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七下论语第18则

七下论语第18则

2016-09-27 13:32: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七下论语第18则(共4篇)...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七下论语第18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七下论语第18则(一)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5单元第18课《《论语》六则》教案

18 《论语》六则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2.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谈话。孔子十分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了这些语录,对于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一定是大有裨益。

设计2.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殆(dài) 论(lún)语 说(yuè) ...

罔(wǎnɡ) 好(hào) 焉(yān) ...

惑(huò) 逾矩(yú jǔ) 愠(yùn ) ....

2.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

愠:怨恨,心里不满。

君子:文中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知: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

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矣:相当于“了”。

罔:迷惑不解。通“惘”。

殆:疑惑。

好:喜爱。

乐:愉快,快乐。

三人行:几个人在一起走。

从:采纳,听从。

【七下论语第18则】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耳顺:大意为听人说话,可以听出其中隐而未露的意思。通常指能听进不同意见。耳,听觉。

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过。矩,本指木工用来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这里引申为法度。

(2)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高兴。

罔:通“惘”,迷惑。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

朋:古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今义,朋友。

七下论语第18则(二)
7.18论语一份!

《论语》十则复习

[一] (15分)

《论语》四则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⑨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pián pì)]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pián nìng)]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译文:

(2)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七下论语第18则】

内容 主张

择师之道

交益友,拒损友 第①则 第②则

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4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 )

(3)思而不学则殆( ) (4)满则覆( )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1)诲女知之乎?译文: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译文:

[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七下论语第18则】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识:记住。厌:满足。好古:爱好古代文化。及:赶上,追上。鄙夫:鄙陋浅薄的人。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2分)

(1)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答: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答: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答: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答: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论语》十则

(一)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五、2002年四川眉山《论语》十则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⑷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⑸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A.人不知而不愠 愠:恼恨,怨恨 B.不耻下问 耻:耻辱,羞耻。 C.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 D.默而识之 识:记。

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4.A.可以为师矣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学而不思则罔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思而不学则殆 有卖炭翁释担而立

D.择其善者而从之 天将降大会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断地学习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当中最优秀的去学习,其中不优秀的注意改正他们的缺点。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断地学习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不应当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应当感到厌倦。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课文中所选六则,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语言精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B.第(1)则共三句话,分别从学习是愉快的事,与人探讨是一种乐趣,不怨恨别人三个方面既谈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讲到个人修养问题。

C.第(3)则讲的是学习方法。 D.第(5)则既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

[三](15分) 14.(3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 (每小题1分) 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 (每小题2分) 16.(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②则:择友之道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一)7 (1)为:是。 (2)是:这。 (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覆:翻倒。 8(1)诲女知之乎: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 (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 9—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 10态度

( )学思 11.(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 (敧器)的特点。 (2)有心要。( )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 答:“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 )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

[三](15分) 14.(3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 (每小题1分) 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 (每小题2分) 16.(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②则:择友之道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9.儒。10.(4)。

11.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

12.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回答即可。

13.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14.围绕“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回答即可。

15.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回答即可。

11。 (2分)答案:(1)信:诚实。 (2)图:料想。 (3)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而:然后,表顺接。

12。 (4分)(1)译文: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2)译文: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13。( 3分)见贤思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答题要点:写出一个给1分,增字减字不得分)

14。 (3分)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

参考答案:1.B2.C3.A 4.B

七下论语第18则(三)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10课《论语》十二章原文译文

《论语》十二章【七下论语第18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

11、子曰:

12、子夏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

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

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七下论语第18则(四)
七年级古诗词(论语十则第五至十)

高考必背诗词积累: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释义】我(李密)定当不惜生命,死后要像结草的老人一样报答您的大恩。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七年级人教版古诗词学习(三)

姓名:

论语十则(孔子) 注:本堂课仅学习第五至十则。

5、第五则

①原文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②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③重点字词解释

女:人称代词,你,后作“汝”。 这里指聪明。 乎:语音助词。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之:代词,对待知与不知的关系。 是: 这。

“智”zhì)也”:通“智”,智慧,诲(huì):教导。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6、第六则

①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②翻译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③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贤:德才兼备的人。 内:内心,自己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

齐:相同。 中间。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7、第七则

①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③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值得我去学习必:副词,一定。 而:顺接连词。

的人。焉,相当于“之”,即“在其师:老师,先生。 从:跟从,学习。

中”的意思。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在其中。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择:选择。 即好的:优点。

往不是具体数字。有时是实指,有时其:代词,代指他们。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是虚指。 善者:好的方面。善:好。者:...的者,即不好的。

行:走路 方面 改:改正。

8、第八则

①原文【七下论语第18则】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②翻译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

【七下论语第18则】

③重点字词解释

士:有抱负的人。 人。 已:停止。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为:看作。 远:遥远。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任:责任。 而:表并列(任重而道远)

【其中成语】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9、第九则

①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②翻译

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③重点字词解释

之:这里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10、第十则

①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shù)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②翻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③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

行:奉行。 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其恕乎:其,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恐怕”。 施:施加。

【本段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四、《论语十则》中的成语总结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1]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七下论语第18则》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18章 论语第七章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七下论语第18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七下论语第18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5917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