.连接完整(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分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三年高考】 08、09、10 高考试题及其解析

2010高考英语试题

(2010高考湖北卷)

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题号后。

71. Only if people of all the countries are united ________(我们才能解决)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world. (solve)

72. ________(油漆成)red, the building stands out among the rest and looks very attractive. (paint)

73. ________(不会用)a computer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for him to do his academic research. (use)

74. The news ________(房价将要下跌)has caused many people to sell their houses at lower prices. (fall)

75. After she completes the project, she’ll have ________(没什么要担心的). (worry)

76. Mr. Johnson insisted that the problem worthy of attention ________ (讨论) at the meeting. (discuss)

回答句子篇六
《句子完成测验》

回答句子篇七
《按要求写句子练习及答案》

1.她的脸红了。

改成比喻句:

2.星星布满了天空。

改成拟人句:

3.这是一次幸福的航行,一次终身难忘的航行,我不会忘记。

改成反问句:

4.秋天,香山的黄栌红了。(改写成比喻句)

5.月季花开了。(改写成拟人句)

6.这位教授以非常独特的方式给我们这些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们讲述着人生的哲理。(缩写句子)

7、雨下得真大。

改成比喻句

8、天空中有一颗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成比喻句:

9、天上云的形态各异,什么样子都有. 改成拟人句和比喻句。

10、它屏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改成肯定句。

11、小草钻出泥土。改成拟人句:__。改成比喻句:______。

12、老师勤奋的工作(改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荷花立在绿色的荷叶间。(改为拟人句)

14、小海豚在微微起浪的海面上跳来跳去,可快活了。改成比喻句:改成拟人句: 句)

15、"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刮着。"改成比喻句.和拟人句

16、把句子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王老师对我说:“你明天到我办公室去一趟,我有事找你。”

17、给句子换一种说法:去掉问号,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事情这么重要.他怎么能不来呢?

18、.用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1)风雨再大。 (2)我们按时到达日的地。

合并成:

19、加关联词合并句子

(1)我爱我的父亲。

(2)我不知道他对我为什么这么严厉。

合并成:

20、草原是我的家。(扩句)

21、小鸟在树梢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22.天空中的小星星。(写成拟人句)

2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陈述句)

24.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反问句)

25.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26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27.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28.没有风的时候,湖面非常平静。(改为比喻句)

29.小树在风中一摇一晃的。(改为拟人句)

30.不努力学习,难道学习成绩能提高吗?(改为陈述句)

31.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特别周到的关怀令我终生难忘。(改病句)

32、那一个个黄澄澄的桔子挂在枝头上。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鸟的天堂”不会没有鸟。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秋风阵阵,金黄色的落叶打着旋从树上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或拟人句)

36.阳光照在草地上。(改写成比喻句)

37.李华同志助人为乐的品质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改写成被字句)

38.春天来了,大地上一切都是新的了。(改写成拟人句)

39.中秋的月亮很圆很亮。(改写成比喻句)

40.老师走进教室。(扩写句子)

41、他身体单薄。 改为夸张句: 42雨下得很大。 改为比喻句: 43布谷鸟开始鸣叫,农民忙着割麦种稻。改为拟人句:

44、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的。 改为比喻句:

45.泉水从洞口涌出。 改为拟人句:

46.同学们说得很高兴。 扩句:

47.这一池的荷花难道不美吗? 改为陈述句:

48、写一句话,这句话里要有两个连续的动作。 49改写成拟人句。

春天来了,大地上一切都是新的了。

50.改写成比喻句。 中秋的月亮很圆很亮。

51.扩写句子。 老师走进教室。

52、狂风敲打着窗户。 扩句:

53、松树挺立着。 改为拟人句:

54桃花水映照着蓝天。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5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史官的本分,岂能隐瞒真相,颠倒是非呢? 改为陈述句: 56喜爱 阳光 特别 太阳花 烈日的 能够经受住考验 特别 连词成句:

57、风住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58、燕子飞来了。改为拟人句。

59战士们冲向敌人。改为比喻句。

60我的幼稚心灵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改为缩句

6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改为比喻句。

62小草随风摆动。(改成拟人句)

63我们不能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改成反问句)

64改为比喻句:垂柳在风中摇曳。

65改为拟人句:海风吹来,绿叶摇摆。

66改为拟人句:鸟儿飞翔。

67改为夸张句:小明家的房屋很小。

68 雏儿很肥。改为比喻句:

