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同业理财 同业理财是什么

同业理财 同业理财是什么

2017-06-28 16:25:20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银行同业业务 商业银行同业金融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与合作对象,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兴起并蓬 ...

  银行同业业务 商业银行同业金融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与合作对象,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同业理财 同业理财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业理财 同业理财是什么

  “降杠杆”攻坚战: 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的江湖

  随着资金面和市场流动性出现逆转,同业理财的价格优势很快转变成了劣势。“去杠杆”背景下,资金面趋紧,同业理财收益率开始超过个人理财。银行业内“你买我,我买你”的同业资金互购现象明显受到冲击。

  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为什么成为金融市场的焦点?在横跨2016年和2017年的这场金融“降杠杆”攻坚战中,两者扮演了何种角色?透过剖析这两类金融产品,回顾市场流动性如何从宽松到紧张,可以总结出某种周期性规律。

  这里面主要涉及三条逻辑,环环相扣。

  首先,从银行负债角度(发行方),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作为负债,与资产期限错配,累积了一定潜在流动性风险。

  上述风险又通过委外链条,从银行传导至非银金融机构,形成了整个市场的交叉传染风险。

  央行一旦在“水闸”层面收紧流动性供给,并通过监管考核引导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机构“去杠杆”便成为大势;而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在去杠杆过程中会传递重要的价格信号。

  资管产品危机显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市场上有两家券商的集合资管产品出现兑付问题,截至目前还未顺利解决。

  其中一款集合产品份额预期收益为5%左右,实际收益只有不到2%,已兑付本金和部分预期收益。“关键是资金是银行同业理财,3个点的点差还是很大的,银行那边的刚兑压力怎么办?”该知情人士透露。

  所谓同业理财,是就理财负债对象的一个分类,对应的还有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

  同业理财规模在2014年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2015年始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债登的统计,银行同业理财(该口径不含非银金融同业)从2015年年初的不到5000亿元(占理财总规模3.25%)暴增至当年年末的3万亿元(占比12.77%),增长超5倍。截至2016年上半年末,银行同业理财规模已超4万亿元(占比15.08%)。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两年的跟踪了解,多家股份行的同业理财规模占比在50%以上,最高峰时甚至高达70%。理财规模急剧扩张的小银行更是依赖同业理财。

  同业理财资金的特点,一是具有批发性(量大),二是对价格非常敏感,且具有趋同性。

  回溯银行理财规模的暴涨,也正是出于以上两个原因。从卖方角度,同业理财规模动辄上亿,可以迅速达成冲规模的目标。2015年恰逢“资产荒”,资金面非常宽松的大背景下,同业理财的收益率比个人理财低50bp非常正常,对发行方来讲,多发同业理财可以降低负债成本。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随着资金面和市场流动性出现逆转,同业理财的价格优势很快转变成了劣势。“去杠杆”背景下,资金面趋紧,同业理财收益率开始超过个人理财。银行业内“你买我,我买你”的同业资金互购现象明显受到冲击。

  加杠杆与流动性收紧因果

  从流动性非常宽松到收紧的过程中,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银行理财因为委外加杠杆,导致风险交叉传染。这也是去年以来银行间市场波动,一个有别于历史常规的因素。

  回顾来看,2015年二季度末,三季度始,债市出现“疯狂”加杠杆现象。银行资金作为优先级给劣后配资。彼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报道过结构化和质押回购的杠杆加总为10倍的市场明星产品。

  值得指出的是,银行不管是自营还是理财资金,本身配置债券多为持有到期,即使交易,质押回购比例一般都会控制在130%以下。而通过委托外部券商、基金等资管机构,可以放出更多杠杆,增厚收益。

  债市一下子承接了很多带杠杆的资金。这个杠杆还不仅是“最后一棒”的质押比例,还要看到同一笔资金经过了更长的链条,更多的主体在分享最后的资产收益。比如,A银行买了B银行的理财,B银行委投给C券商,券商定向资管计划投资了D货基。最根本的一个问题,D货基的投资收益(加上券商其他投资)能否让A、B、C都有利可赚。

