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朱光潜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朱光潜”的相关文章,提供与“朱光潜”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朱光潜,随笔

09-09

篇一:朱光潜,随笔朱光潜:朋友,你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朱光潜:朋友,你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2016-03-02朱光潜原文标题:《谈动》 朋友: 从屡次来信看,你的心境近来似乎很不宁静。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一般人欢喜谈玄,你说烦恼,他便从“哲学辞典”里拖出“厌世主义”、“悲观哲学”等等堂哉皇哉的字样来叙你的病由。我不知道你感觉如何?我自己从前仿佛也尝过烦恼的况味,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但人莫知之,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那里有所谓哲学与人生观!我也些微领过哲学家的教训:在心气和平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生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噗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与爱,我景仰布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从前长辈们往往

朱光潜雨声

04-22

《江苏省盐城市三星级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2015.06.04)》朱光潜雨声 第一篇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时杨中学、大丰南阳、新丰中学 2015届高考模拟测试(十) 语文I试题 命题人:刘慧 吴如海 马玮 审核: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对于读书,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 ▲ ,牵

朱光潜的美学人生

04-07

标签: 朱光潜 美学 人生 关键词: 美学 朱光潜 人生
朱光潜的美学人生   一谈到朱(光潜)先生的学问,大家自然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的美学,原因是美学研究伴随了他的一生,是他最感兴趣和下工夫最多的学科。下面是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朱光潜的美学人生,供大家参考:   朱光潜的“美学”人生   张金言   ①一谈到朱(光潜)先生的学问,大家自然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的美学,原因是美学研究伴随了他的一生,是他最感兴趣和下工夫最多的学科。在朱先生的美学著作中,有最早留学欧洲时期用英文写的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回国后写成出版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谈文学》《克罗齐美学述评》,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出版的大学教材《西方美学史》。正是这些著作奠定了朱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美学家的地位和声誉。   ②与此同时,朱先生还译出了大量西方美学经典著作,其中包括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的《美学》(三卷)、克罗齐的《美学原理》和维柯的《新科学》等。作为20世纪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翻译大家,也许只有朱先生可以与19世纪后期的严复相提并论。朱光潜的美学人生   ③美学对朱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朱先生在《论美感教育》一文中说:“道德起于仁爱,仁爱就是同情,同情起于想象。”还说:“儒家认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在朱先生看来,美学与伦理学始终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供完美的人生理想。   ④朱先生在讲艺术时必

朱光潜谈美读书笔记

篇一:《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专业:10对外汉语 学号:1050130005 姓名: 孙亚丽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只要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的事物都是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到底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没呢?美具有哪些特征呢?我们该如何审美以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呢? 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之后,才对“美”有了真正的认识。 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朱先生把这种观点简约地表述为: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这种观点朱先生在早期和晚期是一以贯之的。

朱光潜谈美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谈美 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那么在这里,我认为就有必要想一下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聚精会神的欣赏”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在阅读诗文时,常常有因为文章句子打动内心而想入非非之时。这种联想的行为在书中并没有被算作是审美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联想的时候已经脱离了艺术品本身,而转入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