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2016-10-15 11:22:2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共6篇)蓼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蓼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别名】染青草、蓝叶、大青叶、靛青叶、蓝靛叶、青板水辣蓼、红茎蓼【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80cm。茎圆柱形,分技或不分枝,无B毛,具明显的节;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淡褐色,先端截形,边缘有长睫毛;叶片卵形或卵状针形,长3-8c...

蓼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第一篇

蓼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染青草、蓝叶、大青叶、靛青叶、蓝靛叶、青板水辣蓼、红茎蓼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80cm。茎圆柱形,分技或不分枝,无B毛,具明显的节;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淡褐色,先端截形,边缘有长睫毛;叶片卵形或卵状针形,长3-8cm,宽

1.5-5.5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有缘毛,干后两面均蓝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紧密;苞片钟形,近草质,有睫毛;花小,红色,花被5裂,裂片倒卵形,淡红色;雄蕊6-8;雌蕊1,花柱不伸出,柱头3歧。瘦果椭圆状三棱形或两凸形,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野生于旷野水沟边,多为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山东等地,现东北至广东均有野生或少有种植。

【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温病发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喉痹;热痢;黄疸;丹毒;痄腮;口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汗涂。

【临床应用】用于湿病发热,发斑发疹,肺热喘咳,喉痹,痄腮,丹毒,痈肿。

关于“蓼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咨询中药材买卖通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第二篇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广泛关注, 关于大青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大青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仍然不清楚,并且缺乏真正反映其内在品质和药效的规范化质控标准,这些均影响了大青叶的推广应用.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大青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大青叶的续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大青叶; 靛蓝; 靛玉红; 药理作用

Abstract:Folium Isatidi,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Many reseamhers studied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n it and have made someProgress。But,it iS still unclear about which chemical components to clear heat and detoxify and lack of quality standard which reflect its pharm acological activities. We summarized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 acological activities in Folium /satidis in recent years. provided references to it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folium Isatidis; indigotin; indirubin;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引言

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叶,其根称板蓝根。性味苦寒、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为主要功效,主治呼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吸系统感染,主含靛玉烷B、靛蓝、靛玉红、色氨酸、色氨酮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抗炎、增强免疫功能、解热等。现将近年来对大青叶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化学成分

1.1 生物碱类

1.1.1 吲哚类生物碱:靛蓝(indigotin)、靛玉红(indirubin)、药典2005版以靛玉红作为大青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1.1.2 喹唑酮类生物碱:6一吲羟一吲哚并[2,1~b]喹唑啉酮一12(青

[1]黛酮,qingdainone) 、4(3H)喹唑酮[4(3)-quinazoline-dione][2]、

色胺酮(tryptanthrin)[1]、3一(2一羧苯基)一4(3H)一喹唑酮[3一(2一carboxy—phenyl)一4(3H)一quinazolinone][3] .刘训红等[2] 研究发现,4(3H)喹唑酮为大青叶抗病毒有效成分,可作为大青叶药材的一项质量控制指标.

[3]1.2 有机酸类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邻氨基苯甲酸(anthran

ilic acid) [4]、丁香酸(syringic acid)[3]、苯甲酸(ben— zoic acid)[1]、棕榈酸(palmitic acid)[1]、烟酸(nicotinicacid)[5]、琥珀酸(succinicacid)[5].

1.3 苷类化合物 芸苔葡萄糖硫苷(glu—cobrassicin,芥苷)[1]、新芸苔葡萄糖硫苷(neoglucobrassicin,新芥苷)[1]、1一磺基芸苔葡萄糖硫苷(glucobrassicin一1一sulfonate,1一磺基芥苷)[1]、腺苷[1]、胞苷[6]、尿苷[6]、鸟苷[6].

1.4 无机元素 含有锌、铁、钙、镁、锰、铜、钾、钠等无机元素[7].

1.5 其他 还含有(一)一落叶松脂素[8] 、(+)一异落叶松树脂醇[8]、5一羟基一2一吲哚酮(5一hydroxy一2一mdolinone)[5]、异牡荆素(isovitexin)[5]、黄嘌呤[6 ]、次黄嘌呤[6]、β,γ一谷甾醇[1]、多种氨基酸[ 1]及挥发性成分[1] .蓼大青叶中含有N一苯基一2一萘胺和虫漆蜡醇(1acero1)[9]

2 药理作用

2.1 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刘盛等[10]采用鸡胚法对不同种质的板蓝根(15种)和大青叶(15种)进行抗流感病毒检测 将不同种质的种子在相同环境中栽培,尽可能多地排除影响药材品质的因素,使结果较为可靠。结果:大多数板蓝根和大青叶样品对甲型流感病毒Al京防86一l株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无论是同病毒直接作用,还是治疗和预防作用均为有效.仅程度有所不同而已,直接作用普遍稍强于治疗和预防作用;不同种质的药材抗病毒活性的有无及强度存在差异,而且差异往几倍到几十倍之间,如此悬殊的差异无疑是疗效不确切的重要原因。从中也可以优化出抗病毒活性较强的物质。

