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2016-10-17 12:25: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勺药花的药用价值(共3篇)各种花草的药用效果芭蕉:别名水芭蕉。其根、茎、叶、花、子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平肝、和瘀、通经、止咳润肺、利尿清肿等功效。白芨:地下块茎入药,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茅:别名茅白、茅根、兰根、地筋。其根茎入药。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 白果:别名银杏。其果仁入药。有剑肺定喘、止带浊、缩小...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勺药花的药用价值》,供大家学习参考。

各种花草的药用效果
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第一篇

芭蕉:别名水芭蕉。其根、茎、叶、花、子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平肝、和瘀、通经、止咳润肺、利尿清肿等功效。

白芨:地下块茎入药,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茅:别名茅白、茅根、兰根、地筋。其根茎入药。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 白果:别名银杏。其果仁入药。有剑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功能。还有降血压作用。 枸杞:别名杞果。其子、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清热凉血、止咳祛风功效。还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动脉硬化作用。

桂花:别名岩桂、木犀、丹桂、九里香。其花、果、枝叶、根均可入药。有散寒破结、暖胃止痛、温脉通经、耳肝、祛风湿、化痰止咳等功效。

槐花:别名槐蕊、槐米。其花、干(称槐米)入药。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功能。槐树的叶、枝、根皮及槐胶可分别治多种疾病。

荷花:别名莲、芙蕖、水芙蓉、藕花、水华、水芸、菡蓉。其藕、藕节、莲子、莲衣、莲须、莲房、荷花、荷叶、荷梗、荷蒂、莲子心、藕粉等均可入药。有活血止血、祛湿消风、凉血散瘀、益肾固精、健脾开胃、收敛及降血压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呕血。

黄柏:别名檗木、黄檗、元柏。其树皮入药。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功效。其药理有杀菌、降血压、降血糖作用。

红花:别名草红花、刺红花。其花入药。有活血通经、散瘀止血、止痛作用。

蒿:别名青蒿、草蒿、方溃、茵陈。其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入药。这种野草在三月份时称“茵陈”,具有清热解毒、云汉湿除蒸、截症、退黄疽功能。进入五月份以后便迅速失去其药用价值与功能。所以民间便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割下当柴烧”的说法。

姜:为新鲜根茎入药,姜皮与干姜另入药。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功能。

梨:梨树开花一殷白色,能去面黑粉刺。梨果治热嗽、止渴;梨叶煎服,治风和小儿寒疝。树皮能除结气咳逆等症。

菱角:古称芰。其果肉、茎叶、果柄、果皮均可入药。有脾虚泄泻,月经过多,小儿腹泻作用。还有对预防和治疗癌症有一定作用。

荔枝:别名荔枝核、枝核。其种子入药。有降血糖作用和行气散结、祛寒止痛功能。

梅花:别名春梅、红梅、千枝梅、绿萼梅。其花、叶、梗、根和花未开时采的花蕾入药。有开胃散郁、敛肺涩肠、生津止渴、活血解毒功能,用于心烦、口干、咽部异物感、痛疮肿毒。 牡丹:别名花王、木芍药、百两金、富贵花、鹿韭、洛阳花。其根皮人药。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调经及降血压作用。

桑:中医名桑枝。桑枝的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能祛风湿、利关节、还有降血压作用。白皮对水肿、咳嗽等有效。【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桃花:别名桃。桃树的核仁、桃花、树叶和根均可入药。另有桃树胶.治痢疾有效。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清热消肿、截症之功。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等症。 杏花:杏树开的花。杏树核仁作成各种药膏、药丸、能冶咳逆上气、喘促浮肿、风虚头痛、偏风不遂、破伤风肿、湿病食劳、血崩不止、身面疣目、面颊刺痒等痼疾。

枣:也称大枣。其果实入药。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能。另有降低血清谷转氨酶作用,用于急慢性肝炎。

芝兰:古代指白芷。别名香棒。其根入药。有发汗祛风、消肿止痛、除湿止带功能。

紫荆:别名满条红、荆树、裸枝树、箩筐树、兄弟花(古代)。其皮、根、花可入药,种子有毒,忌内服。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解毒、利尿等功效。

紫薇:别名百日红、满堂红、痒痒花。其紫薇树皮和叶、根、花均可入药。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清热利湿功效,可冶瘊痹、血滞、经闭和皮痒等症。树枝可治小儿百日咳。

花的药用
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第二篇

花的药用

一、基本介绍:

1、外部特征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

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花

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

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

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片2-3

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

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

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

2、化学成分: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 (Pectin)等。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索(Lutein)、蝴蝶梅黄索(Violaxanthin)、叶绿醌 (Plastoquinone)、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花中含山金车二醇(Arnidiol)、叶黄素和毛莨黄索(Flavoxanthin)。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 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叶酸(Folic acid)和维生素 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本品含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核黄素 1.43 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 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胶及胆碱等。

二、药用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蒲公英主要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蒲公英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蒲公英提取液(1:400)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菌.蒲公英水煎剂(1:80)能延缓 ECHO11 病毒细胞病变.蒲公英醇提取物 31mg/kg 能杀死钩端螺旋体.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煎剂给大鼠口服, 吸收良好, 尿中能保持一定的抗菌作用.

