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首都博物馆瓷器展厅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首都博物馆瓷器展厅”的相关文章,提供与“首都博物馆瓷器展厅”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瓷器修补大师

07-03

篇一 瓷器修补大师锔瓷大师王振海的邪门手艺(上)   [生财有道]王老邪的邪门手艺(上) (20140514)   锔活儿,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修补器具技艺。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锔钉,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辽宁抚顺的王振海,疯癫人做疯癫事,原创来源搜视,人送绰号王老邪。锔活儿,一项沉寂了千年的神秘绝技,是怎样在他的手里慢慢掀起了面纱?   锔瓷第五代传人王振海,是国家一级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与锔瓷结缘, 9岁就掌握“锔活秀”的全部技艺,现一直在为朋友和收藏者修补古旧瓷器。数十年来,生命中博大精深的中国锔艺文化深深地积淀在他手上。   王振海说,他所用的金刚钻是康熙年间的,是他爷爷山东巧工王神手的工具。当年红卫兵抄家,把家传的锔瓷挑担都烧掉了。他把老金刚钻等十几件工具包起来藏在酸菜缸里逃过一劫。而今,他为老金刚钻配上了102种钻头,无论陶瓷、紫砂、玉器、水晶、铜等任何材质的器皿,他都能操作起来准确无误。这一技艺吸引了几个年轻人前来学习,王振海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他们。   在传承过程当中,他十分讲究“艺品”和“人品”。他说,锔瓷不是一种单用手就能做好的活儿,而是用心才能完成。目前,他的徒弟中还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而且他在古旧瓷器这行里数十年所知所闻,也没有发现第二个做锔补修复老瓷器的人。但毕竟还有人在学,锔瓷的传承还是有希望的。   关于锔瓷:   锔瓷是过去常见的传统技艺,台湾称为“补仔”。旧时无论大陆还是台湾,“惜物惜福”是人们的普遍观念。随着时代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的“补仔”行业已成历史名词。2006年初,台湾历史博物馆与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宝璺 藏神——锔瓷研究展”,系统展出了不同技法的各代锔瓷实物。导览图册中还收录了时为日本京都大学考古学博士生的陈馨女士撰写的锔瓷研究专稿,希望对传统民间艺术和陶瓷文化的收藏、保

瓷器的制作cctv

06-20

篇一 瓷器的制作cctv青花瓷的制作工艺    [农广天地]青花瓷的制作工艺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而青花瓷位居名瓷之首,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凝聚着景德镇陶瓷前辈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它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瓷坯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中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清朗不浑,明净素雅。青花瓷器,正是由于它在原料、工艺、生产条件上受到的制约,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反复的实践,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以纯净、朴素、大方、优美的艺术形象,闻名于世,尽显唯美的中国古朴之风。青花瓷是美丽的,那么这个美丽从何而来呢?和景德镇其它类型瓷器的生产方式一样,手工青花瓷工艺专业化程度强,行业分工极其细致,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其核心工艺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等五项工序。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带观众朋友们去中国瓷都景德镇,看看那丝毫不起眼的泥坯是如何脱胎换骨,最终成为神韵飘逸的青花瓷的。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同时也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1300度的高温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景德镇窑成功烧制出的青花瓷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    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配方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其胎料主要有两

首都博物馆观后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首都博物馆观后 第一篇 今天,我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但是由于我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住的地方距离首都博物馆较远,时间有限,我不能全面参观,但这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都博物馆有两个展馆,方形展馆和圆形展馆。由于时间有限我只参观了方形展馆的一部分。其实这也是必然的。即便,我有足够的时间,我也不可能参观所有的地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样值得参观思考的地方数不胜数。 我参观的地方主要有北京文物精品展厅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 其中北京精品文物展又分为很多类。 “温温玉色 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展示了龙泉窑这个古老窑系的整体发展脉络,展示了各个时期龙泉窑青瓷所呈现的不同艺术特点。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

首都博物馆入场拥堵吗

《首都博物馆旅游开发调研报告》首都博物馆入场拥堵吗 第一篇 首都博物馆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科研成果,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 然而,即使是这样一座现代化,且免费向游客开放的博物馆,即使每天可接纳游客数量在4000人,但其工作日的日访问量仅300人左右,节假日的日访问量略高,1000人左右。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首博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而访问量却不高?这次,我小组就针对游客参观游览行为和游览满意度,对首都博物馆进行一次调研,从而解析首都博物馆游客较少的原因。本次调研,是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经行的,首先,12月30日进行关于首博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之后经行问卷的编纂,其次,在1月3-5日给游客发放问卷,最后,整理信息,分析、汇总结果。 具体调研安排:2010年12月30日——首都博物馆初步实地考察 2011年1月3日——首都博物馆节假日调研

