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隆中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隆中”的相关文章,提供与“隆中”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隆中对阅读理解

11-07

标签: 隆中 阅读理解 关键词: 隆中 阅读理解
  隆中对最早出自《诸葛亮集》卷一第一篇,原名《草庐对》,《三国志》亦有引用。作者诸葛亮,后改名为《隆中对》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为大家整理的隆中对阅读理解,供大家参考。   隆中对阅读理解   《隆中对》阅读训练题答案   2004兰州市   (三)阅读下面《隆中对》中的文段,完成28—30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字可兴矣”   28.(1分)用“/”给下面语句标出正确的停顿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29.(2分)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30(2分)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

隆中对检测题

11-05

标签: 隆中 检测 关键词: 隆中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隆中对检测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隆中对检测题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第23课《隆中对》复习试题   2011年精选题   1. 解词:   1.好为《梁父吟》( ) 2.先主遂诣亮( )   3.因屏人曰( ) 4.欲信大义于天下( )   5.挟天子而令诸侯( ) 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7.帝室之胄( ) 8.箪食壶浆( )   2. 指出下列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   1.时人莫之许也。( )   2.君与俱来。( )   3.此用武之国。( )   4.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有以下几种,A.通假字,B.名词作状语,C.词类活用。请辨析用法。并解释   1.自董卓已来( )   2.欲信大义于天下( )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5.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4. 《三国志》和《 》《 》《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   5. 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 ,最终的策略目标是 ,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外交方面的方针是 ,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 ,另一路是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

隆中对教学设计

11-05

标签: 隆中 教学设计 关键词: 隆中 教学设计
  隆中对最早出自《诸葛亮集》卷一第一篇,原名《草庐对》,《三国志》亦有引用。作者诸葛亮,后改名为《隆中对》 。主要关于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隆中对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隆中对教学设计   《隆中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 识 和 能 力: 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 过 程 和 方 法: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 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的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 方针 依据。   【教学难点】 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提问法 讨论分析法 多媒体演示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文中的故事在《出师表》和《三国演义》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九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平,因此对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可适当加宽加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

隆中对学案

隆中对学案(一)23 隆中对 导学案配答案 23* 隆中对 “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智慧人物。公元207年,刘备为“兴复汉室”积极搜罗人才。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才见到了隐居隆中的诸葛亮。面对刘备求贤下士的真诚,诸葛亮在全面中肯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后,为刘备提出了一个进取荆益、联孙抗曹、革新政治、逐步统一中国的政治军事方案,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