2.2 抑菌作用

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性不断上升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难题之一,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已达90%以中药因抑菌作用不同于抗生素,不易产生耐药而备受关注。张连同等[11]用K—B纸片扩散法(100%大青叶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r研究,证实大青叶

对以上各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更明显。郑剑玲等[12]以不同方法逐级提取大青叶和板蓝根.获得总浸液、乙醇提取液、 T醇萃取液,通过对实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杆菌和大肠埃希菌J的药物敏感性试验.观察了各级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各级提取物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肠炎杆闲和人肠埃希茼的抑菌作用随逐级提取而增强可见,大青叶和板蓝根均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经过逐级提取工艺,使其药物活性逐渐富集,抑菌作用也增强

2.3 抗内毒素作用

王寅等[13]以细菌内毒素俭盘法对异地栽培大青叶和原栽培品种进行抗内毒素作用评价,认为 态环境改变后,大青叶仍能保持原栽培品种的品质,不同居群大青叶药材在药理作用方面的差异也不凶生态环境的趋同而丧失。大青叶这一类种质主导的药材,品种遗传基因对药材品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环境饰变的作用较小。张汉明等[14]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菘蓝根和根茎的氯仿提取液中靛蓝、靛玉红的含 进行了精密测定,并运用鲎试剂法对靛监、靛玉红及板蓝根中分离得到的4种有机酸的抗内毒素活性进行丁比较。结果表明:植物菘蓝的根中不含靛玉红,根茎、叶柄、叶片中均含有靛蓝、靛玉红;靛蓝和靛玉红不具有抗内毒素活性,而板蓝根中分离得到的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活性。

2.4 免疫增强作用

赵红等[15]研究了大青叶水煎剂体外对C57小鼠免疫细胞分泌IL一2,

TNF—α水平的影响,以 H—TdR掺入法测定不同浓度大青叶水煎剂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以MTT方法分别检测IL-2,TNF-α的生物学活性。表明大青叶能促进ConA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IL一2,辅助Tc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方面调节免疫功能;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水平无影响,提示大青叶在增强免疫的同时没有更多影响白细胞的活动,不造成更严重的病理损伤及功能失调。

2.5 抗肿瘤作用

大青叶具有抗肿瘤作用,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慢性粒细胞血病有较好的疗效.研究[16]发现大青叶很可能通过诱导MCF-7肺癌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1A1和1B1 mRNA酶的活性,参与调节肺癌细胞的新陈代谢.

2.6 其他

抗炎作用:大青叶煎剂灌胃(ig)给药对小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兔局部皮肤炎症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17]。大青叶醇沉物与颗粒剂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及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8],解热作用:大青叶煎剂对由霍乱、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发热兔有明显降低体温的作用,降温快、毒性小

[17].大青叶醇沉物与颗粒剂对干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及内毒素所致的家兔发热均有明显的降温作用[18].大青叶注射液对白介素一1β(IL一1β)诱导的新西兰兔发热有解热作用,且其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E3受体(EP3)mRNA的表达有关[19].大青叶还有一

大青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第三篇

大青叶的本草研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括

徐茹 20103287 2010级市场营销专科一班【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摘要:大青叶是常用中药,对大青叶进行研究具有中药的意义。主要对大青叶的植物资源、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做一一综述,从而为新的药效功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青叶;植物资源;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大青叶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干燥叶。性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主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肺热喘咳;泻痢;丹毒;喉痹;痈肿等症【1】。历来为清热解毒之要药。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解热、抗热、利胆等作用【2】。现将近年来对大青叶的本草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概述综述如下。

1 本草学研究

大青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8~10月采收,晒干。药用部位:《新修本草》:“大青用叶兼茎,不独用茎也。”形状鉴别:叶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被针形,先端钝尖或钝圆;上下表面均灰绿色或棕绿色,无毛,羽状网脉。质脆。气微苦。以叶大、色绿者为佳。本草中最早记载的大青植物为现今应用的马鞭草科植物大青。另外,还有3种与大青功效类同,现代医药应用广泛,但在名称、形态、生境等方面均与大青不同的植物,三者均为蓝名植物之叶,即蓼蓝、菘蓝、马蓝的叶。现今以菘蓝叶称大青

叶,根称板蓝根,也有以蓼蓝、马蓝及马鞭科植物大青的叶为大青叶。菘蓝主产于江苏,栽培于黑龙江、辽宁、山西、甘肃、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多数自产自销。

2 化学成分

近年来,对大青叶化学成分的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生物碱、有机酸、苷类、甾醇等几大类化合物上。

2.1 生物碱类

主要是吲哚类生物碱靛蓝和靛玉红,靛玉红对治疗慢性粒细胞 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2】。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2.2 有机酸类

主要包括水杨酸、丁香酸、苯甲酸、3-(2-羧苯基)-4(3H)-喹唑酮【7】、邻氨基甲苯酸【8】,该类成分为大青叶抗内毒素的活性成分。

2.3 苷类

主要是菘蓝苷,该物质水解氧化后变成靛蓝和呋喃木糖酮酸。 此外,还含有葡萄糖芸苔素-1-磺酸酯、葡萄糖芸苔素、新葡萄糖芸苔素、腺苷【2】、胞苷、鸟苷、尿苷【9】等。

