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赏心悦目的造句

赏心悦目的造句

2016-01-01 15:28:2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一《造句8》 1不言而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赏心悦目的造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一
《造句8》

1不言而喻: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等等一系列治国措施使我们国家在社会住一段路上大踏步的前进,中国梦在不久的将来是一定会实现的,这是不言而喻的。 2赏心悦目:秋天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白的似雪,黄的如金,红的像火,绽放着美丽,绽放着芳香,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3:顾名思义:红灯是最近新培育出来的一个新的樱桃品种,顾名思义这种樱桃成熟时像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挂满枝头。远远望去真是惹人喜爱。

4矫揉造作:之前几场矫揉造作的表演让台下观众看的昏昏欲睡,反倒是她的精彩绝伦的表演使观众眼前一亮赢得了观众的雷鸣般的掌声。

5.故弄玄虚:一些汽车修理厂,每当有人来修车时他们总是故弄玄虚,夸大其词的糊弄顾客,这样做无非就是要多骗取一些顾客的:“大团结”。

6.茫然若失:望着相处多年的朋友的渐渐远去的背影,他感到茫然若失,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掉队的大雁孤独无靠。但是,这种想法只是一闪而过。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二
《默写》

孔子语录》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鱼我所欲也》

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曹刿论战》

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6、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 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 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 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 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最后邹忌得出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 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皆朝于齐”的成效。

6. 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出师表 (诸葛亮)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者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

(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原句)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7.桃花源记

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5.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8.三峡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9.马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2)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4)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5)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10.陋室铭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6、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 写潭中景物中树木藤蔓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2.岳阳楼记

1.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5.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写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以物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以己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9.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于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0.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1.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醉翁亭记

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

9.根据句意填空: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14.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记承天寺夜游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送东阳马生序》中,全文的中心是(或:写作此文的目的):勉励后学。

《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时因为作者很守信,这些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表现作者向“乡之先达”谦恭、虚心地求学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5.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观沧海》

2.《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对朋友,也是对自己的叮咛的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写出(《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因行迹的疏远而淡漠感情的句子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有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这首诗相似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饮酒》中体现心与物遇,进人物我两忘境界的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行路难》中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积极乐观精神的语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行路难》中用典的语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3.《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旧事物必然将被新事物取代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表达诗人人生观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借用典故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两句诗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望岳》

1、诗中的名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3、虚实结合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表明诗人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用了设问修辞,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春望》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三
《多姿多彩造句》

多姿多彩造句

1、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女生们就如芊芊芳草般迷人,在这个已经到来的春季里,让我心旷神怡。

2、相信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不要倔强地以一颗怨恨的心对它加以诅咒,为每一分精彩而自豪,你就能收获更多欢笑。

3、今天学校组织去森林动物园参观,我们看到了多彩多姿的动物们。和煦的春风吹来,同学们的笑脸和动物们的身影相映,此情此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4、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那里的 是彩色的,那里的 是彩色的,那里的 是彩色的,那里的 是彩色的,那里的 是彩色的。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5、蛋白质结构多种多样,决定其功能多种多样,就可以体现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

6、玲珑剔透的玻璃杯能反映着多姿多彩的世界,反映着不可磨灭的故事,反映着回味无穷的回忆。

7、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是没有经历百样人生的洗礼我们是不会懂得生活的真谛的。

8、漫步在荷花园里,看着多姿多彩的荷花,每一朵都是那么完美无瑕,真让我们赏心悦目。

9、瞧,秋天树叶的颜色多姿多彩,有的如浓茶般的绿,有的如麦穗般的黄,有的如铁锈斑的褐,还有的如火焰般的红,宛如凡高笔下一幅美丽的油画。

10、人生就像一幅画,多姿多彩;人生就像一盘菜,味道鲜美;人生就像一出戏,感人肺腑。

11、生活,就像一张白纸,人类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画笔将它画得多姿多彩。

12、当我们使用着现在的高科技产品时,又有几人会去咏叹那些科学家,若不是他们的开拓创新,我们今天又如何能有这样多姿多彩的生活?