69.珍珠鸟飞回笼子里。改为拟人句:

70.我不能放掉这条大鲈鱼。改为反问句:

71改为转述句:老师对我说:“把你的作业本拿来我看看。”

72、改为转述句: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73改为引述句: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74、句子合并:我走进教室。我去上课。

75雪花落在地上。改成比喻句和拟人句。

76爷爷脸上皱纹多。(改为比喻句。)

77河水很响。(改为夸张句。)

78高粱熟了,稻子熟了。(改为拟人句。)

79春天来了,小草从泥土里长出来了。

(改成拟人句):

答案:

1.她的脸红得像个大苹果。(答案不唯一)

2.星星布满了天空,快活地眨着眼睛。(答案不唯一)

3.这是一次幸福的航行,一次终身难忘的航行,我怎么会忘记呢?

4.秋天,香山的黄栌红了,山坡上到处都是火焰般燃烧的红叶,好看极了。(答案不唯一)

5.月季绽开了笑脸。(答案不唯一)

6.教授讲述哲理。

7、雨下得真大,雨点好像无数颗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下来。或者好似璧玉盘里银光闪闪的珍珠。或者雨下得真大,仿佛一席巨大的珠帘悬挂在天地间。

8、天空中有一颗星星一闪一闪的,犹如一颗钻石挂在天空。

9、1.拟人句:天上的云形态各异,仿佛像一个变化多端的仙女在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2.比喻句:天上的云形态各异,一会儿像白色的棉花糖,一会儿像连绵不断的山坡,一会儿又像仙女撒下的花瓣

10、它屏息凝视,静待老鼠出来。

11、拟人句: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探出了头。

比喻句:小草像锥子一下子戳穿了地面

12、老师像蜜蜂一样勤奋的工作

13、荷花立在绿色的荷叶间,就好像一个美人站在舞台中间表演。

14、改成比喻句:小海豚像一朵美丽的浪花,在微微起浪的海面上跳来跳去,可快活了。改成拟人句:小海豚在微微起浪的海面上调皮地跳来跳去,可快活了。

15、冬天到了,北风像马力十足的鼓风机呼呼地刮着。冬天到了,北风一路咆哮着,吹着口哨,呼呼地刮着。

16、王老师对我说,让我明天到他办公室去一趟,他有事找我。

17、事情这么重要,他不能不来。

18、即使风雨再大,我们也要按时到达目的地。

19、 虽然我爱我的父亲,但是不知道他对我为什么这么严厉。

20、美丽的草原是我温暖的家。

21、小鸟在树梢上高兴地唱着歌。

22.天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

23.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24.这活泼的小孩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25.特务像狐狸一样狡猾。

26.河水唱着歌儿,哗哗地流着。

27.寒风吹到脸上,像许多小刀子一样刮我的脸。

28、没有风的时候,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29.小树像个可爱的小姑娘,在风中摆着小手,跳着舞。

30.不努力学习,成绩不能提高。

31.去掉“特别周到”

32、那一个个黄澄澄的桔子如同一个个金色的小灯笼挂在枝头上。

那一个个黄澄澄的桔子挂在枝头上向我们微笑。(答案不唯一)

33.“鸟的天堂”有鸟。

34.阳光抚摸着土地

35、秋风阵阵,金黄色的落叶带着憔悴的忧伤打着旋依依不舍地从树上飘落下来。 36阳光像金子一样撒在草地上。

37.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李华同志助人为乐的品质感动了。

38.春天来了,大地换上了新衣服。

39.中秋的月亮像一个圆盘一样。

40.和蔼的老师快步走进教室

41他身体太单薄了,像个麻秆似的。

42雨下得很大,像瓢泼似的。

43布谷鸟开始欢快地唱着歌,农民忙着割麦种稻。

44、圆圆的荷叶像一把把小伞挨挨挤挤的。

45.泉水从洞口唱着歌儿欢快地流出。

46.同学们争先恐后,互相谈论着,说得很高兴。

47.这一池的荷花多美。

48、他拿起书读了起来。

49.春姑娘给大地换上了新装。

50.中秋的月亮像圆圆的玉盘。

51.精神抖擞的王老师快步走进了我们班的教室。

52猛烈的狠狠地狂风敲打着破旧的窗户。

53倔强的松树傲然挺立着。 54桃花水把蓝天映照着。 蓝天被桃花水映照着。

55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史官的本分,不能隐瞒真相,颠倒是非。

56太阳花特别喜爱阳光 ,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 。

57、风住了,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脸。

58、燕子踏着春天的舞步笑着飞来了。

59战士们像一支支离弦的箭似的冲向了敌人。

60心灵充满了想法。

61老师不辞辛苦,像蜡烛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62小草随风翩翩起舞。

63我们怎能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呢?

