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元稹悼亡诗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元稹悼亡诗”的相关文章,提供与“元稹悼亡诗”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元稹评传简介

09-02

标签: 元稹 评传 简介 关键词:
  《元稹评传》是2008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伟斌。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元稹评传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元稹评传简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花费二十八年时间撰写而成的关于元稹的传记,作者根据确凿的证据、全新的论证,全面考论了元稹的方方面面,纠谬《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的错误记载,商榷鲁迅、陈寅恪、岑仲勉等名家的权威结论,提出了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许多新观点,描绘了元稹的历史本来面目,破解了中唐历史上的不少谜团,解决了学术界关于元稹问题一直无法自圆的诸多问题。   作者简介   吴伟斌,男,江苏吴江人,汉族,1943年出生。196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回母校,跟随唐圭璋、孙望两教授学习唐诗宋词,授文学硕士学位。其后来江苏古籍出版社工作,任编辑室副主任与编审职务。近二十年来编辑了如《唐代文选》、《中国话本大系》(56种)、《新编三百首系列》(14种)、《中古文学文献学》以及《<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谢榛全集校笺》等几千万字的书籍。二十八年来一直致力于唐代文学的研究,先后编撰出版《元稹评传》、《一直被人冤屈误解的"元才子"》、《元稹诗歌选注二百首》、《白居易全传》、《新编近代爱国诗词一百首》、《新"三言""二拍"》等十多种著作,主编《文学人物鉴赏辞典》、《新编毛泽东诗词鉴赏》,发表有关元稹白居易的专题论文五十多篇,在各出版社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报刊其他论文及各类文章计约六百多万字。   元稹简介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rd

悼亡的诗

10-17

标签: 悼亡 关键词: 元稹悼亡诗 悼亡诗大全
十大悼亡诗词悼亡的诗 第一篇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 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悼亡的诗句

06-01

标签: 悼亡 诗句 关键词: 悼亡友人的诗句 悼亡诗
《经典悼亡诗词》悼亡的诗句 第一篇 中国古代的经典悼亡诗 中国古代的经典悼亡诗 秋日正好,放一曲略带忧伤的音乐,捧一卷书来读,忘却秋意犹寒凉,直觉光景绵长。读至“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一句,本来的温暖感觉变得索凉。那时候纳兰该是多么的落寞凄凉,一腔情思只得西风寒凉,黄叶飘洒。不禁又想起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那阴阳相隔的怅然,还有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痴情。索性找度娘请教一番,搜得悼亡词多首,这些词各有千秋,却都是对亡妻的追思、留恋。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1]

悼亡诗潘岳

05-31

标签: 潘岳 悼亡 关键词: 元稹悼亡诗 悼亡诗大全
从潘岳的悼亡诗分析潘岳的情感悼亡诗潘岳(一) 从潘岳的《悼亡诗》(选一)分析潘岳的情感 潘岳是西晋太康年间著名的文学家,与当时著名文人张载、陆机、左思等齐名,文学史上并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潘岳的文采也在文学史上颇有名气,刘勰评价其作品曰:"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文心雕龙·体性篇》)因其文学成就斐然,钟嵘的《诗品》将潘岳列为上品十二人之一。尤其由潘岳所开创的"悼亡诗"一派,更是为中国文学史册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我们都知道潘岳以貌美而著称于世,不仅如此,他还趋炎附势,“望尘而拜”。但他的诗文,特别是悼念亡妻之作,却深情缠绵,赢得一致的赞赏。潘岳人格与文格的分裂,在魏晋时期的士人中颇具标本意义。 潘岳在《悼亡诗》中流露出沉重的哀凄,低徊哀婉,但他的深情还是遭到了一些批评家的批评,认为其诗“既哀且伤,甚有过之。” 史书称潘岳“性轻躁、趋世利”,然而他的悼亡诗却动人心弦。史书《潘岳传》论:“潘著哀词,贯人灵之情性”按照文如其人的标准,这样一个只图功名,攀附权势的小人怎么可能会有真性情,深感情?难道他的《悼亡诗》是哗众取宠

元稹:何满子歌

04-15

标签: 元稹 何满子 关键词: 元稹简介 元稹的诗
元稹:何满子歌 篇一:《中华书局版《元稹集》存在的八个问题》 中华书局版《元稹集》存在的八个问题 周相录 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唐都学刊》2003年2期,4500字 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冀勤先生点校的《元稹集》,其意义是毋唐赘言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许多地方不能差强人意。 我读《元镇集》,首先为之遗憾的是录校不精。一、一些重要异文未录。如卷54《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一出外有司”,“外”宋蜀本、四部丛刊本、《全唐文》卷654俱作“于”;卷26《何满子歌》“碧袖歌垂翻鹤卵”,“歌”宋蜀本、卢校宋本俱作“欹”;卷60《祭亡友文》“忽莫陈于丧次”,“莫”宋蜀本、卢校宋本俱作“奠”。实际上,上举三例冀氏校勘底本俱误,而点校者遗落的异文恰恰是正确的。二、校记张冠李戴。如卷10《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前古韵耳,不足难之”,冀氏校云:“张校宋本作‘前书口,可谓灾难之’。”检四部丛刊本附张元济校记,张校宋本“前”下五字正作“古韵耳不

悼亡诗,潘岳

04-06

标签: 潘岳 悼亡 关键词: 元稹悼亡诗 悼亡诗大全
篇一:《从潘岳的悼亡诗分析潘岳的情感》 从潘岳的《悼亡诗》(选一)分析潘岳的情感 潘岳是西晋太康年间著名的文学家,与当时著名文人张载、陆机、左思等齐名,文学史上并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潘岳的文采也在文学史上颇有名气,刘勰评价其作品曰:"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文心雕龙·体性篇》)因其文学成就斐然,钟嵘的《诗品》将潘岳列为上品十二人之一。尤其由潘岳所开创的"悼亡诗"一派,更是为中国文学史册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我们都知道潘岳以貌美而著称于世,不仅如此,他还趋炎附势,“望尘而拜”。但他的诗文,特别是悼念亡妻之作,却深情缠绵,赢得一致的赞赏。潘岳人格与文格的分裂,在魏晋时期的士人中颇具标本意义。 潘岳在《悼亡诗》中流露出沉重的哀凄,低徊哀婉,但他的深情还是遭到了一些批评家的批评,认为其诗“既哀且伤,甚有过之。” 史书称潘岳“性轻躁、趋世利”,然而他的悼亡诗却动人心弦。史书《潘岳传》论:“潘著哀词,贯人灵之情性”按照文如其人的标准,这样一个只图功名,攀附权势的小人怎么可能会有真性情,深感情?难道他的《悼亡诗》是哗众取宠,故作

元稹何满子

03-22

标签: 元稹 何满子 关键词: 元稹简介 元稹
篇一:《五年级下古诗》 五年级下:(25首) 一、春景篇 1、游园不值 二、抒怀咏志 三、少年篇 叶绍翁 2、南园十三首(五)

元稹名句

元稹名句篇一《经典名句》 经典名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