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中西哲学差异

中西哲学差异

2016-10-06 10:03: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中西哲学差异(共6篇)中西哲学对比从康德二元论与儒家天人合一看中西方哲学差异姓名:梓骁学号:201305191258所在院系:电气工程学院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摘要:通过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本文中主要指二元论)以及由王阳明最终完成的中国传统哲学(本文中主要指“天人合一”理论)的比较陈述,揭示出两种完全不同、根...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中西哲学差异》,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差异 第一篇

从康德二元论与儒家天人合一看中西方哲学差异

姓名:梓骁

学号:201305191258

所在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摘要:

通过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本文中主要指二元论)以及由王阳明最终完成的

中国传统哲学(本文中主要指“天人合一”理论)的比较陈述,揭示出两种完全不同、根

本对立的本体论理论(即“智的本体论”与“爱的本体论”)。阐述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

的差异存在的原因,即为何西方是二元本体论,而中国是一元本体论的问题。 关键词及部分解释:

二元论:

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和意识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

和一元论相对立。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 尔。他认为意识和

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

意识不会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事实上两者都存在着

差别。

康德哲学:

是二元论的主要代表,认为从实际是什么中不可能得出什么是有价值的、正确的或“应当

是这样的”。“价值和存在这两种观点,像两个截然不同的、封闭的圆圈放在一起,这就

是方法论上的二元论的实质”。换一句话说,关于“应然”的陈述只能来自其他“应然”

的陈述,而不能来自对存在事实的归纳。

天人合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

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

政治哲学思想。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董仲舒等学者的阐述,由宋明理学总结并

明确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

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

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

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本体”的研究,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

都学派开始,希腊早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有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

arche,旧译为“始基”)。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而且逐步逼近于对

being 的探讨。

物自体:

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又译自在之物。指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康德把

它作为现象基础,认为人们只能认识外物作用于感官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可能超越感官去

认识物自体,它是永远不可知的。他把物自体看作是自由意志、灵魂和上帝。

先验统觉

“统觉”一词首先为莱布尼茨所采用,是指意识,或表象外部事物的内部状态的反思知识。

但康德认为莱布尼茨对统觉的理解是经验性的、多样化的,与主体的同一性无关。与此不

同,康德把自己对统觉的说法称为“先验统觉”、“纯粹统觉”或“本源的统觉”,并在

先验演绎中用作关键的因素。它是把概念和直观结合为知识的能力,即把秩序和规则带入

现象,按照范畴获得综合统一。因此它也称为“统觉的先验统一”或作为统一经验主体的

纯形式概念的“意识的统一”。统觉不同于直观,因为直观是接受性的,先验统觉是自发

的活动,它把直观带给主体,使它们能被结合为判断。统觉的先验统一具有“我思”的形

式。“我思”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而起作用,并以综合作为它的主要功能。在统一现象时,

它必须按照范畴而进行。然而,它自身先于范畴,并且确实是范畴的源泉。先验统觉自身

不能被进一步地规定,它是人类知识范围的最高原理。这个概念是费希特哲学的直接来源,

并且对后来的德国唯心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解释和证明康德对这个困难的概念

的用法中存在许多重要问题。

智的直观:

(具体解释见倪梁康《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一文)

先验想象 先验对象 先验自我 “我他”模式 “我你”模式 正文:【中西哲学差异】

谈及西方哲学就不得不说康德,一如说起中国哲学就不能不提及王阳明一般。康德

以其无与伦比的智慧对已二元论为特征的西方哲学思想予以了最为深入和近乎完美地分

析和总结,代表着传统西方哲学的最高成就。而与这种为康德所深刻揭示的两个难以调

和的“物自体”的西方传统的二元论学说不同,中国古代儒家的本体论学说却自始至终

都呈现出一元论的面孔。这就涉及到为人所熟知的,极具中国哲学特色的“天人合一”

理论。

众所周知,在康德所处的年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

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尔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

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在西方哲学的唯智主义的大背景下,“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成为两方的争锋点。,

