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

2016-01-25 08:50:3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一《关于美与丑的名言》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一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

谁也不会因为别人长的丑就责怪他.(希腊谚语)

美有两种,灵魂的美和肉体的美.聪明、纯洁、正直、慷慨、温文有礼都是灵魂的美,相貌丑的人也可以具备的。如果不以貌取人,往往对相貌丑的也会倾心爱慕。(塞万提斯) 俊俏的相貌在市场上买不到任何东西。(英国谚语)

有些老年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培根)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列夫.托尔斯泰)

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列夫.托尔斯泰)

人应当一切都美,外貌、衣裳、灵魂、思想。(契诃夫)

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泰戈尔) 黄钟之与瓦釜,就是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正与邪,永远是对立的,而前者总是获得决定的胜利。(郭沫若)

我们要以美的原则改造世界。(马克思)

千万不要华丽低俗,因为从衣服上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莎士比亚)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康 德

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别林斯基

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 ——济 慈

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 ——朗吉弩斯

激情和表情就是美。一张不带激情、不善表情的脸就是缺陷;任它涂脂抹粉,你吹我捧,只有傻瓜才会爱慕。 ——布莱克

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孟德斯鸠

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 ——纪伯伦

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纪伯伦 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 ——爱迪生

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

——休 谟

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席 勒

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德谟克利特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二
《2009年五年级暑假语文作业(三)》

2009年五年级暑假语文作业(三)

一、围绕“地震”这一主题,做社会调查,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来,选择最有价值的材料,办一期手抄报 。

要求:1、统一使用坐标纸(原使用过),办在背面。

2、精心设计版面,美观,新颖,又创意,合理使用图片。

3、钢笔书写,做到工整、整洁,注意注明学校、班级、指导老师。

4、注意保存,不要破损,准备参加全国小学生手抄报。

二、收集资料:

做好资料夹:用 A 4纸(可彩色),可以使用剪贴、打印、手写等种方式,要美观大方、编写封面和目录,最后用资料夹装订成册。

内容:

单元主题:高尚

内容:《人民文学》、何其芳及其作品、周恩来生平及事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刘心武及其作品、我国的几大林区、收集文言文《乐羊之妻》、表示高尚的成语、名言警句、具有高尚品德人的故事。

单元主题:美与丑

内容:收集文言文《东施效颦》、了解庄子及《庄子》、了解墨子及《墨子》、罗森塔尔及罗森塔尔效应、话剧及中外著名的话剧作品、关于美与丑的名言锦句、谚语、成语。

单元主题:.母亲河

内容:了解长江黄河、长江三峡及电站、王之涣及其诗歌、刘禹锡及其诗歌、玉门关及与玉门关有关的古诗句、描写长江黄河的诗词、岷江的相关知识、白暨豚、

单元主题:.体育

内容:顾拜旦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了解孟子及《孟子》、足球发展史、北京奥运会会歌、你喜欢的奥运会项目介绍、你喜欢的奥运金牌获得者介绍、了解运动会程序、有关体育锻炼的成语、谚语等、 单元主题:.往事

内容:鲁迅及其作品故事、冯骥才及其作品、孙犁及其作品、收集自己身边的往事

单元主题:地球家庭

内容:联合国及联合国维和部队、中国维和行动、科学与和平周、《资质通鉴》、《二十四史》、马丁.露得.金、诺贝尔及和平奖、美国总统林肯、狄更斯及其作品、收集你最喜欢的一处异国风情、四大洲五大洋的基本知识、

单元主题:战争

内容:《乐府诗集》和《十五从军征》、王昌龄及其诗歌、李广的故事、苏联卫国战争、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根据地、《说苑》及《螳螂捕蝉》、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描写战争的古代诗词

单元主题:岁寒三友

内容:了解岁寒三友、郑燮及其作品、李方赝及其作品、王冕及其作品、其他描写梅兰竹菊的诗词并且做赏析。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三
《语文书上必背的名言》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四
《积累与应用六上1——4单元》

积累与应用(1——4单元)

班级: 姓名: 得分:

1.1单元主题词是“高尚”,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写出与“高尚”有关的名言警句。

2.与“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为什么这么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古文句是: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3.按原文填空:做河里,做林中,做草地上 ,做 ,„„决定成败的不是 ,而是 !