64垂柳的柳条想小姑娘的头发一样在风中飘扬。

65海风吹来,绿叶就为它而翩翩起舞。

66鸟儿一边飞翔一边欣赏着地面上的景色。

67小明家的房子小得像鸟笼。

68 雏儿肥得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69

69 珍珠鸟飞回自己的家。

70 我怎能放掉这条大鲈鱼呢?

71、老师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本拿给她看看。

72、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73、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74我走进教室去上课。

回答句子篇八
《句子转换练习及答案》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练习及答案

方法:

一、改变人称;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帮不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妈妈问小宁昨天去哪里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

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

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

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

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看得见。

修改下列各病句。

1、我和耿亮一前一后肩并肩地走出学校。

我和耿亮一前一后地走出学校。

2、王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

王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

3、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4、不论做什么事情,既然有水滴石穿的精神,都一定会成功。

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5、考古学家在三峡库区发现了许多过去的古文物。

考古学家在三峡库区发现了许多古文物。

6、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你去劝劝他,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

7、院子里,公鸡、母鸡,白的,花的,金黄的„„真使我眼花缭乱。

院子里的鸡有:白的,花的,金黄的„„真使我眼花缭乱。

8、狂风暴雨瓢泼似的浇下来。

暴雨瓢泼似的浇下来。

9、我把宣传义务教育法的标语和口号贴在墙上。

我把宣传义务教育法的标语贴在墙上。

10、小足球比赛增加了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

小足球比赛增进了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改写下面的句子

1、我们现在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真是应该好好珍惜。(改为

反问句)

_我们现在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难道不应该好好珍惜吗?

2、溪水在田间哗哗地流淌。(改为拟人句)

溪水在欢快地唱歌。

3、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改为比喻句、感叹句)

比喻:这里的景色美如画。 感叹句:这里的景色真美啊!

4、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的鱼网走了进来。(缩句)

5、我摔在水泥地上。(扩句)

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创作的。(修改病句)

7、世上竟有这样的后娘?(改为陈述句)

8、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她死得好惨哪!”(改成第三人称

转述)

9、老奶奶等待着。(扩写句子)

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焦急地等待着。

10、长江奔流。(扩写句子)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流不息。

11、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

(缩写句子)

形象刻在心上。

12、被植物学家称为“植物熊猫”的银杉是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繁

衍至今的稀世珍宝。(缩写句子)

13、从中国的奥运健儿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心情怎能不

激动?(改为陈述句)

14、遇到困难,我们难道应该退缩吗?(改为陈述句)

遇到困难,我们不应该退缩。 渔夫走了进来。(渔夫拖着渔网走了进来。) 我在水泥地上摔得粉身碎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世上没有有这样的后娘 。 桑娜说,她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她死得好惨! 银杉是珍宝。 从中国的奥运健儿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心情很激动。

15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①老师对小明说:“下午自习我有事,你们复习吧。”

②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16、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蔚蓝色的海面。(缩句)

阳光照耀着海面。

17、山坡上那薄薄的一层泥土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改为“把”

字句)

大雨把山坡上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冲了个一干二净。 老师对小明说,下午自习他有事,同学们复习。

19、太阳离我们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20、我答应给小弟弟电影票。

我不应该自己去看。(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我既然答应给小弟弟电影票,就不应该自己去看。

2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缩句)

父亲取出手枪。

22、小姑娘独自旅行。(扩句)

小姑娘独自一人在欧洲旅行。

23 、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写成比喻句)

大雪过后, 地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24、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写成拟人句)

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翩翩起舞。

25、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改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不能不关心。

26、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转述句)

外公对小英说,那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7、号令一响,几十支船桨随着船首大鼓的敲击声像箭一般飞快划动。

(缩句)

船桨划动。 太阳离我们这么远,箭射不到。

28、改病句。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许多奇妙的用处。

压缩了的空气,不但能承受巨大的重量,而且有许多奇妙的用处。

29、改成反问句

人人都说张宏是个好人。

难道不是人人都说张宏是个好人吗?