一方面大陆唯理论哲学高扬笛卡尔所谓的“我思”,把认识之可能诉诸于“天赋观念”

的理性,虽然突出了自我意识积极能动的意义,却不可避免地涉嫌于唯心主义;另一方

面,英国经验论哲学则情有独钟于对象所与认为后天经验的感性是认识的唯一依据。肯

定了认识活动中非我对象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错失了认识主体自身应有的意义。这使

得西方认识论哲学中出现了理性与感性、先验与经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两难对立。这

也成为了康德哲学鲜明的主题。

康德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

即其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提到的两个“物自体”——“先验对象”、“先验自我”。【中西哲学差异】

这两者分别是感性与知性的来源与基础。而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就体现在后者建构、综

合、整理、统摄前者的所谓“先验统觉”活动里。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曾提及“人类知识有两个源泉,即感性与知性。他们

大概来自于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根基。”此外,还在给赫茨尔的信中数次提及“我们知

【中西哲学差异】

性功能与物自体相一致的根源何在,仍然处于晦暗之中。”“如果我们想要对感性和知

性的来源来作判断,那么我只能眼看着这种探索完全超出人类理性的界限。”正是基于

这一考虑,康德提出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智性直观”这一概念。康德认为,

【中西哲学差异】

唯有这种智性的直观才能真正洞观知性的自我以及感性的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然而他

又断言这种智性的直观“完全超出人类理性的界限”。是属于上帝的,并非凡胎人类所

能具有。是超凡的上帝的一种“神知”。这使得其壮怀激烈的建构主体性哲学所谓的

“哥白尼式的革命”如梦幻泡影无意义,其旨在为科学张目的“批判哲学”最终与非批

判的宗教不谋而合,揭示出其哲学巨大的悲哀性。

因此,康德哲学在为人们燃起哲学新纪元希望之光之时,在其身后也留下了挥之不

去旧哲学的阴影。也正因如此,其哲学始终宿命于西方传统哲学二元规定这一哲学的原

罪之中。

然而在中国哲学中,不同于传统西方二元论学说,自始至终都是以“天人合一”为

核心的一元论。从先秦时期周礼中的“内尽于己”则“外顺于道”的神人相通的思想,

周易中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天人同构的模式,到《孟子》《中庸》中提及的天

人合一的思想,如: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

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再到集大成者王

阳明提出的“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意之所在便是物”等思想中,都体现了对中国天

人合一学脉的宗承和继续,同时又在与理学“格物致知”路线中日益凸显的心物二元论

的争锋中,从认识论批判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传统的体认。

“吾心即万物”这种彻底的心物一元论的提出,作为天人合一思想的烂熟形式标志

着中国古代哲学的真正自觉及完成。与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为我们揭示了两种

完全不同,根本对立的本体论理论。即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本体论和中国传统的天人

合一的本体论。

在西方传统哲学中,是以所谓认识世界为宗旨的。而认识之所以为认识,又是以认

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区分与对峙为前提的。也正是这种认识优先论决定了西方传统哲学

与生俱来的非此即彼的所谓“主客模式”。于是就有了西方传统本体论学说中唯物主义

与唯心主义之对峙以及西方传统本体论学说万变不离其宗地栖身于这一主客二元的不可

逾越的规定之中的。同样地,这样的模式也催生了西方传统伦理学哲学,它从认识论的

主客模式逻辑地推出伦理学中的一种没有“我们”的“我他”模式,其中的“他”则是

除自己以外我的世界中存在的其他人。其实严格说来这是一种非伦理、反伦理的伦理学。

与之不同的是,“人伦,道之大原也”(《张载集.张子语录》),中国传统哲学则

是以社会的伦理化为中心,以伦理主体之间的认同与无待为先决条件的。如此一来,与

西方传统哲学相比,中国传统哲学则始终不越亦此亦彼的所谓“我你”模式之规定。从

【中西哲学差异】

而奠定了中国传统哲学从伦理哲学走向其一元的本体论理论。

综上所述,中西方哲学理论都并非哲人们刻意求之的结果,而是一开始就不解自揭

地预示在其伦理学所固有的原逻辑里。 参考资料:

(1)《中西哲学比较论》 张再林 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7年7月

(2)《中西哲学的歧异与变通》 张再林 著 人民出版社 2004年5月

(3)《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陈世清 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11月

(4)360搜索词条

(5)百度文库【中西哲学差异】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

了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年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

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尔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

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

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

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

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

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

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

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位于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康德墓碑而时间和空间在康德看来是两个先天特殊的概念。在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

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经验。

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

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

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

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

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

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

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

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

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

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

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

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

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其學說用其自己的说法乃是主要回答四个问题:1、我能认识什么?2、我应该想什么?

3、我希望什么?4、人是什么?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
中西哲学差异 第二篇

中西方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心态及历史进程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哲学体系。分析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对于加深对中西方哲学的理解把握,进一步认识中西文化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哲学以茫茫宇宙为根本研究对象,形成了物本论和神本论两个基本流派,前者认为宇宙本原是物质实体,后者认为宇宙本原是精神实体。这两大派别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线索,从此也可以看出西方古代是不存在人本哲学的。文艺复兴时期,少数非主流哲学家将人本哲学“合法性”问题提上日程,到了近代,人的经验与理性逐渐成为哲学架构的原生点。发展到今天,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传统哲学采取了“颠覆”立场,科学主义思潮甚至认为传统哲学应该“终结”、“消亡”。然而,传统的影响力是深远的,西方哲学至今仍摆脱不了天本传统影响。

中国哲学以“人”为根本研究对象,儒道两家在中国哲学史长期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中国哲学的

“道”“性”“理”“心”“名”等基本范畴都围绕“人”的问题形成、以儒与道的学说为主心骨。中国哲学基本框架体系自形成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鸦片战争后在西学冲击下,也开始了自我更新进程。

客观说来,西方哲学长于知天,擅长用自然科学模式论证社会,甚至连人本哲学也把人看作“社会原子”。中国哲学则专于知人,借天道表述一定价值诉求,致力于追求“内圣外王”的哲学价值。如果用西方传统模式来衡量,则中国传统哲学缺乏实体追究智慧与科学理性精神;如果用中国传统模式来衡量,则西方哲学(至少是传统哲学)只是科学或神学的附属,缺乏应有的社会价值担当。因此,中西方哲学只有结合起来,相互汲取营养,才能从理论体系上,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建立起科学化的终极价值目标。

对于中国哲学来说,随着当代西方哲学的面目日新和中国国情的深刻变化,需要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展开思路,结合时代特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原则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价值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开展中西方哲学的平等对话,不断扩大在世界哲学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差异 第三篇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 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

[2]学和价值论。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 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

[3]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 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虽然中西方都有自己的哲学,而且研究的内容也多有相近之处,但不得不说,中西方的哲学各自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彼此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的差异表现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两个方面。

从形式上来说,西方哲学明显要更讲究一个论断的证明。对于西方哲学家来说,他不能只是要持有一个观点,对于持有这一观点的理由也必须有说明。他不但要有结论,而且要有前提。[4]这一特点我在读《理想国》时就有了很深的体会。在《理想国》中,文章是按照不断追问的方式展开的。《理想国》是一本对话体的著作,主要记录了苏格拉底和其他人的对话、辩论,而这些对话和辩论基本上就是在对一些概念、定义不断地追问“为什么”中进行下去的,到最后达到一个逻辑上基本上完美的结论。而中国的哲学家们对于逻辑上的推理与演绎并不注重。当然,中国的哲学家并不是不讲逻辑,结论都是凭感觉臆想出来的,中国的一些哲学思想也都是经过了思考与论证得出的,只是中国的哲学家并不注重把推理证明的过程表现出来而已。战国的诸子百家流传下的著作中,绝大多数都是重点阐述各自的主张是什么什么,而很少有对于为什么如此的论述;即使有,也一般不是作为很重要的内容来对待。(名家除外,名家又称辩家,专门以辩论著称,但其实多是诡辩,没有自己核心的、独特的主张)。

