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2016-09-04 10:25: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共4篇)如何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如何帮助初中生学生疏导不良情绪大关县天星二中:唐安雄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我们一般把情绪划分为积极情绪...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帮助学生情绪疏导》,供大家学习参考。

如何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第一篇

如何帮助初中生学生疏导不良情绪

大关县天星二中:唐安雄

.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我们一般把情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也有好坏之分,当然积极的情绪所引发的行为和后果一般都是好的,而消极的情绪将会引发消极、甚至错误的行为和后果,所以,做好情绪管理和疏导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也没有必要消灭,而是疏导情绪。乐观情绪是身心活动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不良的情绪、有害的心理因素,是引起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

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机体的内脏器官和腺体的正常活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良好的情绪还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注意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学生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情感波动幅度大,情绪反应强度较大,容易变化,疏导不好不良情绪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因此,中学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控制和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特别要学会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

一、 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的原因,积极看待挫折或失败。

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待挫折或失败的时候,可能会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烦躁苦恼、郁闷愤怒,这时我们不要任其发展下去,可以找找原因,究竟是别人误会了你、还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是班干部落选了、还是考试不理想、还是其他什么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后,才好想办法对付它。

二、 教会学生应对不良情绪

在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的原因之后,关键还要教会学生从多方位思考问题,且多想积极的,尽量不想消极的。

首先、对于消极情绪已经产生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疏导:

1、身体放松并尽量转移注意力

过分紧张、恐惧的时候,可通过身体的放松来缓解心理的紧张。可以深深地呼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气,这个过程能使肌肉很快地放松。同时不断地提醒自己“放松、放松”,可以从头到脚慢慢的放松,避免再想刚才产生不良情绪的事,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事物上并停留一段时间,或推开窗向远处望去看看蓝天、绿树,闻闻花香。或是听音乐,不论是古典、民族还是流行音乐,或去和同学们打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有助于你缓解紧张的情绪。

2、采用恰当方法适当地进行宣泄

(1)打沙袋:中学生正处在情绪变化比较激烈的时期,很容易为一些小事情怒气冲天。当与同学产生矛盾时,不必整日将此事耿耿于怀,闷在心里面长吁短叹、自我责难,强压怒火对身体有害,任其发泄有时会害人害己,这时就可以找一个沙袋来让自己发泄一下,你可以把他当做你发生冲突的对象,发泄过后你会冷静下来,然后在客观地分析事情的原因,是自己错了还是对方误会了自己,必要时可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2)找合适的地方,大吼几声。 常言道,“大吼解千愁”。各种原因引起的情绪波动,精神抑郁,有时只要大吼一声或几声,顿时会感到心平气和、精神振奋、充满活力。这是因为通过大吼,加快了血液循环,并能使大脑皮质处于中等兴奋状态,令身心健康处于最佳水平。

(3)找合适的地方,放声大哭。现代科学证明,流眼泪并非懦弱的表示。据观察,长期压抑、不流眼泪的人,患病要比常流泪的人多一倍。据调查,许多人说他们哭过以后,心里好受多了。所以该哭当哭,该笑当笑,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会走向反面。

(4)找最亲密、最信任的亲人或好友畅述苦恼,求得他们的帮助和指点。有些事情其实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严重,然而一旦钻进牛角尖,就越急越生气,如果请旁观者指导一下,可能就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3、学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假如你与他人产生矛盾,即使你是对的,也没有必要固执地坚持己见,而应该主动地、冷静地、客观地分析事情的来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一下问题,这样有助于问题解决。学会宽容别人,学会自我批评,不要把责任全往别人身上推。学会拓宽心理容量,使自己有良好的修养和宽大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对于一些琐事,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去争论纠缠,也没有必要事事争强好胜。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的才智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超越于他人,能在一二个方面取得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必要让自己处处显得多么了不得,这样只会使你经常陷于不满、愤怒和自责、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脾气暴躁等不良情绪中。

