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大蓟根的功效

大蓟根的功效

2016-03-28 10:25:5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大蓟根的功效(共3篇)大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痈肿。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①《别录》:根,主养精保血。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 ②《药性论》:根,止崩中血下。③《唐本草》:根,疗痈肿。④《日华子本草》:叶,治肠...

篇一:《大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瘀,消痈肿。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

①《别录》:根,主养精保血。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 ②《药性论》:根,止崩中血下。

③《唐本草》:根,疗痈肿。

④《日华子本草》:叶,治肠痈,腹藏瘀血,血运扑损,可生研,酒并小便任服;恶疮疥癣,盐研窨敷。

⑤《滇南本草》:消瘀血,生新血,止吐血、鼻血。治小儿尿血,妇人红崩下血,生补诸经之血,消疮毒,散瘰疬结核,疮痈久不收口者,生肌排脓。 ⑥《玉楸药解》:治金疮。

⑦《医林纂要》:坚肾水,去血热,泄逆气。治肠风,肠痈。

⑧《福建民间草药》:凉血止血,消炎退肿。治肺热咳血,热结血淋,疔疖疮癌,漆疮,汤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注意】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①《品汇精要》:忌犯铁器。

②《本草经疏》: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大蓟根的功效

【附方】

①治心热吐血、口干: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频服。(《圣惠方》) ②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大蓟一握。捣,绞取汁,服半升。(《本草汇言》) ③治肺热咳血:大蓟鲜根一两。洗净后杵碎,酌加冰糖半两,和水煎成半碗,温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大蓟根的功效

④治热结血淋:大蓟鲜根一至三两。洗净捣碎,酌冲开水炖一小时,饭前服,日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妇人红崩下血,白带不止:大蓟五钱,土艾叶三钱,白鸡冠花子二钱,木耳二钱,炒黄柏五钱(如白带,不用黄柏)。引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⑥治肠痈、内疽诸证:大蓟根叶、地榆、牛膝、金银花。俱生捣汁,和热酒服。如无生鲜者,以干叶煎饮亦可。(《本草汇言》)大蓟根的功效

⑦治肺痈:鲜大蓟四两。煎汤,早晚饭后服。(《闽东本草》)

⑧治疔疖疮疡,灼热赤肿:大蓟鲜根和冬蜜捣匀贴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跌扑损伤,瘀血作痛:大蓟汁,和热酒饮。(《本草汇言》)

⑩治结核于项左右,或栗子疮红肿溃烂出脓久不收口者:独根大蓟,不拘多少,或煮水牛肉,或猪肉,或单用,煨点水酒服。外用新鲜大蓟捣烂,入发灰、儿茶、血竭同拌,敷疮口,生肌。(《滇南本草》)

⑾治汤火烫伤:大蓟新鲜根,以冷开水洗净后捣烂,包麻布炖热绞汁涂抹,日二、

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⑿治妇女干血痨或肝痨,恶寒发热,头疼,形体消瘦,精神短少:新鲜大蓟二两,黄牛肉四两。共入罐内煮烂,天明吃毕后复熟睡。忌盐。(《滇南本草》)

⒀治漆疮:大蓟鲜根一握。洗净,加些桐油捣烂,用麻布包炖热绞汁涂抹,日三、四次。(《福建民间草药》)

⒁治副鼻窦炎:鲜大蓟根三两,鸡蛋二至三个。二味同煮,吃蛋喝汤。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全展选编·五官科》)

⒂治带状疱疹:大蓟、小蓟、鲜牛奶各适量。将大、小蓟放在鲜牛奶中泡软后,捣成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

①治疗肺结核

用新鲜大蓟根,洗净,每日4两,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2次分服;或制成注射剂,每10毫升含生药10克,作肌肉注射或气管内滴入。先后观察18例,其中煎剂治疗者5例,针剂治疗者11例,气管内滴入者2例,用药15~72天不等。结果,从X线胸片对比来看,治疗后病变显著吸收者3例,吸收者8例,无变化者7例。部分病例的咳嗽、排痰、胸痛及发热等症,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程中个别服煎剂者感冒胀不适,若加生姜、陈皮、法半夏等可以减轻。 ②治疗高血压病

取新鲜干根加水浸泡约半小时,煎煮三次,每次煮沸半小时,滤液合并浓缩成每100毫升相当于生药0.5两的煎剂;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亦可用新鲜干根或叶制成浸膏片。根制片每日3次,每次4片,日量相当于干根1两;叶制片每日3次,每次3片,日量相当于干叶15克左右。临床观察102例,除部分头晕、心悸及失眠等症较重的患者,适当配合镇静药物如澳剂、眠尔通或利眠宁等外,均单用大蓟治疗。疗程一周至三月不等。其中初用煎剂以后改用根制片治疗者72例,结果显效(收缩压下降4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17例,有效(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但不满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而不满20毫米汞柱,或早期高血压病6例血压下降至140/90毫米汞柱)45例,无效10例,有效率86.1%。用叶制片观察30例,结果显效(标准同上)5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疗效较差。副作用:少数空腹服用片剂后出现胃内不适或恶心等药物反应,改为饭后服药,即可减轻。