而从内容上来说,西方哲学很注重对于宇宙本源的探索,比如世界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个问题就被认为是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之一。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更注重于对于人生价值的探索,更注重于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应该怎样做才算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中西方哲学差异更深层次中蕴含着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很大的差异,即西方很注重理性的逻辑思维,为什么甚至比是什么都重要;而中国人则更注重于实用,即怎么做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差异深深地植根与文化之中,并且在方方面面都有体现。

四、 中西方哲学的共同点

尽管中西方哲学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但二者同为哲学,还是有着根本性的统一的。在我看来,二者的统一就是都是对于人生、世界的思考与探索,是关乎人价值观的一门学问。而价值观,则是人的根本。不论对于西方还是中国,哲学都是在所有学科之上的一门学科,是学科之王。

[1]百度百科,“西方哲学史”

[2]W.P.Montague: The Ways of Knowing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4]William Jernes: The Pluralisti, Universe.

厚黑学读后感2000字
中西哲学差异 第四篇

很久以前就听到许多人评论厚黑学中很多观点,因为性格与环境差距,不经常看书,所以一直没有拜读,前段时间,不经意在书店看到,就翻阅几页,为此稍有感悟,写出感言。

自古出书者,不计其数,能称精华的,屈指可数。然李宗吾出书于民国,却能在中国文化中有辉煌一笔,必有过人之处,后简单翻阅,厚黑学以三国英雄、楚汉名将为主论叙脸厚心黑之心得,以三步工夫为总结,强调黑与厚的不同概念。厚黑学读后感2000字

李宗吴对人性的理解,以恶为先,所以论人,先看到恶的一面,然后放弃人性善的一面,讲自古英雄都是用仁义道德的外表,来体现?人之初,性本恶?的个人观点。所谓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处,历来英雄,先不论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来源个人魄力,周围人因个人人格,舍命相护,助成就大业,如只知道厚黑之术,何来民心所向?如果人们每天只知道修习厚黑,增长世智辩聪,勾心斗角,抛弃生命本来,人格分裂之人,只会越来越多。乱世之中,单凭仁义道德,的确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许生存不成问题,但内心恶越来越重,没有善念洗涤内心,不足以成其霸业。秦始皇用秦朝几代努力的基础,以个人才能统一六国,暴政之下,数年后,天下大乱。

厚黑学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种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书中所看,李宗吾仅仅看到第二种境界,对第三种境界,只靠普通善恶无法诠释,所以避而不谈。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厚黑学读后感2000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获得禅宗衣钵,而此诗中字字指向?无?字,厚黑学第三种境界以?无形无色?为总结,也指向?无?字,所以个人认为,参悟佛法与理解厚黑学,先从?无?字入手。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指出,天地与圣人之心永远相同,天地滋养万物,不求回报,万物践踏、侮骂天地,天地也没有报复众生,圣人也是如此,用无我无私之心对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经此观点来看厚黑学,那么第三种境界中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基本立足点就出现差别,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经超越常人对厚与不厚,黑与不黑的理解,到达与天地同在的深层价值观念,只是作者还没领悟其中境界。如果用这种无我无私之心反观过来,书中所论王明阳的?致良知?与?厚黑学?,一善一恶,都属一家之言,分开人性,强行对立。

厚黑学之所以能立足与世,经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两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种境界?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马见到效益,但不能长远。比一般人聪明一点的人,要的是长远利益,不在意当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达最终目的,且久远。如企业生存,不讲诚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长久,最多可得温饱,讲诚信者,有时宁愿亏钱,打造品牌,谋求长远利益。

总体来讲,李宗吾对人性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打破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矛头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胆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观点解读人性,其学说所造成的社会冲击,足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为精华。