4、用“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精神然自己解脱

当追求某个目标失败,或者无故受了气的时候,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与不满,找个理由自我安慰一下,可以冲淡内心的痛苦。偶尔用一下这种方式,对避免精神崩溃不无好处。例如,你特别想参加学校篮球队,但由于名额有限而未被选中,你很难过,但又一想也好,省得影响学习,再说又不是只有在篮球队才能参加比赛。这样通过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可以帮助自己接受吃不到葡萄的现实对稳定情绪有一定的好处。当然这种方法也不能滥用,如果对任何失败都采用这种做法,那结局真的会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这样也会妨碍你重新树立信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才是治本。不良情绪的产生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是有的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是主观原因。而这里的主观原因主要是人的观念、态度等。所以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信念、科学的价值观更是预防部分不良情绪产生的重要方法。

1、多看书、多学习、丰富阅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是科学的认识体系,是个性的核心部分,它调节、支配着人对周围世界的态度,也决定着情绪的变化。多看一些历史书籍,多看一些好的文章如散文、诗歌,从中汲取有益自己进步的营养成分,以道德标准自觉规范自己行为。多看一些中外名人顽强拼搏、刻苦努力的事例,学会辩证思考,可使人从容地对待挫折和失败,才有勇气面对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能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

2、多运动、多幽默,合理膳食,

有研究发现,健身运动能使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功效与那些能提神醒脑的药物类似,而没有药物副作用。当你心情黯淡时,哪怕只是散步十分钟,对克服你的坏心境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运动是最有效的松弛方法之一。散步之后再洗个热水澡,这样对情绪调节的效果会更好。常笑多幽默。“笑一笑,十年少”,“经常幽一默”,讲讲笑话,开开心,轻松轻松,有利于调节不良情绪。大脑活动的所有能量都来自我们所吃的食物,因此情绪波动与我们所吃的食物也有关。要确保好心情,应养成好的饮食习惯,而且要各方面营养搭配均衡。

综上所述,中学生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情感波动幅度大,情绪反应强度较大,教师不但要教会他们如何疏导不良情绪,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第二篇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摘要:本文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介绍了小学生所常见的高傲、好胜、嫉妒、放纵、自卑、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分类别、分层次提出了疏导策略。

关键词:心理问题 成因 疏导

李岚清曾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小学生作为国民未来的希望,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点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因为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要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和内化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也是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其先成人再成才,这将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学校各科教育的一个共同基础。为此,在小学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疏导手段,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小学生之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化素质教学,当我们教学的对象是8-14岁的少年儿童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水平以及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小学生一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擅长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周围的事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常都很高,但是当他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往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差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优秀的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存在些心理问题。下面我就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分析,针对不同的小学生群体,来介绍一下常见的一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1、优秀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那些品学兼优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我们往往把他们列为优秀生。他们主要表现在

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且学习刻苦、成绩突出、遵守纪律,还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等工作。这些学生深得教师的关爱和同学们的羡慕。由于其经常被奖励和赞赏所包围,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又往往被其优秀的成绩所掩盖,被看成是比较有个性或者是“可爱的小毛病”。如果对这些“小毛病”不及时加以疏导, 就会影响优秀生的健康成长。

(1)争强好胜。优秀生往往都比较争强好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之一。但是物极必反,如果优秀生好胜心过强,凡事总要比高低,论输赢,又缺乏虚怀若谷的气度,听不得反对意见,容不得别人超越自己,不让人、不容人,那样对自身的发展就会产生负面效应。

(2)心高气傲。优秀生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优越,在某种程度上总感觉自己高人一等,盛气凌人,处处唯我独尊,支配欲极强,即使错了,也不听劝告,处处显示与众不同的姿态和神情。

(3)猜疑嫉妒。优秀生往往在意自己的表现,凡事总想抢个“先”,超过别人,虚荣心较强。但一旦被人超越,就容易产生嫉妒情绪,嫉妒心理的产生就使得他们变得抑郁多疑、神经过敏、推卸责任,或是想方设法把排在自己前面的“拖下来”。