4.在《三峡之秋》中,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景物描写。(至少三句话以上,用课文原话作答)

5.星垂平野阔, 。(杜甫)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沙》(刘禹锡)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啊,体育,你就是 ! 。《体育颂》 弈秋,通国之善意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一人 ,一心 , 。„„(学弈)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绿茵场上 ,碧水池中 。

7.请写出一句与“美与丑”有关的名言警句。(请注明作者或出处) 8. 朝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描写黄河的诗句是:“ , 。”抒发戍边将士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而刘禹锡在《浪

淘沙》中描写黄河的诗句则是:“ , 。”

9.学校召开运动会,请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一条入场式的宣传语,体现班级的体育精神。

10.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11.《白桦林的低语中》你能背诵的一个语句是: 你喜欢这句的原因是: 。

12.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君子之修身,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 。——

13.黄河之水天上来,

,月涌大江流。——

16.绿茵场上,碧水池中

18.你从远古走来,。你用纯洁的清流, ; ,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 !《长江之歌》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五
《名言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名言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荀子在《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这件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外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B、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实践必然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

D、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2、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1)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2)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1)(3)(4) B、(1)(3) C、(3)(4) D、(1)(2)(3)(4)

3、上题材料中的“行”体现了( )

A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可靠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学习书本知识比实践来得重要 D对事情要有所耳闻

4、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给人哲学思考是( )

⑴天神是人类制造的,也能为人类服务 ⑵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⑶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 ⑷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 ⑸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A、⑵⑸ B、⑴⑶⑷ C、⑵⑶⑸ D、⑵⑷

5、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其哲学含义是规律( )

A、是不可抗拒的 B、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D、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荀子说:“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据此回答

6、荀子的这句话表明( )

A一切现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C要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B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

D由于人们易受现象的迷惑,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7、我们不受大蒙蔽而明大理,就要( )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

(3)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4)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A(1)(2)(3) B(2)(3)(4) C(1)(3) D(3)(4)

8、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9、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一观点说明( )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主观比客观更重要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矛盾着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10、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正确阐述了( )关系

A、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B、金钱和人生价值

C、事业理想和艰苦奋斗 D、个人与他人、社会

11、对孟子的上述观点正确理解是( )

⑴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⑵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⑶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⑷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是精神贡献

A、⑵⑶ B、⑴⑵ C、(1)(4) D、(3)(4)

12、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 )

A、心是思维的器官,是智慧的支柱 B、人是用脑进行思维的

C、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D、心和脑实际上是思维的器官

13、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他已经( )

A、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认识到君主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C、感觉到群众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作用 D、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4、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体现了(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 B、外因对事物发展是不可缺少

C、在事物发展中,内外因同等重要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15、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这些千古名句主要告诉我们( )

A忧患与安乐、逸乐与灾祸是矛盾的 B要反对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C享乐主义具有危害性,应该反对 D必须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应该先前看

16、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

⑴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⑵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⑶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⑷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 )

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⑵⑶

17、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 )

A、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双方是根本对立的

C、双方的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18、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 )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9、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这说明()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坚持适度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

20、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这主要说明() A美与恶都是主观自生的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美与丑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1、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观点( )

⑴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⑶批判了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感性的活动的观点 ⑵在认识理论上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⑷肯定了人的抽象思唯能力和预见能力

A、⑴⑶ B、⑵⑷ C、⑴⑵ D、⑵⑶

22、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 )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的过程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23、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说明( )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之中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24、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它告诉我们认识论的道理是( )

A、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B、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C、信言是否美,美言是否信,关键要看言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2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的哲理有()(1)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1)(3)(4)B(2)(3)(4)C(1)(2)(3)D(1)(2)(4)

26、“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轻重、大小事无条件地相互转化D量变与质变存在根本区别

27、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 ) ⑴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⑵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⑶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⑷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D、⑵⑶⑷

28、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要体现了下列哲理( )

A、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B、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C、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D、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

29、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哲学含义是()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有了先进的认识工具,人们就能认识事物

(3)生产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认识工具的发展

(4)人们认识世界的欲望,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A(1)(3)B(1)(4)C(2)(3)D(1)(2)

30、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说:“多思出智慧”。这说明( )

A、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从现象开始

C、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了现象也就认识了本质

D、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过程,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31、、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段话体现哲理是()

(1)认识是变化发展的(2)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A(1)(2)(3)B(2)(3)4()C(1)(2)(4)D(1)(3)(4)

32.<<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由穷到变,由变到通,由通到久D穷则思变,变则思通,通则思久

B事物矛盾发展到了尽头,就必然发生变化,以解决矛盾,这样,变化后的事物又顺利地向前发展,不断解决矛盾,事物就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因而可以长久地发展下去

C事物由穷到变,到通,到久,无限地发展下去

33.《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表明了()

A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人们不能否认或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34、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观点( )

⑴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⑵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⑷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⑶⑷

35、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从哲学上看,这句话(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的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36、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37、上述事实启示我们(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C、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学习书本知识

38、《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

⑴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⑵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⑶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⑷自然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⑵⑶⑷

39、《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故能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近。……此兵法之胜,不可先传也。”这说明( )