【备注】华北地区及山东、江苏、安徽、四川、浙扛、福建等地多用全草;中南及西南地区多用根。考诸古代本草书籍亦以用根为主,故有土人参、土洋参之名。

大蓟具有败毒抗癌、凉血止血、化淤消肿的功效。其性味:甘、凉。归肝、脾、肺、膀胱经,全草含生物碱、柳穿鱼甙;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豆甾醇等成分。实验表明,大蓟在抗癌上,有很好的疗效。目前已经用于药理和临床上。

1、大蓟药理应用

a、体外实验有抗癌活性。

b、水煎剂、乙醇--水浸剂和乙醇巡剂应用于狗、猫、兔等麻醉动物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c、根煎剂或全草蒸馏液在1:4000浓度时能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的生长;乙醇浸剂在1:3000时对人型结核杆菌亦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对脑膜炎球菌和白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大蓟根的功效

2、大蓟的临床应用

a、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肝癌:大蓟根、三白草根各90克 均用鲜品,分别煎水,去渣后加白糖适量。上午服白草根,下午服大蓟根。连服半年,能使体征消失,病情明显好转。

肺癌:大蓟、龙葵、臭牡丹、鱼腥草各30克,紫菀、石韦、葶苈子、冬瓜仁、薏苡仁各15克 水煎服。能使血痰等症状消失,X线复查阴影缩小。

子宫癌:大蓟根、龙葵、蜀羊泉、铁扫把各30克,蛇莓、黄毛耳草各15克 水煎服。能使阴疲乏出血及白带减少,癌肿缩少。

淋巴肉瘤:鲜大蓟根90克,猪瘦肉适量 同炖服,日1剂。连服75天,能使肿块消失。

贲门癌:大蓟根、小蓟、觉香曲、延胡索、生大黄(后下)、太子参各12克,黄连、砂仁、薏苡各3克,生鸡内金、灵脂、薄黄各6克,姜半夏、姜竹菇、丁香、木香、川楝子各9克,煅瓦楞子30克 水煎服,日1剂。能使哎血淤胀等消失,癌肿缩小。

b、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出血:吐衄咳血 大蓟、小蓟、茜草根、白茅根、大黄、山柏、荷叶、侧柏叶、牡丹皮、棕榈皮各等份 炒炭存性,研匀为十灰散,置阴凉处,去火毒,每次用9克,日2~3次,饭后作藕汁或萝卜汁送服。

c、化淤消肿

用于疮痈淤肿:肠痈淤肿 大蓟、地榆、牛膝、金银花各15克 水煎服,亦可加倍同用鲜品,捣汁,和热酒服。副鼻窦炎 鲜大蓟根90克,鸡蛋2个 同煮服。有效率90%左右。

3、大蓟用法:

煎剂:9~45克(鲜品倍量,亦可捣汁服)。散剂:1.8~2.7克。外用:适量。

篇二:《大蓟的作用、介绍》

大蓟的作用、 大蓟的作用、介绍 为菊科植物大蓟 Cirsium japonicum DC. 的全草或根。亦名刺蓟(《日华子本 草》), 等。味甘, 性凉。入肝、脾经。功能:凉血、止血、祛淤、消痈肿。主 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内 服:煎汤, 10~15g(鲜品 30~60g );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 汁涂。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全草含生物碱、挥发油。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yl acetate) 豆甾醇 、 (Stigmasterol) α-香树脂醇 、 (α-Amyrin) β-香树脂醇 、 (β-Amyrin) 、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根煎剂或全草蒸馏液1:4 000 浓度时在体外能抑制人 型有毒结核菌的生长。酒精浸剂 1:3 000 时对人型结核菌即有抑制作用。 水煎剂的抑菌浓度比酒精浸剂的浓度为大。 2. 对血压的作用 水浸剂、乙醇-水浸液和乙醇浸出液, 应用於狗、猫、兔 等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大蓟对离体蛙心、兔心心率及心收缩力有抑制作 用, 可降低犬血压, 并有快速耐受性, 尚可抑制 BCO 的加压反射。提示其降压作 用与抑制心率及抑制心收缩力有关。 3. 止血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大蓟对凝血过程第一阶段(即凝血酶原激活 物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肺结核 大蓟根100g, 水煎, 1日1剂, 分2次口服。每剂加瘦 治疗26 例, 痊 肉30~60g 或猪肺30g 同煎更好, 连服3个月为1疗程。 愈4例, 好转17例, 无效5例。【浙江中医杂志 489】 2. 治疗血尿 鲜大、小蓟各30g, 清水洗净捣烂, 挤出液汁, 慢火炖开, 1987;22(11): 加糖服下。若用干品, 每次各15g, 水煎服。轻症1日2次, 重症1日3次。止 血效果良好。【中医杂志 3. 治疗荨麻疹 1965;(12):16】 鲜大蓟 (洗净, 去皮、 抽心, 留中层肉质部分) 100g (干 品减半), 水煎服。服药期间忌腥臭及刺激性食物。治疗44例, 服药1~3剂 痊愈34例, 服药4~5剂痊愈8例, 无效2例。 【基层医刊 39】 方剂选用: 1. 治疗心热吐血、 口干: 刺蓟叶及根, 捣, 绞取汁, 每服一小盏, 频服。 ( 《太 平圣惠方》) 1982; (5) : 2. 治疗吐血衄血, 崩中下血:大蓟一握。捣, 绞取汁, 服半升。(《本草汇 言》) 3. 治疗跌扑损伤, 淤血作痛:大蓟汁, 和热酒饮。(《本草汇言》) 4. 治疗热结血淋:大蓟鲜根一两。洗净后杵碎, 酌加冰糖半两, 和水煎成 半碗, 温服, 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配伍效用: 大蓟配伍车前草 大蓟清热凉大蓟根的功效