(.4)恐慌脆弱。优秀生一般都是“温室的花朵”,一贯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宠爱,很少遇到困难,更不知受挫的滋味。因而,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意志变得薄弱,心理上也难以承受,不知如何接受眼前的挫折和挑战。脆弱心理使他们变得心理恐慌,精神萎靡等。

(5)消沉失落。俗话说:“爬的越高,摔的越疼”。优秀生往往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激烈的竞争使部分优秀生丧失了优越的地位,失落感也就油然而生,变得苦恼、自卑、消沉或自暴自弃。

2、后进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那些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差,比较懒散,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一般被列为后进生。他们的顽劣表现常常会让别人甚至他们自己忽视和低估了他们的潜能和已有的能力,长此以往,后进生的心理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恶性循环更加导致学生产生新的一系列问题。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1)、消极放纵

后进生往往在成绩生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以引起别人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伺机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2)、内向自卑

后进生由于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又缺少老师对其的重视,从而觉得自己怎么“处处不如人,难有如人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就是常见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使得学生做事缺乏自信,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容易封闭自己,一些胆小学生更是心有余悸,三缄其口。【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3)紧张焦虑

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其表现经常是加以批评,因此在一次次学习失败的体验后或者在考试不及格后,就产生了忧虑、烦躁、精神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

(4)抑郁孤独

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他们不喜欢同别人交往,朋友很少,对人比较冷漠,平时寡言少语,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不合群,基本属于孤独型。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课堂问答,有时甚至还产生躲避心理。存在这种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到一定程度后,学习成绩就很难再提高了。

二、成因分析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脆弱,也直接导致了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但是真正促使这些问题浮出水面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就从家庭环境、教师及学校环境以及学生个人三个方面,来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家庭不良教育因素的影响【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小学生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的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家庭教育不良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优秀生,家长的要求往往是看重小孩的成绩,容易忽略其客观存在的缺点,尤其在家庭中,优秀生的“自我中心”及“个人主义”,家长视而不见,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就是最好的回报,而忽视了成绩背后的东西。甚至有家长这样教育孩子“你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把成绩搞好,成绩好了你就有了一切,其他人也都会崇拜你”。显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在这种教育的误导下,学生本身就忽视了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和同学们的沟通,容易争强好胜,在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就心高气傲。在偶尔一次成绩考砸的时候又变得猜疑嫉妒、恐慌脆弱,甚至消沉失落。在教师进行教育的时候,优秀生的家长由于其小孩以往的优异成绩容易一味护短,不愿听取教师对其子女的批评意见,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产生骄横自负的心理,对自身缺点、错误缺乏认识,对学校教育极易滋生抵触情绪。

在后进生中,家庭教育不良占心理问题成因中的比例最大。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环境差,家庭破裂或父母文化层次低。其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本身就有许多不良行为,如赌博、酗酒等。一些消极的观念和行为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强加于孩子,很容易使他们沦为后进生。有些家长尽管自己能起表率作用,但教育不得法,当孩子有缺点和错误时,不是讲清道理,相反,动辄就打、开口就骂,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长期如此,使得孩子性格孤僻,心理脆弱,脾气倔强。

(2)教师及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

小学生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因此除了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学生大多数时间还是生活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一般是跟老师、同学朝夕相处。学校环境的影响,老师的言行举止,同学的点点滴滴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社会现在对学校的考核标准往往是考取了多少个重点初中或者优秀率达到多少,学校屈从于舆论也是狠抓优秀生不放,导致对优秀生期望过度。有些优秀生仅仅是考试成绩的出类拔萃,不是全面发展,一旦期望没有达到,会使优秀生饱受挫败的煎熬而失去学习和生活乐趣,滋长消极情绪。社会竞争的优胜劣汰,使教师对分数过于“分分计较”。学校教师加班加点,家庭课外题海战术,学生起早睡晚,课业负担沉重,以致忽略了分数“高压”背后非人性的一面,这种为分数而教、为分数而学的强烈氛围,给优秀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竞争的畸形发展。