A、人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变化面变D、事物的本质是很难把握的

B、事物有真象和假象,真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以否定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撇开事物的现象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40、《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D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41、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对 ( )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42、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

A、都肯定了世界观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

D、都肯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43、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这说明( )

A、世界的本质是火 B、世界上没有神 C、事物都有发展过程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44、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

(1)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2)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4)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A、(1) (2) B、(2) (3) C、(2) (4) D、(3) (4)

45、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6、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他是用( )的观点看问题。A、片面 B、形而上学 C、孤立 D、联系

47、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这反映了( ) 的观点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六
《诗句哲理》

第一部分 辩证唯物论部分

◆恩格斯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这句话告诉我们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按图索骥”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是从主观出发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表现,其错误在于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属唯心主义。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意思是说,宇宙万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而不是意识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有信路路畅通,无信步步难行”体现了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第二部分 唯物辩证法部分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表明了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段话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无风不起浪”、“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的哲理是: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体现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守株待兔”错误在于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这句话肯定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但没有看到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世异同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白居易在《杨柳枝》中写道:“古歌旧曲请君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在《杨柳枝词》写道:“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几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唐朝诗人杜苟鹤在《小松》中写道:“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不是风动,不是嶓动,仁者心动”这两句话都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的,却否认了是物质在运动,是一种典型的离开客观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刻舟求剑”的错误在于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首诗体现了生物的运动变化是有某种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生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给我们的启示是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在它具有不可违抗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效果。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对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说:“多思出智慧”。这说明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体现了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这样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归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这首诗主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给人的哲学思考是: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要体现的哲理是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

◆《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这体现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统一的关系。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是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这主要说明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名言揭示的共同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护盾米挝并、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的错误在于幻想没有予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讳疾忌医”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告诫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最大的问题,是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告诉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要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

◆毛泽东说过:“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告诉我们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兵来将挡,火来水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体现的哲理是事物包含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辨。”这表明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 “不分皂白”的错误在于抹杀了事物的特点,没有看到事物包含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宋代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中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

◆列宁说:“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共同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人先擒王”,杜甫这首诗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用在刀刃上”、“打蛇要打七寸”、“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体现的哲学原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体现的哲理是:虽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但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会产生影响作用,要求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等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吹毛求疵”的错误在于混淆了矛盾的主次方面,看问题抓不住主流。

◆《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中包含的哲理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从哲学上看,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练》;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材料中例举的人和事说明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作用。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上的成就所产生的影响具有辩证性;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意志品质影响着其奋斗方向和最终成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能忽视外因;事物是普遍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玉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作用,不能忽视外因。

◆“名师出高徒”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能忽视外因。

◆“欲速则不达”,“少时偷针,长大偷金。”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古人云:“奢糜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的哲理有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句话说明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说明做事情要注意火候。要坚持适度原则。

◆“过犹不及”说明做事情要注意火候,要坚持适度原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认识到事物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哲理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理解是: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它不懂得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从来凯歌出艰难”体现的哲理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三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5、8课)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故事,实际上是对人的精神和能力的歌颂,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要求我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审时度势”、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说的是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人在客观规律、客观条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了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造条件认识事物的本质。

◆“隔行如隔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体现,要求我们必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要求我们必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故能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近。......此兵法之胜,不可先传也。”这说明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如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假象以否定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它告诉我们认识论的道理是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培根说:“真正的哲学家应当象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集原料和花粉,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这个比喻所蕴含的哲理是:要在充分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获得理性认识。

◆荀子说:“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荀子的这句话表明要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体现的哲学观点是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钓多识鱼性,樵多知树名”这几句话共同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要求我们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揭示的哲理是认识来源于实践;科学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一观点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求我们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观点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段话体现哲理有认识是变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句话表明:⑴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精神;⑵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意味着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第四部分 人生价值观(6、7课)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正确阐述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范仲庵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评价刘胡兰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树立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说明了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七
《古文史复习资料》

一、庄周和《庄子》

庄周的生平。庄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是道家学派的继承者和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但他的“齐物之论”则滑向了相对主义。他的世界观则是悲观厌世、虚无主义的。他主张“弃知去己”、“舍是与非”,摈弃一切智慧与社会文明,幻想超越客观现实而追求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很显然,他的这种思想是当时的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思想意识的反映,对后世不免产生消极影响。不过,庄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进行了无情深刻的的批判和辛辣尖锐的嘲讽,表现出一种愤世嫉俗,蔑视礼法与权贵、不与统治者合作的精神,这给后世进步作家如陶渊明、李白等人以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孔丘和《论语》

孔丘的生平。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他主张“仁者爱人”,主张“德治”,反对暴政。他告诫统治阶级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以奴隶殉葬,要求对当时的奴隶制政治作某些改良,思想比较开明,也包含有一定的人道主义因素。但是,他把“仁”归结到“扎”上(“克己复扎曰仁”),并具体化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上,目的在于维护旧有的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这就表明他的思想是属于贵族奴隶主阶级的,后世的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利用它来作为统治和压迫人民的思想工具,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