对厚黑学讲述的博弈理论楼主好象有不赞成的看法。显然你没有满怀激动的心情,感叹找到了真理??楼主潜意识在道德框架压迫下没有接收到事物运行的原型,所以看到厚黑学这种描述事物运行本质的理论时,潜意识没有激活强烈的神经通路来印证,随着大脑的处理结果就是按基本的认知图式来解析。可以看出楼主富含道德的情感对自私是很有抵触的。

这里有必要跟你说说什么道德。潜意识和整体潜意识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潜意识中有一个自然的反应就是维护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为个体会觉察到只有当整体安全的时候,个体才可以安然无恙,个体会自然愿意维持系统的稳定存在。这是系统运作的规律。个体的行为符合系统的运作规律就会得到系统的呵护。因此,符合道德的行为是可以维护系统平衡的行为。

现在知道了道德是为了个体的利益。当然,这发生在不予表达的潜意识,毋庸质疑。它的精华之处用厚黑语讲就是深得厚黑之精华,自私表面盖上利他,因而大家都会接受,因为这?利他?有利自私。所以道德的本质就是宣扬道德,而不能做。若是做了一些,也只为更大的宣扬。雷锋精神的本质就是宣扬此精神,但不做。现在人的智力自然选择不做,是因为潜意识已经接收到了道德的原型,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但都存在于潜意识中。就如你现在看到我关于道德的解释觉得有理,那遍是激活了你潜意识中此原型,从而印证了想法,产生对我的认可。

说到楼主,也许你现在还认为我说的不好,是坏人,是邪恶。只因你未跳出诸多情感的框架(解决办法可以用追述事物本质的方式来解决,例如跟你解析道德感情)。道德感情会使你否定我,我违背了群体的利益,也就是违背了你的利益。这时的潜意识出现了非理性,你最大的利益其实是明白这事物的本质。这也是厚黑学想传达的思想。

也许你不知道从何开始,我们需要抛下的各种情感,主要来源于群体心理意识。跳出各种心理群体(包括朋友家庭民族国家等),客观看待群体运行的规律,这是研究博弈理论的基本思路。

第三种境界中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说的就是好人,英雄,名人,伟人。仅从他们成功这一得到群体认可的事实即能证明。当然他们并不是这么邪恶,可以理解为,是一群拥有完美应对社会某些情境的幸运儿,他们的思想,也就是认知事物的图式产生于特定环境。不要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你我。因为也可看作社会环境产生了万千思想,总有部分是能影响群众的,他们既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人物,如厚黑等说的,他们有的知晓有的不知晓,但潜意识拥有在各种社会博弈理论的原型是肯定的。

写厚黑的李和一些心理学家一样都是把它理出来的人。清楚出来的比较清晰的理论,是我非常喜欢的。

最后,希望楼主明白人类社会一直以来,竞争生存资源的博弈本质。基因携带的东西再怎么掩饰也是为了有利于竞争。该做的是直到找到世界推不倒的真理。

你不懂你恼火的中国哲学。本和现代心理学产生于同样的思维原型,想描述的是相同的理论。但恼火的中国哲学被禁锢的封印千年。交流上跟如今社会有代钩。

例如老半正反说进去,老把天地极端说进去,老把善恶说进去,不就是一个博弈理论辨证看待事物的基本思路吗。仅仅激活了点事物本质理论的神经通路,就可以先入为主成为你思想认知事物的基本图式了吗。这么落后的编码,已经被我一句恼火的中国哲学推倒了。

厚黑学我刚看到第二篇厚黑原理。真是抓狂。()现代来看真是胡说八道,爱因斯坦,物理学,数学,牛顿,全给强拉去当它理论支持。行为可以理解,但也让我看的吐血,可怜老李不晓得能理出他思想的各种应用心理学正在西方发展。虽然它对潜意识的编码让我吐血,但不改变其包含的博弈本质,从中找到几句能激活大量原型的理论才是我目的。

例如:?人们受各种思想、感情和习惯所左右??这是我们的本性使然。各种制度和法律是我们性格的外在表现,反映着它的需要。作为其产物的各种制度和法律,是不能改变这种性格的。?

