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

2016-09-23 14:21:0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共5篇)...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一)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单元检测(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一章 三角形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 cm,3 cm,5 cm B.5 cm,6 cm,10 cm

C.1 cm,1 cm,3 cm D.3 cm,4 cm,9 cm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

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3.如果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k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k B.2k+1

C.2k+2 D.2k-2

4.四边形没有稳定性,当四边形形状改变时,发生变化的是( ).

A.四边形的边长 B.四边形的周长

C.四边形的某些角的大小 D.四边形的内角和

5.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BC上两点,且BD=DE=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对.

A.4 B.5

C.6 D.7

6.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和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为(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都不对

8.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

9.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是(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0.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形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__________,而活动

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__.

11.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a-b-c|=__________.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 cm,一边长为6 cm,则底边长为__________.

13.如图,∠ABD与∠ACE是△ABC的两个外角,若∠A=70°,则∠ABD+∠ACE=【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

__________.

14.四边形ABCD的外角之比为1∶2∶3∶4,那么∠A∶∠B∶∠C∶∠D=__________.

1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

16.如图,∠A+∠B+∠C+∠D+∠E+∠F=

__________.

17.如图,点D,B,C在同一直线上,∠A=60°,∠C=50°,∠D=25°,则∠1=

__________.

18.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

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__________米.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9.(本题满分10分)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一个内角的

1,这个正多边形3是几边形?

20.(本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直线AD和BC相交于点O,AB∥CD,∠AOC=95°,∠B=50°,求∠A和∠D

.

21.(本题满分12分)如图,经测量,B处在A处的南偏西57°的方向,C处在A处的南

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2°方向,求∠C的度数.【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

22.(本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分别在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广场各角修建半径为R的扇形草坪(图中阴影部分).

(1)图①中草坪的面积为__________;

(2)图②中草坪的面积为__________;

(3)图③中草坪的面积为__________;

(4)如果多边形的边数为n,其余条件不变,那么,你认为草坪的面积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点拨:只有B中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组成三角形.

2.C 点拨: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只是有两条与边重合了,因此C错误,故选C.

3.C 点拨: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所以内角和就是180°的2k倍,即(n-2)=2k,所以边数n=2k+2,故选C.

4.C 点拨:四边形形状改变时,只是改变了四个角的大小,内角和、边长、周长都不改变.故选C.

5.A 点拨:等底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ABD,△ADE,△AEC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有3对,△ABE与△ACD的面积也相等,有1对,所以共有4对三角形面积相等,故选A.

6.D 点拨: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①中∠C=90°,②中∠C=90°,③中∠A+∠B=90°,两锐角互余,④中∠B=90°,所以①②③④都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

7.A 点拨:外角小于内角,它们又互补,所以内角大于90°,故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故选A.

8.B 点拨:∠A=180°-(∠B+∠C)=180°-(∠AED+∠ADE),

所以∠B+∠C=∠AED+∠ADE,

在四边形BCDE中,∠1+∠2=360°-2(180°-∠A),化简得,∠1+∠2=2∠A.

9.C 点拨:如图,有两种情况,一是∠A与∠D的两边互相垂直,另一种是∠A与∠BDE的两边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根据四边形内角和是360°,能得到第一种情况时互补,第二种情况时相等,所以两角相等或互补,故选【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

C.

10.三角形的稳定性 不稳定性

11.2a-2b 点拨:因为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a-b+c>0,a-b-c<0,

所以原式=a-b+c-[-(a-b-c)]=2a-2b.

12.8 cm或6 cm 点拨:当腰长是6 cm时,根据周长20 cm求得底边长是8 cm,能组成三角形;当底边长是6 cm时,求得腰长是7 cm,也能组成三角形,两种情况都成立,所以底边长是8 cm或6 cm.

13.250° 点拨:由∠A=70°,可得∠ABC+∠ACB=110°,∠ABD+∠ACE+∠ABC+∠ACB=360°,所以∠ABD+∠ACE=360°-110°=250°,也可用外角性质求出.

14.4∶3∶2∶1 点拨:由外角之比是1∶2∶3∶4可求得四边形ABCD的外角分别是36°,72°,108°,144°,内角分别是144°,108°,72°,36°,所以它们的比是4∶3∶2∶1.

15.八 点拨:由题意可知内角和是360°×3=1 080°,所以是八边形.

16.360° 点拨:由图可知∠1=∠A+∠B,∠2=∠C+∠D,∠3=∠E+∠F,∠1,∠2,∠3的和是中间的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所以∠A+∠B+∠C+∠D+∠E+∠F=360°

.

17.45° 点拨:在△ABC中,∠ABC=180°-∠A-∠C=70°,∠1=∠ABC-∠D=

70°-25°=45°.