孔子还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大教育家,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之先。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上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如“学而不厌”、“见贤思齐”、“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至今仍对我们大有启发。

三、《孟子》三文章颇具特色: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思想绵密,辩才无碍,语言酣畅有力,富有鼓动性,颇具纵横家风格。②明敏机智,善设机巧,引人入彀,然后层层追逼,锋芒毕现,令人无没迴避。③极善用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进行论辩说理,如“揠苗助长、”“齐人乞番”等,富有形象形与幽默感,文章的说服力很强。《孟子》一书影响后世较《论语》更为深远,成为唐宋古文家学习的典范。

(三)离骚的艺术特色:

1.《离骚》是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是形成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流派的直接源头。①《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

具有祟高理想、峻洁人格和充满着爱国热情的、“可与日月争光”的伟大诗人的典型。②思想内容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特点,表现手法上具有显著的浪漫主义特征。《离骚》反映了当时楚国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而在表现手法上,诗人不是完全写实,它已升华为一种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尤其在诗的后半部,诗人大胆地驰骋着想象和幻想,运用虚构和夸张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自然现象揉合成一体,编织成虚幻的境界,抒写了主人公内心的深沉、复杂的情感,更具有浪漫主义的特征。

2.《离骚》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离骚》中的比兴手法,已从《诗经》的单纯、片断而发展到比较系统和完整、具体象征的性质。如用鲜花香草比喻人的高洁品质,以恶禽臭物来比喻谗佞小人,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描写,使现实斗争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开辟了后世“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的先河。

3.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创造。《离骚》采用楚民歌形式,汲取散文笔法,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定格,创造出参差错落的“楚辞体”;扩大了篇章结构,增加了内容容量,更适宜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和细腻微妙的情感。《离骚》的语言精炼,词采华美。方言的采用,使诗歌富有南国情调;灵活运用虚字,增强了诗歌咏叹的抒情气氛以及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史记》的文学成就:

一、塑造了丰富多采的人物形象。《史记》作为历史著作,是忠实于历史真实的。但作者在“实录”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的具体描绘,再现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富有性格特征的历史人物形象,如项羽、李广、刘邦、陈涉、张良、韩信、廉颇、蔺相如等。

《史记》塑造人物的功夫首先表现在对于材料进行精心选择、高度概括和适当安排。作者选择的是那些重要的、有代表意义的、足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和事件(如《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留侯世家》等)。其次,为了突出某一中心思想、体现某一创作意图而采用“互见法”.这种方法的运用既可保持各篇自身的统一完整,倾向鲜明,又可使篇与篇之间相得益彰(如《魏公子列传》、《范睢列传》等)。再次,司马迁通过许多戏剧性的情节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使其性格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如《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魏其武安侯列传》“使酒骂座”和“东朝辩辨”等)。此外,作者还常常通过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使之更为生动、逼真,并增强其传记的故事性。如张汤劾鼠,石建误书,李广射石,陈涉辍耕等都是。

二、谋篇布局,匠心独运。全书一百三十篇是一整体,互相补充,互相照应。但每一篇传记无疑又是各自独立的文学作品。在文章组织上,它一方面首尾呼应,针线严密,结构紧凑;同时又穿插灵活,变化多端,用文章波澜起伏而又摇曳多姿。

三、悲慨激扬,富有强烈的抒情性。鲁迅称它是“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的文学成就和抒情色彩的高度概括评价。《史记》在描写历史人物时,不仅禀承着“实录”精神对

人物的生平活动加以从实记录,而且“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寄寓着作者的褒贬和鲜明的爱憎感情。《史记》的内容有爱有恨,有歌颂,有鞭挞,可以说是一首爱的颂歌,恨的咒曲,是一部饱含血泪的悲愤诗。全书既闪现着作者的理想之光,同时他那满腔愤世嫉俗之情也时而流露笔端,火花四射。在表现形式上,有的通篇以抒情议论为主,有的夹叙夹议,有的引入一些诗赋歌谣,淋漓慷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气氛(如《屈原贾生列传》、《伯夷叔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