教师期望对后进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育现实中,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对那些“聪明”的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对那些后进生抱有较低的期望。比如,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教师会较长时间地等待他们认为的“好学生”回答问题;而对那些后进生则不然,一旦他们不能马上回答问题,教师很少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往往是带着厌烦的口气终止他们的回答,这必然造成后进生的自信心下降。许多教育家都主张给后进生应有的期望和热情,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反对对他们冷眼相看。许多教师看到后进生出了问题,不是做耐心细致的转化工作,找出问题的根源,而是批评训斥,久而久之,使师生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3)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

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一旦他们走入了某种心理误区,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说,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其自身的主观因素还是起了决定作用。

优秀生将学习的成功看得高于一切,考重点,升大学是大事情,名次是他们直接的核算标准,他们把考试的成功看得太重,精神负担重,加上缺乏应考经验,心理上会产生学习、考试紧张焦虑,最终不能很好地发挥已有的优势。优秀生早在幼儿时期,因聪明伶俐,就成为家庭的中心,上学后受到的是教师的褒奖,同学的仰慕,这使他们往往不能善待他人,不能体会他人的感受,在心理上盲目自尊自大,必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相对于一般学生而言,优秀生习惯了表扬,很少受到别人的批评和指责,误认为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充满阳光,而对前进路上的坎坷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一旦面临生活的挫折,便可能不堪一击。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疏导策略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低下,早已成为一个公认的话题。可是,一味责备孩子心理脆弱是不合情理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难推其咎。如果能较早地培养孩子应付挫折的能力,如果对孩子的期望更加切合实际,如果对孩子的关心更细致,我们的孩子何以不能“小小少年,阳光万丈”呢?

1、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正因为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巨大影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我们所有的家长而言,就变得尤为重要。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培养良好情感的肥沃土壤,孩子的心理卫生问题和家长自身的教养、文化素养、生活习性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据研究,孩子从9岁到10岁就开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存在。因此,父母要认识这个规律,并注意发展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有意见、见解要让他们表达出来,不要总是搞家长一言堂;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准备足够的文具用品等,订阅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杂志,注意使孩子学习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还有,家长要配合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惜时、复习、预习、作业、自查、行为自律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孩子人学的第一天就抓起。家长要针对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孩子进行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及孩子的学习动机、兴趣、习惯的培养;最后,要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每个家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都不尽相同,许多家长在孩子众多的学习问题面前感到束手无策。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及其个性的发展缺少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于他们尚未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提高父母自身的素养,特别是教育方法和理论的素养。

2、从个别出发,加强沟通

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缓解因学习造成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亲和力,既要旗帜鲜明地欣赏每一个学生积极表现的一面,更要以博大的胸襟包容他们学步的蹒跚以及关注他们“摔倒”时的困惑。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成功点”和“闪光点”。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及时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这样做将会使学生身心获得更好的发展。特别是运用“赏识教育”,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赞赏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心理相融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和基础。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尊重、信任、理解、体贴、关心,温暖他们的心灵,同他们