2.4 无机元素

含有铁、钛、锰、锌、铜、钴、铬、砷等元素【2】。其中铁、锰的含量较高,现已发现多种金属络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的作用。

2.5 其他

其他成分还包括甾醇类化合物、蔗糖、氨基酸类以及少量挥发性成分【2】和菘蓝苷、芥苷、新芥苷等【4】。

3 药理作用

3.1 抗病原微生物

3.1.1 抗菌 大青叶对多种痢疾杆菌均有杀菌作用;不论对合霉素、呋喃西林、磺胺噻唑、小檗碱敏感或耐药之痢疾杆菌,对大青叶均很敏感。对脑膜炎球菌亦有杀菌作用。其所含的成分色氨酮对能引起脚廯的须发廯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李清华【18】的研究也表明色氨酮有抗皮肤治病真菌的活性,对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廯菌、断发廯菌、絮状表皮廯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1.2 抗病毒 大青叶对乙型脑类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大多数板蓝根和大青叶样品对甲型流感病毒AI京防86-I珠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不同种质的药材抗病毒活性的有无及强度存在差异。由此得出,不同种质的药材是导致中药材疗效不确切的重要原因之一。

3.1.3 杀钩端螺旋体 稀释1:1000倍以上的大青叶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效果,对黄出血群沃尔型、七月热型也有效【14】。

3.2 抗内毒素 大青叶IV部位能直接中和降解内毒素,显著降低内毒素的致热性和致死性。植物菘蓝的根中不含靛玉红,根茎。叶柄、叶片中均含有靛蓝、靛玉红;板蓝根中分离的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活性。

3.4 解热

大青叶煎剂5-10g/kgig,可使霍乱、伤寒混合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体温明显下降。此外,大青叶煎剂对酵母菌致热的大鼠有解热作用。

3.5 利胆

大青叶对狗有明显增加胆汁分泌的作用。

3.6 抗炎【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大青叶(菘蓝)煎剂大白鼠灌胃,对于甲醛性关节炎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此外,还可以抑制癌细胞DNA合成【14】,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抗肿瘤成分。

3.7 对平滑肌的作用

浸剂及注射剂对离体兔肠肌有抑制作用,肠蠕动减弱,振幅减

小,切持续时间较长,不易自行恢复,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坚强。

3.8 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本品所含的pt-1、pt-2可抑制ADP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3.9 保肝作用

靛蓝混悬液灌胃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动物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10 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菘蓝叶煎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且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大,甚至可以使心脏停搏。此外,对大鼠下肢血管具有扩张作用,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时,扩张作用由为明显。

3.11 免疫增强的作用

大青叶水煎剂能促进正常小鼠背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分泌IL-2,但未见到对小鼠腹腔吞噬细胞分泌TNF-a有明显的影响。

3.12 其他药理作用

免疫力低下患者长期服用靛玉红后,可使机体细胞免疫力恢复正常水平【14】。目前临床上大青叶主要用于病毒性及细菌性疾病。 4 结语

大青叶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不同的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不同,或药效作用程度不一。即使同样的化学成分也表现出不同的药理活性,而商品大青叶来源甚多,由于不同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从类别到含量上均有较大的差异,既不利于中药材以及制剂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也不利于对其疗效的深入研究和总结。因此,迫切需要继续筛选活性物质,拓展抗炎等功效的实质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为实现中药的现代化、标准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53

【2】 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I卷)【M】。北

京:学苑出版社,1997:323-324,328-335.

【4】南京药学院《中草药》编写组。中草药学(中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145

【7】王寅,尹茶,乔传卓,等。不同栽培居群菘蓝叶中5中有机酸

【大青叶】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第四篇

[大青叶]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治外感热病,温毒发斑,咽喉肿痛,黄疸,急性肠炎,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山楂大青叶茶,大青叶绿豆汤,板蓝大青叶