  假设央行流动性收紧,A银行资金紧张,到期不续,链条传导到D基金,基金就要抛售流动性最好的资产,比如同业存单。存单在市场上一旦没人接盘,利率还要抬升,银行的负债成本继续上升,进一步挤压投资收益,于是需要进一步处置投资品,把资产负债规模降下来,如此循环。

  近一年来,同业存单已成为中小银行重要的负债方式,以及银行及各类资管产品的重要投资品。

  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可以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会员都有资格投资和交易存单。

  2013年央行推出同业存单时,初衷是用其来替代同业存款,推进利率市场化。它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为基础。

  同业存单发行实行备案额度管理,即银行每年向央行备案年度发行计划,任何时点的同业存单余额不能超过备案的额度。目前,同业存单合格发行人已经有1556家。从发行结构来看,截至2016年末,城商行发行的未到期同业存单(存量)占比为31%,农商行占比29%,股份行占比48%,国有商业银行1.2%。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同业存单已经成为中小银行愈发重要的负债方式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截至2016年末,同业存单发行量为13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45%。

  央行的降杠杆决心

  市场逐步形成央行“降杠杆”共识,可以回溯到2016年8月央行开始“锁短放长”,先是重启了14天逆回购,9月,时隔7个月,央行又重启了28天逆回购。根据华创债券的分析,2013年以来,28天逆回购一般都在临近春节期间发行,用于平缓跨节资金波动。年中询量,体现了央行以长换短,综合抬高市场杠杆成本,倒逼机构主动去杠杆的意图。

  经过两个月的调整,到去年10月,据中国货币网数据,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成交规模回落至38万亿元,较9月萎缩21%,比8月份的近60万亿元的历史高位下跌36%;其中10月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萎缩至八个月来低位,环比下跌18%,较8月份的历史高位跌去39%。

  11月的又一重磅消息是,央行通知银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这意味着理财规模增长的天花板被封上。金融体系内资金,通过理财空转的空间被限。

  伴随央行调控,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加速趋紧,资金价格在去年末两月飙升,各类机构“找钱”压力陡增。到12月中旬,有银行发行的评级AA+的3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上升到4.3%,几乎和同评级1年期短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融资券)相当。不到一个月时间,AA+存单(1个月期)收益率曲线上涨超100个bp。

  同期,同业理财的价格也全面上涨,收益向年化5%冲刺,兑付收益和同期投资收益严重倒挂。如果按照市值法估值,大量投资债券产品账户已出现浮亏。

  但这并没有阻挡央行去杠杆的大势。

  春节后,央行对各期限逆回购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都进行了上调,意味着银行向央行借钱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去杠杆”继续推进。

  尽管监管层面对于银行理财监管还有部分内容有待确认,但“去嵌套”的方向十分明确,包括银监正在制定的理财监管办法中,此前有一条内容,是关于银行理财投非标只能通过信托计划,且不得多层嵌套。而央行协同三会的统一监管办法讨论过程中,也提到了资管产品不能投资资管产品。

  银行资产负债流动指标调整

  多种迹象表明,央行还可能通过MPA指标的进一步优化,限制银行错配资产负债。除了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一项(从资产角度),有消息称央行还可能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一项(从负债角度),且同业理财也有可能纳入该项。

  所谓“迹象”,包括银监会相关统计对同业存单的调整。

  按照《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同业负债在总负债占比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同业负债主要是指同业存放、同业拆入、卖出回购,并没有涉及同业存单。央行MPA考核里的同业负债则非常明确同业存单暂不纳入。同业负债占总负债超过33%的,该子项按0分计算。

