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法硕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法硕”的相关文章,提供与“法硕”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法硕16年考研必考知识点分享:夏商立法概况及司法制度

11-15

  法硕16年考研必考知识点分享:夏商立法概况及司法制度   一、禹刑   夏商两朝政治法律制度处于初创阶段,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是由原始习惯转化而成的礼法。此外,夏王针对各种具体情况发布的“王命”和“誓”,诸如启出兵讨伐有扈氏所颁布的《甘誓》等,也是重要的法律渊源。   “禹刑”泛指夏朝的法律和刑罚,大抵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和军令陆续积累的习惯法,托名禹所创制,以表达对祖先大禹的尊崇与怀念。后人曾有“夏后氏正刑有五,科条三千”的记载,不乏主观臆断。   二、汤刑   “汤刑”被认为是商朝法律的总称,不成文的习惯法和国王发布的“誓”、“诰”、“命”等同样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   1.“誓”的内容偏重于出兵打仗前的盟誓,主要是发布军令或宣布军纪,大体相当于后来的军法。   2.“诰”的内容偏重于王或权臣对大臣、诸侯或下属官吏发出的命令、指示或训诫。   3.“命”则是王针对具体事情发布的命令。   商朝继续沿用不孝、违命等罪名,同时又有新的创设,《礼记·王制》记载商有“乱政”和“疑众”等罪;商朝有“三风十愆”之规定,即官吏有巫风、淫风、乱风三类恶劣风气以及与之相关的十种行为者,将受到墨刑等的处罚。商朝确立的五刑体系对后世影响较大。   商的诉讼制度也已经较为完备。   三、刑事立法   (一)奴隶制五刑:墨,劓,荆(刖),富,大辟   五刑成为常用的刑罚体系,是具有代表性的刑罚,  

法硕考研刑法学的核心考点介绍

11-14

  法硕考研刑法学的核心考点介绍   刑法部分   (一)绪论   1.罪刑法定的基本内容、体现、具体要求   (二)犯罪概念   2.犯罪的基本特征   (三)犯罪构成   3.犯罪构成的概念、意义   4.危害行为、不作为犯罪的条件和分类   5.危害结果   6.因果关系   7.刑事责任年龄   8.单位犯罪主体   9.犯罪故意的种类和区别   10.犯罪过失   11.认识错误   (四)正当化理由   12.正当防卫概念和成立条件   13.特别防卫   14.防卫过当及刑事责任   15.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五)犯罪故意的停止形态   16.犯罪既遂   17.犯罪预备   18.犯罪未遂   19.犯罪中止   (六)共同犯罪   20.共同犯罪的认定   21.特殊共犯   22.主犯、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23.教唆犯及刑事责任   24.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种类和停止形态   25.犯罪中止   (七)罪行形态   26.罪数形态   27.实质的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法条竞合犯)   28.处断的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   29.转化犯   (八)刑事责任   30.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九)刑罚概述   31.刑罚的概念和特征   32.刑罚的功能和目的   (十)我国刑罚的种类和体系   33.死刑   (十一)量刑   34.酌定情节   35.量刑制度(累犯、自首、数罪并罚、缓刑)   (十二)刑罚执行制度   36.减刑的条件   37.假释   (十三-二十四)刑法分则   38.间谍罪   39.危害公共安全罪(劫持航空器罪、交通肇事罪)   40.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生产、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