[大青叶]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治外感热病,温毒发斑,
大青叶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寥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等的叶或枝叶,大青叶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的功效,大青叶主治外感热病、温毒发斑、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喉痹、痄腮丹毒、黄疸、热毒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外伤出血。
1、大青叶治急性肝炎,肺结核,矽肺,牙痛,蛇伤,过敏性皮炎。<江西草药>
2、大青叶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大青叶】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蓝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别录>
3、大青叶治麻疹色太红,或微紫,或出太甚者:大青、元参、生地、石膏、知母、木通、地骨皮、荆芥、甘草、淡竹叶。水煎热服。(段希孟<痘疹心法>大青汤)
4、大青叶治热盛时疟,单热不寒者:大青嫩叶捣汁,和生白酒冲饮。(<方脉正宗>)
5、大青叶治热甚黄疸:大青二两,茵陈、秦艽各一两,天花粉八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6、大青叶治风疹,丹毒:大青捣烂,鼍之即散(先以磁锋砭去恶血)。【大青叶】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本草汇言>)
7、大青叶治热病不解,下痢困笃欲死者: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三两,胶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尽更作,日夜两剂。(<补缺肘后方>大青汤)
8、大青叶治无黄疽型肝炎:大青叶二两,丹参一两,大枣十枚。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9、蓝草,味苦气寒,为清热解毒之上品,专主温邪热病,实热蕴结,及痈疡肿毒诸证,可以服食,可以外敷,其用甚广。又能杀虫,疗诸虫毒螫者,盖百虫之毒,皆由湿热凝结而成,故凡清热之品,即为解毒杀虫之品。又凡苦寒之物,其性多燥,苟有热盛津枯之病,苦寒在所顾忌,而蓝之鲜者,大寒胜热而不燥,尤为清火队中驯良品也。<本草正义>
10、大青叶治咽喉唇肿,口舌糜烂,口甘面热:大青、升麻、大黄(锉、炒)各二两,生干地黄(切、焙)三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利即愈。(<圣济总录>大青汤)
11、大青叶治小儿口疮不得吮乳:大青十八铢,黄连十二铢。上二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千金方>)
12、大青叶防治疔、疖、痱子:一大青叶(鲜)三两。水煎服,每日一剂。二大青叶适量,水煎浓汁,加薄荷油适量,洗患处,每日二至三次。(<江西草药>)
13、大青叶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本草正>
14、大青叶治上气咳嗽,呷呀息气,喉中作声,唾粘:蓝实叶浸良久,捣绞取汁一升,空腹顿服,须臾以杏仁取汁煮粥食之,一两日将息,依前法更服,吐痰方瘥。(<梅师集验方>)
15、大青古方治伤寒、黄汗、黄疸等有大青汤,又治伤寒头身强、腰脊痛葛根汤亦用大青,大抵时疾药多用之。陶弘景:大青,<本经>疗伤寒方多用此,除时行热毒为良。蓝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烦闷。甚疗蜂螫毒。<本草图经>
16、大青叶治血淋,小便尿血:鲜大青叶一至二两,生地五钱。水煎调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17、大青叶预防乙脑,流脑:大青叶五钱,黄豆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七天。(<江西草药>)
18、大青叶治淋巴腺炎;阑尾术后感染等炎症:大青叶、木芙蓉叶各半斤,蒲公英三两。水煎十二小时,取汁200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三次。(<江西草药>)
19、大青能解心胃热毒,不特治伤寒也。朱肱<活人书>治伤寒发赤斑烦痛,有犀角大青汤、大青四物汤,故李象先<指掌赋>云:阳毒则狂斑烦乱,以大青、升麻,可回困笃。诸蓝形虽不同,而性味不远,故能解毒除热,惟木蓝叶力似少劣,蓝子则专用蓼蓝者也。至于用淀与青布,则是刈蓝浸水,入石灰澄成者,性味不能不少异,不可与蓝汁一概论也。有人病呕吐服玉壶诸丸不效,用蓝汁入口即定,盖亦取其杀虫降火尔。如此之类,不可不知。。。。。。。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斑蝥、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纲目>
20、大青叶治乙脑,流脑,感冒发热,腮腺炎:大青叶五钱至一两,海金砂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二剂。(<江西草药>)
21、甄权云大青味甘,能去大热,治温疫寒热。盖大寒兼苦,其能解散邪热明矣。<经>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此之谓也。时行热毒,头痛大热口疮,为胃家实热之证,此药乃对病之良药也。
22、<本经逢原>:大青泻肝胆之实火,正以祛心胃之邪热,所以小儿疳热、丹毒为要药。<本草经疏>
23、大青叶治大头瘟:鲜大青叶洗净,捣烂外敷患处,同时取鲜大青叶一两,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24、大青叶治喉风,喉痹:大青叶捣汁灌之,取效止。(<卫生易简方>)
25、大青叶治小儿赤痢:捣青蓝汁二升,分四服。(<子母秘录>)
26、大青叶治肺炎高热喘咳:鲜大青叶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27、大青叶治脑热耳聋:大青、大黄(锉、炒)、栀子(去皮)、黄芪(制)、升麻、黄连(去须)各一两,朴硝二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圣济总录>大青丸)
28、大青叶治时行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遍身:大青三两,栀子二七枚(擘),犀角(屑)一两,豉五合。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之无所忌。(<延年方>大青汤)
28、大青叶治温毒发斑:大青四两,甘草、胶各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纳豉煮三沸,去滓,乃纳胶,分作四服,尽又合。此治得至七、八日,发汗不解,及吐下太热,甚佳。(<补缺肘后方>)
30、大青叶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炎,菌痢,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热,齿龈出血。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大青叶]大青叶的食用方法:
大青叶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大青叶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者慎服大青叶。
1、无实热者忌大青叶。<医略六书·药性总义>
2、非心胃热毒勿用大青叶。<本草从新>
3、脾胃虚寒者禁用大青叶。<得配本草>
4、大青叶不可施之于虚寒脾弱之人。<本草经疏>

山楂大青叶茶
功效:滋阴养血,化瘀活血,清热解毒。适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病毒性感冒等病症。
材料:山楂30g,当归15g,大青叶30g。
做法:将洗净的山楂、当归、大青叶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即成。上、下午各饮适量。