  127号文出台的背景和初衷之一,是要规范银行通过短期同业负债,形成资产负债严重期限错配的现象。因此,同业负债的相关考核本身是和流动性紧密相关的。

  但同业存单不计入同业负债考核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2017年最新1104银监会非现场检查报表中的《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是把同业存单同时纳入了资产和负债项,等于是扩大了总负债的口径。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流动性风险指标”里有一个“核心负债比例”,该指标不得低于60%。G21表加入同业存单后,等于是把核心负债比例的分母做大了。

  可以看到,监管从一开始推进同业存单大力发展(不计入各种考核指标),到把指标纳入考核,说明同业存单在银行流动性风险中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一些严重依赖同业存单负债的银行,可能需要引起关注。

  近日有媒体还报道称有地方银监局通知将到期还有90天以上的同业存单纳入“核心负债”,即分子。而如果同业存单纳入核心负债,将意味着监管鼓励银行进行长期限负债,减少资产负债错配。

  另外,市场也传闻同业存单可能纳入央行MPA考核的同业负债中。由于同业负债占总负债超过33%分数即为0,按照目前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规模,一些银行的同业负债考核可能会不达标,必须对规模有所控制。

  但整体而言,这不意味着同业存单整体需要控制规模,其仍然会是银行主动负债非常重要的工具。

  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与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相比,同业存单具有标准化、价格透明、流动性好等优势。我国同业存单占银行总负债占比不到3%,远低于美国可比的CDs在银行总负债中的10%以上,日本5%以上的比例。

  但也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同业存单作为一种负债方式,完全可以和金融债统一标准和监管,对同业存单作为同业负债形式之一,必须加强监管。

  固定收益:关注同业理财三大潜在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李奇霖

  表内资金购买同业理财需要真实计提风险

  我们认为当前风险仍然没有释放完毕,17年债券市场最大的风险点仍将来自同业理财。银行购买同业理财往往要求发行方出具底层资产清单,这一方面是源于监管穿透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入账计提风险资本的需要。然而,资产清单发挥的实质性作用往往有限:首先,银行理财的运营模式决定了资金投向往往无法实现彻底剥离,本质上承担的风险相似;其次,为了保证收益水平,同业理财发行方往往不会按照真实清单进行投资。而近期监管风向亦转向此处,银行购买同业理财产品需要按照投向真实计提风险,由此可能引发债市的连锁反应。

  统一授信监管趋严,或将冲击委外资产

  《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6】42号)明确:银行应将包括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在内的由银行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其中,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应按照穿透原则对应至最终债务人。42号文的出台或将对银行理财及自营委外带来较大冲击。如果委外机构投资的标的并非本行授信的企业,银行就会面临一定的监管压力,具体表现为银行是否需要给这些企业授信;如果不能授信,是否需要要求委外机构抛售相关资产。

  表外业务“回表”,加大资本充足率达标压力

  11月23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加强资本充足率约束。若表外业务“回表”,同业理财按照真实的投向计提资本权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投资债市的流动性边际被迫缩减,信用债首当其冲。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风险,政策风险

  四季度同业理财“倒挂”加剧 收益全线飙升

  DM金融平台今日发布了同业理财2016年四季报。该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同业理财发行机构数呈爆发式增长,收益率全线飙升,一度跃居5%以上。其中有一个风险因素正在显现,即同业理财的长短期价格出现倒挂。

  DM金融平台分析,以上现象为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元旦和春节的跨度缩短,流动性压力加大,债市暴跌使理财配置端持续承压,加之央行围绕去杠杆展开了一系列调控,都强化了市场的谨慎情绪。

  四季度DM金融平台共收集到38429条有效理财报价,较上一季度增加31%;发布报价机构多达1412家(包含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各地分行),较上一季度增加77家,其中92%均为中小城农商行。收理财有效报价较上一季度减少41%,出理财有效报价较上一季度增加31%。供需上看,一改三季度供需平衡的状态,出收报价量持续分化,差额在11月末达到顶峰。理财供给方面,发行机构和发行量均有大幅增长,而需求持续降低,多数机构对年底市场持观望态度。