描述了道德是产生于个体的自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
中西哲学差异 第五篇

<生活中的经济学>讲述的是茅先生在1993年留学美国,发现美国市场经济下值得学习和研究种种经济现象,以浅显易懂的生活片段展现给读者,潜移默化的灌输经济学思想,让读者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

书中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体制三个部分,例如超市管理、后院经济、环境保护等日常点滴,篇篇反映出令人细细品味的经济学原理。我不会具体描述本书细节,以下两点是看完之后的一些思索和感受:

1、为什么一本非原理类书籍可以流传16年之久,翻版14版而经久不衰?

——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小事情反应大道理。

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心中很久,因为书中大多讲述的美国一些先进的市场经济体制,例如超市中自动扫码的高效,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学习的是这种做学问学以致用的方法,再深奥的原理,如果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应用于日常现象,那才真的实现了知识的价值。在生活中,要有敏感性,遇到事情多思考,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现象,从现象中获得知识,形成知识储备运用的良性循环。

2、节约时间创造财富,社会道德促进发展

书中提到的许多现社会存在的问题,现实依然存在,例如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问题。书中讲到:有次作者看到马路上交通事故,只用了三分钟,当事人交换了驾驶执照,清理了事故现场,马路又恢复了平静。他们有很完善的保险制度,更重要的是双方寻求可以接受的妥协办法,把是非放到次要地位。这让我不禁想起前几个月在三环上两辆汽车的刮蹭事件,为了保持事故现场,两辆车足足停了4个小时,造成三环交通大瘫痪。如果两位司机可以放下是非,协商妥协,那么节约的不仅仅是四个小时,还有这四个小时整个三环带个社会的财富。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

社会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大,良好的社会道德与秩序,可以减少纠纷,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节省社会监督成本,可以促使资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更多财富。所以,“社会成员自觉程度越高,整个社会就越富裕”。

以上是读罢<生活中的经济学>感受很深的两点,尤其佩服茅先生数学、经济与哲学的综合素养,以及敏锐独特的视角。这是一个研究人员最应该具备的两个素质,以茅老为目标,学习,学习,再学习。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二)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茅于轼老先生写下的一本浅显易懂的经济学书,尤其以美国大量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案例来解释说明其中的经济性原理,让我深受感染,书中运用了很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来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非常生动形象。我们现在正在学习微观经济学,存在一定难度,通过阅读此书,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微观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相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我虽然还没接触,但是在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现象可以用宏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因此,此书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而且对我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在微观经济学知识上,书中所举的美国人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美国人在小时候看电影的时候,尤其也是美国电影,很多的情节就是一家人开着车,搭着帐篷,烧烤架出去旅游。当时美国就是梦中的天堂,我都难以想象,当时美国人是多么富有。然而,美国人却是用几乎一个月的工资,进行一年一次的旅游。这一点和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有很大的冲突,如果是中国人,很少有人会如此的“浪费”,即便是他算是较富有的。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有着固有的传统消费观念,而美国人是比较潮流的消费观念,就好比中国人存钱买房,美国人买房存钱。旅游虽然消费了一个月的工资,当时这些资产很可能就转化成了另外的人半个月的资产,实现了市场的流通。对于时间,我们应该向美国人学习。在“节约时间创造财富中”,作者对比强调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一些习惯上的差异。比如美国人喜欢用电话纸,节约时间节约金钱,创造财富。而中国人还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看街头热闹上。相对于国人的时间观念差,美国人却还在为消除排队带来的时间浪费做出努力。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强时间观念呢?