13、不同人看天空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有的人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的人生活是平平淡淡,有的人生活是暗淡无光。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四
《默写》

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

(2015-06-27 08:23:49)

转载▼

《孔子语录》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鱼我所欲也》

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2、 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曹刿论战》

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6、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1. 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 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 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 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最后邹忌得出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 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皆朝于齐”的成效。

6. 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出师表 (诸葛亮)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或者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一致。

(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原句)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7.桃花源记

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5.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8.三峡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9.马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2)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4)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5)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

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10.陋室铭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6、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 写潭中景物中树木藤蔓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2.岳阳楼记

1.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5.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写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以物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以己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9.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于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0.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1.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醉翁亭记

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

9.根据句意填空: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14.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记承天寺夜游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送东阳马生序》中,全文的中心是(或:写作此文的目的):勉励后学。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五
《2015.6.16关联词造句大全》

关联词造句大全

虽然……但是……

虽然很困难,但是我还是不会退缩。

虽然雨很大,但是我还是会去上学。

虽然我很过分,但是都是为了你好。

虽然我知道他在骗我,但是我还是原谅了他。

虽然这样做不妥当,但是我也没有办法。

虽然我考了一百分,但是我还是不能骄傲。

虽然这道题很难,但是我还是把它做出来了。

虽然小明有时很顽皮,但是他也很懂事。

虽然情非得已,但是也没办法。

虽然爷爷已经很老了,但是他还是坚持每天做运动。

虽然他犯了错误,但是他已经悔改了。

虽然这份礼物很朴素,但是我很喜欢。

虽然这是你亲手做的巧克力蛋糕,但是我不喜欢。

虽然这件衣服很漂亮,但是他太贵了。

虽然你成绩不太好,但是你也不能自暴自弃。

虽然她很活泼,但是他内心世界是个十分文静的女孩。

虽然我生病了,但是我还是要坚持去上学。

虽然糖果很好吃,但是吃多了会蛀牙。

虽然我是个小孩子,但是我已经很懂事了。

虽然妈妈是为了我好,但是他这样做太过分了。

虽然这座桥已经建了很多年,但是她依然很坚固。

虽然这样做是错的,但是也有道理。

虽然我总是睡到很晚才起床,但是我没有迟到过。

虽然电脑有它的好处,但是他也有他的坏处。

因为……所以……

因为我们的勤奋,所以总能收获成功!

因为下雨,所以上学要打伞。

因为平时学习没努力,所以中期考试成绩差强人意。

因为有道德和法律约束,所以大家做事不能欲所欲为。 因为人类不保护地球,所以地球在渐渐衰老。 因为今天下冰雹,所以不能去公园玩。

因为我们需要空气,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空气。

因为小红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 不是……而是……

它不是红太狼,而是喜羊羊

。 1.不是我不帮你,不是我讨厌你,而是我受了别人的托付。

2.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3.他不是一樽雕像,也不是一个死人,而是一个有灵魂的英雄

4.我不是在海里畅游的鱼,也不是能在高空中翱翔的鹰,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5.人要在社会混,不是靠学识,也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关系

6.我不是飞舞在狂风中的浪花,也不是安睡在宁静深潭底的玄冰,而是天空中的一滴雨水为干涸的大地献出我的生命。

7.我不是一条奔腾的大江,也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眼汩汩的泉水为需要我的大地流淌甘泉。

8.我不是那绝望的一潭死水,也不是那人云亦云的涓涓细流,而是那集九天云聚万里浪的自主沉浮的汪洋!

9.我不是一条海底的鱼,也不是一只高空中的鹰,而是可以为更多人服务的天使. 10.我不是温室里娇艳的花朵,也不是家里的盆栽,而是草原上的一根小草,为大自然添上一笔新绿。

11.我不是一朵让人赏心悦目的花,也不是一朵价值连城的花,而是一朵可以创造出无限价值的祖国的未来的花朵。 不但……而且……

我不但成绩好,而且人品好

我们不但要学习好,而且还要工作好。

像 似得

大海就像似母亲的心灵,滋润着我们,哺育着我们。

大海就像是父亲的关怀,照亮着前途,给予着温暖

大海就像是老师的关爱,提供着甘泉,撑起着希望

秋天的风像画家似的

春天的风像妈妈的手似的,轻轻一吹,动也不动,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似得眨呀眨的;

红红的太阳似火球;风筝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行;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似得。

小鸟在树上叫,就像唱歌似的

树上的苹果就像小朋友红红的脸似得,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虽然……但是…… ……