2. 保肝、利胆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 用蒲公英煎剂灌胃或用蒲公英注射液注射, 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显著缓解四氯化碳性肝损伤引起的组

织学改变.有报道指出,

蒲公英在动物身上有利胆作用.蒲公英液灌胃能使胆囊收缩, 奥狄括约肌松弛, 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

3. 抗胃溃疡作用 蒲公英煎剂给大鼠灌胃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保护作用;对无水乙醇所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亦有显著保护作用;并能明显对抗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的形成.当蒲公英与党参、川芎配伍时有协同抗胃溃疡的效果, 三者构成复方抗溃疡作用更强.有报道指出, 此复方抗胃溃疡与胃黏膜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影响胃组织内源性PGE2含量有关.

4.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蒲公英煎剂在体外能显著提高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率.蒲公英多糖能显著增强艾氏癌及MM46肿瘤细胞抗原所致小鼠脚垫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 并有给药时间越往后越有效的特点, 即于抗原刺激后的第11~20日给药或2~20隔日给药有明显作用.蒲公英多糖腹腔注射能显著增强小鼠抗体依赖性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5. 其他作用 【医术记载《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自英等药同治。 】蒲公英还有清胃定痛、消痛散肿、排脓治痢、清肝达郁、润湿利尿等作用。

三、食用价值

蒲公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野菜,主要食用部分为叶、花、花茎、根。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挖其嫩幼苗,开水烫后,冷水漂洗,炒食、凉拌、做汤。风味尤佳。

【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1、生食与凉拌

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道鲜美清香且爽口。或将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烫1~2分钟,沥出,用冷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菜。

2、蒜茸蒲公英

【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主料:蒲公英500克,蒜茸适量。制作:将蒲公英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放入凉水中洗净,挤干水分,切碎放盘内,撒上蒜茸、麻油、精盐、味精,拌均即成。功效:食用脆爽细嫩,回味略苦,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防病能力。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淋巴结核)、疔疮肿毒、急性结膜炎等病症。

【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3、炒食或蒸煮食

将蒲公英的嫩叶或花茎洗净后即可炒食或煮食。既可素炒,也可加肉、鸡蛋、海鲜炒,勾上淀粉,味道就更佳了。

4、蒲公英炒肉丝

主料:猪肉100克、蒲公英鲜叶或花茎250克。制作:将蒲公英鲜叶或花茎去杂洗净,沥水,切段。猪肉洗净切丝。油锅烧热,下肉丝煸炒,加入芡汁炒至肉熟时,投入蒲公英鲜叶或花茎炒至入味,出锅装盘即成。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猪

肉具有滋阴润阳,补中益气的功效。

5、蒲公英绿豆汤

主料:蒲公英100克、绿豆50克。制作:将蒲公英去杂洗净,放汤锅内,加入适量水煎煮,煎好后取滤液,弃去渣,将滤液再放入汤锅内,加入绿豆,煮至熟烂,加入白糖拌匀即成。功效:此汤由蒲公英与绿豆相配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四、饮用价值

蒲公英茶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五、美容价值

美容蒲公英可用于保养任何性质的皮肤,并能治疗面部痤疮、雀斑、色素沉着及白发脱发等病症。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些蒲公英的美容验方

1.用于油性皮肤的保健或治疗青春痘

取蒲公英、连翘各30克,木贼15克,水煎服。每日服1剂,分两次服。

2.用于干性皮肤的保健

取蒲公英40克,洗净后加水100毫升煎煮15分钟。待药液凉后去除药渣,留下药液备用。每日用此药液抹脸即可。

3.用于治疗皮肤老化

50克,洗净后放入玻璃瓶中。然后,往瓶中倒入低度白酒(或

香水、花露水)50克,盖好瓶塞。将瓶子放于阴凉处保存。十天后,打开瓶塞,将药液倒

出,并加入50克白开水摇匀后备用。每日用

此药液涂抹在面部皱褶处即可。【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50克,洗净后捣烂。

将蒲公英与适量的白开水,50克蜂蜜混匀待

用。用时,先在脸上抹点橄榄油,然后,再

抹上配好的药液。让药液在脸上保留10—15

分钟后,将其洗净即可。

4.用于治疗面部雀斑、色素斑

30克,洗净后切碎放入碗中。然后,往碗中倒入30毫升白开水。

待水凉后,去除药渣,留下药液备用。每日清晨用此药液抹一次脸。

英鲜花4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待药液凉

后,取其汁装入瓶中备用。每日早晚用此药液各抹一次脸。

5.用于治疗皮肤白化色素斑

将蒲公英汁、香菜汁各30克,混匀后备用。每日用此药液涂抹患处2—3次即可。

6.用于治疗面部痤疮

20克,生地、生石膏各25克,甘草、

知母、升麻、白芷各15克,黄连5克。将上药水煎服。每日服1剂,分3次服。

15克,山楂、虎杖各12克,炒枳壳、酒大黄各10克。将上

药水煎服。每日服1剂,分3次服。

7.用于治疗白发脱发

取蒲公英(炒)、血余(洗净的人发)、青盐各20克,瓷罐1只。在瓷罐中放入一层蒲公英、一层血余、一层盐,然后将罐口封好。将上药腌制数日(春秋两季腌5日,夏季腌3日,冬季腌7日)。腌好后,用桑柴火煅烧瓷罐。待瓷罐凉后,取出罐中药物,研为细末备用。每日清晨取5克药末,用适量的酒调好后服下。

