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2016-05-03 09:45:1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共3篇)举目千里,筋疲力尽-藏头诗举目千里,筋疲力尽举觞白眼望青天, 目极魂断望不见。 千岩万壑花皆坼, 里门先下敬乡人。 筋疲力竭波更大, 疲羸只欲思三径。 力尽计穷音响凄, 尽日灵风不满旗。举目千里,出神入化-藏头诗举目千里,出神入化举世皆亲丞相阁, 目极千里无山河。 千里江山暂得行, 里人空说旧簪缨。...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学习参考。

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篇一:《举目千里,筋疲力尽-藏头诗》

举目千里,筋疲力尽

举觞白眼望青天, 目极魂断望不见。 千岩万壑花皆坼, 里门先下敬乡人。 筋疲力竭波更大, 疲羸只欲思三径。 力尽计穷音响凄, 尽日灵风不满旗。

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篇二:《举目千里,出神入化-藏头诗》

举目千里,出神入化

举世皆亲丞相阁, 目极千里无山河。 千里江山暂得行, 里人空说旧簪缨。 出入双旌垂七旒, 神道发生敷九稼。 入市脱衣且沽酒, 化作鸳鸯一只飞。

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篇三:《2、《我的空中楼阁》学案》

《我的空中楼阁》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结构。

2、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能理解作者对安静、独立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学会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能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美好情怀。 2、学习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学习方法】 诵读法 问题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翩.然( ) 山脊. ( ) 阡陌..( )婀娜..( )树阴.( ) 花蕊. ( ) 宁谧.( ) 游目骋.怀( ) 绽.开( ) 屋檐.( ) 2、词语注释: ①俯仰天地: ②游目骋怀: ③隐若现: ④缥缈:

⑤游目骋怀: ⑥雾失楼台: ⑦空中楼阁: 二、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李乐薇,江苏南京市人,台湾 散文作家。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2、题目解说

“空中楼阁”,原指 ,后多比喻 。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曾引用此语:“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我的空中楼阁》也正是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 。 二、合作探究

㈠整体感知课文,疏理文章思路。

1、作者的小屋是怎样的一间小屋呢?在作者眼里,小屋美吗?作者喜欢小屋吗?

2、为了写小屋的美,作者选取了小屋周围的哪些景物呢?

(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3、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观察立足点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4、根据立足点的变化,我们可以将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5、(1~3自然段)作者站在哪里看山和小屋?又是怎样描绘小屋的? 6、(4~7自然段)作者站在哪里看小屋?又是怎样描绘小屋的?

7、第8自然段中,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作者看到了什么?又是怎样描绘小屋的呢?

8、在树的映衬下,小屋具有哪些特点?

9、小屋和山之间有什么关系?小屋和树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10、作者立足于小屋内,描绘了哪些景物?

㈡托物言志表现手法

1、美丽的小屋在作者笔下成了“空中楼阁”,这“空中楼阁”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6

1、“我的空中楼阁”有一语双关之妙,其含义是什么?

2、散文中这种“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志向”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3、 “空中楼阁”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测评

1、在第一部分中,作者的观察角度有哪些变化?

(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2、第二部分中,小屋的空气、光线、环境分别有哪些特点?

四、拓展延伸

请说说关于文人墨客想要归隐山野、向往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生活的诗句。

五、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文后练习一。

2、找出课文中运用修辞的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3、完成练习册· 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 第1-3段交代了小屋的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句。

2、 第1-3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 第4-8段交代了小屋的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句。(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4、 第4-8段在描绘景物时,哪些段落是近看?哪些段落是远看?

5、 从文中找出一个最具概括性的词来表现树对于小屋的作用。

6、 “树的动,……小巧”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7、第4-8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②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③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9、第9-10段,“领土”和“领空”的本义是什么?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前后两段是什么关系?

7

10、第9段说,小屋虽小,但足以让人“游目骋怀”,请从第10段找出“游目骋怀”的具体例子。

11、第9段与第10段是什么关系?

12、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②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13、第12段中,“花蕊绽开了一些”和“花瓣微微收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后退了一些”分别比喻什么? 14、“科学的时间性”和“浪漫的文学性”分别是什么意思?

15、出入小屋的交通要道有什么特点?

16、如何理解“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所表达的情感?

17、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②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18、为什么说小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二、课堂测评

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②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③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三、课后作业

㈠练习册·阅读理解 ㈡语段阅读

(一)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

8

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 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

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 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1、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什么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③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④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A.明喻 反问 拟人 明喻 B. 明喻 拟人 设问 明喻 C.暗喻 反问 拟人 明喻 D明喻 设问 拟人 暗喻

2、下面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A. 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B. 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C.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D.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3、第一段中的“绽开”和“收拢”写出了怎样的景致?有何妙处?

4、为什么说“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5、仔细品味“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一句, 说一说有何深层含义。

6、第四自然段中,哪句话最能表达王维《汉江临眺》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的意境?

7、作者把山中小屋称之为“我的空中楼阁”,有什么含义?

8、最后两句,通过“鸟”与“画”,透出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9、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二)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9、“领土”和“领空”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从中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10、上文中的“领土”有什么特点?(两个字)哪些话可以看出这个特点?(原文回答)

11、上文中的“领空”有什么特点?(两个字)哪些话可以看出这个特点?(原文回答)

12、“游目骋怀”的含义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9

13、对文中写“领土”和“领空”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有限的领土和无限的领空相对照,突出地表现作者游目骋怀时其乐无穷的情怀。(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B、采用了比较的手法,表明了作者的一种遗憾:土地有限,寓居的小屋只好将就。 C、采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屋在天地山川的映衬下显现出来的特殊的美。 D、采用了烘托的手法,借天地山川的优美景色来烘托山上小屋的无限之美。

(三)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群山的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笑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

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

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14、第1自然段写小屋的第2自然段写小屋的第3自然段写小屋的,第4自然段写小屋的 。

15、文中作者说“呼吸的都是稥”,这是为什么?

16、将“往返于快乐和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改为陈述句。

17、为什么作者把山坡叫做“幸福的阶梯”,把山路唤做“空中走廊”?

(四)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18、文章开篇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9、第三段中,“山也是”中的“是”可以解释为“这样”,那么,它在文中指代什么? 20、第三段中“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句话以怎样的手法表现了小屋的什么特点?

21、第六段中对“树”既有概括描写,又有具体描写,作者写“树”的目的是什么?

22、第七段中“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相关热词搜索:举目千里什么意思 举目千里的近义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举目千里是什么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38697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