  同业理财供过于求的情况,在刚过去的2016年四季度达到峰值,出保本理财的报价量显著增加。具体而言,出非保理财报价量环比增加52%,出保本理财环比增加63%,收非保理财报价量环比减少11%,收保本理财报价量环比减少38%。

  媒体:郭树清称银行通过同业资金买同业理财“很危险”

  4月21日,银监会召开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据财新消息,与会人士称,郭树清在会上提及,银行通过同业资金购买同业理财的模式,实际上是在用理财资金再买理财产品,“确实很危险”。他同时指出对于同业业务占比高的、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机构,要强化信息披露。

  近日,中国银监会召开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电视电话)会,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余额分别为21.7万亿元和30.3万亿元,比年初分别下降1.4万亿元和1.9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和12.6%。截至3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29.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58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4.8个百分点。其中,理财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4.9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资金的比重为15.4%,比2013年高峰时期大幅下降20.6个百分点。

  4月初,银监会已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53号文),对银行“四不当”进行专项整治,银行同业及理财业务再承压。

  也有报道称,同业存单有可能纳入同业负债,但一直都没有成为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业业务的监管指标执行方面,上述文件首次提及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融出和融入。“若将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融出资金余额,是否超过银行一级资本的50%;若将商业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融入资金余额,是否超过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业内人士分析称,在银监会53号文中用了“若将”一词,带有试探性的意味,让银行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计算是否会超标。


同业理财 同业理财是什么相关热词搜索:同业

1、本理财产品计划书共三部分:风险提示书、产品说明书、客户权益须知,与《广州银行客户理财协议书(对公客户)》共同构成理财业务合同。   广州银行公司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书公司红棉理财-35天人民币资产组合计划书(2015-07-15)

2、我是小小理财师 500字 两篇 不久前,妈妈给我买了一个陶瓷的储钱罐,它的模样是一个憨厚的小猪,可爱极了。我开心得又蹦又跳,有空就抱抱它,亲亲它,真是爱不释手。妈妈见我那么喜欢我是小小理财师 500字 两篇(2015-07-27)

3、 专业名称:投资与理财  专业代码:62011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投资与理财基本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从事投 投资与理财专业介绍(2015-07-31)

4、首先是心态。这次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有紧迫感是很正常的,但是越临近考试我们越要放松心情,理财师考试涉及内容,知识点繁多,但单就考试而言,难度却并不大,只要有恒初级理财师岗位考试心得体会(2015-10-28)

5、报告书 个人理财 黄先生今年30岁,妻子28岁,夫妻俩均为自由职业者,家庭月平均收入为7000元,家中现有银行储蓄存款20万元,家庭每月日常开支为2500元,每月租房费用为800元个人理财规划报告书(2015-11-09)

6、首先,我知道了,个人理财是对于自己的财产应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生活中如果你不理财的话,财也是不会理你的,你若理财,财可生财。钱要花在刀刃上,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你必须花的地学习个人理财心得 (2015-12-02)

7、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 "(地位、能力等)同等者 "、 "同事 "和 "伙伴 "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 "伙伴对伙伴 "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p2p理财前景(2015-12-03)

8、篇一:财政局宣传标语大家帮忙想几个财政局用的宣传标语1.稳增长 调结构 抓创新 惠民生 2.依法理财 构建和谐 3.科学理财 依法理财 理财广告标语怎么写(2015-12-15)

9、股票理财广告语篇一《广告语》 股票理财广告语(2015-12-23)

10、理财语录保本篇一《理财经典语录》 假 理财语录保本(2015-12-27)

11、财务管理财务指标实训总结篇一《财务管理实训心得》 财务管理财务指标实训总结(2016-01-13)

12、集团管理财务制度篇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完整版)》 集团管理财务制度(2016-01-13)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同业理财 同业理财是什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同业理财 同业理财是什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85465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