大青叶绿豆汤
功效:清热解毒。治流行感冒,症见高热不退,恶寒头痛,甚至寒战,周身酸痛,倦怠无力,咽痛口喝,或咳嗽,舌红,脉数。
材料:大青叶30克,绿豆30克
做法:将绿豆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大青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1小时即可。随量饮用。

板蓝大青叶茶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治急性肝炎,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乏力,纳差,恶寒发热,肝区饱胀或疼痛,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浮弦滑。
组成: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茶叶15克。水煎煮取汁代茶饮,1日1剂。
制法:原方用量加大20倍,研为粗末。每次用50--70克,置于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15--20分钟后,代茶频频饮用。饮至将尽时,再冲再饮。每日1--2剂,连服2周。
宜忌:原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宜饭后饮用。
按语:板蓝根系大青属十字花科越年生草本植物草大青的根,叶名大青叶,性味苦寒,属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本方以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抗肝炎病毒,佐以茶叶利湿退黄,又可芳香醒脾及调和大青叶、板蓝根苦寒之味。原方中仅注明茶叶,实际运用当以绿茶更为切合病机。另外需注意的是本方偏于苦寒,虚寒体质的人应当慎用。
来源:<茶的保健功能与药用便方>

中药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第五篇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柴胡有疏肝解郁、解表退热、升举阳气的功效,柴胡治肝郁气滞、脾胃湿热、便结府实型胰腺炎:柴胡15g,黄芩、胡连、木香、延胡索各10g,杭芍15g,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0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柴胡有疏肝解郁、解表退热、升举阳气的功效,柴胡是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肋胀痛、寒热往来、疟疾、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1、柴胡治肝郁气滞、脾胃湿热、便结府实型胰腺炎:柴胡15g,黄芩、胡连、木香、延胡索各10g,杭芍15g,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0g(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外科急腹症>清胰汤i号)
2、柴胡治劳黄,
3、柴胡治口糜生疮:柴胡(去苗)、地骨皮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细细含咽之。(<圣济总录>柴胡汤)
4、柴胡治疟疾,寒多热少,腹胀:柴胡、半夏、厚朴、陈皮各二钱。水二碗,煎八分。中药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不拘时候服。(<本草汇言>)
5、柴胡治舌本强,两边痛:柴胡(去苗)、升麻各一两,栀子仁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熟水调下,日三。(<圣济总录>柴胡散)
6、柴胡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生箭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煎服。(<衷中参西录>升陷汤)
7、柴胡治眼暴赤肿痛:柴胡、苍术、甘草等分。上为末。白水煎;如头痛壮热,则用生姜、葱煎(服)。(<朱氏集验方>柴胡散)
8、柴胡治积热下痢不止:柴胡、黄芩各四钱。水煎服。(<圣惠方>)
9、柴胡治肾虚牙齿龂肿,膈上热:柴胡(去苗)一两,枳壳(去瓤,麸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烟尽)各三分,黄连(去须)半两。上四味,粗捣筛。每用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分二服。(<圣济总录>柴胡汤)
10、柴胡治肺疟,烦热呕逆:知母一两,柴胡二两(去苗),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一两(去心),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11、柴胡治妊妇寒热头痛,不欲食,胁下痛,呕逆痰气;及产后伤风,热入胞宫,寒热如疟,并经水适来适断;病后劳复,余热不解:柴胡一两,黄芩、人参、甘草 (炙)各一分半。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滓,温服。(<类证活人书>黄龙汤)
12、柴胡治眼赤痛微肿,眦赤烂多:柴胡(去苗)、蕤仁 (去皮,研)、黄连(去须)、升麻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滤去滓,微热淋洗,如冷再暖,洗三两遍。(<圣济总录>柴胡洗眼汤)
13、柴胡治黄疸: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分。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滓。任意时时服,一日尽。(<孙尚药方>)
13、柴胡治大人小儿口疮:柴胡、吴茱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一钱,好酒调敷脚心。(<普济方>)
14、柴胡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一二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15、柴胡治伤寒初觉发热,头疼脚痛: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荆芥穗各一分。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汁一合,白蜜半匙,更煎三五沸,热服。(<圣济总录>解毒汤)
16、柴胡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节)、柴胡(去苗)各半两。上捣罗为散。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局方>柴胡散)
17、柴胡治耳聋不闻雷声:柴胡一两,香附一两,川芎五钱。为末。早晚开水冲服三钱。(<医林改错>通气散)
18、柴胡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嗽: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19、柴胡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柴胡二钱,川芎、枳壳 (麸炒)、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五分,香附一钱半。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20、柴胡治伤寒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柴胡(去苗)一两,大黄一两,朴硝一两,甘草半两,枳壳一两(去穰)。上五味为末。每服三大钱,水三盏,煎至六分。温服,一日只二服,不可多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博济方>柴胡散)
21、柴胡治肝黄,面色青,四肢拘急,口舌干燥,言语蹇涩,爪甲青色:柴胡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决明子半两,车前子半两,羚羊角屑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柴胡的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煎服,3--9g
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