六、前景分析及预测

1996年5月28日4版,景欣报道,美国新泽西州的瓦因兰德被称为“蒲公英王国”,现有17个种植场,种植面积达25公顷,每年的产值达40万美元。目前蒲公英已在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浙江,内蒙古等省区进行栽培,效益看好。如今它已成为国内外亟待开发的特种蔬菜,北视为是一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生长旺盛,繁殖快速,营养全面,药用多效,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应加大力度研制开发一蒲公英为主要原料的多种药膳食品,药剂和天然化妆品,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蒲公英作为一种野生的可开发利用的植物,从古至今都被利用,但利用的方式单一。对于蒲公英的利用前景,我认为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1、作为可食用的蔬菜,很受大众的喜爱,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应重点培育出叶片肥厚,营养含量更加丰富的新品种,目前法国研制的人工栽培的蒲公英就很接近这方面的需求了。

2、其在药理方面有着多效特点,可研制出多种药剂,如:具有清胃定痛、消痛散肿、排脓治痢、清肝达郁、润湿利尿作用的蒲公英颗粒冲剂;研制出抗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的药品(也许具有弥补现有抗生素药品的缺陷)。

3、蒲公英具有效果明显的美容功能,可开发出入苦瓜,丝瓜类的一系列美容产品。如:祛痘和治疗痤疮的面霜和洗面奶;去雀斑和色素斑的面膜;治疗皮肤老化和皮肤白化色斑的面部搽剂;有效去屑止痒,防止白发脱发的洗发露。

4、蒲公英还可以研制出具有养生保健的茶剂。

5、传说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得到紫色蒲公英的人就可以得到完美的爱情),基于此,也可以培育出可供观赏的蒲公英品种(尤其是紫色的蒲公英)。

【参考文献】

1、医术记载《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自英等药同治.

2、李立顺,时维静,李小军,方婷,郑九龙。四倍体蒲公英活性成分比较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06--0055--04.

3、吴艳玲、朴惠善.蒲公英的药理研究进展[J].时针国医医药,2004,08-0519-02.

4、华农农业学报.2008,23(3):143-145.

“花卉与健康”课程论文

——蒲公英的药用

学号: 2012012088 姓名: 杨岚 专业: 电气121 学院: 水建学院 年级: 2012级

花的药用价值
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第三篇

花的药用价值 一月腊 一月腊梅,顺气止咳,解暑生津,可脚气 顺气止咳,解暑生津, 郁结、头晕、胸痛。 郁结、头晕、胸痛。 二月梅花,散瘀开胃、生津止渴、 二月梅花,散瘀开胃、生津止渴、解暑除 烦。 三月迎春花,消肝解毒、散瘀化痛, 三月迎春花,消肝解毒、散瘀化痛,可发 利尿,治发热头痛,小便热痛。 汗、利尿,治发热头痛,小便热痛。 四月牡丹,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四月牡丹,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可治月 经不调、跌打损伤。 经不调、跌打损伤。 五月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可治妇 五月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女月经不调。 女月经不调。 六月荷花,活血止痛、消暑去温、 六月荷花,活血止痛、消暑去温、花叶适 量煎汤代茶治发热,莲心可凉血。 量煎汤代茶治发热,莲心可凉血。 七月百合, 润肺止咳、 宁心安静, 治咳嗽、 七月百合, 润肺止咳、 宁心安静, 治咳嗽、 眩晕、夜寐不安、天疮湿仓。 眩晕、 寐不安、天疮湿仓。 八月凤仙,祛风活血,消肿止痛, 八月凤仙,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可治闭 灰指甲、鹅掌风、腰肋串痛。 经、灰指甲、鹅掌风、腰肋串痛。 九月桂花,止咳化痰,温中去寒、 九月桂花,止咳化痰,温中去寒、可治口 臭痰饮咳喘。 臭痰饮咳喘。 十月芙蓉,清肺凉血,散热解毒,可治肿 十月芙蓉,清肺凉血,散热解毒, 恶疮。 毒、恶疮。 十一月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十一月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治眼 头晕目眩、昏胀。 痛、头晕目眩、昏胀。 十二月一品红,叶入药能治水肿、中风。 十二月一品红,叶入药能治水肿、中风。

相关热词搜索:勺药花图片 香椿花的药用价值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勺药花的药用价值”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勺药花的药用价值"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930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