18.120 点拨:由题意可知,回到出发点时,小亮正好转了360°,由此可知所走路线是边长为10米,外角为30°角的正多边形,360°÷30°=12,所以是正十二边形,周长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知识点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

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

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

线,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②n边形共有

n(n3)条对角线. 2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三)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知识点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

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

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

线,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②n边形共有

n(n3)条对角线. 2

知识点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0

49 定理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0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0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0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5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四)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测试题

荣江学校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 周周清

班级: 姓名: 成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

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2.下面各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6,7,11 B.7,8,16 C.6,5,10 D.6,9,15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这个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4.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那么它的内角和增加( ).

(A)0° (B)90° (C)180° (D)360°

5.(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5cm,则第三边x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其中x可以取的整数 值为_____________.

(2)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_______,而活动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

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980°,则它的边数是______,共有______条对角线,它的外角和是______.

7.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则它的内角和等于______.

8. (1)图中有______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线段AD为公共边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线段CE所在的三角形是______,CE边所对的角是______.

2 3

50 1 0 150

(¨10)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9.如图,直线a∥b,则∠A=______.

10.如图,则∠0,∠2= ___0,∠3= __ 0

11.(1)已知:如图a,求∠1+∠2+∠3+∠4+∠5+∠6=_________.

(2)已知:如图b,求∠1+∠2+∠3+∠4+∠5+∠6+∠7+∠8=______.

B 第 ( 12 ) 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2.如图,在△ABC中,AE是中线,AD是角平分线,AF是高,则根据图形填空:

⑴BE= = 11 ⑵∠= ⑶∠=900; 22

13.把一幅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______°.

14.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是利用平行线的______与______的定义,通过推理得到的.它的推理过程如下:

已知:△ABC.

求证:∠BAC+∠ABC+∠ACB=______.

证明:过A点作______∥______, 则∠EAB=______,∠FAC=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AF是平角,

∴∠EAB+______+______=180°.( )

∴∠ABC+∠BAC+∠ACB=∠EAB+∠______+∠______.( )

即∠ABC+∠BAC+∠ACB=______.

15.(1)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8cm,则它的周长是多少?

(2)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2cm,一边与另一边的差是3cm,求三边的长.

16.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45°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0°方向,求∠ACB.

17.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上一点.求证:BC2ADABAC.

18.分别画出△GEF的高GH,中线EM,角平分线FN.(保留作图痕迹)

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五)
2013年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教案

2013年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教案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和数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三角形的边

一、新课导入

1、三角形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图形,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三角形吗? 2、对于三角形,你了解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二、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用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 、研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研读一、认真阅读课本(P63至P64“探究”前,时间:5分钟)

要求:知道三角形的定义;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了解按边角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一边阅读一边完成检测一。 检测练习一、

1、 的图形叫三角形。 2、如图线段AB,BC,CA是三角形的 ,

点A,B,C是三角形的 ,∠ A、∠ B、 ∠ C是 ,叫做 ,简称 。

3、用符号语言表示上图的三角形。

顶点是 的三角形,记作 ,读作: 。 4、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

5、三角形按边可分为

研读二、

认真阅读课本( P64“探究”

,时间:3分钟)

C

要求:思考“探究”中的问题,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游戏:用棍子摆三角形。

检测练习二、6、在三角形ABC中,

AB+BC AC AC+BC AB AB+AC BC 7、假设一只小虫从点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 有 路线。路线 最近,根据是: ,于是有:(得出的结论) 。 8、下列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 (2)5、6、11 (3)5、6、10

研读三、认真阅读课本认真看课本( P64例题,时间:5分钟)

要求:(1)、注意例题的格式和步骤,思考(2)中为什么要分情况讨论。

(2)、对这例题的解法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一边阅读例题一边完成检测练习三。

检测练习三、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 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要有完整的过程啊!) 解:

(三)在研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归纳小结

(一)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强化训练 【A】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 三角形按边分类课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4) 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一个不等边三角形有两边分别是3、5另一边可能是( )

A、1 B、2 C、3 D、4

3、下列长度的各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12cm、8cm B、6cm、8cm、15cm 、3cm、5cm D、6.3cm、6.3cm、12cm

【B】组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另一边长等于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5、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3cm.则第三边的长取值范围是多少? 【C】组(共小1-2题)

6、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3cm.则第三边的长取值范围是 。

小方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8cm的游戏棒,他想再找一根,使这三根游戏棒首尾相连能搭成一个三角形.

(1)你能帮小方想出第三根游戏棒的长度吗?(长度为正整数) (2)想一想:如果已知两边,则构成三角形的第三边的条件是什么? (3)如果第三边的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条又有几种情况?

第二课时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

一、新课导入

A

你还记得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怎么画吗?

