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学前班观察记录3篇

学前班观察记录3篇

2016-07-27 21:02:38 编辑:hongyap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学前班观察记录3篇  下面是www chinazhaokao 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学前班观察记录3篇,供大家参考!  学前班观察记录1  观察目 ...

学前班观察记录3篇

  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学前班观察记录3篇,供大家参考!

  学前班观察记录1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观察内容:

  晨间活动的时候,两组小朋友们在兴致勃勃的拍皮球,还有两组小朋友在走独木桥,玩得可开心了。突然,看见几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师,他们不听我的话,我叫他们不要踩小草,可他们偏要踩,而且那里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来了,老师,你再不去制止的话,那里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来,是高懿洋和几个女小朋友。我就沿着她说的方向看过去,原来,他们在踢秋呢,我就走过去,准备和他们去说说,可他们却无奈地说:“老师,如果我们不在草坪上守门,摔交的话就要摔疼的。”“那你们能想个两全起美的办法吗?”我说道。“啊,老师,你能不能借个垫子给我们啊?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怕摔交了”“可以啊,我们一起去拿吧!”

  情况分析:学前班观察记录

  平时通过上课和活动,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幼儿都能够很好的记住老师的教导,在实践时,虽然有的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们也有这个意识就很好了。 启示:

  平时继续加强教育幼儿的品德意识,让幼儿不仅能在幼儿园做到,平时在家时更要有意识得保护花草树木。

  学前班观察记录2

  个案的基本情况:

  刚由中班升上大班的大一班,38名幼儿,活泼聪明可爱,幼儿的自我意识很强,大胆创造,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

  个案的表现:

  在进行幼儿园物品五常管理中,老师在行为上是做到了,但小朋友们每一次进行活动后都不主动自觉的收拾好活动室的物品,这样一来苦了老师,大大地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更是在浪费人力资源。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培养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个案的成因:

  我们通过对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观察发现,大班幼儿虽然自我服务较小班、中班幼儿要强,但是,部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严惩缺乏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幼儿责任感的形成是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纲要》中在对社会目标的制定中,也有这样一条目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责任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教育对策与过程:

  一、创设责任区

  为了加强幼儿对他人、集体的责任感,我们创设了几个责任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把各种任务按要求划分成若干项,每一项落实到一个责任区,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分配给幼儿,使幼儿主动承担起责任区工作,以此让幼儿去体验“责任”的含义。责任区的创设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把活动室的各种活动区,分配给幼儿做责任区,如:图书区、美工区、积塑区、建构区等,根据每个区的性质不同,对幼儿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图书区、美工区,幼儿比较喜欢,材料多、面积大,这些区就需要二、三个幼儿来负责管理,其它责任区有一、二名幼儿负责就可以了;责任区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班进而的各种值日生工作,如负责幼儿一日三次餐具的发放;负责给植物角的植物浇水,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责任区,教师在给幼儿分配责任区时,都注意根据每个幼儿具体情况而定,使每个幼儿都在责任区的活动中有所进步。

  二、教师对责任区进行指导和评价

  1、教师要幼儿明确责任区的任务要求

  如幼儿要负责好自己责任区的卫生、整洁,物品的合理摆放,参与教师更换、调整该区材料等各项活动,监督指导其它幼儿爱护本区物品,幼儿每天入园后必须先整理好自己的责任区,然后再进行其它活动,每天定时对责任区进行检查。下面一例是幼儿责任区活动情况的观察记录:(刘嘉伟、高琦负责图书区)“刘嘉伟一早入园,在洗手间拿来抹布到图书区擦书柜,然后整理种类图书,发现常识类图书里有一本语言书,便拿出来放回语言类。这时,高琦刚好来园,见刘嘉伟已经把图书区整理完毕,两人便进行美工区,发现彩色笔和铅笔混放在一起,便函拿来笔桶,把它们进行分类,然后整齐地摆放在美工区。整理完后,两人各自进入自选活动。” 上面这例观察记录充分说明,这两名幼儿基本明确自己责任区的责任,并对自己所负责的责任区有了一定的责任感。他们的工作已不限于自己责任区的工作,更多地表现在对集体的关心。因此,教师只有让幼儿明确责任区的任务要求,才能促使幼儿提高责任感,做好本区的工作。