血;车前草清热利湿。二者伍用, 有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之功效, 用於治疗湿热所致之血尿等症。 大蓟配伍生地 大蓟清热凉血止血;生地养阴清热凉血。二者伍用, 有养阴 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 用於治疗各种出血证候属於邪热引起者。 【注意事项】 宜忌:脾胃虚寒而无淤滞者忌服。 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本品, 煎剂口服后个别病人有胃胀不适感, 加用生姜、 陈皮、 法半夏等可以减轻; 少数病人空腹服用本品片剂后出现胃内不适或恶心等, 改用饭后服药, 可减轻。 【医家论药】 `大、小蓟皆能破血, 但大蓟兼疗痈肿, 而小蓟专主血, 不能消痈肿也。' (《唐本草》) `大、小蓟类以为血药, 固然。第如桃仁、红花, 皆言其行血破滞, 而此味 则曰止吐血、 鼻衄, 并女子崩中血下, 似乎功在止血也。 夫小蓟退热固以止血, 而 大蓟下气更是止血妙理, 盖气之不下者, 多由於阴之不降, 以致阳亢而不下也, 气下则血归经矣, 此非气为血之先之义欤。夫凉血者多滞, 而此乃能行之, 又不 以降火为行, 是从下气以为行也。'(《本草述》) `大、小蓟, 虽书载属甘温, 可以养精保血, 然究其精之养, 血之保, 则又赖 於血荣一身, 周流无滞。若使血淤不消, 而致见有吐衄唾咯崩漏之证, 与血积不 行, 而致见有痈疼肿痛之病, 则精血先已不治, 安有保养之说乎。用此气味温和, 温不致燥, 行不过散, 淤滞得温则消, 淤块得行斯活。恶露既净, 自有生新之能, 痈肿潜消, 自有固益之妙, 保养之说, 义由此起, 岂真是有补益之力哉。'(《本 草求真》)

篇三:《凉血止血功效第一的草药:大蓟》

三国时期,刘备帐下重将庞统在一次战斗中身中数箭,血流如注,跃于马下。士兵中有知医识药者,忙从道旁扯来一把草药,揉搓后塞入他的伤口,很快止住了血。这种草药枝枝直立,高逾尺许,开着紫红色的小花,学名就叫做大蓟。

来看看大蓟有哪些养生药膳的功效。

大蓟粥

材料:粳米100克,大蓟100克,大葱3克,盐2克,味精1克,香油2克。

做法:1. 将大蓟摘洗干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水,再用冷水浸去苦味,捞出切细。

2. 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 取沙锅加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粥将成时,加入大蓟,待滚,用盐、味精调味,撒上葱末,淋上香油,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食谱 止血调理食谱 痔疮食谱

鲜大蓟茶

材料:鲜大蓟草200g、黄酒。制法:鲜大蓟200克,洗净,捣取计40~60毫升,和入黄酒少许,分3~4次加开水适量饮下。

功效:凉血散瘀、清热解毒。Ong

主治:血热伤络致衄血、吐血、咯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疾患。

忌:脾胃虚寒者不宜久服。

在临床上,大蓟除主要用于治疗出血、感染性疾病和高血压外,对以下疾病更有很好的疗效。

取大蓟全草捣烂绞汁,每次服一小杯,频服,治口干、吐血、鼻出血;大蓟配伍艾叶、白鸡冠花子、黄柏,治妇女白带不止、崩漏;鲜大蓟叶榨汁,加白酒饮用,治跌打损伤、疼痛不止;大蓟新鲜根,用冷开水洗净,捣烂外敷,治漆疮、汤火烫伤、疔疖、疮疡、红肿疼痛;加水煎服,治鼻窦炎等疾病;煎汤内服,治高血压,多数人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根的疗效优于大蓟叶。 文章来源:


大蓟根的功效相关热词搜索:大蓟根的功效与作用 大蓟根功效与处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蓟根的功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蓟根的功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32808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