四、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语言上《史记》也有很多创造。首先是善于运用符合人物地位身分的有特征性的口语来传达人物的神情态度(如《张承相列传》写周昌口吃,《陈涉世家》写伙伴的惊讶,以及刘邦、项羽观秦始皇出游的不同感慨等);而作者的叙述、描写语言也是感情充沛和富有表现力的,能极其巧妙地写意传神。其次,《史记》大量引用民谣、谚语、俗语,使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加强了读者对于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再次,司马迁引用古籍时还常把十些古奥难懂、含义不明的词句,改成当时通俗易懂的词汇和句式,以便于一般人所理解;在古代语言规范化上有积极作用(如《五帝本纪》、《宋微子世家》征引《尚书•尧典》和《尚书•洪范》等)。总的说来,《史记》的语言精练、生动、雄浑、晓畅,有感情,有气势。韩愈说它“雄深雅健”,苏辙说它“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第三节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1、灵均形象的塑造。

 屈原作《离骚》之前,文学作品多属集体创作。《诗经》中虽有个别作品可知作者,

但他们只是因时感时偶一为之,并非自觉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者。至于诸子之文,多系一家一派学说之荟萃,且大多不出于个人之手。屈原的出现,则意味着我国文坛上第一个自觉的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的产生。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八
《1诗的真善美》

一、诗的真善美

一、前言:

大家好!我是赖建国,是中华福音神学院的老师。很高兴可以在这边,跟大家来一起查考圣经里面的诗篇。诗篇是属于圣经的诗歌、智能书里面的一部份;诗歌、智能书有约伯记、诗篇、传道书、雅歌、还有箴言。

我们在读这个诗篇的时候,可以说是大家最喜欢的。很多教会也是在每一个礼拜天早上,做礼拜中间也会读诗篇,所以诗篇往往是大家最熟悉的部分、也是最喜爱的部分。

讲到诗篇,那我们要晓得它是诗歌,是用诗歌体裁所写的,把人的心声借着这个诗歌表达出来。圣经的诗歌特别是讲到我们对上帝的祷告,所以也有一些属灵的长辈跟我们说,不会做人就读箴言、不会祷告我们就读诗篇,所以诗篇是我们学习祷告最好的方式。

二、诗歌的总论:

我们今天讲到诗篇,我先跟大家谈到诗歌的总论。我有两个小孩,我的小孩在读国民小学的时候,有的时候我就陪他们做功课。特别是读到国文课本,里面很多很好的诗歌,让我们可以看。有一次我陪我的小孩读,国文课本的诗歌里面就有一首诗,引起我的注意,我就大声的念出来,那我的小孩也跟我一起来念,我现在跟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一首诗。 第一首是〞采莲谣〞: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

红莲艳、白莲娇,扑面清香暑气消。

你划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

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蓬乐陶陶。

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蓬乐陶陶。

当我摇头晃脑来念的时候,他的哥哥也在旁边,就跟着一起来朗朗背诵。因为他虽然是以前读过,但是都还是记得非常非常的清楚。记得我小的时候也是用唱的,我发现,像这样一类的诗歌、歌谣,它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清新可爱、老少咸宜、易学易记、朗朗上口。难怪一旦学会之后,就会终身难忘。

那我们读的第二首,叫做〞江南可采莲〞,也是一首清新爽口的诗,我念给大家听: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读到这里,我的老二就开起玩笑了,他就说: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西南北。我说这样子的话,这就不叫做诗啦!因为把这个诗的情趣、韵味,都变作不见了。

其实我们看到,诗,人人都喜爱,甚至许多人不经意的时候,也就会吟起诗来;虽然不一定会押韵、合调,我们称作打油诗,但是最能够把他当时、当地的心境就表达出来。

三、诗跟散文的不同之处:

诗跟散文不同,散文包括像个人的书信、像历史故事、法律的文件、政令宣导、新闻、报纸、科学、论文等等,都各有它的目的跟对象,都是以实用为主的。但是诗却往往就是发抒个人的情感,所以最能够把人的心情表露出来。

但是很多人问,到底是先有诗?还是先有散文?由于诗多半比较精致、深刻;散文多半比较浮泛、散杂,所以有些人就会认为说,先是有散文、然后才有诗歌。其实情况正好相反,每一个国家的文学发展史,都是诗歌比散文更早。由于诗是感情的自然抒发,散文多半是出自于实用的目的,所以诗歌的产生每每早于文字。而散文如果不用文字写出来的话,就不能达到它所需求的目的。

像毛诗上的序就写到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所以一个人在内心里面,有一些真诚的情感,他就会自然的,借着诗歌把它表露出来。开始的时候也许野调无腔,后来也许有腔无意,但是逐渐的就有了内容、韵律、节奏。等到人类有了文字以后,就把这些

流传广远的诗歌,就予以写定;经过时间的淘汰、提炼,就变成我们今天所最喜欢的这些 诗歌,能够被保存下来的,都是不朽的杰作。 就像我们中国古时候,就留下来有诗经。有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都是历经千百年,广受众人喜爱的作品。不论士农工商、达官贵人、或是贩夫走足、无论是男女老少,只要略微知道一点文字,或者是我们能够跟人家交谈,就都能够随口吟上几句。

