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施耐庵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施耐庵”的相关文章,提供与“施耐庵”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施耐庵简介

04-18

标签: 施耐庵 简介 关键词: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施耐庵简介,供大家参考选择。   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施耐庵名字的由来   施耐庵一边讲学一边写书。一天,他写到《水浒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徐麒问:你这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贝一样珍藏呢?徐麒说: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经拜佛用心极诚,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说着他用手指着木鱼的凹陷说:你看,想让他们懂得,读书,做学问就是要专心致志。施耐庵听了,连连点头:我们写书,也要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事后,他提笔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门楣上,意国是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写好《水浒传》。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   施耐庵简生平事迹   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的记载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

施耐庵关于英雄的名句

名言名句分类整理施耐庵关于英雄的名句(一) 名言名句分类整理 一、学习求知篇 1、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古今对联集锦》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我活着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了活着。——(英)培根。 5、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灿烂夺目。——(苏)高尔基 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晚唐)王贞白 7、路漫漫其

施耐庵的名言

施耐庵的名言篇一《名言警句》 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关于赞美教师和学习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韩愈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施耐庵名言

施耐庵名言篇一《中国古典名著名言》 中国古典名著名言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民不畏死,奈何之死俱之? (《老子·七十四章》) 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