讲到宏观经济学,我们就要关注一下国家及世界的整体经济形势。中国人在北宋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纸币,在我们四川成都,被称为“交子”。然而近代,当美国的银行业发达的时候,我们却却是固步自封。我觉得这并非坏事,中国人讲究实在,美国人玩的是浪漫,而且是金钱上虚无缥缈的浪漫。最终,也得到了印证,就是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就通货膨胀而言,大家都讨厌甚至痛恨通货膨胀,但如果和中国比起来,美国人讨厌的程度大概不像中国人那样厉害。因为绝大部分美国人的收入来源于市场,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他们的收入随着上升,水涨船高,所以他们的购买力并不受多大影响。而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拿固定工资的国家职工,如果工资不相应调整,涨价就等于降低生活水平。中国现今的收入虽然高上去了,但是这完全没有按照时代的应当有的规律发展下去,人们不觉得幸福,我觉得很大一部分责任归咎于房地产。

本书中很多讲的实例都展现的是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学差异,我觉得造成这种差异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经济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应该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根据自己的民族生存方式和特点,选择性地吸收西方现今的经济学知识。但是,并不需要完全把我们的否定,因为现在美国好的经济模式,不一定将来就好。就算将来好,也不一定对我们就好。所以我们要发展适合自己的经济学。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要力求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规律,利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待身边的现象,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三)

经济学是用来衡量利益的最大化,从中取得更多的,自己想要的如:快乐,时间,金钱,爱情等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即使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捕捉到经济学的影子。读<生“快乐”就这两个字而言,每个人对事物看待的角度不同,当面对同一事物的时候。比如说:活中的经济学>会有更多的感悟。

物品的得失,爱情的追求,吃亏与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在旁观者的眼中有多与少的分别,可是在自己心中,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快乐。旁观者充其量也只是以第三者的目光来看的。然后把与其心中所想而接近的一种快乐当成是最快乐的。世界具有多样性,秉除自然环境的因素来说,有很多的“多样性”其实是因为人性的多样性,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造就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对同一事物,每个人又每个人不同的对待态度,有不同的得到快乐的方式。其实快乐没有绝对的最大值,终极而言,快乐是唯一理性目的。当你达到你目的的时候,你就拥有了快乐,拥有了自己应该追求的,属于自己的快乐。每个人有各自的目标和进行权衡的基本准则。快乐与痛苦相背驰。当你遇到的痛苦没有达到你自己痛苦标准的时候,它其实也是快乐,准确地说已经得到了快乐。

那么我认为一个性格多面向的人比性格单面向的人得到的快乐要多。会有人说不。那么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假如两个人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性格多面向的人是否会退而求其次,降低自己看待这一件事情的标准。此时他得到的可能,或者一定超过了他退回来的标准。那他理所应当得到快乐。而应该单面向的人对自己唯一的目标有唯一的追求。当失去的时候,他承受的就是极大的痛苦。当失败的时候,所承受的痛苦不同,要是成功了,他们得到的快乐却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对价值观点的看法不同而得到的也不同的结果。要懂得如何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得失与利益。

时间。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没时间”去做。即使能去做的也不会去做。“没时间”这三个字就成为了借口。其实看你想不想,愿不愿意去做。时间是挤出来的。每个人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不会多给你的。只要你合理安排,总会有时间来完成其它事情。也可以在你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在乎不冲突,不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另一件事。因为在经济学的视角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利益不单单指金钱。可以是任何一方面对自己有用,有帮助的选择,或者是达到某个目的的期望值。

比如说你要出差,是经常性的出差。这是你的工作需要。那么你出差不管是车上还是飞机上。都是按照工作时间来算的。当你已经准备好了这次行动的一切事物,而还有很多时间。那么你在这些时间里要干什么?你应该如何度过这些时间,是睡觉,看电视,看报纸还是做其它工作?假如你用这段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另一个目标或者是心愿。那么你就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两个工作。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每天的时间超过了二十四个小时?此时你预期得到的也会多于其他人。答案是肯定的。有很多事情的成功与否就是靠时间。你可以将时间最大限度的利用,你所得到的就是最多的。

金钱,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很多人说:“钱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丈不能的。”那只是盲目的崇拜钱。钱它由人造出来,然后人被它牢牢的奴役。谁能做到7视金钱为粪土?当然,前提是数目让你心动。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茫茫人海,能跨过的却寥若星辰。给你钱你是否可以买来亲情,友情和真挚的爱情?不会。可是巨大的利益能困住你却是困不住你内心的感受。表面上的幸福也不能掩饰背后的辛酸和痛苦。