交朋友,平等相待,坦诚相见,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差距,消除他们的逆反和恐惧心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感情相通,气氛适宜的教育情境,后进生紧闭的心扉,才能向教师敞开,从内心里觉得教师是他们真诚的、可信赖的指导者、鼓励者和促进者。后进生内心世界有一个敏感的角落—自尊心。他们渴望别人尊重自己,要求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教师对此要沉得住气,用反复、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转化后进生,不能因为多次反复,就放弃工作。应从主客观方面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3、消除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利用品德课、主题班会、日记、墙报等教育形式, 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承受力, 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是消除优秀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优秀生的自尊心极强,受到批评后,难免心理失衡。教师要善于平衡他们的心理,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等他们冷静下来,反省了自己的错误,教师再去找他们谈话。然后,再找机会表扬他,这样,学生心理的“疙瘩”自然也就解开。小学生的个性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受暗示的可能性更大。加上这些优秀生高傲而又脆弱的心理, 采用暗示的方法,改变其过度自尊、脆弱的外壳,深入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还应成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注意追踪了解、交谈,帮助他们建立克服危机的信心;特别是要与家庭配合起来,疏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使亲子关系和谐;顺其所思,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 用其所为,促其所成。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复杂的。实施教育转化的过程是极其艰苦和复杂的。教育者必须既具备爱心、热心,又具备耐心和恒心,既要注意具体的方式方法,还要有长期实施计划的心理准备。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和教师不能把它们看成 “小毛病”,而要及时帮助他们矫正和预防,教会他们自我心理保健。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自尊爱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情绪,使他们精神振奋,心情舒畅,焕发无穷的创造力量,从而铲除滋生心理问题的土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016三帮·牵手留守儿童活动案例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第三篇

“三帮·牵手”情暖留守儿童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三帮·牵手留守儿童”活动案例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子女与其祖辈或者亲属在一起生活。由于远离父母,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学习受到了影响。如何让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成了学校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针对以上问题,我校采取了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三帮·牵手留守儿童”活动,为留守儿童打造了健康成长的温情环境,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背景起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3、上杭县庐丰中心小学有留守儿童256名,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留守”造成了生活上的困难和变化、心理情感上的孤独与无助、学习状况上的不容乐观,行为品质上的凸现不良,以上这些问题给我们以往的管理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怎样的举措才能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样齐头并进?怎样的管理模式才能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呢?

基于此背景原因,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三帮·牵手留守儿童”活动。

二、主要做法

每学年开学初,根据班主任调查了解到的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包括学校领导、技能科教师)到各班自选三名留守儿童作为自己结对帮扶的对象,对象确定后,每位教师每月必须为留守儿童做到“五个一”即“谈一次心”“办一件实事”“解决一个困难”“做一次心理咨询”“进行一次月末小结”。主要是:

1、爱心帮教“问题生”。留守学生由于他们的家长都在外地打工,在家里的爷爷奶奶在一定的程度上无法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难以对他们进行严加管教,造成这些孩子的思想道德产生滑坡现象。盗窃、打架、逃课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针对这些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帮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与他们交朋友。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应给予及时、准确的批评,今天发现的问题就今天批评指出,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并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源头上对症下药,促其改正错误。当然批评时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揭疮连底起”,那样会适得其反,对他们的要求要掌握好尺度,不能急于求成,一步“改造”好。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只能一步一步来,他们有一点进步,有一点“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鼓励其进一步努力。当然教师一定要真正地爱他们,不能光凭嘴上喊喊“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使他们在思想上、精神上有所认识,有所寄托,有所进步。

2、精心帮扶学困生。留守学生在学习上由于没有家长的督促和指导,有极大部分的造成学习成绩退步,最终成为学习上的学困生,以致他们的自信心受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深入了解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应该帮助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差的原因,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知识薄弱部分要进行进行辅导,补缺补漏,以促进其学习成绩上的提高。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变换角色,让自己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和学生互帮互学,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个可以亲近、没有架子的朋友,从而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困生有话都敢说,即使说错了,虽感到遗憾,但仍有收获。除此之外,在课下召集学习好的同学,让他们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帮助,不要歧视他们。这样,课上课下都营造着一种和谐氛围,使学困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同学对他们的友爱,从而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与愿望。