甚至有人讲到说,像唐诗三百首,熟读了之后不能做诗,也能够随口吟上几句。德国的大诗人歌德也是这样讲说,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应当至少读一首好的诗歌。

四、如何界定一首好诗歌的条件:

那么我们现在就要讲到说,一首好的诗歌、或者伟大的诗歌,有一些什么样子的条件呢?我们众人怎么样来界定一首好诗跟好诗人的条件呢?我想有几个方面至少要来注意到:

A 深刻的体验:

第一个、就是要有深刻的体验。有人说,只有诗人才能够真正了解这个世界。诗就是传达经验的,什么地方有生命的活动,什么地方就会有诗的题材。诗是从藏在诗人内心心灵的经验,然后发表在文字上面,所以诗是从诗人的经历里面,粹炼出来的生命的精髓。

我们不能够叫诗人讲他没有经验过的事情、没有体验过的事情,这一种应该是真实的感人的经历,才能够真正的感动人。这就是我们讲到真善美里面的〞真〞,否则的话,就都是一些风花雪月、无病呻吟。 好比说,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唐代的大诗人杜甫,他所写的一首〞春望〞,那个是从他内心里面,最深、最深的体验所讲出来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鐕。

你看杜甫,他是遭遇到国破家亡,而且巅沛流离,经历过这样子生命里面最深刻的体验,然后再用这些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所以这首诗千古以来,一直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非常喜欢的诗歌。

另外比如唐朝的李白,我们称他叫作诗仙。他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

就是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的: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个我们每一个人从开始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来背诵这个诗歌。一直到我们经历过人生里面几十年的经历,到年老的时候,我们读这首诗歌,还是认为它把我们内心的感觉都说出来了。

B 丰富的情感:

一个好诗第二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丰富的情感。情感是诗里面必要的元素,有了感情的元素、更要看出情感,是不是生动有力?是不是合适、持久?所以像一般风花雪月、无病呻吟,那些诗歌不能够流传的久远,因为不是把人的心灵能够写的更深刻,提升人的灵性。

伟大的诗篇都要具有崇高的情感,不朽的作品更富有提高人生的作用。它把人生与社会、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美与丑,具体的形象化的把它表现出来,也指示读者人生里面的正路,这就是我们讲到真善美里面的“善”。

好象贺知章,他写了一首“回乡偶书”,这是我们很多人在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每逢读到的时候,就特别特别的感受深刻。诗里面写到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个描写久客还乡的情形,还有老大悲伤的感慨,我想也是很多人在外面流荡了很久之后,心里面特别的感受。

王维也有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面写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偏插茱萸少一人。

这个写佳节思亲,并且友爱之情,写的是最为深刻。所以里面像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我们每逢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最会想到的诗句。

C 活泼的想象:

一个好的诗,除了有深刻的体验、要有丰富的情感,另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活泼的想象。在这一点上面,往往就区别了一般的人跟一个好的诗人。一般的人也都有深刻的体验、丰富的情感,但是要有活泼的想象,把它化成诗歌、文字,那就是要经过很多的操练。

诗人的经验不一定是以风花雪月为题材,什么经验都可以成为诗;但必须借着诗人活泼的想象,把这些题材加以剪裁,通过情感,就变成一首美丽的诗歌。因为当我们要唤起别人的情感的时候,就必须带领人进入到想象当中,让个人的体验、人生的历练,就变成众人的一个共同的历练,这就是我们讲到真善美里面的“美”。

好象我们讲到王维,王维讲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他有一句名句,就有讲到:踏花归去马蹄香。我们一看到这一首诗、这一句话,就会想象:好象有人骑着马、踏着野花,就回到他自己的住处去;但是一路上面都会有蝴蝶、或者其它的鸟雀,就在那边随着他来飞舞。虽然他没有讲出来,可是借着这个诗句,就把这个整个画面,就把它给表达出来了。

我特别喜欢李白写的有一首“月下独酌”,这一首非常特别。你看它的标题呀!是“月下独酌”,是一个人在月亮下面独自的饮酒,但这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实一个人独饮,在那边应该是感到很孤单的;可是我们看到李白的这一首诗,月下独饮呢,先讲到月、再讲到影,写得非常热闹。物我原本无情,可是经过诗人他的丰富的想象,就把这个整个的境遇,写得乐趣横生。所以我们读这一首〞月下独酌〞,感觉到不是李白一个人在那边独酌,天上有月,地上有他自己的影子,在那边非常的热闹。

D 精炼的语言:

一个好诗第四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精炼的语言。诗是艺术的语言、是精炼的语言,诗人常常创造崭新的词汇,来表达他超觉的思想。而各种不同的诗歌,也都有它一定的格式,严格限定的音韵、节奏等等;因此诗人必须具有丰富的语言,更要有控制语言的能力。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九
《名言诗歌选择题》