用经济学来说金钱,就会提到如何运用金钱,如何收入大于支出,且支出合理。要学会用最少的钱来换取最多的利益。钱是当了中介。在以物易物的时代,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要双方愿意,在相互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交换。钱打破了这个平衡,使得每个东西都有了自己的固定价值。假如甲有一个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他现在必须要用乙的一个东西来完成一件事。可是这个东西对乙来说也是最宝贵的。就要让甲拿出自己的来交换。甲认为自己的一个能换乙的两个,乙也是这么想的。那么此时就出现了问题,谁的东西更有价值?此时此刻就不能只考虑他们心中的“认为”。要看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哪个更有价值。从而给它们定价,然后进行交换。钱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有钱的人能做到挥金如土。可是对一位老百姓来说是不能做到的。老百姓总是想着如何才能省钱。省下钱来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那我问一个问题“何为省钱”?难道你所谓的省钱就是当你想吃一个苹果的时候克制自己不去吃,看到别人吃了,你没出钱,他出钱了,你就因此省了钱?不是的。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很简单,生活需要。因为一切物品都用钱来衡量了。假如一个苹果一元钱,这是市场价格。你想吃一个苹果,只花了五角或者八角就买来了。而别人花了一元。你此时省钱了。可是别人买了苹果,你没有买,只能说你剩了一元钱,不能说你省了一元钱。要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才行。

<生活中的经济学>它讲述了在生活中一些问题和事情上,如何运用“经济学”中的眼光和角度去审视一个问题,从中得到与自己有利与不利信息,从而进行更多更好的选择。可以将自己预期的利益扩展至最大化,让你得到的远远铲除你的付出。要学会用经济学中的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来对待一些事情或者出现的某个问题。争取把从中得到的,应该得到的拿回来。最主要是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考虑。这样在面对和解决问题上才能达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举制度废除
中西哲学差异 第六篇

[篇一:科举制度废除100周年祭]

话题缘起100年前的今天,1905年9月2日,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光绪皇帝的一纸谕令终结了。科举制度作为我国传统官方选拔人才的制度,自隋朝诞生以来,人们对其评价形形色色,毁誉参半。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科举制度废除。”相反的责难却更多。毁也罢,誉也罢,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把科举制度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也许可以更理智地审视这一特殊的考试制度,抛弃其陈腐僵化的东西,吸取其合理积极的因素。毕竟,考试选人是经过历史反复检验并且在今天仍然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早期科举堪称用人制度的伟大革命

温春来

核心观点

隋唐科举活泼多样、生机勃勃、贴近实际需要,:“盖应考学生中,有医科、牙科、法科毕业者。我系报考哲学门,主试官为严先生。试题及答案,均系英文,亦异事也。试毕发榜,陈君锦涛(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名列第一,我列第二名,季弟德庆(美国理海大学学士)列第三名。施君肇基(康奈尔大学硕士)列第五名。此外尚有五人,均系美国大学,同列一等。赐进士出身。列二等者,多系留日毕业生,悉赏举人。”随后便是赐出身的仪式。从这种仪式看来,与过去科举及第所享受到的荣宠别无二致。对留学生授予功名,寓意是深刻的。此举说明清廷一面很想利用出洋留学生所受的现代教育和所具有的新知识,为清廷服务;同时又惧怕他们变为革命分子,推翻清王朝,成为清廷的掘墓人,心理至为矛盾。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社会未曾有什么明显的震动,至少没有因为废除这么大的国家机器而给清廷添乱子。而那时正值清廷油干灯尽之时,清廷能在风雨飘摇苟延残喘近十年,与科举制度废除者精心设计,使之平滑软着陆,未使矛盾激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相关热词搜索:中西哲学差异比较 中西哲学与文化的差异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西哲学差异”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西哲学差异"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710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