  2、深入活动,随时指导

  开始创设责任区活动,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性都较差,有时出现责任不清的情况,使幼儿心里感到困惑,不能安心活动。这就需要老师深入到幼儿活动当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比如自选活动时,负责管理图书的幼儿把图书分类整理得井井有条,可到其它活动区去了就不够自觉,负责别的责任区的幼儿到图书区也是任意翻阅图书,把书乱放,出现这种情况,责任该由谁来负?经师生共同商讨决定,谁在活动区出现了问题就由谁来负责。责任分清了,幼儿就能安心地活动了。

  3、掌握标准,及时评价

  要使幼儿养成对自己责任区工作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培养费其责任感。我在对幼儿提出任务要求后,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坚持整体性原则,即每个责任区都要达到要求,哪个责任区出现问题,幼儿共同商量,最终解决。其次坚持差异性原则,即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同,评价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对幼儿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以其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幼儿都有优缺点,对他们进行全面地、正确地分析,发现和表扬他们的长处和微小进步,同时指出不足,经常提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相信他们都有进步。

  教育效果:学前班观察记录

  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组织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责任区”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反思:

  通过开展“责任区”活动,幼儿的责任感大大增强,养成了关心集体、爱护班级的好习惯。现在幼儿对责任区的理解,已经不限于自己责任区的工作了,只要是班里的事情,幼儿都表示关心、负责。幼儿的责任感基本形成。

  学前班观察记录3

  行为表现

  今天开展了“我当小厨师”的种植活动,孩子们尝试制作凉拌萝卜丝。徐书成小朋友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萝卜丝有两种不同的形状,觉得十分的好奇。“为什么都是萝卜,但萝卜丝的形状不一样呢?”经过他的提醒,周围的小朋友也开始意识到了,他们一起讨论寻找答案。

  教育过程

  徐书成小朋友和同组的小朋友一起尝试让大萝卜变成萝卜丝,但他却发现萝卜丝的形状都不一样。他仔细观察旁边小朋友刨萝卜丝,两个眼睛一眨也不眨,大大萝卜,经过刨子的小孔,就变成了一丝一丝的。不同的小朋友刨下来的萝卜丝,粗细是不同的。饶渔刨下来的萝卜丝都比较细,孙邵鹏刨下来的萝卜丝比较粗,而且比较长。“怎么会这样呢?”他的心里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继续观察,发现饶渔手里的萝卜比较小,而且皮上的有一点皱;孙邵鹏手里的萝卜比较大,水嫩嫩的。湘君也和他一起观察,她也有新的发现:饶渔在刨萝卜丝的时候,轻轻地擦过刨子的小孔,但孙邵鹏用了很大的力气刨萝卜丝。

  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对方,自己有来尝试再次刨萝卜丝。第一次找一个小小的萝卜,用很小的力气来刨萝卜丝,他看到萝卜丝真的是又细又短;第二次找了一个大一点的萝卜,这次他用比较大的力气来刨萝卜丝,萝卜丝变得又粗又长。他们一起找到了答案,高兴地拍起手来。

  效果

  徐书成是爱动脑思考的小朋友,他常常能仔细观察,通过探索活动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次对萝卜丝的不同形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遇到了问题能主动与同伴交流,集合同伴的力量一起观察,寻找答案。最后通过观察、交流、实验等方法,他和同伴找到了造成萝卜丝粗细、长短不同的主要原因,从心理上满足了探索的欲望,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种植活动中,我们教师要多观察,发现值得孩子探索的一些细节,从小处让幼儿常常有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带动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

  以上是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相信可以帮到您哦!


学前班观察记录3篇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学前班观察记录3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学前班观察记录3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5164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