名言、成语、诗文、俗语哲理选择题集锦

名言哲理选择题集锦

1、荀子在《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这件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外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B、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实践必然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

D、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2、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1)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2)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1)(3)(4) B、(1)(3) C、(3)(4) D、(1)(2)(3)(4)

3、上题材料中的"行"体现了( )

A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可靠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学习书本知识比实践来得重要 D对事情要有所耳闻

4、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给人哲学思考是( )

⑴天神是人类制造的,也能为人类服务

⑵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⑶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

⑷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

⑸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A、⑵⑸ B、⑴⑶⑷ C、⑵⑶⑸ D、⑵⑷

5、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其哲学含义是规律( )

A、是不可抗拒的

B、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D、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荀子说:"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据此回答6、荀子的这句话表明( )

A一切现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B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

C要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D由于人们易受现象的迷惑,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7、我们不受大蒙蔽而明大理,就要( )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 (3)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4)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A(1)(2)(3) B(2)(3)(4) C(1)(3) D(3)(4)

8、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9、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一观点说明( )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主观比客观更重要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矛盾着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10、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正确阐述了( )关系

A、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B、金钱和人生价值

C、事业理想和艰苦奋斗 D、个人与他人、社会

11、对孟子的上述观点正确理解是( )

⑴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⑵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⑶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⑷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是精神贡献

A、⑵⑶ B、⑴⑵ C、(1)(4) D、(3)(4)

12、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 )

A、心是思维的器官,是智慧的支柱

B、人是用脑进行思维的

C、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D、心和脑实际上是思维的器官

13、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他已经( )

A、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认识到君主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C、感觉到群众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作用

D、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4、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体现了(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 B、外因对事物发展是不可缺少

C、在事物发展中,内外因同等重要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15、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这些千古名句主要告诉我们( )

A忧患与安乐、逸乐与灾祸是矛盾的 B要反对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C享乐主义具有危害性,应该反对 D必须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应该先前看

16、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

⑴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⑵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⑶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⑷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⑵⑶

17、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 )

A、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双方是根本对立的

C、双方的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18、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 )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9、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这说明()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坚持适度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

20、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这主要说明() A美与恶都是主观自生的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美与丑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1、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观点( )

⑴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⑵在认识理论上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⑶批判了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感性的活动的观点

⑷肯定了人的抽象思唯能力和预见能力

A、⑴⑶ B、⑵⑷ C、⑴⑵ D、⑵⑶

22、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 )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的过程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23、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说明( )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之中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24、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它告诉我们认识论的道理是( )

A、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B、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C、信言是否美,美言是否信,关键要看言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2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1)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1)(3)(4) B(2)(3)(4) C(1)(2)(3) D(1)(2)(4)

26、"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轻重、大小事无条件地相互转化D量变与质变存在根本区别

27、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 ) ⑴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⑵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⑶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⑷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D、⑵⑶⑷

28、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要体现了下列哲理( )

A、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B、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C、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D、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

29、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哲学含义是()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有了先进的认识工具,人们就能认识事物

(3)生产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认识工具的发展

(4)人们认识世界的欲望,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A(1)(3) B(1)(4) C(2)(3) D(1)(2)

30、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说:"多思出智慧"。这说明( )

A、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从现象开始

C、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了现象也就认识了本质

D、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过程,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31、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段话体现哲理是()

(1)认识是变化发展的(2)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A(1)(2)(3) B(2)(3) (4) C(1)(2)(4) D(1)(3)(4)

32.<<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由穷到变,由变到通,由通到久

B事物矛盾发展到了尽头,就必然发生变化,以解决矛盾,这样,变化后的事物又顺利地向前发展,不断解决矛盾,事物就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因而可以长久地发展下去 C事物由穷到变,到通,到久,无限地发展下去

D穷则思变,变则思通,通则思久

33.《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表明了() A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人们不能否认或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34、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观点( )

⑴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⑵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⑷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⑶⑷

35、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从哲学上看,这句话(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的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36、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37、上述事实启示我们(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C、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学习书本知识

38、《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 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

⑴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⑵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⑶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⑷自然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⑵⑶⑷

39、《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故能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近。......此兵法之胜,不可先传也。"这说明( )

A、人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变化面变

B、事物有真象和假象,真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以否定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撇开事物的现象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D、事物的本质是很难把握的

40、《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D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41、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对 ( )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42、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

A、都肯定了世界观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

D、都肯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43、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 这说明( )

A、世界的本质是火 B、世界上没有神

C、事物都有发展过程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44、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

(1)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2)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4)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A、(1) (2) B、(2) (3) C、(2) (4) D、(3) (4)