3、诚心帮助贫困生。时下,留守学生中有不乏为贫困生,这些贫困生经常陷入一种经济上窘迫的境地,因而产生自卑心理,在这种灰色的情绪、悲观的心理支配下,他们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时时关注并提防周围的目光,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负荷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甚至会导致他们不堪重负,辍学而去。因此,作为教育者不但要从经济上关怀他们,资助困难生,赠送学习用品等,而且更需要考虑为贫困生心理解决问题,要善于和贫困生沟通思想,摸清他们因受贫困影响而衍生出来的种种不健康的、不正常的情绪和心理疙瘩,因事而异,有的放矢地做好疏导和消融工作,以清扫掉他们心理上存在的种种障碍,使他们在精神上振作起来,在心理上自强、自立、自尊、自重起来。(

三、取得成效

1、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帮扶制度

(1)建立生活关心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少先队大队部、家长学校等组织的作用,建立社会监护体系,社会呵护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更切合实际地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护,照顾和关爱。小曾是中心校的六年级学生,前年因为爷爷生前患病住院治疗花去几万的医疗费用,为此本来贫困的家庭又添上一笔不小的债务,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她的班主任蓝老师知道她家的情况后主动把她结为帮助对象,不但在生活上常与关照,有时给其买些生活和学习用品,而且在思想上也经常与她沟通,走出阴影,在精神上得到充实、提高,现在小曾“总把新桃换旧符”,快乐地健康成长。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2)建立身心关爱制度。“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充分发挥“爱心妈妈”的影响力,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定期找学生谈心,了解孩子们情绪的波动变化,做好孩子的“亲情家长”,深入孩子的心灵,知其所思,体会其感受,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小邱就是一名典型的“问题生”,他的父亲在厦门打工,母亲管不了他,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偷喝酒、偷抽烟,还拉帮结派,经常欺侮小同学,许多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都当成耳边风,依然我行我素。中心校的蓝老师找到他,和他结成“一对一”帮教对象,郑重其事地和他交朋友,蓝老师知道“欲速则不达”,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来,在思想上对他进行帮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一点“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他,并让他担任班上的纪律委员,鼓励其进一步努力,从内心上让小邱真正感受到爱的温暖,一个学期下来,小邱不但改正了那些不良嗜好,还成为蓝老师的得力助手。

(3)建立学习帮助制度。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产生 “学困生”和“问题生”。老师对思想不稳定、学习不安心的“留守儿童”实行定点定人帮助。其次,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让孩子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淡忘亲情的欠缺,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谢仙萍是庐丰横岗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父亲在深圳打工,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几次因怕读书而产生辍学的念头,该校的何老师把她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在深入了解这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外时间经常找她谈心,让她的心目中感到老师是个可以亲近、没有架子的朋友,同时帮助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分析学习差的原因,并对她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针对她基础知识薄弱这一部分进行补缺补漏,对她的作业进行当面批改,及时更正,在课下召集学习好的同学,让他们与她结成“对子”,在学习上对她进行帮助。现在她再也不怕读书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4)建立舆论宣传制度。(范文先生网)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中心校出版的《芦花报》已有65期,每期都开辟了留守儿童的专栏,及时刊登留守儿童的习作,或典型案例等,扩大了留守儿童的宣传力度,《闽西日报》也曾多次刊登我校的“三帮·牵手留守儿童”先进事迹新闻报道。

(5)建立帮扶责任状制度。明确帮扶责任,对帮扶不力、因管理不到位而出现事故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党员、教师进行测评,年终进行综合评比表彰,并将其作为党员、教师的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

2、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帮教队伍

全校在学年初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130多位教师在每学年的开学初就各自选择了自己的结对帮扶对象,为每个孩子提供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生活帮助等服务。

3、提高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 。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就要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 ,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

4、开展了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

(1)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负责,不但要教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于留守儿童,还要教会他们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2)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3)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心理辅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5、取得了成效显著的帮扶成绩