30、改为转述句

队长含着泪深深地鞠了一躬,对我们说:“同志们付出了艰苦劳动,我在这里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队长含着泪深深地鞠了一躬,对我们说,同志们付出了艰苦劳动,他在这里向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回答句子篇九
《记叙文阅读(语句的含义》

回答句子篇十
《第六节 句子的分类》

第六节 句子的分类

一、句子分类概说

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划分。例如从句型(结构类型)的角度、从语气用途的角度、从修辞效果的角度等等都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别叫句类,根据结构分出的叫句型。

句类分类表:

二、句类

人的语言交际总是有一定的语用目的的,这种语用目的就是句子的用途,例如陈述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达请求或发出命令、抒发一种情感等等,句子的这种语用目的和用途是由句子的语气来反映的。语气又是通过语调或语气词等手段表现出来的。句类就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对句子所作的分类。句类不同于句型,语气是决定句类的因素,跟语气无关的因素都是非句类因素,像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句法成分的配置方式和多寡、语义关系的样式和语

义成分的多少等都不影响句类的划分。从语气角度看,一般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分别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一)陈述句

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叫陈述句。它有时可带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等。陈述句是思维的最一般的表现形式,也是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句子。

例如:

1)他们在上课。

2)我哥哥已经结婚了。

3)他明天不去上海。

4)今天是星期六。

5)这孩子很可爱。

“双重否定”可以用来表示肯定的意思。陈述句常在一句话内用两个互相呼应(抵消)的否定词,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我们明儿一早老地方不见不散。(见了才散)

没有哪个不喜欢她。(每一个人都喜欢她)

这事非这样做不行。(事情一定要这样做,口气坚决、确定)

但要注意,双重否定的句子跟相应的单纯肯定的句子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尤其是有些有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并不等于肯定,有些则等于肯定。比如:

不能不去=必须去≠能去

不可不去=应当去≠可以去

不可能不去=一定会去≠可能去

不应该不去=应该去(以上双重否定句口气更坚决、确定)

不该不去=该去

不肯不去=一定要去≠肯去(跟表示肯定的句子意思差不多)

不会不去=会去(双重否定句比较委婉些)

不敢不去=只好去≠敢去(双重否定句的口气略显无奈,带有“情势迫使”的意思) 口语中还有“非得去”、“非要说”等说法跟“非„„不可„„”的意思相同,但形式上没有“双重否定”。这种说法就是从“非„„不可„„”变来的。

你非得把课文给我背下来。

在书面语言中常见“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说法,形式上也没有“双重否定”。例如:

观众们无不为主人公的坎坷遭遇叹息。

搞错无非道歉就是了。

老爸的话也不无道理。

大家未必不知情。

“无不、无非”都比相应的肯定的意思加重,“不无、未必不”则比相应的肯定的意思减轻些。

(二)疑问句

疑问句的作用是提出问题。疑问句主要是表示询问的,有疑而问的叫询问句,询问总是希望听话人或被问人作出回答,因而疑问句是希望听话人用言语反馈的句子,所以“问”总是和“答”相联系的。如:

你姓什么?——我姓吴。

无疑而问的叫反问句。提问的手段,有语调、疑问词、语气副词、语气词或疑问格式,有时只用一种手段,有时兼用二三种。其中语调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来说疑问句句末用升调的多,不过不同的疑问句句末语调不完全一样,用不用语气词,语调也会有所不同。书面语中,疑问句句末用问号标示。疑问句内部又可细分为四小类:

1.是非问句

形式上跟有的陈述句、祈使句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要用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不能用“呢”)。它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时可以只用“是”、“不是”或点头、摇头来回答。例如:

他就是小张?

你认识他吗?

小李在家吗?