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篇十
《七、诗三首1》

高一语文(必修) yw-2012-02-006

《诗三首》导学案

编写人:吴映辉 审核人:王完凤 编写时间:20120914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把握三首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2、 能力目标: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3、 情感目标: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

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把握诗歌的主题,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 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 讨论。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怀。

【知识链接】

1、《古诗十九首》,“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古诗”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主要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废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风貌。《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已经成熟,它对建安诗歌的繁荣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2、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3、文体:乐府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都认为是就歌声长短而言。“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短歌、长歌,因歌词音节的长短区分。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4、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 “五柳先生”。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他的诗歌对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和唐代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遗谁(wâi) 还顾(huán gù) 三匝(zā) 羁鸟(jī) 守拙(zhuō) .....

阡陌(qiān mò) 故渊(yuān) 榆柳(yú) 暧暧 (ài) 墟(xū)里 .....

拾掇(duō) 青 衿(jīn) 樊笼(fán) ...

2、 古今异义词

① 同心而离居 古:指感情深厚 今:齐心 ...

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古:多少 今:几何学,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空间图..

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等。

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古:人心归服 今:回家的念头 ..

3、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译文略)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状语后置句,按现代语序应为“深巷中狗吠,桑树颠鸡鸣”) 误落(于)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开荒(于)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二、 各小组代表朗读《涉江采芙蓉》《短歌行》,评选朗读明星。

朗读明星:

三、 1、《涉江采芙蓉》一诗中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芙蓉、兰泽、芳草。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同时,开篇两句也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

2、 本诗中的感情变化如何?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欢欣——失望——思念——忧伤,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思妇之情。

四、1、《短歌行》这首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明确:忧——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

2、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由此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难得

3、 全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⑴引用《诗经》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出自《诗经 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长领襟,悠悠的是我想念你的心,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诗人不直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望,而是引用《诗经》的句子,向人才发出了深情的呼唤。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主要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相处的温情。“呦呦”是鹿的叫声,说是鹿发现山野之间有它喜欢吃的苹草,就发出快乐的叫声,招呼同伴们都来享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国君的口吻。他说,我今天要宴请你们大家,不但为你们准备了美好的宴席,还准备了美好的音乐。而曹操引用这几句诗

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来归附我,我也要为你们准备这样美好的宴席,好好地招待你们,共享君臣之乐。简而言之,礼遇贤士。

⑵妙用比喻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将贤才比作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不由得使诗人的担忧从内心当中抒发出来,绵绵不断。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这几句虽然是写眼前的实景,其中却有深意。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曹操的言外之意是说,你们这些有才干的人还在犹豫什么呢?你们要找一个贤明的主人,为什么不投奔到我曹孟德这儿来呢?只有我这里才是你们最好的归宿!

⑶巧用典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表示希望尽可能多的招揽人才。他海纳贤才的诚意,其宽广的政治胸怀和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周公的典故,在于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有宽广的胸襟,殷勤地接待贤才,希望天下贤士都来归顺自己。而这正是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所做的艺术的回答——投奔我这个思贤若渴的明主才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是卒章显志,诗人以周公来勉励自己,只要得到人才,我就可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了。

(诗人委婉曲折地表明心迹。诗人引用《诗经》语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仰慕和思念,妙用比喻形象生动的说明贤才难得,巧用典故说明自己要尽情地招揽贤才,并且像周公一样礼遇贤才。)

【延伸积累】

1、建安风骨: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学生齐背诵,体会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

2、积累名言名句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③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归园田居》导学案

【学习过程】

一、“归园田居”这个标题中的题眼“归”字很重要,围绕“归”我们思考四个问题 :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提示:用诗中字词简要回答) 明确:(1)“尘网”、“樊笼”(2)A、“爱丘山”(本性)B、“守拙”(3)“归园田 ”(4)“无尘杂”、“有余闲”、“复得返自然”。

二、朗读并分析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

明确;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写出田园生活的淳朴。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也写出了景色的幽美。 后四句是远景。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以动映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得乡间的宁静、和平。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

特点:清新自然 祥和安谧 闲适恬淡 宁静幽美

三、1、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2、 从诗中你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清高孤傲、与世不合 洁身自好、甘于清贫 向往田园、淡泊名利

【讨论探究】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 明确: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提供专家的看法: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

——张铨锡《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

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他选择归隐田园,远离污浊官场,独善其身,始终保持自身纯洁,是他人生中最勇敢最高尚最痛苦也是最无悔的选择。因为当时的陶渊明面对的是腐败透顶的官场,物欲横流的世俗,我相信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陶渊明一定会坚持他少年时“大济苍生”的理想,造福一方吧。(供参考的观点)

【延伸积累】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美与丑的名言 关于美与丑的诗句 美与丑的名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美与丑的名言和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724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