如果……就……、

只要……就……、

无论……都…… 、

不管……也…… 、

即使……也……

一边……一边……、

一方面……一方面……、

有时……有时、

一……就……、

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光……也……、

不仅……还……、

虽然……但、

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与其……不如、4.宁可……也不、5.宁

可……也、6.之所以……是因为、7.如果……就、8.只要……就、9.既然……就、10.即使……也、11.无论……都、12.不管……都、13.不仅……还、14.不仅……而且、

15.不但……还、16.虽然……但是、17.不是……而是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说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六
《短文两篇》

《陋室铭》阅读练习题

1、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与“何陋之有”相互照应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写陋室环境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蓝色入帘青。

5、 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 《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爱莲说》用“莲”年历况,委婉批判了当时 、 的世风。两篇短文都运用了 的手法。(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趋炎附势、追名逐利;托物言志)

8、 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9、 第一、二句用“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这两句话所起的作用(运用比兴手法,引出文章主旨)

10、 第4——7句分别从 、 、 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居室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

11、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何作用?(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作者也有古代名贤高尚的生活志趣和远大的思想抱负。)

12、 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13、 作者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嘈杂的音乐扰耳也没有俗务缠身。)

14、 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那些官僚们灯红酒绿的生活的鄙弃,含蓄的评判了他们寻欢作乐的生活态度。)

15、 作者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重要意义?

《爱莲说》阅读练习

1、 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莲,花之群子者也。

2、 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志洁行廉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 比喻君子体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 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同一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 文中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菊花、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牡丹”比喻富贵的人;“菊花”比喻隐士;“莲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9、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这句话讽刺了 的社会世态。(爱慕富贵的人多,品德高尚的人少;趋炎附势,追名逐利)

10、 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菊,是从正面衬托;牡丹,是从反面衬托,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11、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傲。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12、《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我们要鄙夷和厌恶那些拜金主义者的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行为,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信条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应受到批评和否定。)

13、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有哪些美好品质?(不像陶源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要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清白,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4、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七
《陋室铭》

1解释划线字

2 3 4 5 67 8

9往来无白丁 10可以调素琴

11 1213 14

用原文语句回答

1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采用类比的手法引出陋室不陋这一主旨的句子是

2统领全篇,突出全文主旨的句子

3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

4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室中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5写室中生活,反应室主人高雅脱俗的句子

6写室中生活,反映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安闲适意情怀的句子

7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

8其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9与本文有关的对联

回答问题

1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3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

4文章结尾用孔子的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5这篇文章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文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这种句子被称为骈句。骈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请你选择一组最喜欢的骈句,并简要地赏析。

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深刻含义?

8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怎样看待作者所表现的惟吾德馨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八
《短文两篇测试题》

22 《短文两篇》测试题

一、解释句子中的实词。(23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

3、 往来无白丁: 4、调素琴

5、无丝竹之乱耳: 6

7、何陋之有: 8

9、出淤泥而不染: 1011、濯清涟而不妖: 12

13、濯清涟而不妖: 14

15、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16、予谓菊: 17

18、花之君子也: 19

20、宜乎众矣:

二、解释多义词“之”。(8分)

1.水陆草木之花: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丝竹之乱耳:

4.何陋之有:

三、解释词类活用现象。(16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无案牍之劳形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花之隐逸者:、陶后鲜有闻: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四、翻译句子。(21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五、理解性默写(34分)

《陋室铭》

(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与“何陋之有”相互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陋室环境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5)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6)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

(7)《爱莲说》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8)《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

以 为线索;

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

人: 、 、 。

(9)《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10)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

五、根据诗文内容填空(30分)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

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

是 。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

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

是 ;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

是 ;

6.《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

的 家,“元公”是他

的 。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

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

人: 、 、 。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

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

是 。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

为 。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九
《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重点词语复习资料

姓名: 班级:

温馨提示:复习这个专题时请以课文P228—P234为内容,以课文下有注音释义的词语

为重点。以下题目作为自我检测之用。请为①字注音或②根据字音写汉字或③成语释义造句。

第一单元

一、quán 释 缩 影 千zī 百态 bì 益

潜 移默化:释义 造句: 危言耸听:释义

造句:

二、摇摇欲zhuì 梦huàn

半明半mâi :释义 造句:

三、鸟cháo 惊xiàn wàng 弃

四、mí 漫 小心yì 刹 那 湍 急 势不可dāng

猝 然 mî 地 酣 睡 zhào 祸 jǐng 然有序 屹 立

相tí 并论 lǚ 行

诵读、mù 浴 xī 沥 熠 熠 chà 异 栖 息

第二单元

六、 记忆yïu 新 百看不yàn 走tuï 无路 逃chuàn

jīn jīn 有味 xuàn 丽 眼花liáo 乱 心kuàng 神yí

五彩纷chãng 雕镂 yïu 然而生 gǔn 瓜烂shïu

寂mî 鸦quâ 无声 míng 刻 zhūn zhūn 教导

juān 刻

sōu 索枯肠:释义

造句: 烟波浩miǒo :释义

七、弹 指 迸 溅 穹 隆 悟 máng 然若失

积攒 沉淀 呜咽 涉 足 絮 语 摒 弃

xī 利 一视同rãn 和 怪僻 xiāo 洒

谈笑风shēng 安恬 撷 取 惆 怅

白驹过xì :释义 造句:

八、huî 达 其貌不yáng 自xǔ 罪kuí 祸首

指手huà 脚 不屈不náo huì cuì sù 怨

shà 时jī 身 pìn 请 出手不fán

dào 听tú 说 无动于zhōng 时máo

fâifâi 扬扬 出谋huà 策 可歌可qì 鸡毛suàn 皮

茅塞顿开:释义

造句: 咬文嚼字:释义

造句:

名著、烦zào 噤 了声 míng 思苦想 膝 盖

功勋赫赫 驰骋 黝 黑 绶 带 心花nù 放

气gài 非凡 密密匝匝 陈词làn 调 xiá 想

浑身解 数 吼 叫 哽咽 煎áo

第三单元

十、归省 行 辈 xù 叨 dài 慢 撺 掇

凫 水 一哄 拔 前篙 潺 潺

mãng long 兽脊 弥 散 蕴 藻

惹 眼 屹 立 家眷 舀 一瓢水

踱 来踱去 吁 气 在浪花里蹿 渔父

旺相 用手撮 纠葛 楫 子

十一、zhàn 酒 缠guǒ 擂 鼓 泅 水 戍 边

lì 子 门槛 渍 酸菜 糖nián 儿

秫 秸 邪魔鬼suì hã 家 麻 麻亮

赏心悦目:释义

造句:

第四单元

十四、水涨 起来了 散 在草丛里 酝 酿

应和 黄晕 嘹 亮 蓑 衣 抖sǒu

花zhāo 招展

十六、济 南 暖和 着 落 一 jì 儿

宽Chǎng xiá 窄 水藻 zhù 蓄 澄 清

十七、芊芊 细草 dài 色 轻飞màn 舞 潜 在树叶间

烘 烤 主zǎi 积xù páng bï

贮 满 挑 着 pú fú 迸 发 秋波澹澹

春华秋实:释义

造句:

闲情逸致:释义

造句: 诵读:星luï qí 布 轮kuî 摇yâ 凋bì

静mì

第五单元

十八、qǐ dǎo 心不在yān 粗糙 mî 无闻

tuǒ 协 一劳永yì 等因fâng 此 倔强

赫赫 英名 不屑 狗血喷 头 卷 帙

滑jī 威xiã 付zhū 行动 兴高cǒi 烈

qiâ qiâ 私语

根深dì 固:释义 造句:

孜孜 不倦:释义 造句: 一事无成:释义 造句:

不言而yù :释义

造句: 锲 而不舍:释义

造句:

专题:一览无yú 不可思yì

第六单元

二十二、piāo miǎo

二十三、干涸 水guàn bàn 倒 tiǎn 净

一瞬 间 咽 了一口 唾 沫

二十四、风帆 宛似 似 的 和xù

露 着笑脸 感人fâi fǚ 情不自禁 颤 栗

明澈 bì 玉 船舷 分biàn 不清 咫 尺

二十五、 自称 称 职 相称 滑jī

全fù 精力 随声附和 头xián 御pìn

不可救药:释义 造句: 骇人听闻:释义

造句:

赏心悦目的造句篇十
《古诗竞赛》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赏心悦目的造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赏心悦目造句 用赏心悦目造句 赏心悦目的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赏心悦目的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赏心悦目的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0064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