是非问句形式既可以表示有疑而问,也可以表示半信半疑和无疑而问,

你知道这件事吗?(有疑而问)

是小李求你办的吧?(半信半疑,是测度疑问)

从来如此,难道就一定对吗?(无疑而问)

没有语气词的是非问句,句末用上升句调,问话者对事情有一定猜测;有语气词的是非问句,一般用降调,靠“吗”负载疑问信息;如上例。

2.特指问句

句中一定有疑问代词,以表示疑问。回答时不能只用“是”、“不是”或点头、摇头来回答,而要作出具体回答。句子往往用升调。

例如:

谁刚才给我打电话了呢?(特指问句)

特指问句只有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没有半信半疑的,如:

你看,这事是谁做啊?(有疑而问)

我们这里谁还配讲规矩?(无疑而问)

特指问常用语气词“呢、啊”,但是不能用“吗”。

3.选择问句

问话人提出几种可供选择的情况,要听话人作出回答,其基本询问方式是“X还是Y”。 例如:

今天是星期三还是星期四?

他想去北京还是上海,还是广州?----

你想喝可乐,喝咖啡,还是喝红茶?

她个儿高,还是矮,还是不高不矮?

4.正反问句

问话人只提出肯定与否定两项,要求听话人在肯定与否定之中作出回答。基本询问方式粗分三种:

(1)V不V(去不去);(2)V不(去不),省去后一谓词,(3)先把一句话说出,再后加“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一类问话形式,常用语气词“呢、啊”等。例如:

你明天去不去北京呢?(1)

一会儿看电影,杏儿去不?(2)

下星期去广州不?

你帮帮我,行不行?(3)

疑问句末尾常常用疑问语气词“吗”、“吧”或“呢”,来增强疑问语气。句末疑问语气词在使用上有分工:在是非问句末尾,用“吗”或“吧”,不用“呢”; 在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末尾则用“呢”,不用“吗”或“吧”。例如:

25)他们在上课吗 / 吧?

26)这是谁告诉他的呢?

27)他究竟去了福州,还是去了广州呢?

28)他去没去学校呢?

例(25)句末用“吗 / 吧”,属于是非问句;例(26)-(28)句末用“呢”,分别为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

注意,下面两个问句看上去很像是非问句(因为句中没有疑问成分),其实不属于是非问句:

29)我的笔呢?

30)你一个人病了呢?

例(29)、(30)实际是特指问句的一种省略形式,可以补出疑问代词。请看:

a.我的笔在哪儿呢?

b.我的笔到哪儿去了呢?

你一个人病了怎么办呢?

有时句末用“呢”的也相当于正反问的省略形式。例如书本第114页的例A、B、C。 就疑问程度来看,即使是“有疑而问”的疑问句本身也有疑问程度的差别,一般来说,特指问句因对所询问对象全然不知,所以疑问程度最高;其次是是非问句;再次是选择问句

和正反问句。如果这样,就可以从疑问句的疑问程度角度构成一个降级疑问序列:

特指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测度句>反问句

练习:指出下列疑问句的结构类型。

1.那本书你买了没有?

2、明天会下雨吧?

3、你的衣服呢?

4、你到底去不去?

5、你到底打算怎么办?

6、我们是看电影,看话剧,还是看球赛?

7、你们那儿还有谁要去么?

8、你是谁都可以去么?

(三)祈使句

句子传递信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类是使信息储存的句子,像陈述句、感叹句都是使信息储存的句子,使信息储存于听话人的大脑中;另一类是使信息反馈的句子,疑问句和祈使句就是使信息反馈的句子,要求听话人有所反应。疑问句要求听话人用言语反馈,祈使句要求听话人用行动来反馈。可见,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如:

请坐!冬天别喝凉水!

大家静一静!让他走吧。小王你来一下。

祈使句可分为两大类:

1、表示命令、禁止的。

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都用降语调,但在语气词等的运用上略有不同。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一般带有强制性,口气强硬、坚决。相对来说,表示禁止的句子因为使用了否定词或助动词,口气没有命令句强硬。

出去!站起来!出发!抓住他!(表示命令)

不许大声说话!小孩子不能这样跟大人说话!别动!不要踏入草地!(表示禁止)

2、表示请求、劝阻的。

表示请求、劝阻的祈使句包括请求、敦促、商请、建议和劝阻等等。也用降语调,但往往比较平缓。表示请求时,多用肯定句,常常用上语气词“吧”或“啊”。表示劝阻时,多用否定句,常用“甭、不用、不要、别”等词语和语气词“了、啊”等。

相关热词搜索:回答thankyou的句子 回答美丽的句子 回答sorry用那些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回答句子 如何回答句子的表达效果”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回答句子 如何回答句子的表达效果"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736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