柴胡散
主治:妊娠心烦,头目昏重,心胸烦闷,不思饮食或呕吐。
组成:柴胡45克 ,赤茯苓、 麦门冬各30克、 枇杷叶(去毛) 、人参 、橘红 、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

柴胡散2
主治:瘴疟十四日外,寒热不已,不潮时脉弦数者。
组成:柴胡10克(去芦)、 半夏4。5克(汤泡) 、桂心4。5克(去皮)、 白芍4。5克(炒) 、炙甘草3克。
用法:上药锉碎。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来源:<瘴疟指南>卷下。

柴胡散3
主治:劳黄。证见四肢无力,骨节烦疼,或时吐逆,不能不食,鼻中干燥,身热疼闷,渐觉羸瘦,寒热不定。
组成:柴胡30克(去苗) 、茵陈15克 、犀角屑15克 、麦门冬30克(去心)、 鳖甲60克(涂醋,炙微煮,去裙襕)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柴胡散4
主治:伤寒百合病,羸瘦,不食少力。
组成:柴胡(去苗)1两,白茯苓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瓢,焙)1两,知母1两,桔梗(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百合2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三。

柴胡散5
主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膈痰壅,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组成:柴胡30克(去苗) 、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 川大黄22克(锉碎,微炒) 、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 、百合22克 、桑根白皮30克(锉) 、麦门冬60克(去心) 、赤茯苓30克 、秦艽22克(去苗) 、紫菀22克(洗,去苗、土) 、黄芩22克 、赤芍药22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知母22克、 木通22克(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柴胡散6
主治:妊娠心烦,头昏躁闷,不思饮食,或时呕吐。
组成:柴胡1两半(去苗),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半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来源:<圣惠>卷七十四。

柴胡散7
主治:伤寒后肺萎劳嗽,连连不绝,四肢烦热,两颊色赤,饮食全少。
组成:柴胡3分(去苗),桔梗3分(去芦头),紫菀3分(洗,去苗土),知母3分,贝母3分(煨令微黄),诃黎勒皮3分,乌梅肉半两(微炒),百合3分。
用法:上为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下地黄汁半合,搅匀,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四。

柴胡散8
主治:时气5日,热毒不除,心神烦闷,大小肠秘涩,或时头痛。
组成:柴胡(去苗)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1两,川芒消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五。

柴胡散9
主治:大肠实热,气壅不通,心腹胀满,发歇寒热。
组成: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1两,枳实3分(麸炒微黄),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芩3分,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汉防己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来源:<圣惠>卷六。

柴胡散10
方剂主治:眼目暴赤肿痛。
药物组成:柴胡、苍术、甘草各等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头痛、壮热,则用生姜、葱煎。
处方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九。

柴胡散11
主治:肝脏风热,眼中生疮肿痛。
组成:柴胡(去苗)1两,川升麻1两,黄芩1两,黄连(去须)1两,栀子仁1两,车前子1两,决明子1两,防风(去芦头)1两,羚羊角屑1两,马牙消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玄参1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来源:<圣惠>卷三十二。

柴胡散12
主治:小儿寒热往来,面色萎黄。
组成:柴胡半两(去苗),石膏1两,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麻黄1分(去根节),秦艽1分(去苗),常山1分。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次。
来源:<圣惠>卷八十四。

桂枝柴胡汤
主治:寒疟。寒伤少阳,寒多热少者。
组成:桂枝, 柴胡。
用法:水煎服。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柴胡桂枝干姜汤
功效: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组成: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
用法: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来源:<伤寒论>。

柴胡饮子1
主治:大便闭,有寒热,元气弱者。
组成:柴胡 黄芩 广皮 半夏 甘草 人参 大黄
用法:水煎服。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柴胡饮子2
主治:伤寒发汗不解;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除,汗后劳复;或骨蒸肺痿喘嗽,妇人余疾,产后经病。
组成: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温服。日三服。
来源:<宣明论方>卷四。

柴胡饮子3
方剂主治:岚瘴。
药物组成:柴胡、常山、青蒿、甘草、秦艽、人参、茯苓、枳壳(炒)、半夏(汤浸7次)各等分。
制备方法:焙干,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水1盏半,加乌梅3枚,生姜5片,煎取1盏,去滓,食后温服,逐日1服。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一九九。

柴胡膏
主治:五劳七伤,肢体烦倦,日渐消瘦,行步稍难,饮食不进。
组成:柴胡半两(去芦),红芍药1两1分,蒺藜根1两1分,青橘皮半两,川附子(炮)半两,吴茱萸半两,陈橘皮半两,青木香1分,乌鸡1只(净,去骨皮毛肠肚,唯择肉)。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乌鸡肉内再杵成膏,于瓷器内收贮。
用法用量:每用膏1匙头,食前用盐酒1盏调服。常令患人有酒容,只服2日,便见效验。
出处<博济>卷一。

柴胡黄连膏
功效主治:盗汗,潮热往来。
处方:柴胡(去苗)、胡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膏为丸,如鸡头子大。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五