首都博物馆的感想150字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首都博物馆的感想150字 第一篇 下午1点左右从小南门出发,大概有1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这座气势宏伟的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它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 。刚来到这个壮观的比武官时,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比我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有一个像绿色的大钟似的东西突出来,拒收这是一个十分大的放映厅。从总体上看这个东西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 进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展馆共有五层,自下而上,我们依次参观了国画展、书法展、青铜器展、玉器展和书房文化展。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与文化艺术的殿堂,它保存和陈列着北京约50万年的人居史和3000年的城市史、800年的京都史的珍贵遗存,还有众多中华民族的文物瑰宝,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采。 我们首先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在这个馆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国博物馆捐献出来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与各大洲。同时记录了不同人群和个人的多样化表现。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的展品都是举世无双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国展出。如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战时用哨,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版画代表作《三个十字架》,达·芬奇的《裸体男子画像》,拉斐尔的《圣女像》等。我想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着我国与别国文化的交流。通过展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的历史。 当然看

首都博物馆留言簿

篇一:《首都博物馆 游记》 11月26日,中学全体师生来到“首博”参观游览。博物馆总共为5层,分为东西两区。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我清晰地感受到了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的精神世界。接着,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此处为班簋介绍)„„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300

篇一:《走进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小学生作文)》 走进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2012年4月12日,学校组织全校同学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走进博物馆活动,我们五、六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参观了著名的北京首都博物馆。同学们一下汽车,就看到一座气势恢弘的建筑物呈现在眼前,悬挑的屋顶气度不凡,玻璃幕墙晶莹透亮,而一个绣迹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墙而出,斜倚在幕墙上。没错,这正是北京首都博物馆。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迎面便是一座红柱绿檐,高大敞亮的牌楼,上面刻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营造出浓浓的老北京味道。牌楼左右两边的展厅别具一格,一个像长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个简直就是青铜鼎,刚才那个破墙而出的怪物,原来就是那巨大展厅的一角。老师说:“青铜鼎是圆厅,“木匣”是方厅。”在它正对面,有着用花坛包围着的两条金色的巨龙,在两条巨龙靠近嘴部的位置,有一颗用花束围起来的“龙珠”。 我们乘着电梯来到圆厅的六层,这里正在展出“玉器精品展”。进入展厅,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这里有用来求雨的玉猪龙、盛酒的樽和挠痒痒的如意。最吸引我的还是翠扳指,它浑身闪着翠绿无暇的光,有瓶盖大小,是清代大太监

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130

篇一:《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但是由于我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住的地方距离首都博物馆较远,时间有限,我不能全面参观,但这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都博物馆有两个展馆,方形展馆和圆形展馆。由于时间有限我只参观了方形展馆的一部分。其实这也是必然的。即便,我有足够的时间,我也不可能参观所有的地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样值得参观思考的地方数不胜数。 我参观的地方主要有北京文物精品展厅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 其中北京精品文物展又分为很多类。 “温温玉色 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展示了龙泉窑这个古老窑系的整体发展脉络,展示了各个时期龙泉窑青瓷所呈现的不同艺术特点。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历史时期出

首都博物馆感受

篇一:《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首都博物馆感受。 为进一步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9月13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院4系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首都博物馆,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有《古都北京》、《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等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文物珍品。 到达博物馆后,同学们开始自由参观,我也逐层参观了首都博物馆。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我真的惊叹于我们先民所拥有的智慧和灵巧,感慨于历史的变迁,还有中国古代陶器、瓷器、老北京的建筑和民俗等展区的文物,使我真正近距离地认识到了我们先民的勤劳智慧,了解了北京-我们对首都的历史演进,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位于首博地下一层的《城市记忆——百姓之家》的展馆。 百姓是生活的主体,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细胞,百姓之家的

首都博物馆,瓷器展,观后感

篇一:《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但是由于我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住的地方距离首都博物馆较远,时间有限,我不能全面参观,但这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都博物馆有两个展馆,方形展馆和圆形展馆。由于时间有限我只参观了方形展馆的一部分。其实这也是必然的。即便,我有足够的时间,我也不可能参观所有的地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样值得参观思考的地方数不胜数。 我参观的地方主要有北京文物精品展厅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 其中北京精品文物展又分为很多类。 “温温玉色 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展示了龙泉窑这个古老窑系的整体发展脉络,展示了各个时期龙泉窑青瓷所呈现的不同艺术特点。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历史时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