二、学习目标

a

1、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2、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三 、研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1、 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 向它的 所在的直线作 , 和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2、几何语言(图1)

AD是△ABC的高

ADBC于点D(或º)

C D 逆向:

图1 ADBC于点D(或º)

AD是△ABC中BC边上的高

3、请画出下列三角形的高 A A A

(1)

(2)

(3)

(三)在研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归纳小结

(一)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强化训练 【A】组

1、三角形的高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垂线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3、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 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D.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B】组

4、如图1,△ABC中,高CD、BE、AF相交于点O,则△BOC•的三条高分别为线段____ ____.

5、如图2,在△ABC中,∠ACB=900,CD是边AB上的高。与∠A相等的角是( ) A.∠A B.∠ACD C.∠BCD D.∠BDC C

D

图1 图2

【C】组

6、如右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 是AB、AC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 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 )

A.150° B.130° C.120° D.100°

7、如图,在△ABC中,AC=6,BC=8,AD⊥BC于D,AD=5, BE⊥AC于E,求BE 的长.

C

D

第三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

一、新课导入

请画出线段AB的中点。

二、学习目标

AB

1、了解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

2、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中线。

三 、研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1)定义:连结三角形一个 和它对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

线。

(2)几何语言(右图)

AD是△ABC的中线 C

D

逆向:

AD是△ABC的中线

(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中线

(1)

(2

(3)

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上册数学11 1 1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1、100平房子硬装要花多少钱(2015-12-13)
  • 2、100平米的面包房能批发吗(2015-12-13)
  • 3、100文钱是多少钱(2015-12-13)
  • 4、10m宽带一年多少钱(2015-12-13)
  • 5、10m宽带多少钱(2015-12-13)
  • 6、10m宽带多少钱一年(2015-12-13)
  • 7、10m电信一年多少钱(2015-12-13)
  • 8、10m电信宽带一年多少钱(2015-12-13)
  • 9、10兆宽带网费多少(2015-12-13)
  • 10、12306购票为什么订单提交不了(2015-12-13)
  • 11、1314个棒棒糖多少钱(2015-12-13)
  • 12、1314多少钱(2015-12-13)
  • 13、1314棒棒糖多少钱(2015-12-13)
  • 14、14岁做爱怎么样配合男朋友才让他感觉舒服(2015-12-13)
  • 15、16岁办张工商银行卡需要什么(2015-12-13)
  • 16、18岁生日贺卡怎么写(2015-12-13)
  • 17、1998年的一元硬币值多少钱(2015-12-13)
  • 18、1q币多少钱(2015-12-13)
  • 19、1两等于多少钱(2015-12-13)
  • 20、2016年的水厂制度怎么写呢(2015-12-13)
  • 21、2016年茶籽油多少钱一斤(2015-12-13)
  • 22、2016年高中减免学费申请怎么写(2015-12-13)
  • 23、7个月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2015-12-14)
  • 24、AoleDior屏幕多少钱(2015-12-14)
  • 25、CPU为什么站存那么高(2015-12-14)
  • 26、ems寄东西怎么收费(2015-12-14)
  • 27、f1多少钱(2015-12-14)
  • 28、k白金多少钱一克(2015-12-14)
  • 29、mc麻木是怎么火的(2015-12-14)
  • 30、qq会员怎么变成15元一个月了(2015-12-14)
  • 31、vpn连接不上怎么办(2015-12-14)
  • 32、一斤棉花多少钱(2015-12-14)
  • 33、三朝元老是什么生肖(2015-12-14)
  • 34、中国电信的光纤宽带是多少钱一年啊(2015-12-14)
  • 35、为什么ie浏览器是hao123(2015-12-14)
  • 36、为什么vpn连接不上(2015-12-14)
  • 37、为什么台式机开机要按f2才能进入(2015-12-14)
  • 38、为什么我手机里软件不能移动(2015-12-14)
  • 39、为什么手机程序有的可以移动(2015-12-14)
  • 40、为什么有网速却很慢(2015-12-14)
  • 41、为什么电脑域名解析错误(2015-12-14)
  • 42、为什么电脑老师域名解析错误(2015-12-14)
  • 43、为什么男的都喜欢吻胸(2015-12-14)
  • 44、为什么要入党(2015-12-14)
  • 45、人家生男孩了怎么祝贺(2015-12-14)
  • 46、什么微信名字好听又有内涵(2015-12-14)
  • 47、信用卡没还,怎么办(2015-12-14)
  • 48、做爱持久力跟什么有关(2015-12-14)
  • 49、做爱时怎么让男朋友爽(2015-12-14)
  • 50、兄弟不好了发什么说说(2015-12-14)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八年级上册数学11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494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