柴胡泻肝汤
方剂主治:郁怒伤肝,胁助痛在左者。
药物组成:柴胡1钱2分,甘草5分,青皮(炒)1钱,黄连(炒)8分,山栀(炒)8分,当归(酒制)1钱2分,芍药1钱,龙胆草1钱。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处方来源:<便览>卷一。

柴胡二连丸
方剂主治:小儿痘后,因肝经实火而致寅、卯、申、酉时热甚,或兼搐。
药物组成:柴胡、宣黄连、胡黄连。
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以白汤送下。
处方来源:<保婴撮要>卷十九。

柴胡降脂粥
功效:适用于两胁胀满、情志不畅、烦躁易怒的患者。
材料:柴胡8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粳米20克。
做法:加水量煎至糜烂,每日1次。

加减柴胡汤1
主治:伤寒少阳证,胁痛痞硬,脉弦数者。
组成:柴胡8分,黄芩钱半,枳壳钱半(炒),牡蛎3钱,半夏1钱半(制),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加减柴胡汤2
主治:实热凑上,心腹作痛,发热不止。
组成:柴胡1两,黄芩7钱半,半夏7钱半,枳壳1两,赤芍1两,山栀子(去壳)4两(半生半炒)。
用法:上锉1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

柴胡青叶粥
功效:清泻肝火。
材料:大青叶15克,柴胡15克,粳米30克。
做法:先把大青叶、柴胡加水1500毫升,煎至约1000毫升时,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入白糖调味。
用法:早晚分食,每日1剂,可连服数日。

柴胡茶
功效:疏肝、升阳,和解表里;解热,镇静,镇痛,降压。
主治:少阳症寒热往来(即恶寒、发热交替出现)、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材料:柴胡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来源:传统药茶方。

柴胡煎
功效主治:小儿脑热肺壅,鼻干无涕,喘息不得。
处方: 柴胡(去苗)1两半,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1两半,甘草(炙)1两半,木通(锉)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五味子1两半,大青干1两半,百合1两半,款冬花3分,蓝叶3分,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大黄(锉,炒)半两,酥1斤,蜜(炼熟,去白沫)1升。
制法:除酥、蜜外,上锉细。水7升,慢火煎至3升,去滓入酥、蜜,同熬成煎,瓷器盛。
用法用量: 5-6岁儿每服1钱匕,食后温熟水调下,日3次。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

柴胡煎2
功效主治:小儿频惊,壮热欲作痫。
处方:柴胡(去苗)3分,升麻3分,栀子仁3分,芍药3分,钓藤1分,凝水石(研)1两,黄芩(去黑心)1两,知母(切,焙)1两,生葛汁1合,甘草(炙)1分,蜜2合,淡竹叶(细锉)3握,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别研)半两。
制法:上10味为粗末。以水3升,入银石铫内,文武火煎至1升,绵滤去滓,再入锅内,下蜜并葛汁、杏仁等,煎如饧,以瓷器盛。
用法用量:百日儿每服如绿豆大,1岁儿如杏仁大,温浆水化破服,每日3次。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柴胡煎3
功效主治:热毒痈肿,血不散,初觉憎寒干渴,四肢烦闷。
处方:柴胡(去苗)1两,知母(焙)1两,木通1两半,淡竹叶100片,瞿麦穗1两,连翘1两,防己2两,大黄(生)2两(细锉),生麦门冬汁3合(汤成下),生藕汁3合(汤成下),甜消4两(汤成下)。
制法:先将8味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半,去滓,下甜消令散,次入麦门冬、藕汁等,共分为8服,空腹2服。以溏利为度,余药食后缓缓服之。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柴胡汤
主治:口糜生疮。
组成:柴胡(去苗) 地骨皮各30克
用法:上二味,粗捣筛。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取少许含咽之。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柴胡汤2
主治:气分有热发斑者。
组成:柴胡9克 黄芩6克 半夏(姜炒)6克 人参3克 紫草6克 黄连6克 茯苓6克 甘草6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水煎服。
来源:<寿世保元>卷四。

柴胡茯苓汤
主治: 腹胀瘦病,不下食。
组成: 柴胡1钱2分,茯苓1钱2分,枳实(炙)6分,白术6分,人参6分,麦门冬(去心)6分,生姜(合皮,切)6分。
制备方法: 上切。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1升八合,绞去滓,分温2服。服别相去7-8里,吃1服。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三三。

柴胡丸1
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头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酸痛,心躁烦热,气满腹胀,腰膝无力,经候不调。
组成:柴胡(去苗) 黄连(去须) 知母(焙) 赤芍药 龙胆 黄芩(去黑心) 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掐) 茯神(去木) 甘草(炙)各30克 槟榔(锉)22克。
用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 温酒下,不拘时。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

柴胡丸2
方剂主治:时气余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食饮。
药物组成:柴胡(去苗)1两,桔梗(去芦头)1两,子芩1两,赤芍药1两,黄耆(锉)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鳖甲(涂醋炙微黄,去裙襕)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备方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处方来源:<圣惠>卷十六。

