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考作文 >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如何不走题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如何不走题

2016-05-03 15:09:58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如何不走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高考语文作 ...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如何不走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如何不走题

  一、高考作文阅卷探秘

  俗话说:“意犹帅也。”作文,首先要注意审题立意。有的同学,下笔千言,思接千载,思想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结果导致离题万里,可能因为一篇作文,在考场上就一溃千里。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笔作文之前,一定要先过好审题立意这一关。要想在考场上作文立意方面得到高分,首先要摸清阅卷老师的心理,弄清决定阅卷老师判分的因素。

  其实,阅卷老师有一套作文快速阅读法,即“作文三眼看,看三眼”。第一眼是看审题是否准确,角度切入是否恰当,立意是否明了。若审题错误,再好的文章也要被判“死刑”。

  老师的“第一眼”很快很短,不可能反复阅读琢磨你的观点。因此,高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故弄玄虚。他们的“这一眼”,一般习惯性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看标题。这是阅卷老师了解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考生拟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2.看开头、结尾。因为开头和结尾也是阅卷老师寻找观点的关键之处,所以,开头最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3.看小标题。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性文字的铺排,从而使主题更集中,重点更突出,简洁又醒目。

  4.看文章内容是否与标题一致。有些考生审题不细,内容与标题没有内在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作文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

  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意,把握写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舍本逐末。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写起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二、如何审题立意?

  (一)准确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体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3.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眼”,比如关键词、重点句、暗示语等。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4.审清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作文命题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后两种作文的题目是考生自拟的,而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命题者确定的,是唯一的,是不容变更、置换的。这是命题作文与其他两种作文最大的区别。为此,考生在审题时,必须牢牢围绕这个“所命之题”展开。如何展开呢?八字要决——字字落实,有所侧重。

  字字落实,实际上就是把题目中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写清楚。

  如作文题:《我与小王的一件趣事》。

  事:写作对象。一件事:写作范围和文体。我和小王:取材的范围,必须关于“我”与“小王”两个人。趣:题旨,审题的要害,什么是“有趣”,怎样写才算是“有趣”。把上面逐字(词)的理解合起来,审题就算审准、审透了。

  有所侧重,就是分析文题结构,找准写作的重心,即题眼。

  ①主谓式结构,如“我能”,题眼是谓语“能”。

  ②偏正式结构,如“诗意地生活”,题眼是修饰或限制语“诗意”。

  ③动宾式结构,如“品味时尚”,题眼是动词“品味”。

  ④并列式结构,也称关系型命题,如“走与停”、“一步与一生”、“我与故事”等,审题时要写清楚几个概念间的关系。题眼就是“关系”。即要“两点论”,兼顾两面,不可只抓一面,不顾其余;又要“重点论”,应有所侧重,分清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

  ⑤独字(词)式,如“见证”、“常识”,它们既有表面意义,又有隐含意义,既可实指,也可虚指,审题时要虚实结合。

  如何审题眼呢?务必要“咬文嚼字”,可以判明词性,可以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词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总之,一定要审到吃透它的内涵和外延为止。如“见证”,首先想它是什么意思。“见证”一词的含义有两点:一是“见”,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二是“证”,可以作证。再依据材料分析。也有两层:第一句话讲的是它作为动词的含义,第二句话讲的是它作为名词的含义。据此思考:(谁)见证——见证的主体(见证者),见证(什么)——见证的对象(或是历史进程、历史事件或是身边小事,这是“实”),见证的意义——见证的意义、价值(这是“虚”)。经过这一番咀嚼、思考后,题意自然就把握准了。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如何不走题相关热词搜索:考语 作文

1、 2012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 2012高考大幕正式拉开,6月7日上午2012高考第一科语文 2012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2015-08-12)

2、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为什么能或不能这 2013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2015-08-12)

3、2015河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一《2015河南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高墙外》》p>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2015河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2015-09-16)

4、2015福建高考作文范文篇一《201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优秀范文》,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②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 2015福建高考作文范文(2015-09-16)

5、2015浙江高考语文作文篇一: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解析及优秀作文 2015浙江高考语文作文(2016-01-12)

6、语文作文格子模板(共5篇)语文作文格子纸_早晚得用作文格子纸800字语文作文格子纸作文格子模板带作文格的高中语文答题卡模版(2)语文作文格子模板(2016-07-29)

7、2014年湖南衡阳语文作文分(共7篇)湖南省衡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有答案湖南省衡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是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骄柔献媚的夜莺向它颂赞。夜莺的颂歌唱得温存似的软和,醉心融骨似的热烈,最含羞的花包就此开放,多情芳草和2014年湖南衡阳语文作文分(2016-07-30)

8、2016年泰安市高三二轮作文的题目是蜗牛和老鹰的检测题语文(共3篇)2016年泰安市高三二轮作文的题目是蜗牛和老鹰的检测题语文(2016-09-24)

9、2016年语文全国2卷答案(共7篇)2015全国新课标2卷语文试卷答案(word下载)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的语文科目的试卷答案,会提供word版本的资源给各位师生进行下载的,请大家密切关注:点击进入2015年新课标2卷word资源下载(语文)>>>【重点专题】>>>2015年全国高考真题及答案专题>>>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2016年语文全国2卷答案(2016-09-26)

10、广东中山市2016年高二下学期语文作文(共4篇)广东中山市2016年高二下学期语文作文(2016-09-26)

11、2016高考作文上海卷的立意(共7篇)2016上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2016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公布,你立意对了吗?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上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欢迎广大考生进入查看!  观今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感慨有四:  (一)稳中有变:依然是材料作文,但不再延续前几年二元对立的关系型命题形式,转而对现象进行评析思考2016高考作文上海卷的立意(2016-09-26)

12、2016语文试卷全国2卷(共6篇)2015全国新课标2卷语文试卷答案(word下载)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的语文科目的试卷答案,会提供word版本的资源给各位师生进行下载的,请大家密切关注:点击进入2015年新课标2卷word资源下载(语文)>>>【重点专题】>>>2015年全国高考真题及答案专题>>>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2016语文试卷全国2卷(2016-09-26)

13、  2018年高考语文是首门应试科目,其中,受人关注的作文题已经出炉。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18年高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2018-07-27)

14、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和肉豆的茎须一旦缠绕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一少年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的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缠错综的茎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两篇赏析(2015-07-08)

15、深入灵魂的热爱是怎样的?大概是深入骨髓,时刻挂牵,一丝波澜便可牵扯情绪。能让一个人深入灵魂的爱是什么?祖国,大自然,或者只是自己对某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对那个远在千里的2015高考满分作文两篇赏析(2015-07-08)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如何不走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如何不走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gaokaozuowen/38908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