经过几年来的“三帮·牵手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我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文艺队两度荣获县文艺汇演一等奖、市二等奖,30位同学的艺术作品在省市级获奖或发表,2016年5月,我校承办 “上杭县特色办学流动现场观摩暨点评会”,全面交流、推广了特色办学经验成果。2016年9月,我校喜获龙岩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的称号;2016年12月,学校被省确定为“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学校)”实践基地。同月,我校“三帮·牵手留守儿童”活动荣获“全市教育系统学校党建品牌市级优秀成果奖”;2016年11月,学校高分通过了省农村示范性图书馆评估和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等。

四、经验启示

1、在管理上--齐抓共管。 一是建立了各项帮扶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二是学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态势,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局面。

2、 在财力上--尽力扶持。一是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二景”--水景(假山、喷泉),石景(励志石);建设“五廊”--书香长廊、科技长廊、畲情长廊、德育长廊、运动长廊,建设一室一馆--畲族特色成果展室、“畲族展馆”等凸现环境育人,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二是及时奖励取得帮扶成绩的先进教师和取得进步的留守儿童。

3、在监督上--通力协作。家庭与学校这两个监督群体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这些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学校与家庭之间应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一方面,家长们应定期主动地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况,该鼓励时就鼓励,该批评时就批评,要让给孩子们觉得父母一直在关注他们,并没有遗忘或者抛弃他们;另一方面学校应及时的将留守孩子们的最新状况反映给家长,对积极的地方要共同勉励,对消极的地方要一起商量最佳对策。这样将二者的监督与教育角色结合起来,即使孩子们经常与父母分隔两地,也能感受到关爱。

4、在社会上--共同关注。现在虽然我校的留守儿童的现状已经得到改善,但还需要充分发挥媒体与社会个界人士的力量,对更多的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报道与扩大宣传,感应与号召社会上更多的人士积极主动关心他们,与他们进行交流。

2016学校心理工作述职报告
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第四篇

学校心理工作述职报告

面对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类将迎接来自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就人类自身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心理危机。作为学校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场所,让学生们适应时代的发展,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使学生们的潜能充分的开发,让其人生更辉煌,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校在心理卫生建设上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领导重视,层层关心。

我校在校长室的统一部署下,教导处、政教处牵头,请南通市

教科所杨曙明作了《心理与教育》的报告,让学校教师、班主任了解当前心理学方面的一些新动态,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的观念;如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等同的观点等,鼓励教师们用心理学的手段及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及教学改革。学校政治课、健康教育课对学生作心理健康,心理卫生方面的专题讲座,并让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试,针对集中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学校教师总结心理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分别在各级杂志发表。

二、 抓住重点,搞好宣传

针对毕业班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特点,对焦虑、恐惧、抑郁等

问题进行黑板报、小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以帮助进行心理调适。高考前出小报《从容迎接考试、坦然面对选择》,介绍帮助调节心理平衡、心理放松的方法,以利于考生们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从容参加考试。

三、 发动学生,共同参予。

从新世纪人才需要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多种主题班会,例《直面挫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通过心理剧的形式,将他们心中的困惑、苦恼提出,再摸索、学习解决的方法。在学生中开展自我纳悦,控制情绪、青春期心理等专题讲座,促进学生们向心理健康的方面发展,对于新生,进行适应新学校、新环境、新人际关系、新学习目标等适应性训练,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

四、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及时发现,并配合心理健康老师进行疏导,对于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学生,心理健康老师进行多次咨询、指导,解决了她们青春期抑郁,恐惧等直接影响学习的心理问题。

五、自觉学习,提高素质。

心理健康老师认真学习心理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参加南师大心理学研究生进修班,在理论上不断提高升华。

学校心理工作述职报告

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 、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4、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通过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校本研修,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我校的教育特点,我们在工作中确定了以下几条途径。

(一)、开足心理健康课程

利用班队会,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好班级心理健康课。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大队部的系列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与班队会课、思品课、活动课等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举行课堂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上好心理健康课。

(三)、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的装饰工作,坚持开展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认真、耐心、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情绪疏导案例 情绪的疏导与调节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帮助学生情绪疏导”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帮助学生情绪疏导"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1328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