柴胡饮1
主治:小儿骨蒸疳气,五心烦热,日哺转甚,口干无味,渴多身瘦,胸满痰多,小便黄色,食减神昏。
组成:北柴胡(去芦,净洗) 人参(去芦) 当归(酒洗) 黄芩 赤芍药 甘草(炙)各30克 大黄(生用) 桔梗(去芦,锉,炒) 北五味(去梗) 半夏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乌梅1个,生姜2片,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温服。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柴胡饮2
功效:清热疏肝,化痰散结。
主治:小儿无辜疳。其证颈项生疮,或项内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者。
组成:赤芍药 柴胡 黄连 半夏(姜制) 桔梗 夏枯草 龙胆草 浙贝母 黄芩 甘草(生)
用法:引用灯心,水煎服。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柴胡饮3
方剂主治:消渴,上焦虚热,心中烦躁。
药物组成:柴胡(去苗)3分,葛根(锉)3分,芦根(锉)3分,地骨皮3分,百合(干者)3分,桑根白皮(锉)3分,知母(切,焙)3分,萎蕤3分,贝母(去心,炒),茅根(锉),犀角(镑),甘草(炙,锉),木通(锉)半两。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4钱匕,水1盏,加生地黄半分,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柴胡饮4
方剂主治:伤寒柔痉,四肢逆冷,汗不止,腹中痛,筋脉急。
药物组成:柴胡(去苗)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槟榔(煨,锉)半两,五味子(炒)半两,桂(去粗皮)1分,高良姜1分,羌活(去芦头)1分。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柴胡知母汤
主治:热疟及瘅疟。
组成:柴胡1钱半,知母1钱半,苍术1钱,黄芩1钱,干葛1钱,陈皮1钱,半夏1钱,川芎1钱,甘草(炙)7分。
用法用量:上锉作1帖。加生姜3片,乌梅2个,水煎,清晨服,午前又1服。
加减:久疟,加人参、当归。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引节斋方。

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第六篇

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西红花别名番红花、藏红花、洎夫蓝、番栀子蕊、撒馥兰、撒法郎,西红花有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的功效,西红花有治疗痛经经闭、月经不调、产后

西红花的功效:
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西红花别名番红花、藏红花、洎夫蓝、番栀子蕊、撒馥兰、撒法郎,西红花有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的功效,西红花有治疗痛经经闭、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净、腹中包块疼痛的作用,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西红花。
药名:西红花、又名藏红花。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散郁开结药;凉血解毒药。

科属分类:鸢尾科。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番红花、藏红花、洎夫蓝、番栀子蕊、撒馥兰、撒法郎。
性味:甘;平。
归经:心经;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
主治:痛经;经闭;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净;腹中包块疼痛;跌扑损伤;忧郁痞闷;惊悸;温病发斑;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l-3g;冲泡或浸酒炖。
来源: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

西红花的作用:
西红花味甘、微辛,性平;归心、肝经;体轻质润,入血行散,西红花具有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的功效,西红花主治月经不调,
1、西红花治经闭,经痛,产后腰痛:番红花2g,丹参15g,益母草30g,香附12g。水煎服。
2、西红花治中耳炎:鲜番红花汁、鲜薄荷汁适量,加入白矾末少许,搅匀。滴耳中。(<青岛中草药手册>)
3、西红花治产后瘀血:丹皮、当归各6g,大黄4。5g,番红花2g,干荷叶6g。研末。调服,每日3次,每次6g,开水送下。
4、西红花治伤寒发狂,惊悸恍惚:用撒法郎二分。水一盏,浸一宿。服之。(<纲目>引<医林集要>)
5、西红花治月经不调:番红花3g,黑豆150g,红糖90g。水煎服。(1-3方出自<青岛中草药手册>)
6、西红花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纲目拾遗>)
7、西红花治腰背、胸膈、头项作疼:(撒馥兰)碾烂,合羊心、牛心或鹿心,用火炙令红色,涂于心上,食之。(<品汇精要>)
8、西红花治吐血,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藏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将花入酒,炖出汁服之。(<纲目拾遗>引王士瑶方)
9、西红花治跌打损伤:番红花3g。煎汁,加白酒少许。外洗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西红花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发斑,发疹:西红花能凉血解毒,可单用,西红花或配清热解毒之品,如大青叶、板蓝根等同用。西红花治麻疹热盛血郁,疹透不快或疹出过密,疹色晦暗不鲜者,西红花常与紫草、赤芍配伍同用。
西红花用于血瘀诸证:西红花有活血祛瘀功效,临床常用于血瘀所致的痛经,经闭,月经不凋,产后恶露不净,腰腹疼痛,腹中包块疼痛,跌扑损伤肿痛,可单味煎服,如常与其他活血药配用以增强药力。如治痛经,经闭,西红花配益母草、丹参等同用。西红花治产后恶露不尽,配当归、赤芍等同用;西红花活血之中又有散郁开结功能,可用于各种痞结之证。由忧思郁结所致胸膈满闷,惊恐恍惚,单用本品冲汤服有效,西红花或配郁金同用。

西红花用药禁忌:
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西红花。


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相关热词搜索:板蓝根大青叶功效作用 蓼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青叶汁的作用与功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9055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